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河北導遊詞 >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精選16篇)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精選16篇)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1

中山國都城遺址位於林山腳下的中山國都城景區,面積35平方公里、為二千多年前戰國時期中山國都城所在地。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出土文物多為稀世珍寶,在世界各地展出引起轟動。現存有宮殿區、居民區、陶器場、冶煉場、林山,突起平原,上有古佛堂三處,山峽內有萬壽寺遺址、陰陽柏及眾高僧墓塔羣(現有十三處)。林山峽水庫碧柳環抱山水互映,可開展各種水上活動。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精選16篇)

位於平山縣城北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石家莊市45公里。景區由都城遺址、王陵文物陳列館、林山石佛堂、萬壽寺組成,具有很高的考古和觀賞價值。

王陵文物陳列館陳列着幾千件充滿神祕色彩的精美文物,其做工之精巧,聯想之豐富,保存之完好,令人歎絕。尤其是石制、銅製編鐘,雖歷經幾千年,至今尚能準確演奏優美的樂曲。豐富的史料和物證,展現了古中山國高度發達的手工業和瑰麗獨特的文化。附近的林山如

平地突起,雙峯遙遙相望。林山石佛堂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有四窟,石雕佛像20xx餘尊,皆為唐朝文物。林山腳下的萬壽寺,因唐太子李昶(字天壽)在此出家而名。寺內現存陰陽雙柏、高僧墓塔羣等多處景觀。

從北京自駕車沿京深高速南行,在石太高速出口轉石太高速公路,在石青出口下,沿石閻公路向西北經平山縣城,在孟賢壁北拐經王母、單楊、上三汲到景區。

住宿可安排在往南10公里處的縣城內,條件很好。也可往西10公里到温泉度假區食宿。

平山縣盛產優質紅薯,個大味甜,易於存放,在當 地百姓家及平山縣城集市上可買到,價格也很便宜。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2

中山國故都遺址位於林山腳下的中山國都城景區,面積35平方公里、為二千 多年前戰國時期中山國都城所在地。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出土文物多為稀世珍寶,在世界各地展出引起轟動。現存有宮殿區、居民區、陶器場、冶煉場、遺址十多處。城後依東西林山,突起平原,上有古佛堂三處,山峽內有萬壽寺遺址、陰陽柏及眾高僧墓塔羣(現有十三處)。林山 峽水庫碧柳環抱山水互映, 可開展各種水上活動。

素有“神祕王國”之稱的古中山國,在中國戰國時期由遊牧民族白狄族中的鮮虞部落建立。其後幾經起落,創造了輝煌歷史,但由於史籍中對其只有零星記載,其歷史遺蹟更是撲朔迷離。一九七四年,當人們敲開中山國曆史的第一塊瓦片時,這個有着二千三百多年曆史、棲身於戰國七雄腹心之地的神祕王國呈現在了世人眼前。

陽春三月,記者來到平山縣,尋訪這座古中山國遺址。

從平山縣城向東行約十五公里,一座小土山包進入記者視線。當地工作人員介紹説,那是中山國哀後的墓,保存完好,未被髮掘。中山王“錯”的墓就在哀後墓西側大約三十米處,已於一九七四年發掘,從中出土了近兩萬件文物。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三二三年中山成公之子自稱“中山王”,與燕、韓、趙、魏諸國王史稱“五國相王”。公元前三一四年燕國內亂,中山王“錯”乘機出兵伐燕略地“方數百里,列城數十”,奪得了燕國大片土地,躋身於諸侯之列成為千乘之國。

據瞭解,中山王“錯”的墓是已發掘的中山國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在中山王墓,記者看到,墓室平面呈“中”字形,南北各一墓道,通長九十七米,分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呈“鬥”形;地下部分包括槨室、東庫、西庫和東北庫。主室的後半周有陪葬墓六座,於前面和旁側有車馬坑二座、雜殉坑一座、葬船坑一座。中山王墓雖被多次盜掘和破壞,但仍有大量珍貴文物出土,包括銅器、鐵器、金銀器、陶器、玉石器、瑪瑙器、骨角器、木漆器等。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3

中山國故都遺址位於林山腳下的中山國都城景區,面積35平方公里、為二千多年前戰國時期中山國都城所在地。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出土文物多為稀世珍寶,在世界各地展出引起轟動。現存有宮殿區、居民區、陶器場、冶煉場、遺址十多處。城後依東西林山,突起平原,上有古佛堂三處,山峽內有萬壽寺遺址、陰陽柏及眾高僧墓塔羣(現有十三處)。林山峽水庫碧柳環抱山水互映,可開展各種水上活動!

位於平山縣城北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石家莊市45公里。景區由都城遺址、王陵文物陳列館、林山石佛堂、萬壽寺組成,具有很高的考古和觀賞價值。

王陵文物陳列館陳列着幾千件充滿神祕色彩的精美文物,其做工之精巧,聯想之豐富,保存之完好,令人歎絕。尤其是石制、銅製編鐘,雖歷經幾千年,至今尚能準確演奏優美的樂曲。豐富的史料和物證,展現了古中山國高度發達的手工業和瑰麗獨特的文化。附近的林山如平地突起,雙峯遙遙相望。林山石佛堂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有四窟,石雕佛像20xx餘尊,皆為唐朝文物。林山腳下的萬壽寺,因唐太子李昶(字天壽)在此出家而名。寺內現存陰陽雙柏、高僧墓塔羣等多處景觀。

素有"神祕王國"之稱的古中山國,在中國戰國時期由遊牧民族白狄族中的鮮虞部落建立。其後幾經起落,創造了輝煌歷史,但由於史籍中對其只有零星記載,其歷史遺蹟更是撲朔迷離。一九七四年,當人們敲開中山國曆史的第一塊瓦片時,這個有着二千三百多年曆史、棲身於戰國七雄腹心之地的神祕王國呈現在了世人眼前。

