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國中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實施方案

國中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國中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實施方案

“以人為本”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理念。教育教學活動中,突出以人為本理念的必經途徑,就是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管理主體。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是個決策者,而不再是執行者”。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不能“一手包辦”,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應建立以學生為主體,全員參與;以教師為主導,宏觀調控的合作關係的班級管理模式。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過多強調班主任的“管”,但忽視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而通過“小組合作班級管理”這種模式,正好可以讓學生自己來管理班級。為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合作意識、競爭意識,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培養具有自主、合作、創新素質的人才,特制定此方案。

二、模式定位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理念指導下的新的學習方式的重要特徵之一。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總體成績(表現)為評價和獎勵依據的教育教學策略體系。是在教師主導下,羣體研討,協作交流的一種學習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學習環境,擴大參與面,提高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進學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質的發展。

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在多方面對全班同學進行考察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同質組,小組成員一起從事學習、活動、班級管理共同完成任務,實現發展目標的一種班級管理方略。

三、理論基礎

1.教育理論基礎——自我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説:“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實現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自我管理則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標誌。”小組合作班級管理目標就是實現從管理學生到學生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2.心理基礎——羣體效應。心理學認為羣體對個體心理和行為的影響表現在使個體之間產生歸屬感,認同感和得到支持的力量。這是因為任何人都有一種歸屬的需要,總是希望自己能被別人喜歡和接納,而害怕被羣體冷落,正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好勝心,個體之間才會有意無意地展開競賽,在小組合作班級管理中不但小組成員之間存在這種羣體效應,而且小組與小組之間也存在這種羣體心理效應。

3.社會基礎——社會競爭與合作。社會競爭與合作理論認為整個社會都充滿競爭與合作,任何人都處在競爭與合作之中,這一理論反映到教育的班級管理上必然要求培養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而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正是適應了這一要求。

4.人本管理理念。社會的不斷髮展,要求人日益成為真正的人,這就要求我們在班級管理中必須樹立人本管理理念。班級人本管理是指班主任把學生是班級管理主體作為基本出發點及核心,由此圍繞調動學生積極性、創造性及個性發展而展開一系列活動,班主任只有用這個理念來指引自己的工作,才能把絕大部分學生培養成為能力突出人格健全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人才。

5.素質教育理論。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以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個性為目的的教育,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正是為了體現教師主導性,學生主體性,師生合作性,管理民主性。

四、目標任務

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模式充分體現了主體的平等性,強化了羣體合作意識,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管理的熱情,在自主管理中增強自我約束,充分挖掘了人的潛能,使學生學會學習,學習合作,學會競爭,學會製造,為學生的和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實施小組合作班級管理的目標主要有:

1.學會參與合作,提高合作能力。

在整個管理過程中,人人都是小組的主人,個個都是班級管理的參與者,在小組內部每個人都要對小組負責,維護小組的榮譽利益,這就促使學生首先自己在每一項活動中既要嚴格要求自己,又要積極與同伴合作。在合作中,學生既學會了與他人的溝通交流,又從他人那裏得到了知識上的互補,增長自己的知識,又培養了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2.學會自我教育,提升管理能力。

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把管理權交給了學生自己,學生可以自主地有建設性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小組合作班級管理目標就是實現從管理學生到學生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3.增強競爭意識,培養集體榮譽。

小組合作班級管理,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為了實現小組及班級的目標,每一個成員每一個小組必然會盡心盡力,羣策羣力,通力合作,發揮特長,從而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競爭中同組同學也會時常督促幫助本組成員努力完成學習任務或本職工作,在競爭的壓力下,小組成員齊心協力,形成合力,在總體上促進了班級管理目標的實現。

4.實施素質教育,實現人本管理。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以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個性為目的的教育,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正是為了體現教師主導性,學生主體性,師生合作性,管理民主性。在班級小組管理過程中,人人都是小組的主人,個個都是班級管理的參與者,在小組內部每個人都要對小組負責,維護小組的榮譽利益,這就促使學生在每一項活動中都要發揮自己的特長,積極與同伴合作,獲得共同提高。在合作中,學生既學會了與他人的溝通交流,又從他人那裏得到了知識上的互補,增長了才幹,在競爭與合作中,每一個個體都得到了鍛鍊,身心得以全面發展。

五、操作方法

(一)小組的組建

1.小組劃分的原則

小組劃分應遵循“同質結對,異質編組,組間平行”的基本編組原則,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學業成績、心理特徵、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家庭情況等方面組成學習能力相當的學習小組,一般以異質為主,使小組成員之間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和個性化。同時保持組與組之間的同質,以便促進組內合作與組間競爭。

