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江蘇導遊詞 >

江蘇概況導遊詞(通用4篇)

江蘇概況導遊詞(通用4篇)

江蘇概況導遊詞(通用4篇)

江蘇概況導遊詞 篇1

唐寶曆二年(820_年),大詩人白居易從杭州調任蘇州刺史,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稱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長約七裏,叫“七裏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蘇第一名街”之稱。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遊江南,到七裏山塘曾御筆書寫“山塘尋勝”;如今山塘尋勝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對七裏山塘情有獨寵,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裏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

七裏山塘是蘇州古代的金粉地、鬧市區(類似南京的夫子廟),是近年開發的新景點。雖然往日的繁華難以複製,但經過政府的努力,總算恢復了一條小河,幾座彎月般的石橋,和兩岸各一片白牆灰瓦的古宅。我們到的時候正是傍晚,河邊的宅院都依次掛出紅燈籠,紅色的燈火同拱橋的身影一起映照在河水裏,輕輕地盪漾着,讓你不由得一聲輕歎:這就是蘇州。

名稱來源

山塘街位於古城蘇州的西北部,東連“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閶門,西接“吳中第一名勝”虎丘。全長3600米。因此被稱作“七裏山塘”。

歷史沿革

山塘街始建於公元820_年,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唐朝寶曆元年(825)大詩人白居易來蘇州擔任刺史。他組織民工疏通山塘河並順勢拓展了河提,供車馬往來驅馳。自此,兼具交通旅遊雙重功能的山塘街就橫亙在市區和虎丘之間了。蘇州人民為了感謝這位為民造福的大詩人,將山塘街稱為“白公堤”。

山塘街自建成以來,便以其秀麗的水鄉風光成為旅遊勝地。整個街道呈河路並行的格局,建築精緻典雅、粉牆黛瓦、體量協調、疏朗有致,是蘇州古城風貌精華之所在。山塘街在明清時期就是我國名勝古蹟最密集、門類最多的街區。據清代《桐橋倚棹錄》記載,道光年間山塘一帶的山水古蹟達500多處。直至今日,山塘街仍是蘇州古蹟最多的街區。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

山塘街不僅是一個旅遊勝地。更是一個商貿重地。明清時期,隨着資本主義萌芽在中國的發展,蘇州逐漸成為我國東南地區的經濟中心,“堪稱彼時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台灣“中研院”劉石吉)。而山塘作為溝通蘇州城與京杭運河的要道,也一躍成為蘇州最繁盛的商貿重地,被譽為“神州第一街”。乾隆年間畫家徐揚的《盛世滋生圖》生動再現了當時蘇州的繁榮市面。此圖重點描繪了一城、一村、一鎮、一街。其中的一街就是山塘街。

隨着歲月的流逝,山塘街逐漸被歷史湮沒,不復歷史的繁盛。20_年,蘇州市政府為保護山塘歷史文化遺產、再現山塘繁榮景象,由市長掛帥,組織專家小組進行專題研討,恢復了山塘歷史文化保護區。並將山塘建成一個集中展現吳文化精髓的旅遊景區。

20_年8月23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與《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推薦,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蘇州市七裏山塘景區達到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準的要求,經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研究決定,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主要特色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鄉的風貌,家家户户前街後河,河上小船來往如梭,街上店鋪林立。橫跨河上的古橋有7座:山塘橋、通貴橋(又名瑞雲橋)、星橋、彩雲橋(又名半塘橋)、普濟橋、望山橋(曾名便山橋)和西山廟橋,豎貫堤上的古橋有8座:白姆橋、毛家橋、桐橋(曾名洞橋、勝安橋)、白公橋、青山橋、綠水橋、斟酌橋和萬點橋,而對岸豎貫之橋也是八座,有同善橋(小普濟橋)、引善橋等。其中山塘橋、彩雲橋、便山橋和洞橋四座橋建於宋代以前。其中通貴橋旁是明代南京吏部尚書吳一鵬的府第。星橋是昔日商業最繁盛的所在。西山廟橋南北兩堍分別是花神廟和西山廟。而斟酌橋是山塘河、東山浜、野芳浜的交匯處,是當年畫舫雲集的所在,橋東堍的花園弄花香襲人,有不少詩詞讚美斟酌橋畔的風光,例如:“斟酌橋頭花草香,畫船載酒醉斜陽。橋邊水作鵝黃色,也逐笙歌過半塘。”、“半塘春水綠如澠,贏得橋留斟酌名。橋外酒帘輕揚處,畫船簫鼓正酣聲。”

