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策劃方案 >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精選20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精選20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精選20篇)

情感目標: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認知目標:大膽嘗試瞭解鹽溶於水中會增加水的浮力,水中鹽越多,水的浮力越大,並能初步瞭解死海讓人漂浮的成因。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已有經驗:知道有些物品在水中會浮於水面,有些物品會沉在水底的淺顯知識

2、物質、材料準備:

水、葡萄若干、一次性水杯、一次性碗、盤子、糖、鹽、味精、抹布、水桶、勺子、小物品若干(核桃、泡沫塊、樹葉等)、PPT、動畫。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謎語《水》

一種東西清又清,沒有味道很透明。

大家每天都要喝,一天少它都不行。

2、簡單説説水的特點: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水有哪些特點嗎?

(小結:水不僅沒有顏色、沒有味道而且還有浮力呢,所以我們可以在水裏游泳,東西還可以浮在水面上。)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樣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東西放在水裏會浮起來?哪些東西放在水裏會沉下去?

二、基本部分:

(一)讓幼兒感受物品在水中的"沉"與"浮"。

1、教師做實驗,幼兒觀察物體沉浮現象。

2、教師提問:為什麼泡沫、核桃、樹葉會浮在水面上,而葡萄會沉在水底呢?

(小結:因為泡沫、核桃、樹葉這幾樣東西很輕,它們的重量比這杯水的浮力小,所以能浮在水面上,而葡萄的重量大過了這杯水的浮力,所以它會沉在水底。)

(二)小魔術"葡萄浮起來了"

1、你們有什麼辦法讓葡萄不沉下去,浮在上面呢?(幼兒討論)

2、教師演示(變魔術)我也有辦法讓葡萄浮起來,我既不用___的方法,也不用___的方法。

小魔術,出示一杯放了鹽的水,葡萄放進去立刻就浮了起來。

(原來我在水裏加了一種神祕的東西,你們猜一猜是什麼?)教師出示鹽、糖、味精(用不同顏色的碗裝着)。

問:我剛才就是往水裏加了這三個"好朋友"中其中的一個,你們猜猜我放的會是誰呢?我現在先不告訴你們,我請小朋友們都來做一個小科學家,自己動手,去試試,發現我的祕密,你們有興趣嗎?

(三)第一次探索: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幼兒分成三組,每組6人,幼兒人手一個杯子、一顆葡萄、一把勺子、一杯清水、每桌放置一種調料,幼兒開始試驗,把這三種調料各倒進水杯中攪拌,到它們完全溶解後再放入葡萄,看看有什麼有趣的現象?

師幼共同總結:從剛才的探索結果我們可以知道,原來老師放的那個神祕的東西是鹽,鹽水能增加水的浮力。

鹽能增加水的浮力,那麼鹽的多少和浮力有關係嗎?(遞進的提問引出下次試驗)

(四)第二次探索:鹽越多浮力就越大幼兒給水中加鹽,逐步越加越多,並攪拌完全溶解,看葡萄沉浮情況,教師逐一指導。

師幼共同總結:只有當鹽達到一定濃度後葡萄才會浮起來,説明鹽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五)擴展經驗:觀看死海圖片及PPT《死海的祕密》。

小結:死海里有非常非常多的鹽,它的鹽含量是普通海水的十倍,死海里的水浮力非常大,所以人能漂浮在海面上。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並知道,鹽溶解在水中後能增加水的浮力,鹽越多水的浮力就越大。

活動延伸: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的材料,如玻璃球、雞蛋、橡皮泥、玩具等等,我們都可以去試一試,加幾勺鹽能讓它們浮起來,同時也可以想一想,我們能讓葡萄浮起來,那有什麼辦法讓葡萄沉下去呢?小朋友們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去試一試吧,找到辦法了帶來給我們大家分享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式製造“彩虹”。

2.願意與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1.選擇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

2.部分製造“彩虹”的材料:鏡子、淺盤、透明的圓珠筆筆桿、水、七彩顏料等。

活動過程

1.產生興趣。

――有個小朋友在雨過天晴的日子裏看到過一條美麗的彩虹,可是它一會兒就消失了。這個小朋友感到很遺憾。他就非常想要一條屬於自己的彩虹。

――啟發幼兒為這位愛彩虹的小朋友想辦法。

2.人造彩虹的誕生。

――提供各種材料,引導幼兒想出各種方法嘗試製造“彩虹”。如:房間裏的彩虹。在淺盤裏裝上水,把鏡子斜放進盤子,然後對準太陽轉動盤子,使太陽射到鏡子上,調整鏡子的角度,“彩虹”就會出現在牆壁上。

一滴油彩虹。在一盤水上放一滴油,也會有產生“彩虹”效應,但這需要耐心調整觀看的角度。

筆桿彩虹。讓陽光通過透明的圓珠筆筆桿射到白紙上,小心地轉動筆桿,白紙上就會出現“彩虹”了。

3.交流實驗結果。

――製造出“彩虹”後,請幼兒互相欣賞。

――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演示自己製造彩虹的過程。

――我們不僅幫助了那個小朋友,而且連我們自己也能輕鬆地擁有一條屬於自己的彩虹了。

活動建議

1.人造彩虹的製造方式多種多樣,應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使他們在自主的探索活動中體驗發現的樂趣。

2.若幼兒對製造彩虹的過程非常感興趣,教師可延長活動時間,允許孩子充分探究。

3.其他製造彩虹的方法:如在晴朗的日子裏,背對太陽的方向,用噴霧器_,能形成“彩虹”:將七種顏色的油畫顏料滴進水裏,用小棍輕輕攪動,製造出自己喜歡的圖案花紋,將白紙平放靠近水面,使七彩顏料印到白紙上,晾乾後成為彩虹畫。

幼兒園大班科學領域教學方案3

1.通過觀察、操作,感知哪些材料能吸水。

2.萌發探究科學現象的興趣,學做觀察記錄。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空臉盆(放入活魚)若干,周圍擺放盛水的臉盆若干。

2.海綿、布條、縐紙、白紙、水彩筆芯、粉筆、塑料製品、彩色水、大白菜。

3.觀察記錄表,課件。

活動過程:

一、救小魚

引導幼兒想辦法給缺水的魚送水,激發幼兒對材料吸水現象的興趣。

二、操作

1.介紹操作材料,提問:你們覺得哪些東西能吸水,哪些東西不能吸水?

