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精選工作報告 >

政府開拓進取工作報告範文

政府開拓進取工作報告範文

各位代表:

政府開拓進取工作報告範文

現在,我代表市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區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前五年工作回顧

1年至年是發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五年。全區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重要思想,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開拓進取,紮實工作,順利完成撤縣建區工作,配合洋山深水港的啟動開發,實施海港新城的建設,全區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快速增長,社會全面進步。年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58.2億元,五年平均遞增14.3%;完成財政收入25.7億元,平均遞增23.4%,為在新世紀實現新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增長

五年來,我們結合的實際,堅持實施“二三一”產業發展方針,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總量和經濟效益不斷提高。

1、工業經濟持續增長。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汽車組裝及零部件加工、精細化工、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等產業佔全區工業經濟總量的比重進一步提高,電腦軟件、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初具雛型。年,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402.2億元,比1997年增長91.9%;工業利潤達到10.2億元,比1997年增長157.5%。工業經濟規模不斷壯大,運行質量有了新的提高。

2、第三產業發展加快。五年來,第三產業的產出逐年增長,年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5.2%。旅遊、商貿、房地產等行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開發建設濱海和南六公路兩條旅遊經濟線,建成了濱海高爾夫、森林公園等一批有特色的旅遊項目。連續舉辦XX年的桃花節被升格為市級旅遊節慶活動,進一步提高了桃花節的知名度。商業大力優化業態結構和佈局,保持了穩定發展的好勢頭。年,全區實現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46.7億元,年均遞增9.8%。五年內,調整、延伸、新闢15條公交客運線路,年運送旅客總量達到1200萬人次。房地產業對全區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進一步增強。交通運輸、金融保險、中介諮詢等行業有了新的發展。

3、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圍繞建設都市型現代化農業基地的目標,改善農業基礎設施,繼續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高。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新經濟組織,在市場流通、拓展品牌、提高效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開闢都市型農業示範基地,11.98平方公里的現代農業園區核心區已初具規模。

(二)重點區域開發初見成效

五年來,緊緊抓住浦東國際機場和深水港開發建設的機遇,根據“一個核心、三個經濟圈、三條經濟帶”的發展思路,着力推進重點區域的開發與建設。

1、啟動海港新城的建設。編制完成海港新城的總體規劃,開展了海港新城地區土地、人力資源的調查摸底;成立港城建設分指揮部,啟動新城一期主體工程的建設。配合市有關部門進行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的規劃論證工作。到年底,人工湖開挖完成工程量的37%,一期主體工程中的道路、擋潮大堤、綠化工程等也已完成預定任務。

2、重點園區建設取得新的進展。科教園區完成了一、二期工程的建設。康橋工業區、工業園區形象開發和功能開發有新進展。中科大研究生院已開始建設,中國電信信息園區項目正式簽約,國際醫學園區建設正式啟動。祝橋空港工業區完成2.2平方公里的初步規劃。森林公園、鹿園工業區等園區建設初具規模。

(三)對內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

五年來,我區不斷完善投資環境,努力提高對內對外開放的水平,取得了明顯成效。

1、招商引資的規模和質量不斷提高。五年來,隨着全區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我們進一步豐富招商方式,努力提高招商的成效。1年?年,全區累計吸引“三資”項目378個,總投資達17.2億美元,合同外資10.8億美元,五年的引資額相當於1年前引進外資的總和,吸引了台灣正隆集團、瑞士德特威勒等一批大項目落户。繼續強化吸引內資工作。五年來,全區新辦和引進內資企業和私營企業13188家,新增註冊資本176.2億元。

2、外貿出口平穩增長。積極實施外貿出口多元化和以質取勝的戰略,努力培育出口主體,77家企業獲得自營進出口權。年,全區外貿出口創匯達到4.4億美元。

3、對外交流和合作進一步擴大。五年中,我區與雲南文山、廣南兩縣以及西藏日喀則地區開展了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對口幫扶,為促進這些地區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順利完成三峽庫區198户808名移民的安置工作。與日本院內町、長與町和韓國平澤市開展政府和民間的文化交流。

(四)各項改革繼續深入

按照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目標,不斷深化各項改革,大力促進各類體制和機制的創新,為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內在動力和體制保障。

1、順利完成撤縣建區工作。XX年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縣設立區,XX年8月正式撤縣建區。同時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將全區的24個鎮撤併為19個鎮,全面開展行政村撤併工作,行政村由338個減為203個。

