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的調研報告大綱

“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的調研報告大綱

“xx”規劃的中期進展情況表明: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一步加快,進一步納入科學發展軌道,但是成效還尚未鞏固,存在反覆和逆轉的可能。因此,我們建議“xx”規劃的基本思路是以“全面納入”科學發展軌道為主題,以打造經濟升級版為主線。經濟升級版包括五個方面內涵:一是綠色發展。二是創新發展。三是協調發展。四是共享發展。五是共贏發展。經濟轉型升級需要先後經歷“xx”、“xx”、“xx”三個五年規劃階段。可以從七個方面推進中國經濟的升級。

“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的調研報告大綱

一、“xx”規劃基本思路

“xx”規劃的中期進展情況表明: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一步加快,進一步納入科學發展軌道,但是成效還尚未鞏固,存在反覆和逆轉的可能。因此,我們建議“xx”規劃的基本思路是以“全面納入”科學發展軌道為主題,以打造經濟升級版為主線。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先後需要經過三個五年規劃:“xx”時期是“初步轉型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初步納入”科學發展軌道;“xx”時期是“攻堅轉型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基本納入”科學發展軌道;“xx”時期是“全面升級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面納入”科學發展軌道。因此,我們建議“xx”規劃的主題是全面納入科學發展軌道,主線是打造經濟升級版。

二、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背景

從歷史來看,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連續性與階段性相結合的過程,如同中國經濟發展版本,需要經歷一個不斷升級、不斷“打補丁”、不斷自我調整的過程。在經濟升級這一重大問題上,黨和國家領導人具有豐富的歷史記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已先後經歷了兩次大的升級:

第一次是改革開放初期。這次升級旨在尋求一條發展經濟的新路,着力建立“充滿生機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為迎來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奠定了基礎。這一次經濟升級的戰略着眼點是通過繼續貫徹執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開始了三大戰略轉變,使得中國國民經濟建設開始擺脱計劃 經濟時期長期形成的傳統模式,初步擺脱了經濟的大起大落,轉向更為穩定的增長;初步改變了長期以來重積累、輕消費的傾向,二者協調性增強;由片面發展重工業初步轉向產業結構更協調的增長;由數量擴張初步轉向質量提高;從人民生活改變緩慢初步轉向人民生活快速提高;從相對封閉的經濟體轉向初步開放的經濟體。這一次經濟升級,使得中國走上了一條注重效益、人民得到實惠的新路,也標誌着中國經過三十多年艱辛探索、幾經曲折,開始找到一條比較適合中國國情的國民經濟發展道路。在這期間也出現多次高通脹和大起大落的情況。

中國經濟的第二次升級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1995年,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對“xx”計劃提出推進兩個具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即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在中國經濟受到亞洲金融危機嚴重的外部衝擊影響下,避免了經濟發展的“大落”或嚴重衰退,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經濟增長幅度最大的國家,與此同時,從低質量、高增長轉向高質量、高增長,從高資本投入、高增長轉向資本投入相對下降、高增長,從高能耗、高污染排放、高增長逐漸轉向低能耗、少污染、高增長。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以及產業結構戰略調整方面初戰告捷。從計劃主要目標和指標完成率看,“xx”計劃實施“答卷”取得75分。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並非一帆風順的,也不是沒有曲折的。“十五”期間在加速發展的過程中,“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設想未能實現,“xx”時期已經初步轉變的經濟增長方式又出現向高消耗、重污染、低就業的舊有模式的逆轉。從計劃主要目標和指標完成率看,“十五”計劃實施“答卷”取得64.3分。

“xx”規劃作為科學發展觀提出後製定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安全生產形勢大幅好轉,地區間發展差距開始縮小,消費對gdp的貢獻有所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單位gdp能耗快速下降,經濟發展方式初步納入科學發展軌道,但是在此期間工業(重工業)主導,高消耗、高排放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變。從規劃主要目標和指標完成率看,“xx”規劃實施“答卷”取得86分。

這表明,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既是一場“持久戰”,又是一場“攻堅戰”,需要打破對傳統發展方式的路徑依賴與路徑鎖定,具有過程的複雜性和任務的艱鉅性,很難畢其功於一役。

歷史經驗表明,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版本”每隔一段時間(十年或二十年)就需要一次升級,一方面需要解決前一段經濟發展所積累的問題和弊端,另一方面更需要適應國內外經濟發展新的形勢和大勢所趨,旨在“兩個提升”:一是提升中國經濟發展質量、發展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二是提升中國經濟在世界範圍內的各類資源配置能力、國際競爭力、全球影響力。

從國際環境看,一方面,在全球金融背景危機下,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原材料及勞動力價格上升、國際市場萎縮等因素影響,使得中國經濟外需減弱、堅持出口導向經濟困難加劇。以內需拉動增長,着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成為必然選擇。另一方面,全球氣候異常變化引發的環境問題加劇,使得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傳統黑色經濟發展方式難以為繼。