2.男女比例分配要適中

分配小組只是簡單的按成績分,沒有結合班級內學生的性別比例進行合理搭配,這是非常不科學的,要想讓小組的效益最大化,還必須注意小組內成員的性別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調配好。

3.學生性格搭配要互補。

在分組時,應該注意學生性格的差異,尤其是開放性的課堂,必須把外向的同學平均分配到各個小組織中,只有這樣才能讓外向的同學帶動內向的同學,讓各小組都能搶到展示的機會,從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4.優勢學科與弱勢學科要結合。

小組互助式教學,有助於同學間的互幫互助,在同一個小組內,應該讓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各科都有帶頭人,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科成績,把各小組的同學根據學科優勢和劣勢進行合理的微調,這樣更便於幫扶與交流。

5.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兵練兵、兵教兵、兵強兵是學生合作學習最好的效果,作為班主任應該為同學們創設這樣的機會,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應該有所規劃,從而讓學生會在同一小組內,優生可以相互探討,後進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請教優生。一般來説,我們座位的排布是兩兩相對而坐,優秀生居中,中等生和待轉化生分坐兩側。這樣優生與優生可以隨時交流,優等生與待轉化生同學也可以隨時進行交流。

6.階段性隨機調整。

小組內成員固定好後,並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評比,也許會因為當初小組初建時無法預設的情況,小組成員之間的配合、小組之間的實力出現一些問題,這時就應該及時的進行調整。該協調的協調,如果協調還不行,就應該考慮對小組進行重新編排。

7.具體分組方法

合作學習小組的人數因班級人數不同而不同,一般每班以5-6個小組為宜,每組6—7人。每個學習小組6人中,按照學生知識基礎、心理特徵、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家庭情況等分為a、b、c三類(樂生、善學生、勤學生)。a、b、c類學生既有個性發展的類似性,又有學習程度上的不同。這樣分組,提供了a與a、b與b、c與c的交流合作條件,又有利於a幫b、b幫c,充分利用了學生間的差異資源,進一步優化了班內、組內學生學習的最優學習環境,使每個人都能實現“最近發展區”的學習目標,達到了共同進步的目的。

(1)自由結伴式組合。

“自由結伴式”是學生自願的、主動的進行組合。古語云:物以類聚,人以羣居。以這種方式讓學生組合在一起,學生們會覺得因志趣相投、習性相近或是學習情況大體一致,可以使學生的關係容易相處,也有利於教育者在學生處於較為自然的狀態下觀察、研究學生各方面的內在素質,如學生的自控能力。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容易形成非正式團體,這就需要班主任的正確引導。

(2)點兵點將式組合

“點兵點將式”就是事先制定“遊戲規則”,按照一定的標準和形式,民主選舉產生組長(也可教師指定),再由選定的組長按照事先約定的先後順序通過“點兵點將”的方式進行組合。

(3)互補促進式組合

採用“互補促進式”組合,即把在智力發展水平、學習情況、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等方面素質所處層次不同的學生排在一起方式,它有利於班級總體素質的較快提高。它有幾種行之有效的具體方法:讓調皮的、自制力差的學生與穩重的、自制力強的學生在一起;讓學生幹部與普通學生在一起;讓思想品德修養懸殊的學生在一起;讓學習差異較大的學生在一起;讓膽小的、訥言的、性格內向的學生與膽大的、善言的、性格外向的學生在一起。當然,每一種分層方法是根據班級在一定階段內需要整體優化的某個方面來進行的。上述組合有針對班級的紀律、學生的文明行為習慣需要加強而言的;有着眼提高全班學生的道德素養;也有着力於整體提升學生文化成績的。不管哪種組合,都是小組成員之間的一種互補。

(二)小組的構建

1.正副組長:負責學習小組的管理。在以身作則的基礎上,對組員的學習、行為、思想等進行監督、督促和指導。包括隨時與班主任及各任課教師聯繫,在同學和老師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起到上傳下達,下達上報的作用。在正副組長帶領下,階段性的對組規中不合理的部分進行修改。

2.學科組長:負責各學科獨學管理,分配學習任務、做好小老師工作;負責導學案、作業的收交、檢查、記錄,並及時將作業完成情況彙報給各科課代表;負責記錄《學習小組考核“課”記錄表》學習部分情況。還應組織好小組討論,並幫助有展示、點評任務的同學高效完成任務。

