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江西導遊詞 >

江西概況導遊詞(精選8篇)

江西概況導遊詞(精選8篇)

江西概況導遊詞(精選8篇)

江西概況導遊詞 篇1

滕王閣

位於沿江北路,疊山路口南,贛江與撫河的匯合處。與湖北黃鶴樓、湖南嶽陽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

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太宗之弟“膝王”李元嬰任洪洲都督時所創建。後因王勃所作《滕王閣序》而名滿天下。滕王閣在歷史上曾迭廢迭興達29次之多。現在重建的滕王閣主閣系1989年10月8日竣工落成。

共九層,台高12米,淨高57.5米,南北配有迴廊連接的兩個輔亭,建築面積13000多平方米,背城臨江,濱鄰南浦,面對西山,視野開闊,距唐代閣址僅百餘米,主體建築為宋式仿木

結構,碧瓦丹柱,雕樑飛檐,斗拱綺户,宮燈高懸,書畫滿堂,不失王勃《序》中的美妙意境,且能縱覽現代城市的丰采。

滕王閣

滕王閣自古就被稱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首。重建後的滕王閣,無論其高度,還是面積,均遠勝於歷代四閣,同時也大超過了現在的黃鶴樓和岳陽樓,仍然居於三大名樓之首。重建後的滕王閣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滕王閣始建於代,後幾經興廢,明代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巡撫都御使韓雍重修,其規模為:三層,高27米,寬約14米。今重修後的滕王閣,連地下室共九層,高57.5米,佔地達47000平方米。滕王閣為歷代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之處。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曾設宴閣上,命諸臣、文人賦詩真詞,觀看燈火。

膾炙人口的《滕王閣序》

滕王閣之所以享有巨大名聲,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閣序》。傳説當時詩人王勃探親路過南昌,正趕上閻都督重修滕王閣後,在閣上大宴賓客,王勃當場一氣寫下這篇令在座賓客贊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即《滕王閣序》),王勃作序後,又有王仲舒作記,王緒作賦,歷史上稱為“三王文章“。從此,序以閣而聞名,閣以序而著稱。1300多年來,滕五閣歷經興廢28次,最後在1920_年被北洋軍閥鄧如琢部縱火燒燬。精心佈置的藝術殿堂

重修後的滕王閣,高聳於南昌城西,贛江之濱。步入新閣,彷彿置身於一座以滕王閣為主題的藝術殿堂。在第一層正廳有一表現王勃創作《滕王閣序》的大型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巧妙地將滕王閣的動人傳説與歷史事實融為一體。第二層正廳是23.90_2.55米的大型工筆重彩丙衡壁畫《人傑圖》,繪有自秦至明的80位領風騷的江西曆代名人。這與第四層表現江西山川精華的《地靈圖》,堪稱雙璧,令人歎觀止。第五層是憑欄騁最佳處。進入廳堂,迎面是蘇東坡手書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每一層都有一個主題,亦都與閣有關。《滕王閣序》中最著名的兩句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已作為主閣 正門的巨聯。暮秋之後,鄱陽

湖區將有成千上萬只侯鳥飛臨,那將構成一幅活生生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圖,成為滕王閣的一大勝景。

周邊景觀

新閣自1989年重陽節主體工程竣工,對外接待遊人,以後又不斷完善配套設施,逐漸在南昌城西形成了一片仿古建築羣。由東面榕門路進入園區,首先迎接遊人的是一座高大的二柱七樓彩繪仿宋式大牌樓。牌樓正中是青石貼金橫匾二方,東為“滕閣秋風”,西為“勝友如雲”。穿過牌樓,來到東大門,正上方懸掛貼金橫匾:“雄州霧列”。大門南北兩側為高低錯落的仿古街,店內多銷售字畫、古玩、工藝品、旅遊紀念品等等。 大門朝西的門楣之上,亦懸掛一橫匾:“地接衡廬”。

進入園區,園內綠草如茵,鮮花吐豔,環境優美。寬闊的閣前廣場將主閣襯托得分外莊嚴雄偉,充分展現了當年王勃所讚譽的那種“上出重霄”、“下臨無地”的氣勢。廣場與主閣之間,有一條南北貫通的幹道。幹道南端是一座白色四柱五檐徽式大理石牌坊。牌坊正中嵌兩方貼金橫匾,朝南為“

戟遙臨”,朝北為“美盡東南”。這是南門入園口。牌坊北側,立有“銅

奔馬”雕塑,又名“馬踏飛燕”,這是中國旅遊的標誌。幹道北端也有一處入園口,其西側,有園中之園的“俯暢園”。

滕王閣主閣

抱廈

主體介紹

滕王閣主體建築淨高57.5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其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12米高台座,分為兩級。台座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即從外面看是三層帶回廊建築,而內部卻

有七層,就是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加屋頂中的設備層。新閣的瓦件全部採用宜興產碧色琉璃瓦,因唐宋多用此色。正脊鴟吻為仿宋特製,高達3.5米。勾頭、滴水均特製瓦當,勾頭為“滕閣秋風”四字,而滴水為“孤鶩”圖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兩個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風雨橋。樓閣雲影,倒映池中,盎然成趣。

循南北兩道石級登臨一級高台。一級高台,系鋼筋混凝土築體,踏步為花崗石打鑿而成,牆體外貼江西星子縣產金星青石。一級高台的南北兩翼,有碧瓦長廊。長廊北端為四角重檐“挹翠”亭,長廊南端為四角重檐“壓江”亭。從正面看,南北兩亭與主閣組成一個倚天聳立的“山”字;而從飛機上俯瞰,滕王閣則有如一隻平展兩翅,意欲凌波西飛的巨大鯤鵬。這種絕妙的立面和平面佈局,正體現了設計人員的匠心。

一級高台朝東的牆面上,鑲嵌石碑五塊。正中為長卷式石碑一幅,此碑由八塊漢白玉橫拼而成,約10米長、1米高,外圍以瑪瑙紅大理石鑲邊,宛如一幅裝裱精工的巨卷。此碑碑文為今人隸書韓愈《新修滕王閣記》。韓愈在《記》中寫道:“餘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長碑左側為花崗巖《竣工紀念石》及青石《重建滕王閣紀名》碑,右側為花崗石《奠基紀念石》及青石《滕王閣創建紀年》碑。

由一級高台拾級而上,即達二級高台(象徵城牆的台座)。這兩級高台共有89級台階,而新閣恰於1989年落成開放。二級高台的牆體及地坪,均為江西峽江縣所產花崗石。高台的四周,為按宋代式樣打鑿而成的花崗石欄杆,古樸厚重,與瑰麗的主閣形成鮮明的對比。

二級高台與石作須彌座墊託的主閣渾然一體。由高台登閣有三處入口,正東登石級經抱廈入閣,南北兩面則由高低廊入閣、正東抱廈前,有青銅鑄造的“八怪”寶鼎,鼎座用漢白玉打製,鼎高2.5米左右、下部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攢尖寶頂圓亭式鼎蓋。此鼎乃仿北京大鐘寺“八怪”鼎而造。此鼎之設,寓有金石永固之意。