主要景點

通貴橋

通貴橋是一座橫跨山塘河的單孔拱形環洞石級橋,扁砌青磚壓條石欄杆。清朝顧公燮《丹午筆記》有記載雲:“山塘吳文端公一鵬與薔提庵前郭方伯某友善,朝夕過從,明隆慶二年(1568)橋上首出現五色彩雲,古又名瑞雲橋。崇禎十三年(1640)曾修整,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建,光緒六年(1880)五月再修。橋跨徑7.2米,寬2.3米,長19米。

通貴橋宛如彎月,橋洞和水中倒影連成了一個規則的圓。過街樓道、沿河的石欄杆、水碼頭,有的挑前,有的縮進;那河灘踏步是用石條凌空架起的,石條的半截砌在駁岸裏,半截露在外面,略有點參差,顯得玲瓏古拙;臨水而築的破舊小樓,前門是街,後門是山塘河,是典型的“水陸相鄰、河街平行”的雙棋盤格局……你看,高與低,曲與直,虛與實,藏與露,明與暗,和諧統一,相映成趣。這裏是欣賞蘇州水鄉風貌的佳絕處,是堪稱經典的油畫、水彩畫取景處,一切都是原汁原味,渾然一體。

通貴橋在七裏山塘的古代橋樑中並不顯眼。但這座古橋究竟上了多少攝影作品?通貴橋一帶的典型水巷風貌究竟上過多少影視作品?已經無法統計了。早年,資深影人張良導演的電影《梅花巾》就在通貴橋頭取景。隨後一發不可收拾,拍片子的接踵而來。1994年導演李少紅的《紅粉》還得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和最佳視覺效果獎。《紅粉》把蘇州介紹給了世界,同時通貴橋的魅人風姿在人們心中定格。

山塘老街

山塘老街全長360米。雖僅有七裏山塘的十分之一,卻是山塘的精華所在,被稱之為“老蘇州的縮影、吳文化的窗口”。

老街重現了當年山塘的繁盛,店肆林立、會館齊聚。既有蘇州老字號採芝齋、五芳齋、乾生元等小吃店;也有吳韻茶莊、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紫檀木雕、石雕、刺繡等特色商鋪。

橫跨在山塘河的通貴橋橋孔與水中的倒影,渾然一圓,曾讓建築大師貝聿銘為此擊節叫好。乘一葉畫舫,聽一曲絲竹,真可謂“一聲柔櫓一銷魂”。

通貴橋下塘是蘇州的時尚之都,一系列風格各異的茶館、酒吧、西餐廳等,一到晚間便熱鬧非凡。古老的山塘吟唱着一首和歷史應和、與時代合拍的讓人酒酣搖曳的歌謠!

蘇州商會博物館

所謂會館就是外地駐蘇的辦事處。主要用於供同鄉人聚會、祭祀,是提供幫助、暫存貨物、交流商貿信息的地方。會館的建築一般都設有戲台、大殿、廂房等,有的還辟有花圃、園林供人遊賞。從會館的規模可以推測其經商的實力。由於山塘街東起閶門,西至虎丘,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間是我國東南部最大的商貿中心。全國各地的貨物都在此中轉,通過鬆江和太倉瀏家港運往世界各地,因此,各地商人紛紛在山塘街建立自己的會館。