2.幼兒分組實驗,通過操作、觀察、比較,説説這些材料都有什麼變化,哪些材料能吸水。

3.和幼兒一起總結操作過程,使他們初步瞭解哪些材料能吸水。

4.引導幼兒思考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材料能吸水。

5.出示大白菜,引導幼兒探索大白菜能否吸水。

三、觀看課件

播放大樹和大白菜慢慢吸水的課件,幼兒觀察植物吸水現象,初步瞭解植物是靠根和莖來吸收水分的。

四、記錄、交流

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打“?”或“×”)記錄操作結果,並與同伴、教師交流,進一步鞏固相關經驗。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動物會用保護色、盔甲、逃跑、硬刺等方法保護自己,初步理解"仿生學"的含義。(活動重點)

2、在交流、分享動物自我保護本領的基礎上,能知道人類從動物的一些特徵中獲得啟發進行的發明創造。(活動難點)

3、萌發對動物奇特的保護自己方法的好奇心,體驗探索動物世界奧妙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利用保護色、盔甲、硬刺等方法保護自己的動物圖片。

(2)動物和由其得到啟示所發明物品的操作卡片,每兩個個幼兒一份:鳥、刺蝟、公雞;飛機、叉子、烏龜、坦克、鬧鐘、鯊魚、潛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交流活動,瞭解動物自我保護的方法。

1、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你和家人都一起觀察了哪些小動物,它們都有哪些特殊的本領呢?遇到危險的時候它們會怎樣保護自己?(誰大膽起來説一下)

2、幼:我知道烏龜的本領,它遇到危險可以把頭縮到龜殼裏……

3、集體交流。教師根據幼兒所知道的動物出示相應的圖片,師幼一起觀察。

二、出示常見動物的圖片,瞭解動物自我保護的本領。

1、教師分別出示(蝴蝶、青蛙)的圖片,並提出問題:小朋友們,蝴蝶和青蛙平時都生活在哪裏啊?(花叢、陸地)它們會用什麼方法保護自己呢?(身體的顏色)

師:寶貝們説的真不錯,它們身體的這種顏色叫保護色,蝴蝶很漂亮,它身上的顏色飛在花叢中就像花兒的顏色比較相似;青蛙身體上是綠色的(.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它在陸地上抓害蟲時不易被敵人發現;所以説蝴蝶和青蛙的自我保護方法就是利用保護色,用自己身體上的顏色來保護自己不被傷害。

2、教師依次出示烏龜、兔子、刺蝟等動物圖片,讓幼兒瞭解它們可以用盔甲、逃跑、硬刺的方法保護自己。(教師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大膽發表見解)

3、教師小結:在大自然中,無論是生活在哪裏的動物它們都有保護自己的本領,有的動物油保護色,有的動物有盔甲、硬刺等,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三、通過聯想、操作,知道人類可以從動物身上得到發明創造。

1、教師出示坦克圖片,引導幼兒猜測這是根據什麼動物設計的,並説出理由。師:寶貝們,它是根據什麼動物設計的?(烏龜)為什麼?

2、再次出示潛艇和裝甲車等的圖片,讓幼兒想象:根據這些小動物的本領,人們可以發明什麼?(鼓勵幼兒大膽交流猜想)小結:原來在動物界中,它們有這麼多的特殊本領啊!人們通過烏龜的硬殼發從製造出坦克,裝甲車。蝶的保護色中發明創造了迷彩服,這樣迷彩服顏色與周圍環境相似,就不易被敵人發現了;從青蛙游泳的姿勢中,發明了蛙泳,成就了很多運動健兒的蛙泳技能。

3、幼兒每人一盒操作盒,盒裏裝有小動物和根據動物本身發明的物品,請幼兒幫它們配對,並大膽説明配對理由。

(公雞-鬧鐘,鳥-飛機,刺蝟-叉子)小結:讓幼兒理解"仿生學"的含義,人們看到了會飛的鳥,發明了飛機;根據蝴蝶的顏色,發明了迷彩服;根據刺蝟堅硬的刺,發明了叉子;這些發明創造都是模仿了動物本身特殊本領發明的,這種技術就叫"仿生學"。所以説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動物,動物的存在給人類很多啟發,才能發明出這些對人們有用的東西。讓人們的生活很方便、很快樂,我們也要愛護這些小動物。

四、引導幼兒想象還有哪些動物有特殊本領學習,結合"仿生學"的含義大膽猜想可以發明什麼物品,並討論交流自己該如何保護動物。(體現情感目標)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知道了這麼多小動物的特殊本領,除了這幾種常見的你還知道哪些?它們可以啟發人們發明什麼呢?