陽春三月,記者來到平山縣,尋訪這座古中山國遺址。

從平山縣城向東行約十五公里,一座小土山包進入記者視線。當地工作人員介紹説,那是中山國哀後的墓,保存完好,未被髮掘。中山王"錯"的墓就在哀後墓西側大約三十米處,已於一九七四年發掘,從中出土了近兩萬件文物。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4

中山大學(Sun Yat-sen University),簡稱中大,位於廣東省廣州市,1920xx年由孫中山先生親手創立,初名國立廣東大學,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學校於1920xx年定名為 "國立中山大學"。今日的中山大學,由1952年院系調整後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於20xx年10月合併而成。

中山大學共有四個校區,總面積達5.972平方公里,分別座落在珠江之畔的廣州和南海之濱的珠海市,廣州南校區(康樂園)佔地1.208平方公里,廣州北校區(醫科總部,位於中山二路)佔地0.203平方公里,廣州東校區(大學城)佔地0.989平方公里,珠海校區佔地3.571平方公里。學校圖書館總建築面積10萬餘平方米,擁有正式出版書籍490.7萬冊、電子圖書數字資源量8964GB。另外,學校建立了規模可觀的校園網,覆蓋四個校區,網絡信息點數已經達到74213個,規模居中國高校校園網前列。中大不斷完善教學設施和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一個最優質的學習環境。

中山大學已有百年的辦學歷史,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藴。發展至今,中山大學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院校,入選"珠峯計劃"、"111計劃"、"千人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為中管副部級大學,設有研究生院。

目前,中山大學設有42個學院和5個直屬系,在119個本科專業招生。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5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立於1920xx年,現為國家“985工程”大學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同時也是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

在20xx年英國《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排在171位(大陸第五名),國際聲譽和影響明顯擴大。學校的一批學科在國內和國際學術領域有更大的影響,中山大學在15個學科領域的論文總被引次數進入全球前1%,僅次於北京大學,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並列國內高校第2位。這15個學科領域分別是化學、臨牀醫學、物理學、生物與生物化學、材料科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工程學、植物與動物學、環境/生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神經與行為科學、數學、微生物學、農業科學和社會科學總論。ESI數據庫共22個學科領域,15個學科領域進入全球前1%,已超過ESI數據庫學科領域三分之二。論文總影響力(總被引次數)達126276篇次,世界排名399位,處於前0.08%的位置;十年間我校ESI論文的篇平均被引次數為7.65,在國內高校排第4。

1835年,美國的伯駕醫生在廣州設立醫局,培養了中國最早的西醫醫生。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博濟醫院,於1866年設立醫學堂,這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專科教育機構。1888年,由美國人開設的格致書院在廣州開學。

1920xx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清末以來在廣州地區建立地實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學校,包括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公立法科大學以及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等整合為一體,創立國立廣東大學,並親筆題寫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學校於1920xx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至上世紀三十年代,國立中山大學設有文、理、法、工、農、醫、師範等7個學院。1935年設立研究院,開始招研究生。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原中山大學的多個院系專業被分出,其中文理科院系與嶺南大學相關院系合併,組成新中山大學;同時,兩校的醫學院分出後,另行合併組建專門的醫科院校,後又將廣州的光華醫學院併入,幾經易名,最後定名為中山醫科大學。這兩所同根同源的大學,分別是教育部和衞生部直屬的重點大學,共同繼承了由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的中山大學和開創中國近代教育體系的嶺南大學的辦學傳統,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和大學風格,為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20xx年10月,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進一步地拓寬了學科結構,成為一所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工學、醫學、藥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在內的綜合性大學。

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有着深厚的歷史淵源及學術傳統。柯麟、樑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鍾世藩、毛文書、陳國禎、李紹珍等著名醫學專家曾在中山醫科大學任教。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全國共有56位一級教授,其中有12位在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任教。學校名家大師薈萃,他們優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學術造詣薰陶着一代代莘莘學子,形成了良好的學術風氣,許多才華橫溢的畢業生成為了社會各界的傑出人才。

學校現有四個校區,總面積達6.17平方公里,分別坐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廣州南校區佔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區佔地0.39平方公里,廣州東校區佔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區佔地3.48平方公里。

一批學科如歷史、哲學、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數學、生物學、物理、化學、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等在國內的優勢得到了鞏固,特色更加鮮明,有的研究方向已達到了國際水平,在國際學術界的話語權和影響日益增大。

中山大學還利用三期“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推進學科的交叉融合。如通過通過臨牀常見疾病早期預警和早期診斷研究項目推動臨牀與基礎醫學的交叉,通過行政改革與政府治理研究項目推動公共管理與政治學交叉融合,通過粵港澳區域合作項目推動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地理學等交叉融合。這些項目的建設,探索了學科交叉融合機制,在組織跨學科力量針對共同的科學問題開展研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同時,我校利用有關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根據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及支柱產業、新興產業規劃,加強建設新興學科。如通過華南水產養殖動物質量安全與疾病控制生物技術項目發展海洋科學等學科,利用基於華南天然產物活性成分的結構改建、篩選及新藥研發項目發展新藥研製等新興學科,進一步整合了學科力量,實現資源共享,佈局和發展了一批面向國家和廣東戰略新興產業的應用學科和工程技術學科,使學科佈局更趨合理,結構更為優化。

當前,中山大學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今後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學校的發展戰略目標是:把中山大學建設成為文理醫工各具特色融合發展,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世界一流大學。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6

