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課程研究實施方案(通用5篇)

課程研究實施方案(通用5篇)

課程研究實施方案 篇1

一、本課題研究之背景

課程研究實施方案(通用5篇)

1.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師生活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網絡資源的利用,極大拓展和豐富了作文教學的空間和資源,開闊了學生眼界,豐富了作文素材。利用網絡環境,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和自主作文的氛圍,創造師生平等交流的條件。憑藉網絡,“師生”、“生生”之間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及時溝通。這不僅大大拓展了作文教學活動空間,也使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得到發充分滿足。

2.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要求

在國小作文教學中合理利用網絡資源,也使作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得到有機的整合,將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進行作文教學時除涉及到語文、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外、還會用到音樂、美術、科學、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在進行作文的同時,也學到了其他學科的知識,使各科知識得到同步增長,達到了有機的統一。

3.國小作文教學的要求

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孩子的作文水平是家長關注的焦點,加之教育部明確規定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從三年級開設電腦課,許多家庭為了配合學校的教學都自備了電腦,如何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大面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以適應時代的需要。為此我們提出本課題旨在尋找網絡資源應用於作文教學的最佳結合點。

考察傳統思維中的作文教學,我們認為存在着兩個突出的問題。一是學生的視野“窄”,二是學生的作文內容“空”。所謂“窄”,就是把課本作為唯一的學習場所,把教材作為唯一的學習資源,以為學習好語文書本上的知識是最根本的任務。其實,這種將書本知識與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以及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割裂的狀況,使我們的作文教學仍然固守一隅,封閉在課堂上、書本上,不向學生的生活世界開放,不向信息化的社會開放。學生蒼白無味的生活,必然不能充分體驗和享受作文的樂趣。所謂“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沒有生活感受和語言素養的積澱,言之無物;另一方面也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導,茶壺裏煮餃子——有貨倒不出,言之無法,“集體失語症”帶來了莫大的悲哀。

二、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教學領域中的廣泛應用,藉助網絡豐富的信息資源進行教學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基於此,我校提出本課題,其研究的意義在於:

利用網絡資源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創建互動合作的學習氛圍。構建網絡資源在作文教學中充分運用的作文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的説話、獨立思考及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作文教學效率。提高實驗教師作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及作文教學的能力、水平。提高實驗教師組織、指導綜合實踐活動的能力、水平。

三、本課題研究之具體目標和內容

(一)教師目標:

通過研究,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改革單一作文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使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通過對多媒體網絡的運用,使教師適應二十一世紀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學生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實驗,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使中高年級的學生掌握寫作技能,初步具有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讓學生逐步做到作文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遣詞造句準確,通順連貫,有條理性。另外,還要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初步總結出網絡資源與作文教學整合的規律和方法,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本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

通過“網絡資源在國小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利用”研究,我們將圍繞如下內容進行實驗:

1.研究如何利用網絡資源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積累;

2.研究如何創建班級QQ羣、教師教育博客、班級作文博客主頁和學校博客羣組,搭建師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平台,實現作文教學資源的共享。

3.研究如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創造性教學,形成愉快的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師生關係,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學習是建構內在的心理表徵的過程,學習者並不是把知識從外部搬到記憶中,而是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建構新的理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由於多媒體計算機和Internet網絡的發展,多媒體的音、像、聲具備和網絡的交互性為寫作中的“情境”創設和“協作”“會話”發揮巨大的作用,自然地提高寫作能力。從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和教學觀看,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學系統是非常合適的知識建構的認知工具和認知環境之一。

贊可夫的發展教學理論和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

使用觀察法和媒傳法等教學方法,恰時運用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感染力強的特點,激發學生作文興趣。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1.調查分析法

調查分析學生的基本資料:家庭擁有電腦情況、學生興趣愛好、網上行為、是否有QQ號等等。

2、文獻研究法

運用文獻研究法收集、整理和應用現今國內外與課題相關的先進教育教學理論,在分析比較的基礎上為課題提供充實可靠的理論依據;運用文獻研究法研究培養目標、課程內容等,在開展對課程資源的比較研究的基礎上,借鑑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找到新的生長點。