2、師;小動物這麼有用處,那你該如何保護它們呢?(教師可隨時引導)3、教師小結:我們人類從動物身上學到了這麼多本領,發明了這麼多有用的東西,我們應該更加珍惜它們,保護它們,和小動物和諧相處,不去傷害它們。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4

1、樂於參加科學探究活動,瞭解光和影子的關係。

2、對身體的影子及其變化感興趣,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喜歡參加科學探究活動,體驗遊戲快樂。

活動難點:瞭解光和影子的關係。

活動準備:投影儀、音樂《雨中旋律》、幼兒具備"影子"相關經驗(事先準備好的尋找影子視頻)、人站在太陽下影子圖片一張、教師幼兒具備做各種手影的經驗、畫有每位幼兒影子造型的長軸紙卷一個、蠟筆。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音樂律動)小朋友們,今天張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請大家認真聽,比比是誰第一個猜出謎底。我的謎面是:有個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時走在前,有時走在後,我和他説話,就是不開口。(是一種現象,有陽光的時候就會出現)(影子)基本部分:嗯,小朋友們很棒,都猜對啦!我們的影子這麼的神奇,那它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我這有一段小朋友們尋找影子的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不好?那我們要帶着幾個任務去看,第一個:你找到了那些影子?(在什麼情況下找到的)第二個:我們去了什麼地方影子就突然消失了,為什麼?(幼兒觀看視頻資料)(引導幼兒思考回答之前提出的問題)小朋友們回答得真棒,我們表揚下自己。接下來,我們再通過一張圖片更進一步的瞭解光與影子的關係(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懂得在有光的情況下才會有影子,當光線被物體擋住後,物體後面光線照不到的地方就變黑了,這就是影子)(發現光和影子的關係)好,下面張老師就帶着你們一起來玩影子游戲好不好?第一個遊戲:手影遊戲(老師先做出幾個造型示範,幼兒猜並模仿,再請7--8名幼兒分別在投影儀前做不同造型的手影,邊做造型邊學小動物叫聲,其他小朋友來猜並模仿)第二個遊戲:給影子塗色(教師將每位幼兒做的影子造型提前畫在長軸紙上,請每位幼兒找到自己影子造型給影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圖案)

結束部分:教師與幼兒一起分享欣賞影子作品並和自己影子拍照留念。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萌發探索人體的興趣。

2、在觀察和操作中,初步瞭解皮膚的構造和功能,提高觀察能力和觸覺感受力。

3、知道要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並使皮膚不受到損傷。

活動準備

1、課件-人體的某些器官

2、操作材料:冷水、熱水、夾子、羽毛、石子、玻璃球、絨毛玩具、木塊、放大鏡、印泥、白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幼兒互相找身上的皮膚,知道皮膚的重要性。

1、教師:小朋友,你們覺得人體中什麼器官最重要?

2、請小朋友互相找一找身上哪些地方有皮膚。

(幼兒觀察議論,得出人的身體上每個地方都有皮膚。)

3、教師:皮膚是我們人體的器官,那我們如果沒有皮膚會怎麼樣?

小結:皮膚就象我們的外衣一樣,人身上不能沒有它。

二、通過觀察和操作,瞭解皮膚的構造和功能。

1、請小朋友去玩一玩桌上的材料,互相説説發現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

2、材料安排

第一組 冷水、熱水

第二組 夾子、羽毛

第三組 石子、玻璃球

第四組 絨毛玩具、木塊

第五組 放大鏡、印泥、白紙 第六組 記號筆

3、請小朋友説一説發現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

小結:皮膚上有細細的毛孔和絨絨的汗毛,熱了,毛孔能幫助身體排汗、散熱;

冷了,毛孔就縮小,不讓冷空氣進入體內。手上有指紋和手紋,而且每個人的指紋和手紋是不一樣的;

它還能感覺出冷、熱、痛、癢,感覺出物體的軟硬、光滑和粗糙;皮膚還具有彈性。

4、小朋友去玩一玩剛才沒玩過的材料。

三、討論如何保護自己的皮膚。

1、啟發幼兒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討論:

要勤洗澡、洗臉、洗頭、換衣,防止尖利的器具損傷皮膚,傷了要及時擦藥,要加強鍛鍊,

使皮膚更健康。

五、遊戲:對與錯

請小朋友仔細聽,如果我説得話是對的,就舉起手中的紅卡,如果是錯的,就舉起手中的綠卡。

1、蔬菜和水果使我們的皮膚變得不健康。 (錯)

2、喝水對皮膚有好處。 (對)

3、皮膚被劃破了,就再也不會好了。 (錯)

4、小朋友用了化粧品能使皮膚變得更漂亮。 (錯)

5、最薄的皮膚是嘴脣,最厚的皮膚是指甲。 (對)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將有關聯性的物體進行匹配。

2、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表達相關聯的事物之間的關係。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連線筆,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你們有好朋友嗎?説一説好朋友是誰?為什麼你覺得你們兩個是好朋友?

2、小結:好朋友都喜歡在一起,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東西和高興的事情,願意和好朋友分享;遇到困難的時候,好朋友之間會互相幫助。

3、如果沒有好朋友,會感覺怎麼樣呢?

二、幫物品找朋友,理解關聯性的含義

1、小朋友們都希望自己有好朋友,但是不會説話、不會動的一些東西或物品,它們有沒有好朋友呢?

2、桌子的好朋友是什麼?(椅子)為什麼桌子和椅子是一對好朋友?誰是VCD機的好朋友?為什麼它們是好朋友?可以依次説出碗、瓶子、電視機、錄音機、畫筆、鎖等,請小朋友幫它們找一找好朋友,並説一説為什麼它們是好朋友。

3、小結:有的物品吸一個好朋友,有的物品不止一個好朋友,如果這些物品的好朋友不在一起會怎麼樣?

三、自主發現相關聯的一組物品

1、請幼兒在活動室裏找一找誰和誰是好朋友,並説一説為什麼它們是好朋友。

2、引導幼兒把是好朋友的幾個物體連起來説一句話

四、出示掛圖。完成上面關聯性的對應連線

1、請幼兒看掛圖,讓好朋友們拉拉手,完成連線

2、把三個好朋友連起來説一句話,再想一想每一組物品還有沒有好朋友。如:雨-雨鞋-雨傘的好朋友還有雨衣。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看錄像,欣賞、觀察風箏,激發幼兒製作風箏的慾望,學習風箏的簡單製作方法。

2、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動手製作的快樂。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4、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並能用恰當的詞彙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風箏。

2、風箏會現場的錄像。

3、錄音機、錄音帶。

4、教師製作的風箏作品一個

5、製作風箏的材料(楟稈、不同形狀的紙、綵帶)若干、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猜謎語引出風箏

引導語: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來。

謎語:

天上一隻鳥,用線拴的牢,

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

(風箏)

小朋友見過風箏嗎?見過什麼樣的風箏?請為小朋友描述一下它的樣子。

(二)基本過程:

欣賞、觀察風箏,瞭解風箏的基本製作過程。

引導語: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風箏,想請小朋友欣賞一下,看看哪些是你們見過的,哪些是你們沒見過的,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幼兒欣賞)你最喜歡哪一個?請把它拿過來。

提問:1、你為什麼喜歡這個風箏?

