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醫改調研報告(精選4篇)

醫改調研報告(精選4篇)

醫改調研報告 篇1

關於x縣深化的思考

醫改調研報告(精選4篇)

自x9年我縣實施新一輪醫藥衞生體制改革以來,在政府主導下,着力實施了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全民醫保體系的建設,建立起了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推進了公立醫院的改革。通過6年來的改革,醫保、醫藥、醫療三者之間的利益分配關係得到了重新調整,廣大基層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了一些緩解,政府的公共衞生服務責任得到了切實履行,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衞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特別是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基層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的衷心擁護,醫改工作健康、有序、穩步推進。

一、主要成績

(一)機構改革順利推進,縣級層面整合初步完成。去年12月份,按照省、市機構改革方案要求,成立了縣衞生和計劃生育局、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兩個單位均在短時間內整合到位,實現了合署辦公,完成了職責調整,做到了人員融合、責任融合、平台融合,在整合的形式和內容上,走在了全市前列。

(二)公立醫院改革攻堅克難,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我縣自x3年12月31日實行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兩處縣級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同步實施補償機制、人事分配製度、內部運行機制等綜合改革,今年6月1日進行了新一輪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改革以來,各級財政投入有所增加,醫藥費用過快增長勢頭得到遏制,公益性運行機制初步建立。全力推進新華醫療與縣中醫院合作,新中醫院遷建項目目前已基本完工,具備驗收條件,到位三期出資1.87億元,在探索社會資本參與公立醫院改革方面,我縣公立醫院改革為全國基層醫藥體制改革探索了新路。

(三)信息化建設搶抓機遇,為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提供了強力支撐。縣人民醫院電子病歷通過國家衞計委6級評審,達國家目前評級最高水平,開通了“玫城網醫”。在此基礎上,聯合市中心醫院申報了市科技局重大民生科技專項,獲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在前期各醫療單位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整合建立區域醫療衞生信息平台,實現縣級醫療服務機構、鎮衞生院、村衞生室的互聯互通,建立市、縣、鄉三級聯網,聯教、聯科、聯研、聯醫的“三級四聯”信息化網絡,讓羣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大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

(四)醫療服務實現新提升,硬件軟件建設不斷加強。一是不斷優化基礎設施。縣中醫院新院遷建項目進展順利,孔村精神衞生中心7000平米綜合樓建設項目正式啟動。二是加強醫聯體建設。省千佛山醫院、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分別與縣醫院、中醫院,縣醫院、中醫院分別與6處鎮衞生院,組建了醫療聯合體,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三是加強中醫藥管理。繼續開展了五級師承和薪火傳承工作,東阿鎮中心衞生院順利通過了五級師承省級考核工作,孔村國醫堂投入使用。我縣被列為山東省中藥資源普查和中醫藥傳統知識調查研究項目試點縣。四是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縣醫院通過二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孝直衞生院入選國家衞計委首批“建設羣眾滿意的鄉鎮衞生院”活動申報醫院。老年鄉村醫生摸底調查和生活補助發放前期工作穩步推進。五是着力打造平安醫院。將醫療糾紛納入全縣1148調解體系,建立起警醫、司法、信訪聯動,相互協作、信息互通、快速反應的對接機制;實行“第三方”調解機制,在全市率先推行醫療責任保險,實現全縣一級以上醫療機構全覆蓋。

二、存在問題

近幾年來,雖然醫改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還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與人民羣眾的期待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由於受經濟利益和醫療服務質量以及醫療服務模式等多重影響,加之醫改又進入了攻堅區和深水區,深層次的機制體制矛盾、複雜的利益調整等難點問題亟待解決。因此,在深化醫改中還面臨一些具體問題。

(一)醫療方面

一是縣鄉醫療機構定位不明晰,存在縣內競爭問題,造成醫療資源重複、浪費。上級醫院依然人滿為患,羣眾到上級醫院看病難的問題依然存在。原因就是這幾年醫改強基層力度不大,基層醫療機構擔當不起應有的職責,一味追求醫療實施“高大上”,而人才、技術等方面卻不相匹配,服務能力沒有明顯提升,而上級醫院幹了基層該乾的事。

