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十篇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十篇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篇1

根據區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今年8月,教科文衞和民宗僑工委在盧華英副主任帶領下,就我區食品安全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本次調研共計走訪了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區市場監管局)、區農業局、區衞生局,留下街道、雙浦鎮等單位,聽取了各方面的情況介紹和意見、建議,我們還書面聽取了區教育局關於校園食品安全和區住建局關於建築工地食堂管理工作的彙報。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十篇

一、基本評價

近年來,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圍繞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浙江省實施食品安全法辦法》以及上級有關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規定,切實加強綜合協調、落實監管責任,突出重點環節、強化監督管理,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全區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一)領導重視,監管新體系初步形成

一是機構改革有序推進。5月26日,XX區市場監管局正式掛牌成立。原市工商局西湖分局、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市質監局西湖分局的職責整合劃入新組建的區市場監管局,並與XX市工商局之江分局合署辦公。食品安全從“農田到餐桌”的直接監管環節從原有6個部門減少到現有的農業和市場監管兩個部門。二是監管網絡基本建立。按照“地方政府負總責,部門各司其職,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監管原則,圍繞食品安全目標責任要求,將食品安全納入區政府年度綜合考評內容。轄區各鎮街建立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各村、社區均配備了食品安全協管員(聯絡員),層層簽訂食品安全目標責任書。三是環節監管得到加強。根據監管工作的不同環節,不斷完善農產品種養殖、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餐飲消費等環節相應的監管措施,注重從源頭抓起,強化全過程監管。

(二)積極履職,人大建議意見得到落實

一是落實監管責任。落實xx年省、市、區三級人大食品安全“一法兩規”執法檢查和xx年“回頭看”工作中提出的“加強監管責任機制建設,消除監管空白,強化宣傳教育”等建議意見,不斷完善監管體系建設,始終保持強力監管的高壓態勢。二是抓好過渡期間工作秩序。做好職能調整前後工作的整合銜接。落實區人大常委會提出的“在機構改革職能調整到位之前,各有關部門繼續按照原有職責分工實施監管”的要求,確保過渡期內工作不鬆、不斷、不亂。機構調整後新組建的市場監管局迅速制定《改革過渡期間內部管理規定》等制度,開展全員業務培訓,穩定過渡期間工作秩序。三是推進議案實事辦理.認真抓好xx年區人大2號議案和區政府3號實事項目的辦理工作。目前相關農貿市場改造提升按計劃推進,完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的設備採購已基本到位,檢測室提升項目正在進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系統建設,食品檢測批次和人員培訓按預定計劃完成。

(三)強力整治,市場環境不斷淨化

一是積極開展專項行動。開展食品安全百日嚴打行動,積極營造氛圍、實施嚴打整治、實現難點突破。啟動農貿市場現場製售食品清源行動。對重點場所和重點品種開展檢查,約談違規企業,依法查處違法行為。部分鎮街結合整村拆遷、無違建村社創建、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大力開展無證無照小餐飲整治。留下工商所試點工商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餐飲服務許可證“三證聯辦”,方便羣眾辦事。二是積極應對突發事件。在媒體報道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後,迅速成立專項行動小組,啟動“涉事單位檢查,重點單位篩查,相關行業排查”的應急處置程序。查處問題包裝食品,封存問題原料,舉一反三健全管理機制。三是積極整治突出問題。根據《學生飲食放心工程xx年計劃》要求,對轄區219所各類學校食堂實施全覆蓋的監督檢查,加強建築工地食堂的管理,強化學校飲用水質量安全監管,不間斷開展水樣檢測。開展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排查證照不齊小餐飲(食品)店,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強監管。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監管要求落實上還存在差距。一是部分職能還未調整到位。雖然當前食品安全監管格局已經得到了有效優化,但部分單位職能雖然移交而人員和技術力量並未移交,導致相應監管區域處於空白。如監管職能調整後,農業部門的監管職能新增加了農產品儲運,生豬定點屠宰和私屠濫宰查處等職能,但具體的措施和保障力量並未相應到位。二是部分處置程序還未明確。如食物中毒事件原來由衞生部門牽頭處理,但機構調整後,在食物中毒事件調查處置上,消費者報告電話應由誰受理,涉事人員和餐飲場所由誰調查,相關程序流程至今沒有明確;又如由於職能調整,當前對餐飲許可證在發放之前的從業人員培訓處於放任狀態,這類必要的培訓工作要不要抓,由誰主抓,用什麼方法抓現在也沒有明確。三是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力度還不夠。儘管相關各部門在區食安委的統一指導下交流配合較為融洽,但在機構職能調整後,遇到一些程序不清、標準不明、責任難以落實、需要各部門相互配合的事務時,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統一領導和綜合協調方面的力度仍顯薄弱,交辦的主動性和權威性仍然不夠。

(二)監管人員和技術力量仍然薄弱

一是區級專業監管隊伍力量不足。區食品藥品稽查大隊尚處於組建階段,單位參照公務員管理審批還未通過,人員關係尚未完成編制劃轉,執法主體資格尚未確立,執法人員嚴重不足;我區至今無獨立從事農業行政執法的機構和人員,面對農業違法行為,執法效率偏低,難以形成打擊威懾力;區市場監管局成立後,計劃區屬11個鎮街分別組建11個市場監管所,目前還在推進中。二是基層網絡作用尚未完全發揮。區、鎮街,村社三級之間雖然都層層簽訂食品安全目標責任書,但由於區級對鎮街食品安全考核細則不夠明確,鎮街、村社對此項工作重視程度不夠,且基層食品安全管理力量絕大多數為兼職,崗位變動頻繁,相應的工作責任不夠明確,落實不夠到位,工作還比較被動。三是檢測體系還不完善。隨着食品生產經營新技術的應用加快,特別是製假摻假的隱蔽性和技術化水平越來越高,原有“眼觀、鼻聞、手摸”的傳統監管手段已無法適應;當前我區農業、市場監管、疾控、農貿市場、農產品生產基地都各自承擔檢測任務,部門集中反映檢測任務逐年快速增長,但是人員和經費沒有相應增加;我區沒有農產品專業檢測機構,委託送檢經費也未完全落實,且委託送檢的週期在15-xx年增多,且很多存在虛假宣傳、無證無地址的現象,對監管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如近期媒體報道的翠苑街道九蓮莊地下快餐“黑作坊”事件,一些無證無照小餐飲店利用網絡點餐平監管漏洞,大量銷售沒有質量保證的快餐。

三、幾點建議

(一)強化組織領導,構建順暢有序的監管體系

一是加強對機構改革的領導。要緊緊把握這次機構調整的機遇,在認真貫徹國務院和省市指導意見,深入搞好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西湖實際,注重創新,着力構建順暢、有序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要研究細化改革的總體方案,對涉及機構重組、職能調整、人員劃轉的單位要從三定方案上給予重新明確職能,以適應新的工作要求。目前市場監管局機構職能已經明確,農業部門在承擔新的監管職能以後,機構設置和人員安排應有明確規定。二是切實落實監管責任。監管體制調整後,監管部門要主動適應,創新方式,強化培訓,落實各部門監管責任和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加強風險預警,完善食品安全監管各項機制;要密切部門間的協作聯動,按照無縫銜接的原則,建立農產品產地準出管理與市場準入管理的銜接;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與監管部門密切協作的聯動機制,嚴密防範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三是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充分發揮食安委食安辦“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實現對各部門統一指揮,強化工作保障,落實工作經費,從體制、機制上保證食安辦的協調效率和協調權威性;要暢通食品安全投訴舉報渠道,完善投訴舉報獎勵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社會監督和行業自律作用,建立健全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主體責任的長效機制;要認真總結留下市場監管所試行150平方米以下小餐飲場所工商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餐飲服務許可證“三證聯辦”中取得的經驗,適時在全區推廣;要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銜接,從嚴從重打擊食品違法犯罪行為。

