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考察報告 >

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考察報告大綱

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考察報告大綱

重慶市地處我國西南地區東北部、長江上游,1997年3月設中央直轄市,現轄14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17個縣、4個自治縣,面積8.23萬平方公里,人口3107萬。現有事業單位2.5萬多個,實有人員達49.5萬多人,覆蓋科研、教育、文化、衞生、體育、農業等各行各業,其人員總量大概相當於黨政機關機構改革人員總量的5倍。其中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約33.4萬人,佔67.5%,且大多數是高學歷的知識分子。重慶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起步比較早,配套措施相對完善,改革進度較快,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考察報告大綱

一、重慶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進度、主要做法

1999年天津會議之後,重慶市開始全面啟動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XX年重慶市召開了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動員會議,計劃用5年時間,在XX年底前全部搞完。截止今年8月底,市屬64個部門展開62個,40個縣(市)區展開27個,近20萬人簽訂了聘用合同,佔42.9%。其中有13個部門、7個縣(市)區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聘工作全面完成。在改革中,分流人員達16322人,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統。通過改革,擴大了事業單位用人自主權和內部收入分配自主權,增強了事業單位活力,極大地調動了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工勤人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一)加強領導,確保“事改”有序推進。為了確保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順利進行,重慶市人事局非常重視市委、市政府兩個層面的領導和督促作用。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由市長王鴻舉親自擔任。全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會議,原市委書記賀國強同志親自到會指導,並做了重要講話。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領導小組每年都要召開一次專題會議研究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目前已召開了六次。“事改”方面的文件有12個是經過市委常委會和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由組織、人事兩家聯合印發,提高了文件的權威性。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有4名專職工作人員,3名兼職工作人員,其中常務副主任由市人事局一位助理巡視員擔任,專門負責抓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具體操作。市政府每年給“事改”辦撥付業務經費10萬元,專項用於“事改”工作。同時,重慶市還將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作為“改革深化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建立了聯席工作會議制度和每月通報制度,根據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召開各部門主要領導聯席工作會議,協調解決改革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對各縣、市、區和各行業系統改革進度進行統計和通報。通報直接對縣、市、區及各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對改革力度大,成效顯著的給予記功;對領導不重視,推進步伐遲緩的做不合格處理,單位不得評優,領導個人不得評為合格以上等次。對於重慶市委辦公廳這樣的單位,由於沒有及時上報改革方案,事業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都敢於直接報到市委書記那裏,上壓態勢明顯,從而極大地調動了各縣、市、區和各行業主管部門參與改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重慶市在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比較重視改革氛圍的營造。具體表現為:一是改革之前,就組織精幹人員深入各縣、市、區及各行業進行調查摸底,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全市事業單位的性質、人員構成、人員數量、經費來源,做到了底數清、改革思路清,為全面推進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層層召開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動員大會,將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義、目標、措施及相關政策、規定明瞭於最基層,既不誇大,也不隱瞞,擴大了基層羣眾的知情權,提高了基層羣眾參與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三是通過新聞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重慶市非常重視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的輿論造勢效應。改革之初,重慶市各大媒體集中2個月時間,對“事改”工作進行了專題宣傳和報道,大造改革聲勢。改革中,每出台一項政策、舉行一次工作會議都要通過各種媒體進行報道,而且還根據“事改”工作的需要,不定期舉行新聞媒體通氣會。尤其是今年,重慶市將所有出台的政策及“事改問答”56題全部上網,擴大了宣傳,增強了工作透明度,營造了積極的改革氛圍。

(三)抓好試點,穩步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廣,利益格局調整幅度大,社會反響大,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各類矛盾,陷“事改”於被動。重慶市認為“事改”就是“摸着石頭過河”,宏觀上要積極造勢,取得方方面面的支持,形成改革共識,微觀上要抓好試點,慎重推進。在試點上,重慶市主要抓好了兩個層面的工作。一是縣、市、區層面,二是科研、教育、文化、衞生層面。具體操作中,重慶市先從經濟條件好,推進難度相對較小的縣、市、區和行業開始試點,一點一滴潛心總結,形成成功經驗後,抓住時機,乘勢而為,順勢而上,以點帶面,逐步推廣。而且在改革中,重慶市非常重視激勵機制的作用,對工作積極,推進迅速、穩妥,效果明顯的縣、市、區和單位,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大張旗鼓地表彰和宣傳,行政從上面推,媒體從側面促,縣(市)區及各部門改革熱情競相迸發。

