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解決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建設新農村自信心不足問題的建議的調研報告

解決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建設新農村自信心不足問題的建議的調研報告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宏偉,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廣泛,但由於各地農村現狀千差萬別,情況錯綜複雜,新農村建設任務艱苦,任重道遠。當前,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一部分農民存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自信心不足現象,應引起足夠重視。

解決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建設新農村自信心不足問題的建議的調研報告

一、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自信心不足的主要表現

現實的糧食價格與預期相差較大,靠種植業致富沒想頭。經濟欠發達地區多屬農業區,絕大多數農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收入來源多以出售農產品為主。近年來,雖然我國對農業發展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支持,農民從中得到了實惠,但是隨着經濟全球化發展,農業勢必要參與國際競爭,這意味着農產品價格上升空間受到限制,而補貼有限,小規模農業生產條件下,靠賣糧致富的可能性很小。

選擇致富項目沒有好路子,增加收入沒盼頭。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緩慢,二三產業發展明顯落後於發達地區,而農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缺少從事其他職業的技術、技能和經驗,無論從觀念、素質,還是外部條件,都難以找到合適的致富項目,“搞養殖愁思路,搞加工愁門路,搞三產沒思路”,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普遍存在的難題。

外出打工不長遠,務工增收沒勁頭。由於觀念和一些體制原因,多數農民不願外出打工。一方面,“背景離鄉、拋家舍業、故土難離”的傳統思維還相當程度存在;另一方面,農民對外出後的醫療、就業、就學、住房等基本保障不託底、不投心。多數農民不願意冒風險,害怕“一着走錯,滿盤皆輸”,一旦掙不着錢,連“翻本”的機會都沒有,不如維持現狀。

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個體的經濟現狀,使他們對於自身的發展充滿迷惘。“腰包不鼓,難籌大事”。所以作為主體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自然會產生自信心不足現象。

二、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自信心不足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

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自信心不足究其根源,是經濟發展滯後。制約其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條件差。經濟欠發達地區多數處地僻遠,交通不便、信息不靈,與外界交流和溝通存在“先天性”的障礙,與地處沿海等一些邊境貿易條件好的地區無法比擬。二是基本生產條件差。農業投入不足,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低,基本處於“靠天吃飯”的水平。三是農民素質參差不齊。多數農民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有限。部分有文化、素質較高的農民都外出打工,而且不願再回來。四是國家支持有限。改革初期,國家優先發展沿海和東部地區,在政策和資金上都向重點發展地區傾斜,其他地區得到國家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自然有限。

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後天“營養不良”,致使經濟發展日趨滯後,與發達地區差距逐漸拉大,而這種差距僅靠自身的努力,靠有限的資金和資源只能是追趕式的發展,無法實踐跨越式的發展。

三、幾點建議

一是加大建設新農村的宣傳力度。一方面,通過媒體大力宣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扶持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來堅定廣大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信心和決心。另一方面,因地制宜、符合實際地在各地樹立新農村建設典型,並大力宣傳,用身邊的典型來示範和帶動,農民易於接受,更易於激發其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是加強農民培訓。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農民的素質決定新農村建設標準和進程。要加快發展農村義務教育,提供經費保障、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要加強農民的技能培訓和發展農村成人教育。要加強農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和先進的思想觀念,同時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

三是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首先是用財政支持資金加快農村的路、水、電、醫、能源等容易在短期內見效果的基礎性設施建設,讓農民真切地真實地感受到,新農村建設不是空話,就在身邊。其次是為化解縣鄉村三級債務提供資金支持。解除困擾,輕裝前進才有必勝的信心。第三是大力扶持主導產業。區域經濟的發展後勁在於擁有可持續發展的主導產業,這既是區域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源。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研究制定符合欠發達地區發展實際的政策,比如對龍頭企業建設、農民合作組織建設、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村級組織建設等從政策層面給予保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實現自我發展提供政策支持。

五是積極探索新農村建設方式方法。比如鼓勵經濟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開展以農業合作為主的跨區域合作。一方面,欠發達地區為發達地區供應優質農產品,並提供充足的糧食儲備,保證糧食安全;另一方面,發達地區先進的發展和管理經驗、資金、技術直接注入經濟欠發達地區,對於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形成強大的推動作用。這種合作,在資源配置上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在利益機制上可以實施互利雙贏。以此增強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自信心,促進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ozz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