中山大學,原名廣東大學,是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孫中山先生於1920xx年創辦的。1920xx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大學。

1931年中山大學設有文、法、理、農、醫五個學科,同年將學科改稱學院。1934年設工學院,1935年設研究院,始招研究生。1937年發展為文、理、法、工、農、醫、師範7個學院和1個研究院,31個系。抗日戰爭期間,曾先後遷址廣東羅定、雲南澄江、廣東坪石、東江、連縣登地。1945年回遷廣州石牌。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工、農、醫、師範等4個學院從中山大學劃出,中山大學成為了一所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校址由廣州石牌遷至康樂園。

中山大學有着深厚的學術傳統,七十五年來,吸引了大批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郭沫若、魯迅、馮友蘭、陳鍾凡、羅常培、傅斯年、趙元任、顧頡剛、董作賓、周谷城、俞平伯、陳寅恪、岑仲勉、劉節、樑方仲、冼玉清、王亞南、馬採、容庚、商承祚、董每戡、詹安泰、王季思、王力、楊樹達、鍾敬文、朱謙之、楊成志、吳康、楊榮國、蒲蟄龍等都曾在中山大學任教,形成了以“嚴謹、求實”為特徵的良好學術風氣。中山大學也成為了中國南方文化與學術的重鎮。

經歷了七十多年的辦學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進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中山大學取得了較大發展,已成為一所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多科性綜合大學。目前,中山大學設有人文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法政學院、嶺南(大學)學院、管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教育學院等12個學院,以及研究生院、高等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擁有35個研究所、47個研究中心,37個學系,48個本科專業。共有5個國家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專業53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96個,還有2個碩士專業學位點。還擁有物理學、生物學、化學、數學、歷史學、管理學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國古代文學、動物學、光學、高分子化學和物理等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有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等6個國家文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有中國第一個大學生體育訓練基地。

全校有教職工3743人,其中教師1549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3人,博士生導師210人,教授320人,副教授534人,講師489人。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4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人選7人,近年來,共有9位教師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在校各類學生23070人,其中博士生550人,碩士生1776人,本科生9525人,外國留學生181人。

中山大學不僅師資力量比較雄厚,而且教學實驗設備比較齊全。在全校77個實驗室中,超快速激光光譜學實驗室和生物防治實驗室是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生經濟動物繁殖、營養和病害控制實驗室與植物基因工程實驗室是國家重點學科專業實驗室,其設備和研究水平居國內外先進行列;近代物理、引力波探測、靜電加速器、電子顯微鏡、同位素應用、計算、電化教育、測試等實驗室(中心),擁有目前國內外較為先進的儀器設備。圖書館藏書334萬冊,各類期刊萬餘種,並開展國際聯機檢索服務。1995年底,順利建成規模可觀的學校校園網。

中山大學地處廣東,毗鄰港澳,對外學術交流活躍。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著名大學、學術機構和團體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其中有30多所簽署了交流協議。每年派出大量人員到國外及港澳地區講學、進修、考察和參加學術會議。先後授予鄒至莊、霍英東、曾憲梓、何善衡等為中山大學名譽博士,聘請了楊振寧、鄒至莊、陳省身、楊慶、朱經武、丘成桐、沈元穰、錢慶文、饒宗頤、橋本初次郎、費爾班克、陳香梅、等一批知名學者、教授為中山大學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還聘請了許多外國專家、教師來校講學、任教。

自國家設立重點大學制度以來,中山大學一直是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也是我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學校有權評審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職稱。中山大學已經建立起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本科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研究生院是華南地區唯一的研究生院,是華南地區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歷年來,中山大學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其中既有國家一流的專家學者,也有各級黨政領導,更有各行各業的業務骨幹以及一批遍及海內外的企業家。[1]

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校友和各界人士給予中山大學大力支持,捐建教學科研生活用樓、添置實驗儀器設備、捐贈各類圖書資料、設立獎教獎學金,累計各類捐助達3億多元。霍英東、樑銶琚、何善衡、曾憲梓、姚美良、冼為堅、熊德龍、方潤華、盧雪兒、朱孟依等分別捐資興建了英東體育中心、樑銶琚堂、善衡堂、曾憲梓堂、永芳堂、冼為堅堂、熊德龍學生活動中心、方潤華樓、馬文輝堂、外語學院大樓等,嶺南大學校友籌款資助我校嶺南(大學)學院,興建嶺南堂、伍舜德圖書館、林護堂、黃銘衍堂、黃傳經堂,嶺南行政中心等,香港何氏教育基金會、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香港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基金會、美國嶺南基金會,孔安道基金會以及美國、加拿大、澳門等地的中大校友會、嶺南大學校友會,都給予中山大學很大支持。

1999年9月,中山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簽定協議,合作建設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珠海校區面積33平方公里,為中山大學在下個世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拓展了辦學的空間,以此為依託,中山大學將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層次,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

中山大學座落在廣州珠江之濱,校園面積45平方公里,康樂園中樹木葱籠,綠草如茵;珠海校區依山面海,幽靜怡人,是不可多得的讀書治學的勝境。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7

步入庭院,綠樹成蔭,環境優雅,面向珠江,風景美麗。一棵白蘭樹屹立庭中,據説比中山紀念堂的那棵白蘭樹還要高,被稱之為“冠軍樹”。這棵樹樹型很有意思,在粗壯的樹幹上,分成兩大枝,花繁葉茂。有些觀眾聯想力十分豐富,觸景生情。他們説粗壯的樹幹,象徵國共合作,中間兩枝象徵兩黨分道揚鑣。上層花繁葉茂,縱橫交錯,又象一位位老人握手言和。是啊,歷史上的恩恩怨怨總有一天會化解,“相逢一笑泯恩仇”,民族要團結,祖國要統一,香港和澳門迴歸了,海峽兩岸也總有一天會統一的。