2、加快企業改革步伐。五年來,有108家區屬企業進行了轉制,組建股份合作制企業82家,建立職工持股會14家。大力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非公經濟總量佔全區工業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61.2%。全面推行會計委派制、財務稽察員制度,對具備條件的國有、集體企業實行了授權經營,完善國有資產收益、收繳辦法,使國有、集體資產的管理逐步納入規範化、法制化軌道。

3、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通過改革和擴大保險範圍,初步形成多層次、廣覆蓋的城鎮養老、失業社會保險體系。農村養老保險、農村合作醫療等制度相繼建立和完善,合作醫療投保率達到71.3%。積極推進“三醫”聯動改革,如期完成醫療費的清欠工作。

4、不斷深化農村各項改革。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期延長30年不變政策,全區14萬户土地確權對象簽約率達99%。實施農村税費改革,進一步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減負率達到72.5%。農村税費改革得到農民的積極響應,農民自覺納税意識不斷增強。

5、不斷創新投融資體制。拓寬投融資渠道,吸收和鼓勵各種社會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資格局。用財政貼息的辦法,以少量的財政資金吸納了大量建設投資,緩解了建設資金緊張的矛盾,有力地支持了滬蘆高速公路、白玉蘭大道、郊區環線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科教園區建設運用創新的思維運作,僅用少部分財政資金作鋪墊,運作幾十倍的資金投入,開創了運用社會資金建辦大學園區的先河。

(五)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有序推進

五年來,堅持“規劃先行,建管並舉”的原則,強化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規劃理念,使城鎮體系和基礎設施的建設更具科學內涵,全區的城鎮面貌和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1、高起點制訂各類規劃。結合我區的實際和長遠發展目標,五年來修編完成了區域總體規劃和區、鎮兩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初步探索建立土地資源儲備機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益。進一步深化新城、中心鎮、集鎮、中心村四個層次的城鎮體系規劃,修編和細化了區域道路幹網規劃、水利規劃和工業園區規劃等多個專項規劃,起到了規劃先導的龍頭作用。

2、以道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五年中,先後建成南六公路、遠東大道、白玉蘭大道、週週公路、申江南路、郊區環線、楊高南路等高等級公路,全區每百平方公里道路密度達到118.8公里。綠化和景觀建設力度加大,完成滬南公路、遠東大道、白玉蘭大道、南六公路、郊區環線和南蘆公路等主幹道的綠化景觀建設,新增道路綠化310萬平方米。建成了惠南、新場、周浦綠化廣場等公共綠地,全區綠化覆蓋率達到14.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4.6平方米。大力加強農村水網、電網和有線電視網的建設。五年中,全區完成了140個村的農村水網改造,擴建惠南水廠,改造航頭水廠,新建東海、大團、老港三個供水泵站。全面完成第一、第二輪農村電網改造,有303個村(包括村撤併前的數據)接通了有線電視。全面開展以維護水環境為主的河道整治工程,完成污水收集工程,疏浚河道759.3公里,完成農橋改造270座。夾塘地區水利改造工程順利進行。

3、城鎮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五年來,全區新建住宅竣工面積213萬平方米,湧現出康橋半島、楓丹白露、東城花苑二村和桃源中心村等一大批市優秀小區,全區住宅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達到47%。集中開展以“整治違法建設、違法佔地”為內容的整治活動,對1991年以來農村建房中的“兩違”現象進行了全面清理。在全市率先建成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置網絡,進一步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推行以城鎮管理綜合執法為主的管理體制,確保城鎮的長效管理。

(六)政府職能進一步得到轉變

五年來,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要求,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形成政府工作合力。

1、推進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完成對區、鎮兩級機關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的工作。穩步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對機關內設機構的領導崗位實施聘用和輪崗制度。

2、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進一步完善招商中心的建設,提高了服務效率。工商審批制度實施由“串聯”審批向“並聯”審批的轉變,進一步提高了審批效率。在開展 “改進服務年”活動中,取消和簡化行政審批事項402項,清理收費項目839個,其中取消、減免的收費項目102個。

3、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積極規範市場秩序和財税、會計秩序,市場環境進一步改善。加強對土地使用的管理,完善土地徵用機制。基本完成經濟鑑證類市場中介機構的脱鈎改制,積極培育和發展行業協會等社會中介組織。