3、行動研究法

在本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將有針對性地採取“五一”措施,即營造一種科教氛圍、磨練一支師資隊伍、建立一套機制、搭建一個資源平台、探索一種教學模式進行實踐研究。通過網絡資源在國小作文教學中的利用研究,為學習者的雙向交流提供廣闊的空間,達到“人——機——人”相互交流,即學習者(人)通過多媒體網絡(機)與教師和其他學習者(人)進行互相交流、協作學習。在整個課題實際操作過程和實施的過程中認真進行行動過程的研究,邊實踐邊探索,邊修改邊完善,使理論與實踐成果與應用有機的統一起來。

4、經驗總結法

對“網絡資源在國小作文教學中的利用”研究過程中一些有效的課程資源及時積累總結,對有效的教法和學法進行總結、推廣。

5、個案研究法

本課題旨在通過網絡資源的利用,促進學生積極、有效、自主地習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宜採用個案研究的方法展開對學生成長過程和規律的研究,可對學生進行網絡學習檔案袋管理,進行跟蹤分析,於個性中見共性,於特殊中見一般。為課題的假設提供典型的事實例證。

六.本課題研究之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__年5月至12月)

加強軟硬件建設,成立課題組,制定課題計劃,落實人員分工,邀請專家對課題研究方案設計進行論證;進行師資培訓、理論學習、實驗班選擇;組織人員學習課題研究的理論,統一課題組成員思想。

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

(1)調查分析,掌握學生的基本資料:興趣愛好、網上行為、QQ號,為課題開展準備資料。

(2)完成班級QQ羣建設,教師依託安慶教育博客平台制定班級作文網頁,通過初步試用論證可行性,制訂實施方案。

2、實驗階段(20__年元月至20__年6月)

全面實施課題計劃,加強課題研究管理,舉行課題研究現場會,定期展示研究進程和成果,做好數據積累、經驗總結工作;

第二階段的研究成果:

繼續深入班級作文網頁創建工作,進行實驗研究,適時總結實驗過程中的得失,寫出實驗總結;

3、總結階段(20__年7月至12月)

主要目標:回顧總結實驗研究情況,整理實驗中得到的各種材料,通過對比、分析、得出相關結論。小結本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得失,並請上級和有關專家對本實驗研究進行鑑定。

第三階段研究成果:

收集資料,撰寫實驗研究報告和論文,力爭取得縣市乃至省教育專家的支持和認同,並得到完善和大面積推廣。

七、課題組成員分工情況:

黃金舟:負責課題的定向、指導,協調人員分工,監督課題的實施,課題的總結。

李思迪:負責課題計劃的制訂、本校教育博客羣組建設,進行課題行動研究。將科學而全面地總結教改經驗或教訓。

楊賢鬆:負責課題實施的調控,解決課題研究中所需的人力、財力等問題。

石沉香:負責調查問卷的設計、數據分析,進行課題行動研究。負責問卷材料的收集。

李聲宏、梅慶安:負責文獻研究,即研究對網絡作文教學具有指導意義的理論有哪些,有哪些指導意義,如何在實踐中運用這種理論等。進行課題行動研究。負責論文資料的收集。

石小霞、邵雙梅、段貞潔、餘紅燕、葉帶楠:進行個案研究,即具體分析一些網絡作文教學的典型課例,分析在這些課例中,教師、學生、教材和所用媒體這四個教學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與傳統教學結構相比,有哪些顯著變化,效果如何,學生在情感和態度方面有哪些轉變等。進行課題行動研究。負責個案案例資料的收集。

八、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

1.人員結構:

該課題組成員以一線語文教師為主,其負責人黃金舟,系安慶市首屆語文學科骨幹教師,縣小語學科骨幹教師,縣小語學科帶頭人。曾參與完成“經典誦讀”市級課題,多篇論文獲省市級獎並有論文在省級專業刊物上發表。課題組第二負責人李思迪,於多年前便開始了信息技術與習作教學整合的研究與探索,曾於20__年全國中國小骨幹班主任國家級遠程培訓中承擔過本項目縣輔導教師工作,積累了一些處理網絡信息的經驗。有十幾篇論文獲省市獎,並有十多篇論文在各級各類專業刊物上發表。課題組成員中有多人曾參與完成省市級課題研究,他們都是教學骨幹,課程改革的積極實踐者,是課題研究的重要的人力資源。

