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通用23篇)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通用23篇)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1

一、考核原則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通用23篇)

1、堅持“全面考評”與“重點考評”相結合的原則。在考評中注意考評內容的全面性,防止主觀片面,特別要對平均分、優生率、合格率、進步值等四個方面進行綜合考評。

2、堅持鼓勵先進與鞭策後進相結合的原則。對該項考評成績達到或超學校給予通報批評。

3、堅持評估與指導相結合的原則。在客觀評估的基礎上,針對我鎮國小各學科的工作實際,對下屆國小各學科的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

二、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

三、考評辦法

實施考核評估由學校考核小組組織考核,每學期考核一次。教學質量計算方法為優秀率、平均分、合格率、進步值等四項按一定的比例權重計算。其中,優秀率佔比重的30%,平均分佔比重的50%,合格率佔比重的.20%。考核分A、B、C三檔

(一)三至六年級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學科教師教學業績考核具體考核方法如下:

1.教學業績計算公式:

教學業績得分=(平均分×50%+優生率×100×30%+及格率×100×20%+進步值)×權重

2.各子項目計算方法:

(1)平均分

平均分是指本班參加考試科目單科成績與參考人數的平均值。

平均分=單科成績總分÷參考人數

(2)優生率

優秀率=優秀人數÷參加考試人數×100

(優秀分以原各年級優秀分為標準)

(3)合格率

參加考試成績60分以上(含60分)為合格。

合格率=合格人數÷參加考試人數×100

(4)進步值

①進步率指任教學科學生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提高的數值。

②評價範圍為:統測科目的平均分、優秀率、合格率。

進步分=[本次統測考試數值(平均分)—上次統測考試數值(平均分)+本次統測考試數值(優秀率)—上次統測考試數值(優秀率)+本次統測考試數值(合格率)—上次統測考試數值(合格率)]÷3

(5)任教科目權重(指統測科目)

①任教兩個及以上主科科目以及跨級段教學的,權重為1.1。如語文兩個班級,數學三個班,英語、科學四個及以上班級的,權重為1.1。

②任教兩個或兩個班級以上的教師,對任教的班級均進行評估,教學質量評估分取幾個班級的平均值。

(二)一二年級語文數學科教師教學業績考核具體考核方法如下:

根據學校《河天一小一二年級遊考辦法》組織學生考核,根據學生得星量評定等級。一、二年級如有進行檢測,以檢測結果為準。

(三)其他學科教師教學業績考核具體考核方法如下:

1.任教音、體、美、綜合實踐、品德、信息技術等學科的專職老師,以學科為單位進行等級考核,分A、B、C三檔。

2.根據學期教學要求確定考核內容。由考核小組對任教班級進行學業質量考核,體育學科以國家《體質健康標準》要求進行考核,並以所任教各班級平均分為標準。

四、獎勵辦法

分低段、中段、高段三個級段,其中A檔(佔30%),學業質量考核加20分;B檔(佔50%),學業質量考核加18分;C檔(佔20%),學業質量考核加16分,並計入個人學期目標考核。

本方案由校長室負責解釋。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2

家務勞動是引導娃娃從小培養勞動習慣與勞動能力,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的重要途徑。為更好的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為了更好地抓好我校勞動教育工作,根據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使學生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培養學生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於創造的精神,為學生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統籌資源,構建模式,形成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把我校創建成勞動教育學校。

二、組織領導

為了有序、有效推進工作實施,實現既定的勞動教育目標,決定成立勞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名單如下:

組長:(總負責)

副組長:(負責具體組織實施)

成員:、教導處各學段主任、一至六年級班主任

三、實施要求

1、從學生的健康人格成長角度來實施。讓學生了解勞動不僅僅是一種謀生手段,還是使他們全面發展的必經途徑。

2、通過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教育觀,有創造性地去推進勞動教育,並將勞動教育和其他科目的學習聯繫起來,形成綜合學習的課程形態,讓勞動教育成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鞏固學習成果的重要渠道

3、不同年級的學生安排符合其年齡及能力的勞動內容,低年級要求會穿戴衣物、整理文具、做簡單家務等勞動,中年級要協助家長熟悉家務勞動、做好個人衞生,高年級要會做更復雜的家務,如烹飪、洗漱、做農活等。

四、勞動教育的途徑

(一)勞動教育課程設置。自設立勞動基地開始,便開始設置勞動實踐課,每月兩課時、每學期總計八課時。期初由每班班主任擔任任課教師。自20__年春起,開始使用統編印的勞動課教材,並由專任老師承擔教學任務。今後,學校將會繼續實施勞動教育課程,並結合“開心農場”勞動實踐方面進行鍼對性教育。

(二)勞動實踐活動安排。

1、自20__年春成立“開心農場”伊始,每年春、秋兩季均會舉行春季播種活動和秋季採收活動。此項活動將會繼續延續,時間為每年5月舉行春季播種活動,每年10月舉行秋收活動。

2、每年勞動節,大隊部制定勞動節活動方案,讓學生認識勞動的重要性、尊重勞動、動手體驗勞動,接受鍛鍊,磨鍊意志。

3、每學期設立“食堂幫廚周”:讓學生幫助食堂工作人員,完成飯菜分配、收送餐具等活動。通過幫廚,讓學生體會到勞動的意義並珍惜每一粒糧食。

4、每年寒暑假開展“家務小能手”、“小小勞動者”等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勞動中學習知識,在勞動中收穫快樂。

5、不同年級日常勞動教育具體操作:

①1-2年級:堅持自己穿(疊)衣物,繫鞋帶,系紅領巾,整理書包和文具,每週一次鋪牀和疊被子,每週一次給花草澆水。(每完成一項,家長填寫微信記錄清單上傳學校)

②3-4年級:幫助父母做簡單家務,如掃地、拖地、收拾餐具、擦拭桌子、整理書櫃書桌等,並做好個人衞生,如定期洗澡、洗頭、剪指甲等。(每完成一頊,家長填寫微信記錄清單上傳學校)

③5-6年級:定時完成房間打掃、清洗自己衣物、學着烹飪2-3道菜餚、幫家裏每天清潔碗筷等。對學校功能室和校園清潔區主動積極清掃和擦拭。(每完成一項,家長填寫微信記錄清單上傳學校)

具體實施過程需要做到“四結合”:

(1)課內外結合;

(2)校內外結合;

(3)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結合;

(4)日常勞動和集中勞動相結合。

(三)勞動成果展示。

將學生參加勞動實踐課或其他課程中勞動教育部分內容、參加“開心農場”播種或採摘活動內容和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內容以文字和影像資料的形式記錄和呈現,每學期最後一月舉行一次勞動成果展示。

(四)勞動教育宣傳。

除去的勞動教育課程和實踐活動外,大隊部會以升旗儀式、紅領巾廣播站、班隊會、語音播報、錄製抖音等方式宣傳勞動教育知識,並相關農業平台向學生進行農業知識宣傳。

(五)勞動課程課外拓展。

每學期設置勞動相關少年宮活動課程,如橡皮章雕刻、種子畫、植物標本和摺紙等,通過美育和勞育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得到提升。

(六)家長勞動教育課堂。

讓家長配合學校開展勞動教育,每學期邀請一位家長朋友,為學生介紹自己的職業,讓學生了解職業、體驗職業,從而認識職業、增加社會知識和經照。

五、勞動教育的評估

採用家長微信清單反饋和學校評價反饋(即勞動態度、勞動習慣、勞動技能、勞動質量)的方式綜合考量,進行考核評估。

勤勞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後,學校會立足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讓學生積極參加勞動實踐,在勞動中學習知識、在勞動中感受生活樂趣、磨練意志品質、讓學生意識到依靠雙手可以創造出美好生活。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3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國小勞動教育的意見》《教育部關於印發大中國小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等精神,充分發揮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切實提高勞動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持“五育並舉”“五育融合”理念,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創新體制機制,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學生生活實際,積極探索新時代勞動教育模式。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實現知行合一,切實把勞動教育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勞動教育目標及內容

(一)主要目標

1.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勞動是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認識勞動創造人、創造價值、創造財富、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思想觀念。

2.養成良好的勞動品質和習慣。培養學生自覺自願、認真負責、堅持不懈地參與勞動,形成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等精神品質和珍惜勞動成果、杜絕鋪張浪費、理性消費等良好習慣。

3.掌握必備的勞動技能。引導學生掌握勞動基本知識和技能,能正確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工具,注重手腦並用,增強體力、智力和創造力,具備完成一定勞動任務所需要的設計、操作能力,團隊合作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4.提高創新的勞動能力。培養學生在學習和借鑑他人的豐富經驗、精湛技藝的基礎上,觀察思考、知行合一。能運用所學知識,嘗試新方法、探索新技術,打破僵化思維方式,推陳出新,提高學生創新勞動的能力和意識。

5.弘揚優秀的勞動精神。培養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基本勞動知識、技能的過程中,能深刻領悟勞動的意義價值,深刻領會“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時代內涵與意義,繼承中華民族勤儉節約、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和弘揚開拓創新、砥礪奮進的新時代精神。

(二)主要內容

1.國小低年段。注重勞動意識的啟蒙,以學生個人生活起居和校園生活自理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使學生懂得人人都要勞動,感知勞動樂趣,愛惜勞動成果。

2.國小中高段。注重勞動習慣的養成,以校園勞動和家庭勞動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能分擔家務勞動,適當參加校內外公益勞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勞動,體會勞動最光榮,初步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態度。

3.國中。注重勞動知識與技能學習,以家政學習、校內外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和職業啟蒙等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養成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勞動品質和安全意識,增強公共服務意識和擔當精神。

4.普通高中。注重勞動實踐和精神的傳承,結合高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圍繞豐富職業體驗,開展服務性勞動實踐和生產勞動實踐,熟練掌握一定勞動技能,理解勞動創造價值,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

5.中職學校。注重職業技術技能訓練,結合中職學生專業特點,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讓學生參與專業實習實訓、技能競賽等活動,積極投身工藝升級、技術革新、發明創造等,增強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提高職業勞動技能水平,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

三、實施舉措

(一)落實勞動教育基礎課程

1.開設勞動教育課程。各中國小可依託國家教材和省編地方教材,切實承擔實施勞動教育主體責任,制定勞動教育教學計劃,明確勞動教育內容及目標要求,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將勞動與技術、信息技術課程、高中技術(含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課程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勞動教育的重要渠道,進行必要統籌,開齊開足,確保每週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平均不少於1課時。

2.有機滲透學科教學。各中國小要有重點地在中國小道德與法治(思政)、語文、歷史、藝術等學科滲透勞動創造人本身、勞動創造歷史、勞動創造世界、勞動不分貴賤等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增加歌頌勞模、歌頌普通勞動者的選文選材,納入闡釋勤勞、節儉、艱苦奮鬥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內容,加強對學生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合法勞動等方面的教育。學科教學中更應強化知識的實際應用,將日常生活中真實的問題引入課堂,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積極探索整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等學科(STEAM)的跨學科學習活動。

3.開發勞動精品課程。各中國小要依據本校的校情和學情實際,因地制宜,積極開發勞動教育精品課程。可充分結合當地資源,開發以烹飪、園藝、手工、家政、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富有本校特色的課程體系。普通高中及中職學校可結合當地產業和學生需求,開發豐富的職業技能類課程。可充分結合綜合實踐活動、創客空間、職業實踐等載體,讓勞動教育課程富有多樣化和地方氣息,落到實處,達到育人實效。

(二)開展校園勞動體驗行動

1.建設校園勞動實踐基地。要充分挖掘校園勞動資源,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衞生保潔、綠化美化和管理服務等勞動。積極開展學工、學農、職業體驗等類別的校內外勞動實踐基地建設,讓勞動實踐基地成為學生勞動教育的有效載體(校內勞動基地建設具體要求,參照附件2、附件3)。

2.開展校園勞動主題活動。要充分結合學雷鋒紀念日、植樹節、勞動節、豐收節、志願者日、班團隊會、勞模報告會、手工勞技展演及興趣小組、社團等開展勞動主題教育活動。將勞動教育與勞動實踐、勞動文化緊密結合,與二十四節氣等中國傳統勞動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緊密結合,提升勞動教育的育人內涵。

3.開展校園勞動周活動。在每年四月底和五月初期間,開展全縣中國小勞動周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各中國小要充分結合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三位一體育人網絡,以校園勞動主題教育活動、家務和校外勞動項目實踐、校園勞動技能競賽、勞動成果展等為主要內容,激發學生勞動興趣,全面提高學生勞動素養。中職學校可開展職業教育周、職業體驗實踐月等產教融合活動,進一步加強學生職業道德,培養工匠精神。