4、民主和法制建設不斷加強。進一步加強勤政廉政建設,建立健全財政預算外資金收支兩條線制度,實施政府採購制度。全面推行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和廠務公開,進一步提高辦事的透明度和公開性。大力加強基層民主建設,注重村級財務管理,全面推行村民理財制度,完成全區村委會幹部的直選工作。

5、保持了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保持了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局面。紮實開展“三五”、“四五”普法教育工作,全區幹部羣眾的法制意識不斷增強。高度重視和做好人民羣眾的來信來訪工作,切實幫助人民羣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

(七)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取得豐碩成果

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大力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和繁榮,保持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1、積極創辦科教基地。根據“辦教育、引科技、興產業、建新城”的發展思路,通過市場化運作,創建科教園區,並先後引進水產大學、電力學院、工商外國語學院、託普信息技術學院、中國太平洋保險學院、思博學院等高校。惠南新城區吸引的託普東部軟件園已建成使用,同濟科技產業園正在抓緊建設。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建橋學院、中僑學院等高校落户康橋地區。

2、切實推進教育事業的發展。五年來,市、區、鎮三級共投入資金3.4億元發展基礎教育,並完成了中國小達標建設工程。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初步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各種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多元化辦學格局。高質量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到年底,全區高中階段的入學率達到98.4%。同時,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區教育也得到較快發展。

3、科技、文化、衞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健康發展。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五年來,全區共實施科技產業化項目72項,其中,有48個項目通過了市級高新技術成果認定。發展高新技術企業32家,民營科技企業1460家。文化“三下鄉”活動蓬勃開展,進一步豐富了人民羣眾的業餘文化生活。衞生服務網絡建設進一步發展,在完善現有區、鎮、村三級醫療保障網絡的基礎上,醫療服務功能逐步向醫療、保健、康復等領域並重的方向轉變。衞生防病工作成效顯著,人均期望壽命不斷提高。體育事業進一步得到發展,一批社區健身活動設施和場所相繼建成,全民健身計劃切實得到貫徹和實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績,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實現了育齡羣眾普遍享有基本生殖保健服務的目標。

4、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推進。通過開展“”重要思想和“四新”教育等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全區人民熱愛祖國,振興,建設家鄉的熱情。通過開展“文明鎮村、文明小區、文明單位、文明窗口、文明示範標誌區”為重點的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進了全區精神文明建設。重視雙擁工作,加強了軍政、軍民團結。認真開展“宣傳、規劃、培訓”活動,為加強對外招商宣傳、優化全區規劃和強化公務員隊伍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八)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創造各種就業機會,進一步改善全區人民的生活質量,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1、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貫徹落實國家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各項政策,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居住質量。年,全區城鎮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達到17947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6067元,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18平方米。

2、再就業工作深入推進。建立了促進就業的政府責任體系,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淨增就業崗位的任務,三年淨增就業崗位4.8萬個。積極實施“4050”工程,大力發展非正規就業,加強就業培訓和指導,為城鎮困難羣體提供就業機會。深入開展農業科技致富工程,推動農村富餘勞動力的非農就業工作,增加農民收入。

3、積極探索建立社會化救助幫困體系。初步形成最低生活保障線調整制度,建立了“一口上下”的社會救助運行機制。扶貧幫困送温暖工作做到制度化、經常化,運用實物和現金資助的方式,保證了困難羣體的正常生活。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五年,是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的五年,也是全區人民搶抓機遇、踏實工作、迎接大開發的五年。回顧五年來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區委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更離不開全區廣大幹部羣眾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區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的全區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向給予政府工作積極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感謝!

總結五年來的工作實踐,我們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收穫和體會:

(一)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在世紀之交,面臨着許多機遇和挑戰,我們緊緊依靠全區廣大幹部羣眾,深入調查研究,理清發展思路,不斷調整工作方法,大膽實踐,積極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二)始終堅持城鄉一體化、農村城市化的發展主題。在工作中堅持規劃、建設、管理三者的統一,強調“建管並舉,重在管理”的原則,在推進各項建設的同時,認真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農村城市化的進程。

(三)始終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的有機統一。在加快發展、深化改革的同時,積極梳理和及時解決人民羣眾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投資環境。