孫中山先生故居是一座中西結合的兩層洋房建築,原為清朝末年的海關樓,牆上嵌有“孫中山先生故居”牌匾。1952年維修時,把木樓梯從西側改到室內。

樓內舉辦“孫中山先生在廣東革命活動的圖片展覽”和“軍校校史陳列”。在這裏大家可以比較詳細地瞭解到軍校的整段歷史。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8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了中山陵。它於1920xx年1月15日破土動工,歷時三年多,耗資220餘萬銀元,於1920xx年春竣工。孫先生的遺體是1920xx年6月1日從北京運抵這裏的。整個陵區的面積達83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築由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台和墓室等組成。根據呂彥直的設計,整個陵區平面呈警鐘形,給人以警鐘長鳴、發人深醒的啟迪。孫中山先生在臨終遺囑中説,他致力於國民革命四十年,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呂彥直的警鐘形設計,寓意深刻,最貼切地表達了“喚起民眾”之意。

中山陵作為一座陵墓,呂彥直在設計上繼承了我國傳統的陵墓建築風格,如依山為陵,保留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等中國古代陵墓中常用的基本建築格局,但又剔除了古代帝王陵墓中屬於封建糟粕一類的東西,如摒棄用於顯示古代帝王威嚴的石人石獸,同時吸取西方建築的一些先進技藝。整個構思的確稱得上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別具匠心,巧奪天工。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9

中山公園與匯泉廣場一路之隔的是青島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公園三面環山,南向大海,天然造就了這處風景佳地。園內林木繁茂,枝葉葳蕤,是青島市區植被景觀最有特色的風景區。公園東傍太平山,北接青島動物園,山南麓的青島植物園內,近百種林木與公園的四時花木連為一體,樹海茫茫,鬱鬱葱葱,遊覽其中,給人以清新悦目、欣欣向榮的感覺。

公園一年一度的夏季燈會和深秋菊展,是最受遊人歡迎的活動。每年仲夏之夜,公園內彩燈齊放,來自成都、自貢、南京等地的各式官燈、紗燈、船燈和公園的傳統花燈爭芳鬥豔,異彩紛呈,引得無數燈謎如痴如醉。

公園燈會始自1979年,此後一年一度越辦越紅火,已成為可與櫻花盛會相媲美的又一大型遊園活動。金秋菊展早在50年代就已開始,1957年已展出700餘個品種。“文革”時期被迫中斷,1977年舉辦了“文革”後的第一屆菊展。此後,一年一度,展出品種已超過700種,紫色的帥旗、黑色的墨荷,以及鴛鴦展翅、天馬迫風等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菊中珍品。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10

尊敬的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新世紀”旅行社的導遊王子陽,歡迎大家跟隨我來參觀中山陵。

中山陵位於浩蕩的大江之濱,坐落在我國著名的古都——南京,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發展長河中,有10個朝代和政權先後在此建都,許多叱吒風雲的著名人物長眠在這裏,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就位於南京東郊的鐘山南麓。鐘山是寧鎮山脈的最高峯,海拔約460米,東西走向,長約7千米,南北寬度約3千米。千百年來,這裏進行過種種社會活動,建成了許多園林、第宅、寺塔、壇台和陵墓,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史實和動人的傳説。

1920xx年3月12日,孫中山因患肝癌醫治無效與北京逝世,臨終前一再表示,願其遺體如友人列寧一樣得以保存,歸葬南京紫金山,根據他的遺願,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一致決定在南京紫金山建陵,陵園的設計方案是通過競爭入選的,採取了密封評議的方式,最後,評出首獎是中國設計師呂彥昌設計的鐘形圖案,鐘有“示警”和“自由”的含義,它象徵着孫中山領導中國革命的意義和貢獻,同時又與陵墓所在地鐘山相吻合,在具體設計上,採取了中西合璧的手法和技術,汲取了中國古代傳統建築中的經驗,採用了中軸對稱的總平面佈局,民族形式的建築外觀,淳樸的色調,簡潔的裝修和大面積綠化等方法,很好的表現了陵園的莊嚴氣氛和和孫中山先生的不朽精神。中山陵於1920xx年春動工興建,中間由於軍閥割據,政局混亂,工程進展緩慢,至1920xx年3月方才竣工,1920xx年6月1日舉行了盛大隆重的奉安大點,全國各地都沉浸在悲哀之中,孫中山先生的靈柩於12時,在101響禮炮聲中,葬入墓穴,一代偉人就此安息在鐘山南麓。

陵墓的入口位於最南端,是一座三間三樓琉璃瓦頂的石牌坊,在明間的檐下,懸掛着孫中山先生的手術“博愛”橫匾一方,繼續向裏,沿着墓道,便到大陵門,陵門高15米,寬24米,深8米,氣勢非凡,正中拱門楣上鐫刻着中山先生親筆書寫的“天下為公”幾個金光大字,循陵門後至石階及至碑亭,亭內在龜趺上立8米高的石碑一座,上刻鑲金楷書“中國國民黨葬孫先生於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自碑亭再往北,跨過290級的台階便登上了寬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平台是全陵的制高點,這裏視野開闊,氣象萬千,既便近觀,又宜遠眺,無論春夏秋冬,風霜雨雪,大自然都向人們展示其周圍變幻無窮的奇妙景色。平台中央,便是祭殿,祭堂正面明間的雙眼連接處刻有中山先生的手術“天地正氣”,三個圓券門上方,鐫刻着“民族”“民權”“民生”六字,呈內有12根黑色花崗石圓柱,護壁為黑色大理石,左右壁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全文,堂中央偏北處,置有這位偉大的革命家的白色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視,神態安詳,栩栩如生。