山塘街曾建有大小近十四處會館。20_年,正值蘇州商會成立一百週年。由蘇州市政府發起,金閶區政府、蘇州檔案館、蘇州市工商聯三家共同承辦籌建了這座商會博物館。

泛舟山塘

千年的山塘街,千年的河水依然流淌。如果你到山塘街卻不登一葉畫舫,確為一大憾事。自古戲台登舟,安靜的電瓶船將為你開創另一段思緒,穿過古老的橋洞,看着枕河人家的生活,粉牆黛瓦,斑駁的歷史痕跡在你身邊流淌,忘卻了都市的喧囂,無謂人生的煩憂。“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塔將三次讓你遠眺。

入夜的山塘河更值得你流連,兩岸唯美的燈光,不但映射着山塘河的美景,更加映射出昔日山塘的繁華,凝神細聽,那古老悠遠的吳韻彷彿就在你耳邊輕響,一條山塘河,一艘畫舫,一杯香茗,點點的燈光,讓你不知身處何年。美景醉人,柔櫓銷魂。

傳説故事

根據民間傳説,明朝劉伯温為破風水,沿山塘安放七隻石狸。一些作者甚至認為“七裏山塘”乃“七狸山塘”所訛,不過這種説法並無史書根據。20_年,七裏山塘重新安放七隻石狸。這七隻石狸從東到西依次是:美仁狸(山塘橋)、通貴狸(通貴橋)、文星狸(星橋)、彩雲狸(彩雲橋)、白公狸(普濟橋)、海湧狸(望山橋)、分水狸(西山廟橋)。

發展建設

素有“東方水街”之譽的蘇州七裏山塘,已經基本完成了保護性修復工程,試驗段和一期工程部分昨日對外開放。在昨日舉行的山塘歷史街區修復工程的情況通報會上,蘇州市副市長姜人傑宣佈,七裏山塘將成為第28屆世遺大會上,蘇州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點推薦線路。

七裏山塘現有國家、省、市級文物單位,市級控保建築13處,古牌坊9處,各類會館8所,各類文獻可查的近300處。其中玉涵堂為明代大學士吳一鵬故居,佔地5000多平方米,是蘇州城區最大最完整的一片明代古建築羣。

自20_年6月,蘇州市政府和金閶區政府投入巨資,實施山塘歷史街區保護性修復工程,總規劃用地136.75公頃。已實施的保護性修復試驗段工程和一期工程東起山塘橋,西至新民橋,長約360米,建築面積約2.6萬平方米。

這項修復工程規模巨大,完全採取了保護風貌,修舊如舊的原則,有針對性地修繕、移建或新建。在已經修復的2.6萬平方米建築中,修繕的玉涵堂等古宅民居大於80%%,移建的汀州會館、古戲台等古建築達15%。20_年9月30日,修復一新的山塘歷史文化保護區正式開街。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江蘇概況導遊詞 篇2

甪直歷來有“五湖之廳”“六澤之衝”之稱。“五湖之廳”是指它南臨澄湖、萬千湖、西靠獨墅湖、金雞湖,北望陽澄湖。“六澤之衝”是説它有吳淞江、清小港、界浦、張陵港、東塘和大直港六條流道。甪直境內水流縱橫,橋樑密佈,貼水成街,人家枕河而眠,鎮貌古樸,風情幽逸。

甪直,地處蘇州城東南25公里.北夠吳淞江,南臨臨澄湖,西接蘇新工業園區,東銜崑山,全鎮面積75平方公里。神州水鄉第一鎮――甪直,這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費孝通對江蘇省蘇州市甪直的高度評價和讚譽甪直作為神州水鄉古鎮的佼佼者,的確名不虛傳,它具有2520_年的文明歷史。特別是她的古老文化,名勝古蹟、古橋、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曆史的古銀杏樹令人讚歎不已。當人們來到甪直,很多人都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甪直”究竟是怎麼來的,這裏為什麼叫甪直據《甫裏志》載:甪直原名為甫裏,因鎮西有“甫裏塘”而得名。後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為“甪直”。又傳古代獨角神獸“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徑甪直,見這裏是一塊風水寶地,因此就長期落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來,沒有戰荒,沒有旱澇災害,人們年年豐衣足食。