(三)開展家庭勞動參與行動

1.鼓勵家長的引領作用。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委會等家校共育渠道,利用致家長倡議書、專題教育、社區宣講、網絡媒體等途徑,廣泛宣傳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引領家長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切實讓家長理解與體會勞動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手把手教,鼓勵孩子掌握生活基本技能,培養孩子生活自理意識和能力,引導孩子主動承擔家務勞動,參與家庭事務管理,建立幸福美滿、民主和諧、健康長久的親子關係。

2.制定家務勞動清單。根據學生各年齡段特點,制定家庭勞動活動清單,利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機會,鼓勵孩子掌握洗衣、做飯、居家美化等必要的家務勞動技能。根據學生實際,可設置一些、有一定難度的出力出汗項目,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其中,義務教育段學生每學年必須掌握1-2項勞動技能,實行家校聯動評價,做到人人會過關、人人都掌握、人人有收穫。

3.開展親子勞動實踐。要鼓勵家長充分利用傳統節假日、週末等時間節點,根據當地農業生產、社區、商場、社會各機構等需求,攜手孩子參加各項有益的勞動體驗和社會實踐,進一步讓學生懂得“勞動最光榮”,讓學生造就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進一步鞏固良好的親子關係。

(四)開展校外勞動實踐行動

1.開展生產勞動。要充分利用藍田縣中國小勞動教育基地、研學旅行基地、校內外勞動基地、工廠、農場等社會資源,組織學生開展工業、農業等生產勞動,讓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基礎技能。

2.開展公益勞動。要充分利用傳統節假日、志願者日、世界環境日等,深入社區、養老院、商場、醫院、動車站等社會場所,開展學生公益勞動和志願服務,在公益勞動、志願服務中提高服務技能,體會勞動光榮,樹立服務意識,強化社會責任感。

3.開展創新勞動。要結合科技創新、社團活動、研學旅行等開展工藝創作、藝術創作、科技創新、科技製作的創新勞動,提高創造性勞動能力,培養勇於創新、刻苦鑽研的勞動精神。

四、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教科局將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的領導,成立由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主要職能科室統籌協調的領導小組,落實勞動教育責任主體。各中國小要相應成立勞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目標任務,制定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安排,落實工作責任,努力構建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和企業的“五位一體”的新時代勞動教育體系。

(二)加強隊伍建設。縣教科局將建立具備理論講授、訓練帶教、實踐指導能力的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教師隊伍。根據學校勞動教育實際需要,為學校配備必要的專任教師,並探索建立中職學校與普通中國小師資交流共享機制。把勞動教育納入教師培訓內容,開展全員培訓,強化每位教師的勞動意識、勞動觀念,提升實施勞動教育的自覺性。對承擔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師進行專項培訓,提高勞動教育專業化水平,探索培訓、晉職、評優等配套制度建設。

(三)加強資源開發。縣教科局將積極創造條件,因校制宜,加強勞動教育場地或實踐基地建設。各校可通過自建或利用社會資源,建立以生存體驗、素質拓展、科學實踐等為主要內容的規模適當、富有特色、功能完備的勞動實踐教育基地,滿足學生勞動實踐需要。積極探索和打造學生勞動教育評價數字化信息平台,推進學生勞動成果、勞動綜合素養評價等信息錄入。

(四)加強典型引路。縣教科局將推進中國小勞動教育聯盟學校建設,架構校際勞動教育的聯繫和成功經驗分享的橋樑,共同商討新時代勞動教育新模式和新體系,進一步推進學校、營地(基地)和企業等聯繫,推典型、做示範,加強各方資源共享,進一步促進我縣各中國小新時代勞動教育落地生根,形成新局面。

(五)加強安全保障機制。各中國小要制定勞動實踐活動風險防控預案,完善應急與事故處理機制,落實安全責任。實施學生外出備案制度,做到“活動有方案,行前有備案,應急有預案”,並事先報備縣教科局安全科。要進一步加強勞動安全教育、演練及實訓,切實提高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適度安排勞動強度、時長,合理設計勞動任務及場所設施,科學評估勞動實踐的安全風險,認真排查,清除輻射、疾病傳染等安全隱患。

(六)加強督導評價。縣教科局將進一步加強各校勞動教育督導評價,將其納入藍田縣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體系,以督導促落實。各校要健全和完善學生勞動素養評價標準、程序和方法。根據學生掌握勞動技能和價值體認情況為重點,通過平時表現評價、學期綜合評價、學校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完成情況、參與校外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情況等形式評價,並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學生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依據。

(七)加強輿論宣傳。各中國小要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推廣勞動教育典型經驗。積極宣傳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機構提供勞動教育服務的好做法、典型人物及事蹟。推出形式多樣的新聞報道和融媒體產品,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主旋律,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平陽縣中國小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五、本辦法自20xx年11月1日起實施。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4

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勞動教育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和問題,中國小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出現了一些學生輕視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為此,青萍國小立足於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從小培養勞動習慣入手,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

一、明確勞動教育的主要目標

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培養他們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於創造的精神,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二、堅持勞動教育的基本原則

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1、堅持思想引領。勞動教育既要讓學生學習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更要通過勞動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堅持有機融入。有效發揮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正確觀念。

3、堅持實際體驗。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悦,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堅持適當適度。根據學生年齡特徵、性別差異、身體狀況等特點,選擇合適的勞動項目和內容,安排適度的勞動時間和強度,做好勞動保護,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三、實施步驟和策略。

1、講解説教,形成熱愛勞動導向。

通過晨會課、少先隊活動課、勞技課、家長會等多渠道,對學生進行勞動意識強化教育。如:利用班隊會,開展以熱愛勞動為主題的班隊會,展開討論,深入理解什麼叫“勞動”?怎樣做才算是熱愛勞動。教師可以給學生講古代名人愛勞動的故事,還可以講近代名人的勞動故事,再是選擇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關愛勞動、良好行為習慣等內涵的古詩文,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使學生從小在朗朗的誦讀中受到我國傳統美德薰陶,體會自己的行為,增強誠信意識。同時爭取家長的支持,使學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榜樣激勵,引導熱愛勞動理念。

國小生具有模仿榜樣的特點。其一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質,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勞動行為來為人師表;其二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有關熱愛勞動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進人物,通過報告會、座談會,上門參觀、走訪等形式,感受勞動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熱愛勞動的環境

開展校內勞動。

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滲透勞動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衞生保潔和綠化美化。開闢專門區域種植花草,讓班級、學生認領責任區域,予以精心呵護。大力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活動,進行手工製作、班務整理、書包整理、隊角裝飾等實踐活動。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

組織校外勞動。

將校外勞動納入學校的教育工作計劃,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充分利用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綜合實踐基地等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勞動實踐。

鼓勵家務勞動。

教育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裏事情幫着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學校應安排適量的家務勞動的項目化學習內容、有關勞動的家庭作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佈置擇菜、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

4、強化措施,規範勞動行為。

在學生對勞動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教師不但要做出榜樣,還要及時地規範學生的勞動行為。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為。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三是要循序漸進。以少先隊活動課、勞技課為抓手,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不同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勞動習慣的培養與訓練。每學期的勞動訓練有重點、有要求、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為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勞動習慣,我們注意採取學生自我管理(紅領巾文明衞生崗值日製度)、自我評估(學校、家庭評比表)等方法,進行自我教育,發揮的學生主體能動作用。除了每天輪流的常規值日外,學校每週五下午為固定的大掃除時間,每到這一天,老師們都能精心組織,學生全員參與,促進和強化學生將養成的勞動習慣由自覺狀態走向自主、自動,把外顯的動力逐步內化為個性品質,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5

一、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宣傳學校教育工作,加強家校交流,謀求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支持與理解,形成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合力,構建和諧教育。

二、活動主題

加強學校交流 構建和諧教育

三、活動時間

11月18日全天(8:30——11:30 14:00——17:00)

四、活動安排表

8:40——9:00 校長介紹市、區教育活動與工作及學校發展現狀、思路、目標和近期主要工作;

9:00——9:15家長委員會代表發言

9:20——11:30

1、各年級組織家長參觀校園文化、展牌(含寫字展牌)等(一、二年級:9:20——9:40;三、四年級:9:45——10:05;五、六年級:10:10——10:30)

2、成立家長委員會,發放家長委員會成員聘書、優秀家長證書;

3、召開班級家長會:班主任介紹班務情況;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教師與家長交流;

4、班級個別家長介紹經驗;

五、具體工作及人員分工:

具體工作

負責人

完成時間

告家長書

發放

葉健

11月13日(週一)

回收

各年級行政負責人、班主任

11月16日(週四)

標語、橫幅、戧牌、展牌

江為軍、許開元

11月16日(週四)到位、週五佈置完畢

各班家長委員會成員、優秀家長評選(證書)

高兵

11月16日

教師胸牌

葉健

11月15日(週三)

班主任及語文、數學、英語等任課教師發言稿、教室佈置(喜報、小報等)

各年級行政負責人

11月15日前

衞生(教室、校園、校園外走道、廁所)

吳永國、李廣榮

11月17日

學校總體介紹材料

朱玉玲

11月16日(週四)

《徵求意見表》發放、回收、統計

董桂湘、董建平

11月15日下放

11月19日完成統計

教育行風評議箱(1號樓、2號樓各一個)

許開元(總務處)

11月17日

期會考試出卷、批改、分析

教導處

11月16日全部結束(11月10日出卷工作結束、11月15日1天考試)

諮詢台設置(人員、項目與內容、諮詢席位卡)

江為軍

11月17日

小記者團採訪、迎接家長工作的.培訓

李紅琴、吳國安

11月16日

一日開放活動安排表

江為軍

11月17日

廣播調試

郭雲安

11月16日

教室分佈圖、車輛停放區域、管理人員安排

吳永國(總務處)

11月17日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6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規範中國小規範辦學行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陝政辦發?20xx?126號)等相關規定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為進一步加強我校管理,規範辦學行為,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校工作全局,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全面發展,一切為了教師專業發展,一切為了學校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立足我校教育發展的實際,繼續大力推行素質教育,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整體提升教育水平、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構建和諧校園,努力實現《家營鎮中心國小三年願景發展目標》。

二、目標任務

1、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本管理。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關鍵在教師。努力造就一支思想過硬、業務精通、文明勤奮、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

2、全面提高質量,爭創特色。德育為首,五育並舉,結合校情,千方百計提高教育質量。向管理要質量,向科研要效率。

3、嚴格執行《計劃》,開足開齊各門課程,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切實轉變教育觀念,紮實推進課程改革,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抓好安全、衞生工作。加強對學校各重點要害部位安全工作的檢查,整改存在問題,簽訂安全責任書,加強教育,提高學生自防、自護的意識和能力,杜絕一切不安全事故。依法治校,依法辦學,加強自律,切實抓好行風建設,把學校辦成羣眾滿意的教育。

三、方法與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制。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成員的國小素質教育領導小組。建立自我評估制度,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團結一致、既分工又合作;班主任教師具體抓,做到教育教學工作事事有人抓、項項有人管、件件

抓落實。

實施素質教育領導小組

組 長:李宏興

副組長:楊建波

成 員:張文勇 晏江斌 魏橋安 何 甜 何小輝

(二)、強化學習管理

加強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二加強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法規的學習,增強法紀意識;三加強有關教育理論的學習,認真學習素質教育理論和課改理念,樹立現代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四加強校際間交流,增強競爭意識;五加強有關教育改革文件的學習,增強改革意識;六認真組織教師學習上級精神,明確教育教學方向和工作要求。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構建教師思想工作運行機制,確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功效。做到政治學習有制度、有學習時間、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有方法、有小結、有反饋、有督查等,有條不紊地層層落實。認真貫徹《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改革管理體制,建立起教師工作量化評價指標體系,客觀評價教師的工作績效。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杜絕亂收費和未經批准為學生徵訂學習資料。

(2)、加強音、美、體、英等師資培訓,配備好專(兼)職教師。

(3)、加強業務學習和校本教研。開展校本教學業務培訓,進一步做好教師培訓工作,力爭60%以上的教師

至少參加一次縣級以上的`培訓。面對實際,求真務實,認真開展好課題研究工作。引導教師認真總結教學經驗,撰寫教學論文和教後反思。

(4)、加強制度建設。一是健全崗位責任與目標責任制;二是完善教師量化考核評價獎懲制度;三進一步完善學校有關管理制度。

(四)、強化教育教學管理

1、 德育工作

以《中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等為基本依據,以教會學生學

會做人(關心他人、奉獻社會、遵法守紀、文明禮貌)為基本目標,注意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認真開展“五愛 ”教育。進行國旗、國徽、國歌教育,規範升旗儀式,精心設計國旗下講話,做到愛國主義教育持之以恆,細雨潤物,激勵同學們的愛國之情。充分利用德育基地開展活動,進行知我祖國,愛我人民教育。優化育人環境,構建環境文化,薰陶學生心靈。抓好活動文化,豐富業餘活動。開展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