巍巍中山陵,巍巍的氣勢襯托了孫中山先生的偉大品格,不朽精神,也可以所,它是孫中山品格與精神的象徵,在中山陵肅穆的氛圍中,寄託了人們對孫中山先生的無限敬仰。

孫中山,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11

在中山市翠亨村,是一幢兩層樓的中西合壁式小樓房,為孫中山於26歲時所親自設計和改建。上下並列着7個穹形門樓,莊重而大方。四周皆蒼松、翠竹、古榕和紅棉,環境清幽。在中山書房中,陳列着他用過的針筒和聽診器。他雖當過總統,竟沒有一件傢俱和擺設,房中僅有一張農家木牀,一張舊桌和兩把木椅,這是他在遺囑裏所説的“一生不治家”的最好證明。孫小山曾在此室寫過著名的《上李鴻章書》,和陸皓東等革命志士共商過革命大計。孫中山試製炸藥時被炸裂的石門,至今仍存痕跡;他在庭院中所親植的酸子樹,仍在生長。今故居完全按原樣陳列,故居前已闢為公園,故居旁另建孫中山紀念館,收藏並陳列了許多珍貴文物,供人瞻仰。

中山故居是以翠亨孫中山故居為主體的紀念性博物館,坐落於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在中山市區東南方17.6公里處,廣(州)珠(海)公路主幹道旁。北距廣州約100公里,南距澳門約30公里,隔珠江口水域與深圳、香港相望,陸地與珠海市毗鄰。翠亨村傍山瀕海,氣候宜人。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置身於林木葱蘢、鳥語花香的公園環境之中。

故居是一幢磚木結構、中西結合的兩層樓房,並設有一道圍牆環繞着庭院。外表仿照西方建築。樓房上層各有七個赭紅色裝飾性的拱門。屋檐正中飾有光環,環下雕繪一隻口銜錢環的飛鷹。樓房內部設計用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式,中間是正廳,左右分兩個耳房,四壁磚牆呈磚灰色勾出白色間線,窗户在正樑下對開。居屋內前後左右均有門通向街外,左旋右轉,均可回到原來的起步點。正門上掛一副對聯,曰:'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據傳是樓宇落成後孫中山親筆撰寫的。庭院右邊設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圍(約32平方米)是孫中山誕生時的舊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生於此。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12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叫文錦俊,大家可以叫我文導遊。今天我們要去參觀的是汕頭八大景點之一的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1926年興建,1928年對外開放,是汕頭最古老的公園,中山公園裏面的九曲橋和假山最有名。下面就由我來和大家介紹一下吧!

九曲橋建於1926年,有四面通風亭三座,大的主亭居中,兩邊又各有一個小亭,然後以橋連成一個體。九個直角曲成的橋體點就在湖上,形成了江南園林建築的特色。亭子用黃梳璃瓦蓋頂,倒映在碧綠的湖水中,如詩如畫。橋是曲折的,人們漫步在橋上,能不斷的變化方向,得到”移步換景“的效果。憑欄可覽湖山秀色,波光倒影,羣魚戲逐,情趣應然。因此,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就成為園中八景之一。

假山是公園裏的一絕。假山高三層,佔地面積1700平方米,全部由海水侵蝕風化的石頭和鋼筋水泥建造。其間有弈亭、梅亭、敍方亭、得月亭、月眉亭、七賢亭、摘星亭等七個小亭。是典型的中國南方園林景緻。由於石頭奇形怪狀,空洞而又相連;路徑設計得迂迴曲折,壁洞既隱又現;山徑盤旋,無中見有,有中又無。所以漫步登山,別有一番情趣。登上山頂眺望,只見綠竹樹木掩映,崎嶇的山石交錯其間,有一種登高舒展之感。海風吹來,倍感涼爽。所以老人們整日都願在此流連;有的在寬闊地帶唱潮劇;有的在山洞裏唱潮州歌冊。人們一面乘涼,一面欣賞,自得其樂。

中山公園的美景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希望遊客們玩的開心。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13

中山陵各位朋友,來到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你們一定想去看看當地最有名氣、最具特色的景點吧。到了南京,如果沒去中山陵,可以説你只看到了半個南京城。儘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稱,擁有"金陵四十景"等眾多名勝古蹟,但中山陵無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個。

説起中山陵,當然要提到它的主人--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孫先生本名孫文,字逸仙。外國友人都稱呼他為"孫逸仙博士"。因為他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用過"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國內被尊稱為孫中山先生。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少有大志,先後求學於檀香山、香港等地,畢業後在廣州、澳門等地行醫。後來他棄醫從政,並於1920xx年在日本組織中國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提出了"驅除按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著名綱領,及"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學説。1920xx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後,孫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於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職。此後,經歷了"袁世凱竊國""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等風風雨雨,1920xx年他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在1920xx年1月廣州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將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應馮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討論國家大計,終因積勞成疾,於1920xx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孫先生生前選定的。這裏視野開闊,氣象雄偉,的確是建造陵墓的好地方。你們也許會問;孫先生出生於廣東,逝世在北京,畢生為革命奔波於各地,為什麼要選擇南京作為自己的長眠之地呢?