主閣概況

新閣的色彩,絢爛而華麗。其樑枋彩畫採用宋式彩畫中的“碾玉裝”為主調,輔以“五彩遍裝”及“解綠結華裝”。室內外斗拱用“解綠結華裝”,突出大紅基調,拱眼壁也按此色調繪製,底色用奶黃色。室內外所有樑枋各明間用“碾玉裝”,各次間用“五彩遍裝”,天花板每層圖案各異,支條深綠色,大紅井口線,十字口梔子花。椽子、望板均為大紅色,柱子油硃紅色,門窗為紅木傢俱色。室外平坐欄杆油古銅色。

主閣一層檐下有四塊橫匾,正東為“瑰偉絕特”九龍匾,內容選自韓愈的《新修滕王閣記》;正西為“下臨無地”巨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別為“襟江”、“帶湖”二匾。內容均選自王勃的《滕王閣序》,以上四匾均是生漆為底貼金匾額。

由東抱廈的正門入閣, 門前紅柱上懸掛着一幅4.5米長的不鏽鋼拱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乃毛_同志生前手筆。__1989年和1995年兩度登閣時,曾在這裏久久駐足觀賞,並與導遊員一同吟誦王勃《滕王閣序》文。

走進大廳,撲入眼簾的是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這是根據明朝馮夢龍所著《醒世恆言》中的名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的故事而創作的,浮雕主體部分,王勃昂首立於船頭,周圍波翻浪湧,表現王勃藉神力日趨七百里趕赴洪都的英姿。畫面右部為王勃被風浪所阻,幸得中源水君相助的情景,左部為王勃赴滕閣勝會,揮毫作序的場景。整個構圖採用時空合成的現代觀念,將不同時間、地點、人物、故事融合在同一個畫面,以傳統雕塑手法,並通過朦朧燈光的處理,把觀眾帶入幽遠迷人的意境中。

一樓西廳是閣中最大廳堂,西樑枋正中掛有白棟材同志書“西江第一樓”金匾。此廳陳放了一座滕王閣銅製模型,又叫“閣中閣”。它是按1比25的比例製作。台座乃是採用桂林白礬石打製,“閣中閣”由江西銅工藝品廠鑄造。廳內丹柱上懸掛有多副出自名家手筆的楹聯。第二層是一個暗層,採光和通風均靠人工解決。此層的陳設,體現的是“人傑”的主題。正廳的牆壁上,是大型丙烯壁畫《人傑圖》,畫高2.55米,長20多米,畫面上生動地描繪了自先秦至明未的江西曆代名人,這些人雖然時代不同,服飾不同,地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素質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和諧統一在同一的畫面之中。這是一幅由江西曆史上眾多名傑組成的輝煌長卷,展示了偉大華夏民族之雄風。畫面人物造型生動,格調雅逸,線條組織富有韻味。正廳兩側,設有貴賓接待室和小會議,進入西廳門楣上,橫掛“俊採星馳”金匾, 與《人傑圖》渾然一體。

江西概況導遊詞 篇2

歡迎詞: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要去的萬壽園,是一個處處都體現了中國傳統福壽文化的景區。它是三清山最富人文關懷和民俗特色的地方。到了萬壽園,你一定會更多地體味到大自然的靈性和情趣,感受到天地之氣給予人類生命的活力。三清山萬壽園的神韻和靈氣會給你添福添壽。

在這裏,你還可以欣賞到歷代書家“壽”字的摩崖石刻,大的高達數米,小的只有手掌這麼大。這些“壽”字摹刻在奇峯巧石間,誰也沒有找全過。大家進去後可以找找看,萬壽園裏到底有多少個“壽”字。“壽”字找的越多,你的運氣當然就越好囉!

彭祖祝壽

彭祖是長壽的神仙,他姓鍵(竹加錢)名鏗,顓頊的孫子,經常食用山中珍品桂芝,善於採天地靈氣來養身,他先後娶了49個妻子,有過54個兒子,他活了800歲。據説彭祖曾敬奉山雉湯給玉帝,玉帝喝了十分高興,就賞他延年益壽。

彭祖在萬壽園的門前為大家祝壽了,祝大家身體健康,長命八百歲,與彭祖齊壽!

壽山(會仙谷、老子山、參道坪)

人們常説“壽比南山”,其實呀,我們這裏正是南山,三清山的南山。你們抬頭看,這座山峯多像一個老壽星,飄逸脱俗,道骨仙風。老壽星作為萬壽園的主人,日復一日地在此迎候,祝福客人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萬壽園的老壽星名氣大得很,許多客人都專程來向老壽星祈求幸福和平安。有位詩人還因此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履跡遍神州,獨思三清遊。青峯明老眼,壽園樂白頭。

三樹共生“福祿壽”

大家注意了,這裏一棵松樹、一棵柏樹、一棵杜鵑,它們怎麼長在一塊呢?原因哪誰也説不清楚。但這種現象在萬壽園裏到處都是,所以,有人給它取了個很好的名字,叫三樹共生“福祿壽”。這是因為,松樹雍容華貴,象徵着“福”;柏樹,原來就叫壽柏,是種壽樹;而杜鵑呢,它花開的特別燦爛,有“前程似錦”的含意。這“福祿壽”都齊全了,説不定會給我們帶來好運呢。

觀音台

這裏是觀音台,也叫會仙台。你們看,對面就是南天門,仙人們一個個列隊站着,而觀世音卻端坐在那裏,好象是在給眾仙講經。有人説,神仙們想多長點學問,好提升等級,特意邀請她來辦學的。這裏是聽觀音講課最好的地方,有哪位願意留下來聽她講一課啊?

注意了,萬壽園觀音賜福,大家要是拜上三拜,一定會有所收穫的。這觀音台上是第一拜。三拜觀音有什麼結果,將在最後揭曉。

白頭偕老峯(鴿子峯、情侶山)

那是一對老伴,白頭相擁。他們年輕時相親相愛,無比甜蜜和幸福。年老時仍舊恩恩愛愛,相依為命,享受生活給予的無比温馨。

止門

前面是“止門”。為什麼會叫“止門”呢?因為門那頭已經沒有路了。可如果你真的選擇回頭,那就大錯特錯了!俗話説,人生多磨難,生活中會碰到許多挫折和難關。要是都不敢往前走,便會失去很多機會。不信,大家走過來看看——其實啊,這道門正是藴含了人生中常常會遇到的一種玄機。

養生谷

這條谷叫養生谷,又叫快樂谷。因為山谷中常年瀰漫着道家的氛圍,充滿着快樂的因子。在這裏,一塊山石、一株青草、一縷清風、一聲鳥鳴,都會使你心情格外放鬆,靈魂得到淨化,修身養性,從而將一切人間的煩惱拋到一邊。朋友們,其實快樂遍地都是。有的人卻看不見,自然也不會去揀拾。但只要你心情放鬆,心態平和,快樂就會伴隨在你的身邊。

