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有效教學十講讀書心得3篇

有效教學十講讀書心得3篇

“有效教學”是隨着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過程中,來解決課堂低效、無效問題而被提出的重要方向。下面是本站為大家帶來的有效教學十講讀書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有效教學十講讀書心得3篇
有效教學十講讀書心得範文1:

知識技能是學科的軀體,過程方法是學科的思維方法。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領悟或者掌握其中的思想方法、思維方式、他掌握的就是一大堆“死”知識,是“行屍走肉”。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是要付出代價的。我們在教學中是否是為了達到目標,而把過程給省略了呢?是否為了省時而直接告訴學生答案了呢?是否為了節省更多的成本,而排斥學生的思考呢?是否把教學過程庸俗到無需智慧努力,不要動腦筋,只要記憶練習就能掌握教師所講的東西呢?是否我們培養的就是那些不思考知識、批判知識、創新知識的“好學生”呢?是否我們在困惑,為何學生學了那麼多,卻不會運用,盤活呢?以前曾看過的一個故事竄入了我的腦海——

一個外國的孩子,他正在獨自玩沙,顯然玩得很專心也很有耐心。他用小鏟把沙裝進漏斗,開始的動作比較笨拙,動作也很慢,玩了一會兒逐漸熟練了,動作也越來越快,但他發現總也裝不滿,疑惑地看了一陣漏斗之後明白是因為漏斗會漏沙,於是就用手指堵住漏斗底部的漏口,這樣終於使漏斗裝滿了沙子。然後他試圖把漏斗裏的沙子倒進瓶子裏,可是發現從手指移開到對準瓶口,沙子已漏得差不多了。這個外國孩子開始加快手移開的速度,幾次之後,他突然意識到,把漏斗直接對準瓶口,沙子會一點漏地順利進入瓶子。於是他按照這種方法很快裝了一瓶子的沙子,同時歡快地笑起來並回頭看看媽媽,而媽媽則拍手以示鼓勵。

一箇中國孩子玩沙,他一開始也是忙着拿起漏斗向裏面裝沙子,也同樣是發現了沙子進漏斗後都流出來,所不同的是旁邊的母親一看沙子都漏光了,就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孩子把漏頭直接對準瓶口,然後再灌沙子。結果孩子沒經歷任何挫折、也沒有體驗任何失敗就立刻學會了正確的玩法,但也很快就爬出了沙坑不玩沙了,因為這個玩沙的過程一被簡化就沒什麼意思了。

當那個外國孩子還在津津有味地與沙同樂的時候,這個中國孩子已經玩膩了,正纏着媽媽要抱。

想到這兒,我的心情已不再平靜:在教學中,我給孩子探索的機會了嗎?我是否也充當了中國媽媽的角色?對於孩子學新知的探索過程,我是否總是在無意或在好意中干擾了這一過程的自然進行?答案肯定的!不止做過,還不止一次。在我的思想理念中,雖然已有了一些強調"過程"的意識,但我也不是認為孩子技能學得越多、越快就越好嗎?當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我不也多少次地手把手地教孩子,讓他們很快地學會比較難的知識嗎?忽然想起了以前聽過的“做中學”“玩中學”,原來還藴含着如此深刻的道理。終於,在我的腦中理論和實踐的斷路給聯結上了:

聯結學習理論認為,一切學習都是通過條件作用,在刺激和反應之間建立直接聯結的過程。聯結是通過盲目嘗試、逐步減少錯誤而形成的,即通過試誤形成的。理論與實踐鏈接的頓悟的驚喜令我興奮!在未來的日子裏,就讓書香繼續浸染我吧,我將會迎接更多的反省!

運筆至此,發現已難再下筆,只能感慨:一筆難書盡此書的奧妙啊!因本人的眼力、領悟力、素養的限制,實難把其精髓處一一道來,還是讓我們一起都去看看這本書,親自去感受感受、體驗體驗,我相信,你會更深地體會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的含義。再次默默地注視《有效教學十講》,心中一個念頭不期地出現了:好書,是需要我們一讀、二品、三回味的,“有效教學”,我會再次與你相約在書中、夢中…

有效教學十講讀書心得範文2:

“有效教學”是隨着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過程中,來解決課堂低效、無效問題而被提出的重要方向。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是教學研究的一個永恆課題。看完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學十講》後,我深有感觸,也受益匪淺,從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發。如何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實現既定的學習目標?那就要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體會:

教學是否有效,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正如書中所説有效教學不僅需要教師該如何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發展,也是我們該如何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只有在做好這兩個問題的前提下,我們的教學才會走向優質。

一、從學生方面

要以學生為本,用真愛構築課堂。新一輪課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則就是要在教學全過程中真正貫徹“民主和諧”、“師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能夠不斷的獲得美好的心靈體驗。引用餘教授的話:“成功的體驗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課堂中教師應努力創設一種“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環境,營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問題,鼓勵學生提問、概括、假設和陳述的課堂氛圍,高度鼓勵和評價學生的積極參與。從《有效教學十講》中明白了我今後更要努力實現課堂教學從觀念到行為的轉變,改變以往以單純傳授知識為手段的做法,對學生的感情、態度、價值觀給予更大的關注,創造一種別具一格的教學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更富人性化,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從教師方面

