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讀後感 >讀書筆記 >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筆記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筆記

這幾天我認真地讀了《有效教學》這本書,書中有很多理論思想使我受益匪淺,不僅知道了有效教學的含義,也同時意識到有效教學對於教師來講在新課程教學當中它有着很多的實際意義.在讀了《有效教學》的基礎上,結合本人的課題《和諧互動式國中思品課堂教學研究》,有了幾點不成熟的想法.今天,不妨寫下來,供大家商榷.

有效教學讀書心得筆記

一,課前的充分準備是和諧互動的前提.

有效教學首先體現在有效備課上,課前的充分準備就是有效備課.怎樣才能算是有效備課呢 第一.備而能用.備課應該備而能用,減少無效備課,"備課""上課"不能兩張皮.第二.有利於教.有利於教師落實地教,巧妙地學,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使教師水平迅速提高.第三.有利於學.讓學生學得快,學得紮實,所有的知識過手,培養能力到位,力爭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向課堂要效益.

曾經有老師認為,現代課堂強調師生互動和動態生成,而且在課堂教學中尚有許許多多的不可預見性,那麼似乎可以簡化備課,甚至不要備課.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促進者,引導者,怎樣促進,怎樣引導,是不可能在教學活動中隨意生成的,必須在課前事先有所考慮,課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師運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導,學生學習慾望和動機需要教師去激發.沒有備課時的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就沒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課堂中的遊刃有餘.因此,實現課堂教學的和諧互動,課前師生的充分準備是前提.

二,教師角色意識的轉變是和諧互動的保證.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角色是傳道,授業,解惑,新課程下的教師角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必須改變傳統課堂中教師單向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積極地參與到互動中來,師生,生生之間平等的互動.教師必須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中解脱出來,這是兩種教育觀念的激烈碰撞,對教師來説無疑是一種新的挑戰.面對新課程,教師只有轉變角色,明確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真正身份,充分重視和諧互動對學生學習的重大意義,才能處理好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關係.教師即促進者,指教師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發展.教師即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師最明顯,最直接,最富時代性的角色特徵,是教師角色特徵中的核心特徵.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

教師應成為學生個性張揚的促進者.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于思考,善於動手,這就要求教師調整,改變教學行為和策略,轉變角色,不再是知識的佔有者,傳遞者,應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中給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使課堂變成充滿生趣的師生交流場所.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與課程是彼此分離的.教師被排斥與課程之外,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使教師喪失了課程的意識,喪失了課程的能力.教師更應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教師要形成強烈的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

三,平等,對話與交流是實施和諧互動的基礎.

成功的課堂或者説成功的互動合作,離不開師生之間的和諧的交流和平等的對話.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不再是一種以教師講授為主的交流,不再是唯教師,唯教材而獨尊的行為.而是一種體現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沒有對話和交流就沒有真實的互動,這種交流和對話必須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的基礎上,只有在師生和諧互動中才能形成學生的體驗與收穫.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教師要及時反饋與鼓勵.學生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喚,才能保持開放的心態,才能產生充滿活力,充滿創造的體驗,也才能在對話的過程中生成新的認識.如果教師上課還是"一言堂",學生只有隨聲附和的份兒,那就根本談不上彼此之間敞開心扉,實現平等,民主的對話.課堂教學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中進行的"對話",教師和學生不僅僅通過語言進行討論或交流,更主要的是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在對話的過程中,教師憑藉豐富專業知識和社會閲歷感染和影響着學生,同時,學生作為一個個具有獨立完整的精神的個體展示在教師面前.這種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對師生雙方來説,都是一種"共享".教師是學生年長的夥伴,真誠的朋友,貼心的師長.在課堂教學中應善於營造一種生動,平等,和諧的對話情境.教師要擯棄自己唱主角,學生當配角,部分學生唱戲,多數同學當聽眾的狀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影響着學生,感染着學生,引導着學生.在多元的互動中,學生的見解,教師的知識閲歷,學生的生活經驗,個體的獨特感受交織在一起,從而達成課堂的教學目標,這種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就是一種"共享".這就使得課堂溝通在渠道上多樣化,在信息交流上多元化,和諧互動的課堂需要對話和共享.