甪直與蘇州古城同齡,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曆史的古鎮,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古鎮甪直豐富燦爛的文化,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水是古鎮的靈魂。甪直地處太湖流域,是水分水析、水系水縈、水抱水環的澤國典型,素有“五湖之廳”、“六澤之衝”的美譽。甪直水秀,橋也美。在古鎮區5。6公里長的河道上,歷史上曾橫架着形式多異的江南小橋72座半。有多孔的大石橋、獨孔的小石橋。寬敞的拱形橋、狹窄的石板橋,雙橋、姐妹橋、鑰匙橋、半步橋等。可謂“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七十二半橋”。古鎮依水而建,前街後河,人家枕河而眠。漫步古鎮,領略小鎮風光。觀賞古橋駁岸,看看漁船人家,真是別有風韻,讓人回味無窮。

甪直古鎮旅遊資源豐富,歷史文物眾多,人文景觀棋佈。鎮內的千年古剎——保聖寺建於公元520_年,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出自唐代塑聖楊惠之先生畢業靈性的半堂泥塑羅漢更是國之瑰寶。“葉聖陶紀念館”已成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除些之外,更有萬盛米行、沈宅、水鄉農具博物館、蕭芳芳演藝館、王韜紀念館、出土文物館等一大批歷史人文景觀,讓您在充分領略江南水鄉風情的同時。更多的體味小鎮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甪直水鄉服飾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奇葩:梳髻髻頭、扎包頭巾、穿拼接衫、拼檔褲、束據裾裙、着繡花鞋。曾經,這是甪直農村婦女勞動時的普通裝束。如今,正成為詮釋甪直水鄉特色和水鄉文化的重要符號,穿着這樣的服飾走在古鎮上。也成了一道別有風味的流動風景。

江蘇概況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前去遊覽的是玄武湖公園,它位於南京城東北的玄武門外,公園佔地472公頃,其中水面約368公頃,陸地104公頃,周長約9.5公里,流域面積約14平方公里。是國家級鐘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京市最大的綜合性文化娛樂公園。玄武湖三面環山,兩面臨城。東有紫金山,南有雞籠山、覆舟山一脈相連,北有幕府山、觀音山等作屏障,西、南聳立着雄偉壯麗的古城牆。湖水波光粼粼,湖中的環洲、樑洲、翠洲、菱洲、櫻洲由堤橋相連,綠樹掩映,垂柳婆娑。古人曾有“錢塘莫美於西湖,金陵莫美於後湖”的讚語,把南京玄武湖與杭州西湖相媲美。

【玄武湖的成因—玄武湖的名稱來歷】

玄武湖古時與長江相通,到六朝時,在湖的北側築了一條長堤,由於江流的不斷衝擊,隨之與長江隔絕,形成獨立的湖泊。今天玄武湖水仍靠引長江之水蓄貯。

玄武湖是燕山造山運動形成的構造湖,古名桑泊湖,後來因位於鐘山之陰,就被稱為“後湖”。東吳遷都建康後,在後湖南側建有宮苑,並引後湖之水注入宮苑內,因湖在台城之北,所以稱為“北湖”。歷史上傳説孫吳末年,丹陽縣官宣賽的母親,80高齡在後湖游水,突然化黿而去,千年不死,所以人們又稱後湖為“練湖”。至於玄武湖這一稱謂始見於448年,傳説在湖中出現黑龍,便改稱為“玄武湖”。湖中有龍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有人推測二所謂黑龍可能是長江中的鱷魚,因為那時的玄武湖仍與長江相連,鱷魚便可乘江潮遊人湖中,在夏天雷陣雨來臨前,因天氣悶熱,鑽出水面,被人們誤認為黑龍。