(二)強化資源配置,落實專業高效的監管保障

一是加強監管力量整合。加強對普遍存在的人員力量不足情況的對策研究,根據相關法規、政策,對核編數量沒有到位的要儘快到位;工作職能劃轉時人員編制同步劃轉,做到“人隨事轉”;利用職能調整的契機整合各部門的人員隊伍,集中專業人員,開展針對性培訓,提高監管隊伍的綜合監管能力;原工商、質監、衞生等部門要及時將各自掌握的食品監管檔案信息資料進行整理,統一歸檔,確保信息資料的完整,實現信息共享,提升監管效能。二是加強基層網絡建設。按照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原則,理順鎮街、村社基層監管體系,明晰基層食品安全管理(協管)職責、工作要求和考核細則,提升鎮街、村社管理(協管)隊伍素質,形成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網絡。三是加強檢測體系建設。針對目前我區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不健全,檢測資源分散的現象,加大統籌協調和各類資源整合力度,完善檢驗檢測手段,充實專業技術人員,避免重複抽檢,增強綜合檢驗檢測能力;完善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對區級不具備檢測能力的產品及時送交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並給予資金上的保障;督促、指導食品生產、流通企業加強檢驗檢測設施建設,切實把好源頭安全關。

(三)強化難點治理,維護平安規範的監管秩序

一是加強對“無證無照”的監管。以農村地區、城郊結合部、校園周邊為重點區域,以規模小、條件差的無證無照食品生產經營場所作為重點對象,以羣眾舉報多、反響大的食品為重點品種,結合“三改一拆”、“美麗鄉村”、“無違建”村社創建等工作,聯合開展專項整治和執法檢查;對因各種原因無法獲證、短期內又難以取締的無證經營户(如住宅商用、違章建築、拆遷區塊等),要有針對性地提出更加科學合理、可操作的應對措施和管理對策;將現有無法取締、難以規範且必須保留的“無證農貿市場”、“小菜店”納入食品抽檢和日常巡查範圍,指導規範其進貨、銷售等各個環節,加強監管;進一步規範有證農貿市場經營管理行為,突出公益性本質,增強競爭力。二是加強對“低、小、散”食品生產經營户的監管。深化食品安全示範創建活動,涉農鎮街要提高對農產品生產、經營、儲運、銷售各環節的指導能力;加強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建設,進一步提高基地示範效果,以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為主要載體,提高種養殖的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加大食品安全示範鎮(街道)、示範村(社區)、示範店和食品安全管理示範單位等創建工作力度,按照創建標準和要求,落實創建措施,擴大覆蓋面;創新思路,發揮基層網絡的作用,着力在問題發現和及時解決上下功夫,對不配合監管的生產經營户重點加強動態監督和檢查,督促其自覺按照食品安全要求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三是加強對“網購食品”的監管。加強對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適應時代的變化,把網絡訂餐等一些新興業態納入管理範圍,督促與食品安全相關的網絡平台配合監管部門,加強對食品供應商資質和經營環境的審核、評估。同時加大對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明確更具操作性的制度和更嚴厲的懲處,嚴防食品安全事件發生。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篇2

為認真做好我區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根據地區食品安全協調委員要求,我區圍繞從“農田到餐桌”的各環節食品安全現狀、食品安全監管現狀和食品安全信息分佈狀況開展調查研究,並對試點企業進行了調研,瞭解試點企業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x區局基本情況

x區始建於1965年,1970年設區建制,從而形成政企合一體制。區政府轄五個鎮(林場)區(局)機關設在小揚氣鎮內,總面積459048公頃,人口49611人,其中鎮內23397人,形成面廣、人疏、線長的自然情況。

x區人民政府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始終把保障食品安全作為一項大事常抓不懈,積極推行食品放心工程的實施和綜合評價,加大對各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力度,為保證全區人民飲食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我區食品企業基本情況

目前我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有38户,其中,豆製品加工19户,麪食類加工8户,熟食加工8户,冷飲加工3户,已獲食品生產許可證企業14家,佔總數的36%。這些企業,生產廠房佈局合理,環境衞生較好,加工設備較落後,產值五十萬元以上的只有1家,5人以下家庭式作坊居多。各類食品經營企業有280家,年銷售額五十萬元的有6家。

餐飲業(包括食堂)有37家,其中飯店32家。食堂5家,全區共37户學校食堂和餐飲企業進行了量化分級信譽度等級評定,共分為a、b、c、d四個等級,經過地區評定小組認真檢查評分,我區評為b級的餐飲單位共有3家,其餘34家均為c級單位。

以上反映出我區的食品加工業整體處於低水平狀態,生產加工能力差,種類偏少,是外地生產加工食品的銷售區;食品流通業處於一般水平,有待進一步發展壯大;餐飲業具備一定的基礎,呈逐步擴展的.趨勢。

三、近年來我區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近年特別是x年以來,我區藉助“食品放心工程”這一有效載體,根據不同時期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集中各方力量開展了不同種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整治,嚴厲查處糧、肉、蔬菜、奶製品、豆製品、水產品、酒、飲料、兒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10類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濫用食品添加劑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違法行為;認真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加大對無證照生產小作坊的取締力度,對有製假劣跡和質量不穩定的企業進行重點監管和整治,對提高全區食品質量的總體好轉起到了明顯效果。

四、我區部分食品行業存在的問題和安全隱患

1、我區肉製品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隱患,突出表現在:牛、羊肉定點屠宰尚未實行,沒有檢驗、檢疫設備,肉類品種的檢驗、檢疫工作等於沒有開展,導致我區鮮肉的安全質量沒有保證;少數城鄉結合部定點屠宰操作尚不規範,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的整頓規範。

2、豆製品行業。我區豆製品生產企業有19餘家,都為家庭作坊式,加工設備簡陋,工藝簡單,環境衞生不符規定。而且都未辦理生產許可證,雖進行多次清理整頓,但仍難以改變。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篇3

一、基層工商所食品市場監管的難點

(一)工商所人少事多,監管難度大。以僰望山工商所為例,全所工商幹部共5人,轄區的個體工商户總數達1500餘户,其中食品經營户300餘户。食品經營户主要分散在轄區鄉鎮所在的公路沿線,而且多數經營户的經營規模較小且非常分散。尤其在農村地區,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相對較少,主要是一些小賣部、小吃店、果蔬小販、流動貨郎等,呈現分佈範圍廣、駐地偏遠、交通不便等特點。

(二)經營者的能力水平和食品安全意識偏低。農村食品經營者及消費者由於文化層次偏低,接受食品安全、衞生宣傳少,大都食品安全意識欠缺,對正規食品的商標、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日期等行業標準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分不清產品質量的好壞。當前,在農民朋友的消費過程中,消費取向主要還是“價格優先”。價格低廉、銷路較好的食品,通常會成為農村小賣店的常備商品。

(三)檢測設備性能差,導致監管手段落後檔次低監管內容較為單一。就目前工商所的人力和監管水平而言,要完全對每一户食品經營户都實施相當有效的監管,存在較大的難度。為了完成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任務,監管幹部一般都只能對預包裝食品的保質期限、是否有黴變腐爛等明顯變質、經營户票據索取等易見的問題進行檢查,對於散裝食品、食品內在質量等重點內容,往往由於多種原因反而疏於監管。而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説起來容易,具體操作起來卻非常困難。雖然有上級配發的“簡易式食品檢測箱”,但受其功能單一、檢測性能差等侷限,對部分假冒偽劣食品不能有效檢測。日常監管中,執法人員判斷“問題”食品大都還是用“一看、二聞、三觸摸”等傳統原始手段,加之人力、交通等因素的制約,基層工商部門對流通領域“問題”食品很難做到令其銷聲匿跡。

二、解決問題的措施對策

(一)以提高工商所執法人員素質為目標,全方位打造高素質的監管執法隊伍。提高工商所執法人員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認識,重點學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工商部門應該履行的職責、執法人員應承擔的責任,提高對食品監管風險點的認識,進而更好地推動食品監管工作任務的落實。整合有限的人力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各基層工商所之間也應該加強交流,互相學習、借鑑、探討先進的監管理念和方式。提升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為食品監管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二)強化執法,嚴懲違法。近年來各類食品安全事件屢禁不止,其原因,一是利益驅使,二是法律法規的打擊效力不強。對於一般的食品經營違法行為,基層工商所一般都本着和諧執法、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基於當事人的承受能力作適當處理,但是很多經營户在受到簡單處理後,並未真正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識,在以後的檢查中依然會發現有過期食品銷售等違法行為。對於此類行為,應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範圍內進行從重處理,不但對當事人更能對周邊的經營户起到警示作用,切實提高經營户的食品安全意識。