(四)始終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在大力推進全區經濟建設的同時,進一步貫徹以德治國的思想,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深化全區的文明創建工作,推動全社會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工作與區委的要求和全區人民的期望相比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是隨着全區大開發、大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在思想觀念、人力資源、科技進步等方面與城市化、現代化、國際化的要求相比還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二是全區經濟結構和產業佈局還不盡合理,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有待尋找新的突破口。三是全區城鎮規劃水平有待於進一步提高,農村生態環境還需要進一步改善。四是改革和發展中產生的矛盾依然存在,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壓力依然很大,土地使用等問題引發的羣體性矛盾還較突出。所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依靠全區人民齊心協力,採取切實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的工作目標和總體要求

黨的確定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今後五年對我區來説,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歷史上面臨的最佳發展期,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上升期。未來五年,是出形象、出功能、出效益的五年,隨着深水港、航空港的建設、城市經濟重心的戰略東移以及中國電信信息園區等一批大項目的落户,已成為“兩港”建設和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基地,將全面融入到改革開放的大格局中,成為城市經濟重心東移戰略中的一個亮點。

我們必須深入貫徹黨的和區一次黨代會的精神,千方百計抓住機遇,滿懷信心迎接挑戰,堅持不懈改革創新,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在這五年中,我們既要確保完成和力爭超額完成“十五”計劃確定的各項任務,又要組織實施“xx”計劃,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新一屆政府肩負着全面開創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歷史重任。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市八次黨代會和區一次黨代會精神,服從、服務和參與“兩港”的開發和建設,按照“一核三圈三帶”產業發展佈局,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優化產業佈局,推進城市化建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堅持實施“科教興區” 戰略,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切實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全面進步,不斷提高人民羣眾的生活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力推進城市化、現代化、國際化進程。

今後五年,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8%;出口創匯年均增長10%;城市化率達到50%,城鎮綠化覆蓋率達到25%;農民人均年純收入的增長幅度要高於全市平均水平。

??基本形成以港口經濟為主導,物流業、信息產業和先進裝備製造業為特色的,體現現代化水平的產業體系。圍繞增強綜合競爭力的總體目標,充分發揮特色產業優勢,着眼於未來市場變化趨勢,在進一步優化產業佈局的同時,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信息產業和先進裝備製造業,積極培育房地產業、服務業和旅遊業,加快提升建築業、交通運輸業等傳統產業能級,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基本形成海港新城、惠南新城與中心鎮、集鎮三級聯動建設、功能互補、互為依託支撐的城鎮體系。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的戰略部署,結合行政區劃調整,進一步優化區域城鎮體系佈局,加大新城和中心鎮開發建設的力度,着重開發海港新城,加快完善惠南新城功能,努力推進中心鎮建設,帶動區域城市化水平提高。

??基本形成以“四橫六縱”高等級道路為骨架,快捷便利、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以深水港建設為契機,積極配合加快完善以交通、通信為主的大市場配套。進一步構築立體式交通網絡體系,完善水、電、氣及信息化基礎設施,強化生態環境建設,基本形成現代化的市政配套設施和區內交通框架體系。

??基本形成經濟競相發展、文化交融並蓄、人力資源良性流動、體現開發開放水平的人文環境。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實施“科教興區”戰略,加快各類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不斷提高全區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努力營造良好的人文社會環境。

??基本形成與城市化、現代化、國際化進程相適應,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的社會事業體系。堅持社會事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深化社會事業體制改革,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事業發展新機制,推動科教文衞體全面發展,建立健全社會保障機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綜合素質。

按照上述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今後五年要重點做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積極呼應城市經濟重心的戰略性東移,進一步推動全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未來五年,要充分把握各種機遇,依託“兩港”和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等一批大項目的帶動,積極呼應城市經濟重心的戰略性東移,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充分利用深水港和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建設的啟動效應加快的發展。未來五年,要積極服從服務和參與洋山國際深水港的建設,配合市有關部門做好大橋和港區建設的服務工作,發揮工程陸域基地的作用,為有關部門和各路建設者提供良好的物資供需和生活條件。要加快海港新城的建設。在進一步深化和完善海港新城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細化和完善分區分專業規劃,着力構建新城的城市總體框架,凸現一流新城的功能定位。要按照新城各個功能區梯次推進的時間節點,加強政策聚焦,集中力量建設主功能區和產業區。要加快人工湖、行政中心、港務管理機構等主體性建築和城市道路、大堤、綠化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儘早樹立新城開發建設的新形象。要積極配合市有關部門加快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的建設,以發展現代裝備製造業為核心,建設成為規模大、起點高、模式新,具有發展潛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裝備製造業和出口加工的新型產業基地。要加強對相關產業形成產業鏈的研究,強化配套功能,並要充分依託鐵路、城市輕軌、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的擴散路徑,調動全區各類要素為深水港和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的開發和建設進行配套和服務,進一步放大“一港一區”對全區經濟發展的帶動效應。