鶴壽頂(琴台)

這裏是鶴壽頂,也叫琴台。鶴,不但壽命長,而且還有點仙風道骨。在古人眼裏,鶴與壽本來就是一個意思。

這裏還有一位仙翁,他正在松下撫琴吟唱。鶴聞琴起舞,又與松樹組成了一幅吉祥如意的松鶴圖。在鶴壽頂還可以看到觀音賜福,大家可以二拜觀音。

三排尖主峯

在這裏看三排尖與在流霞台大不相同。因為離得近,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刀切斧削般的懸崖峭壁,更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雄偉和橫空出世般的氣勢。三排尖海拔有1500多米,峯頂視野開闊,因此,吸引了不少攝影家。有年冬天,浙江有個攝影家,一個人揹着攝影器材爬上了三排尖的頂峯。上去後,他被難得碰到的晚霞美景迷住了。到了天黑,他還沒有回到住地。管理局的同志急得一夜沒睡,分幾個組上山營救,可天那麼黑,到哪去找呢?第二天天亮,大家正準備開始第二輪搜索時,這位老兄卻奇蹟般地回來了,還得意地説他拍到了最好的晚霞照片。後來,這張作品真的得了國際大獎。他説,是三清山給他帶來了好運。

三疊龜

這個景點你們看像什麼,烏龜?對了,像烏龜,而且是三個烏龜疊在了一起,因此叫三疊龜。所謂千年王八萬年龜,龜可是長壽之王啊,更何況三個烏龜疊在一起,更是福中添福,壽上加壽,吉利得很啊!

蒲牢鳴天 神龜引月(海獅吞月、神龜)

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一幅惟妙惟肖的絕景,這就是蒲牢鳴天,神龜引月。蒲牢,是古代傳説中龍生九子中的一子。它喜歡鳴叫,是種瑞獸,因此,古代鑄鐘時都把它作為鍾鈕的裝飾。神龜呢,是長壽的,它正引頸望着月亮呢。

樹崩石

你們看,這株松樹的根居然把整塊巨石崩掉了半邊。三清山的樹大多是長在石壁上的。它怎麼生根呢?人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看了這“樹崩石”,才算是找到了答案。這頑強的生命力,曾經激動過許多遊客,也留給人們無窮的啟示。

筆架石

這是個筆架石。誰用這麼大的筆架呢?架上的筆又在哪裏呢?原來是呂洞賓正在給三清山萬壽園寫一萬個不同樣的“壽”字。有的壽字早就寫好了,而且已經刻到了巖壁上,想必過些日子他就會把筆放回來了。

得祿台

前面福和壽講了許多,應該輪到説“祿”了。你看前邊那山崖之上的巖石象不象一具棺材?棺材棺材,升官發財,大好的事啊!連帶着這觀景台也沾染着“官”氣,取名就叫得祿台。

得祿石上三拜觀音。當地人對三拜觀音的説法是,一拜觀音求平安,二拜觀音得健康,得祿石上第三拜,財運官運一齊來。

平安橋

這拱橋雖小,卻很精巧。這雖然是座新造的橋,但選在這裏建,卻很有一番用心。不信,你走走看。過了這橋,你一定會感到急促的心境多了一份平和,一份安靜。所以,人們都把它稱作是“平安橋”。

牛背石

前面就要上牛背石了。傳説,這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的那頭吃草的神牛。它怎麼也吃不完田裏的野草,就乾脆躺在這裏了。牛背石看上去有點險,大家不要緊張。只要手抓牢點,腳踩穩點,很輕鬆的也就過去了。

千年黃杉

在三清山,黃衫大多分佈在北坡,而南山卻很少見。這棵黃衫樹齡高達1000多年,是萬壽園植物王國的一個老壽星。

江西概況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

我們現在由婺源縣城紫陽鎮乘車前往一個景點小橋流水人家——李坑。車程大概十來分鐘。現在我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給大家作個簡單的介紹。

李坑,是個李姓聚居的村落(木子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_年,由一個叫李洞的人建村,距今有千年的歷史。村子原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為什麼叫理田呢?拒村子裏的老人説:他們現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為遠祖在堯帝為部落首領是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大官),所以以官職為姓。同時,因遠祖唐末由北方遷到南方曾“佔得從田之籤”。李洞建村是不忘祖,取村名為“理田”。到了近代人們漸漸以李姓居住於小溪兩岸。在婺源,溪流又被稱為“坑”,便俗稱為李坑。

各位遊客,這裏就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稱為水口,原因是這裏的村裏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從這裏流出村子。古時候,水口往往成為一個村子莊的標誌。村中有人出遠門,家人必送到水口,千叮萬囑,揮淚灑別。在外多年的遊子重返家鄉,走着走着,一望見水口,便會激動不已,分外親切.

1、李翼高故居:這幢古名居建於清初,是一個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人的居所。因為有錢財,他着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磚雕、石雕和木雕)裝飾房屋,讓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進入雕刻的藝術畫廊。在房子翹角飛檐的門罩下,垂花柱式門枋上的磚雕十分精細,下枋上精雕細刻着古戲文圖幅、人物圖案各異,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着荷花,象徵純潔和吉祥,這邊的蓮蓬,則是期望多子多孫。各位遊客,我們再來看看正門兩邊各有一個石墩。現在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兩個石墩的作用是什麼?——那是主人的下馬石。我們再來看看屋子裏的構造。由於主人的富裕,左右廂房的隔扇門窗上,木雕精緻、完善。,充分體現了婺源古代勞動人民的智能和技藝。整幢宅子上、下兩層,每層分為三部分:前面的這間稱前堂,是小姐的房間。因為小姐是不能隨便出閨房的,所以門窗上是鏤空的雕刻圖案,方便小姐從屋內往外看。正中間的這兩間稱正堂,是屋子的主人居住的。後面兩間稱後堂,那是兒子們的房間。當兒子長大成人後,娶妻生子就搬到正堂,父母則搬入後堂,所以後堂又稱為高堂。