(2)堅持以思品課、班會課、少先隊活動為德育主渠道,堅持各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堅持抓好班、少先隊的集體建設,抓好創文明班級活動,樹立良好的校風校紀、班風班紀,進而推進學校的文明建設。

(3)狠抓學困生的幫教轉化工作,提高德育考核優良率、合格率。

(4)堅持做好學校、社會、家庭教育三結合,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5)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時做好學生學習、生活、人格、交往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和輔導。

2、教學工作。

教育質量是學校辦學的生命線,學校樹立“以質量求生存,以教研促發展”的辦學理念,確保學科合格率的不斷提高。

(1)紮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過舉辦專題輔導報告,組織教師學習,轉變觀念,用課改的理念指導教學工作。

(2)學科課程

①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開全課程,開足課時,保證教學進度。 ②嚴格落實教學常規管理。重視過程性質量,建立教學過程與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全方位地對教師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考核等環節進行監控;實行以卷查為主,口試、動手操作等為輔的監控辦法,對教育教學進行質量監控。因材施教,切實做好後進學生的輔導。

③嚴格控制學生學習總量、活動總量,減輕學生負擔不以增加作業量懲罰學生,不搞集體補課。

④以本校實際出發,全面組織開展學生的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科學技術活動、

文藝活動和體育衞生活動。開展好校園藝術節和體育運動會。

(3)、體育衞生工作

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衞生工作條例》,增強學生體質,教會學生學會生活(重在有生活自理能力)。

(五)、加大教育教學研究力度

深入開展教學研究。一、進一步完善學校校本教研管理制度,確保校本教研工作的順利進行。二、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校本教學研究策略,三、要求青年教師每人一學期撰寫一篇論文、製作一個優質課件、一節優秀教案、一份成熟的教學反思等。學校每學期評選一次,並給予優勝者一定物質獎勵。創新機制,充分發揮教研組、骨幹教師的積極作用。教研活動做到定專題,定時間,定地點,開展同課研討活動,做到量化管理。學校行政人員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8節。 教師做到五個一:每週做一次教後記或教學反思;每月向學校提供一個典型教學案例;每學期上一節以上校級公開課、研討課。每週至少聽一節課。重視過程。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查、考試等教學行為和教學過程及教學常規的動態管理。

(六)、規範學籍管理

規範學籍管理,做好“義務教育文化户口冊”的登錄工作,確保適齡少年兒童100%入學,殘疾入學對象入學率達到規定標準。認真做好各種資料建檔。

(七)、建立自我評估制度。

為不斷提高素質教育工作,學校將開展經常性自查自糾,及時改進工作。每學年進行一次全面性的自評,總結經驗,找出問題,明確方向。

(八)積極做好學前兒童基本情況的掌控工作,強化學校學前教育管理,保證生源數量,提升生源質量,促進學校持續良性發展。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大力培養合格加特長的人才為目標。為把我校建成“校園環境優美,管理科學規範,教風學風嚴謹,教學手段優化,氛圍積極向上”的學校而努力。

二、目標任務

1、加強領導,健全機制。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教導主任、大隊輔導員為成員的國小素質教育領導組。建立自我評估制度,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團結一致、既分工又合作;班主任教師具體抓,做到教育教學工作事事有人抓、項項有人管、件件抓落實。

實施素質教育領導小組

組長:某某某成員:某某某

2、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本管理。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關鍵在教師。努力造就一支思想過硬、業務精通、文明勤奮、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

3、全面提高質量,爭創特色。德育為首,五育並舉,以素質教育《決定》與基礎教育《決定》等重要文件為依據,結合校情,千方百計提高教育質量。向管理要質量,向科研要效率。

4、嚴格執行《計劃》,實行課程剛性化管理,開足開齊各門課程,紮實推進素質教育。切實轉變教育觀念,紮實推進課程改革,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5、加強教育,提高學生自防、自教、自護的意識和能力,杜絕一切安全事故。認真開展普法教育,依法治校,依法辦學。加強自律,切實抓好行風建設,把學校辦成羣眾滿意的.教育。

三、方法與措施

㈠、強化學習管理

1、加強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

2、加強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法規的學習,增強法紀意識;

3、加強有關教育理論的學習,認真學習素質教育理論和課改理念,樹立現代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4、加強校際間交流,增強競爭意識;

5、加強有關教育改革文件的學習,增強改革意識;

6、認真組織教師學習上級精神,明確教育教學方向和工作要求。

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構建教師思想工作運行機制,確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功效。做到政治學習有制度、有學習時間、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有方法、有小結、有

、優化教師結構:完善學科結構,加強音、美、體、勞等師資培訓,配備專(兼)職教師。

、加強科研興教。開展校本教學業務培訓,進一步做好教師培訓工作,力爭80%以上至少參加一次縣級以上的培訓。面對實際,求真務實,教師制定出自己的子課題,並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着手研究。引導教師認真總結教學經驗,撰寫教學論文和教後反思.

、加強制度建設。一、進一步完善學校有關管理制度;二、貫徹執行.

㈢、強化教育教學管理

1、德育工作

以《國小德育綱要》和《中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等為基本依據,以教會學生學會做人(關心他人、奉獻社會、遵法守紀、文明禮貌)為基本目標,注意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認真開展“五愛”教育。進行國旗、國徽、國歌教育,規範升旗儀式,精心設計國旗下講話,做到愛國主義教育持之以恆,細雨潤物,激勵同學們的愛國之情。充分利用德育基地開展活動,進行知我祖國,愛我人民教育。優化育人環境,構建環境文化,薰陶學生心靈。抓好活動文化,豐富業餘活動。開展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

(2)堅持以思品課、班會課、少先隊活動為德育主渠道,堅持各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堅持抓好班、少先隊的集體建設,抓好創文明班級活動,樹立良好的校風校紀、班風班紀,進而推進學校的文明建設。

(3)狠抓學困生的幫教轉化工作,提高德育考核優良率、合格率,降低違紀率,杜絕違法率,消滅犯罪率。

(4)堅持做好學校、社會、家庭教育三結合,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5)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時做好學生學習、生活、人格、交往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和輔導。

2、教學工作

轉變育人觀,提高教育質量。教育質量是學校辦學的生命線,學校樹立“以質量求生存,以教研促發展”的辦學意識。確保學科合格率的不斷提高。

紮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組織教師學習,轉變觀念,用課改的理念指導教學工作。

學科課程

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開全課程,開足課時,保證教學進度。

嚴格落實教學常規管理。重視過程性質量,建立教學過程與教學質量監控制度,全方位地對教師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考核等環節進行監控;

改變單一的卷考形式,實行以卷查為主,口試、動手操作等為輔的監控辦法,對教育教學進行質量監控。因材施教,切實做好後進學生的輔導。

嚴格控制學生學習總量、活動總量,減輕學生負擔不以增加作業量懲罰學生,不搞集體補課。

以本校實際出發,全面組織開展學生的社會實踐教育活動、科學技術活動、文學藝術活動和體育衞生活動。

執行活動課程計劃,保證時間,落實內容,增強效果,發揮活動課程的育人功能。

3、體育衞生工作

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衞生工作條例》,以增強學生體質、教會學生學會生活(重在有生活自理能力)為目標。

音、美、勞工作

擺正音、美、勞育的位置,訂好計劃,認真開展教育活動。

努力配齊音、美、勞方面的師資和設備。

不定期地進行學生書畫競賽、作品展。

(四)、加大教育教學研究力度

深入開展教學研究。

1、進一步完善學校教研管理制度,確保校本教研工作的順利進行。

2、建立機制.

3、“土洋結合”重互助。要求中、青年教師每人一學期撰寫一篇論文、製作一個優質課件、一節優秀教案、一份教學論文等。創新機制。充分發揮教研組、骨幹教師的積極作用。建立一盤棋抓好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每月進行二次教研活動,做到定專題,定時間,定地點,開展同課研討活動。量化管理。學校行政人員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教師做到兩個個一:每學期向學校提供一個典型教學案例;每學期上一節以上校級公開課、研討課。

重視過程。

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查、考試等教學行為和教學過程及教學常規的動態管理。

(五)、規範學籍管理,抓好“雙高普九”

(六)、建立自我評估制度。為不斷提高素質教育工作,學校將開展經常性自查自糾,及時改進工作。每學年進行一次全面性的自評,總結經驗,找出問題,明確方向。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8

一、工作思路:

走德育特色之路,就是在德育工作做強做實的基礎上做精做細,特色建設的項目是從我校自身的傳統優勢出發,充分考慮我校人文氛圍和校園環境,着眼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受益的素質,還要適宜於絕大多數師生參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長期堅持與保留,具有延續性。工作內容上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首”的觀念,把握德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靈魂”地位,以“善走自己路”的特色教育理念,開展以“三美教育”為特色的德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育人功能。努力創設良好的學校德育環境,加強德育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和社會實效性。

二、工作目標

從國小階段的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年齡特點和學生的成長規律出發,德育目標和特色建設活動的目標按階段化實施,分別由近期、中期、遠期三各階段來完成。

遠期目標:“三美教育”的德育特色享有盛譽,品牌活動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校園文化有品味上檔次。以學生在校學習滿6年為遠期目標。

中期目標:出形象,有成果,家長滿意,學生優秀。每兩年為一箇中期目標,以養成教育,在教師的幫助下以《國小生行為規範》約束行為。初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對學生進行“三美教育”,即“人要美、學習美、環境美”,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健全人格和遠大理想。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具有自尊自愛、誠實守信、積極進取、經受挫折等心理品質和一定的明辨是非、控制不良影響的能力。

近期目標:每學年為一個近期目標。

三、工作內容

(一)、主題突出,德育特色

開展以“三美教育”為特色的德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對學生進行“三美教育”,即“人要美、學習美、環境美”,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1、開設校本德育課程“三美教育”。

2、組織全校優秀班主任和“科研型教師”編寫校本教材《三美教育》,印刷成讀本,全校師生人手一冊。

3、按“三美教育”的要求,指導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二)、抓“三美”教育,創文明校風

從常規訓練入手,使文明具體化。對學生進行“人要美、學習美、環境美”

1、根據學生身心特點,結合各年級實際,有針對性開展德育活動,使各年級德育內容專題化、規範化。

一年級:邁好學習第一步——以“養成教育”為主題。

二年級:邁好成長第一步——以“守紀教育”為主題。

三年級:邁好文明第一步——以“環境、禮儀教育”為主題。

四年級:邁好理想第一步——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

五年級:邁好人生第一步——以“感恩教育”為主題。

六年級:邁好成才第一步——以“成才教育”為主題。

2、每學年開學的第一個月為“開端教育月”。根據年級德育主題,把國小生行為規範和守則細化成訓練表,按時間分月、周、日;按內容分衞生、課間操、路隊、文明,然後列出相應的訓練要求。各年級按照訓練表開展德育主題活動,力求使本年級德育內容具體、細緻,具有可操作性而不致流於空泛和説教,使學生易於接受。

3、多元的激勵評價。形成“班級遞進式”、“學校多樣化”的“做好事得獎票”的評價模式。(“班級遞進式”——一位同學在班內得了2個獎票,可以換一張喜報,2張喜報可以換一張獎狀,2張獎狀可以……20張獎票可以獲的“校長餐”的獎勵;期末根據學期表現與學科成績一起進行評選,可以獲得“校長杯”。“學校多樣化”——學校在表彰時遵循以前的特長生、進步生等種類。)

4、創設校園德育文化。

成立學校“紅領巾廣播站”,利用週一至週五的中午課間時間,對全校學生進行德育宣傳;對學校湧現的好人好事進行表揚;各班利用學校的“紅領巾廣播站”宣傳本班的德育活動。

5、建立督導機制

成立”紅領巾監督崗”,建立學校值日檢查評比制度,對全校各班級學生日常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和評比,並每天對全校各班級的評比結果進行公佈,每月對全校各班進行“星級”評比,並且與德育經費的撥付使用掛鈎。

(三)、開展“紅領巾小社團活動”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對於學生來説,天生我才,各具稟賦。只要我們引導學生,幫助其挖掘出自己的才賦,給予他們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就可以因勢利導,一順百順。以龍崗區區級和諧教育研究課題“開展紅領巾小社團活動,形成學校特色發展”中的“紅領巾小社團活動”,促進學校德育活動的開展。

1、“紅領巾小社團活動”的開展

學校成立16個“紅領巾小社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指導,創造性地開展“紅領巾小社團活動”。堅持“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教師、定學生”開展紅領巾小社團活動。為少先隊員們營造了快樂成長的氛圍,為隊員們搭建了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平台,從培養、發展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出發,遵循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寓教於樂,讓學生在各學科中學有所樂,學有所成。

①開展教育性小社團活動。與學校教育內容相結合,組織“數學智慧樹”“趣味數學小社團”“科技製作小社團”“小記者”等。同學們利用隊活動互相幫助,提高學習興趣;互相探討研究小製作、小發明、小創造、小研究。這種活動沒有分數限制,消除了壓力,學生自已組織管理,心情放鬆,學習效果很好。