2、你知道這麼漂亮的風箏是怎樣做成的嗎?(引導幼兒發現風箏的對稱美)

(三)看錄像,激發幼兒製作風箏的願望。

引導語:小朋友這麼聰明,表現的真棒,老師要獎勵你們一件禮物,你想

不想知道是什麼?在給你們禮物之前我要先考考你們,你們知道風箏會是哪一天嗎?聞名世界的風箏之都是哪裏呢?每年的4月20日全世界的風箏愛好者都會來濰坊參加國際風箏節,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的禮物就是風箏會現場的錄像,請小朋友仔細的看一看。(放錄像)提問:錄像裏有什麼樣的風箏?看完錄像你有什麼感受嗎?

(四)嘗試製作風箏,體驗合作的愉快。

引導語:再過幾天就是今年的風箏會了,你想不想也製做一個美麗的風箏

去濰坊參加風箏會呢?那麼你想製作一個什麼樣的風箏?(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新)那還等什麼?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材料,請小朋友儘量製作,如果你覺得自己製作有困難可以兩個或三個小朋友一起製作,製作完畢以後,請將垃圾收到小盆裏。(幼兒動手操作)在製作的過程中,放輕緩、優美的音樂。

(五)展示、欣賞作品。

引導語:小朋友,請將你們製作的風箏帶過來,給大家展示一下,你

製作的是什麼風箏,是怎樣製作的?咱們來個風箏展示表演吧。

(六)結束部分:

引導語:小朋友製作的風箏這麼漂亮,我們趕快到外面放飛一下,練習

練習,過幾天在風箏會上大顯身手。

活動反思:

新《綱要》中指出:活動要來源於幼兒的生活,開展幼兒感興趣的事情。這不孩子們對今天的活動表現得非常好,尤其是在討論選用材料時他們的奇思妙想讓我震驚。還有在製作過程中他們敢於嘗試利用自己的方法及材料進行製作,極大的發揮了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還有在作品展示時,孩子們大膽的講述自己的風箏。在這自然的環境中為孩子們營造願意表達的氛圍,使他們輕鬆的表達自己的心聲。幾個人一起製作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精神,從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苔蘚”這一名稱和主要外形特徵,瞭解苔蘚的生長環境。

2、樂意主動採摘苔蘚,感受樂趣。

3、豐富相應詞語,如葫蘆蘚、地錢、牆蘚等。

活動準備:教師事先找好有苔蘚的花圃、田間路邊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苔蘚實物樣品、引出課題。提問:

——誰見過這些綠綠的小東西?它們會長在哪裏呢?

——今天我們要去找找苔蘚,可以採摘。

二、幼兒尋找採摘苔蘚,過程中和幼兒一起觀察其生長環境的特點,誘發幼兒(幼兒食品)有意記憶。

三、交流經驗

——你找到了苔蘚了嗎?它長在哪兒?什麼樣子的?象什麼?(讓幼兒邊觀察邊討論。)

——請你找一找苔蘚的根、莖、葉。誰也有根、莖、葉?

四、幼兒再次尋找採摘,並讓幼兒摘點野花、野草,為回教室讓幼兒用它與苔蘚合作學習插花。

五、梳理經驗:

1、苔蘚它多生長在潮濕、肥肥的土地裏,在住宅、田園和路旁容易找到。因為是潮濕環境,因此人們走路要小心。

2、苔蘚雖小也有根、莖、葉,是植物一種。(讓幼兒討論苔蘚與水和陽光的關係。)

活動建議:

可結合相應的季節和天氣組織幼兒採摘苔蘚(地錢),並烹飪、品嚐苔蘚植物(地錢),讓幼兒瞭解其特殊的用處。

活動延伸:

1、科學區中設置“下水石”、“上水石”、“沒水石”,觀察哪塊石頭能長出苔蘚。(“上水石”總保持着潮濕的狀態,所以適合苔蘚植物生長。)

2、在自然角種植苔蘚。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9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堅果的外形特點,瞭解堅果的作用。

2.品嚐堅果,懂得與同伴分享。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堅果、介紹堅果作用的ppt、各種果實圖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一猜”導入活動。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神祕的籃子,想知道里面裝的是什麼嗎?誰來摸一摸,猜猜看摸到的是什麼?(核桃、花生、開心果)

幼兒摸堅果,説一説摸上去是什麼感覺?它的殼怎麼樣?

二、品嚐堅果。

1.提問:你們吃過這些嗎?

2.每人選一個堅果品嚐。

3.談話:你吃的是什麼?吃起來怎麼樣?

4.師總結:堅果是植物的一類果實,它由堅硬的果皮和種子組成,一般我們吃它的種子,就是堅硬的外殼裏面的果仁,堅果的果仁香香的,裏面油。

三、幼兒交流討論:你還吃過哪些堅果?

四、欣賞ppt,瞭解堅果的作用。

1.觀看ppt,瞭解榛子、松仁、葵花籽、開心果、核桃、杏仁等幾種常見堅果對人體的作用。

2.T:認識了這麼多的堅果,你們知道堅果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處呢?