(四)突出重點,全力推進。一是全面推行全員聘用制。主要抓好了競爭上崗和簽訂聘用合同兩個關口。針對事業單位普遍存在參照黨政幹部管理的單一模式,以及職務、身份終身制和人員能進難出等問題,重點實施了“雙聘制”,即對單位領導或中層幹部職位實行“公開競職”的聘任合同制,對一般崗位實行“公開競崗、雙向選擇”的聘用合同制,將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工勤人員全部納入合同管理,員工與單位的人事關係成為符合市場經濟準則的“雙方協商,按需聘用”的合同關係。二是分類管理。因事設崗,以崗定員。對管理人員實行職員職務等級管理制,共分為五級,即:二級職員(正),二級職員(副);三級職員(正),三級職員(副);四級職員(正),四級職員(副);五級職員;六級職員。不同事業單位職員職務最高等級的設置,由其行業主管部門核定後,報政府人事部門批准。職員職務等級實行結構比例控制,其結構比例由政府人事部門確定。對專業技術人員實行評聘分開,對工人實行崗位等級聘用制。三是分配製度改革。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其一對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的收入分配政策: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執行國家統一的工資制度和工資標準,實行工資總額包乾,在工資構成中,固定部分為70%,活的部分為30%;差額撥款單位按照國家統一的工資政策和工資標準執行,實行工資總額包乾或其他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辦法,並可向經費自收自支過渡,在工資構成中,固定部分為60%,活的部分為40%。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可以按照國家制定的工資制度和工資標準執行,其工資構成中,固定部分和活的部分可選擇60%:40%到50%:50%,有條件的積極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指標掛鈎辦法,也可以實行企業化管理和企業工資制度,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其二對不同類型人員實行不同的分配政策。專業技術人員分為職務等級工資制、職務崗位工資制、藝術結構工資制、體育津貼獎金制,其中職務工資為固定部分,津貼或崗位津貼為活的部分。管理人員實行職員職務等級工資,分為職員職務工資(固定部分)和崗位目標管理津貼(活的部分)兩部分。工人分為技術工人和普通工人兩大類,技術工人實行技術等級工資制,分為技術等級工資(固定的部分),崗位津貼(活的部分);普通工人實行等級工資制,分為等級工資(固定部分)和津貼(活的部分)。無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工人,工資活的部分均按照工作條件、工作量、崗位性質、奉獻大小確定,並建立了正常的增資機制。其三對不同的效績實行不同的分配形式,將國家財政支持變為對項目的支持,對優秀人才給予重獎。主要有提高人才崗位津貼,對兩院院士等不同的人才由市財政每月給予8000元、3000元、1000元的崗位津貼;妥善安置配偶子女;享受醫療待遇;建立高級人才療養制度;提高退休待遇和獎勵有重大貢獻的離退休人員。同時,對一些重要崗位,重慶市鼓勵試行年薪制。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創造性。目前,重慶市已有6000多個單位進行了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四是抓住難點突破。養老保險是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瓶頸”問題,是疏通“出口”的關鍵因素。重慶市在養老保險方面主要堅持“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人事、保障、財政、編制四部門發文對改製為企業和分流出去的人員統一納入養老保險,即離開事業單位的全部入保,留下的暫不入保。五是堅持內部消化為主,採取六條途徑予以妥善安置。(1)正常退休。凡改革時,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除副高職稱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可按有關規定辦理延長退休,其餘的一律退休;(2)提前退休。改革時,財政撥款和部分撥款的事業單位(不含參加了養老保險的事業單位),男性年滿55週歲、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年滿50週歲、女性工人年滿45週歲且工作年限(不含折算工齡)滿20年,或者工作年限滿30年的工作人員,可按有關政策辦理提前退休,但市管幹部和副高級及其以上職稱者除外。高温、高空等特種行業人員,可再提前5年。提前退休人員享受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其經費來源渠道不變。(3)提前離崗。改革時,接近法定退休年齡(不超過3年)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人,原則上都應提前離崗,但市管理幹部和副高級以其以上職稱者除外。其中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提前離崗年齡可再放寬2年。提前離崗人員不佔事業單位編制,不晉升職員職務和技術職稱,其工齡連續計算,工資福利待遇同在職人員相同,經費按原來渠道解決。(4)辭職辭退。經單位批准辭職的,可由單位視財力狀況,酌情給予一次性的補助費。被辭退人員符合領取辭退費條件的,由辭退單位按規定標準發放辭退費。(5)自謀職業或進入企業。凡自謀職業的人員創辦科技、經濟實體,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kaocha/qgkwv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