②開展興趣類小社團活動。如“童心童話館”、“羲之書法小社團”、“星光話劇小社團”、“小精靈畫社”、“夜鶯合唱團”、“小天鵝舞蹈隊”等,鼓勵學生髮展自己的正當興趣愛好,彌補了校內時間有限,不能完成此任務的缺憾。

③開展能力培養性小隊活動。主要以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為主要目的,如“手工小社團”、“虛擬世界網絡小社團”、“快樂田徑”、“花式籃球”等,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和生存能力,使他們在有趣的活動中獲得提高。

④開展拓展性活動。即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學校每學期組織全校學生走出學校,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學習與社會緊密聯繫在一起。全校學生要在社會實踐中認識並掌握校外的一件新鮮事物,回校後要寫一篇社會實踐的體會。

2、快樂大舞台

為了鞏固“紅領巾小社團”的活動成果,展示師生風采,定期舉行“紅領巾小社團”展示活動,也可與上級的藝術節、重大節日的慶典合併舉行。

3、快樂課間

鼓勵學生們在課間動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鍛煉等。每逢課間老師們、同學們會一起做課間操、踢毽子、做遊戲,在大聲喊着童謠中一起嬉笑玩耍,甚至在歡笑中鬧作一團,這樣一方面讓孩子們放鬆了心情,釋放了壓力,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團結協作、互助互愛的情誼以及規則意識、公平誠信意識和團隊精神。

4、家長同樂

為配合“紅領巾小社團”的建設,我們成立了家長委員會,並且我們實行每學期一次的家長開放日製度和家校聯誼制度。規定每年級的學生家長可自由參加、參觀學生的課堂活動;可以參加、參觀“紅領巾小社團”的表演和展示活動。

(四)家校聯動,開展“三美”教育。

對孩子的“三美”教育,要從父母抓起。現在很多家長不重視自身的行為習慣,潛移默化地也影響了孩子。學校是塑造人格的主要場所、主課堂,家庭的配合也是不可或缺。我們計劃家校聯動,學校主導,家庭監督配合,從在家學習,生活行為,愛護環境等等,家長對學生進行評議,月份對比,跟蹤指導,漸漸地養成家裏、學校一致的“三美”習慣,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意識。

四、組織機構

1、成立下李朗國小創建德育特色學校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副組長:副校長

成員:

2、成立下李朗國小創建德育特色學校工作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全校各班主任

五、制定實施

本工作方案自制定日起開始實施。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9

一、活動目的:

1、透過活動讓學生相識到勞動的重要性。

2、體驗勞動的快樂,從小培育愛勞動的習慣。

3、教化學生敬重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思想,珍惜父母的辛苦和勞動。

二、課前打算:

1、蒐集名人或身邊感人的勞動故事。

2、視察班上最愛勞動的同學有誰,用一句説話誇誇他。

三、班會過程:

(一)激趣導入:同學們,你們看看我們教室的環境怎樣,你感覺到什麼?這乾淨、整齊、舒適的環境是我們的值日生用他們的辛勤勞動創建出來的。勞動創建了美、創建了完備的生活,勞動是最光榮的!

(二)學會敬重勞動者

我們揹着書包走在寬敞平坦的公路上時,當我們穿着乾淨整齊的衣服,吃着美味可口的飯菜時,你是否會想到那些為我們創建完備生活的勞動者?你是否體會到這些勞動者們所付出的`艱辛呢?假如這些勞動者都停止了勞動,我們的生活會出現怎樣的情景?

勞動僅有分工不一樣,沒有貴賤之分,勞動者是最值得敬重的人。讓我們為這些可敬的勞動者送上最美的讚歌吧!

下頭請觀賞詩朗誦《勞動之歌》

勞動如多彩的光是那麼明媚,勞動創建出千般愉快,勞動使機器在飛速地動,

勞動使萬物承載世界,我要為勞動者唱讚歌。無論堅守在什麼崗位,

無論崗位是多麼平凡,都是勞動創建新的生活。勞動是事業的根本,

勞動才能獲得新的生活。勞動是人類永久的旋律,勞動是勤勞者心靈之歌。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10

  一、指導思想

勞動教育是中國小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學校要正確認識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與功能。相關文件中指出:“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浸入,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基礎教育課改綱要》規定:從國小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勞動教育具有培養勞動技能、技術素養的主要功能,同時還具有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益美和以勞創新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功能。為了貫徹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加強勞動教育,開展課程建設的要求以及近年來我校開發勞動與技術校本課程的經驗,制定本方案。

二、總體目標

勞動教育是一門涉及面廣,融知識性、技術性、實踐性及教育性於一體的綜合學科,在培育人才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學校規定在三、四、五、六三個年級開設“勞動教育課”。

在勞動教育中既要利用傳統技術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又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識,具有科技意識和創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勞動教育的教學任務。

知識目標:勞動知識是指生活勞動、簡單的工農業生產勞動和自我服務性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以及現代生產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識。

具體知識目標如下:

1、瞭解一些簡單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務勞動和一般家務勞動的基本方法。

2、瞭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瞭解植物栽培、動物飼養等簡單知識。

4、瞭解工藝品製作、編織技術、裁剪與縫製的知識。

5、瞭解一些現代化文明生產的基礎知識,瞭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標勞動能力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掌握的科學技術原理,在勞動實踐中初步形成的基本技能。

1、學會自我服務性勞動,能製作簡單的手工作品和工藝品。

2、初步掌握編織、縫製技術,能製作簡單的製品。

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術,掌握小動物的飼養方法。

4、學會木工、金工、電工、農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進行簡單的識圖和製圖。

5、在勞動實踐中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嘗試有創新的小製作、小發明。

(三)德育目標

勞動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勞動觀點、勞動態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1、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樹立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正確思想。

2、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態度。使學生認識勞動是日常生活、發展生產、建設祖國、推動社會進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聖權利和光榮義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通過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遵守勞動紀律、愛護勞動工具和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並進一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助人為樂的精神品質。

4、培養良好的非智力素質。在勞動實踐中使學生自覺磨鍊意志,陶冶情操,體驗挫折與成功;增強積極進取、探索創新意識;初步具有質量意識、效率意識、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

三、主要原則

1、實踐性原則

實踐性是勞動課的基本特點。學生親身參加勞動操作實踐是勞動課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實踐是勞動課必不可少的環節。創新素質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發展。學校要結合實際,創設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千方百計為學生創設勞動操作的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學校、教師要切實做好指導和管理工作,提高勞動課的教學效果。

2、技術性原則

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基礎教育中加強技術教育,已成為世界性潮流。在勞動教育課上,無論是生活勞動或生產勞動,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都要緊緊圍繞提高學生勞動素質這一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意識,發展學生的技術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基礎性原則

勞動是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素質的一門基礎性課程,應該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技術處理能力,以適應未來的職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在勞動課中,通過某些勞動項目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勞動知識,提高他們運用工具進行加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將來的發展、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4、創新性原則

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勞動課的綜合性、實踐性和技術性特點,決定了它在培養創新型人才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獨特作用。

四、主要活動

1、把種子培養成開花結果植物之過程記錄;

2、觀察記錄小狗小貓等動物的活動規律;

3、觀察記錄爸媽做完一頓飯的全部過程;

4、觀察記錄爸媽照顧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某個情節;

5、觀察記錄一場雨過程;

6、學會一種技藝(説拉談唱、摺紙剪紙等等)的過程;

7、記錄郊遊或旅遊的主要實景和心得感受;

8、自己動手做一件遊戲玩具,比如沙包等;

9、幫家長做一件家務勞動,並把過程和感受記錄下來; 10、與弟弟妹妹做遊戲並記錄下來。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11

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勞動教育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和問題,中國小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出現了一些學生輕視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為此,學校立足於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從小培養勞動習慣入手,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確定開展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一、勞動教育的主要目標

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培養他們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於創造的精神,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二、勞動教育的基本原則

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1.堅持思想引領。勞動教育既要讓學生學習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更要通過勞動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堅持有機融入。有效發揮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正確觀念。

3.堅持實際體驗。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悦,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堅持適當適度。根據學生年齡特徵、性別差異、身體狀況等特點,選擇合適的勞動項目和內容,安排適度的勞動時間和強度,做好勞動保護,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三、實施步驟和策略。

1.思想教育,形成熱愛勞動導向。通過晨會課、少先隊活動課、勞技課、家長會等多渠道,對學生進行勞動意識強化教育。利用班隊會,開展以熱愛勞動為主題的班隊會,展開討論。教師給學生講古代名人愛勞動的故事,講近代名人的勞動故事,再是選擇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關愛勞動、良好行為習慣等內涵的古詩文,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使學生從小在朗朗的誦讀中受到我國傳統美德薰陶,體會自己的行為,增強誠信意識。同時爭取家長的支持,使學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榜樣激勵,引導熱愛勞動理念。國小生具有模仿榜樣的'特點。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質,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勞動行為來為人師表。我們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有關熱愛勞動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進人物,通過報告會、座談會,上門參觀、走訪等形式,感受勞動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熱愛勞動的環境。

(1)開展校內勞動。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滲透勞動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衞生保潔和綠化美化。開闢專門區域種植花草、果蔬,讓班級、學生認領責任區域,予以精心呵護。瞭解一、兩種糧食一年節氣成長過程;通過種植好種易活蔬菜,瞭解蔬菜生長過程。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活動,進行手工製作、班務整理、書包整理、教室裝飾等實踐活動。開展垃圾分類、學校廢物回收活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初步設想學期中開設勞動周,開展專時專項勞動教育。

(2)組織校外勞動。將校外勞動納入學校的教育工作計劃,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努力聯繫城區周邊可開展國小生勞動教育組織,充分利用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綜合實踐基地等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勞動實踐。如到圖書館做小義工,幫助整理書籍;到職業體驗小鎮,體驗各種職業勞動過程;到交通崗做文明督導員;到公園、植物園做環保小衞士;到種植園體驗勞動等等。

(3)倡導家務勞動。教育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裏事情幫着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學校安排適量的家務勞動的項目化學習內容、有關勞動的家庭作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佈置擇菜、洗碗、洗衣、掃地、拖地、整理牀鋪等力所能及的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二年級能夠自己吃飯、穿衣、繫鞋帶;“今天我當家”,中年級管理家庭家務瑣事一天;“開心小廚師”,高年級每季度嘗試為家長燒一道菜,畢業時學生能夠主廚燒製一桌“感謝宴”。

4.強化措施,規範勞動行為。在學生對勞動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做出榜樣,及時規範學生的勞動行為。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為。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三是要循序漸進。以少先隊活動課、勞技課為抓手,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不同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勞動習慣的培養與訓練。每學期的勞動訓練有重點、有要求、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為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勞動習慣,我們注意採取學生自我管理(紅領巾文明衞生崗值日製度)、自我評估(學校、家庭評比表)等方法,進行自我教育,發揮的學生主體能動作用。除了每天輪流的常規值日外,學校每雙週一下午為固定的大掃除時間,組織學生全員參與衞生掃除,促進和強化學生將養成的勞動習慣由自覺狀態走向自主、自動,把外顯的動力逐步內化為個性品質,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四、探究形成勞動評價機制

一至五年級分年級設計勞動評價表,對學生參加的家庭勞動、學校勞動、社區勞動進行同步評價。學校課堂模式勞動課,每節課後進行實時評價,分自評、他評。家庭勞動評價由家長根據學生勞動情況進行評價,分滿意、良好、需努力等檔次。社會勞動由參加的社區服務相關組織,給學生進行總評價。各項評價成績,計入學校每個學生的成長手冊包含勞動評價內容。學期末學生評優,勞動成績作為評優參考值,進行評選。學期中舉行的勞動活動,進行勞動小標兵評選。通過各種方式方法,激勵學生參加勞動,熱愛勞動。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12

國際理解教育是指以促進國際理解為目標,通過各種教育手段和措施,培養具有國際理解品質和能力的人,促進各國各民族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發展。中國小實施國際理解課程教育,主要是通過學校的課程設置、藝術交流、競賽活動、主題實踐活動等途徑開展,以引導少年兒童獲取豐富的國際理解態度與全球意識,使學生既富有民族精神,又具備一定的國際責任感,能正確認識當今社會經濟競爭與合作、生態與環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與發展等方面的國際問題,提高與人交往、與人共處、與人合作的能力,培養能夠適應開放的國際社會、具有國際視野、瞭解國際規則,能參與國際事務與競爭的國際化人才。

一、課程背景:

國際理解教育課程的設置主要源自以下需求:

1、基於人才培養的時代背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中提出“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的要求,需要我們培養具有國際理解品性和能力,具有國際視野具備國際責任感和人類共同榮譽感,要從全球角度去考慮問題而非侷限的思維;並需進一步提高學生跨文化比較能力,讓學生在熱愛本民族、本國家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能夠以“世界公民”的胸懷來尊重、包容別國的文化傳統,學習和借鑑世界各民族文化之精華,推動中華文明的進步和發展。