3.小結:多吃堅果有美容補腦、還可以防止衰老、補充微量元素等好處,不過小朋友也不能貪吃,避免營養過剩引起發胖。

五、遊戲:《我是誰》

遊戲規則:教師發各種果實(有堅果、有水果、還有其他乾果)的圖片,幼兒選擇一種貼在胸前。幼兒分2組傳球,音樂停則停止傳球,球在手裏的小朋友就介紹自己的圖片!例如:我是核桃,核桃是堅果!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感知哪些材料能吸水。

2.萌發探究科學現象的興趣,學做觀察記錄。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空臉盆(放入活魚)若干,周圍擺放盛水的臉盆若干。

2.海綿、布條、縐紙、白紙、水彩筆芯、粉筆、塑料製品、彩色水、大白菜。

3.觀察記錄表,課件。

活動過程:

一、救小魚

引導幼兒想辦法給缺水的魚送水,激發幼兒對材料吸水現象的興趣。

二、操作

1.介紹操作材料,提問:你們覺得哪些東西能吸水,哪些東西不能吸水?

2.幼兒分組實驗,通過操作、觀察、比較,説説這些材料都有什麼變化,哪些材料能吸水。

3.和幼兒一起總結操作過程,使他們初步瞭解哪些材料能吸水。

4.引導幼兒思考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材料能吸水。

5.出示大白菜,引導幼兒探索大白菜能否吸水。

三、觀看課件

播放大樹和大白菜慢慢吸水的課件,幼兒觀察植物吸水現象,初步瞭解植物是靠根和莖來吸收水分的。

四、記錄、交流

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打“?”或“×”)記錄操作結果,並與同伴、教師交流,進一步鞏固相關經驗。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1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提高思維、想象、操作等能力。

2.培養幼兒對自然現象的興趣,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

3.在與同伴的合作中大膽表現,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分享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提高思維、想象、操作等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異的樹葉,有真的樹葉,也有用色紙剪的樹葉。

2.各種顏料讓孩子們印樹葉。

3.營造寬鬆、自由、有序的活動區域。

活動過程

我帶領孩子們到公園裏觀察樹木,撿拾各種樹葉,孩子們的積極性非常高。

1、豆豆跑過來説,老師:我也撿到了一片樹葉,看,它變成什麼了?

2、我拿起這片葉子讓孩子們觀看。

3、孩子們説:老師,你們想不想也使你們撿到的樹葉變一變呢?你準備把你的樹葉變成什麼呢?

幼兒根據樹葉添畫造型:

1、把自己撿到的樹葉用雙面膠貼在紙上。

2、用記號筆、蠟筆大膽構造、想象。

3、可選擇一片或多片樹葉自由組合創造。

4.給樹葉畫上手,腳,讓它變成一片會跳舞的葉子

師生交流分享:

1、讓幼兒展示,介紹作品,對幼兒的創造意識給予肯定,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與成功感,體驗和分享自己的和別人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地響亮地介紹,語言能完整、流暢。

3、老師對幼兒的今天活動情況作適當評價。

4、共同收拾各類教玩具。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觀察秋天水果,比較水果果核特徵。

2、知道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石榴、桔子、柿子、棗子、柚子實物。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瞭解秋天水果果核的特徵。

活動難點:

感受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你們都吃過什麼水果?

小結:好多水果都是我們喜歡吃的,秋天有好多水果多成熟了。

二、幼兒觀察,討論

秋天有哪些水果成熟了?(出示PPT1)

小結:原來石榴、桔子、柿子、棗子、柚子都是秋天成熟的。

這些水果裏有果核嗎?

(幼兒根據經驗講述)

三、果核配對

看一看!(出示PPT2)

石榴、桔子、柿子、棗子、柚子果核是哪一種?

水果果核連線,出示食物進行驗證。

小結:水果的核都是不一樣的。

活動延伸:

回家後再找找還有哪些是秋天的水果?看看果核是怎樣的?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13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品品、聽聽、玩玩了解花的用途。

2.創造性地設計花的禮物,使幼兒進一步萌發愛花、護花的意識。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場地佈置(花仙子的花園)

金銀花露、玫瑰花茶、菊花茶、桂花糕、蜂蜜、花卉精油、薰香用品、乾花袋、花朵裝飾品、春姑娘圖片、花朵頭箍、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環境,感知花的美

1.帶入場地:今天我們去花仙子的花園玩,好嗎?

2.觀察環境:你們覺得花仙子的花園怎麼樣?為什麼漂亮?

看見花你感到怎麼樣?

二、觀察、品嚐、發現、感知花的用途

1.出示花的禮物:花仙子還為我們準備了許多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2.幼兒觀察、品嚐花的禮物

(1)提問:你們認識這些禮物嗎?它是怎麼用的?

(2)教師和幼兒一起説説、嚐嚐、戴戴、喝喝、用用花的禮物。

3.逐個提問:這是什麼?可以用來做什麼?

4.小結花的用途

提問:花還可以做什麼?

(1)做藥(2)可以吃(3)泡茶喝(4)用花做好看的裝飾品(5)清香空氣(6)可以美容……

三、創造花的藝術品

1.觀察花仙子的花朵頭箍:花仙子的禮物你喜歡嗎?我也用送點禮物給花仙子。我的頭箍是用什麼做的?