3.紀律監督員:負責本小組的課堂紀律維護,對於上課出現的説話、嬉笑、打鬧、遞紙條等現象及時制止。負責本小組《學習小組考核“日”記錄表》生活部分的記錄和考核量化工作。

4.分工負責:組內成員是一個整體,小組是一個團隊,強調集體行動,不搞個人主義,組內對於各種任務要有明確分工,並且要明確落實到人。以上設置,班主任、任課教師可根據本班實際情況選用、整合、增減。

(三)小組的建設

班級管理活動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是在“人 人”系統中通過班主任和學生的相互作用而進行的,“起點是人,歸宿也是人”。傳統的班級管理只重管理思想的灌輸,學生少有角色體驗。小組合作方式的管理既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的精神、團隊的意識和集體的觀念,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從而達到自我教育,塑造自我的良好形象,最終使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陶冶情操,在和諧的人際關係中健康成長!

1.小組文化的形式。

(1)有形文化:記錄表冊、組牌、組訓、小組園地、粉筆等等;

(2)無形文化:指通過長時間培養、認識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種文化,如:小組目標、組規、小組集體榮譽感、組內風氣、組內人際關係、組長威信等。

(3)兩種文化的區別和聯繫:有形文化是表象,可臨時建設,可強制強定;無形文化本質,需長期過程的積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有形文化是無形文化的反應,並且促進無形文化的完善,無形文化通過有形文化才能表現出來。

2.小組文化的內容

(1)制度文化。包括:組規、小組公約、一日常規細則等

(2)精神文化。包括:組名、組徽、組訓、組歌、口號、誓詞、格言、偶像等

(3)目標文化。包括:個人目標——如《我的人生規劃》;團隊目標——如小組pk;即時目標——如《我們的約定》等

(4)自主文化。包括:由班委會、各小組組長、各宿舍舍長共同制定班級自主公約;班級內已經形成了自主、自覺、自願的氛圍,凝聚力、榮譽感、執行力達到了比較高的程度等。

(5)學習文化。合作、自主、探究等學習方式。

(6)成長文化。責任、理想、拼搏、感恩等成長要素。

3.文化建設的步驟

(1)科學構建小組。一是民主選出組長。這裏強調組長的產生一定是依靠民主的形式,只有民主選出的組長,學生才會服從管理。二是組建管理機構。在班主任指導下組建管理機構(組長、紀律監督員、學科組長等)。給每個組員進行分工,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2)創設組標口號。由組長帶領組員定組名、組號、組徽、組訓、組歌、誓詞等,在制定時,應圍繞學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來引領學生起一個積極向上富有新意的響亮的名字,有利於凝聚人心,形成小組目標和團隊精神。如“阿甘班”——以班級文化“善良、勇敢、快樂、重情、重義”而定組名為“甘之善”、“甘之勇”、“甘之情”、“甘之樂”、“甘之義”。又如“五行班”以班級目標“身體行、思想行、精神行、態度行、學習行”而取名“閃閃金”、“欣欣木”、“上善水”、“星星火”、“厚厚土”,用天下萬物五行相剋、五行相生之諧以期“克”缺點、“生”優點。

(3)科學制定組規。由組長帶領組員,依據老師指導,制定詳細的組規。

(4)開展團隊活動。由班主任指導,班級策劃,由組長共同組織形式多樣的小組活動。如開組會、座談、遊戲等,和諧組員之間的關係,增強小組凝聚力,促進組內同學的相互瞭解和團結協作,形成團結向上、勤於鑽研、積極進取的組風。

(5)展示合作成果。建設小組“學習園地”凝聚小組集體智慧,彰顯小組魅力風采,讓小組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

(6)動態管理小組。公平、公正、公開進行捆綁評價,有章可循實施考核獎懲,提高小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團結小組組員一起為實現小組目標而努力!

(四)小組的管理

1.管理原則:

(1)一貫性原則:班級小組管理的機制一旦建構好,就應該嚴格遵照,實行一貫做法,讓學生對小組合作班級管理制度產生信賴,養成良好習慣,確保班級小組管理的良性發展。

(2)公平性原則:凡事公平公正才讓人信服。實施班級小組管理,也貴在公平,首先分小組時,各組學生能力應該均勻;其次,每一次評比,都要力求公正。

(3)自主性原則:小組合作班級管理的最為重要的目的在於學生管理能力的挖掘和提高,這就要求班主任能適時放手,激發學生的自主性,鼓勵創新。

(4)合作性原則:“全體參與,團結合作”是小組合作班級管理的重要特徵。因此,任何評價,都應立足在“是否全體參與,是否合作完成”這個基礎之上。

(5)激勵性原則:我們面對的是一羣天真爛漫的學生,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因而我們實施小組合作班級管理應堅持激勵性原則,做到任何評比與競賽,都能以激勵為主,尊重孩子的付出,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2.討論要求:

(1)小組討論的規則是:在獨立思考後,仍有疑惑需要解決,先是一幫一,兩人間的討論,如還有困難,再擴展為3人或4人間的討論。如遇到較難的問題才採用6人的討論。

(2)小組討論的形式有:

a.自由發言式:學生可以在小組中自由發言,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各抒己見。

b.輪流發言式:這一方式就是小組成員圍繞一箇中心問題挨個發言,一人不漏。

c.互幫討論式:當部分學生在難題面前盡最大努力也不能解決問題的疑惑,而教師又無法加以個別指導的時候就可以採用這種討論方式。

3.發言要求

要求每個小組必須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才能回答問題,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小組的各個成員可以是對該問題的不同角度發表意見,但不能出現兩個完全對立的結論。

4.八項規範

坐正立直、秩序井然;高效自學、積極發言;合作探究、質疑問難;團結互助、共同發展。

5.八種技能

學會傾聽、學會記錄、學會互學、學會展示、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五)小組的評價(詳見《xx國中合作學習小組多元捆綁評價實施方案》)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總體成績(表現)為評價和獎勵依據的教育教學策略體系。小組多元捆綁式評價的特點在於“多元”和“捆綁”,這裏的“多元”是指評價的內容是綜合性的、多元的,涉及的內容應當包括 “學習”和“生活”兩大部分,涵蓋學生行為習慣、紀律、鍛鍊、衞生、學習等多個方面。這裏的“捆綁”是指評價的方式是團隊性的、捆綁式的,是以小組的總體成績(表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的。

1.評價的原則

(1)及時性。最好是當堂的評比當堂公佈,即“一課一評”,當天的評比一定要當天公佈,即“一日一評”。不能讓這些評比結果過夜,更不能讓組員等待一週排名出來之後才知道自己加了哪些分,扣了哪些分。

(2)客觀性。一般情況加扣分的標準有統一規定。對個別重大貢獻可以事先通過組規約定額外加分,如發表了文章、獲得了大獎、參加了大型活動等。

(3)公正性。安排值日組長進行值日,組長和所有的組員要加強督查,確保加扣分都按要求進行,確保沒有徇私舞弊的情況。如遇加扣分糾紛,一般由組長判決。

(4)激勵性。評比對事不對人,客觀公正,這是起到激勵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也要求評比有兑現,這對班級管理提出了要求,只有班主任重視、只有這個評比有約束力,才能引起組員的重視,才能有激勵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組長善於利用評比激勵個別落後的組員,如對平時不參與的組員有時候雙倍加分,予以激勵。

(5)團體性。對小組的評價一律採用捆綁式評價,培訓他們的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

2.評價的內容

對合作學習小組實施多元捆綁評價 ,這裏的“多元”是指評價的內容是綜合性的、多元的。涉及的內容包括 “學習”和“生活”兩大部分,涵蓋學生行為習慣、紀律、鍛鍊、衞生、學習等多個方面。

(1)生活部分。

主要指行為習慣方面。各班依據學校的《日常行為規範》和各類規章制度,制定個性化評價細則《合作學習小組捆綁評價細則》(《班級管理考核條例》即《班規》),依據此細則實施量化考核。

(2)學習部分。

主要指學業成績和學習表現方面。評價的內容主要是獨學、課堂展示、反饋、成績等。

3.評價的方式

對合作學習小組實施多元捆綁評價 ,這裏的“捆綁”是指評價的方式是團隊性的、捆綁式的,是以小組的總體成績(表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的。應堅持課課評、日日評、週週評、月月評、期中期末總結表彰的原則,還應兼顧集體和個人的表現。

各班(班主任、教師)在具體操作時要靈活把握,在兼顧效益與公平的原則下,最大程度地調動每一個學習小組和個體成員的學習積極性是做好小組捆綁評價的關鍵。具體操作中各班應該根據學校《合作學習小組捆綁評價實施方案(草案)》、《美麗班級、美麗團隊、美麗學生評比方案》,結合班級實際,制定一系列《評分細則》和《評選辦法》,有效實施合作學習小組捆綁評價。例如:《合作學習小組捆綁(學習與生活)評價細則》、《優勝、勤學小組產生辦法》、《各項先進產生辦法》、《美麗團隊產生辦法》、《美麗學生產生辦法》等。