據説,早在1920xx年孫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時,靈谷寺的住持和尚就曾向他推薦過這塊"前臨平川,後擁青嶂"的風水寶地。當年3月31日,中山先生為求南北和平統一,毅然辭去總統之職。4月初的一天,他與胡漢民等人到明孝陵一帶打獵,來到現陵墓所在地休息。孫先生環顧四周,對左右説,我將來死後,想向國民求得這塊土地以安葬(待我他日辭世後,願向國民乞一抔土以安置軀殼爾)。當然,紫金山的氣勢風水還不是孫先生作此決定的根本原因。孫先生臨終前囑咐:"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因此,儘管孫先生在南京停留時間並不長,但南京對於孫先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他選擇南京紫金山為墓址,從根本上説,是為了紀念辛亥革命,激勵革命同仁。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14

中山陵各位朋友,來到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你們一定想去看看當地最有名氣、最具特色的景點吧。到了南京,如果沒去中山陵,可以説你只看到了半個南京城。儘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稱,擁有"金陵四十景"等眾多名勝古蹟,但中山陵無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個。

説起中山陵,當然要提到它的主人--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孫先生本名孫文,字逸仙。外國友人都稱呼他為"孫逸仙博士"。因為他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用過"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國內被尊稱為孫中山先生。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少有大志,先後求學於檀香山、香港等地,畢業後在廣州、澳門等地行醫。後來他棄醫從政,並於1920xx年在日本組織中國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提出了"驅除按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著名綱領,及"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學説。1920xx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後,孫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於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職。此後,經歷了"袁世凱竊國""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等風風雨雨,1920xx年他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在1920xx年1月廣州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將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應馮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討論國家大計,終因積勞成疾,於1920xx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孫先生生前選定的。這裏視野開闊,氣象雄偉,的確是建造陵墓的好地方。你們也許會問;孫先生出生於廣東,逝世在北京,畢生為革命奔波於各地,為什麼要選擇南京作為自己的長眠之地呢?

據説,早在1920xx年孫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時,靈谷寺的住持和尚就曾向他推薦過這塊"前臨平川,後擁青嶂"的風水寶地。當年3月31日,中山先生為求南北和平統一,毅然辭去總統之職。4月初的一天,他與胡漢民等人到明孝陵一帶打獵,來到現陵墓所在地休息。孫先生環顧四周,對左右説,我將來死後,想向國民求得這塊土地以安葬(待我他日辭世後,願向國民乞一抔土以安置軀殼爾)。當然,紫金山的氣勢風水還不是孫先生作此決定的根本原因。孫先生臨終前囑咐:"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因此,儘管孫先生在南京停留時間並不長,但南京對於孫先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他選擇南京紫金山為墓址,從根本上説,是為了紀念辛亥革命,激勵革命同仁。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15

尊敬的各位遊客,我們將要遊覽的是中山公園。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中山公園最有名的遊樂場,看綠色的柱子,紅漆的欄杆,多美啊!有好多人啊,有溜冰場,有海盜船,有騎馬等,應有竟有。我們現在來到中山公園的大湖,大湖靜的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個碧玉,真美麗啊!湖裏有好多船,水裏還有氣球。遠看胡像五顏六色的廣場。湖裏好多小魚,有紅的,有黃的,有金的,真是美麗的魚。

看,中山公園多大,它周圍的提岸更長,看見湖中心那個小島了嗎?走過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

中山公園到處都有魅力的景色,我説也説不盡。

中山國都城遺址導遊詞範文 篇16

各位朋友,來到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你們一定想去看看當地最有名氣、最具特色的景點吧,到了南京,如果沒去中山陵,可以説你只看到了半個南京城。儘管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稱,擁有“金陵四十景”等眾多名勝古蹟,但中山陵無疑是其中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一個。

説起中山陵,當然要提到它的主人—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孫先生本名孫文,字逸仙。外國友人都稱呼他為“孫逸仙博士”。因為他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用過“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國內被尊稱為孫中山先生。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少有大志,先後求學於檀香山、香港等地,畢業後在廣州、澳門等地行醫。後來他棄醫從政,並於1920xx年在日本組織中國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著名綱領,及“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學説。1920xx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後,孫先生被十七省代表推舉為臨時大總統,並於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職。此後,經歷了“袁世凱竊國”、“二次革命”、“護國運動”和“運動”等風風雨雨,1920xx年他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在1920xx年1月廣州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將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應馮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討論國家大計,終因積勞成疾,於1920xx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孫先生生前選定的。這裏視野開闊,氣象雄偉,的確是建造陵墓的好地方。你們也許會問:孫先生出生於廣東,逝世在北京,畢生為革命奔波於各地,為什麼要選擇南京作為自己的長眠之地呢?據説,早在1920xx年孫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時,靈谷寺的住持和尚就曾向他推薦過這塊“前臨平川,後擁青嶂”的風水寶地。當年3月31日,中山先生為求南北和平統一,毅然辭去總統之職,4月初的一天,他與胡漢民等人到明孝陵一帶打獵,來到現陵墓所在地休息。孫先生環顧四周,對左右説,我將來死後,想向國民求得這塊土地以安葬(待我他日辭世後,願向國民乞一抔土以安置軀殼爾)。當然,紫金山的氣勢風水還不是孫先生作此決定的根本原因。孫先生臨終前囑咐:“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因此,儘管孫先生在南京停留時間並不長,但南京對於孫先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他選擇南京紫金山為墓址,從根本上説,是為了紀念辛亥革命,激勵革命同仁。

為尊重孫先生的遺願,由孫夫人宋慶齡、孫科等人組成的孫中山葬事籌備處實地察看,選好陵址,劃地20xx畝修墓,又登報懸獎,徵集陵墓設計方案。在眾多應徵者中,青年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的鐘形圖案被一致評為首獎,他本人也被聘主持全部工程。1920xx年3月12日孫先生逝世一週年之際,舉行了奠基典禮。歷時3年多,耗資150萬銀元,中山陵終於在1920xx年春竣工。令人惋惜的是,留學美國、才華橫溢的青年建築師呂彥直在主持建陵過程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不幸與孫先生一樣身患肝癌,在工程臨近尾聲時病逝,年僅35歲。1920xx年6月1日舉行奉安大典,孫先生的遺體從北京運到南京。從此60餘年,孫先生一直長眠在這裏。