2.提出創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禮物送給別人?後面老師準備了紙筆,請你們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禮物畫下來。等下説給大家聽,你做了什麼花的禮物,準備送給誰。

3.幼兒繪畫:花的禮物

4.幼兒描述自己的創造。

四、情感激發

你覺得花的用處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花?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14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感知物體間的空隙。

2、感受科學探索活動的快樂。

3、遷移生活,探索利用空隙合理有序的擺放大小不同的物品。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材料幼兒每人一份 大記錄表 小卡片 演示文稿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導入活動

“今天,楊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做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先來看看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哪些東西?(在一個透明的杯子裏裝滿核桃、花生豆、小米)這三樣東西大小有什麼不同呢?”引導幼兒觀察後説一説。

二、自由猜想 操作驗證

請小朋友把自己面前的東西到在盤子裏。

1、“剛才小朋友把杯子裏的東西全倒出來了,小朋友能不能再把他們都裝進去呢?先來猜想一下先放什麼?再放什麼?最後放什麼?(幼兒自由猜想,個別回答。)

教師根據幼兒的猜想做記錄。

2、“到底哪種方法呢?現在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先來試一試,好嗎?”(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提醒幼兒一種東西放完後再放另一種東西;操作時要輕拿輕放)

3、説一説自己是按哪種順序放的?引導幼兒觀察為什麼有的把全部放進去,有的已經放不進去了?

4、“___、___、___……把東西都放進去了,他們是按照什麼樣的順序來放的呢?我們都來試一試吧!”

(教師引導幼兒分步邊操作邊觀察,得出結論:幾個物體放在同一個容器中,物體越大,空隙越大,物體越小,空隙越小。先放大的物體後放小的物體,就會節省空間,放的東西會更多。)

5、“小朋友一起往這看!”(引導幼兒觀看演示文稿,強化認識)

三、遷移生活 解決問題

“剛才小朋友發現放東西時先放大的後放小的,就能放更多的東西。那我們就把這種好方法帶到我們的生活中,來解決一些小問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後,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理玩具、廚房裏的盆)

四、鞏固認識 結束活動

“小朋友快來看!這有這麼多的玩具,想玩嗎?”(引導幼兒觀察籃子裏的物品是整齊擺放的,然後進行分組活動。)

“時間不早了,我們把東西收拾一下吧!”(引導幼兒將打亂物品利用空隙整理擺放。)

“我們用這種好方法去整理我們教室裏的玩具吧!”帶幼兒離開活動室,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15

設計意圖: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都喜歡出去旅遊,每次旅遊回來都希望把自己見到的、好玩的事情説給老師、小夥伴聽。結合孩子的需要和興趣,我班開展了“快樂的旅行”這一主題。隨着活動的不斷延伸,一次孩子們在進餐中竊竊私語,老師蹲下身仔細傾聽孩子的對話,才知道他們有一個新的“發現”:食物在肚子裏會“旅行”嗎?多有趣的問題呀!孩子們都關注着呢。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生活中有多種多樣的食物,孩子們總是吃不夠、説不完。為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食物的旅行”主題活動由此生成展開。為體現新課改精神,我們以整合的觀念,目光短淺是讓幼兒在認識人體的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的同時,重點知道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合作能力。為使活動真正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我注意靈活採用教法:首先設置問題情境(從孩子們好奇心入手——“吃下去的東西哪去了?”)觀察法(用孩子的眼睛去發現——食物在人體裏的消化過程)操作法(以孩子喜愛的操作形式展開——動手動腦拼圖、“構建”消化系統圖)等等。為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作用,親手製作課件,使學習活動更為具體生動且有趣味性。

教學目的:

1、認識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重點知道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2、加深幼兒對身體的瞭解,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3、培養幼兒觀察力及合作能力。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人體消化系統卡片數套,小兔布偶一個,食品、白板紙、油畫棒、大小塑料軟管等材料若干。

2、課前與爸爸媽媽討論及查找有關資料。

3、主題環境創設(人體模型、人體各結構圖等)

教學過程;

一、教師與幼兒每人吃一塊蘿蔔片,談話關提出問題讓幼兒猜測,引出課題“食物的旅行”。

1、講述故事“蘿蔔的旅行”。

2、利用小兔布偶,重點提問:蘿蔔都經過了哪些地方?

二、幼兒自選食品(糖、餅、果等),再次體驗食物在身體裏的感受。

三、認識主要消化器官,瞭解食物的消化過程。

1、教師演示課件,幫助幼兒認識消化器官的名稱。

2、重點講解胃與身體健康的關係:讓幼兒明白不良飲食習慣對胃的傷害。

3、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討論:辨別哪些是健康的飲食行為?哪些是不健康的飲食行為?教育幼兒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四、分組操作活動:加深對人體主要消化器官的理解。

1、分組玩拼圖遊戲。幼兒利用小卡片,合作拼成一幅完整的人體消化系統圖。

2、部分幼兒躺下將人體外形輪廓勾畫出後,自主選擇大小、長短不一的塑料軟管等材料(做食管、胃、小腸、大腸等)。

3、分享交流:教師與幼兒共同將做好的人體消化器官圖佈置在室內主題欄目中。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16

活動目的:

1.瞭解一些常見動物的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的動物所採取的睡眠方式,是為了適應環境,保護自己。

2.樂意與同伴交流經驗,並用肢體動作表現,萌發探究動物奧祕的興趣。

3.知道人睡覺的一些衞生常識,懂得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幼兒和動物午睡PPT

2、地面遊戲棋,篩子

活動過程:

一、昨天中午小朋友午睡了嗎?你知道自己午睡的姿勢嗎?觀看PPT,幼兒講述  講訴孩子們幾種睡覺的姿勢:趴着,咬被角,蒙着頭,蜷着……

二、人需要睡覺,動物需要睡覺嗎?你們知道動物是怎樣睡覺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幼兒邊看邊猜,並模仿)

1.觀看PPT,觀察動物特殊的睡覺方式並講述。

蝙蝠:倒掛着睡,蝙蝠是倒吊着睡覺的。睡覺時,後肢鈎住屋檐,身體倒掛,頭朝下,一旦遇到敵害,便可鬆開腳爪展翅飛去。

丹頂鶴:單腳站立睡覺。

貓頭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睡覺小刺蝟:變成球睡,刺蝟睡覺時,除了把嘴和鼻露在外面外,(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還把身體蜷成球形,棘刺直立,鼻子稍稍露出外面。這樣全副武裝的睡覺,可以防止敵人的突然襲擊。

小金魚:睜着眼睡,因為它沒有眼瞼。魚兒睡覺時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且每隔十幾分鍾就有節奏地變換一次。

馬:站着睡,馬是站着睡,如果馬躺倒睡覺,説明這匹馬已經有病了。

烏龜:縮到殼裏睡,更好的保護自己。

小狗:狗常常用前肢捧着鼻子睡覺,這是因為它的鼻子特別"珍貴",所以要好好保護。

小貓:貓是側着頭,一隻耳朵緊貼着前肢睡覺。它的耳朵特別靈,周圍稍有動靜,就會引起警覺。

2.集體討論:動物為什麼這樣睡覺?