充分利用浦東新區的輻射效應努力實現一體化發展。未來五年,要在整體規劃、區域功能定位、交通體系、產業佈局等方面做好與浦東新區的銜接和配套工作,努力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聯動發展。

充分利用國內外各種生產要素加速向集聚的推動效應促進發展。要充分依託“兩港”的開發和建設,藉助中心城市各類要素向東擴散的機遇,進一步擴大知名度,不斷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努力提高對內對外開放的水平,促進國內外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集聚。大力引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都市型工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推動實現新一輪發展。

(二)加快產業佈局和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不斷提升全區產業發展競爭力

根據“一核三圈三帶”的產業佈局,堅持“二三一”產業發展方針,在優化全區生產力佈局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高增值、強輻射、廣就業的產業,保持二、三產業共同推動經濟增長的局面,進一步提升全區經濟發展的競爭力。

大力推進產業佈局的優化調整。根據城市經濟重心的戰略性東移和深水港開發建設的新形勢,未來五年,全區的產業佈局要按照“一核三圈三帶”的基本格局展開。港口經濟圈要依託深水港建設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核心區的潛在優勢,藉助周邊發達的集疏運網絡,大力發展現代裝備製造業、現代物流業、旅遊業和現代服務業,形成以海港新城城市化地區、現代物流園區、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為主體的產業聯動發展體系。周康經濟圈要利用享受浦東新區優惠政策的優勢,以製造業為重點,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重點吸引工業重大項目、重大外資項目和國內大企業落户。積極推進中國電信信息園區、國際醫學園區、中科大研究生院等一批重點園區和重點項目的建設,不斷完善社會各項事業,形成以綜合產業為主體的經濟發展區域。惠南經濟圈要依託惠南新城的建設,以科教園區和工業園區為重點,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旅遊娛樂、都市型工業和現代農業等產業,形成以科教園區、工業園區、南六公路旅遊經濟線和現代農業園區為主體的產業發展基地。科教園區要以現有落户的院校為基礎,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形成辦學特色,同時要進一步加快託普東部軟件園和同濟科技產業園的建設,努力形成以科技和教育為特色的成熟園區。工業園區要為惠南新城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在不斷完善園區形象開發的同時,進一步加快功能開發的步伐,成為中部地區的都市型工業基地、私營經濟發展基地和港城物流的中轉基地。要積極呼應“兩港”的開發和建設,組團式佈局開發建設外環線、滬蘆高速公路和遠東大道三條經濟帶。外環線經濟帶要全面接受浦東新區開發開放的輻射,積極推進沿線的康橋工業區、中國電信信息園區、祝橋空港工業區和六灶鹿園工業區等功能園區的開發和建設。遠東大道經濟帶要充分依託“兩港”優勢和綜合交通體系,加快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老港化工區、濱海旅遊度假區、現代農業園區等園區的開發和建設,建成連接空港和海港的新型經濟帶。滬蘆高速公路經濟帶要吸納國內外資本在其沿線重要節點進行組團式投入,加快沿線的航頭大麥灣工業區等園區的建設,努力形成規模。要加大工業園區整合的力度,加速各類要素向重點工業區的集聚,推進工業區的發展。

大力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工業經濟的結構調整要在鞏固和壯大新型建材等產業的基礎上,依託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和託普軟件、迪賽諾等一批重點項目,重點發展現代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生物醫藥等產業,進一步提升產業的能級。紡織服裝、五金機械等傳統產業以及都市型工業的發展要通過企業改制和招商引資,進一步引進新的技術、資金、人才和產品,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第三產業的發展要依託深水港的開發和建設,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房地產業、服務業和旅遊業,進一步提升第三產業在全區經濟發展中的比重。旅遊業要在進一步深化、細化全區旅遊發展規劃的同時,充分依託“橋、港、城”的人文景點的建設,大力推進商旅結合的進程,擴大旅遊消費。要以現有的野生動物園等景點為基礎,加大招商力度,加快新的旅遊項目的引進,進一步發展旅遊業。要充分挖掘現有的人文資源,拓展桃花節的內涵,科學開發和保護建設新場水鄉古鎮,加大對外促銷力度,積極推進常年旅遊。另外,也要進一步加快商業以及信息服務、金融、保險、諮詢等其他三產行業的發展。