(三)提高工商部門監管技術手段。工商部門應增加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專業技術機構、編制和專業技術人才,同時,適當配備快速、高效、簡便的檢測設備,以改變僅靠眼看、手摸、鼻聞、詢問等手段判斷產品質量的經驗作法,使其有真正具備承擔流通領域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能力。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篇4

1、因此,必須首先加強食品企業及人員的道德誠信和法律法規教育,牢固樹立誠信至上、以質取勝、守法經營的經營理念,將社會責任觀念融入企業經營決策之中,主動承擔起企業法人代表或主要負責人是食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建立健全企業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和食品安全責任追溯制度。其次是充分發揮食品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的監督管理和橋樑紐帶作用。通過行業公約、行內規範和從業承諾等方式,引導約束行業企業加強自律,促進行業良好風氣的形成。三是建立食品行業信用評價體系。建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質量檔案和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對守法守信企業大力宣傳褒揚,對問題食品和問題企業公開曝光,並列入黑名單,逐步健全守信受益、失信受罰的激勵約束機制和以信用為憑證的行業准入機制,使失信企業失去生存空間。

2、進一步理順監管體制,構建動態、全程、高效監管體系。面對食品安全的嚴峻形勢,政府主管部門應認真貫徹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惠民生的基本方針,監管部門要把食品安全工作作為硬任務,採取硬舉措,考核硬指標。監管工作必須突出一個嚴字,嚴格實行風險分析,嚴格實施准入制度,嚴格生產過程監管,嚴格監督抽查和檢驗檢測,嚴格執法打假,嚴格處置突發事件。一是應科學合理劃分監管部門職責。對食品監管領域和環節進行科學合理劃分,按權責統一的原則,明確細化各監管部門職能責任,將交叉模糊、職責不清的環節明確落實到某個具體監管部門,實行分片分段定責制,着力解決好食品安全分段監管中的銜接問題,既要避免職能交叉,又要防止監管空白,保證監管工作的整體性、協調性和有效性。二是進一步抓好市縣條條監管和塊塊監管的統籌協調。加強政府的責任,使其切實承擔起法律要求的負總責的責任。進一步強化食安委職能,樹立其權威性,嚴格落實聯席會議等制度,完善監管部門溝通協調機制,形成職能互補、功能齊全的強大監管合力。三是健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嚴格執行監管責任考核和失責追究制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四是建立快速聯動的應急反應機制。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提高突發情況下快速反應、應急指揮和協調保障的.能力。五是建立全面有效的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按照政府監管、行業約束、企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原則,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各個層面、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的制度和規範,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真正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動態、全程長效監管機制。

3、整合檢測資源,實現食品檢測信息共享。借鑑外地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對現有的檢驗檢測資源摸清底子,打破部門屬性,逐步整合組建一個設施設備齊、技術水平高且與各監管部門獨立平行的食品檢驗檢測機構,作為全市食品檢驗檢測專業權威性機構(可在各縣區或片區設立分支機構),獨立對食品特別是日常監管中發現問題的食品進行檢測,對其檢驗檢測數據結論在全市範圍內賦予通用性和唯一合法性,實行檢測資源共享和信息共享,避免重複建設。在此基礎上,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管理、風險檢測評估和信息發佈平台,及時向公眾發佈相關信息,確保食品安全信息收集準確、傳遞迅速、評估科學、預警及時。同時,增加檢測專業人才,充實基層監管力量,加強監管經費保障,逐步改善監管條件。

4、加強教育監督,營造追求高品質食品的社會氛圍。確保食品安全需要企業、政府、消費者乃至全社會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共建。要樹立宣傳教育也是監督的理念,以宣傳教育喚起全民自我保護意識和共同監督意識。應按照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頒發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綱要》的要求,儘快編制我市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規劃,建立宣傳教育網絡體系。報紙、廣播、電視應主動承擔起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和輿論監督責任,深入持久地進行宣傳;市食安委應開辦漢中食品安全網和食品安全講壇,並定期召開信息通報會、新聞發佈會,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擴大市民知情權;監管部門應通過圖片、攝像、文字、實物等廣泛深入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應把行業教育與社會教育、日常教育與專項教育、正面教育與警示教育有機融合,讓食品安全宣傳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進頭腦,使食品企業人員不斷增強遵紀守法意識、道德誠信意識,使執法監管人員全面提升執法水平和監管能力,使廣大羣眾改變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的傳統飲食觀念,增強現代食品安全意識、監督維權意識和識別有害食品的能力。

同時,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獎勵和消費者維權機制,充分發揮 23 5和 2365等投訴熱線作用,暢通食品安全投訴和消費者維權渠道,支持和鼓勵消費者依法開展維權活動。強化輿論監督,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曝光力度,使食品宣傳教育與社會監督密切結合,形成全社會重視食品安全、關注食品安全、崇尚食品安全、保證食品安全、監督食品安全,營造一個生產高品質食品、追求高品質生活的社會文化氛圍。

5、加大打擊力度,嚴懲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食品安全監管要嚴格執法,運用法制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食品安全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進一步加大食品生產經營的源頭管理和治理,對濫用食品添加劑、濫用化肥、農藥的行為予以整頓;對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製售假冒偽劣食品的行為嚴厲打擊。大力推廣食用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生產的基地化、規模化,提高組織化程度,從源頭解決食品不安全問題;對問題多發易發、羣眾反映強烈的學校及其周邊、農村、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生產、加工、餐飲等重點環節,肉類、生鮮乳、豆製品等重點品種,要強化監管力度,集中力量持續深入地開展專項整治;應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可能帶來的食品安全隱患的研究,進行質量安全分析,進一步提高對食品安全隱患的檢測、評估和防控能力,做到早發現早處置。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要重拳出擊,持續保持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做好行政懲處與司法懲處的銜接。大大提高違法犯罪成本,對問題食品和問題企業從重懲罰,構成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絕不能以罰代刑,應依照《食品安全法》從重從快判決,以震懾違法行為。同時,應加大對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及其責任人的失職、瀆職、不作為等行為的責任追究力度,對監管執法人員的違法行為也要嚴厲懲處。

6、創新發展機制,推動食品產業轉型升級。食品質量和安全既是科技水平、創新能力、資源配置、管理現狀、勞動者素質等多種因素集成的硬實力的體現,又是法制環境、文化教育、價值理念、誠信建設等多種因素綜合反映的軟實力的體現。因此,必須創新發展機制,標本兼治,重在治本。一是按照監管與服務並重,整治與建設並舉的指導思想和清潔、低碳、安全的發展要求,科學制定食品產業發展規劃,認真研究制定推進全市食品產業科學發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建立發展機制。加強與食品質量安全保障和食品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行政資源配置,強化食品安全工作基層基礎建設;加快推進食品質量與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食品質量准入退出機制,建立健全缺陷產品召回和銷燬制度;建立食品質量安全責任保險制度,設立食品安全事故受害人賠償基金,保障食品質量安全事故受害人得到合理及時的補償。三是通過集中配置土地、資金、人才等資源,建立綠色、有機、無公害農業基地,建設現代化食品工業園區,為食品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和現代化創造條件。四是下功夫改善小作坊、小攤點、小餐飲的生產經營條件並規範管理。借鑑外地做法,修建餐廚垃圾處理廠,實行餐廚垃圾統一收交,集中處理,對餐飲企業產生的餐廚垃圾排放、收集、運輸、處理各個環節嚴格規範管理,控制餐廚垃圾的流向,切斷被不法商販利用的途徑。同時,採用高科技手段對餐廚垃圾進行資源化、能源化處理,轉化為飼料、肥料和燃料,使餐廚垃圾變廢為寶,徹底杜絕餐廚垃圾變成地溝油後迴流餐桌。通過不斷創新機制,促進全市食品產業轉型升級,確保食品產業健康發展,從根本上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篇5

“創業富民,創新強省”是省委在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中提出的經濟發展總戰略,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它的實質是鼓勵企業積極創新,改善管理,持續發展。強調以創新提升創業,以創業促進創新,這是省委結合我省實際,對企業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