2、大夫第:這座“大夫第”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是一個五品奉直大夫李文進的官邸。李文進的大夫官銜並不是通過科舉考試取得的,他本是個在廣東經營茶葉的富商。太平軍起事後,清朝政府的正規軍根本沒有作戰能力,完全靠曾國藩的湘軍,國庫又沒有大量的錢財做軍餉,當時的徽州同知鼓勵商人捐錢作軍餉,捐得多就封官,李文進的官銜就是那時侯捐來的。從這幢房子的門面上來看,沿襲了婺源古民居的建造特點。大門為石庫門枋,水磨青磚門面,大門上方砌築門罩。門罩上黛瓦鋪蓋,戧角飛檐,不僅能遮擋雨水,還能起美化的作用。飛檐下方,門枋上磚雕圖案細膩精美,極富裝飾趣味。石庫門柱礎上的石雕,是民間較為常見的“獅子滾繡球”圖案,表達了主人期望生活充滿歡樂的心態。我們再仔細看看這石雕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橫着雕刻的繁體“書”字,它代表了主人的心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屋子的上方有一個天井,這是徽派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採光、通風。同時它還有一層含義,既是把人和天銜接起來——“天人合一“,也就是説不管任何生物都不能脱離大自然而獨立存在。同時,在徽州人的眼裏,水源就是財源,雨天,水不停地從天井向家裏流,四水歸堂,藴涵着“財源滾滾而來”的意思。再看地上的下水道孔,也被鑿成銅錢樣式,古時候人們疏通下水道用的是什麼辦法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在下水道里養一隻千年烏龜。烏龜在下水道里爬來爬去,下水道就永遠暢通無阻。這座大夫第取名“春藹堂”,一則體現出家庭融樂的氣氛,二則飽含長輩對子孫後代的關愛之情。屋內的木構件上,同樣雕似着精美圖案,這些木雕有文武百官、八仙過海、琴棋書畫等內容,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主人對功名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能憑藉自己的真憑實學考取功名的美好心願。

各位遊客,房屋右側的這間跨院當地稱做“小姐繡樓”。看,樓上這座向河街挑出許多的亭閣式建築,小巧玲瓏、古樸典雅,原本用於觀景,但傳説也是小姐拋繡球的地方。這裏有一扇古代百葉窗,向上翻可以採光,向下翻小姐可以窺視樓底的過往人羣。小姐拋繡球的故事,在小説和戲劇情節中常有記載,因為有些待字閨中的小姐,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權貴,如何選擇左右為難,或者因小姐的擇婚主張與父母意見不合,愛女也許早有意中人,於是便出現了拋繡球選女婿這種戲劇性的做法。小姐的繡球拋給誰,,一般是有目標的,也就是小姐一般已經選定了一個意中人,而不是隨隨便便亂拋的

3、申明亭:各位遊客,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剛剛經過的這個亭子,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見證,取名“申明亭”,建於明朝末年。亭子的功能史書上記載得非常詳細:如果村中有人為非作歹,就把他的惡行書寫出來,張貼在亭子中,以達到懲戒的效果。古時候村中的建設和管理主要是宗祠負責,因李坑過去的村規民約頗多,村民一般都能自覺遵守,但地方大,人口多,難免有爭議,家庭有糾紛,遇到這種情況,宗祠就鳴鑼在申明亭聚眾,村人均可參加評議,對誰是誰非進行公斷,排解糾紛,批評和懲辦違反村規民約的人。

4、通濟橋: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看看旁邊的這兩條溪流。這是李坑過去“十二景”之一的“兩澗流清”。其中一條溪流前方有兩個小石墩,這條就是公龍,有石墩為龍角。這邊沒有石墩的是母龍,兩條龍在此橋處匯為一條溪流,構成“雙龍戲珠”的美好寓意。按古時候風水村中兩水相激本來不利,但這裏用通濟橋鎖住,用申明亭鎮住,也就化解了。通濟橋跨度約5米,始建的年代已難以查考,不過最後一次維修是在250年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石拱橋。

5、李書麟故居:這幢民居是“八字門”,別具一格,並正對着一面照壁。照壁就是大門前這扇牆壁,又稱為蕭牆。,一般是建在院子裏的。但在婺源,蕭牆都建在門外,因為本地人以天為院子,以門前山水為院子,所以把蕭牆建於大門口。蕭牆的作用一般是辟邪、擋風及隔音,有的人家的照壁上書寫着‘福’字意味着“開門見福”。這幢民居建於清朝同治年間,門樓上的雕刻也很精細,進入房子內部後,大家可以發現這個條案與眾不同,特別長,有4米多長,這在婺源現有的古建築中可算是罕見的,此外,這幢房子原有三十六個戧角,四個天井,從這一點就可看出房子主人的富有。

6、魚塘屋:這是一所不知名的書齋,村子裏的人都叫它魚塘屋。從風格看是明朝建造的,一是前堂的地面用方磚鋪成,當地稱‘金磚鋪地’,不象清朝一般用青石板鋪地;二是採用木柱礎,不象後來的房屋一律採用石礎;三是隔扇很樸素,格心用橫直櫺子,沒有雕飾。連着它的是南宋武狀元李知誠故居的後花園,園內有一個石砌的魚池,用青石板將周圍圍住,繞池的小徑以塊石鋪墊。池內的魚就是婺源的四大特產之一的荷包紅鯉魚,池水與外面的溪流是相通的,活水。這邊是花壇,花壇中的這棵紫薇樹,相傳是李知誠親手栽種,算起來樹齡已有800多年了,當年茂盛是樹幹胸徑有0.4米,經一次雷擊後現雖只殘存半邊,但每年都回新枝萌發,紅花滿樹。旁邊那棵枯死的是桂花樹,樹幹上長滿靈芝,使人覺得這裏充滿了靈氣。

7、蕉泉:各位遊客,我們眼前的這眼泉水叫“蕉泉”。這眼泉水雖然流量不大,卻一年四季不會乾涸,泉水清澈涼洌,甘醇可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旱,河水斷流,蕉泉供應了全村人的用水,所以在李坑村人的眼裏這是他們的救命泉。這眼泉水是從石縫中流出來的,在這有帶還流傳一個神化故事。傳説,李坑村曾有一個叫李祈福的人,此人是張天師的徒弟,天性聰悟卻心術不正。相傳張天師養着幾條小龍,李祈福趁他不注意悄悄地偷走了一條,回家養在墨盒裏。張天師聞訊趕來索要,李祈福反問他龍是什麼顏色,張天師説是黃色的,李祈福説:我這裏有條黑龍,沒有你的黃龍。張天師無奈,就把這條龍送給了他。龍養在墨盒裏越來越大,終不是辦法,李祈福就想為它找個好的生存之地。一日他來到這裏見這石壁上有水滲出,便拔劍直插進去,頓時縫中流出清澈泉水,他一興奮一拳砸在水中,石壁上凹出一個洞,他趁勢往地上一坐,坐出一個大陷坑,水不斷流入坑中,形成這個水池。李祈福把龍養在池中,長大以後不斷興風作浪,尾巴一掃把附近的這些房子的馬頭牆全剷平了。大家看,這一帶房子都沒有馬頭牆。李祈福聽到村民怨聲連連,於是把龍帶走了,最後把它放入浙江開化的一條江中,至今這條江仍叫烏龍江,而蕉泉也因為曾養過龍,成為古時候人們求雨必拜的地方。

這座宅子的內部擺設,在婺源屋內的擺設是很有講究的。我們看這中間是一個高高的馬頭座鐘,左右兩邊,一邊是花瓶,一邊是鏡子,它的寓意很深,即“左平右靜,終身平靜”。對於李坑的介紹就到這裏,接下來請大家自由欣賞,下午兩點半準時集中茶法下一個景區。

江西概況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來到中國情愛聖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仙女湖旅遊觀光。

仙女湖,是新餘人民的母親湖,“七仙女下凡”的情愛湖,是中國情人節的發祥地。1600多年前,東晉文學家幹寶所寫的《搜神記》裏面,記述了一個“七仙女下凡”的傳説,全文是“豫章新喻縣男子,見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鳥,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諸鳥。諸鳥各飛去,一鳥獨不得去。男子取以為婦,生三女。其母后使女問父,知衣在積稻下,得之,衣而飛去。後復以迎三女,女亦得飛去。”這個故事是古籍中關於“羽人”的最早記載,故事發生地就是我們今天要去領略遊覽的仙女湖。下面請讓我帶你們一起去撩開仙女湖那神祕而又迷人的面紗,去飽覽她的天生麗質吧!