【玄武湖的歷史沿革】

東晉初年,玄武湖被用作封建帝王操練水師的地方,故稱“習武湖”。六朝時,又演變為封建帝王的圍獵、遊樂場所。直到唐朝起,才成為遊覽區。李白、李商隱、李煜等許多詩人都有描寫玄武湖的佳作。南唐滅亡後,李煜被宋太宗捉去,軟禁在玄武湖的櫻洲,在此期間李煜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唱的哀詩《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此寄託他對故國的無限懷念和深切哀愁。北宋神宗時,當朝宰相王安石被罷免回到江寧,在1075年寫《湖田疏》上奏朝廷廢湖為田,得到批准,從此玄武湖美景不復當日。元代時,重新疏浚玄武湖,使它煥發昔日美貌。但明朝初年,明太祖又把玄武湖作為禁地,在樑洲上建了“黃冊庫”,專門貯藏全國户籍、田畝統計冊和各地的賦税檔案。直到清代,玄武湖又重新開放。曾作為1920_年南洋勸業會的遊覽地。辛亥革命後,更名為“五洲公園”。今天的玄武湖,經過國林工作者的梳理美化,舊貌換新顏,已初步形成了融山、水、城、林於一體的大型風景式園林,被譽為金陵明珠。

【玄武湖的主要景區:環洲—櫻洲—樑洲—翠洲—菱洲】

玄武湖中分佈着五塊綠洲,形成五處風景區。最有特色和最負盛名的要數環洲和樑洲。從玄武門開始,一條形如玉環的陸地,從南北兩面伸入湖中,就是環洲,舊名長洲,因它像一條翠綠的玉帶環繞櫻洲,故稱環洲,

舊時稱“環洲煙柳”。湖的南端假山瀑布盡顯江南園林美感,著名的石峯有“觀音石”和“童子石”,為明代中山王徐達府中的遺物。假山北面的土山,名墩子山,或叫郭仙墩,為東晉郭璞衣冠冢。洲中有喇嘛廟和諾那塔。

與環洲以一座白橋相連的是櫻洲,又名連萼洲,是四面環水的洲中洲。櫻洲以遍植櫻花而得名。春天,這裏是賞櫻勝地。繁花似錦,人稱“櫻洲花海”。

從環洲經芳橋,就是玄武湖五洲中開闢最早的樑洲,又名舊洲。樑洲團樑朝時梁武帝的兒子昭明太子蕭統在此建讀書枱而得名。當年太子在此聚書近三萬卷,博覽羣書,還常召集賢士談論古今,撰寫文章,選編了一部我國最早的詩文選集《昭明文選》,這為以後的文學發展與研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據説後來昭明太子在湖上盪舟遊玩時,不慎掉入水中,得病不治而死。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好學的太子,將他的讀書枱所在地稱為樑洲。樑洲是五洲中風景最美的地方,洲中有湖神廟、銅鈎井、賞荷亭、覽勝樓、陶然亭等名勝古蹟。樑洲一年一度的菊展,傳統而壯觀,故有“樑洲秋菊”的美稱。

樑洲東是翠洲,舊名磷趾洲。洲上有音樂台、少年之家、萬人露天劇場。翠洲風光幽靜,長堤卧波,綠帶練繞,別具一格。蒼松、翠柏、嫩柳、淡竹,構成“翠洲雲村”的特色。

玄武湖最中心的一個洲是菱洲,洲東瀕鐘山,有“千雲非一狀”的鐘雲山霞,自古就有“菱洲山嵐”的美名。洲上有動物園,飼養各種珍禽異獸150種,2500多頭(只)。

【玄武湖公園的娛樂設施】

玄武湖五洲之間,橋堤相通,風光各異。此外,1994年興建的坐落於玄武門至解放門段的高爾夫俱樂部,包括18洞迷你型高爾夫球場、水上發球場、標準型網球場,以及一座造型新穎獨特,兼有餐飲、娛樂、高級商務洽談的高爾夫會館,為玄武湖又添一景。位於原萬人游泳池的水上樂園,佔地200畝,可同時容納萬人以上,由滑道羣、飄流河、兒童戲水池、水景廣場、造波池、感人泳池、臨水高空觀覽車等部分組成,是人們休閒、納涼、娛樂、遊覽的好去處。