省農產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農”字號企業,成立於1999年,是由三家國有公司投資組建的股份制企業,註冊資本6000萬元,公司投資創辦的“省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市場)佔地面積177畝(11.8萬平方米),交易面積7萬平方米,市場有經營攤位1580個,經營户1180餘户,是一個以大型批發為核心,集交易、配貨、儲運、物業管理等綜合服務為一體的大型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市場交易品種為淡(海)水產品、副食品、糧油製品等,產品輻射全國。市場交易額人民幣79億元,其中糧油交易額22.5億元,提供了網地區近1/2居民的口糧;水產,凍品交易額40億元,提供了網地區80%的水產品;副食品交易額16.5億元,提供了全國各地數以千計的名特優副食品。市場經營商品有2餘種。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人類繁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時刻離不開食品,食品安全關係到廣大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責任大於天。黨和政府對食品安全歷來十分重視,1995年國家就頒佈了《食品衞生法》,對食品生產和流通企業的食品衞生標準、添加劑網使用、監管及法律責任都做出了詳細的規定,今年6月,國家將《食品衞生法》修訂並升級為《食品安全法》,將食品衞生提高到食品安全的高度。同時,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產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羣眾對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吃得衞生、健康是基本要求,崇尚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是當前人們的普遍追求。因此,加強和改進對食品安全監管至關重要。但是,總有一些食品生產企業無視國家法律,唯利是圖,在食品網生產加工中不按標準生產,偷工減料、摻雜使假、以假充真、濫用添加劑,以非食品原料、發黴變質原料加工食品,致使食品質量安全方面的重大事故屢次出現。如事件等等。由此,食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

一、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強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為食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既承擔着促進農網產品的有序流通、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又肩負着保障食品安全供給的重要職責。所以,在農產品批發市場這個環節上加強對食品質量安全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公司作為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網市唯一一家商務部“雙百工程”市場及農業部“定點市場”、“省重點流通企業”,歷來十分重視抓好食品安全工作,認為把好食品安全關是市場的“大誠大信”,也是“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在工作中,公司以《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和國務院&l;《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為準則,充分發揮市場主辦者第一責任人的作用,在工商部門密切協作下,嚴把商品准入關,教育引導廣大經營户守法經營、誠信經營,形成市場主辦者、市場經營户和市場監管者齊抓食品安全工作的良性互動。

二、市場在食品質量安全方面的具體措施

(一)食品准入制度

凡進入市場交易的商品都必須索證索票,對未辦理索證索票的商品,禁止上櫃銷售。嚴格建立進銷貨台帳制度,並安排專人負責不定期檢查。同時要求經營户向下家供證供票,並必須經營户蓋章確認,作為買方的銷售憑證。

10月1日,市場開始實施《省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規定市場經營户在保證質量的同時,要能提供商品的相關索證,如原始發票、單證等,並要求經營户建立台賬。對市場內銷售的2.2萬餘種商品進行登記,與經營户簽訂《經營食品保障安全責任書》。公司投資41萬多元,研發了“商品准入備案系統”,採用數據庫管理技術,建立了健全的索證系統。經營者必須具備營業執照、衞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檢驗報告,“四證”齊全後方可進行商品銷售。市場將通過准入的商品信息輸入電腦,由市場分發“商品准入審驗卡”,要“一物一卡,物卡對應”,對未辦理准入手續的商品,禁止上櫃銷售。該備案系統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完整的體系:利用信息技術和數據庫技術,達到數據資源共享,讓產品的提供者真正參與到整個備案銷售體系中來;經銷商户通過經營台帳的登記,可以記錄每次客户購買的記錄;同時市場舉辦者在日常的管理當中對產品的抽檢、商户的信用評比等記錄也記錄到整個系統當中去。通過這四大功能模塊的整合可以形成一條從產品源頭→市場流通→消費者這樣一個可追溯的體系。

2.電子化監管:在日常監管當中採用條形碼採集器對市場的每個商品進行電子查詢。

3.便捷的查詢:客户可以通過因特網查詢產品備案情況。

4.索證資料過期預警功能:為了督促和提醒經營户及時更新索證資料,系統在預警界面中會顯示出已過期或即 將過期的備案資料。

到目前為止,市場已完成全部商品的索證備案工作,市場經營户也對索證索票工作形成職業習慣。在工作中市場不包辦代替,以管理的手段與教育引導相結合,促使經營户主動履行索證索票的義務,做到了經營户100%建立經銷台帳,100%索證索票,100%供證供票,有力地保證食品安全的可追溯。

公司投入資金411萬多元,

自主研發了商品准入查詢系統,在市場的主要通道上設立觸摸屏查詢終端,使消費者能自主查詢所需商品的各項信息,切實地為消費者服務。公司又投資25萬元,增加了條碼數據採集器,輸入經銷商代碼即可迅速全面地查找到商品的備案信息,並可以現場實施數據採集,提高了現場檢查的效率及準確度。今後公司還計劃投入電子掃描儀等科技手段,進一步使食品安全工作得到全面的落實。

農產品品種複雜繁多,至今國家尚未形成統一標準。公司研發的這套系統克服了種.種困難,開了農產品“可追溯”系統之先河,具有自主產權,填補了國家空白,引起了國家監管理部門的高度興趣,並獲得高度評價。

(二)農副產品抽檢制度

市場建立了兩大類農產品檢測室,一類為副食品的檢測:針對副食品市場的特點,我們將檢測重點放在雙氧水、甲醛、吊白塊、亞硝酸鹽等對人體危害較大的指標檢測上,將市場八大類重點商品及醃臘製品、醬製品、豆製品、粉絲等容易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的商品作為檢測重點,有效預防不合格食品進入消費領域。底,公司投入30萬元添置了農藥殘留檢測儀等一系列定量檢測設備,目前市場的快速定性檢測已經能全面覆蓋市場所有商品。

另一類為鮮活水產品的檢測:為加強對水產品的監督管理,市場還針對氯黴素、喹諾酮、磺胺二甲基嘧啶、甲醛、亞硝酸鹽等五項對人體有害指標進行重點檢測,建立對魚類、蝦類、貝殼類、蟹類等眾多種類的檢驗檢測制度,成為全國第一家能夠對鮮活水產品進行定性檢測的農批市場。

商品抽檢3041批次,合格2898批次,合格率95%;

商品抽檢3628批次,合格3515批次,合格率97%;

商品抽檢4629批次,合格4552批次,合格率98%;

對所有的不合格品,公司根據制定的“不合格品處理流程”,協助工商部門進行集中銷燬,並建檔保存書面記錄.

(三)誠信商户制度

市場和工商部門共同研究把食品質量安全工作作為信用管理的重要內容,制定了具體實施方案,從3月開始全面推行評選“誠信商户”工作。截至底,共有300多户經營户報名參加,市場評選出107户誠信商户,通過這一工作進一步推動了廣大經營户誠信經營的積極性,為進一步提升信用管理的力度,市場設立評選信用等級的標準,對經營户分等級進行信用管理,通過每月的檢查及信息收集,使每個經營户形成一個信用等級。最終通過信用等級全面公示的方式,引導經營户從關心自身信用出發,切實做好食品質量安全工作。

市場通過切實推動信用管理工作,鼓勵所有經營户都按照“誠信商户”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努力提升“信譽度”。這樣,不僅夯實了市場食品安全工作的羣眾基礎,也使市場朝着越來越和諧的方向發展。

市場實行的食品質量安全准入制度不僅可以追溯商品的上游廠家,便於商户進行商品篩選。同時還可以掌握商品流通去向,能更好地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力地加強了商品質量的監管,真正築起了一道防止不合格商品流入市場的牢固防線。另外,該系統的使用也增強了經營商户和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了消費者對市場的信任,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放心購物的環境,在全面保障人民羣眾食品安全工作上實現了一個重要突破。

三、市場所取得的成績

12月24日,公司作為省內接受國務檢查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唯一代表,以創新的商品准入管理制度、規範健全的經營户台帳制度、嚴格的檢驗檢測制度,順利通過了國務院質量安全與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驗收組的驗收,並得到了國務院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組歐組長及金德水副省長的高度肯定及評價。歐組長指出:的食品安全工作是紮實的,一環扣一環,是經得起檢驗的;市場的管理工作在全國農批市場當中是一流的,是值得肯定的,是可以在全國大力進行推廣的。省金德水副省長在陪同檢查後指出:市場的硬件設施是簡陋的,但管理是規範的、嚴謹的,是到位的,在全省農產品市場內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篇6