仙女湖位於江西省新餘市西南郊16公里處,以“情愛聖地、羣島峽谷曲水、千年水下古城、亞熱帶植物基因寶庫”四大絕景著稱。自然風光秀美,人文勝蹟薈萃,景區面積19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50平方公里,湖中100餘座島嶼星羅棋佈,60多條湖灣撲朔迷離,40餘掛泉瀑氣勢磅礴。風景兼具湖泊型和山嶽型兩大類型,以湖泊型風光為主,由曲水通幽的舞龍湖,兩峯對峙的鐘山峽,煙波浩渺的鈐陽湖,革命勝地九龍山,天然氧吧鳳凰灣,綠色基因寶庫大崗山六個分景區組成。可以説,到仙女湖觀光休閒,無疑是絕佳的養生之旅、健身之旅。接下來,我向大家逐一作詳細介紹。

舞龍湖景區:位於仙女湖下游,以20多平方公里的湖灣島嶼為核心,儀態萬方。這裏水勢複雜多變,龍王島屬舞龍湖海拔最高的島嶼,站在龍王閣頂,可體驗“覽眾山水”只意,清晰俯瞰舞龍湖整體全貌,看舞龍湖景區就像一條騰舞的蒼龍虎虎生威。若虹羣島、六合羣島、龍王島、木魚島、蛇島、龜島等點綴在其間,又如五條翻飛的小龍在縱情地嬉水取鬧。這裏的水態婀娜多姿,鷺鳴、競夢、九龍、苑坑、洋田等五大湖灣尤如五龍潛水,蛟龍戲珠。在舞龍湖秀麗的湖光山色中,目前已開發了會仙島(水上樂園)、白鷺山莊、花園山莊、刀山火海、鳴禽苑、龍王島、蒙藏遊樂園、傣家渡假村、情人島、名人島、仙來島、桃花島、蛇文化博覽苑等十幾個景點景觀,供遊人觀光覽勝。

鐘山峽景區:位於仙女湖中游,以3公里長的高山峽谷為核心,“兩岸對峙倚霄漢,昂首隻見一線天。”峽內雲蒸霧繞,古木參天;其間怪石林立,亂壁穿空;水流湍急,蜿蜒如帶。它與九曲峽、昌山峽並稱為“小三峽”。鐘山峽北岸更是景觀薈萃,分佈着石頭船、古代石篆、紗帽石、豬心石、西板橋、憩所亭、鐘山洞、石板砧、蕭公廟等景觀。此外,還有《鐘山峽》石刻、盧肇讀書枱、北山寺、紅軍渡江舊址——肖家渡等名勝古蹟,是目前所有景點中原生態保護最為完好的地方,新餘市人民政府曾以此地自然景觀製成風光明信片,作為饋贈國內外佳賓的精美禮物。

鈐陽湖景區:位於仙女湖上游,以20多平方公里的內陸湖為核心,水面“萬頃湖天碧,一星飛鷺白”。水下沉睡着歷經千載的分宜古城——鈐陽鎮,從而構成既煙波浩渺、水天一色,又人文閃爍、古蹟斑駁的景觀。鈐陽湖以其名勝古蹟見長,概括起來有五古:水中古橋——萬年橋(嚴嵩橋)、水下古城——分宜古縣城、水邊古廟——昌山廟(聖母廟、龍姥廟)、湖岸古洞——洪陽洞(嚴嵩洞、狐仙洞)、水下古水工建築——昌山堰。主要景觀有:昌山廟、洪陽洞、西崗東漢古陶窟遺址、下馬陵新石器時代遺址、湖心島、嚴嵩故里祠堂、嚴嵩墓、萬年橋、鈐麓書院、鈐岡嶺、昌山峽、耽江水府廟等。暢遊之後,定能使人產生追古溯今的翩翩浮想。

九龍山景區:位於東南面,是中共贛西南蘇區的重要活動區域。這裏星羅棋佈的革命遺址,不僅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遊覽觀光的理想之所。九龍山山高林密,層巒疊障,雲蒸霞蔚,綠色似染,鳥語花香,山水兼勝;神話傳説與革命遺址交相輝映,旅遊休閒與漂流探險相得益彰。也是仙女湖新近開發的一個旅遊新區,它主要包括中共新餘第一個黨支部——花橋支部舊址、紅軍戰壕遺址、革命烈士紀念碑、烈士陵墓、紅軍洞、觀音洞——來雨廟、紅寶樹、仙姑潭(紅軍泉)、花橋暴動遺址、龍首石、龍潭虎穴、天峯觀景台、十里紅色漂流、九龍國際狩獵場等景點。

鳳凰灣景區:位於仙女湖中南端,植被豐厚,動植物資源豐富,融多姿多彩的生態景觀、底藴深厚的人文景觀、綺麗迷人的水文景觀和變化萬千的天象景觀為一體。20_年1月鳳凰山被江西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成為仙女湖南大門的又一靚麗風景線。

大崗山景區:位於仙女湖西南30公里處,總面積126平方公里,屬仙女湖的山嶽型部分,素有“小廬山”之譽,人稱“江西的九寨溝”。大崗山主峯1096米,是新餘境內最高山峯,這裏山樑縱橫,風光秀美,氣候宜人。優美的自然風光與神奇的人文遺蹟相得益彰、交相輝映,瀑布、龍潭、奇花、異草、蘭樹,令您流連忘返;古道、殘垣、破碑、斷橋、石刻令您感概歷史滄桑。這裏山高谷深,森林茂密,多飛瀑深潭,有開發觀賞價值的瀑布十多掛,形狀怪異,四時不同,有的飄飄灑灑像霧像雨又像風;有的飛流直下,躍落人間,幻化成絢麗七色彩虹,美麗了人間。

仙女湖鍾靈毓秀,人傑地靈。這片神奇的山水,不僅滋養了人間純美的愛情,還哺育了無數雄才俊傑、志士名人。唐代江西第一個狀元盧肇、宋代學富五車名臣王欽若、明朝權相嚴嵩、理學家樑寅、忠良之傑黃子澄、明朝大科學家宋應星、清代愛國名將張春發、當代國畫大師傅抱石、醫學鉅子美籍華人何大一……,這些燦若星辰的名字,無不沐浴過仙女湖母性般的光輝。景區內書香猶存的盧肇讀書枱、鍾乳嶙峋的洪陽洞、靈火獨耀的昌山廟、歷盡滄桑的萬年橋、巍峨蒼虯的龍王島、仙姿飄逸的白鷺山莊等20多個獨具特色的景點,與仙女湖靈山麗水交相輝映。

