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情況報告 >

第一季度農民增收情況彙報

第一季度農民增收情況彙報

按照市考核辦有關《通知》要求,現就全市第三季度農民增收及我室促進農民增收工作有關情況主要彙報如下:

第一季度農民增收情況彙報

一、基本情況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預計達到4407元,同比增加675元,增長18.1%。分析增收成因,主要呈現三個特點:

一是工資性收入仍是增長的主導因素。前三季度,全市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1943元,同比增加355元,增長22.3%。一方面,本地勞務收入持續增長,增長9.8%。今年以來,市、縣各類投資項目紛紛上馬,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一村一品”特色農業吸納了大量農民工本地就業,農民務工形式由過去的以外出為主逐步轉變為本地勞務與外出勞務並重的態勢。1—9月,農民在本鄉內勞動收入人763元,同比增加68元,增長9.8%,佔到工資性收入的39.3%。;另一方面,外出務工人數的增加及月平均工資的增長,成為農民工資性收入持續增加的有力保證,外出務工收入增長29.6%。

二是家庭經營純收入是重要組成部分。在家庭經營純收入中,第一產業收入穩定增長,二、三產業也得到的收入快速增加。前三季度,寶雞市農民家庭經營性現金收入人均1946元,同比增加301元,增長18.3%,與上年同期增速6.9%相比,上升了11.4個百分點。出售產品收入增長推動了第一產業收入的增長,農民來自第一產業的收入持平略增。同時,受宏觀大環境的影響,農村消費市場環境有所改善,農民進城經營批零貿易、餐飲等個體私營企業加快發展,從業收入多元化,農民來自二、三產業的收入加速增長。

三是轉移性和財產性現金收入持續增加。國家持續出台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保證了這兩項收入的穩定持續增長。前三季度,農民人均得到的財產性和轉移性收入分別為214元、304元,增長5.1%和3%。

二、主要做法

今年以來,我們圍繞實施“三增一創”工程,堅持“三業並舉、四輪齊動、舉措到户、三化承載、機制保障”的思路,抓載體添措施,抓機制促落實,科學促進農民增收,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堅持“三業並舉”,拓寬增收路徑。一是提升農業打基礎。主要是發展現代農業,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實施“一村一品”工程,打造糧食、果品、蔬菜、奶業和生豬五大產業集羣,推進花椒、辣椒等區域特色產業集約化發展。今年全市夏糧總產93.41萬噸,其中小麥92.34萬噸,較去年都分別增產了4%。奶牛存欄18.2萬頭,肉牛16.2萬頭,生豬80.4萬頭,羊50.2萬隻,同比分別增長4.5%、18%、11%和15.1%。新建果園21.24萬畝,全市果品總面積達到134.4萬畝,其中蘋果83.6萬畝,獼猴桃37.2萬畝,時令雜果13.6萬畝。蔬菜面積達到53.25萬畝,其中設施蔬菜11.53萬畝,同比增長5.1%。目前, 207.67萬畝玉米和36.6萬畝豆類等秋雜糧作物正在抓緊收穫中。二是擴大就業強主導。堅持像抓農業生產一樣抓勞務經濟,像為農產品找市場一樣為勞動力找就業崗位,像為農產品打品牌一樣做勞務品牌,出台一系列就業扶持政策,支持農民技能培訓,擴寬農民就業渠道。前三季度,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5萬人,超額完成全年轉移任務。其中,開展勞務輸出技能培訓181691人。三是激活創業抓關鍵。從信貸、税費等方面積極扶持,推動創業,催生“小老闆”。止目前,全市個體私營企業達到7萬多户,免費創業培訓7287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84億元。同時,加大統籌城鄉力度,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積極拉昇工資性收入、擴大經營性收入、增加財產性收入、提高轉移性收入,實現農民增收“四輪齊動”。

(二)實施到户工程,創新增收方法。堅持按照“逐户填卡,因户施策,舉措到户,分類指導,配套服務”的要求,科學篩選增收路徑,分類指導,因户施策,在去年在晉星村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在全市1729個村全面實施了農民增收舉措到户工程。一是逐户填卡。組織鄉村幹部逐户與羣眾面對面填寫《農民增收舉措到户工程明細卡》68.4萬份,摸清農户基本情況,村村建立了增收台賬。二是因户施策。根據明細卡,幫助農户研究分析增收的路徑、潛力和舉措,提出增收對策建議,並確定幫扶政策措施。三是政策到户。把市以上支持政策措施歸納為7大類31項,用掛曆、手冊等形式印發農户,並告知落實政策的執行機構聯繫人、聯繫方式。四是分類指導。依據收入來源,將全市68.4萬農户劃分為五類:①創業户66739户,約佔9.8%;②勞務户260890户,約佔38.1%;③種養户195837户,約佔28.6%;④兼業户105782户,約佔15.4%;⑤扶貧户55356户,約佔8.1%。填寫分類花名冊,建立增收台帳,分類實施幫扶。