四,和諧的師生關係是課堂和諧互動的重要條件.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只有建立起師生間溝通的綠色通道,才能營造教與學之間寬鬆,民主,和諧的氛圍,才能為師生互動創造條件.在教學中,教師始終要語言親切,態度和藹,熱情耐心,對待學生

要一視同仁,多關心,多鼓勵,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與他們平等相處,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他們得以在民主,愉悦,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習,讓他們感到教師的平易近人,親切可信,從而樂於和教師交往,積極,主動,自覺地參與學習.

五,興趣是激發學生真實互動的內在動力.

激發鼓勵教師在參與過程中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勵是培養興趣的重要前提.古人云:樂學才能善求.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最實際的內部動力,有了興趣,思維就會處於活躍狀態,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和有創意的新觀點,並且在課堂互動中與別人交流和商討自己的觀點和方法,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給學生提供在集體討論中自主選擇話題的機會.通過激發學生的思想和觀點,教師可以使學生們共同對他們的學習負責.給學生提供自由表達和共同闡述的空間,自由選擇的權利,提高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

六,關注與傾聽是實現課堂和諧互動的必要的修養.

和諧互動要求要學會關注.教師不僅要自己關注學生,還要培養學生學會關注.學生不只是關注教師,還要關注其他學生.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關注教師和其他學生,課堂上就不可能呈現出和諧乃至高效的"互動".教師關注學生,不僅要關注學生的今天,更要着眼發展;不僅要關注好的學生,更要關注學習偏差的學生;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還要關注學生的能力,情感,意志等等.學會關注是"和諧互動"所必不可少的.

傳統的課堂上學生形成以"靜聽"為主的學習定勢,使學生養成心理上的依賴性,不利於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創新能力.要讓學生走出"靜聽",學會"傾聽"."傾聽"是教師與學生心靈溝通的一種方式.一位善於"傾聽"的教師就像一位高明的心理醫生,能夠準確把握學生脈搏的跳動,能夠及時預測學生情緒的波動,能夠巧妙調整課堂的氣氛,把師生的溝通上升為一種藝術.教師的"傾聽",改變了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獨立思考.教師不僅要自己學會傾聽,還要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生在課堂上的傾聽,有兩層含義:一是傾聽教師,二是傾聽學生.學生傾聽的質量是"和諧互動"的重要保證.

七,高超的提問藝術,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實現和諧互動的真實有效和生成.

提問是教學的一種手段,是實現師生和諧互動的平台;提問是一種交流,是師生傳遞信息的一種渠道,是引發學生思維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在一般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都能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實現教學活動中的師生互動.但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兩類,一是問題比較簡單而直觀,學生可以不假思索便可以回答,或者僅是讓學生做出"是"與"否"的回答,沒有體現出提問的真正價值;二是教師連珠炮似的提問,學生機械反應似的回答.表面上看起來很熱鬧,老師和學生間的問題一個接着一個,學生的小組討論一次接着一次.但是問題和討論都沒有質量,對老師和學生都缺乏挑戰性.這兩類問題反映出課堂的互動大多在淺層次上進行着,沒有思維的碰撞,沒有矛盾的激化,也沒有情緒的激動,整個課堂看似互動充分,而實質上平淡乏味.愛因斯坦説過:"提出一個問題往而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教學或實驗上的技能問題,而提出問題,卻需要創造性和想象力."這句名言正好揭示了課堂提問的最為關鍵的問題,那即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自身藝術的提問,切中學生的要害,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生成新的問題.課堂提問需要體現這樣幾個特點:一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一種好奇心,產生求知慾望;二是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學會想問題,調動學生的內在動力,自覺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三是培養學生的勇氣,讓學生敢想,敢説;四是要讓學生能夠產生新的問題,生成是課堂提問產生的最好效果.

通過這本教研書的學習,我在教學中有了一定的進步.我將繼續學習,充實自己,早日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為培養人才做出應用的貢獻.

標籤: 筆記 教學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uhougan/biji/3ojol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