(1)教師層面——“一課一評”

任課教師公平、公正、公開評價小組自主合作學習情況,對學生課堂紀律和課堂表現及時量化考核,並即時登記《導學案課堂量化考核評分表》,做到一課一評。

(2)小組層面——“一日一評”

(1)學科組長根據任課教師在每日《導學案課堂量化考核評分表》中的量化考核分數,詳細記錄本學科《學習小組考核“課”評表》情況,並彙總。做到一日一評。

(2)紀律監督員根據《合作學習小組捆綁(學習與生活)評價細則》(《班班級管理考核條例》即《班規》),詳細記錄《學習小組考核“日”評表》生活部分情況,並彙總。做到一日一評。

(3)班級層面——“一週一評”

a小組長根據《學習小組考核“日”評表》情況,精確統計《學習小組考核“周”評表》。做到一週一評。

b對照班級《周優勝小組、勤學小組產生辦法》評選出周“優秀小組”和“勤學小組”。

c設定各種榮譽稱號(管理之星、獨學之星、勤學之星、點評之星、展示之星、參與之星等),全班每週評選一次,月總結評比一次,設立專欄,貼照片進行公示。

(4)年級層面——“一月一評”

(5)學校層面——“一季一評”

a班級管理員根據《學習小組考核“周”評表》情況,精確統計《學習小組考核“月”評表》.做到一月一評。

b對照班級《優勝小組、勤學小組產生辦法》評選出月“優秀小組”和“勤學小組”。 做到一月一評,並上報學校

c期中期末對照班級《美麗團隊產生辦法》、《美麗學生產生辦法》,評選出季度“美麗團隊”。做到“一季一評”。

d期中期末學校依據《美麗團隊產生辦法》、分別從“安全責任”、“行政巡查”、“環境衞生”、“文明儀表”、“跑操鍛鍊”、“獎懲處罰”、“階段檢測”何文明寢室等八個方面對全校各班進行綜合評比,評選出4-5個“美麗班級。

(六)小組的激勵

在小組合作管理模式下,要保持各小組比學趕超、不斷進取的競爭意識,合理的獎勵機制是重要而又必要的。小組合作管理模式的激勵機制主要是突出小組合作。在小組管理中,對小組集體的激勵是一種很強的刺激,這種獎勵既是對小組合作效果的肯定,同時又是推進小組合作繼續深入進行的動力源。

1.獎懲原則

(1)獎懲要以激勵和鞭策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為目的。

(2)獎懲要以精神鼓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要考慮到學生的身心需要,能否從中獲益。

(3)獎懲要實事求是。進行獎勵前,深入調查被獎懲學生的實際情況,既要尊重有關的規章制度,又要依據學生行為的動機和效果,慎重確定獎懲方式,不能摻入個人的喜怒好惡。

(4)獎懲面前人人平等。獎勵不可遺忘“差生”,懲罰不能忽略“優生”,“以人為本”理念指導下的獎勵應該是一種鞭策性的獎勵,懲罰應該是帶有獎勵式的懲罰,二者都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5)獎懲要輔以宣傳教育。使學生明白為什麼應該獎勵,什麼受到懲罰,應以怎樣的心態面對獎懲,獎懲對一個人的成長有什麼幫助和作用,從而做到獎不驕,懲不餒;在獎勵面前學會低頭反思,在懲罰面前勇於抬頭前看。

2.獎勵形式

(1)各班建立“進階式評價獎勵機制”,藉助網絡遊戲的“晉級”規則,創造性的用於學生髮展性評價。比如:星星、月亮、太陽;銀卡、金卡、鑽卡等。

(2)每月學校對各班評選出的“優勝小組”、“勤學小組”和“個人先進”給予表彰獎勵。

(3)期中期末學校對各班評選出的“美麗團隊”和“美麗學生” 給予表彰獎勵,組織評選產生的“美麗團隊”全體成員外出活動。

(4)期中期末學校對“美麗班級”、“美麗寢室”並給予表彰獎勵,發給一定獎金。(“美麗班級”獎金暫定50-100元)

(5)對其中期末檢測優生學生進行獎勵。(一等獎:10元/人,二等獎:8元/人,三等獎:5元/人,進步獎5元/人,xx片前三名獎勵100元/人,xx片前十名獎勵50元/人)

xx市xx初級中學

xx年12月20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9l4gw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