2.資料設備、科研手段等: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網絡開展教學極為便利。目前,我校已與局域網連接並建立了校園網,已建成初具規模、功能完備的網絡系統,一個網絡教室,一個教師電子備課室,共配備有連網微機百台左右;全校青年教師均已參加了“現代技術教育”的培訓;過關率達100%。教師們已經普遍學習了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和一些信息處理軟件的使用,在運用信息技術的知識和理論方面都具備了一定的條件。我們還將組織部分老師進行有關網絡技術的培訓和相關理論的學習,並實行課題組長負責制,以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3.經費保障:

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教育改革和實驗,他們對本課題十分關心,並給予充足的經費保障。

學校的生存依賴於學校的發展,這是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心聲。因此,我校完全有條件、有能力進行課題的研究。

課程研究實施方案 篇2

一.課題界定及理論依據

課題界定:

“國小美術課堂”這裏指的是按教學常規要求進行的美術課堂教學,即在以40分鐘為一節課的單位時間裏,以班級為單位在教室裏進行的教學活動方式。要求在一節課內要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這種教學形式的特點是地點固定、時間固定、學生集中、內容集中、目標性強、環節緊湊。一節真正意義上的美術課不能照本宣科,還必須根據本地學情、教學設備、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地備課、準備教具、制定教學方法和採用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最終目的教學實踐活動。

“學生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動化行為傾向。

“策略”就是為了實現某一個目標,首先預先根據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的若干對應的方案,並且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根據形勢的發展和變化來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據形勢的發展和變化來選擇相應的方案,最終實現目標。

理論依據:

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獲取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有國內外相關資料表明:學習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信心、意志、習慣、興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關,其中學習習慣佔有重要的位置。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説過:“播下一個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可見習慣有一種多麼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為了儘快改變國小美術課堂上學生學習習慣不良的現狀,尋求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途徑與方法,探討在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課堂養成教育進行研究。

二.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選題背景:

周玉仁教授曾説過“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老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老師決不暗示”,注重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模式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和內容標準之一,而要能有效的實施這種教學模式,必須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具有了這一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去主動的學習,才能探究出問題的原因,教師才能真正做到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才能使課堂教學立於不敗之地。同時,對國小生來説,除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外,很重要的是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和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國小生課堂學習習慣的培養應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讓國小生帶着問題,帶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維進入課堂對於學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意義:

在美術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這樣一種非常嚴重的不良課堂狀態:學生工具準備不夠充分,在學習中積極性不夠高;學生的參與率低,缺乏足夠的思考空間。這種現狀的出現歸根結底是我們沒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的好習慣。俗話説:“好習慣終身受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礎,也是人素質高低的體現。對國小生來説,他們年齡小,知識少,行為習慣正處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變性強。

由此可見,如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美術課堂習慣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於是我決定,就以此為我課題研究的主題,探討國小生美術課堂養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三.課題研究目標及內容

研究目標:

在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課堂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構建“主動——探究”式教學模式,本教學模式的研究,從微觀領域着實於研究教學策略。旨在探究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突出體現對人的教育,通過審美教育,藝術實踐,藝術體驗,以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以及獨特的個性品質。在交流中架起連接師生情感、傳承美術文化和審美思想的橋樑,共同探索未知的領域。在愉悦體會成功的情感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在實踐中形成的並依據一定的教育理論構建的教學模式。

(1)掌握國小生學習美術過程中的學習習慣養成狀況。

(2)探討國小美術教學中養成課堂學習習慣的途徑和方法。

(3)構建“主動——探究”的教學模式。

主要內容:

(1)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課堂學習習慣養成的現狀調查,利用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調查學生課堂學習習慣差的原因,為分析形成原因奠定基礎。

