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陝西導遊詞 >

陝西旅遊導遊詞(精選14篇)

陝西旅遊導遊詞(精選14篇)

陝西旅遊導遊詞(精選14篇)

陝西旅遊導遊詞 篇1

陝西省關山公園位於隴縣西南35 公里的關山林區,總面積6982 公頃,規劃有向陽川、八龍潭兩個景區,60多個景點。是一處以森林景觀為主體,草原風光為陪襯,具有多功能的山嶽型省級旅遊勝地。

這裏自然風光以谷為幽,以林見鬱,以水示秀,以雲而神,公園氣象景觀獨特,植被垂直帶狀分佈明顯,碧潭、飛瀑相映成趣,古樹參天蔽日,草原遼闊柔美,馬羣遍野,有“東方阿爾卑斯山”之美譽。

景區內規劃有大型跑馬場、彩彈射擊場、模擬高爾夫球場、高空滑索、滑雪滑草、攀巖、卡丁車等娛樂項目三十餘處。基礎設施和景區景點建設規劃投資1.2億元人民幣。

關山森林公園經過二年的建設,已建成擁有住宿森林別墅羣、蒙族風情園、宴會餐廳、賽馬場等融吃、住、娛、購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勝地,可一次性接待接待200人以上的會議及旅遊團體。

您在這裏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可觀葉、冬可賞雪,充分領略鬼斧神工般的自然景色,感受多種娛樂項目給您的愜意和刺激。在這裏您將回歸自然,融入自然,使您暫時忘卻都市的煩悶,使您的身心真正得到休息,關山森林公園將以一流的管理、親情化服務,熱忱歡迎您的涉足!

陝西旅遊導遊詞 篇2

藥王洞位於隴縣城北一公里處的尹家坡村東,依山面水,竹苞柏翠,洞亭錯落,殿閣掩映,清幽雅緻。藥王洞建自唐代,原名穀神觀。宋、金對峙時期,名醫馬鈺曾隱居於此,並與妻孫不二同拜王重陽為師,開創了道教全真教的遇仙派。元朝至元六年(1269),元世祖忽必烈封馬鈺為“丹陽抱玉真人”,因馬鈺曾在這裏修道,故穀神觀又改名為丹陽洞。金正大四年(1227),為了紀念馬丹陽、丘處機,重新修葺,增建了丹陽洞、丘祖洞。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隴州知州李經芳又籌資興修了藥王洞,復修了丹陽洞、丘祖洞,此後統稱藥王洞。

民國20xx年(1936),楊虎城將軍任陝西省政府主席時,捐資興修了殿宇,觀容更加宏偉壯觀,成為城鄉人們的遊覽勝地。解放後道院多次得到政府的撥款維修。現存主要的建築及景觀有玉皇殿、藥王殿、純陽閣、鬥姥洞、土地洞、丘祖洞、丹陽洞等。

藥王洞依山傍水,遞次而上,蒼柏葱蘢,翠竹嫩綠,洞宇錯落,殿堂輝煌,環境雅緻,風景宜人。每年農曆二月八年級為道院傳統的廟會日。

陝西旅遊導遊詞 篇3

華清池是位於唐華清宮遺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宮苑,西距西安30公里, 南依驪山,北面渭水。因其亙古不變的温泉資源、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以及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而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示範景區。

華清池融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於一體,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在此修建離宮別苑。景區仿唐建築大氣恢宏,園林風光別具一格。主要有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九龍湖與芙蓉湖風景區、唐梨園遺址博物館,有飛霜殿、昭陽殿、長生殿、環園和禹王殿等標誌性建築羣,有體驗皇家温泉的以瀾湯殿、御湯苑、星辰苑、尚食苑、長湯苑、少陽苑、香凝閣和御膳閣為主的華清御湯(精品)酒店。20xx年4月推出的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成為中國旅遊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典範。20xx年5月推出的多媒體影像劇《玄境長生殿》,成為傳統博物館數字化改造的新模式。

近年來,華清池以“打造中國唐宮廷文化旅遊標誌性景區”為發展願景,積極實施唐華清宮文化旅遊開發戰略,按照歷史文化、御湯文化、宮苑文化、梨園文化、宗教文化等五大文化元素規劃建設唐華清宮文化旅遊大景區。

陝西旅遊導遊詞 篇4

西嶽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山嶽之一,位於華陰市城南,海撥2200 米,北瞰黃河,南依秦嶺,"遠而望之若花狀"(《水經注》),故有其名。又因其西臨少華山,古稱太華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這裏有譽為關中八景之一的"華嶽仙掌"。