2、基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政策支持與理念引領

新課程致力於促進學生和諧地、有個性地發展,倡導有效學習、探究學習、體驗學習等開放性的學習方式等理念。國際理解教育課程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學習方法的指導板塊。目的是讓學生養成自尊自重、全面發展的人格基礎和正確認識世界、分析世界的能力。六一國小自主探究、發展思維的“易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課堂教學突顯賞識教育、理解教育和尊重教育,能夠更好地實現國際理解教育的實施。

3、基於學校的育人目標、現實條件與發展需要

六一國小擁有一支開放、活力十足的年輕教師隊伍和具有國際視野、掌握國際先進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的校長和領導團隊,其育人目標是培養具有國際素養和中華情懷的六藝少年。國外優秀課程資源的引進,開放、自主的“易課堂”教學模式也為國際理解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建設目標

1、通過國際理解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在對本民族主體文化認同的基礎上,尊重、瞭解其他國家、民族、地區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風俗習慣。理解不同的文化、獨特性與差異性。

2、懂得基本的國際交往禮儀,初步具備與其他國家、民族、地區人們平等交往、和睦相處的修養與技能。

3、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國際交往活動,樹立樂學、好學的學習價值觀念以及積極向上的成就價值觀。

4、在動手製作、參觀訪問、交流訪學、模擬聯合國等活動中形成較為開闊的國際視野,激發探索世界的慾望,具有全球化意識。

三、實施內容

(一)課程內容

1、課程內容結合六一國小的核心文化“禮、樂、體、御、書、數”,開設模擬聯合國課程、小小新聞發言人課程、英語繪本閲讀課程和一帶一路上的文化小使者課程等校本課程。通過學校的國際文化藝術節、我是小小朗讀者、英語故事會和模擬聯合國大賽等活動,為全校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交流平台。

2、在校本課程和學校活動的基礎上,各科教師在教研組長的領導下積極尋找學科教學與國際理解的生髮點,結合學校“易課堂”的教學模式,使國際理解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更好的實施。

(二)實施方法和途徑

1、加強師資,促成教師水平的提升和理念的轉變

加強教師對東西方文化的瞭解,培養教師在學校各項教育活動中實施國際理解教育的意識,提高教師的'文化品位。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來我校講學,在教師培訓中開設“國際理解教育研究”專題課,採取各種形式,定期進行理論學習、英語學習、文化學習的交流。

2、多種渠道,形成豐富的國際理解教育資源庫

充分挖掘課內資源及課外資源,逐步形成系統、豐富的國際理解教育資源庫。調動家長支持、關注、參與國際理解教育的熱情。同時,發揮社會資源,讓學生在社會活動中體會感知國際理解教育。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課程研究,學科突顯國際理解教育

組建以學科課程為主,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為輔的課程結構,以各學科教材體系為主線抓住國際理解教育生髮點,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溶入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國際理解教育的有關知識。

(二)開發學校文化,營造國際理解教育氛圍

充分利用學校宣傳欄、展板、文化牆等,通過文字、圖畫營造國際理解教育氛圍,讓每個班級、每個學生都行動起來,讓學生自己運用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裝飾創設班級的環境,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的瞭解。充分發揮黑板報、校園廣播、電子屏幕,公眾平台的作用,巧妙地滲透國際理解教育。

(三)結合主題活動,開發國際理解教育功能。

學校主題活動為陣地,積極推進行國際理解教育。國際文化節、讀書節、模擬聯合國大賽、主題教育活動。結合中國傳統佳節瞭解國外的節日,進行民族文化與各國風俗相結合的教育,在活動中實踐、體驗、感悟、收穫。

(四)引進國外優秀課程。

六一國小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引進法國打擊樂教授親自教授打擊樂課程,聘請中國台灣的音樂啟蒙教育專家指導音樂啟蒙課程;與羅納爾多足球學院合作,由巴西足球教練教授學生足球課程等。

通過外教的親身教授,學生能夠直觀的感受到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能夠有效深化國際理解教育。

五、保障機制

1、成立專項研發小組,予以人才保障。成立領導小組、工作辦公室、專家指導組、項目核心小組四個層次的組織機構在各自職責範圍內積極研究、協調、組織和落實項目實施等工作。

2、制訂項目研發制度,予以制度保障。制定技術、團隊、資源、課堂、科研等各項制度來保障。落實國際理解教育學科優先發展制度,爭取家長和社區共同參與國際理解教育項目的建設。

3、組建項目宣傳機制,予以宣傳保障。充分利用和整合區域教育宣傳資源,建立國際理解教育宣傳保障機制,充分發揮家長、社區、地域優勢,及時宣傳項目實施取得的階段成果。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13

一、活動背景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源遠流長。長期以來被人們作為衡量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之一,也是體現國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隨着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交往的日益擴大,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水平也在不斷髮生變化和發展,真誠、得體、富有魅力的交往禮儀已成為擴大交流、增進友誼、加強合作、促進發展的重要手段。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21世紀國家建設的主力軍,培養他們理解、寬容、謙讓、誠實的待人態度和莊重大方、熱情友好、禮貌待人的文明行為舉止,是當前基礎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但在校園裏,學生不時出現一些大話、髒話,見人不理不睬,牆上亂塗亂畫,地上亂丟亂吐等不良現象,通過調查分析,一是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部分父母的疼愛變成溺愛,滋生孩子染上一些不良行為和習慣;二是外出務工人員多,部分孩子只祖父母或託付親戚監管、朋友監管,也有部分孩子成了留守兒童,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為了及時扭轉這種不良現象,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根據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學校決定把“學生養成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從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孝敬父母、關愛他人、愛護公物入手,學校將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和文明禮儀知識、衞生常識、安全常識普及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少年兒童道德水平,並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國檢”。

二、活動目標

以“文明禮儀伴我行”為主題,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以禮儀常識、行為習慣為重點內容,從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孝敬父母、關愛他人入手,使學生學習和牢記文明禮儀常識,培養他們理解、寬容、謙讓、誠實的待人態度和莊重大方、熱情友好、禮貌待人的文明行為舉止。將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和文明禮儀知識普及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三、活動主題

文明禮儀伴我行

四、活動時間

20xx年3月15日至20xx年12月15日

五、參加對象

全體師生

六、活動領導組織機構:

組長:鍾昌國

副組長:曹毅

組員:林國慶寧小琴王道茂各中隊輔導員

設辦公室在少先隊,由大隊輔導員曹毅老師負責具體辦公。

七、活動學習內容

1、《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自編《國小生文明禮儀三字經》、《文明學生標準》、《文明班級標準》,縣局下發《禮儀篇》。

2、校規校紀、相關法律法規、安全常識、衞生常識、心理健康常識。

八、活動要求

1、老師作表率,要求學生做到老師首先自己做到。

2、老師管好學生,學生監督老師。逐步形成齊抓共管,相互監督,共同進步的良好格局。

九、活動內容

1、舉行“文明禮儀伴我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

時間:20xx年3月27日

地點:學校操場

形式:校領導致詞、佈置活動方案、教師學生代表講話、“告別陋習走向文明”簽名活動、告別不文明行為宣誓活動。

2、在學生中開展“文明禮儀我先行”系列教育活動。

(1)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問好”主題教育活動

時間:20xx年4—5月

地點:校園內

形式:個人問好,迎面而來:見到同學/老師/領導/來賓/,要主動打招呼:“x同學好/xx老師好/領導好/客人好/”問好時要親切,大方,聲音能讓對方清楚的聽到。

集體問好,見到老師/領導/來賓/,班長領呼:“向問好!”,後集體打招呼:“x老師好/領導好/客人好/”親切,大方,聲音統一洪亮。

(2)開展“文明禮儀我知道”黑板報競賽活動。

時間:20xx年6月

地點:各班教室

形式:登載縣局下發《禮儀篇》、相關法律法規、安全常識、衞生常識、心理健康常識。

(3)開展“文明禮儀我知道”知識競賽活動(三至六年級各班)

時間:20xx年9月中旬

地點:學校操場

形式:大隊部出題,各中隊輔導員帶領全班同學認真學習選出3名選手參加決賽。

(4)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徵文比賽活動。(四至六年級各班)

時間:20xx年10月下旬

地點:教室

形式:評選優秀文章。

(5)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經典誦讀比賽活動。(一至六年級各班)

時間:20xx年12月上旬

地點:操場

形式:各班先認真開展通過選拔,進行初賽,後進行決賽

十、總結表彰

對在活動中表現優秀的中隊和個人進行表彰,分別設個人獎項和集體獎項。個人獎項: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輔導員獎,優秀工作者獎。集體獎項:集體組織獎,優秀文明中隊。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14

—、指導思想

勞動教育是中國小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相關文件中指出:“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浸入,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勞動教育具有培養勞動技術技能、技術素養的主要功能,同時還具有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益美和以勞創新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功能。為了貫徹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加強勞動技術教育,開展課程建設的要求以及近年來我校開發校本課程的經驗,制定《國小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二、總體目標

勞動是一門涉及面廣,融知識性、技術性、實踐性及教育性於一體的綜合學科,在培育人才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學校在四、五、六三個年級開設“勞動技術課”,“勞動技術課”作為中高年級學生必修的課程。在勞動技術教育中既要利用傳統技術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又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識,具有科技意識和創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勞動技術教育的教學任務。

(一)知識目標勞動技術知識是指生活勞動、簡單的工農業生產勞動和自我服務性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以及現代生產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識。具體知識目標如下:

1.瞭解一些簡單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務勞動和一般家務勞動的基本方法。

2.瞭解柩物栽培、動物飼養等簡單知識。

3.瞭解工藝品製作、編織技術、裁剪與縫製的知識。

4.瞭解一些現代化文明生產的基礎知識,瞭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標

勞動技術能力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掌握的科學技術原理,在勞動實踐中初步形成的基本技能。

1.學會自我服務性勞動,能製作簡單的手工作品和工藝品。

2.初步掌握編織、縫製技術,能製作簡單的製品。

3.掌握初步的柩物栽培技術,掌握小動物的飼養方法。

4.在勞動技術實踐中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嘗試有創新的小製作、小發明。

(三)德育目標

勞動技術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勞動觀點、勞動態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1.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樹立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正確思想。

2.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態度。使學生認識勞動是日常生活、發展生產、建設祖國、推動社會進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聖權利和光榮義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通過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遵守勞動紀律、愛護勞動工具和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並進一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助人為樂的精神品質。

4.培養良好的非智力素質。在勞動實踐中使學生自覺磨鍊意志,陶冶情操,體驗挫折與成功;增強積極進取、探索創新意識;初步具有質量意識、效率意識、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

  三、主要原則

1.實踐性原則

實踐性是勞動技術課的基本特點。學生親身參加勞動操作實踐是勞動技術課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實踐是勞動技術課必不可少的環節。創新素質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發展。學校要結合實際,創設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千方百計為學生創設勞動操作的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學校、教師要切實做好指導和管理工作,提高勞動教育教學效果。

2.技術性原則

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基礎教育中加強技術教育,已成為世界性潮流。在勞動技術課上,無論是生活勞動或生產勞動,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都要緊緊圍繞提高學生勞動技術素質這一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意識,發展學生的技術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基礎性原則

勞動技術是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素質的一門基礎性課程,應該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技術處理能力,以適應未來的職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在勞動技術課中,通過某些勞動技術項目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勞動知識,提高他們運用工具進行加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將來的發展、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4.創新性原則

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勞動技術課的綜合性、實踐性和技術性特點,決定了它在培養創新型人才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獨特作用。勞動技術課教學應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的培養。

5.適應性原則

教師在實施勞動技術教育時,要根據學校實際,選擇合適的內容和形式。在進行課本知識教學的同時,要不斷地融入新科學、新理念,養成嚴格遵守勞動紀律,自覺執行規章制度的良好習慣。

四、途徑和方法

(一)組織領導

學校確定一名班子成員負責勞動技術教育的管理和負責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學校配備勞動技術教育實踐基地管理員,負責種柩園、養殖園的管理,並協助《勞動與技術》任課教師購置、準備勞動技術課的製作材料。學校配備勞動技術技術課專用教室;建設足夠的學生勞動技術教育實踐基地;置辦必要的勞動技術教育工具和設施。學校要加大投入,充實勞動技術教育資源。

(二)師資建設

師資隊伍薄弱直接影響着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通過不定期的在職培訓等措施,建立一支能勝任教學的勞技課專職教師隊伍,並保持這支隊伍的穩定和發展是勞技教育順利開展的關鍵。專職勞動技術課教師在工資待遇、職務聘任、評選先進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對待。聘任四至六年級班主任擔任勞動與技術綜合實踐探究課兼職教師,組織各班級的種柩、養殖實踐探究管理興趣小組,帶領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新課程強調教育中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強調學生勞動技術觀念、勞動技術態度、勞動技術習慣的養成。勞動技術課教師應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勞動技術即體力勞動技術”“勞動技術教育即德育”等觀念,將“勞動技術教育”轉變為“教育勞動技術”。關注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以勞促創新等多方面的功能實現。