逐個講述小結:動物的睡眠方式是和它們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環境有着密切聯繫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保護自己。

3.動物睡覺方式一樣嗎?

哪些是站着睡覺的?馬、鴛鴦誰倒掛着睡?蝙蝠誰是趴着睡的:小狗、小貓

三、遊戲棋活動《動物睡覺的祕密》。

(1)出示遊戲棋教師:今天,黃老師還帶來了一副關於《動物睡覺的祕密》遊戲棋,你們想不想玩?

(2)認識遊戲棋譜,瞭解遊戲棋規則認識起點終點,行徑路線遊戲棋規則:走到有小動物圖片的格子裏時,必須模仿小動物的睡眠姿勢,模仿對的小朋友可以往前進一個,模仿的不對的請後退或停止。

四、結束活動

組織幼兒討論:"我們為什麼要午睡?"教師:你們年齡小,每天需要睡眠的時間很多,只靠晚上的睡眠時間是不夠的,因此中午還要再睡一會,這樣,大腦才能休息好,小朋友就會少生病,身體更健康。如果你午睡時,實在睡不着,也應該保持安靜,不影響他人午睡。正確的睡覺姿勢應該向右側卧,頭枕枕頭,小手放好,腿微蜷……今天,我們知道了這些小動物睡覺的樣子,你覺得有趣嗎?自然界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它們睡覺的方式,也很特別,請小朋友們回家後,繼續去觀察,小動物睡覺的方式。

五、延伸活動

請幼兒到活動區繼續探討小動物的有關知識,豐富幼兒的認識。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17

幼兒園教案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輕重,讓幼兒感知、學習比較輕重的方法。

2.讓幼兒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並根據物體的輕重排序。

3.提高幼兒的感知覺能力。

幼兒園教案活動準備:

1.衣架一個

2.三個相同的礦泉水瓶(一個裝滿水,一個裝半瓶水,一個空瓶)三個相同的易拉罐(一個裝滿水,一個裝半瓶水,一個空瓶)

3.一大一小積木若干,大小、形狀相同的積木若干(按3、6、10數量扎一起)

4.棉花沙包、豆子沙包若干、籃球、鐵球、蘋果、梨、桔子

5.在生活活動、區域活動中學習如何使用天平

幼兒園教案活動過程:

一、出示平衡的衣架,讓幼兒觀察並提問: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衣架)它有什麼作用?(掛衣服用的)現在我掛在前面,它處於什麼位置?(水平)。請小朋友再看:我在衣架的一側掛上一袋橡皮,你們觀察衣架有什麼變化?(掛橡皮的一側下垂)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掛橡皮一側重,另一側沒掛物品的輕),你們在看,我在衣架另一側掛一把尺子,你會發現什麼變化?(掛尺子的一端下垂,掛橡皮的一端翹起來)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或這説明了什麼?(掛尺子的一端比掛橡皮一端重)

師:小朋友非常聰明,知道在平衡的衣架上掛物品,重的一端下垂,輕的一端上翹,衣服架可以幫助我們區分哪個物體重,哪個物體輕。

二、出示礦泉水瓶、易拉罐等相同材料的物品來比較輕重

(一)

1.教師:我這裏有三個礦泉水瓶(一個裝滿水、一個裝半瓶水、一個空瓶子)你們知道哪個瓶子重?哪個瓶子輕?你是怎麼知道的?

幼兒:裝滿水的重;裝半瓶水的輕;空瓶子的最輕(利用目測)

教師:請幼兒驗證,用手掂一掂,感知哪個瓶子重?哪個瓶子輕?

2.按由輕到重、由重到輕排序

教師:現在,小朋友知道哪個重、哪個輕,請你按由輕到重排序,再按由重到輕排序。請個別幼兒操作

(二)

1.教師:礦泉水瓶透明,小朋友用眼睛看就知道,哪瓶水重,哪瓶水輕,我這裏還有三個不透明的相同的易拉罐,你們怎麼分辨哪個罐重?哪個罐輕?(一個裝滿水;一個空的;一個裝半罐)並按由輕到重順序排起來。

2.一大一小的積木

3.大小、形狀相同、塊數不同的積木(3塊扎一起;6塊扎一起;10塊扎一起)

4.幼兒自由看、玩、掂,比較輕重並排序。

5.師幼一起驗證幼兒操作,總結:相同的易拉罐,空的最輕,裝半瓶水的較輕,裝滿水的最重;相同的積木,大的重,小的輕;大小、形狀相同的積木,塊數多的重,塊數少的輕。

三、比較不同物品的輕重

(一)

1.大的棉花沙包、小的豆子沙包

師:請小朋友猜一猜,哪個沙包重,哪個輕?

2.籃球、鐵球

師:這兩個球,哪個最重,哪個最輕?

3.大小几乎相同的蘋果、桔子、梨

師:這三個水果,大小差不多,用掂的方法很難比較,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比較這三個水果的輕重呢?來小朋友動手玩一玩。

(二)幼兒玩

1.集體討論:為什麼大的棉花沙包輕,小的豆子沙包重?為什麼大的皮球輕,小的鐵球重?