仙女湖遠有燦爛的榮耀值得我們驕傲。1995年,仙女湖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_年5月17日被國務院正式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_年12月26日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20_年,相繼榮獲“全國56個最具民族特色的旅遊風景區”、“江西十大最佳景區”榮譽稱號;20_年5月榮獲了“全省百佳誠信旅遊單位”,這些閃閃的品牌和名片讓仙女湖的情山愛水熠熠生輝。

近年來,仙女湖精心鞏固“七仙女下凡”和“中國七夕情人節”情源地位,打造“情愛聖地”旅遊文化品牌,已向國家工商總局申報註冊了“情愛聖地”旅遊商標,成為全國首例註冊情愛文化品牌的旅遊景區。“七仙女下凡”傳説故事也正式申報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幾年裏,在仙女湖相繼拍攝了《歡天喜地七仙女》、《會説話的風箏》、《走遍中國》等電視電影劇片並在全國播放。為把仙女湖打造成中國情人節的發祥地,已連續舉辦了四屆中國七夕情人節和兩屆“七仙女”形象小姐大賽。20_“江西仙女湖杯”首屆世界旅遊大使冠軍國際總決賽也在仙女湖激情開幕。同時,仙女湖還被中國散文家協會確定為創作基地。等等,這一系列文化賽事活動,大大豐富和提升了仙女湖文化內涵和品牌知名度,為仙女湖走向世界做好了鋪墊。

仙女湖大小景點景觀有100多處,各具特色,各有內涵。下面,向大家介紹幾處主要的精緻景點。

龍王島:位於舞龍湖景區中心,面積51公頃。它的平面像橄欖,又似祖國台灣寶島;立面呈等腰三角形,頗有日本富士山的風韻。龍王島是仙女湖舞龍湖景區最高的島,與王者派頭相適應。島上奇鬆與瘦竹競秀,翠藤並野花爭妍。東西二面山腰分別聳立着凝秀亭和漱影亭。龍王島脊頂平坦如砥,又蜿蜓幽深,從南至北有淩水崖、龍王廟、邃懷亭、通雅亭、觀日石、龍王閣六景。沿着島東天梯般的磴道上到島頂,左面是一座石雕仿筒板瓦的重檐八角攢尖寶葫蘆項石亭,亭名為邃懷亭。從邃懷亭往南,便是龍蟠鳳峙、聳壑凌霄的龍王廟,為歇山式廟堂建築。從島頂南端折回島北是通雅亭。由通雅亭北下,可以登上底部凹空、古趣橫生的觀日石,西觀日落、東仰日出,仙女湖美景一覽無餘。20_年4月26日竣工的龍王閣,是一座設計科學、質量一流、品位高雅、造型優美的標誌性仿古建築,它是觀賞整個舞龍湖景區全貌的最佳地點,登閣遠眺,仙女湖的貌若天仙般的風光盡收眼底。

會仙島:又名水上樂園,位於舞龍湖景區的東部,面積250平方米,是仙女湖開發最小的島,也是仙女湖的標誌性景點。相傳很早以前,有位新餘檀郎在此偶遇下凡羽仙,並與其中最年輕、最美麗的仙女佳偶天成,“會仙島”因此得名。島上由會仙台和“毛衣女下凡”羣雕兩大部分組成。會仙台高約9米,平面為圓形,是帶剎穹窿頂式藝術樓閣建築,分為樓閣與樓座上下兩部分,房外環繞2米寬的閣廊,是遊客觀鷺的好場所。會仙台前面矗立着“毛衣女下凡”羣雕,雕塑基座上鐫有東晉幹寶所著《搜神記》卷十四《田中毛衣女》全文。羣雕採用圓雕與高浮雕相結合的技法,從上至下雕塑了七位仙女,她們蘭芬靈濯,玉瑩塵清,揮舞玉臂,腳踏祥雲,彷彿從天上飄然而下。島上配有水上摩托、水上飛機、水上游泳池等親水性自娛項目。

萬年橋:是明嘉靖三十五年首輔嚴嵩捐建的“七橋一路”中的一橋。秋冬時節水位回落,站在鈐陽湖岸清晰可見經歷了478年的萬年橋雄姿巍然浮於兩岸之間,橋孔仍歷歷可數,宛如游龍嬉水。萬年橋全長386米,寬8米,共10墩11拱,築橋工藝精美絕倫。據考證,萬年橋是江西現存聯拱石橋建造最早、使用最久的橋之一,也是明朝江西第一座有具體日期可考的古橋,為江西第四大聯拱石橋。上世紀80年代,當文物專家在探視該橋時曾發感慨:僅萬年橋就可建一座博物館。

洪陽洞:位於鈐陽湖西北岸的袁嶺山腰,屬喀斯特溶巖地貌。由於東晉著名道學家葛洪、婁陽二人曾在洞內修煉制丹,所以集二人之名,取為洪陽洞。又由於此洞距離介橋嚴家只有數裏,明朝權相嚴嵩小時候曾在洞中讀書,所以又叫嚴嵩洞。到現今民間仍流傳“狐仙伴讀”、“吞食夜明珠”的神話故事,百姓又稱之狐仙洞。根據《分宜縣誌》記載:此洞“有石室十七,石穴七十二”,綿延十餘里,分為東西二部分。東部高大寬敞,西段幽暗深邃。洞內怪石壁立,鍾乳嶙峋,琳琅滿目,儀態萬千!過去有人進到第七十二間洞時,聽見洞外昌山渡傳來的篙聲。洞口迎面石壁上刻有“洪陽古洞天”五個古樸蒼勁的大字,兩邊刻有前人留下的遊記題詩。洞口原設有葛洪、婁陽兩位道教宗師的神像。東側向頂部傾斜的石榻上有一個凹陷如雞心的池子,旁邊橫躺着一塊象鍋灶的黑石,據説這就是葛洪、婁陽煉丹的丹池丹灶。將手伸到丹池丹灶的上面,還可以感覺到一股上衝、騰發的熱氣,相傳這是當年煉丹後尚未散盡的餘熱。

仙女湖之旅就要結束了,希望這次旅行能給各位留下美好難忘的回憶,離別之際我借仙女湖的仙水靈氣,祝願大家身體康泰、好運常伴!