中山陵的建造可以説是南京城建設史上的一件大事。當年為了迎接孫先生靈柩,南京修築了第一條柏油馬路—西起中山碼頭,東至中山門,長達24裏的中山路。直到今天,中山路依然是南京最主要的交通幹道之一。同時改造翻修了明代城門朝陽門,並改名為中山門。在中山門到中山陵之間還修築了一條陵園路。如同巴黎人以香榭里舍大道為驕傲,紐約人為第五大街而自豪一樣,南京人對自己城市美麗的林蔭大道最是得意。而這條長達3公里的陵園路無疑正是南京林蔭道的最佳代表。在這條“綠蔭長廊”兩側,種植着南京最主要的行道樹——梧桐。人們習慣上稱它為法國梧桐,但追根溯源起來,它可是我們中國的“土特產”,只因當年法國人將它從雲南移植到上海法租界,才得了現在這麼一個土洋結合的名字。

車出中山門,沿陵園路行駛,終點便是中山陵前的半月形廣場。大家請,朝南看,廣場正南是一座八角形石台。台上那尊雙耳三足的紫銅寶鼎,重5000公斤,高4.25米,腹徑1.23米,是中山陵紀念性裝飾之一。此鼎鑄於1933年秋,由廣州中山大學全體師生和戴季陶捐贈。鼎一面鑄有“智、仁、勇”三個字,是中山大學校訓。鼎內豎有一塊六角形銅牌,上刻戴母手書《孝經》全文。

由廣場踏階而上,迎面是一座四楹三闕門的沖天式石牌坊。這座牌坊建於1931~1933年,高12米,寬17.3米。建坊用的都是大塊福建花崗巖,但採用的卻是中國傳統木結構形式。大家抬頭可以望見坊額正中金光閃閃的“博愛”兩字。這兩個字是孫先生的手跡,原出自唐韓愈《原道》“博愛之為仁”一語,據説孫先生生前最愛題這兩宇送人。孫先生畢生以偉大的博愛精神致力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為民族的獨立自由奮鬥不息,可以説“博愛”二字正是對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寫照。

由博愛坊向前走,是一段長480米,寬數十米的墓道。中山陵的整體設計,突出中國的傳統風格,莊嚴肅穆,獨具特色。為了體現孫先生的崇高偉大,中山陵沿用了古代依山為陵的慣例,將墓室築於海拔約160米的全陵最高處。此外,整個陵區的建築植被講求中軸對稱,更給。人以法度莊嚴之感。請大家向前看,朝北順坡而上,依次有陵門、碑亭、祭堂和祭堂後的墓室等建築。而墓道兩邊的這些雪松、檜柏、銀杏、紅楓兩兩相對,代替了古代慣用的石人石獸,象徵着孫先生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質。雪松是世界四大觀賞樹種之一,現已成為南京市的市樹。墓道盡頭是平台。根據呂彥直的設計,整個陵墓平面為“木鐸”形。鐸,就是平常我們説的大鈴鐺。在古代它是用來宣佈政教法令和戰爭令的。鐸的聲音宏亮,而且傳得很遠,有“使天下皆達道”的喻義。陵墓選用這樣一個圖式,讓人不禁想起孫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名言,其用意也正在警示後人。這裏的平台廣場就是當年呂彥直設計的“自由之鐘”的下緣。這座宏偉的三拱門,是陵區的正式開端。它高16米,寬27米,進深8.8米,也是用福建花崗巖築成的。中門橫額上是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出自《禮記.禮運》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意思是説國家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這是孫先生畢生奮鬥的理想,也是他所倡導的三民主義的極好註解。

過了陵門便是碑亭。亭正中這塊9米高的巨碑上,刻有國民黨元老譚延闓手書的“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十八年六月一日”24個鎦金顏體大字。當初討論立碑時,計劃由汪精衞、胡漢民等人分別撰寫銘文、墓誌銘等。可花了兩年時間也沒寫出來。大家都認為先生的思想功績是文字所無法概括的,於是索性不寫銘文,改用現在的形式。

出碑亭,迎面石階層層疊疊。南京人常説中山陵的台階像是盧溝橋的石獅子——數不清。所以來這兒遊覽的客人常常要問:中山陵究竟有多少級台階呢?

各位朋友,大家不妨也來數數看,怎麼樣?

來到臨近頂端的平台,可以看見一對大銅鼎,上刻“奉安大典”字樣,是當時上海市政府捐贈的。大家仔細看,會發現在左邊那個鼎下面有兩個洞。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這是1937年末日軍攻佔南京時向中山陵炮擊造成的,這兩個洞就是當時留下的彈洞。如今雖時過境遷,但這兩個彈洞仍時時提醒我們莫忘國恥。距此不遠的前方還有一對仿古青銅鼎,那是.由孫先生的兒子孫科一家敬贈的。