2.請個別幼兒驗證怎樣比較蘋果、梨、桔子的輕重(用天平秤,稱一稱)

四、比賽

兩組比賽:不同輕重的物體混放,每一種兩個,每組幼兒協商每人排一種,比較同類物體的輕重,分別擺放在兩個寫有輕重的箱子裏,快、對的那一組為優勝組。

另換兩組比賽:不同輕重、不同類物體混放,請幼兒用掂、稱等方法,按照從輕到重的順序排序,正確的一組為優勝組。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18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同等數量的條件下骨牌的傾倒與路線、排列、間隔有關。

2、能夠通過觀察、合作、比較,大膽的進行有目的有規律地探索。

3、培養幼兒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體驗遊戲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三張路線圖、兩張記錄表各5份、骨牌若干數量、筆、投影儀、課件、錄像、地墊。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木塊。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積木,想玩嗎?去玩一玩。

二、老師演示推多米諾骨牌,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排出8塊,輕輕推第一塊,你們猜這些積木會怎樣?是這樣嗎?我來試試。你們想玩嗎?

三、幼兒玩多米諾骨牌。

1、你成功了嗎?為什麼會倒?你的為什麼沒有倒?

2、幼兒再次玩。排成彎的。

出示兩條線,大拐彎和小拐彎。討論哪種更容易倒。

四、幼兒合作玩多米諾骨牌。

1、看圖片。

多米諾骨牌除了排成直的和彎的,還可以排成各種圖案呢,看。你們能排出其它的圖案嗎?

2、合作玩多米諾骨牌。

交代要求:我們一個人的木塊不夠,怎麼辦?怎麼合作呢?找好朋友,5個人一組,選一個組長,討論排成什麼圖案。最後請他來介紹後並且推倒。

五、遊戲:人體多米諾。

生活中除了用積木,還可以用麻將牌、硬的香煙殼子來玩多米諾。更有趣的是還可以用我們的人體當多米諾骨牌呢。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19

【活動設計】

有一天午睡時,小朋友在脱衣服時聽到了噼噼啪啪的聲音,有的小朋友説玩滑梯的時候頭髮在“跳舞”,覺得很奇怪!還有一次,我們為女孩子們梳頭,孩子們發現頭髮被梳子吸起來,十分好奇。《綱要》強調:科學教育的內容應從身邊取材。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於是,我設計了“有趣的靜電”這一活動,讓孩子們認識靜電現象,知道摩擦起電的原理,激發幼兒好奇心和科學探索的慾望。

【活動目標】

1、充分感知,觀察不同材料摩擦所產生的靜電現象。

2、通過合作探索,記錄下不同材料摩擦產生的靜電現象。

3、願意參與探索活動,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記錄表,碎紙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剪刀,鉛筆,排筆,水彩筆,吸管,玻璃瓶,幼兒事先分為4組(紅、黃、藍、綠)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變魔術,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塑料小勺。

2、教師變魔術,讓塑料小勺吸起紙屑。

師:想讓它發揮魔力,還得請坐的的朋友配合配合。

二、幼兒用小勺自由探索,將小紙屑吸起來。

1、教師提問,引發幼兒思考。

2、請幼兒嘗試操作。

3、請個別幼兒説説自己的方法。

4、教師小結。

師:其實我們這個神奇的魔術是因為摩擦產生了靜電,所以能把小紙屑吸起來。摩擦的力量大,靜電產生的多,塑料小勺吸附的紙屑就越多。

三、幼兒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實驗。

1、教師出示記錄表。

2、教師交代注意事項。

師:小魔術師們,我們研究魔術的時候,桌上的材料不要爭搶,自己先拿一種材料,研究完了,放回盤子裏,再換另外一種材料。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師幼交流實驗結果。

5、教師再次實驗。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摩擦後都能產生靜電現象。

四、提問:生活中你們見過哪些靜電現象。

1、請個別幼兒説説自己遇到的靜電現象。

2、教師小結: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很多物品因摩擦而相互吸引,如我們梳頭的時候,梳子和頭髮也會互相吸引產生靜電現象。脱衣服時,我們身上的毛衣和襯衣和頭髮都會產生靜電現象。

五、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師:小魔術師們都學會了我的魔術,現在我們就一起到外面去表演給小班的弟弟妹妹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方案 篇20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進一步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

2.初步感知圖形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活動準備

1.玩具車四輛。

2.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積木若干。

3.學習資源課件。

活動重點

比較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不同。

活動難點

感知圖形與生活相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玩具車,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神祕的百寶箱,請小朋友到上面來摸摸。

師:小朋友在家都是怎麼玩的呢?為什麼它們都會向前跑呢?(都有輪子)

(二)基本部分

1.結合生活經驗,知道其他物體也有輪子。

師:除了小汽車有輪子,你們見過身邊還有什麼東西有輪子呢?

2.出示圖片,結合幼兒回答,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其他帶有輪子的物體。

火車、自行車、輪椅、旱冰鞋,等等。

3.輪子的形狀和作用。

師:小朋友,你們仔細看這些輪子都是什麼形狀呢?

圓形。

4.通過比較,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

師:如果我把輪子換成三角形和正方形,你們覺得可以嗎?為什麼呢?

我有一位動物朋友,它就想把圓形的輪子改成三角形、正方形,讓我們來幫幫它吧。

5.通過積木進行操作,感知圓形適合做輪子。

師:後面有很多不同形狀的積木,小朋友現在自己動手操作下,看哪個圖形適合做輪子。

(三)結束部分

1.老師進行總結。

請拿各種輪子的小朋友到前面,結合課件,驗證哪個圖形適合做輪子。

師:為什麼是圓形適合做輪子呢?

結論:因為圓形沒有邊和角,沒有東西阻礙它向前運行,而正方形和三角形有邊和角,會阻礙運行,所以圓形適合做輪子。

2.帶領幼兒到操場觀察其他帶有輪子的物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cehua/rn4jd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