華山以奇險峻秀而馳名天下,自山麓至絕頂,名勝古蹟極多,廟宇道觀,亭台樓閣,雕塑石刻隨處可見,險徑奇石,鬼斧神工,更有云海勁鬆,引人入勝。山頂有朝陽(東峯)、落雁(南峯)、蓮花(西峯)三峯,皆巋然筆立,直插雲霄。三峯之下,有云台(北峯)、玉女(中峯)諸峯環侍拱衞,各具特色,顯得山勢雄偉,峯巒疊翠聳削。

北峯,亦稱雲台峯,是總轄四峯的衝要處所,山勢崢嶸,三面懸絕,只有一嶺南通,故險要異常。峯頂有真武宮,依山為屋,疊起層樓,隱映於蒼松翠柏之間,周圍山色如畫,絢麗多姿。

東峯,峯頂朝陽台,、是華山觀日出的絕佳境地,故稱朝陽松林,東峯有甘露池、青虛洞、下棋亭、鷂子翻身等景點。據説宋太祖趙匡胤曾在這裏和陳摶下棋,結果失敗,而將華山輸與陣摶。

南峯,又稱落雁峯,是華山的最高峯,海撥2200米。四周皆松林,雜以檜柏。迤邐數裏,濃陰匝地。南峯上有明代建造的金天宮也稱白帝祠。峯頂有老君洞,相傳道家始祖老聃隱居於此。洞北有太上皇,泉水碧綠,東注澗下,今稱“仰天池”。東面崖下有石坊,稱“南天門”。坊外西出有長空棧道,通至賀老石屋。南峯上還有老子峯、煉丹爐八卦池等名勝古蹟。

西峯,是華山最秀麗奇峻的山峯,因峯頂翠雲宮前有蓮花石,形狀如蓮花。故稱蓮花峯。據傳説故事《寶蓮燈》中的三聖母之子沉香壁山救母之處就在西峯。翠雲宮旁有一巨石中裂,形如斧劈,名斧劈石。石旁樹立一柄鑄鐵長把大斧。峯的西北面,筆立如削,空絕萬丈,人稱捨身崖。此外,還有西元洞和蓮花洞等古蹟。

華山登山道路蜿蜓曲折,處處是懸崖絕壁,峭峯陡立,奇險異常。1985年修築了12公里長的華山登山道,對其它險要處也設有鐵鏈護欄保護遊人的安全,使登山者感到有驚無險。1994年沿當年人民解放軍智取華山道路又修築了一條登山台階路。1996年華山索道建成營運。“自古華山一條路”已成為歷史。山上山下,風景區內,新建了旅遊飯店、餐館、商店等旅遊服務設施,可以滿足旅遊者吃、住、行、遊、購、娛等方面的需要。

陝西旅遊導遊詞 篇5

中國明西安府城牆。在陝西省西安市。建於明洪武三 年至十一年(1370~1378),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和元代奉 元城基礎上擴建而成。原為夯土城牆,明隆慶年間(1567 ~1572) 巡撫張祉在夯土城牆外首次包磚。清乾隆年間 (1736 ~1795) 陝西巡撫畢沅進行大規模的維修和加固, 將包牆增厚,鋪設海墁,並增修排水道、宇牆垛口等。城 牆周長 13.75公里,為中國現存完整、規模最大的城牆。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文獻記載,明代修建的西安城,西牆和南牆都是 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牆而增修加長的,東牆和北牆是擴 大新建的。西牆和南牆內均發現有唐代城牆和城門的遺 跡。城牆用黃土夯築而成。明代修建的城牆用黃土加石 灰、細沙並摻麥秸、草渣混合分層夯築而成,夯層厚10 ~12釐米。城牆高12米,底寬16~18米,頂寬12~14米。 牆頂均以三層青磚鋪設海墁,每隔40~60米處,有一磚砌 溜水槽和吐水嘴。城內除四門左側各有登城馬道外,另有6處馬道。城牆內沿牆四周築女牆,外沿牆有垛口5984 個。城牆外壁四周有馬面98座。馬面伸出牆面11米,寬 20米,各馬面之間相距 120米,恰在弓箭和火銃的射程 之內。