(三)課程資源

學校從實際出發成立勞動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小組,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學校要管理好勞動技術教育實踐基地,給種柩園加土保埔,確保學生勞動能出成果;便於教育實踐活動;學校勞動教育專用教室,要增補部分設備,使之齊全,可能的話,要重新設計,使之配套。教師要在充分利用和開發學校潛在的教育資源,引入與學生生活實際、社會生產實際相關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並充分利用勞技室、勞動技術園地、種柩園、學校綠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實現勞動技術教育的目標。

(四)教學管理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在實踐中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動手能力不同學生。注重在活動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依靠學生固有的經驗,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並注重實施跨學科教學、全面培養學生包括專業能力、社會能力等綜合行為能力。課堂要生動活潑,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實踐活動。按照“模仿一一獨立勞動技術一一熟練勞動技術一一創造勞動技術”的順序發展的。同時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加強示範指導。因為學生的“一技之長”,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的目的是通過實踐能力的科學訓練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良好的習慣,來適應社會的發展、為將來服務社會奠定的基礎。

(五)展示評價

充分發揮勞動技術教育評價的作用,展示學生的勞動技術成果,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最好承認、鼓勵和鞭策。評價雖然不能直接產生創新能力,但它會促進創新品質的形成,從而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展評勞動技術成果(作品),可在實踐過程中或結束後進行,在實踐過程中進行,可用現場實例促進操作的成功;在實踐結束後進行,主要是師生共同衡量和評價教與學雙方的成敗,使學生從正反兩方面鞏固所學知識。勞動教育的評價強調“過程”和“結果”並重,尤其要注重情感和態度。展評小結,教師要善於運用“賞識教育”,更多地看到學生的優點並進行鼓勵,應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幼稚的設想和失誤的探索,如果得不到寬容,學生就會逐漸地失去自我,泯滅最可貴的創新意識。勞動教育的評價,還應特別提倡採用“個體內差異”評價法,它不會給被評價者造成心理壓力,有利於學生樹立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利於形成豐富的想像力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從而不斷地投入到新的創新中去。

六、實施過程:

1.積極準備,組織學習培訓

查閲文獻,利用互聯網廣泛收集信息,通過國內知名網站了解國內外相關研究的狀況及發展趨勢,把握時代特點,尋求更具時代的青少年優良的行為習慣。並在研究小組內更加細仔劃分研究任務,根據各自的工作特點開展工作,並定期展開課題彙報會,及時交流情況,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2.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向調查對象發放調查問卷,力求從整體上反映習慣養成的現狀。“習慣養成”調查問卷,分學生行為習慣調查問卷和學習習慣調查問卷兩部分,完成問卷設計。

3.講解説教,形成熱愛勞動導向。

利用班隊會,開展以熱愛勞動為主題的班隊會,展開討論,深入理解什麼叫“勞動”?怎樣做才算是熱愛勞動。教師可以給學生講古代名人愛勞動的故事,還可以講近代名人的勞動故事,再是選擇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關愛勞動、良好行為習慣等內涵的古詩文。在學生中開展誦讀古詩文活動,利用古詩文好讀、易記,詩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使學生從小在朗朗的誦讀中受到我國傳統美德薰陶,體會自己的行為,增強誠信意識。

要注意與勞動教育活動有機結合。如可以在學生的小品節目上表演、美術和手抄報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講中,進一步加強校園勞動教育的浸入性。

(1)創設班級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熱愛勞動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重點內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因此除學校創設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外,在班級也可以創設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如班級的佈置上,班級黑板報、班訓、專欄、條幅等都可以圍繞熱愛勞動的內容。班裏可開展商情經濟理論研究一些有關勞動的活動,如開展“每天一分鐘家務”,“我們也參加養蠶”,“搶收小麥”,“野炊”,“粉刷教室”,“整理小房間”,“養出最美的花”、“每人一個口袋,隨時彎彎腰”、“爸、媽做我們的裁判”,“我不甘落後”等活動。種種實踐活動,會使我們的“小皇帝”,“小公主”們再也不嬌氣了,個個成了愛父母,愛班級,愛學校,愛勞動的好兒童。同時班上還可以開展以“勞動”為主題的中隊會;開展“學習身邊人,評點身邊事,,的演講;開展“我家愛勞動小故事”創編和講故事比賽;評選“班級勞動之星”;舉辦“勞動主題手抄報”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教育,使“熱愛勞動、勞動光榮”思想意識紮根學生心裏。

(2)創設家庭勞動環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於世上的,是社會中人,因此他總要在一定的環境中生存。學生,尤其是國小生,生活的主要環境是家和學校,除了在學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因此我們可利用家長會建議家長在家做到:

A.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嘗試勞動。當孩子對某件事感興趣時,家長要及時引導,大膽放手,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勞動。

B.給孩子一段時間,學會勞動。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學會勞動。開始會出現幫倒忙的現象,家長要接納孩子從不會到會的漸進過程。

C.給孩子良好的物質空間,自主勞動。從小培養孩子愛勞動很重要,所以家長要為孩子創造適合他們勞動的空間。比如低矮的傢俱放置孩子的物品,讓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發揮自主勞動的積極性。

D.給孩子良好的心裏空間,享受勞動。要讓孩子感受勞動的快樂,以鼓勵為主。

E.給孩子一個方法。學會勞動。家長開始要教給孩子勞動的技巧,使孩子能勝任勞動。可以用遊戲的口吻引導孩子進入角色。

F.給孩子一個要求,貫徹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務,成員要形成統戰線,堅持貫徹到底。

G.給孩子一個規則,體味勞動。制定一個勞動獎罰規則,讓孩子看到自己勞動帶來的榮譽,也能體驗懶惰帶來的後果,促使孩子最終愛勞動,自覺勞動。

4.強化措施,規範勞動行為。

在學生對勞動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教師不但要做出榜樣,還要及時地規範學生的勞動行為。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為。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三是要循序漸進。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不同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按照勞動教育的指標體系,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行為訓練。每學期的行為規範訓練有重點、有要求、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為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習慣,行為訓練要反覆進行,持之以恆,訓練內容滾動進行。在訓練中,注意採取學生自我管理(紅領巾文明衞生崗值日製度)、自我評估(學校、家庭評比表)等方法,進行自我教育,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評估時間:每天自評,每週互評,每月班主任小結,期末總結表彰,達到及時反思、不斷強化的目的,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第一學期,本年級學生應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認真做好值日生”、“撿起身邊的一張紙”為主;第二學期,以國小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為入手,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抓好熱愛勞動,調整行為偏差,矯正不良習慣,將養成的良好習慣由自覺狀態走向自主、自動,把外顯的動力逐步內化為個性品質,使習慣穩固化。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15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學生總體素質,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雅周鎮中心國小立足於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樹立學生勞動意識,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為熱愛勞動、勤於勞動、善於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

一、明確勞動教育的主要目標

學校、家庭、社區聯動,突出抓好校園日常勞動訓練、生活實踐勞動教育、志願服務勞動公益行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初步學會勞動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培養學生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於創造的精神,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二、堅持勞動教育的基本原則

1、實踐性原則。實踐性是勞動教育的基本特點。學生親身參加勞動操作實踐是勞動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實踐是勞動教育必不可少的環節。創新素質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發展。學校要結合實際,創設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千方百計為學生創設勞動操作的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勞動的知識和技能。切實做好指導和管理工作,提高勞動教育的教學效果。

2、基礎性原則。勞動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最基礎的教育,通過勞動教育,應該使學生具備基本的勞動技術能力,以適應未來的.職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在勞動教育中,通過某些勞動技術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勞動知識,提高他們運用工具進行加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將來的發展、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3、開放性原則。勞動教育應不拘泥於校內,應做到校內校外相結合,逐步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相互協調、互為補充的勞技教育體系,能夠為勞動技術有特殊興趣和愛好的學生,提供一個充分發揮自己天賦、才能和創造力的新思路。

三、實施步驟和策略。

1、課程引導,強化勞動意識教育。

充分發揮晨會課、少先隊活動課、勞技課等課程的正面引導作用,多渠道對學生進行勞動意識強化教育。定期開展以熱愛勞動為主題的班隊會或少先隊活動課,讓學生展開討論,深入理解什麼叫“勞動”?怎樣做才算是熱愛勞動。

2、榜樣引領,激發主動勞動熱情。

對於國小生來説,身邊的榜樣是最好的引領。因此作為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勞動行為來為人師表;同時我們要充分挖掘我們身邊有關熱愛勞動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對他們大張旗鼓地宣傳和表揚,在學生中營造一個學先進、比先進的氛圍,從而在榜樣的引領下,充分激發他們主動勞動的熱情。

3、內外聯動,創設勞動實踐環境

正常開展校內勞動。組織學生做好每日的衞生包乾區保潔工作和每週一次的全校大掃除。大力開展與勞動有關的社團活動,進行手工製作、班務整理、書包整理、隊角裝飾等實踐活動。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

積極組織校外勞動。將校外勞動教育納入學校的教育工作計劃,充分利用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綜合實踐基地等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勞動實踐。安排一定時間到雅周生態農業園進行農業生產的勞動實踐。

大力鼓勵家務勞動。大力倡導學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16

一、活動目標

“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活動分為“小小百家講壇”“墨香書法展示”“尋訪紅色足跡”“歌唱祖國活動”4個類別。“小小百家講壇”旨在通過經典誦讀、主題演講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他們學習、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並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墨香書法展示”旨在激發和培育學生學習書法的熱情,促進學生紮實開展傳統書法練習,感受書法的魅力,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強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感。“尋訪紅色足跡”旨在讓學生通過閲讀革命傳統故事、觀看紅色電影。

三、活動內容

1.小小百家講壇

學校將採取多種形式的教育,通過經典誦讀、主題演講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他們學習《千字文》、《弟子規》、《三字經》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品,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並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長期的踐行,使學生在頭腦中逐漸形成一個正確的道德標準。

2.墨香書法展示

通過紮實開展書法教育,激發和培育學生學習書法的熱情,學校可結合實際情況組織學生成立“書法興趣小組”、“書畫學習小組”,引導學生學書法、練書法,採取筆會、字畫展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書法的魅力,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強文化自信與愛國情感。

3.尋訪紅色足跡

讓學生通過閲讀革命傳統故事、觀看紅色電影等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講紅色故事”、“紅色感悟徵文”等豐富多彩的尋訪紅色足跡活動,引導他們瞭解中國近現代史特別是中國革命史和中國共產黨歷史,體驗革命情懷,弘揚革命精神,堅定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

4.歌唱祖國活動

在引導全校學生通過手機客户端“中國好少年”學唱愛國主義歌曲,培養愛國之情,實踐報國之情。

四、活動的實施途徑

“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活動要有機滲透在學校德育教育之中,同時,利用課內外相結合等方式開展形式多樣行善活動。整合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資源,發揮整體合力,提高教育實踐活動的實效。

1.家庭

家庭是培養孩子品德的重要場所,父母的言傳身教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深層了理解,在家中踐行《弟子規》,孝順父母,生活自理,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待人熱情,做合格的家庭小主人。

2.學校

學校是開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活動的主要陣地。學校要將系列教育活動滲透於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各科教學要在教學活動中經常挖掘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以“紅色”為主題,設計具有引導、感召、激勵性的活動內容,營造濃厚的“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活動的氛圍,從而使全體學生更好地理解並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五、活動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20xx年4月-20xx年4月底)

學校將利用晨會會、操後點評等形式向全體教師和學生宣講開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活動內容、方法等,以此為載體,構建學校“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活動氛圍。

第二階段:實踐實施階段(20xx年5月-20xx年5月中旬)

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活動方案,開展內容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德育主題文化活動,傳播傳統文化,踐行傳統文化:

1.組織開展以“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為主題的紅色故事會、朗誦會、優秀事蹟報告會、演講比賽劇等。

3.結合“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繼續開展“我們傳統的節日”活動,並大力進行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

4.成立“書法興趣小組”,開展傳統書法大家練活動。

第三階段:階段性總結表彰(20xx年6月中旬)

學校結合開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踐活動的情況和取得的效果進,對“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活動進行階段總結,並表彰獎勵先進班級和先進個人。

六、組織領導及活動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精心安排部署。學校充分認識開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實踐教育活動的意義,把此項工作列入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成立學校領導小組,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形成“學校主抓、學生參與、家長支持”的濃厚氛圍。

“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領導小組:

組長:周勇義

副組長:趙旭東章浩

成員:肖春泉章偉鋒劉小利各班班主任

2.注重實踐教育,確保工作實效。學校將組織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此項實踐教育活動。選好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注重活動過程性資料的收集,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確保“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實踐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3.加強宣傳報道。學校要通過廣播站、黑板報等及時宣傳“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實踐教育活動的好經驗、好作法,為活動營造良好的氛圍。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17

勞動課程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搞好勞動課程教學工作可以讓學生掌握簡單的勞動方法,勞動教育教學工作計劃。提高勞動技能,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高尚品質。因此,為了搞好本學期的勞動教育,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六年級共xx人,學生整體素質良好。但是,思想教育浮躁,很多同學熱愛勞動,個別學生的勞動態度不端正。

二、掌握基本知識情況。

1.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很好,但不喜歡動手操作,勞動態度要端正。

三、熟悉教學內容、重難點、課時安排。

本勞動課共15課,內容分為三部分

①自我服務和家務勞動

②手工製作

③生活常識。

這些內容不僅要注意適應國小生的.年齡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科學、實踐和趣味性。

四、教材的重難點是

手工製作這一部分,本學期共19周,安排16小時,每週一節正課。

五、本學期教學工作安排。

通過我對班級情況的理解和對教材內容的熟悉,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勞動教育大綱》的要求,本學期對勞動課程的教育工作做了以下安排。

通過理解,班裏的大部分同學都是獨生子女,過於習慣吃飯張嘴,衣服伸手的壞習慣,面對這種情況。

1.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告訴他們勞動創造者,勞動最光榮,講述愛勞動的小故事,培養愛勞動的好習慣。

2.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和勞動教育大綱,熟悉教材內容,準備全部課程。

勞動課的教學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還要重視學生掌握勞動技能和培養各種能力。所以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員的主體作用,引導學員掌握勞動方法,學會總結規律,學員掌握簡單的勞動方法,同時學會創新,為學員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技能,培養品德。

改變過去單一理論測試的評價制度。

3.本學期應從三個方面評估學生的勞動。

①平時的勞動(如值日、義務勞動)

②處理勞動課的態度

③家務勞動。

也就是説,從學生平時的值日、義務勞動等情況定等級;第二方面,從學生在勞動課各方面的表現來評定等級;第三,從家長反映在家的勞動情況來評定等級,最後進行綜合評定,全面調動學生對勞動的熱愛。

4.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熱愛勞動的興趣。

5、經常帶領學生參加適當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大膽創新、勇於競爭的實踐能力。

總之,在本學期的教育中,以上整體規劃完成勞動課堂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18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地方對基礎教育課程管理與開發指南》的各項要求,促進我校對基礎教育課程的管理與開發,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二、目標要求

1、全面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教學質量,形成基礎教育課程的地方特色,推動課程研究、管理和開發隊伍的建設,提高地方管理與開發課程的能力。

2、以國家課程管理政策、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為依據,同時要充分反映我縣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髮展的需要。

3、加強課程改革和建設的整體規劃與部署,嚴格管理和規範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充分利用多種社會力量參與課程的管理與開發。

三、開發內容

地方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課程要直接反映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求,有效增強課程對地方的適應性,形成課程的地方特色,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內容要以地方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自然、環境等的研究為主,形成地方課程或地方課程系列,並具有較強的超前性。

根據實際,我校地方課程現階段開發的主要內容是《文明禮儀教育》、《法制教育》。

四、課時安排

地方課程課時,1—2年級每週1節,為《文明禮儀教育》;3—6年級每週2節,為《法制教育》、《文明禮儀教育》;根據需要,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以打通使用。

以上課時是根據教育部課程設置要求和我省實際安排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既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但每學期的總課時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標準。

五、開發與實施要求

1、要將國家課程的實施與地方課程的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通盤考慮,統一規劃。

2、要根據課程的不同類別,建立以書籍、實物、影像、軟件、網絡等為載體的地方課程資源體系。

3、在地方課程的實施中,要更多地組織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要始終滲透安全教育。

4、要充分發揮社區、校教研組的作用,鼓勵有關人員加強學習,拓寬視野,深入生產生活實際,研究問題,總結經驗,創造性地為地方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服務。

5、要處理好地方課程與國家課程、學校課程的關係、課程內容與地方資源的關係、課程學習活動方式中接受與探究的關係以及學生與社會生活的關係等,優化課程結構,切實發揮地方課程的育人功能。

六、管理評價

1、地方課程的評價形式要多樣化,可以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考試和考查,但要以考查為主。評價要實行等級制。

2、地方課程的評價不僅要評價學生的結果,更要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特別是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評價。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19

根據汝州市教體局有關文件精神,為更好提升我校美育工作水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特制定美育工作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上級文件中的美育工作目標,適應素質教育的新要求,全面落實教育方針,開足、開齊、開好所有課程。使學生處在“大美育”之中,去感受美、創造美、欣賞美,達到師生生活、學習、素質更完美。切實抓好學生美育工作,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中國小生健康成長。

二、高度重視

為更好保證美育工作的順利實施,學校研究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指導美育工作的開展。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三、明確美育的目標、內容及要求

(一)中國小美育以構建“大美育”格局為目標。

1.科學構建工作機制。在美學理論、教育理論指導下,健全完善與德育、智育、體育協調實施的美育工作體制,實行全員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努力實現美育的“四個結合”。要將美育與德育相結合,與各學科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與落實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藝術2+1項目”達標活動相結合,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相結合,逐步形成美育工作整體推進的新局面。

3.充分發揮美育育人功能。通過開展美育,使中國小生在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的同時,以美養德、以美啟智、以美健體,從而樹立美的思想,發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質量,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二)美育的內容和要求。

側重培養學生對美的觀察力、感受力和判斷力。引導學生學會用審美的眼光觀察事物;初步瞭解社會美,分辨是非、善惡、美醜,培養良好的品行,懂得禮貌待人;接觸欣賞自然美,培養熱愛自然環境、熱愛祖國美好河山的情感;體驗運動美、形體美,感受運動與美的`關係。

四、具體措施:

1、選好美育項目

根據我校師資水平及學生實際情況,我校研究決定開展以下美育項目:體育類開設籃球、武術、乒乓球、體育舞蹈等四項,音樂類開展歌唱項目,美術類開展書法、繪畫項目。

2、確定具體責任人

體育類由訓練處主任總負責、籃球由負責,武術由負責、乒乓球由負責、體育舞蹈由負責。音樂由負責。

書法由、負責、繪畫由負責。

3、確定時間、定時開展美育活動。

籃球社團活動在每天早上及下午訓練時間進行,武術在下午訓練時間進行,乒乓球在每週一、週三晚上進行,體育舞蹈在每週二、週四晚上進行。

音樂在音樂課進行、書法、美術在各自上課時間進行。

4、建立課餘興趣活動小組。

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專長,建立美育興趣活動小組,培養、發展學生的特長,深化、延伸課內學習。

  五、強化評價,規範管理

(1)加強美育教師的評價。進一步完善美育教師個人的考核評價體系,通過學生參與情況、成果展示、問卷調查等方面進行評價,及時進行總結,對任務落實中有困難的教師給予幫助。

(2)開展活動展示美育教育成果

學校定期舉行美育展示活動,每個項目拿出自己的最好成果,進行展示,如舉辦籃球賽、乒乓球賽、武術表演、體育舞蹈表演、聯歡會、書法、繪畫作品展評等活動,展示美育教育成果,提升美育教育水平,提高學生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好基礎。美育,肩負着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將堅持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在全校範圍內營造一種濃厚的美育工作氛圍,全面落實美育教育實施方案,構建健全完善的美育工作體系和科學高效的美育工作機制,努力使美育產生良好的效果,從而把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20

【活動主題】:

體驗、創新、成長——走近低碳生活

【活動時間】

10月份。

【具體要求】

一、科技小發明:

1、參賽對象:全校各班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每班上交3份科技小發明實物和作品介紹。

2、作品要求:從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入手,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力求創新、實用,貼近生活。注意作品要區別於普通的小製作,要有首創性。

3、上交時間:10月28日放學前

4、上交地點:科學組老師處

二、科技小論文:

1、參賽對象:3-6年級各班組織學生開展評選活動,每班上交3篇小論文。

2、作品要求:觀察類、考察類、實驗類、説明類均可。在學習生活中發現某一現象,通過觀察、實驗、文字説明或圖解等等的方式寫一份小報告。字數要求在1000字以上。

1)探究過程要完整,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研究分析,得出結論等幾個步驟。

2)數據材料要準確,可附表格,圖解,照片等。

3、上交時間:10月28日放學前

4、上交地點:科學組老師處

三、科技實踐活動:

1、參賽對象:3-6年級,各班整理一份帶有科普性質的實踐活動案例或報告。

2、作品要求:科技實踐活動報告一份,附完整的原始材料(活動計劃、活動記錄、照片錄像、新聞報道材料等)

3、上交時間:10月28日放學前

4、上交地點:科學組

四、少兒“七巧科技”系列活動

由科學組蔡瀟楨老師組織學生訓練,並從中挑選優秀的學生參加鹿城區“智力七巧板”現場競賽和“智力七巧板多幅組合”創新評比。

比賽內容:

1.“智力七巧板多幅組合”創新作品評比。活動的主題為“我的夢想”;個人、團體多副組合圖案創新作品可提前準備並將作品拍成照片襯在a4紙上,可以配上顏色、背景等;註明作品的名稱、由多少副七巧板組成;同時附上200字左右的説明。

2.上交作品時間:10月28日

3.上交地點:校區大隊部最後彙總到科學組老師處

五、少年兒童幻想畫

一、參賽對象:全校學生

二、活動主題:創新、體驗、成長

三、活動內容:科學幻想畫面向6—14週歲的中國小生,主題圍繞本屆大賽的中心內容,畫種不限,參展作品規格為4開(38cm×54cm)的紙或其他材料,橫豎均可,除油畫作品應自備畫框外,其他作品無須裝裱,限個人作品,不接受集體作品。

四、參賽辦法:

1、作品一律在背面右下角寫上班級、姓名、作品名稱以及創意簡介(150字以內)。於10月25號前上交兩邊大隊部,每班不限上交作品數量,但是嚴格上交時間,只對按時上交的'作品作評比,逾期不予參賽。

2、美術組將通過評選產生校級各獎項,並挑選個別學生作品進行指導,最後推選相對名額進行上報。

3、聯繫人:聯繫人:老師

聯繫電話:

4、備註:1)參賽繪畫作品請在賽後11月12日前去大隊部取回,逾期不予保管,作廢處理。

2)鼓勵學生使用多種材料或與眾不同的材料創作。

六、家庭實驗室活動

家庭實驗室計劃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新素養培養的有效載體。科學老師要充分發動3-6年級的學生,結合《科學》學科的教學要求,利用家庭中的陽台、書房、客廳等空閒的地方建立家庭實驗室,讓學生都有參加科學研究的機會,使學生能將課堂上所形成的科學能力、素養延伸到課外。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21

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勞動教育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和問題,中國小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出現了一些學生輕視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為此,學校立足於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從小培養勞動習慣入手,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確定開展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一、勞動教育的主要目標

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培養他們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於創造的精神,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二、勞動教育的基本原則

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1.堅持思想引領。勞動教育既要讓學生學習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更要通過勞動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堅持有機融入。有效發揮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正確觀念。

3.堅持實際體驗。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悦,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堅持適當適度。根據學生年齡特徵、性別差異、身體狀況等特點,選擇合適的勞動項目和內容,安排適度的勞動時間和強度,做好勞動保護,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三、實施步驟和策略。

1.思想教育,形成熱愛勞動導向。通過晨會課、少先隊活動課、勞技課、家長會等多渠道,對學生進行勞動意識強化教育。利用班隊會,開展以熱愛勞動為主題的班隊會,展開討論。教師給學生講古代名人愛勞動的故事,講近代名人的勞動故事,再是選擇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關愛勞動、良好行為習慣等內涵的古詩文,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使學生從小在朗朗的誦讀中受到我國傳統美德薰陶,體會自己的行為,增強誠信意識。同時爭取家長的支持,使學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榜樣激勵,引導熱愛勞動理念。國小生具有模仿榜樣的特點。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質,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勞動行為來為人師表。我們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有關熱愛勞動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進人物,通過報告會、座談會,上門參觀、走訪等形式,感受勞動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熱愛勞動的環境。

(1)開展校內勞動。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浸入勞動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衞生保潔和綠化美化。開闢專門區域種植花草、果蔬,讓班級、學生認領責任區域,予以精心呵護。瞭解一、兩種糧食一年節氣成長過程;

通過種植好種易活蔬菜,瞭解蔬菜生長過程。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活動,進行手工製作、班務整理、書包整理、教室裝飾等實踐活動。開展垃圾分類、學校廢物回收活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初步設想學期中開設勞動周,開展專時專項勞動教育。