從國內環境看,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與現有體制機制間深層次矛盾進一步顯露,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局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民生改善跟不上經濟總量增長步伐等問題日益凸顯,人民對於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更美好的生態環境和更幸福的民生提出更高要求。

國內形勢的壓力和國際環境的“倒逼”態勢,既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巨大挑戰,也是重大的歷史性機遇。中國需要主動推進第三次經濟重大轉型,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中,打造升級版。第三次經濟升級是第一次、第二次升級的歷史延續和進一步深化,並有不同於前兩次特有的含義。

打造經濟升級版的構想,是黨中央、國務院對“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發展思路的繼承和延續。這一構想,既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的重要目標和階段性目標,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深化和拓展,這就起到了“綱舉目張”的作用,抓住了實現科學發展這一主題的“牛鼻子”,找到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一主線的“突破口”。

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對“xx”規劃的主題主線和實施進展情況進行中期評估,通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三、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內涵及步驟

那麼什麼是中國經濟升級版呢?我們認為,經濟升級版也是經濟發展“上軌道”的過程,就是從已有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發展軌道轉換到新型的、更加平衡、更加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軌道上。確切地講,就是從“加快發展”的軌道轉向“科學發展”的軌道,從不公平發展的軌道轉向公平發展的軌道,從“黑色發展”的軌道轉向“綠色發展”的軌道。從十年前黨中央明確提出科學發展觀,就成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開端,經過“xx”規劃五年實踐和“xx”規劃前兩年實踐看,特別是中國成功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實踐經驗看,中國已經具備了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條件,這就需要“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新一屆國務院成立之後,更加明確提出了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基本思路。目前,各方都對這一思路進行調查研究、深入探討,廣泛徵求意見。對此,我們提出如下設想和建議: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就是立足擴大內需和消費,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增強創新動力,促進綠色發展,持續改善民生,共享發展成果,到“xx”規劃結束時,建立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環境友好、分配公平、民生幸福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體系。中國經濟升級版內涵就是五大發展:

1.創新發展。創新發展是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中國改革的不竭源泉,還是中國道路成功的根本原因。創新發展是發展觀及發展道路創新、制度建設創新、科學技術創新、文化文明創新的有機統一,制度建設更加依靠原始創新,經濟發展更加依靠創新驅動,科技發展更加依靠自主創新,文化發展更加依靠自覺創新,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創新”。創新發展要求我們提高創新自主性、自覺性和原創性,繼續開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體人民的全面創新道路。

2.是綠色發展。低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將成為經濟活動的主要環境特徵,經濟活動創造的生態盈餘大幅增加,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特點突出。主體功能區佈局基本形成,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全面建成,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與經濟增長脱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國土森林覆蓋率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人與自然共處更加和諧,逐步建成美麗中國。

3.協調發展。協調發展是科學發展的根本方法。要正確認識和統籌協調發展中的重大關係,要堅持改革發展穩定協調、城鄉協調、地區協調、中央地方協調、經濟社會協調、經濟文化協調、經濟國防協調、國內國際協調、個人集體國家協調。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調動一切和諧因素,化不和諧因素為和諧因素。

4.共享發展。共享發展是科學發展的本質要求。共享發展就是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十幾億人民共同擁有發展機會,共同提升發展能力,共同提高發展水平,實現城鄉共同發展,地區共同發展。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共同創造各種財富,各得其所,共同分享社會福祉,和諧共處,共同構築幸福安康。

5.共贏發展。共贏發展是科學發展在中國對外關係中的重要體現。共贏發展就是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互利發展。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之上,同所有國家友好合作,求同存異,平等互信,對話協商,擴大共識。堅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則基礎之上,同所有國家發展經貿關係,對發展中國家,先予之,後取之,多予之,少取之。特別是對最不發達的國家,更要如此。中國與世界各國已經成為利益、命運和發展的共同體,共同構建一個和平、和諧、綠色的世界。

科學發展觀的“五大發展”。它們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相互支撐,使得科學發展進一步具體化,更具指導性,更具針對性,更具可操作性,更有效地將科學發展主題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主線有機結合。科學發展觀主題是根本方向,轉變發展方式主線是貫徹主題的突破口和切人點。

總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就是要平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各類矛盾凸顯期,實現經濟、社會和自然三大系統從惡性循環向良性循環的轉變,實現系統間關係更加協調,全面提升國民淨福利水平。

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七個抓手

如何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這就需要我們應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求好的基本原則,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全面推進轉型發展。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需要八大“引擎”合力驅動,這也是七個方面的工作抓手:

1.大力推進創新驅動戰略,打造經濟升級新動力。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充分激發創新活力。不斷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重視協同創新,實現全面創新,在開放合作中提升我國科技水平。着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促進創新要素向優秀企業集聚,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以創 新促升級,以創新贏得競爭,以創新贏得未來。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執行力度,深化創新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由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國製造”軌道進入最大規模的“中國創造”軌道。