認真做好“三農”工作。要繼續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不斷優化和調整農業結構,在進一步調減糧食作物面積的基礎上,優化調整西甜瓜、水蜜桃、蔬菜、鮮食玉米、肉禽等特色農產品的區域化佈局,做到產業調特、品質調優、規模調大、效益調高、市場調廣。要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繼續扶持一批農業新經濟組織,積極培育和扶持農業龍頭型企業和營銷大户、經紀人等中介組織,促其做大規模,帶動農產品的流通和農户的生產與營銷。要積極發展設施農業、源頭農業和創匯農業,大力推進農業的標準化生產和信息化建設,加強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加快新技術、新品種應用的步伐,努力提高全區農業的科技水平。要大力實施農業科技致富工程,加大對農民的科技扶持力度,鼓勵農民積極開展異地種養,提高種養效益。要在不斷鞏固和壯大村級經濟的基礎上,推動農業人口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千方百計幫助農民實現就業,穩步提高農民收入。

(三)積極有效地開展招商引資,進一步提高利用內外資的水平

要充分利用“兩港”開發的機遇,進一步加大對外宣傳的力度,積極開展招商攻勢,努力擴大招商的成效。

要繼續強化對外招商宣傳,進一步提高的知名度,擴大的影響力,吸引國內外客商集聚。要繼續積極有效地利用內外資,不斷提高利用內外資的質量和水平。要大力改善投資環境,創造利用內外資的綜合優勢。要積極引進符合產業導向的內外資大項目,加快形成新的特色產業。要利用現有的投資示範效應,鼓勵內外資大企業增資擴股。要不斷創新招商方式,實施項目招商、產業鏈招商和工業園區招商,下大力氣引進世界著名企業和跨國公司。要不斷拓展引資領域,吸引內外資向一、三產業拓展,爭取在高新技術產業、農業、服務業、基礎設施、市政項目等領域有新的突破。要做好招商的基礎性工作,加強招商信息網絡的建設,從源頭上捕捉招商信息,提高招商的成功率。要不斷改進政府服務,規範辦事程序,提高服務效率,努力使成為企業發展綜合成本較低、商機最多的地區之一。

要堅持實施市場多元化和以質取勝戰略,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要加快出口產品結構的調整,在穩定紡織服裝、五金機械等傳統產品出口的基礎上,擴大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的出口規模。要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拓東歐、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要在積極培育出口主體,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的同時,大力促進“三資”企業出口增長。要充分利用wto規則,加強和提高各類對外貿易糾紛的預警、應對能力。

(四)加快基礎設施和城鎮體系的建設,大力推進全區的城市化進程

未來五年,要加快構築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城鎮體系,為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提供堅實的支撐。

樹立規劃先導的意識。在嚴謹、科學制訂各類規劃的基礎上,嚴肅、認真地實施規劃。要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加快編制和完善城鎮體系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基礎設施規劃、生態環境發展規劃等各類規劃。要配合海港新城和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的建設,抓緊港城城區規劃和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詳細規劃的定位工作。要加強規劃管理,加大對違法建設的整治力度,確保各類規劃科學有序實施。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建成“四橫六縱”的道路交通體系,形成與全市以及長江三角洲路網相連接、通暢快捷的道路網絡。初步形成以內河集疏運國際集裝箱為主要功能的內河運輸網絡。完成城市軌道交通r3線以及浦東鐵路至海港新城段的建設準備工作。配合做好浦東機場至海港新城高速公路建設的各項工作。與此同時,加快供電、供水、供氣、綠化、污水收集處理等功能性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

加快城鎮體系建設。要依託重大產業和交通建設項目,加快建設新城和中心鎮。要依託康橋工業區、科教園區、工業園區和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的產業支撐,重點建設海港新城,沿高速公路和軌道交通軸線集聚發展惠南新城和周康中心鎮。要依託康橋工業區和祝橋空港工業區的產業支撐,沿外環線、沈祝公路等交通軸線集聚發展航頭中心鎮和祝橋中心鎮。城鎮建設要進一步增強集聚力和吸引力,形成人口集聚規模,同時要依託相關的產業園區,夯實城鎮發展的產業基礎,發展特色經濟,使產業化、城市化、市場化互推並進。要按照功能互補、形態各異、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要求,加快周康中心鎮、航頭中心鎮和祝橋中心鎮的建設,努力形成獨特的風格。