城的四角各築有一個突出城牆的角台(樓),除西 南城角台為圓形外,其他 3個為方形。據發掘得知,這 種圓形角台是元代的建制,明代擴建西安城時,因西南 角未動而保留下來。城牆每面各闢一門,東名長樂,西 名安定,南名永定,北名安遠。門外築甕城,門上建樓, 門樓有正樓、箭樓、閘樓三重,閘樓及周圍城牆已在民 國初年拆除,現存正樓、箭樓 6座。除南面箭樓下無門 洞外 (門洞分從甕城左右開),其他3門箭樓下各穿門洞。 門洞高寬 6米,深19.5米。正樓為重樓,面寬七間,進 深二間,高36米,三層檐歇山頂,周有迴廊,樓下及平 座均施鬥□,箭樓以青磚為主結構,面寬十一間,進深 兩間,高33.4米,單檐歇山頂,正面分設四層箭窗,各 12孔,總共48孔,左右各3層,總共9孔。樓的背面有兩 層房檐,均施鬥□,下有檐廊。城外護城河寬20米,深 10米。1983年開始對城牆進行全面整修。

陝西旅遊導遊詞 篇6

富有傳奇的秋菊山莊,是大自然恩賜給人類的自然美景。它位於美麗的隴州關山腳下蒲峪河上游,素有中國西部“第二九寨溝”之美譽。秋菊山莊是由國際資深導演張藝謀執導,著名影星鞏俐、劉佩奇、雷恪生領銜主演的電影《秋菊打官司》的實景拍攝地。《秋》劇創作人員在這裏工作的近兩年時間裏,給人們留下了許許多多感人的秋菊軼事。

秋菊山莊旅遊風景區,上鄰關山大草原,俯視龍王溝森林公園,是一處以人文景觀為主體,草原風光為陪襯,集原始森林、天然氧吧、避暑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旅遊勝地。山莊以特有的秋菊文化、民俗風情、人文地貌、山水風光、宜人的氣候為遊客提供了“世外桃源”般的享受。

進入景區,吊橋悠悠,湖水盪漾。關中最後一盤水磨,石磨、石碾、水車能使您回味遠古的文明;秋菊家園青磚小瓦,泥坯土牆、辣椒、玉米棒,生動再現了拍攝電影時的場景;影展室裏觀展覽,方知幕前幕後,看電影回味秋菊“要個説法”;湖口瀑布飛瀉千里,濤聲撼山嶽;接待區青磚小瓦四合院,古色古香入眼簾,拾階而上通秀樓,依欄回首別有天,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園裏似神仙;水上游樂區青山倒映,碧水藍天,輕舟泛水面,悠杆釣彩魚;森林遊覽區青松紅樺,百鳥爭鳴,山花爛漫,溪流淙淙,信步入林,如臨仙境;藏族風情飽覽和品味藏族風情;跑馬場上策馬揚鞭,體味“-隴上風,英雄兒婦女壯我行”;跨上沙地車縱橫馳騁,領略沙漠鐵騎雄風。

秋菊山莊旅遊資源豐富。其地質、生物、風水、天象等資源,使奇特的人文景觀和優美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為您創造了旅遊、休閒、渡假、避暑的理想環境。秋菊山莊旅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郭永紅先生攜全體員工以親人般的情懷,真誠歡迎各屆朋友來山莊觀光、旅遊、休閒、渡假,更歡迎鍾情於旅遊事業的仁人傑士來山莊投資。願秋菊山莊以它的神奇給您帶來無限的好運。

陝西旅遊導遊詞 篇7

太白山是我國著名的秦嶺山脈的主峯,也是我國大陸東部的第一高峯,海拔3767米。秦嶺山脈是我國南方與北方的天然屏障,也是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太白山作為秦嶺山脈的主峯,其自然地理條件就更為獨特,它那高聳入雲的雄偉氣勢,瞬息萬變的氣候神姿,自古以來就給人們披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更為中外科學家和文人學士所向往。

太白山的主體由規模龐大的花崗巖體組成,地質學家稱其為“太白花崗巖”。太白花崗巖在漫長的地質發展史上,幾經構造變動、斷層,節理十分發育,它們在各種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今日太白山奇峯林立、山勢崢嶸的險、奇景色。太白山高山區至今還保留着完整的、千姿百態的第;四紀冰川遺蹟。一個個高山湖泊,碧波盪漾,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古人及當地老人都稱其為“神湖”,實則為“説蝕湖”。這些冰蝕湖自古就有“太白池光”、“高山明珠”之稱,被列為太白山八景之一。在拔仙台、跑馬樑一帶,石河、石海望之浩然,似有翻滾奔騰之勢,令人眼花繚亂。由拔仙台環眺四周,角峯、槽谷、冰斗、冰坎、冰階等第四紀冰川所特有的地貌形態歷歷在目。因此,太白山可謂是研究第四紀冰川最好的天然博物館。