江西概況導遊詞 篇5

各位朋友你們好,我首先代表我們旅行社以及我個人對你們的到來表示歡迎。我們現在要參觀的是八一起義紀念館,大家現在看到的這棟大樓是八一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原來是江西大旅社,建於1920xx年,是一棟標準的徽式建築,並且是當時南昌最高的建築之一。

進入大廳後我們就可以看到在建軍七十週年之際,在這裏遊覽參觀留下的題詞軍旗升起的地方。大家現在看到的房間是起義部隊衞生員的房間,對面的是警衞員的房間,中間是天井,天井不僅能起到通風采光的作用,還藴涵了天圓地方的意思。地上的鵝卵石象徵了一個個金元寶,而這些空白的線條則形似一個巨大的鎖,有鎖財的含義在裏面。在天井四周的四個水缸是大旅社的消防設備,在起義的時候用來給起義軍喝水用的。當時旅社的大部分建築都是木質結構,一直在解放以後才逐漸改變成為磚木結構的。

接下來我們要去看的是江西大旅社的喜慶禮堂,這裏原來是給有錢人做壽辦喜事的地方,起義軍的領導同志曾多次在這裏召開重要會議,部署起義的有關問題。這邊陳列的四把太師椅,兩個茶几和那面穿衣鏡都是原物,其他的傢俱都是複製的。這座鐘所指的時間是南昌起義打響的時刻,1920xx年8月1日凌晨2點。大禮堂右邊是九號房間,這裏是起義時軍事參謀團的開會處,當時這裏的房價是三塊大洋一天,而一個大洋摺合人民幣大概是100元,可想而知,當時大旅社的消費之高了。在左邊是十號房間,在起義的時候,起義軍的領導同志們曾在這裏工作過和休息過。

請大家跟隨我來二樓把,這是25號房間,周恩來同志曾經在這裏辦公,這裏也是旅社最好的房間,不僅有落地玻璃,還有電燈和電話。

進入二樓大廳後,大家看到的五尊雕塑是南昌起義的主要領導人:周恩來,葉挺,賀龍,朱德,劉伯承。兩邊的浮雕是從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拓印下來的。繼續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個現代化的屏幕投影機,演示了朱德如何以設酒席,打麻將,吃飯的名義,牽制住了敵軍的兩名團長和團副,讓起義順利進行的情景。

南昌起義是在1920xx年國共兩黨合作破裂,大革命失敗的形勢下爆發的,1920xx年初國共兩黨建立了統一戰線,5月,孫中山先生創建了黃埔軍校,1920xx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北伐戰爭的巨大勝利和工農運動的蓬勃發展,觸動了蔣介石反動派的利益,1920xx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華東發動政變,7月15日,汪精衞集團又在武漢宣佈分共,導致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無數革命者倒在血泊中,大革命慘遭失敗。

革命的失敗使中共中央認識到武裝鬥爭的極端重要性,在七月上旬,中共中央否決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路線,7月13日,發表了中共中央對政局宣言,確定了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總方針。後來在七月中旬,中共根據九江同志的建議,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暴動,並派周恩來同志代表黨中央領導這次起義,在中國共產黨積極準備南昌起義的同時,國民黨武漢政府也加緊了在軍隊中的清共活動。1920xx年七月24日,張發奎通知葉挺,賀龍上廬山召開軍事會議,當時,得知會議內幕的葉劍英由廬山趕至九江,在九江甘棠(tang2)湖的一條小船上與葉挺,賀龍商定,不去廬山開會,轉道去南昌。

7月27日,前委成立後,根據準備的情況決定,起義由原定28日晚改為30日晚。7月28日,周恩來來到賀龍指揮部,將起義計劃告訴賀龍,並徵求他的意見,賀龍表示堅決擁護黨的決定,周恩來當即以前委的名義任命賀龍為起義部隊的總指揮。起義的時間定於1920xx年8月1日凌晨4點,後來由於軍中出現了叛徒,起義提前2個小時為凌晨2點舉行。

這是1920xx年南昌城的沙盤模型,當年南昌城四周都有城牆,共有七座城門,市中心那座白色高大的建築就是江西大旅社。這四周是當年起義部隊的駐地,參加起義的部隊有賀龍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葉挺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朱德創辦的第三軍軍官教育團等。

起義部隊二萬餘人,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的指揮下,向敵人駐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戰鬥進行了四個多小時,起義軍完全控制了南昌城。殲滅南昌守敵三千多人,繳獲機槍八百多挺,步槍四千多支,子彈七十多萬發。

戰鬥打得最激烈的是進攻敵軍總指揮部的時候。敵軍的精鋭部隊大部分都駐紮在這裏,並且早已得到叛徒告密,事先做好了準備,戰鬥打響後,起義軍奮不顧身,賀龍,劉伯承,周逸羣等同志也在第一線指揮戰鬥,起義軍很快就佔領了敵人的軍政首腦機關,那個可恥的叛徒也受到了應得的懲罰。

南昌起義的火種,迅速燃遍了全國,點燃了各地革命武裝鬥爭的星星之火。八一南昌起義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他在革命的危機關頭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一槍,他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革命鬥爭的開始,為了紀念這個難忘的日子,1933年六月30日中共中央決定八月一日為中國工農紅軍的紀念日,這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建軍節的由來。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參觀的時間,我們大概在30分鐘後在門口集合,希望這次參觀能給大家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預祝大家能玩的開心,謝謝。

江西概況導遊詞 篇6

各位遊客,你們好!

現在我們的汽車正行駛在廬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廬山的概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建國伊始,政府就開始謀劃修築廬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組成廬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處,這年冬天,這條公路正式開工。第二年(1953年)8月1日,這條長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車。後來,人們稱這條公路為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盤山而進,有近四百處彎道,所以在《登廬山》一詩中,有“躍上葱蘢四百旋”之句,其實呀,這條公路的彎道只有399個彎,所以有人説,毛主席也是吹了一小點點牛的。

1970年10月,廬山南部登山公路開工,第二年7月1日通車,人們把這條路稱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為上廬山的國內外遊客,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條件。以後,又有人在廬山修築數條纜車道與公路。

廬山位於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着名詩人李白便這樣讚美廬山:“予行天下,所遊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峯等多種地貌。主峯——大漢陽峯,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峯便有171座。羣峯間散佈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着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XX餘種,鳥類170餘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羣,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徵。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温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為世界着名的避暑勝地。

廬山地區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類活動。長久以來,人們在這裏創造了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

傳為大禹時所作的《禹貢》及稍後的《山海經 》,均有廬山古稱的記載。公元前120xx年,司馬遷“南登廬山”,並將“廬山”載入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東晉淘淵明、謝靈運、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陸續來到廬山,進行了傑出的文化藝術創作,使廬山成為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此後,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游、康有為、陳三立、胡適、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餘位詩人相繼登山,寫詩4000餘首,其中名篇佳作燦若珠璣。

廬山“道釋同尊”。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建東林寺,首創觀像唸佛的淨土法門,開創中國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禪師竺道生在廬山精舍,開創“頓悟説”。天師張道陵,一度在廬山修練;道教禪師之一的陸修靜,在廬山建簡寂觀,編撰藏道經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礎,並創立了道教靈寶派。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三世紀,廬山宗教興盛,寺廟、道觀一度多至500處。1942年,世界佛教聯合大會在廬山召開。本世紀初,二十餘國的基督教教會彙集廬山。至今,廬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廟、道觀、教堂多座。