拾級而上,終於登上頂台。由此既可鳥瞰,更宜遠眺。置身此間,背倚巍巍鐘山,耳聽陣陣松濤,更覺偉人的浩然正氣與大自然同存。祭堂處在鐘山半山腰,從博愛坊到祭堂總共有392級台階,高差約70米,平面距離700米。如從碑亭數起則有290級台階。建築師為避單調,將這392級台階分作10段,每段1個平台,總計有大小10個平台。更妙的是,從下向上看時一望到頂,石階連綿不斷,不見平台;而各位現在朝下看時,卻反而不見台階,只見平台了。這392級的數字並非巧合,而是暗喻了當時全中國三億九幹二百萬同胞。一路登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對中山先生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現在大家面對的就是祭堂和墓室,這是陵墓的主體部分。當年呂彥直督建至此,就因身患絕症而逝,常令後人發出“出師未捷身先死”之歎。祭堂是仿木結構宮殿式建築,長30米,闊25米,高29米,四周有堡壘式的小建築物,並有兩座高12.6米的華表拱衞。祭堂屋頂為重檐九脊,上覆藍色琉璃瓦,外牆全用香港花崗巖砌成。祭堂門額上有“民族”、“民生”、“民權”陽文篆字,這是孫先生從事革命活動最基本最概括的指導思想。居中的“民生”門楣上端,又有孫中山手書的“天地正氣”四字直額。

請各位跟我進入祭堂。祭堂內部以雲南產白黑色大理石鋪地。堂內有直徑0.8米的黑色石柱12根,四周牆壁下嵌黑色大理石。大家可以看見東西兩壁上所刻的孫中山手書《建國大綱》全文。整個祭堂以黑白藍色為基調,均為中國傳統孝色。而鑲嵌彩色玻璃的內窗,在陽光照射下卻顯出另一番西洋風味。如此中西合壁的風格,正與孫先生融貫中西的精神氣度相契合。祭堂正中是孫中山着長袍馬褂的石刻全身坐像,像高4.6米,底座闊2.1米。這座雕像是當時世界著名的法籍波蘭雕刻家保羅.阿林斯基受孫中山葬事委員會之託,用意大利白石雕刻而成,並於1930年從巴黎運至中山陵的,全部造價150萬法郎。坐像下四面的6幅浮雕是截取了孫先生從事革命活動的六個片斷。它們分別是“如抱赤子”、“出國宣傳”、“商討革命”、“國會授印”、“振聾發聵”和“討袁護國”。經過祭堂來到墓室。墓門分兩道,第一道是兩扇美國產的紫銅保險門,門上的門釘和銅環上的神獸(椒圖)極富中國傳統特色,門楣上刻“浩氣長存”橫額,取孫中山為黃花崗烈土墓所書手跡。第二道門為獨扇銅門,上刻張靜江所寫“孫中山先生之墓”七個篆字。

墓室是半球形封閉建築,頂呈西式穹隆狀,以馬賽克鑲成國民黨黨徽圖案。室內圓形,鋪以大理石,直徑約18米,高11米,四壁以淡紅色大理石貼面。正中的圓形大理石壙,直徑4.33米,深1.7米,四周圍是1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欄杆。壙內墓穴上安放着孫先生穿中山裝的大理石卧像,這是捷克雕塑家高琪按孫先生的遺體形象所作。孫先生的紫銅棺就安放在卧像下5米左右處。為什麼祭堂內的坐像身着長袍馬褂,而這裏卻改穿中山裝了呢?原來當年國民黨內左右兩派矛盾尖鋭,以蔣介石為首的右派主張塑像穿長袍馬褂;而左派則主張穿中山裝。兩派意見不合,結果各搞各的,就出現了上述情況。

各位朋友,孫先生的遺體究竟是否還在中山陵,這是每一位來這裏的遊客最關心的問題。事實上,自孫先生逝世後,他的遺體的確是歷經磨難。1920xx年3月12日孫先生逝世時,他的遺體經過防腐處理,暫時被安置在北京香山碧雲寺。1920xx年,被北伐軍打敗逃到北京的軍閥張宗昌,把失敗的原因歸咎為孫先生的遺體壓住了他的風水。於是他打算要焚化遺體。後經愛國將領張學良派兵保護,遺體才得以保存,但已受到空氣侵蝕。1920xx年5月28日靈柩由津浦鐵路從北京運抵浦口,6月1日運達中山陵。奉安大典儀式完畢後,即用水泥將靈柩澆入壙中。墓穴用花崗巖墊底,四周建隔牆,紫銅棺下有一特製楠木墊,棺上有一層密封着的水晶透明板。當年公祭時,站在石壙邊,扶欄即可瞻仰中山先生遺容。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曾準備將遺體運往重慶;解放戰爭後期,蔣介石又曾想將遺體遷往中國台灣,但由於爆破墓穴勢必會損壞遺體,因而受到工程界愛國人士和國民黨左派的極力勸阻,終於使遺體得以安然保存至今。

沿祭堂外廣場兩側後壁有一道門,通向墓堡公園。中為墓室寶頂,呈覆鐘形。墓堡後牆設有“中山陵建設史料展”,近200幅珍貴歷史資料展現了中山陵的建設和中山先生的遺體奉安全過程。

除了陵墓主體建築外,中山陵周圍還有一些紀念性建築設施,包括藏經樓、音樂台、光化亭、行健亭、仰止亭、流徽榭等等。它們大多是1920xx年奉安大典後,各界人士和海外僑胞友人捐款修建而成。另外,位於梅花山頂的博愛閣,是一位台灣同胞捐資興建的,於1993年11月12日孫先生誕辰127週年時落成。

各位朋友,孫中山先生一生為革命奮鬥,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晚年又採取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建立了偉大的功勛,也贏得了中外進步人士的廣泛擁戴和頌揚。解放後,中山陵受到國家高度重視,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作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的中山陵,每年接待着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炎黃子孫與國際友人。人們懷着對中山先生偉大精神的崇敬與景仰來到這裏憑弔拜謁。在兩岸統一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的今天,面對目前海峽兩岸的現狀,海內外炎黃子孫都衷心期盼着祖國統一、繁榮昌盛的那一天早日到來。彼時彼刻,倘若孫中山先生泉下有知,必會含笑長眠的。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hebei/3qz68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