太白山風景秀麗,景色迷人。“太白積雪六月天”中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在過去寒冷的年代,太白山頂終年積雪,每當盛夏,從關中平原眺望,白雪皚皚,銀光四射,蔚為奇觀。

太白山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一座中華名山。夏商時稱“物山”,周代稱“太乙山”,至魏晉始稱“太白山”。歷代帝王對其封王加侯,文人墨客的足跡更是遍及太白山的山山嶺嶺,留下了大量讚美太白山景色的絕妙詩篇。自隋、唐以來,眉縣湯峪便是關中著名的療養旅遊勝地,先後建有鳳泉宮、鳳泉湯、唐子城等行宮。李白、杜甫、韓愈、蘇軾等名人學士也曾多次登臨太白山,吟詩作畫,“太白潑墨山”便傳説為李白歷作詩之處,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人稱“藥王”,長年隱居太白山中,研究太白山中草藥為民治病,太白山中至今還遺留有他採藥走過的棧道的搗藥的碓窩。而藥王的傳説故事,也在當地廣為流傳。

1991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成立了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1992年7月,公園正式對遊人開放。從此太白山這位養在“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聘婷少女才向人們揭開了她神祕的面紗,講述她傳奇的故事。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秦嶺主峯太白山北麓的眉縣境內,公園面積2949公頃,包括10個景區,180多個景點。公園海拔高度從620米到3511米,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國家森林公園。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以森林景觀為主體,蒼山奇峯為骨架,清溪碧潭為脈絡,文物古蹟點綴其間,構成了一幅靜態景觀與動態景觀相協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渾然一體、風格獨特的生動畫卷,這裏山巒重疊翠,山清水秀,湖光山色恬靜瑰麗,曲流溪澗晶瑩碧透,煙霧浩渺,吐珠濺玉,奇峯怪石,如塑似畫。置身其中,峽谷壁立,石徑縈迴,古楓垂陰,溝壑幽深。陽春,草木吐翠,萬花爭豔;盛夏,綠蔭夾道,涼風習習;金秋,山果串串,楓葉顯媚;寒冬,玉樹銀裝,温泉吐霧。被譽為眉縣八景之一的“鳳泉神澤”、“魚洞仙音”,會使人怡然自樂;傳説中的“唐子城”、“二郎閣”、“牛窯”、“神女碑”會把你引入美麗的童話世界;神功石、潑墨山、世外桃源、開天關、七女峯會使你身臨其境,遊興大發。這裏,不僅一山一水、一溝一壑、一峯一石都很別緻、優美,就連山上的一林一木、一草一花、一樹一枝也都那樣美妙、神奇。

陝西旅遊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

大家知道,在所有的帝王墓葬中有兩座陵墓特別吸引國人注意,一座是河北的清東陵,一座是陝西的唐乾陵。前者埋葬的雖不是皇帝,卻是大權獨攬,垂簾聽政,喪權辱國的清太后慈禧;後者埋葬的則是中國惟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她在位時政通人和,社會和經濟發達,死後以山為陵,山陵合一,千百年來陵墓保存完好。

“巨墳雲是舊梁山,山石崔嵬頗耐攀。南對乳丘思大業,下臨后土望長安。”這是郭沫若同志遊乾陵時吟出的一首詩。乾陵位於乾縣城北6公里,距西安城80公里,是唐皇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陵。它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0xx年的時間才基本完工。乾陵“以山為陵”,依梁山而建,利用梁山主峯(北峯)和南面兩個山峯作為佈局的骨架。北峯海拔l047.6米,呈圓錐形,是墓室所在地。南面兩峯,東西對峙,構成陵園的天然門户。整個陵園範圍方圓40公里,周圍還有王公貴族陪葬墓17座。各位遊客,下面請隨我一起走進乾陵遊覽一番。

各位遊客,當我們從西安出發,沿渭河和任河向西旅行時,會有一個感覺,就是無論是渭河北岸的咸陽原上,還是在渭北高原的丘陵和山峯間,隨時都可以看到高大雄偉的帝王陵。這八百里秦川的帝王州里有18座唐代的帝王陵。經過1個多小時的車程,也就是穿過陝西西部的小縣城乾縣時,我們還會發現有座巧妙地利用自然山峯設置陵寢、門闕、城牆,表現帝王至尊地位的陵墓,這就是唐朝第三代皇帝李治和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