首先要深入鑽研教材,讀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難點,把教材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具有走進去的深度和跳出來的勇氣;其次要拓寬知識面,豐富知識背景知識,內化為對教學有用的東西,使文本在學生眼前不再是孤立出現的一株植物,而是有着深藍色天空作映襯的一幅圖畫。謹記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再次,要研究兒童心理和學習心理。通過閲讀這一段我理解要提高教學效率,我覺得第一步應該從鑽研教材入手。我們既要尊重教材,對教材進行全面的分析發掘,領會其藴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又不能侷限於教材,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創造性的理解,進一步發揮新教材的作用。

三、從教學方面

要強調精心預設,課前儘可能預計和考慮學生學習活動的各種可能性,減少低水平和可預知的“生成”,激發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沒有高質量的預設,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提問是組織教學、啟發學生思維的手段,能幫助我們探索並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教師應熟悉教材和學生,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提問。提問應有一定的導向性,如導向文化感,導向品格修養等,促進學生的思考。這樣的提問和由提問引出的討論就有利於學生思維素質和思想素質的養成。另外,美術教師應善於運用教學話題,提供一個討論中心,圍繞這一中心引出多個問題。這樣做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樣的提問應叫開放式提問,它沒有標準答案,不能用簡單的“是”“否”之類的詞來回答。

四、從反思方面

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後反思就顯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有效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將教學實踐和反思緊密結合。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無論是行家裏手,還是年輕教師,在各自的認識層面上都會發現不足,都會留有遺憾因此我們就要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看完《有效教學十講》後我明白了應該留有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讓自己像過電影似的再現課堂教學的情景,及時捕捉問題,記下得失。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有沒有比我更好的教學?如果不及時反思,很多感覺稍縱即逝,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還會出現類似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認為我們要像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素養一樣不斷地提高我們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

總之,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對《有效教學十講》的閲讀,我才剛剛接觸它的皮毛,今後還將繼續深入閲讀,要達到觸及它的精髓,把自己的每一堂課都上的有效,追求高效課堂是我的目標,為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堅決杜絕負效教學,努力避免無效教學,革除低效教學,追求高效教學。讓我的學生在我的課堂上自主快樂的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裏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有效教學十講讀書心得範文3:

劉向説過:書猶如藥也,善讀可以醫愚。讀了《有效教學十講》如珍似寶,同時也感慨不已。當久了老師,讓自己能認真的讀一本書,而且不是所謂的閒書,還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不知道大家如何,對於我是這樣的.但是當我打開這本書開始閲讀的時候,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了,打動我的是餘教授的親切,從字裏行間透射出的詼諧與誠懇,他用敏鋭的目光,娓娓道來的語氣和生動的比喻,向我們表達了他對當今教學的看法。其中信手拈來的案例,是我們一線老師的參照物,這真的是彌足珍貴。我記得林高明老師曾説過這樣的一句話:只有打開教室的門,才能敞開學生的心門。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想説的是,教師只有博覽羣書,才能走學生的心門,正所謂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我是抱着學習的心態來的,不敢説有什麼體會,就暫且談談一些心得,請老師們多多指教。

作為一名一線的老師,在教學之後我有很多的疑問,每次上完課之後,總覺得不滿意。不知道為什麼自己不滿意,問題出在哪。當了近十年的老師,現在去回想説,讓自己印象比較深刻的一節課時,居然是茫茫然的,我在上課的時候,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華而不實,一心想讓課堂熱鬧,可是事後回想起來,我的學生在我的課堂上,學了多少,我自己都不知道。這可能就是涉及到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今天才意識到這一點,真的很慚愧。

這本書讓我感觸比較深的是第二講的教學的生成性。不知道老師們對舊版本的《景陽崗》這一課有沒有印象,裏面有一道思考題是這樣的:現在我們要提倡保護動物,可為什麼要來學習這一課暱。當我把這個問題拋出來的時候,學生們真的是各抒己見,氣氛好不熱鬧。有的同學説,武松要上景陽崗,當然要把老虎打死,要不然,他自己就得死。學了這一課,我明白了,應該出手就出手,所以我們要來學習這一課。我當時還表揚了這位同學聰明呢。有的同學説,武松太殘忍了,不需要把老虎打死,只要打昏,照樣可以過崗呀。當時我表揚這位同學説,很有愛心,還叫我們班的學生向這位同學學習。其實,在當時我完全沒有意識到學生已經偏離了思考題,我自己不但沒有阻止他們,還鼓勵他們。在我的課堂上,武松是被披的體無完膚了。其實這一個問題,是讓我們知道,我們要學習的是他機智、勇敢的精神,不是讓我們去學習他打老虎的。讀了這一講,我才知道,這是價值觀的偏離,扭曲了學習的方向和實質,這真的是很可怕的事。

當然讀了這本書也許是我自己的水平不夠,沒有理解其中的道理。有一個疑惑,如果有機會,希望得到各位老師的指點。是關於第五講的教學關係。在125頁中有對於好老師的討論。我們六年級裏有一篇課文《我最好的老師》。其中的老師,以獨特的教學方法,折服了很多的學生。肯學習的學生,當然認為這樣的老師是好的老師,可是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要是不接受這樣的方法呢?其中有一位參與互動的老師,説讓差生説好的老師,才是好老師。可是,根據這本書裏的一些作法,好的學生肯定是樂意接受的,可是對於一些寧願老師喂一口,吃一口的學生呢,在我的課堂上我哪道不管他們了嗎?當然這決對不行,可是在課室上我應該如何來平衡我的教學呢?這是我的一個疑問?請各位老師能指教我。謝謝。

標籤: 十講 教學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7pl3y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