江西概況導遊詞 篇7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小李,歡迎大家來到才子之鄉撫州參觀旅遊。 撫州市位於江西省東部,撫河上中游。東臨福建,南接贛州達廣東,西近京九鐵路,北臨鄱陽湖,全境東南西三面環山,武夷山脈逶迤東南,雩山山脈綿延西南,地勢南高北低,向鄱陽湖平原地區傾斜,總面積為1.88萬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388萬。

撫州歷史悠久,隋開皇九年,廢郡擴州,以臨川郡並巴山郡之一部置撫州,隸屬洪州總督府,撫州從此定名,撫州自隋朝建州以來,距今已有14XX年的歷史。. 撫州自古就有才子之鄉的美譽,經千年歲月孕育生成的臨川文化,是江西曆史上兩大區域支柱文化之一,是華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早在唐代,王勃就寫下了“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的千古名句。宋代以來,撫州羣賢薈萃,英才輩出,如鋭意改革的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大散文家曾鞏,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的偉大劇作家湯顯祖,人稱“百世大儒”的思想家陸九淵等。 撫州大地上大量文化遺存和壯美自然風光有機結合,使這裏成為海內外旅遊者青睞的最具潛力的旅遊勝地。撫州着名的風景名勝區有,千古第一村----樂安留坑村,千古書村----金溪竹橋村,天然氧吧----資溪大覺山,道教名山----南城的麻姑山,全國第一所尼眾佛學院的居地----金山寺,以及名人紀念館----王安石紀念館,湯顯祖紀念館,曾鞏讀書巖等。此外南豐的菊園風情,廣昌的百里蓮鄉令人神往,古典藝術撫州採茶戲,宜黃的海鹽腔,南豐的儺舞,廣昌的孟戲,東鄉的獅子舞等,傳唱不衰,觀之使人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

現在我來簡單介紹下資溪大覺山景區,大覺山位於資溪縣內,野生動植物豐富,分佈廣,被人們稱為天然氧吧。境內山清水秀,自然風貌原始,氣候宜人,為全國所罕見,被國內外專家譽為生態王國,華夏翡翠。大覺山景區由宗教文化旅遊區,原始森林觀光區,原始生態高山湖泊休閒度假區,大峽谷漂流區四個部分組成。 撫州素有“贛撫糧倉”之稱,是國家區域性商品糧基地,撫州農業特色產品眾多,有中國蜜桔之鄉的南豐,中國白蓮之鄉的廣昌,中國麻雞之鄉的崇仁,中國西瓜之鄉的臨川。

江西概況導遊詞 篇8

尊貴的各位客人,自從你剛踏下飛機,剛從你繁忙的工作中,抽空來到景德鎮的那一個時刻起,你就是這塊土地上最愛歡迎的客人,這裏由於你們的到來空氣變得更加明朗,景色變得更加迷人,由於你們的參與,我們的這次活動顯得分外的重要。我是本次旅遊團的導遊員,我姓王,從這一時刻起,我們就是真誠的朋友,我非常非常的希望我們的團隊在你我的真誠的交流中成為一個非常難忘的旅行!

車已經啟動,景德鎮向我們撲面而來,一種氣息,一種深沉的文化,一種千年的江南古鎮獨有的魅力,一種大街小蒼處處散發的陶瓷信息,我們在這裏將迎來短暫的兩個小時的旅行,作為一個在地圖上都很難找到經緯度的這樣一個小城,在迎來了千年慶典後,這個江南的小城已經不在是個面積只有5247。9平方公里,人口152萬這樣一個數性的概念了,它更多的是一種展示瓷都風彩的一個平台,一個窗口,一個讓全國,甚至世界都為之驚歎的文化之都,陶瓷之城。景德鎮,是因為公元10XX年,也就是宋景德年間燒製的陶瓷,作為貢品,而得名。景德鎮漢稱新平,近代叫昌南。在發展了10XX年以後景德鎮已經成為集現代文明與古老文化與一體的着名城體。説到古老,我們不得説我們的陶瓷,這是我們的驕傲。在景德鎮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着名的陶瓷的精品在這裏都能夠得到展示,我們當然有自己為之叫絕的特產,青花,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是我們的四大精品。瓷都人民是那樣的熱情,就象窗外的那條昌江,幾千年來見證着這裏的一幕一幕。昌江屬於江西五大水系中的饒河,他東流鄱陽湖,最後入注東海。昌江兩岸楊柳依依,微風襲人,邊上的一些歷史的沉澱物讓我們還可以依稀可見當年這裏的繁華,問問景德鎮的老一輩,也可以問問我們景德鎮陶瓷館的各位專家,他會告訴你們,這裏曾經有那麼多的柴窖,以前昌江5000平方米的上空紅光四見,代表着何止是一條昌江水系,寂靜的夜晚來臨,秋風還是那樣的瘋狂逼人,可是昌江一點都沒有沉睡,也沒有看見滾滾的昌江之水,因為他真的不象長江那麼雄渾有力,也沒有濟南大明湖的那份幽靜,在這裏你可以感受得到的只是那紅紅的火光印稱着兩岸古樹昏鴉的叫聲。清晨,當太陽還沒來的及普光照射,兩岸已經熱鬧非凡,要知道這裏是重要的瓷器港口,以前這時沒有橋,沒有這麼方便的水陸交通網,沒有九景高速,沒有206國道,沒有方便的火車,更不要説現在的羅家機場,直飛上海、深圳、北京、廈門、武漢、鄭州6條航線。陶瓷是世界的,靠得就是大量的民工挑着離開昌江,離開景德鎮。我們非常感謝我們的先輩在為景德鎮所作的一切一切的貢獻。有一位外國客人來到景德鎮是這樣説的,沒有昌江也就沒有陶瓷,我不知道他説得話到底能包含多少內容,至少我們應該這樣稱呼這條河,母親河,景德鎮的母親河,如今的昌江已經成為景德鎮重要的水上運輸渠道,可以直通鄱陽湖,直入九江,通過長江水運,把我們這裏的一切一切告訴世界。看看江兩邊的高樓,再看一塊塊的綠化地,我不知道是不是景德鎮的母親河在變,還是我的心在變。

景德鎮,屬於亞熱帶氣候,他四季分明,冬冷夏熱,降水量豐富,就因為此,森森覆蓋率達到60。2%,在全省的連續三年城市空氣質量評估中排名第一位,古老深厚的陶瓷文化,明朗清新的空氣,熱情善良的人民,這裏還缺少什麼?對了,我們的景觀到處可見,市中心的景德鎮的標誌,龍珠閣,座落在瓷都大道後面的陶瓷博物館,郊外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瑤裏。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的行程顯得那樣的匆忙,其實我向你講述的只是我們這個江南小鎮的點點滴滴,我非常的遺憾。真誠的希望你們下次有機會再來,謝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angxi/jgoy3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