現在我們已站在梁山腳下,抬頭能望見武則天陵墓。大家看到西安在東,一馬平川梁山在西,山勢崢嶸。遠觀梁山,有3座山峯相連:正對遊客的遠處松柏交翠、山峯峭拔的北峯為武則天陵寢;南面稍低的左右對峙的兩峯為閉樓,其形象特別,當地羣眾俗稱奶頭山。“以山為陵”,是唐帝王陵的一大特色。尤其乾陵與山峯渾然一體的設計,實力渭北唐十八陵中所獨見。唐太宗原以為如此築陵較為節儉,還能免被盜之災,誰知築陵工程更大,耗費更為驚人,也未免去被盜之災。

乾陵營建於盛唐時期,興師動眾,勞民傷財,自不必説。單從其宏大的規模,壯偉的氣勢,富麗堂皇的建築來看,就居唐帝王陵之首。據《長安圖志》記載,陵墓原有內外兩重城牆,4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迴廊、偏房等大批建築物。勘探表明,內城總面積230萬平方米。城牆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現在我們所站位置是乾陵的朱雀門外。

各位遊客,請跟着我向前走。大家從朱雀門外向遠處高聳的陵墓望去,可見墓前一條司馬道相當寬闊,直通北峯。兩側排列有124件雕刻精美、神態生動的石雕。從南往北有八稜柱形華表、翼馬、朱雀各1對,石馬5對,戴冠持劍的直閣將軍石人10對。4個門外各有石獅回對,北門外有石馬3對。在中國歷史上,陵前石刻的數目、種類和安放位置就是從武則天下葬乾陵開始才有固定制度的,一直延續到清代。

陝西旅遊導遊詞 篇9

法門寺位於扶風縣城北10公里的法門鎮,西距西安市120公里,東距寶雞市96公里。法門寺自古就因為安置有釋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名於世,所以被華夏王朝擁戴,而成為我國最早的四大佛教聖地。

法門,意為修行者必入之門。

法門寺始建於東漢,寺因塔建。法門寺塔,有名“真身寶塔”,因藏有釋加牟尼的手指骨一節而得名。公元前485年,釋加牟尼滅度,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為了使佛光遠大,將佛祖骨分成八萬四千件,分藏於世界各地,並建成八萬四千座塔。我國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門寺塔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法門寺塔和法門寺有“關中塔廟之祖”的稱譽。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我們剛進來的山門,又叫做“三門”,左右兩邊的分別為無相門和無作們,中間為空門,我們一般把出家稱為步入空門,大概就由此而來。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法門寺唯一的古建築銅佛殿,大殿裏供養的是釋加牟尼的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在大殿兩邊還有十八羅漢像,所以銅佛殿也叫羅漢殿。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法門寺真身寶塔,但是我們看到的是1987年重修而成的,法門寺自古因安置於釋加牟尼佛的指骨舍利而著稱於世,也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佛殿中記載,公元前485年,釋加牟尼滅度,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為了使佛光遠大,將佛祖骨分成八萬四千件,分藏於世界各地,並建成八萬四千座塔。我國有19座,佛祖舍利塔,法門寺塔是其中的第五處。所以最初的法門寺叫阿育王寺,法門寺塔叫阿育王塔。

法門寺始建於東漢,寺因塔建。到了唐代時唐太宗在這裏重修了一座四級木塔供養佛指舍利,唐代所建的木塔在明代隆慶年間時崩毀,在明代萬曆年間,由法門寺僧人化緣重修了一座8稜13層的磚塔,可是在1981年是塌掉了一半,85年的時候,當地政府為了重修這座塔的時候,便人工拆除塌了一半的半邊殘塔,87年在清理塔基準備重建時意外發現了地宮,出土了四枚釋加牟尼佛指舍利和2499件唐代的皇室瑰寶。法門寺一夜之間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下面就請大家到地宮拜一下佛指舍利。

陝西旅遊導遊詞 篇10

太白山是我國著名的秦嶺山脈的主峯,也是我國大陸東部的第一高峯,海拔3767米。秦嶺山脈是我國南方與北方的天然屏障,也是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太白山作為秦嶺山脈的主峯,其自然地理條件就更為獨特,它那高聳入雲的雄偉氣勢,瞬息萬變的氣候神姿,自古以來就給人們披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更為中外科學家和文人學士所向往。