調查地點:

家鄉當地居民及學生

前言:

食品的安全問題關係到全人類的生活、生存、延續,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食品市場的巨大潛力,近幾年我國食品加工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使得各種新型食品層出不窮。而最近一個時期,隨着各行各業透明度的進一步加強,食品質量問題也頻頻被媒體所曝光,這直接導致了食品行業的安全問題成為人們最普遍關心的一大主題。如今食品安全已是我國消費者的“心頭大患”,事關消費者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也是目前對公共健康面臨的最主要威脅之一。因此,重視食品安全已經成為衡量人民生活質量、社會管理水平和國家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大學生對食品安全問題了解多少?對身邊的食品安全瞭解多少?平時吃的食品都安全嗎?對中國所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都知道多少?以及當自己買到了有安全問題的食品時自己的做法,都是我們將要去探討的。

一、食品安全的現狀及形勢

1.我國食品安全調查背景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目前食品安全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中國有句話:病從口入。食品的質量不安全,將會影響到人們的健康。食品的食,有兩個漢字組成,上部分,是個人,下部分是個良,給人一個簡明的構想,做食品的人要有良心,然而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事件頻頻發生,20xx年,含敵敵畏的金華火腿,對腸食道胃粘膜有影響,可能致死;20xx年,阜陽劣質奶粉:“大頭娃娃”,營養不良導致免疫力低下,嚴重可致死;20xx年,碘超標的雀巢奶粉,影響甲狀腺功能;20xx年,含瘦肉精的豬肉,人食用會出現頭暈、噁心、手腳顫抖,甚至心臟驟停致昏迷死亡;20xx年,含嬰幼兒奶粉,可能導致腎結石,腎衰竭等泌尿系統疾病,嚴重者可致死。經歷了“瘦肉精”、“毒大米”、“染色饅頭”、“西瓜膨大劑”等一連串食品安全事件後,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被推向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目前我國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問題依次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天然毒素、有機污染物等引起的化學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安全添加劑。帶着這一輿論焦點的探究和深思,我在我的家鄉進行了一個問卷調查,希望能通過調

差結果的分析結合典型事例探究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探究完善及改革辦法。

2.我國食品安全現狀

從有關部門不定期對食品質量抽查的'情況看,當前,我國常見的食品質量問題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衞生指標超標,菌落總數、大腸桿菌羣等嚴重超出國家強制性標準,個別的甚至超過國家標準許多倍;二是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或使用已經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劑,例如苯甲酸、山梨酸含量超標,違規使用已經禁用的人工合成色素、“瘦肉精”“吊白塊”等;三是食品包裝、標籤等不規範,虛假標籤、以次充好等人為“造假”現象較多。

事實上,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了全民關注的共同話題。屢屢出現的食品安全危機讓老百姓不得不時時關注每日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過去國人一直強調色香味俱全,如今安全卻成為了消費者選擇食品時不得不首先面對的問題。那麼,發生在居民生活中的食品安全問題又有多少呢?

為了充分了解居民生活中的食品安全問題,我決定在寒假期間,在我的家鄉對當地居民進行調查。在這次調查中,我隨機選取50名居民進行問卷調查,最後獲得48份有效調查問卷。

二.消費者反響最大的問卷題目

1.你認為食品安全問題應該由誰負主要責任?

A.生產加工廠家 B.中間商 C.物流及配送企業 D.批發及零售市場 E.政府相關部門

2.你認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最需做的是?

A.政府部門應該加強檢查B.對銷售不安全的市場進行查處 C.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生產加工企業嚴加懲罰 D.曝光典型案件 E.普及科學消費知識,提高購買者的感官鑑別能力

3.最擔心哪類食品出現質量問題?

A.蔬菜水果B.奶製品 C.食油調味品 D.肉製品水產品 E.酒精、無酒精飲料 F.米麪糕點

4.你所遇到的食品安全問題有

A.沒有達到國家衞生標準 B.假冒偽劣產品 C.過期了還在銷售 D.宣傳虛假

5.你認為應對不斷惡化的食品安全問題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通過這次調查問卷我們可以得到一些結果

①大部分的人認為食品安全問題應該由生產加工廠商負責,因而,在生產加工方面要嚴格把關。

②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最需做的是對銷售不安全的市場進行查處,這方面就要靠政府加大力度來檢查。

③羣眾大多擔心奶製品、食油調味料及肉製品水產品出現質量問題,這些食品確實很容易出現質量問題,這也不免在擔憂之中。

④其中食品安全問題出現頻率最多的便是過期了還在銷售及假冒偽劣產品,這些都是我們平時極易遇見的問題,因而零售商的違心銷售也是一大問題。

⑤當我們問及對食品安全問題應採取哪些措施時,大家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例如建立食品安全預警系統,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

⑥提高檢測技術和能力,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術支持、加大監督力度,堅決打擊製假、售假等違法行為等等一系列想法。

三.食品安全問題出現的原因

1.生產經營者道德滑坡,利益薰心

近些年來,企業要“實現利潤最大化”,利潤越高的企業越是好企業;個人間“笑貧不笑娼”,能掙錢的就是精英,沒有錢的就是笨蛋,“無利不起早”,“雷鋒助長了社會的懶惰”,“無償服務不合常理”等等,已成社會主流“共識”。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在這種既定的價值觀的引導和示範下,經營者的一切行為都以“有沒有利潤”、“值不值”為導向,因而“唯利是圖”,沒有“利(潤)”的事不幹,個人、企業,甚至機關都要“創收”。這就造成了生產經營者們為了金錢,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消費者的身心利益而盲目或者説是可以用廉價的甚至有害的食品添加劑來矇騙消費者,比如瘦肉精,更嚴重的是,生產者有時候為了使產品好看或者銷量好,或者偷工減料來減少成本而用了許多不該用在食品上的東西,比如泡過的食品,硫磺豆芽,染色饅頭。

2.市場經濟固有的弊端,法律不完善

説到“道德滑坡”,賣毒食品的人當然是無道德,目無法紀,但從根源上講,在成本高、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沒有利潤企業就不能生存,掙不到錢就會被嘲笑無能,要做正當生意就養不起孩子老婆甚至父母,這誰來管?不養家的人也是無道德的人,哈,這就是所謂的“道德衝突”。自古有“忠孝不能兩全”,現在

只要有了錢,就既是忠,也是孝了?因此,儘管社會保障機制存在,但物價和攀比的內外交困,使人們總感覺錢不足。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之後,許多思想湧入中國,其中也不乏一些消極惡劣的思想。而市場經濟更是激起了人們財富的慾望,財富越多,擁有的就越多。法制不健全。立法滯後、執法軟弱、守法淡漠;沒有法律的保障一切都是空話,那些違反食品安全的生產者沒有收到嚴重的懲罰,他們還是會再犯錯的。我們國家缺少嚴格的監管體系,手段顯軟弱。無證經營食品,只沒收工具、違法所得,罰款若干;違法添加化學物質,僅追究行政責任,等等。假如:無證照生產經營食品,拘留;違法添加化學物質,判刑;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業主,考試,有不良記錄,不得再次申請;食品生產的技術人員、從業人員必須培訓合格;舉報違法經營行為的給予重獎等等措施來保障食品安全。

3.政府貪污,監管力度不夠

還有就是,錢是有,但政府用錢的地方太多,“還沒有讓百姓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沒用到這個地方來,用到哪裏了?人們一直喊着要透明,因為覺得自己是納税人,有權知道每一筆錢的具體去向,這也就有個監管問題。“監管不嚴”的問題,也不能全怪執法人員無德無能。“瘦肉精”事件揭露出,基層執法人員,每人每個月的執法收入只有幾百元,怎麼養家?你就不顧道德嗎?顧道德誰顧我呢?人人都陷進這種矛盾怪圈,出門就焦慮,回家有壓力,“養生的騙子”生意火爆。另外,國企的存在和壟斷,説明中國市場“雙軌制”一直存在,要在這種制度下,財富以權力為界線,形成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聚集效應”,這就是傳説中的腐敗。

四.面對這樣的安全問題,我們、政府、企業該怎麼辦?