(2)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的原因調查與分析。從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的角度分析國小生不喜歡美術教學活動的原因,同時也要從教師教學方面尋找原因,並進行認真分析。

(3)制定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主動——探究”模式並付諸實踐。

(4)國小生喜歡美術活動的個案研究。

四.課題研究過程及方法

研究過程:

(1)利用“課前預習”,培養學生蒐集學習材料的好習慣。課前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搜集有關材料。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做好了課前的充分準備,為課中練習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同時也讓學生養成了帶學習工具的良好習慣,他們逐漸體會了動手操作的快樂。

(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學會聽課,並利用有效地教學手段適時檢查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情況,學生課中認真傾聽的習慣才能慢慢得到培養。

(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思想上產生不同的認識,想法,見解,教師必須提供有效的時間和空間,激活課堂。

(4)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學會在合作中張揚自己,接受別人,只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不斷交流,融會貫通,課堂教學內容才能得到不斷地深化和昇華。

(5)借鑑別人的做法:建立教師、學生、家長相結合的評價聯繫卡。

研究方法:

該課題目的是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研究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生求知慾,學生養成課堂學習的習慣。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利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去激發學生求知慾,使其成為每個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求對學生今後的繼續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採用的研究方法有:

(1)案例研究法。通過學生主動學習與美術學科教學整合案例研究,有針對性的積累實踐經驗。特別是研究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問題。

(2)行動研究法。在學習、教育、教學、教研方面不斷實踐,通過上教研課、主動聽別人的課、評課、編寫導學案、撰寫教學反思、參與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個案分析等途徑來研究。

(3)經驗總結法。不斷挖掘與課題有關的相關要素,及時總結體會和經驗。

(4)文獻資料法。查閲相關資料,參考相關成果,進行綜合分析,尋求理論與實踐創新。

五.課題研究的實施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__年12月——__年2月)進行相關理論的學習,制定課題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__年3月——__年4月)嚴格按照課題的實施計劃方案實施本課題的研究。採取閲讀學習、聽課研討、實踐反思等達到良好行為習慣的基本養成。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__年5月——__年6月)整理和分析各種研究資料,彙總研究成果,撰寫研究論文;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申請結題。

六.預期結果

1.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經驗的提升及自身的成長。

2.促進學生美術技能、理論學習、動手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3.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全面發展。

4.形成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主動——探究”模式理論體系。

5.撰寫結題報告。

6.撰寫一篇《美術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論文。

課程研究實施方案 篇3

1.課題名稱: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研究

2.課題題目的提出:

2.1背景的研究:

英語是當今世界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也是聯合國的正式工作語言。隨着我國改革開放和對外經濟的飛速發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英語教育也越來越得到重視和加強。字母教育作為英語教育的基礎階段,是國小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和環節。字母教學看似簡單,然而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卻並不簡單。許多老師不能足夠重視國小英語的字母教學,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使得教學效果普遍不好,加之國小生初次接觸英語字母,往往與漢語拼音混為一談,出現了許多認讀和書寫方面的錯誤,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字母發音直接影響着學習單詞的發音,學生一旦形成錯誤的發音,就很難再糾正。因此,國小英語教師一定要採用合適的教學策略,重視字母教學,為學生終身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2課題研究現狀及理論依據:

美國語言學家懷特.鮑林傑(Dwight Bolinger)的《語言要略》(Aspects ofLanguage)介紹了母語為英語的人如何從嬰兒階段開始學習語言以及學會字母的不同發音,奠定了他們以後學習運用語言的基礎。我國很多學者也在英語字母教學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浙江省國小英語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要規範標書,注意大小寫筆順、筆畫和標點符號的示範,培養學生正確的書寫習慣”。

我國《英語課程標準》也明確要求學生:“能正確書寫英語字母和單詞”,“能正確讀出26個英文字母”。《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指出:“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必須重視字母教學,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學會記憶英語單詞,而且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聽、説、讀、寫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國小英語課程教學對字母教學要達到兩個目標:第一,讓學生對英語的初步學習產生興趣;第二,讓學生在字母發音和書寫上有很大提高。

2.3實用價值和研究意義

通過研究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找到一條指導學生學習英語字母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從一開始接觸英語,就掌握英語學習的正確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字母的興趣,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字母的能力,並培養學生主動思維和探索能力,最終使學生能夠正確書寫和拼讀26個字母,並養成良好的聽、説、讀、寫習慣,為孩子們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良好而紮實的基礎。讓孩子們別輸在英語學習的起跑線上!