二是縣鄉村醫療設備更新購置問題。由於經費保障不足,部分鄉鎮衞生院醫療設備陳舊、老化,難以滿足當前羣眾的就醫需求,導致一些病人不得不到上級醫療機構看病住院。同時,基層醫療網絡建設有待加強,由於有些醫務人員年齡偏高,存在操作技能不熟練等問題。

三是縣級醫療機構債務問題。醫改前,基層醫療機構實行市場化運作,進行了一些基本建設和設備投資,目前普遍有債務問題。醫改後,由於執行藥品零差率,基層醫療機構的收入減少,直接導致了債務化解能力的弱化。

四是基層衞生機構保障問題。一方面鄉鎮衞生院人員工資偏低、待遇不高,與其他行業相比,心理不平衡,極大挫傷了基層醫療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由於村醫辦公經費無保障,比如,水電暖、網絡、筆墨紙張、租賃費等日常開支,只能在個人收入中墊付,有的村醫把看病救人當做第二職業,業餘時間從事駕駛、開商店等職業,心思和精力不能全部投入衞生事業。

五是村醫後繼乏人問題。全縣共575名村醫,其中,35歲以下68名;35至60歲359名;60歲以上148名,8月底,到達退休年齡128人。由於國家對醫療衞生事業高度重視,門檻相對較高,明確了大學生必須取得從業資格,才能進入醫療衞生行業。加之村居醫療辦公環境較差、福利待遇保障少、風險高壓力大等原因,導致了村醫人才隊伍匱乏,呈逐年減少趨勢。

(二)醫藥方面

一是基本藥物招標採購機制問題。部分藥價虛高,加重了羣眾就醫負擔。特別是實施基本藥物制度之後,許多低價、高效的藥物未列入基藥,導致鄉鎮衞生院無藥可用,病人只好往上輸送。

二是藥物定價機制問題。醫保政策調整後,實行了“限額、起付線、簽約”等政策,很多病人對醫保政策不理解,甚至有牴觸情緒,不少羣眾直接到藥店看病買藥,導致醫療機構病號明顯減少,營業收入隨之減少。

三是藥品配送問題。部分藥品配送不全、不及時,尤其是採購量少的藥品或者價格低廉的藥品,不能及時配送到位,影響了診療活動的正常開展。同時,一次採購後多家、多次配送,配送方式不一,增加了基層醫療機構負擔。

四是藥品儲藏、分送、損耗費用問題。藥品具有其特殊性和高質量性特點,科學地儲存和保管藥品,才能保證藥品的有效性和治療的安全性。如不按規定儲存和保管,即使在有效期內藥品效能也會逐漸下降,療效逐漸喪失,甚至會產生毒性,因此,只有科學分類管理,才能保證安全,而這也需要一定的費用。

(三)醫保方面

一是新農合、居民醫保整合需要消化。由於機構合併,基層計生辦與衞生院存在脱鈎現象。醫療患者期望值過高造成盲目消費,由於缺乏醫學知識,治療心切,往往提出一些不合理的醫療需求,認為越大型的檢查越準確越放心、越貴的藥療效越好,造成醫療費用的增長與浪費。

二是醫保藥品目錄和基藥目錄銜接不夠,使惠民政策打了折扣。醫保經辦機構對醫療機構醫療費用的控制採用了定額包乾的辦法。醫院主觀上不可能作虧本生意,結果這筆帳需轉到醫保對象身上。

三是醫保政策調整頻繁,不利於基層醫療機構平穩運行。由於近幾年醫保政策調整變動頻繁,相應的醫保政策宣傳也不到位,羣眾對此不是很瞭解,影響了醫療機構健康平穩有序發展。

三、幾點建議

深化醫改工作,總的思路是以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強化頂層設計,勇於探索,勇於改革,勇於創新,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落實政府責任和發揮市場作用,採取更加有力的手段,積極探索一條切實可行的能夠惠及廣大人民羣眾的路子,把醫改不斷推向深入。