太白山的主體由規模龐大的花崗巖體組成,地質學家稱其為“太白花崗巖”。太白花崗巖在漫長的地質發展史上,幾經構造變動、斷層,節理十分發育,它們在各種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今日太白山奇峯林立、山勢崢嶸的險、奇景色。太白山高山區至今還保留着完整的、千姿百態的第;四紀冰川遺蹟。一個個高山湖泊,碧波盪漾,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古人及當地老人都稱其為“神湖”,實則為“説蝕湖”。這些冰蝕湖自古就有“太白池光”、“高山明珠”之稱,被列為太白山八景之一。在拔仙台、跑馬樑一帶,石河、石海望之浩然,似有翻滾奔騰之勢,令人眼花繚亂。由拔仙台環眺四周,角峯、槽谷、冰斗、冰坎、冰階等第四紀冰川所特有的地貌形態歷歷在目。因此,太白山可謂是研究第四紀冰川最好的天然博物館。

太白山風景秀麗,景色迷人。“太白積雪六月天”中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在過去寒冷的年代,太白山頂終年積雪,每當盛夏,從關中平原眺望,白雪皚皚,銀光四射,蔚為奇觀。

太白山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一座中華名山。夏商時稱“物山”,周代稱“太乙山”,至魏晉始稱“太白山”。歷代帝王對其封王加侯,文人墨客的足跡更是遍及太白山的山山嶺嶺,留下了大量讚美太白山景色的絕妙詩篇。自隋、唐以來,眉縣湯峪便是關中著名的療養旅遊勝地,先後建有鳳泉宮、鳳泉湯、唐子城等行宮。李白、杜甫、韓愈、蘇軾等名人學士也曾多次登臨太白山,吟詩作畫,“太白潑墨山”便傳説為李白歷作詩之處,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人稱“藥王”,長年隱居太白山中,研究太白山中草藥為民治病,太白山中至今還遺留有他採藥走過的棧道的搗藥的碓窩。而藥王的傳説故事,也在當地廣為流傳。

1991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成立了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1992年7月,公園正式對遊人開放。從此太白山這位養在“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聘婷少女才向人們揭開了她神祕的面紗,講述她傳奇的故事。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秦嶺主峯太白山北麓的眉縣境內,公園面積2949公頃,包括10個景區,180多個景點。公園海拔高度從620米到3511米,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國家森林公園。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以森林景觀為主體,蒼山奇峯為骨架,清溪碧潭為脈絡,文物古蹟點綴其間,構成了一幅靜態景觀與動態景觀相協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渾然一體、風格獨特的生動畫卷,這裏山巒重疊翠,山清水秀,湖光山色恬靜瑰麗,曲流溪澗晶瑩碧透,煙霧浩渺,吐珠濺玉,奇峯怪石,如塑似畫。置身其中,峽谷壁立,石徑縈迴,古楓垂陰,溝壑幽深。陽春,草木吐翠,萬花爭豔;盛夏,綠蔭夾道,涼風習習;金秋,山果串串,楓葉顯媚;寒冬,玉樹銀裝,温泉吐霧。被譽為眉縣八景之一的“鳳泉神澤”、“魚洞仙音”,會使人怡然自樂;傳説中的“唐子城”、“二郎閣”、“牛窯”、“神女碑”會把你引入美麗的童話世界;神功石、潑墨山、世外桃源、開天關、七女峯會使你身臨其境,遊興大發。這裏,不僅一山一水、一溝一壑、一峯一石都很別緻、優美,就連山上的一林一木、一草一花、一樹一枝也都那樣美妙、神奇。

巨大的高差,形成了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氣候、動植物帶明顯的垂直分佈。在海拔620米――3511米的山地範圍內,分佈了地球上數千公里範圍內才有的氣候帶、植物帶和動物帶,形成了包括3個植物帶、7個植物亞帶、15個植被羣系在內的植被垂直分佈帶譜。從下到上依次劃分為鬆櫟類景觀林、樺木景觀林、冷杉景觀林、落葉樺景觀林和高山灌叢景觀林等五個景觀林帶,界限清晰,色調鮮明。

陝西旅遊導遊詞 篇11

世界第八大奇蹟197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現震驚世界。這一建在公元前3世紀的地下雕塑羣以恢弘磅礴的氣勢,威武嚴整的軍陣,形態逼真的陶俑向人們展示出古代東方文化的燦爛輝煌,無論建造年代、建築規模與藝術效果無不堪與“世界七大奇蹟”媲美。於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之譽不脛而走,成為秦始皇陵兵馬俑的代名詞。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我國最大的遺址博物館,除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保護陳列大廳外,還有兵馬俑坑出土文物陳列室和秦陵銅車馬陳列室。