3.課題設計:

3.1研究內容

本課題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研究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

3.1.1.字母的讀音教學法:我將主要通過分類記憶教學法(比如將26個字母按發音的不同,給他們分為七個家族,並編成朗朗上口的chant);遊戲或歌曲教學法(比如字母歌、What’smissing?遊戲、左鄰右舍遊戲等);卡片教學法;.肢體語言教學法;對比教學法;單詞或句型教學法等方面來研究這個問題。

3.1.2.字母的書寫教學法: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研究,字母筆順教學法(可以通過書空、描紅、臨摹等教學方式);字母格式教學法(通過一些有趣的口訣);謎語或增減筆畫教學法;遊戲和小組比賽教學法;對比教學法(書寫體和印刷體之間的區別;漢語拼音和英語字母之間的區別);多媒體教學法(通過動漫讓學生仔細觀察字母的寫法,什麼地方起筆、什麼地方收筆、總共幾筆寫成、各佔哪幾格、是否頂格、寬窄比例、傾斜度)等方面來研究

3.1.3.字母的運用教學法:讓學生留心觀察身邊遇到的字母,比如:跟媽媽去商場,看到衣服上的字母L、S、_L代表什麼意思?跟着爸爸去停車場,看到字母P是什麼意思?各種貴賓卡上的VIP字母代表什麼意思?電器上的字母ON、OFF又是什麼意思?現在人們經常流行的一句口頭禪“咱倆PK一下”,又是什麼意思?等等,生活中處處可見字母,將這些字母收集整理在筆記本上,然後在課堂上彙報交流,比比看誰收集整理的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3.2研究目標

學生能夠規範、正確書寫26個英語字母,正確拼讀26個字母的發音,並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興趣,為今後英語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3.3研究方法

3.3.1實踐與研究並行法:本課題以實踐活動為主要內容,通過各個具體案例研究對比,配合其他方法,撰寫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

3.3.2文獻研究法:採用文獻檢索手段,蒐集相關的報刊,書籍等資料。結合字母教學的實際情況,發現不足,提出策略。利用知網等網絡資源瞭解本課題的現狀,對於以前先進的研究理念及時的借鑑和學習。

3.3.3實驗研究法:利用班級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在取得一定有用的經驗後,將此方法在全校英語教學中推廣。

3.3.4課堂觀察法:深入班級和學生個體,對學生現狀進行觀察,找準問題所在,並結合教學結果進行分析。

3.3.5問卷調查法:通過對本年級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問卷調查,找到問題所在,進一步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案。

3.3.6訪談法:通過對本年級學生逐個進行訪談,瞭解他們的困惑所在,結合本課題研究目標,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

3.4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主要針對我校三年級(一)班和三年級(二)班的全體學生進行研究。

4.研究過程:

4.1準備階段:20__年12月---20__年1月

確定課題研究目標及內容,蒐集整理各種相關文獻資料,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4.2實施階段:20__年2月---20__年5月

進一步修改並完善課題研究方案,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同時將字母高效趣味教學法應用於具體的英語課堂教學之中,並針對課堂教學效果,查找既定目標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距,修正方案,然後進行反覆實施;

4.3總結階段:20__年6月

總結研究工作,進行論文初稿寫作、修改論文和發表論文,並做好結題驗收工作。

5.預期呈現:

5.1每月的活動安排、活動材料和研究總結(包括研究心得、研究課例、研究論文等)

5.2研究報告:彙總《國小英語字母趣味高效教學法研究》的報告。

5.3撰寫論文:完成本課題相關的教學論文。

課程研究實施方案 篇4

為深入貫徹_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發揮勞動育人功能,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勞動觀和成才觀,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決定將勞動教育納入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全校本科生中開設勞動教育實踐課,現結合我校實際,制訂本辦法。