完善土地儲備機制。要建立健全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的運作機制,增強政府的調控能力,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土地供應的方式,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要進一步加強對灘塗的開發和管理,為發展拓展新的空間,為土地資源轉化為建設資金提供保障。

(五)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努力增強國民經濟整體活力

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加快推進以企業改革為重點的各項改革,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

繼續深化企業改革。要進一步加快企業的改制工作,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繼續落實抓大扶小戰略,鼓勵重點企業實施聯合兼併、資產重組,開展資本運營、品牌經營,造就一批具有雄厚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與龍頭企業的協作配套關係,形成龍頭帶動、共同發展的協作機制。要構築社會公共服務平台,促進中小企業加快發展。

繼續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按照“管理、營運、監督相分離,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的原則,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要深化集體資產體制改革,推動集體企業改制和改組。要進一步加大改制、轉制力度,規範改制、轉制行為。要進一步強化出資人意識,做好資產收益收繳工作。要加大收益收繳力度,完善收繳措施和辦法,做到應收盡收。

積極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要積極探索公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大力培育和發展非公經濟,通過政策扶持,引導集體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充分發揮非公經濟在發展經濟、增加就業、促進技術創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繼續強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強資金平衡。要繼續拓展多元化、市場化融資渠道,促進投資增長。要放大財政投資效應,保障地方財力對基礎性、公益性重點項目的支持。要拓寬投資領域,完善全區基礎設施、重大項目社會化融資機制,吸引社會多元化投資。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秩序。要標本兼治,繼續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強化市場日常監管和制度建設,形成綜合治理的長效機制。建成面向個人和企業、覆蓋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的社會誠信體系,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經濟環境。加快行業協會和市場中介機構的發展。

加快人才高地建設。繼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廣納羣賢、人盡其才的用人機制,激發各類人才的活力。大力推進人才資源開發,運用人才柔性流動政策,優化人力資源結構。根據產業發展的需要,大力吸引緊缺人才,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批年齡有梯次、知識結構合理、專業分佈均衡、整體素質優良、有參與國際競爭實力的人才羣體。

(六)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

要圍繞“兩港”建設和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圍繞提高人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的目標,不斷創新精神文明建設的載體和內容,積極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提高人民羣眾的整體道德水平。要深入開展文明鎮村、文明小區、文明單位、文明機關和文明標誌示範區的創建,深入開展行業規範服務達標活動,努力推進文明行業建設。

大力實施“科教興區”戰略,促進社會全面進步。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重視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堅持教育創新,加快教育發展。要繼續加快科教園區的建設,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的進程。要加快以寄宿制高級中學為重點的一批中國小的建設,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要繼續實施素質教育,實現全區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要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培養大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要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生教育體系,努力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推進文化建設。要加快“區有中心、鎮有廣場、村有場所”的文化設施網絡建設,積極開展羣眾文化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羣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進一步完善圖書館、文化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設施的功能建設,優化資源的配置,發揮應有的作用。加快衞生事業發展。要全面實施區域衞生規劃,優化配置衞生資源。加強公共衞生和社區衞生工作,強化疾病預防控制和衞生監督,深化愛國衞生運動。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快體育中心的建設,提高人民羣眾的健康素質。繼續做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促進優生優育。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依法維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不斷推進全區的信息化進程。要大力推動信息技術在全區各個領域的廣泛運用,加快推進企業信息化,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社區信息服務網絡建設,促進社會公共服務信息化。

(七)積極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構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和經濟發展水平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維護和保障羣眾的根本利益。

進一步完善“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就業機制。各級政府要把增加就業崗位和控制失業率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構築促進就業的社會責任體系,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積極開闢就業門路,提高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力。大力發展靈活多樣的就業方式,鼓勵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落實援助就業困難人員政策,健全各級就業服務網絡,完善社會化的職業培訓機制。

