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尊師重教典型事蹟

尊師重教典型事蹟

在新洲建築企業界裏,有這樣一位老黨員,他年近花甲,自己只有高小文化程度,他尊師重教。他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為一位離退休老師安享終身;他用一顆温暖的心,去幫助那些上不起大學的窮孩子們;他寧可苦自己,濟困建學校;他的真情感動了他的同行們……

尊師重教典型事蹟

他,就是武漢祥和建築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劉維宏同志。在採訪這位年滿五十六歲老同志的時候,從他的談話中,看到了這位老同志的可歌事蹟,也看到了他那顆感恩的心發出的温暖和情懷。

“用感恩的心,回報老師為我畫上了美好人生軌跡。”

劉維宏同志是位木工師傅,只上過國小四年級。六十年代初,家裏很窮,父親多病,母親是小腳,不能幹農活,父母親生養他兄妹七人,由於當時醫療條件差,五個兄妹都夭折了,只剩下他和一位姐姐。由於經濟困難,他上國小四年級就輟學了,回家學木工手藝。

談起上國小四年的時光,他不忘一位叫餘常明的國小老師。他説:“沒有餘老師,我怕四年書也讀不成。 由於家裏窮,沒有桌椅板凳,有時連五角錢的學費都是餘老師墊付。”回憶起學木工手藝那個年月,在六十年代,學個手藝也十分艱難,經濟困難,文化程度低,社會技術封閉。在那個時候,在農村裏的木工活,修農具大都要用到圓和等分線,一些師傅技術保守,不肯教,要學好木工技術,要經過幾年的艱難徒弟生涯。回想起來,劉總感恩地説:“感謝餘老師,多虧在國小裏學到了圓周率和分數;為我學木工畫上了人生美好的軌跡”。

在談到這位國小老師的時候,他感慨地説:“在我的一生的生存和發展中,我感到老師教學生是無私的。在我看到的中國近幾十年發展和強大,我領會到是教育奠定了強大的基礎,是老師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我這個人很敬重自己的師傅,更敬重我的老師。”

在從事木工到從事建築工作這幾十年裏,劉維宏同志從沒有忘記自己的這位國小老師。餘常明老師是位腳有殘疾的老師,他輟學後,拜餘老師為幹父,不識的字請他教,不會計算農具活,請餘老師講,自己學會了識字,學會了計算。每年的逢年過節,都上老師那裏去看望:老師家裏有重活他都去幫忙做;老師退休後在家裏休息,他抽點空閒到老師那裏去問寒問暖。XX年餘老師病倒在牀上,他囑咐妻子去幫助照料;餘老師家裏有困難,他常常幫助解決,直到餘老師去世,劉總的一家人前來為這位國小老師過逝操辦後事。

“自己苦一點好啊,濟困建學校值得”

劉維宏同志是位很勤勞節儉的人,他不抽煙不喝酒,一家人在他的影響下,日子過得很清平。直到九十年代末期,他一家並沒有達到百萬富翁這個標準。可他為教育事業發展出力,為家鄉建學校帶頭奉獻樹立了榜樣,受到了教育界的讚譽。

一九九七年,他的家鄉餘姚村國小為了“普九”達標,國小進行改建擴建,由於資金不足,餘姚村黨支部召集全村在外從事建築業的工匠們開會,回家出資出力。劉維宏同志在捐款會帶頭捐款五千多元,濟困家鄉建校經費不足。在他的帶動下,其他工匠們紛紛捐款,餘姚村國小七萬多元建校經費缺口得到了解決,村裏幹部和羣眾對他的主動捐款是十分地感激。

二0XX年,邾城街教委為了解決進城農民工孩子上學問題,擴建邾城街一小,劉維宏同志承擔此重任。也是由於經費不足,加之施工時間緊,不能延誤工期。劉維宏同志四處借債,籌措資金,完滿地完成了一小的擴建施工任務。直到現在,邾城街教委還欠下他借來的近十萬元的工程款。他的妻子時常問及此事,他笑着解釋説:“日子苦一點好啊,能為建學校盡一點貢獻值得!你看看,自己的孫女不是在一小上學了嗎?”

“要為窮人家的孩子上大學奉獻一點愛。”

XX年7月上旬,區委宣傳部和民政局組織一次救助貧困大學生活動慈善會,找到劉維宏同志商量此事。劉總很高興地答應了,他説:“好事啊!我們公司應該做,我個人也要帶頭做。”

採訪這次活動時,我們回放了那天活動的音像,看到了那個感人的場景,聽到了劉總感動人心的講話。他説:“我們的事業要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的支持,離不開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離不開父老鄉親的哺乳,特別是離不開老師教育給我們的無私奉獻。今天是我們這些人回報社會的一個大好機會。……我們要記住‘莫因善小而不為’這句古訓,要為窮人孩子上大學,奉獻一點愛,盡一份愛心……”

這次活動,武漢祥和集團四十七位項目經理和職工在劉總帶動下,捐款55.4萬元。劉總一家人捐款9.75萬元,他的孫女劉美遲受到教育啟發,也捐出了500元的壓歲錢。

XX年末,公司向愛心銀行捐款四萬多元。近幾年中,祥和公司的項目經理為建校濟困及社會公益事業捐款達捌佰多萬元。

在7月份區委組織濟困大學生活動中,在武漢祥和公司帶動下,全區開展這一活動,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應。

在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氣的日子裏,有幸遇到了這樣一位企業家、慈善家,是振興新洲教育之大聿,也是教師們的榮幸。在寫完這篇通訊的時候:我和劉總談起如何弘揚尊師重教好的社會風氣,他感慨地説:“我是位只讀了幾年書,學了幾年徒弟的木工,我很尊重我的師傅,更尊重我的老師。我快六十歲的人,一生中我只教了二位徒弟,他們的文化都比我高,對我也很尊重。我想,用慈善心做人,用無私的心教人,社會才會出現更多感恩的人。我們每一個人都具備了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社會處處出現尊師重教的陽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89z4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