一、基本原則

1.目標導向。促進學生學習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實際體驗。通過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體驗勞動感受,掌握勞動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增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

3.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勞動育人功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拓展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課程設置

1.在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勞動》課,課程性質為必修課,課程模塊為集中性實踐環節,計1學分。

2.實行集中勞動實踐和分散勞動實踐相結合,第1-6學期每學期至少組織2次集中勞動實踐,每次不少於4學時。

3.勞動課成績實行五級制,成績合格及以上者方可參加畢業審核,成績不合格的應當重修。

三、教學形式

1.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會、勞模報告會、勞動技能展演等,強化學生勞動自覺與責任感;

2.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俱樂部活動,進行手工製作、電器維修、室內裝飾、學習幫扶等實踐活動;

3.結合專業教育組織學生參加勞動活動,如打掃教學實驗場所衞生、教學實驗設備管理維護、寢室內務整理等;

4.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非營利性公益勞動與志願服務;

5.組織學生參加與學校建設與管理等有關的執勤活動;

6.組織學生參與校園的綠化、美化、淨化、亮化工作;

7.其他與勞動相關的學習、實踐活動。

四、組織實施

1.勞動教育由學生所在學院組織實施,學院應安排專人負責勞動教育,包括開展勞動課教學和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做好勞動安全教育、負責學生勞動安全和過程管理、負責評定學生勞動表現及等級鑑定等。

2.學生所在學院要做好開展勞動教育的宣講工作,根據專業特色和學生特點安排貼近學生生活的勞動課程和勞動實踐活動,並藉助現代化技術手段進行勞動教育實踐的安排與管理。

3.學生所在學院要做好學生勞動安全保障工作,不得組織學生參加高空作業、嚴重污染、輻射大等易對身體或心理造成危險或危害的勞動任務。

五、紀律要求

1.所有學生都應認真學習勞動課教學內容,積極參加勞動學習與實踐活動。

2.勞動課期間學生要堅守勞動崗位,遵守勞動紀律,禁止利用勞動課時間從事其它與勞動教育無關的活動或私自外出。

3.學生在勞動課期間不得無故缺席,不得遲到、早退,原則上不允許請假。確需請假者,應嚴格按照學校有關規定辦理。

4.勞動課期間應服從指導教師或帶隊教師的安排,認真完成勞動實踐任務。

5.勞動課結束後應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提交總結報告,切實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六、考核要求

1.勞動教育實踐從學生的勞動態度、出勤情況、勞動任務完成情況三個方面進行考核,考核實施細則由學院確定。勞動課成績分為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

2.學生所在學院負責勞動課成績管理,根據學生在校期間勞動表現,於第6學期末指定相關人員在教務管理系統錄入成績,成績合格即達到該門課程修讀要求。

3.確實因身體原因無法參加勞動教育實踐者,經所在學院同意,並在規定的勞動時間內完成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可取得勞動課成績。

4.勞動態度不積極、勞動表現差或勞動課不及格者在各類評優評先及評獎活動中實行一票否決制。

七、其他

1.本辦法自20_級學生開始執行。

2.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課程研究實施方案 篇5

一、活動背景

為美化城市環境,鍛鍊同學們的勞動技能和調動人民羣眾廣泛參加公益勞動的熱情,讓同學們在勞動中將“城市是我家,保潔靠大家”的考好落到實處,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素養,同時,增進同學們之間的協作能力。

二、活動宗旨

1、參與創建文明城市;

2、提高道德素養;

3、鍛鍊協作能力。

三、指導老師

學工辦全體指導老師

四、活動地點

湖南省長沙市火車站

五、活動內容

組織宣傳部成員一同乘車到達長沙火車站,聯繫火車站工作人員一同進行打掃和清除牛皮癬。

六、活動流程

1、20_年4月10日中午12:50在學校門口集合;

2、分配勞動工具;

3、20_年4月10日下午14:00之前到達火車站;

七、主辦單位

現代管理工程系團總支宣傳部

標籤: 實施方案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6vl3d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