(2)組織校外勞動。將校外勞動納入學校的教育工作計劃,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努力聯繫城區周邊可開展國小生勞動教育組織,充分利用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綜合實踐基地等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勞動實踐。如到圖書館做小義工,幫助整理書籍;

到職業體驗小鎮,體驗各種職業勞動過程;到交通崗做文明督導員;到公園、植物園做環保小衞士;到種植園體驗勞動等等。

(3)倡導家務勞動。教育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裏事情幫着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學校安排適量的家務勞動的項目化學習內容、有關勞動的家庭作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佈置擇菜、洗碗、洗衣、掃地、拖地、整理牀鋪等力所能及的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二年級能夠自己吃飯、穿衣、繫鞋帶;

“今天我當家”,中年級管理家庭家務瑣事一天;“開心小廚師”,高年級每季度嘗試為家長燒一道菜,畢業時學生能夠主廚燒製一桌“感謝宴”。

(4)強化措施,規範勞動行為。在學生對勞動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做出榜樣,及時規範學生的'勞動行為。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為。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三是要循序漸進。以少先隊活動課、勞技課為抓手,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不同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勞動習慣的培養與訓練。每學期的勞動訓練有重點、有要求、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為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勞動習慣,我們注意採取學生自我管理(紅領巾文明衞生崗值日製度)、自我評估(學校、家庭評比表)等方法,進行自我教育,發揮的學生主體能動作用。除了每天輪流的常規值日外,學校每雙週一下午為固定的大掃除時間,組織學生全員參與衞生掃除,促進和強化學生將養成的勞動習慣由自覺狀態走向自主、自動,把外顯的動力逐步內化為個性品質,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四、探究形成勞動評價機制

一至五年級分年級設計勞動評價表,對學生參加的家庭勞動、學校勞動、社區勞動進行同步評價。學校課堂模式勞動課,每節課後進行實時評價,分自評、他評。家庭勞動評價由家長根據學生勞動情況進行評價,分滿意、良好、需努力等檔次。社會勞動由參加的社區服務相關組織,給學生進行總評價。各項評價成績,計入學校每個學生的成長手冊包含勞動評價內容。學期末學生評優,勞動成績作為評優參考值,進行評選。學期中舉行的勞動活動,進行勞動小標兵評選。通過各種方式方法,激勵學生參加勞動,熱愛勞動。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22

一、指導思想

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科學的教育發展觀,本學期,我校德育工作將繼續堅持深入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八禮四儀”的具體內涵,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根據區教育局德育要求,進一步完善常規管理,深化德育活動,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和創新性。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重點,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營造學校良好的校風、學風,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工作思路

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初步形成德育管理順暢、德育隊伍精良、德育方法創新、德育途徑廣泛、德育資源優化的工作局面,打造平安校園、綠色校園、文明校園、和諧校園,營造積極、創新、共生的德育氛圍,整體構建有特色的具有人本化、生活化、科學化的德育工作體系。具體體現以下“五化”:

1、德育組織網絡化。進一步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形成學校為主渠道,社會與家庭各方參與的德育工作網絡。尤其是家委會的增補和維護,形成網絡體系,增強家委會成員的工作積極性。

2、德育隊伍專業化。通過各種形式,使全體班主任接受不同層次的培訓,同時,改革“班主任(輔導員)青藍工作室”工作模式和方法,增加各梯隊班主任,使班主任隊伍更加專業化,合理化,切實提高班主任專業水平。

3、德育評價科學化。不斷完善學生評定、班主任考核和班級德育工作評估三項德育評價機制,為班級、班主任、學生的評優評先提供有效的依據。

4、德育活動規範化。努力把德育活動的時間、內容與形式固定下來,形成相對規範、有效的活動格局,避免活動的盲目性、臨時性與不確定性。

5、德育陣地多樣化。本學期將在鞏固原有德育基地的基礎上,重點打造好實踐基地,充分發揮其動手,動腦,育人的功能。

三、主要措施

1、狠抓養成教育。以學校德育課題《基於學生人格發展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研究》為抓手,加強學生文明禮儀教育。依託學校“紅領巾文明監督崗”,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加強學生紀律、衞生、文明、安全等檢查力度;

注重良好班風、學風的培養,做好每週“流動紅旗”的評比工作,使學生的行為規範外化為行為、內化為素質,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習慣。

2、加強隊伍建設。着力建設好三支德育工作隊伍,即以班主任為主體的骨幹隊伍,以學生骨幹為主要力量的行為規範自主建設生力軍,以熱心德育工作社會人士為核心的家長委員會隊伍。創新“班主任(輔導員)青藍工作室”,加強班主任培訓,發揮骨幹、資深班主任資源,打造優秀班主任隊伍,同時,積極創設條件進行外出觀摩學習,提高班主任隊伍整體水平;利用少先隊陣地發掘和培養學生幹部,並不斷表彰其中的優秀代表;利用qq羣、定期會議加強家校溝通,通過評選優秀家長等活動,引導家庭教育整體素質的提高。

3、拓寬德育空間。不斷拓寬家校聯繫方式,讓學校與家長同步、讓素質教育走進每一個學生家庭。加強家校聯繫,通過家委會,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和家校親子活動等,鼓勵家庭教育力量對學生成長的正面引導,同時把學校活動開放化,積極發掘社會和家庭的教育資源,整合校外德育力量的正能量,從面不斷優化社會、學校、家庭的三結合育人環境,以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合力。

4、紮實德育研究。積極形成以科研帶動德育的有效機制。要求全體教師加強德育理論的學習與研究,積極撰寫有關的教育案例、隨筆及有關教育管理文章,善於總結經驗教訓。要求全體教師積極參加課題研究實踐活動,探索新時期班級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形成一套富有時代氣息的現代班級管理模式。同時不斷豐富鞏固班主任論壇等研究陣地,創設條件外引先進經驗,豐富獎勵措施,使學校德育研究工作不斷深入前進。

5、創新德育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八禮四儀”為總領要求,結合學校《品格養成》和《我們的節日》課程的推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發展需求,以隊活動觀摩、班隊課、夕會課、實踐活動等為載體,發揮級部工作活力,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從而使德育工作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身心發展需要,更加生動形象,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輻射力,提高學生活動能力。同時,利用好校園網和“橫小微信公眾號”,加強活動的宣傳,既增強正面教育的作用,又有力地向社會宣傳學校品牌,產生良好的社會聲譽。

6、夯實德育陣地。

(1)組建新一屆大隊委。協助輔導員做好少先隊各項常規工作,加強學校升旗儀式的管理,培養和訓練新一輪升旗手成員、升旗儀式主持人。

(2)搞好班級文化建設。引導學生做好班級的淨化、綠化、美化,更新班級名片和班級佈置,使班級成為隊員們學習生活的樂園,從而給更多的隊員提供一個崗位,鍛鍊一種能力,形成一個習慣,促進良好校園文化的形成。

(3)發揮宣傳陣地的作用。用好宣傳陣地(櫥窗、展板、廣播、校園網等),大力宣傳隊員中的好人好事,為全體少先隊員樹立一個“可親、可信、可敬、可學”的榜樣;

加強學生活動的展示,尤其是學生的實踐活動,促進活動的有效開展。

(4)入隊儀式規範。為了讓學生初步瞭解隊的知識,明確入隊的意義,提高學生入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學期大隊部將組織一年級學生進行隊前教育。要讓他們知道隊的名稱,隊旗的圖案和含義,隊員的標誌是紅領巾,知道怎樣敬隊禮,隊的呼號,入隊誓詞的內容等一些少先隊的基本知識,提高對少先隊的認識,並以此為基礎,組織發展好一年級新隊員,開展好新生的入隊儀式和一年級新生家長會。

(5)“成長儀式”難忘。認真籌劃、落實“八禮四儀”中的“成長儀式”。充分調動四年級級部的教師、家長、隊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家庭、社會、學校“三結合”的教育合力,力求組織意義重大、形式創新、記憶深刻的十歲成長儀式。

四、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開學典禮,組織觀看《開學第一課》。

2、總結暑假活動,各班班級名片更新,各中隊完善班級文化佈置。

3、班主任(輔導員)青藍工作室組建。

4、統計各級部貧困學生名單,做好幫困申報工作。

5、一年級隊知識教育、培訓。

6、大隊委員改選。

7、“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活動(一二三年級)。

8、廣播站“最美童聲”招募。

9、制定德育課題組工作計劃,召開課題組會議。

10、新一屆家委會成立。

十月份

1、一年級入隊儀式。

2、各級部開展“慶國慶”系列活動(組織看一部愛國影片,辦一期有關國慶節內容的手抄報、黑板報)。

3、開展“九九重陽”敬老節活動(四五年級)。

4、班主任(輔導員)工作室活動。

5、中隊活動觀摩。

6、德育課題微論壇。

7、三年級家長會。

8、大隊委員培訓。

十一月份

1、六年級集體班會(我的夢想)。

2、四年級十歲成長禮活動。(四年級所有班級)

3、大型心理團體輔導活動(五年級:和網絡遊戲説byebye)。

4、班主任培訓暨德育課題講座活動(湯曉丹)。

5、五年級家長會。

6、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十二月份

1、開展三年級中隊主題活動(三1、三3、三5、三7)。

2、少先隊論文、案例、小課題撰寫。

3、少先隊工作總結,星級單位考核準備。

4、期末班主任培訓暨班主任(輔導員)工作室總結活動——“攜手成長”。

5、各級部“迎新年”活動。

6、組織全體教師撰寫德育案例。

7、德育課題小結。

8、德育課題成員工作考核。

9、德育工作總結。

一月份

1、安排寒假活動。

2、做好資料歸檔。

3、少先隊星級單位考核。

4、班主任考核。

國小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案範文 篇23

學校堅持“以美育德、以美啟智、以美健體”的美育發展思路已成為全體師生的共識,為了認真分析總結辦學的思想,進一步明確學校發展方向、目標和措施,特制訂以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美育自身的發展方向,牢固樹立並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們的宗旨,為了達到“讓每一位學生沐浴陽光”的辦學理念,我們必須堅持走內涵發展式道路,充分挖掘內部潛力,不斷改革創新,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陽光教育,美在綻放”的目標方向做出應有的努力。

二、總體思路

以學校美育為特色,以打造校園文明建設、校園文化為切入點;要堅持“以環境美育為基礎,以藝術教育為重點,以自我教育為途徑”的基本思路;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着眼點;以學科特色課程的實施和社團活動為亮點;以豐富多彩的美育活動為載體,通過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使學生確立自己美的追求,建立自己美的品質。

三、基本情況分析

美育是使學生掌握美的知識、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促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到外在表徵都符合美的要求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心靈、語言、體態、儀表等方面得到美化而成為美的人。本校是一所新辦學校,是包河區着力打造的又一所名校,學校兩年來重視以豐富多彩的社團和第二課堂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品德。學校合唱團等美育藝術社團活動深受全體師生的歡迎,學生天真活潑、積極向上、熱愛活動,具備創建美育特色的優勢。

兩年多來在省市區組織的合唱、藝術節、朗誦、讀書節、中國小生運動會及社會大課堂實踐等活動中,師生積極參與,同時取得優異的成績,初步形成學生特長並受到上級領導與社會各界的認可良好氛圍。

學校重視環境教育,現在,在原有的基礎上,校安工程又為學校新建一座綜合樓,為學校美育特色建設增添了物質保障。另外,學校注重美化校園,美化了環境,啟迪了學生美好的心靈。美育在學校具有良好的現實基礎,是基於優勢的更長足發揮,在總體規劃和明確思路指導下,整合資源,可以使學校美育建設更上一層樓。

四、具體措施

學校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有意識地促進美育與其他四育的整合。重點圍繞藝術教育、學科美育、環境美育、活動美育、教師形象、特色課程等六個板塊深入探索,實現環境美、行為美、儀表美、語言美、藝術美、心靈美的培養目標。

1、藝術教育:開齊、上好藝術課程。美術教育和音樂教育是實施學校美育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所以,學校要開齊開好藝術課程。並且,在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着重體現美育功能。

2、學科美育。根據不同學科教學的.不同特點,用審美原則審視教材,挖掘教材內容中的閃光點,在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時充分突出美育的功能,尤其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確定更應充分關注審美的感染和薰陶。

3、環境美育。做好校園綠化、美化、淨化工作,在校園內設立宣傳櫥窗,展示特色活動內容。設立廣播站,負責宣傳美育內容。加大新校園綠化力度,保持校園、教學樓的環境衞生。

4、活動美育。加強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指導,使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通過組織適當公益勞動、興趣活動、遠足鍛鍊,社會實踐、科技活動等讓學生動手動腦。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熱愛自然的好品質。

5、教師形象。學校要積極建設健康向上的良好校園風氣,校園風氣從領導作風,教師師德,學生文明道德水準及學習風氣幾方面入手。學校領導要成為師生的楷模,教師為人師表,學生要自覺把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93dqe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