2.大力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打造經濟升級主引擎。將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作為擴大內需、協調城鄉、改善環境的主要抓手。走以人為本、集約高效、綠色低碳、四化同步、城鄉一體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以“四化同步”破解城鄉“四元結構”,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繼續推進工業化,使工業化繼續成為城鎮化的核心推動力,並能夠“武裝”農業生產、促進農村發展,使工業和農業相互協調、共贏發展。繼續推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使信息化成為推動工業化升級的核心力量,併為城鎮化中城鄉治理和社會管理提供信息平台。最終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並在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的基礎上,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相互協調發展。落實在城鎮化相關政策上,就是要進一步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農民工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同時避免城鎮化過程中貧民窟等“城市病”的發生,促進城鄉差距不斷縮小。

3.培育不同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打造經濟升級新支柱。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充分發揮不同地區比較優勢,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推進區域合作和一體化,逐漸形成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快速崛起、沿海地區率先發展的基本格局,繼續縮小地區間發展差距。按照主體功能區建設規劃佈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以培育不同地區新興城市羣為主要抓手,以大城市羣建設為主體,以中小城鎮建設為重點,以綜合交通網絡和信息網絡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連接起來。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着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4.大力推進綠色革命,打造綠色經濟升級版。要充分利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促進經濟社會永續發展、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社會福利不斷改善和生態資本不斷積累。要通過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國家與社會三方面關係,建立激勵相容的綠色改革機制。要以綠色賬户核算為基礎,綠色規劃體系為框架,為綠色發展提供頂層設計。要完善綠色法規體系,提高綠色信息有效性,加強政府部門綠色監管能力;要推行綠色價格和綠色財税改革,建立生態補償制度;要加大綠色投資力度,形成綠色金融平台,促進綠色產業發展;要鼓勵綠色技術創新,樹立行業綠色標杆,實施行業綠色標準;要加強綠色宣傳,弘揚綠色理念,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文化風尚;要推動全球綠色貿易,主動進行國際綠色合作,為全球生態環境改善作出貢獻。

5.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打造經濟升級新抓手。充分尊重市場規律,按照集聚發展、強化輻射的要求,科學合理地制定生產性服務業區域佈局規劃及政策。對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給予與工業開發區相同的政策扶持,引導生產性服務業在區域間形成分工協作體系和特色產業集羣。重點加強產業集羣生產性服務功能配套設施建設,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服務企業予以信貸支持,支持中小科技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規範服務市場秩序,取消各種不合理的收費項目,保護自主創新。鼓勵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企業間實施跨地區、跨行業兼併重組,逐步將企業發展重點集中於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和品牌運作,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做大做強。

6.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釋放改革新紅利。繼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強化政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社會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務的基本職能,切實推進從經濟增長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轉型,改革幹部工作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進一步轉變各級政府增長理念,淡化“gdp崇拜”,弱化gdp指揮棒職能,在政府考核以及官員晉升中引入如社會發展、生態環境等多種衡量指標,減少經濟增長指標比重,使各地方官員從“gdp競賽”轉向“科學發展和節能減排競賽”。要繼續深化資源型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加快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結構調整、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資源性產品價格機制和環保收費制度,大幅度減少要素價格扭曲的經濟成本,提高能源資源生產率。要加快財税體制改革,積極構建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財税體制。要全面推動金融改革、開放和發展,構建組織多元、服務高效、監管審慎、風險可控的金融體系,增強金融市場功能。

7.打造對外開放升級版,創造開放新紅利。主動降低關税水平,擴大進口貿易,建立與世界分享的“中國市場”;對最不發達和低收入國家要“先予後取”、“多予少取”,甚至可“只予不取”,實施零關税待遇、增加促貿援助、提供人才培訓,讓發展中國家收穫“中國效益”;進一步開放國內服務業市場,推動國內服裝業轉型升級,建立世界服務貿易強國,為世界提供“中國服務”;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一批業內領先的創新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造福當地人民,在全球範圍內樹立“中國形象”;積極推動綠色發展,主動參與減排承諾,大力推動農業的精細化發展,保證糧食供應,在國際社會繼續代表發展中國家爭取利益,為世界提供“中國保障”。

上述七措施緊密關聯、相互支持,是彼此不可偏廢或缺失的有機整體;八大“引擎”合力驅動,才能成功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其中:科學有序推進城鎮化建設是主引擎,通過城鎮化建設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內生力量。綠色發展是基本約束,在綠色發展框架下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系統和諧互益,協調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是基礎,確保中國經濟結構優化,質量提高,競爭力和持續發展潛力增強。體制機制改革是“保障”,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營造更適宜、更完善的制度環境。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旨在強化外部支持條件,為國內經濟發展營造互利共贏的全球格局。

成功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將使得中國經濟發展邁向一個更加綠色、更加公平、更加“以人為本”的新軌道,為確保實現黨的十八大報告所提出的“兩個百年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長遠的、堅實的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yqnp4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