20世紀最重要的發現

西楊村本是酈山北麓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村莊。1974年3月,西楊村的村民在村南160米的柿樹林畔打一口井。這裏地處驪山沖積扇前緣,累經山洪泥石流淤積,耕地間夾雜佈滿鵝卵石的灌木叢和廢棄荒地。3月24日動工,挖到3米多深時,發現下面是紅燒土、燒結硬塊和炭屑灰燼,大家以為碰上了老磚窯址。繼續往下打,在5米多深處的井壁西側,陰暗的光線下終於露出“瓦王爺”凝靜的面容。村民們正詫異間,恰好公社幹部房樹民來檢查打井進度。他下到井底仔細觀察,發現出上的磚塊與秦始皇陵附近發現的秦磚一模一樣,急忙告訴大家暫停打井,接着便匆匆趕往縣城報告縣文化館。湮沒2220xx年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就這樣重新回到人間。

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1974年3月29日。

中國雕塑藝術的高峯

先秦雕塑古樸拙稚,直到接受佛教文化之後,才形成中國雕塑的藝術風格。它的特點是高度概括,線條簡潔,風格浪漫,注重裝飾,講究神似而失於寫實。然而,秦兵馬俑的發現使中外美術史專家們瞠目結舌。人們在這裏發現了20xx年前東方古典寫實主義雕塑藝術的高峯,找到了中國美術史上長期缺失的一頁!它嚴格運用寫實主義創作手法,無論形體、結構、比例、質感、量度都以準確的解剖構造為依據.從秦俑的臉部,可以看出皮膚肌肉下顴骨、眉骨、頜骨的準確位置,五官的大小、比例、位置一絲不苟,形體的每一凸凹無不符合人體解剖構造。甚至可以從馬的造型判斷其品種。非但如此,這些藝術大師還注意緊緊抓住人物性格,從人物的面部表情、內心活動、精神狀態上追求變化,塑造出栩栩如生、神態各異,形神俱備,無一雷同的眾多藝術造型。

一號坑--宿衞軍主力陣容

一號坑保護陳列大廳是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中最早的建築,1979年10月建成開放。在三個兵馬俑坑中,它發現得最早,規模也最大。俑坑呈東西向長方形,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10道寬2.5米的夯築隔牆,形成南北面闊9間,周圍繞以迴廊的格局。局部發掘已出土陶俑1000餘尊,戰車8輛,戰車的陶馬32匹,各種青銅兵器近萬件。根據出土兵馬俑的排列密度,估計一號坑共埋藏兵馬俑6000餘件。

陝西旅遊導遊詞 篇12

中國明西安府城牆。在陝西省西安市。建於明洪武三 年至十一年(1370~1378),在唐長安城的皇城和元代奉 元城基礎上擴建而成。原為夯土城牆,明隆慶年間(1567 ~1572) 巡撫張祉在夯土城牆外首次包磚。清乾隆年間 (1736 ~1795) 陝西巡撫畢沅進行大規模的維修和加固, 將包牆增厚,鋪設海墁,並增修排水道、宇牆垛口等。城 牆周長 13.75公里,為中國現存完整、規模最大的城牆。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文獻記載,明代修建的西安城,西牆和南牆都是 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牆而增修加長的,東牆和北牆是擴 大新建的。西牆和南牆內均發現有唐代城牆和城門的遺 跡。城牆用黃土夯築而成。明代修建的城牆用黃土加石 灰、細沙並摻麥秸、草渣混合分層夯築而成,夯層厚10 ~12釐米。城牆高12米,底寬16~18米,頂寬12~14米。 牆頂均以三層青磚鋪設海墁,每隔40~60米處,有一磚砌 溜水槽和吐水嘴。城內除四門左側各有登城馬道外,另有6處馬道。城牆內沿牆四周築女牆,外沿牆有垛口5984 個。城牆外壁四周有馬面98座。馬面伸出牆面11米,寬 20米,各馬面之間相距 120米,恰在弓箭和火銃的射程 之內。