隨着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食品安全已成為人類共同關注的重大課題。人們對食品的要求已從温飽、口感轉移到注重安全和改善健康的更高要求上,因此國家政府也正在加緊制定改善食品安全的措施,減少食源性疾病的發生,保障人類健康。故而,我們也應該加強我們的食品安全意識。

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要的何止只是單純的抱怨企業的道德缺失,不負責任。我們要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需要提高對製品添加劑的認識,面對五花八門的食品,我們不能過分的追求色香味,在選擇食品的時候,我們要將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時,遇到不合理的,非法的使用添加劑或者其他危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時,要使用合理的手段來取得屬於自己的利益。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篇7

國小生食品衞生教育:

1.不要隨便亂買零食,特別是不要在路邊小店、街頭買一些包裝粗糙,質量低次的冷飲、冰棍,不吃無營業執照、衞生許可證的商販出售的爆米花、膨化食品、豆腐腦、熟肉、羊肉串、麻辣等食品。

2.隔夜食品要加熱,不吃腐爛變質的食品,不要喝自來水,更不要隨便亂喝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淨,吃水果前要削皮,不要亂吃野果、野菜、蘑菇等野生食物。

3.要勤洗手,特別是在飯前飯後,上廁所必須要把手洗乾淨。

4.不要亂吃零食,要時刻保持口腔衞生,這樣才能長出堅硬、整齊、潔白的牙齒。

5.在購買食品時應認真看清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

6.家裏的餐具經常消毒,廚房要避風,防止發黴。

7.不要偷吃果園的水果,可能有噴灑的農藥,以免中毒。

國小生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近年以來,商務部會同中宣部、科技部、財政部、鐵道部、交通部、衞生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環保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等十二部門聯合實施了以提倡綠色消費、培育綠色市場、開闢綠色通道為主要內容的三綠工程。為全面掌握實施情況,更好地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xx]23號)精神,商務部組織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對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狀況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主要成效:

(1)上市食品安全狀況總體好轉。

據有關部門監測,我國食品內在衞生質量有了明顯改觀,食品衞生平均合格率20xx年為88.6%,20xx年為89.5%,20xx為90.45%,20xx年預計為92%左右,呈逐年上升態勢。20xx年37個城市第五次監測農藥殘留合格率為93%,比20xx年提高30.5個百分點,比20xx年提高9.4個百分點,比20xx年提高1.9個百分點學生食品安全調查報告。20xx年4月份,16個城市畜產品中瘦肉精檢出率僅為1.2%,在20xx年大幅下降基礎上又下降了1.4個百分點。5城市水產品氯黴素殘留檢測均為0。

(2)市場食品安全檢測工作得到加強。

目前,全國年銷售2億元以上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普遍實行了自檢制度,實施檢測的零售店鋪數量逐年增加。大中城市商務部門定點檢測機構已覆蓋了較大的範圍,並形成了企業自檢、社會中介機構受託檢測和政府部門監督抽檢三道防線。據調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42.6%設立了檢測室,55.1%配備了專職檢測人員,其中最多配備了62人;連鎖超市中,73%配備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建立了目標責任體系,21%向其所屬門店派出衞生質量巡查專員。

(2)市場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得到實施。

近年來,由於大力推行認證、索證、索票、信用檔案、場廠(地)掛鈎等准入制度,市場食品安全把關作用得到加強

調研發現,食品安全的國家標準普遍推行,其中32%的企業採用了國際標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4.45%通過了ISO9000、ISO14000和OSHMS18000三類國際通行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7.11%設立了無公害產品專區,16.31%設立了綠色食品專區,6.14%設立了有機食品專區,三者相加近50%;超市公司中,注重食品安全基礎建設的佔91%,建立加工食品安全制度的佔73%,注重環境因素的佔59%,實行食品衞生安全崗位責任制的達91%,把食品安全指標量化並作為考核依據的達86%工作報告。20xx年,全國32.9萬家食品經銷企業中,有15.1萬家建立了進貨驗收制度,14.5萬家建立了購銷台賬制度,11.9萬家建立了銷售食品質量承諾制度。

(3)食品流通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觀。

經調研,目前,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建有冷庫的佔38.56%,其中上海高達52.4%;27.9%配備了速測儀,10.59%配備了色譜儀,3.6%購置了檢測車;43%配備了污物處理設備,其中,12.92%擁有垃圾分類處理設備,9.53%設立封閉式垃圾樓,8.9%配備污水處理設施;24.79%建立了配送中心。連鎖超市中,大多數已把食品冷藏櫃作為營業設施中的基本配置,遼寧、福州、青島、南京、上海、廣州、寧波等地城市在肉類食品市場上配備冷櫃的超過60%,部分企業也配備了簡易的檢測設備;被調查的超市全都對垃圾污物進行分類,集中處理;90%以上的連鎖零售企業建有配送中心,截止20xx年6月末,我國限額以上連鎖零售企業配送中心已達2845個。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篇8

為全面瞭解我縣食品安全監管現狀,開創食品安全監管新局面,確保人民羣眾食品安全。近期,縣食安辦組織力量對全縣餐飲服務、食品流通、食品生產、種養殖、畜禽屠宰各環節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對我縣食品安全形勢進行綜合評估,形成如下報告。

一、全縣食品安全工作的現狀

目前全縣共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075家,從業人員3270名。其中:

①餐飲服務環節有219家(含學校和幼兒園食堂5家),共有從業人員1260名,縣城158家,鄉鎮和農村61家,有餐飲服務許可證81家;

②食品生產環節共有23家,共有從業人員570名,其中食品生產企業8家,都有食品生產許可證,1家企業(香道食品)取得ISO9001、ISO證書,食品小作坊15家;

③食品流通環節共有521家(都有食品流通許可證),共有從業人員860名,食品經營企業21家,食品經營個體工商户500家。其中乳製品經營者、嬰幼兒配方乳粉經營者142户,大中型超市13家,有形市場外現場製售食品4户;

④種養殖環節共有117家,共有從業人員340名,其中規模養殖場23家(養殖場代碼證和動物防疫合格證12家),獸藥經營單位4家,農資經營門市80家,飼料生產企業5家,蔬菜生產基地5家(無公害認證1家);

⑤畜禽屠宰環節共有195家,共有從業人員240名,其中生豬定點屠宰企業2家,酒類經營單位193户,其中酒類批發企業12户。

二、全縣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監管職能部門監管力量薄弱。目前,我縣餐飲服務、食品流通、食品生產、種養殖和畜禽屠宰等五個環節主要由食藥監、工商、質檢、農牧和商務部門負責監管,職能部門都成立了相應科室,執法人員多者有4至5人,少者有2至3人,面對食品安全監管的每個環節,全縣1000多個監管單位,日常監管工作任務繁重,執法人員工作量大,只能是上級安排專項整治,底下跟着整治,使有些日常監管工作做不到位。

(二)食品安全監管環節存在隱患。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餐飲服務環節。農村集廟會、羣體性聚餐活動越來越多,其廚師大多是從村中找的幫廚人員(也沒有健康證明),在餐飲製作、環境條件等方面存在安全隱患,也容易發生羣體事故;二是在食品流通環節。農村的小食雜店(即農村小賣部)大都以自家住所為場所,經營食品、日常用品和蔬菜等,吃住等生活起居與食品經營在一起,有的食品沒有保質期,有的是商販上門送的偽劣食品,進貨渠道不正規,存在諸多不安全隱患;三是在食品生產環節。農村有饅頭坊、糕點加工坊、麪條製作等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其房屋簡陋,設施簡單,衞生條件差,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隱患。

(三)監管部門部分職責不夠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四條明確規定,質監、工商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分別對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對食品安全監管明確了大方向,具體到食品安全多個行業還有的地方不明確,如燒雞店、下水店等由哪個部門負責監管,怎麼監管,還沒有職責定位,使食品安全監管部分環節出現漏洞,存有盲區。

(四)食品安全預警風險檢測機制不完善。我縣目前還沒有食品安全相關和專門檢驗檢測機構,工商部門的檢測主要靠食品快速檢測設備,其結果無法律效力,抽檢設備也不完善。質監部門沒有食品檢測能力,食品抽檢時只能到外地做。