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深化醫保、醫療、醫藥聯動改革,按照“保證醫療、減少浪費、促進發展”的方針,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鞏固和發展農村合作醫療,推進大病統籌,擴大覆蓋面。在試點的基礎上推進小城鎮社會保險,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基金多渠道籌措機制,發展補充保險、商業保險。按照“組織在政府、支撐在社會、工作在基層、落實在社區”的要求,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幫困體系,切實保障困難羣眾的基本生活。積極發展社會慈善事業。

努力完善社區管理。要不斷強化社區基層管理,加強對羣眾自治組織的引導,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發揮街道社區管理委員會的綜合職能,不斷完善管理體制,形成社區建設管理新機制。要加大社區建設的投入,優化資源配置,加快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力爭社區公益性設施、居委會辦公室設施基本達標,不斷改善社區居民生活環境質量。

切實維護社會穩定。要積極推進人民調解工作機制的創新,認真做好人民羣眾的來信來訪工作,切實幫助人民羣眾解決實際困難。要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和經濟犯罪,努力維護社會穩定。

(八)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堅持積極行政、有效行政、依法行政,建立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不斷提高政府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能力和水平。

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要切實將政府職能轉變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加強綜合調控和規劃管理,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土地調控機制,完善規劃管理體制和機制,提高政府在社會公共資源配置上的引導力和控制力。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減少審批環節和程序,簡化審批手續,提高審批效率。

繼續推進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法治化管理水平。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建立重要行政行為聽證會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深化執法體系改革,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行政處罰權相對集中的綜合執法工作。堅持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設,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政府部門要自覺接受人大的監督,重視和發揮政協、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各界人士參政議政作用。

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重在治本、重在建設的廉政工作要求,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發揮司法機關和行政監察、審計等職能部門的作用。深化政府機構改革,繼續推進機關事業單位人事、分配製度改革,逐步建立規範、公開、透明的用人制度和工資分配製度。大力提高廣大公務員的人民公僕意識和全局整體意識,居安思危,謙虛謹慎,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堅持為民辦實事,建設廉潔奉公、勤政為民、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高素質公務員隊伍。

三、年的主要工作

年是全面貫徹黨的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們要結合全市開展的“世博會與新一輪發展”大討論活動,積極開展以“兩港”建設與新一輪發展為主題的大討論,進一步統一全區幹部羣眾的思想,切實做好今年的工作,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建議年經濟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6%;出口創匯增長9%;合同外資達到4.8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 %;地方財政收入增長22.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億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增長5.5%?6.0%;新增就業崗位18000個。

根據上述預期目標,重點抓好以下6項工作:一是繼續保持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努力提高經濟運行的整體質量。要繼續保持投資和消費需求的雙重拉動,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大力推進工業區的整合,形成集聚發展的能力。要繼續加快以房地產業、旅遊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的發展。要結合農業結構的調整,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產業化、科技化水平,確保農民收入的不斷增長。二是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增強全區經濟發展後勁。要繼續把招商引資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吸引國內外大項目落户,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的水平。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優化城鎮形態和功能佈局。要加快編制全區區域總體規劃和各類專業規劃,認真配合做好滬蘆高速公路等道路的建設工作,加快農村水、電、路網的建設,加大惠南、周浦老鎮改造力度,加強新場水鄉古鎮的保護與開發,力爭在效益和形象上有新的突破。強化城鎮綜合管理,不斷提高城市化發展的水平。四是繼續加大改革力度,進一步增強經濟持續發展的活力。要積極實施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穩妥地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不斷加快企業改革的步伐,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積極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城鎮建設和發展社會事業。五是繼續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切實維護和保障羣眾的根本利益。要根據政府推進和社會動員相結合的原則,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加強職業培訓。要深化“三醫聯動”改革,繼續抓好創建全國農村中醫先進區的工作。切實做好社會救助幫困工作。六是強化社會穩定工作,為加快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要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新機制,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活動。要高度重視人民羣眾的來信來訪工作,重點幫助人民羣眾解決難點、熱點問題,切實維護社會的穩定。

各位代表!

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未來五年對來説充滿着機遇與挑戰,充滿着生機與活力,充滿着希望與光明。在新的機遇面前,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要實現五年的發展目標任重而道遠。因此我們必須倍加珍惜良好的發展機遇,通過我們紮紮實實的工作,把美好的希望變成燦爛的現實。讓我們在區委的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區一次黨代會精神,把握機遇,振奮精神,真抓實幹,不斷創新,為進一步開創新世紀發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奮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jingxuan/dpjm8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