城的四角各築有一個突出城牆的角台(樓),除西 南城角台為圓形外,其他 3個為方形。據發掘得知,這 種圓形角台是元代的建制,明代擴建西安城時,因西南 角未動而保留下來。城牆每面各闢一門,東名長樂,西 名安定,南名永定,北名安遠。門外築甕城,門上建樓, 門樓有正樓、箭樓、閘樓三重,閘樓及周圍城牆已在民 國初年拆除,現存正樓、箭樓 6座。除南面箭樓下無門 洞外 (門洞分從甕城左右開),其他3門箭樓下各穿門洞。 門洞高寬 6米,深19.5米。正樓為重樓,面寬七間,進 深二間,高36米,三層檐歇山頂,周有迴廊,樓下及平 座均施鬥□,箭樓以青磚為主結構,面寬十一間,進深 兩間,高33.4米,單檐歇山頂,正面分設四層箭窗,各 12孔,總共48孔,左右各3層,總共9孔。樓的背面有兩 層房檐,均施鬥□,下有檐廊。城外護城河寬20米,深 10米。1983年開始對城牆進行全面整修。

陝西旅遊導遊詞 篇13

陝西翠華山山崩景觀國家地質公園為20xx年3月國土資源部首批的11個國家地質公園之一,而且是全國第一批建成揭碑的國家地質公園。20xx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公園位於陝西省長安縣秦嶺北麓,距西安市區20公里,主峯終南山海拔2604米,總面積32平方公里,是我國山崩地質作用最為發育的地區之一。山崩地貌類型之全,結構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規模之巨大,旅遊價值之高,經陝西省科技情報研究所檢索,國內外罕見,素有"中國山崩奇觀""地質地貌博物館"之美稱。

《國語》記載:"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史記》等也有此記載。據推測,翠華山山崩地震誘發形成,最早有文字記載的為《國語》,其它關中地震對翠華山山崩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翠華山山崩總面積5.2平方公里,倒石量達3億立方米,目前初步開發1.5平方公里,分佈在水湫池、甘湫池、大坪三處,主要由殘峯斷崖、崩塌石海、堰塞湖三大部分組成。

殘峯斷崖主要指玉案峯、甘湫峯、翠華峯及形成的山崩臨空面。三峯鼎立,負勢競上,突兀險俊,直衝雲霄。"南望終南如翠屏環列,芙蓉萬仞直插青冥。"(清·陝西巡撫給乾隆奏章)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峯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唐·王維《終南山》)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有其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是牛背樑國家羚牛自然保護區的緩衝區,也是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最具特色的組成部分和一級開發區,陝西省著名風景名勝區。據《西京勝蹟圖志》載,翠華山自秦漢唐王朝起被闢為皇家的"上林苑"、"御花園",長安八大寺院圍繞其周。漢武帝因"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於公元前120xx年在翠華山拜謁太乙神,故翠華山又名太乙山,太乙山至今在東南亞等世界華人地區享有盛名。

"終南毓秀太乙鍾靈始悟翠華招漢武;冰洞垂凌龍湫池玉應知勝景在長安"陝西翠華山山崩景觀國家地質公園不僅有山崩湖光、奇石異洞,氣勢蓬勃的天崩地裂壯景,更有其深厚的大文化、大自然背景和優質服務。當您在觀賞山崩奇觀同時,更多的會感到中國國家地質公園的特色和地質遺蹟與自然文化的相融,開發與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陝西旅遊導遊詞 篇14

華清池是位於唐華清宮遺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宮苑,西距西安30公里, 南依驪山,北面渭水。因其亙古不變的温泉資源、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以及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而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示範景區。

華清池融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於一體,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在此修建離宮別苑。景區仿唐建築大氣恢宏,園林風光別具一格。主要有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西安事變舊址、九龍湖與芙蓉湖風景區、唐梨園遺址博物館,有飛霜殿、昭陽殿、長生殿、環園和禹王殿等標誌性建築羣,有體驗皇家温泉的以瀾湯殿、御湯苑、星辰苑、尚食苑、長湯苑、少陽苑、香凝閣和御膳閣為主的華清御湯(精品)酒店。20xx年4月推出的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成為中國旅遊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典範。20xx年5月推出的多媒體影像劇《玄境長生殿》,成為傳統博物館數字化改造的新模式。

近年來,華清池以“打造中國唐宮廷文化旅遊標誌性景區”為發展願景,積極實施唐華清宮文化旅遊開發戰略,按照歷史文化、御湯文化、宮苑文化、梨園文化、宗教文化等五大文化元素規劃建設唐華清宮文化旅遊大景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daoyouci/k8xo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