(五)鄉鎮食品安全監管機構不健全。通過調研瞭解,我縣7個鄉鎮雖然都成立了食品安全監管領導小組,還存在許多問題,一是沒有執法資格,不能直接開展食品安全執法活動,只能依靠相關執法部門對鄉鎮轄區食品安全進行監管。二是沒有專職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只能巡查,無法發揮主觀作用。

(六)羣眾食品安全意識淡薄。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廣大羣眾特別是農村人員對食品安全意識認識不高,在食品選購過程中,注重的.只是食品價格、色澤和數量等,對購買的食品是否正規企業生產,是否過量使用色素、防腐劑、激素等,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相關法規及標準等,往往不重視或並不知道如何區別。二是食品從業人員安全意識不強。主要是食品超市、食品加工、餐飲服務單位的銷售員、生產人員、廚師和服務人員職業素質不高,個人衞生不重視,從業期間隨意性強,安全意識差。

三、對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議

(一)進一步明確監管職責。要根據市政府關於進一步明確部分領域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分工的意見,開展調研活動,出台我縣相關職能部門食品安全監管意見,進一步細化工作職責,實現全縣食品安全無縫隙監管,防止出現監管空白和職能交叉,繼續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作用。

(二)加大鄉村食品安全監管力度。針對鄉村食品安全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一是加強對農村羣體宴的管理。建立羣體宴報告備案制度,凡舉辦就餐在50人以上的羣體宴,舉辦者要在宴請前向當地村委會報告並由村委會向所在鄉鎮政府和縣食藥監局報告,內容包括就餐時間、就餐人數、場地衞生條件、廚師健康狀況等,確保農村不發生羣體性食物中毒。二是開展食品專項整治。採取有力措施,加大農村小食雜店、食品加工、小作坊、高風險食品企業整治力度。

(三)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識。一要做好食品安全執法人員培訓,提高食品安全執法水平。二要利用廣播、宣傳欄、户外牆體標語、張貼公告等方式,長期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飲食健康知識的普及。三要對農村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從業人員、業主衞生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提高其依法從業、守法經營意識。

(四)建立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一是由政府食品安全辦對相關職能部門進行監管考核,相關職能部門向縣政府簽訂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書,發揮監督檢查作用,不定期對監管部門進行督導檢查,其結果作為單位、個人獎懲和評選先進的主要依據。二是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由監管部門按執法任務把人員落實到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監管部門與執法人員、執法人員與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層層簽訂責任狀,明確責任。三是縣財政設立食品安全舉報獎勵基金,暢通舉報渠道,公開舉報電話,及時辦理投訴案件。

(五)加快鄉鎮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建設。切實加強鄉鎮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建設,落實機構、編制、人員、經費,加強培訓,提高監管水平。在鄉村聘請食品安全監督員,給予一定補助,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以發揮作用。

(六)切實做好食品安全應急工作。相關監管部門和鄉鎮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並報政府備案,做好食品安全應急演練工作,提高突發食品安全防範預警和應對處置能力,統一調配食品安全有效資源,充分發揮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監管作用。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篇9

為了全面瞭解我市食品安全狀況及發展態勢,充分發揮綜合監督,組織協調職能,更好地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當好政府的抓手和參謀,促進食品經濟的健康發展,確保羣眾飲食安全,今年我局對全市食品安全的狀況、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研。

一、 食品安全基本狀況

1、食品產業狀況:

我們先後組織到農委、畜牧局、質監局、工商局、

衞生局等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部門進行調查研究,到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進行座談,深入瞭解我市食品產業基本狀況,獲得了一些相關資料,對我市食品產業狀況和發展態勢有了較清晰的認識。

目前,我市糧食年產量22.9 萬噸,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和大豆,截止20xx年8月,已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 4個,面積4.5 萬畝,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2 個,獲“綠色食品”使用權的3 種。畜牧養殖業主要以奶牛、生豬、蛋雞、林蛙、大鵝為主,食品生產加工企業143 家,其中小麥粉生產企業2家,大米生產企業52家,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13家,速凍米麪類2家;醬油生產企業2家;食用醋生產企業1家;乳製品生產加工企業2家;加工鹽生產企業1家;白酒生產企業5家;生豬屠宰加工企業6家;其他食品生產企業57家。

從生產人數和生產規模來看,我市大多數食品加工企業為家庭作坊式,佔到90%以上,且無證照者接近三分之一(全市豆腐加工企業56家,均無生產、衞生許可證、營業執照),集體、股份制企業所佔比重不足5%。

人數多在1-5人,生產規模小,生產水平低,生產設備簡陋,工藝落後,98%的企業不具備檢驗設備,檢驗項目僅僅靠有關部門的檢驗把關,很難保證產品質量。

由於企業規模較小,專業技術人員欠缺,大中專生幾乎沒有,產品只停留在傳統式的製作上,缺少創新意識,不能夠適應市場的要求,而且質量意識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

季節性生產企業佔30%。

有一定規模,設備比較先進,技術力量較強,管理體制健全,產品質量比較穩定的企業僅佔5%,主要有盛中乳品、集佳牧業、九合泉米業等,其中較為突出的應該是翠花蔬菜集團有限公司,現已發展為擁有固定資產5646.5萬元、種植面積2萬畝、年生產加工能力5000餘萬噸、8大系列100餘個品種、實現年均銷售收入692.3萬元、利税22.4萬元、產品遠銷7省30多個市地聞名全國的酸菜、山野菜、油豆角生產基地和集散地,目前已成為xx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全市食品經營企業有633家,其中食品批發零售企業有35家(市內有規模副食超市9家);飲食服務業544家(星級酒店1家);食品攤點121家;學生食堂2家。

從調查情況可以看出,食品產業比重小、產值小、效益低。總體而言,我市食品生產加工行業大中型企業少,品種單一,生產加工能力差,絕大多數食品由外省市輸入;食品流通方面經營企業多集中於城區和鄉鎮所在地,並且存在規模小、素質低、管理差的問題,有待進一步規範提高;餐飲業具備一定的基礎,呈逐步擴展的趨勢。全市現有食品從業人員5645人。

2、食品安全狀況。

根據聯合執法檢查和市場暗訪調查瞭解,我市的食品安全存在着一定隱患。蔬菜等農產品中殘留有毒有害物質;食品加工企業生產條件達不到國家要求,質量管理意識不強,產品不精不細,特別是熟食加工、豆製品加工燒餅饅頭等麪食品加工都為小作坊式生產,濫用食品添加劑,粗製濫造,衞生環境差;流通環節企業管理不規範,80%的企業沒有建立起購銷台帳,不索證索票,來源去向不清,一些企業質量意識、誠信意識差,經銷過期變質食品和三無食品;餐飲業中大型企業和學校食堂基本能夠達到衞生標準,但一些小吃部、小飯店多數衞生環境差,餐具沒有按要求消毒,80%配置的消毒櫃未使用。

3、食品安全監管狀況。

20xx年7月,我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長孟慶彬任組長的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負責對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進行總體分析、部署。這個機構體系成立以來,定期組織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全市食品安全形勢、針對發現的問題整體部署專項整治工作,有效整合了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部門的執法資源和力量,同時大力加強制度建設,先後印發《xx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會議制度》、《xx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制度》、《xx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部門責任制》《xx市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xx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聯合檢查制度》、《xx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信息報送制度》、《xx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督察督辦制度》、《xx市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投訴舉報處理制度》等多項制度,隨後協助市政府制定了《xx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xx市食品放心工程實施方案》、《xx市食品放心工程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等。每逢“元旦”、“春節”、“五一”、“中秋”、“國慶”等重要節日,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都要精心組織成員單位開展專項檢查和聯合檢查,規範整頓市場秩序,確保廣大羣眾飲食安全,尤其是今年6月開展的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7月份的旅遊市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都取得了明顯成效。

xx市的食品安全監管同其他市縣一樣按環節監管,按照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明確劃分了各部門的具體監管職責,較好的解決了交叉監管,多頭監管的問題。但在實際工

作中,依然存在職責不清的問題,諸如對前店後廠的熟食店,流動的小食品加工商販,既有加工環節,同時又屬於流通環節,日常監管應歸哪個職能部門不好確定,保健食品銷售按環節應歸工商部門,但管理法規執法主體為衞生行政部門。