玄武湖公園水、陸、空交通獨具特色。水面上有快艇、自娛艇、豪華渡輪、水上火車等;陸地上有法國式小火車,車型獨特,色彩鮮豔,最高時速16公里,並適合各種道路行駛,乘坐舒適,視野開闊;空中有環湖觀光列車,無污染、無噪音,運載能力達每趟60人,車速為每小時12公里,線路從玄武門至解放門,全長3249米。置身其中,給人以全新鳥瞰的角度審視玄武湖的娃力。

遊客們:有人説,到南京不遊玄武湖,就像去北京不看頤和園,到杭州不去西子湖一樣令人遺憾。因為玄武湖既有清靈迷人的山水風光,又有豐富多彩的歷史傳奇,令人流連忘返。今天的玄武湖,它不僅成為南京最大的風景遊覽區之一,而且在工業區與居住區之間,形成一個很好的天然隔離淨化帶,在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方面,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玄武湖之旅,當您欣賞了“環洲煙柳”、“櫻洲花海”、“樑洲秋菊”、“翠洲雲樹”、“菱洲山嵐”等各具特色的景觀後,相信一定會讓您感到不虛此行!

江蘇概況導遊詞 篇4

古鎮甪直被譽為“神州水鄉第一鎮”,甪直位於蘇州城東18公里處,距今已有2520_年的歷史,為江蘇省首批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又是太湖風景名勝區主要景區,被費孝通譽為“神州水鄉第一鎮”。

據《甫裏志》載:甪直原名為甫裏,因鎮西有“甫裏塘”而得名。後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為“甪直”。又相傳古代獨角神獸“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經甪直,見這裏是一塊風水寶地,因此就長期落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來,沒有戰荒,沒有旱澇災害,人們年年豐衣足食。鎮廣場中央矗立着一座獨角怪獸“甪端”的雕塑。傳説中,此獸可避邪鎮風,佑一方百姓。甪直鎮為多水之鄉,北有陽澄湖,南有澱山湖、澄湖,西有金雞湖、獨墅湖,因而又有“五湖之汀”的美名。甪直古鎮位於江蘇省吳中區,距蘇州25公里,距上海58公里,隸屬於吳中區,北臨吳淞江,南臨澄湖,東與崑山市接壤,西通蘇州市。

甪直古是吳宮舊地,唐宋名鎮。始建於樑代的保聖寺,為江南名寺,寺內唐塑雕羅漢堪稱國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葉聖陶紀念館、萬盛米行、吳東水鄉婦女服飾館、王韜紀念館、蕭芳芳影視藝術館等景點品位高雅,別具特色。“水巷小橋多,人家盡枕河”是甪直濃厚水鄉氣息的真實寫照,一平方公里的古鎮區原有宋元明清時期各式石橋“七十二頂半”,現尚存四十一座,素稱“中國古橋博物館”。

“看水鄉,逛古鎮,不可不去甪直。”名勝古蹟、古橋、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曆史的古銀杏樹令人讚歎不已。鎮上河水清清,環境幽雅,名勝古蹟星羅棋佈,歷史景觀鴨沼清風、分署清泉、吳淞雪浪、海芷鐘聲、浮圖夕照、漁蓮燈阜、西匯曉市等被先人們概括的甫裏八景雖然歷經歷史的磨難,大部分已經被拆除,但仍能找出它們當年恢宏的風采。

水多、橋多是甪直鎮的另一個特色。甪直歷來享有江南“橋都”的美稱,一平方公里的古鎮區原有宋、元、明、清時代的石拱橋72座半,現存41座,造型各異、各具特色,古色古香。有多孔的大石橋、獨孔的小石橋、寬敞的拱形橋、狹窄的平頂橋,也有裝飾性很強的雙橋、左右相鄰的姊妹橋和方便鎮民的平橋,其中兩橋相連成直角的雙橋有5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jiangsu/xo8ne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