(三)打造特色載體,加快增收步伐。我們結合實際,積極探索,打造新農村晉星創建、縣鄉村“爭先進位”、“項目到村”、“鄉村在線”等五大助農增收工作載體。①列入市上計劃的30個五星村、100個四星村和17個四星級鄉鎮創建工作進展順利。②對全市縣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作出綜合評價,並對XX年全市所有鄉村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評估和基礎定位排名,結果彙編成冊,為各縣區樹立了趕超目標。已評定出陳倉區陽平鎮、鳳翔縣城關鎮、岐山縣蔡家坡鎮等10個十強鄉鎮,金台區陳倉鎮東嶺村、高新區馬營鎮永清村、陳倉區xx鎮杜趙村等100個百強村。③今年全市計劃實施到村項目560個,已開工建設項目324個,完成投資8000多萬元,農村基礎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④認真總結岐山縣“鄉村在線”工作試點經驗,提出了全市實施“鄉村在線”工程的指導意見。7月9日,我們召開了全市“鄉村在線”工程動員會,對此項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並對大學生村官就實施“鄉村在線”工程的基本內容、要求,以及網站維護等進行業務培訓,全市“鄉村在線”工程全面啟動實施,各項工作正在有力有序進行。

(四)建立健全機制,確保持續增收。一是領導責任機制。堅持召開季度農民增收形勢分析會,分析形勢,研究措施,改進工作。各縣區出台相應舉措,進一步加大了農民增收工作的力度。二是包抓幫扶機制。在全市黨政機關、企業和大專院校部署開展“三帶三進三促”活動,由市領導帶隊,市、縣、鄉XX多名幹部駐村開展包抓工作,26户企業和10所大中專院校開展結對幫扶活動。三是考核激勵機制。把農民增收作為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堅持經常性檢查與集中檢查相結合,按季度評估、公佈各縣區農民增收情況。市委、市政府領導率先垂範,不打招呼、不定期深入縣區和鎮村檢查縣域經濟、農民增收和新農村建設工作,有力地推進了工作落實。

三、存在問題

從近期情況看,農民增收的亮點主要表現在生產積極性較高、農民工就業形勢趨好、部分農產品價格上漲。但還存在生豬等農產品價格不定影響、不確定性天氣等多種不利因素影響,農民增收也還面臨一些困難。

一是來自農業的增收壓力增大。前三季度,糧食豐收、糧價上漲為農民增收貢獻不小。但災害天氣頻發,蔬菜、生豬等市場波動較大,農業經濟運行的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特別是牧業生產形勢不容樂觀,生豬、雞蛋價格雖然在前期低谷的基礎上出現了恢復性的上揚,但幅度有限,目前大多數生豬、家禽養殖户的繼續經受着虧損的考驗。另外,年初受低温雨雪天氣影響,核桃、花椒等受災嚴重;進入汛期以來,部分縣區受洪澇災害影響,農民增收壓力加大。

二是家庭經營二三產業收入增長緩慢。由於家庭經營收入中的二、三產業從業人數少、起步晚、規模小,且增長緩慢。農民限於技術、資金短缺等原因,所從事行業不是很固定,導致農村二三產業發展緩慢,家庭經營二三產業收入增長空間未打開。

三是擴大農民就業面臨新挑戰。“工地招工難”與“農民找工作難”的現象並存,勞動力“供大於求”與“供不應求”的矛盾突出,農村勞動力“蓄水池”作用正在衰減。農村勞動力轉移進入結構轉型期,我市外出農民工由於勞動文化程度偏低,外出從事行業多以體力勞動為主,流動性大且報酬較低,缺乏長期持續穩定收入的保證。增加工資性收入由主要依靠擴大轉移數量轉向主要依靠提升勞動者素質階段,勞務工作亟待縱深發展。

四是惠農政策增收空間減小。近幾年,國家陸續出台了一些政策補貼農業生產,一定程度上帶來了農民獲得的政策性轉移性收入增加。但隨着這些政策的陸續出台和實施,我市政策性增收的空間越來越小。

五是在全省保位次、晉位次的任務艱鉅。今年上半年,我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相差424元,比全省高242元,與省內各地市比,收入增速居第7位(榆林增長17.3%;西安16.4%;渭南16.2%;商洛16.1%;銅川16%;延安15.8%)。儘管我們在農民增收上下了很大氣力,但增收效果還不夠好。

最後兩個月裏,我們將緊緊圍繞堅持“四個第一”、實現“五大突破”、實施“率先發展八大工程”的思路目標,積極順應農民增收規律,切實發揮好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強指導督促,攜手各縣區和各部門、各單位,科學促進農民增收,確保實現農民持續大幅增收新突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qingkuang/qem4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