二、我市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民在種植上為了防治病蟲害、除草、促使農作物增產增收、農藥、化肥的使用率較高。

2、小食品生產加工作坊無證生產的現象比較普遍,對所生產的產品不能檢測,衞生條件比較差。

3、從業人員素質低,技術力量薄弱,效率低下,不具備市場競爭能力,產品質量保證能力嚴重不足,給食品安全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4、食品經營點、農貿市場還有無《衞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經營食品的現象,食品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比較差,進貨制度不健全,沒有驗收記錄及索票證明。

5、餐飲食堂內衞生狀況較差、生熟不分,沒有必要的消毒設施;街頭飲食攤點和夜市大排檔的衞生狀況堪憂。隨着我市社會經濟的發展,許多有特色的街頭小吃攤點和夜市大排檔日益增多,在我市約有上百户。絕大多數的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夠,食用油的購進渠道不正,加之管理涉及各個部門,容易形成監督的盲點,是一個病從口入的隱患。

6、養殖場的條件較差,特別是肉食雞養殖,業主為了防止疾病流行和增加產量,違規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質,造成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殘留於畜、肉產品中,直接危害人民的飲食安全。

7、城鄉結合部和農村成為假劣食品的主要傾銷地,低價位的假劣食品有一定的生存土壤。

三、 食品安全監管對策

食品安全涉及面廣,牽涉部門多,在目前監管體制下,做好這項工作具有長期性、複雜性和艱鉅性。在國家對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和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未做出新的決策之前,針對我市食品安全現狀,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工作。

1、進一步理順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形成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充分發揮政府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的作用,統一協調,整合監管資源,明確監管職責,加大食品綜合監管力度。整合現有執法力量,推進綜合執法和聯合執法,使各部門既各負其責又加強協作,解決各自為政,多頭執法、交叉執法問題。加強對各部門工作的督察督辦力度。

2、加強對食品安全源頭監督管理,把監管關卡前移 。一是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做好農畜產品、水產品生產基地及加工基地的標準化建設。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對基地農畜產品實行標註產地編碼和標籤制度。二是嚴格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的登記審批,購進、銷售實行登記備查制度、索證索票制度,加強源頭污染治理。三是提高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制定符合地方實際的市場準入標準,實施資格強制認證制度。對新辦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發證時必須達標,原有企業限期達到標準。使企業上規模上檔次,把小作坊式、小工廠式食品企業逐步淘汰出局。四是變事後監督為事前控制。在食品生產加工行業分期分批逐步實施haccp制度,從源頭上有效防止食品危害的發生。

3、進一步加大打擊製售假劣食品的力度,落實打假責任制。一是加大綜合執法和聯合執法的力度,積極開展專項檢查,樹立執法權威,堅決取締無證無照食品生產、經營窩點,嚴厲打擊製售假劣食品的違法行為。二是要加大處罰力度,不但要從經濟上對製假者處以重罰,增加其製假售假成本,而且對情節嚴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三是按分工負責制的原則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加強對重點工作的督察督辦工作,定期對其工作進行考評考核,對工作不到位,造成惡劣影響的要追究主要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4、完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建立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一是繼續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建立健全重點監控機制、守信激勵機制、失信懲戒機制、嚴重失信淘汰機制,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制約機制。二是構建廣泛的社會監督體系。聘請食品安全協管員和信息員,建立縣、鄉、村三級監管網絡。創新投訴舉報工作,建立網上舉報中心,推行有獎舉報;

5、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營造濃烈社會氛圍。大力宣傳和普及食品安全知識,使廣大羣眾,特別是農村羣眾掌握鑑別假劣食品知識,瞭解食品監管的有關政策,把健康的消費觀念植根於羣眾心中,倡導消費者的綠色有機消費行為,形成“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關愛生命和健康”的濃烈社會氛圍。

食品安全調研報告 篇10

9月2日,鎮人大主席和政法書記組織轄區內的縣人大代表、鎮人大代表以及食品安全監管員調研食品安全,本次活動先後調研了生活超市兩家,小攤點一家,食品企業一家,學校食堂一家,飯店兩家,併到市場集市調研了生熟食,最後到醫院調研病人,由院長介紹全年因食用不潔食物造成疾病及中毒情況。代表們探討食品安全控制辦法。本次活動由鎮工商局的同志全程配合,向代表講解合格食品的辨別辦法。

代表們調研後認為:我鎮的食品安全監管同其他地方一樣按環節監管,按照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明確劃分了各部門的具體監管職責,較好的解決了交叉監管,多頭監管的問題。但在實際工作中,依然存在職責不清的問題,諸如對前店後廠的熟食店,流動的小食品加工商販,既有加工環節,同時又屬於流通環節,日常監管應歸哪個職能部門不好確定,保健食品銷售按環節應歸工商部門,但管理法規執法主體為衞生行政部門。

一、我鎮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民在種植上為了防治病蟲害、除草、促使農作物增產增收、農藥、化肥的使用率較高。

2、小食品生產加工作坊無證生產的現象比較普遍,對所生產的產品不能檢測,衞生條件比較差。

3、從業人員素質低,技術力量薄弱,效率低下,不具備市場競爭能力,產品質量保證能力嚴重不足,給食品安全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4、食品經營點、農貿市場還有無《衞生許可證》、《營業執照》經營食品的現象,食品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比較差,進貨制度不健全,沒有驗收記錄及索票證明。

5、餐飲食堂內衞生狀況較差、生熟不分,沒有必要的消毒設施;街頭飲食攤點和夜市大排檔的衞生狀況堪憂。絕大多數的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夠,食用油的購進渠道不正,加之管理涉及各個部門,容易形成監督的盲點,是一個病從口入的隱患。

6、農村成為假劣食品的主要傾銷地,低價位的假劣食品有一定的生存土壤。

二、食品安全監管對策

食品安全涉及面廣,牽涉部門多,在目前監管體制下,做好這項工作具有長期性、複雜性和艱鉅性。在國家對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和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未做出新的決策之前,針對我鎮食品安全現狀,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工作。

1、進一步理順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形成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充分發揮政府食品安全監管作用,統一協調,整合監管資源,明確監管職責,加大食品綜合監管力度。整合現有執法力量,推進綜合執法和聯合執法,使各部門既各負其責又加強協作,解決各自為政,多頭執法、交叉執法問題。加強對各部門工作的督察督辦力度。

2、加強對食品安全源頭監督管理,把監管關卡前移。一是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做好農畜產品、水產品生產基地及加工基地的標準化建設,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二是嚴格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的登記審批,購進、銷售實行登記備查制度、索證索票制度,加強源頭污染治理。三是提高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制定符合地方實際的市場準入標準,實施資格強制認證制度。對新辦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發證時必須達標,原有企業限期達到標準。使企業上規模上檔次,把小作坊式、小工廠式食品企業逐步淘汰出局。四是變事後監督為事前控制。在食品生產加工行業分期分批逐步實施haccp制度,從源頭上有效防止食品危害的發生。

3、進一步加大打擊製售假劣食品的力度,落實打假責任制。一是加大綜合執法和聯合執法的力度,積極開展專項檢查,樹立執法權威,堅決取締無證無照食品生產、經營窩點,嚴厲打擊製售假劣食品的違法行為。二是要加大處罰力度,不但要從經濟上對製假者處以重罰,增加其製假售假成本,而且對情節嚴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三是按分工負責制的原則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加強對重點工作的督察督辦工作,定期對其工作進行考評考核,對工作不到位,造成惡劣影響的要追究主要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4、完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建立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一是繼續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建立健全重點監控機制、守信激勵機制、失信懲戒機制、嚴重失信淘汰機制,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制約機制。二是構建廣泛的社會監督體系。聘請食品安全協管員和信息員,建立鎮、村兩級監管網絡。創新投訴舉報工作,推行有獎舉報;

5、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營造濃烈社會氛圍。大力宣傳和普及食品安全知識,使廣大羣眾,特別是農村羣眾掌握鑑別假劣食品知識,瞭解食品監管的有關政策,把健康的消費觀念植根於羣眾心中,倡導消費者的綠色有機消費行為,形成“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關愛生命和健康”的濃烈社會氛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7j4qn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