(一)找準定位,增強基層醫療衞生服務水平

把強基層放在醫改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的原則,除了重大疑難疾病之外,常見病、普通疾病應該在縣級以下醫療機構治療,這方面的業務量要佔90%以上。一是做強龍頭。縣級醫院要大力發展龍頭科室和特色專科,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二是建設中心。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是三級醫療服務網的中心。要在按照建設標準填平補齊的基礎上,提高預防、康復、保健、健康教育、基本醫療、中醫治療等綜合服務,特別是要加強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以及急診急救能力建設,開展一般普外和婦科手術,做到“中病不出鎮”。三是打好基礎。把村(居)衞生室全面納入鄉鎮衞生院統一管理,統一價格和收費,醫療費納入醫保報銷。對由鄉村醫生舉辦的衞生站由政府提供一定補助。其它衞生站由政府舉辦,納入衞生院編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有執業資格的人員執業。四是擴大補充。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依法舉辦民營醫療機構,適應市場需求,鎖定債務,避免新債,積極化解債務積壓問題。同時,加強醫院經營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強基層醫療網絡建設,提高業務操作水平。

(二)提升內功,加快基本醫療衞生制度建設

一是建立健全人才引進機制,按規定嚴格核實人員身份編制,加強對基層醫療單位的人員支持,按照實際需求適當按程序增加醫療人員,切實解決看病難問題;同時,建立競爭性的用人機制,實行競爭上崗、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二是服務創新、技術創新,健全以服務質量、數量和患者滿意度為核心的績效考核體系,落實精細績效管理,按業務量給予適當補貼,把對每一個科室、每一項工作的要求都體現在績效中,避免“大鍋飯”,堅決禁止將醫務人員個人收入與醫院藥品和檢查收入掛鈎的做法。三是加強醫院道德和文化建設,強化以人為本,患者至上,提供真誠、優質、無微不至的服務和關心。四是加強業務素質培訓,對醫務人員繼續教育培養,選派骨幹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鼓勵個人自學,提升業務水平,調動醫務衞生工作人員鑽研技術、增長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限度釋放潛能,爭取事業不斷髮展。五是保障待遇。依法保障基層醫療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待遇,對困難基層醫療單位給予適當補助或傾斜,調動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促進基層醫療單位健康發展。探索建立村醫合理報酬補償機制,多渠道多途徑多方式解決村醫後顧之憂,同時為建設發展村級衞生服務網絡創造條件。

(三)統籌推進,優化鄉村醫生隊伍

一是合理配置鄉村醫生。隨着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的深入開展和基層首診、分級診療制度的逐步建立,綜合考慮轄區服務人口、服務現狀和預期需求以及地理條件等因素,重點實施面向村衞生室的3年制中、高職醫學生培養,縣級醫療機構適當下派幫扶。二是加強繼續教育。切實加強鄉村醫生教育和培養工作,鼓勵符合條件的在崗村醫進入中、高等醫學(衞生)院校(含中醫藥院校)接受醫學學歷教育,提高整體學歷層次。對於按規定參加學歷教育並取得醫學相應學歷的在崗鄉村醫生,對其學費予以適當補助。同時,聯合職教中心委託培養村醫。三是拓寬鄉村醫生髮展空間。在同等條件下,鄉鎮衞生院、縣級醫院優先聘用、招錄獲得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進一步吸引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和醫學院校畢業生到村衞生室工作。同時,對已退休的優秀醫務人員進行返聘。四是切實落實鄉村醫生補償政策。以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方式設立專項資金,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保障鄉村醫生合理的收入水平。

(四)形成合力,建立科學溝通協商機制

改革制約醫院發展、制約醫院提高服務能力的相關管理部門的工作職能,加強衞計、財政、人社、發改、物價等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加強監管和指導,發揮職能,積極推進醫改。一是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加快推進“三醫聯動”步伐,醫保、醫藥、醫療互為條件,密切相關,應做到同步建立、綜合互動,才能實現“用比較低廉的費用提供比較優質的服務”的目的,降低因其它兩項改革不到位給醫保基金帶來的過重負擔和風險,滿足羣眾基本醫療服務的需要。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除了組織、人事部門要支持醫院建立全員聘用、能上能下的機制外,對基層醫療衞生技術人才要加大委託高等醫學院校代培的力度,加快全科醫生、專科醫師的培養,儘快出台本科院校畢業生到三級醫院進修後返到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全科醫生、專科醫師培養的政策。三是加強事前、事中、事後監管。嚴格控制藥佔比,現在醫療服務價格不合理,特別是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偏低,未能體現醫護人員的技術和勞動價值,或多或少引發“大處方”、“過度檢查”等不合理的醫療行為,調整理順醫藥價格,注重體現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動價值。四是建立醫療幫扶機制。利用“大手拉小手”工程,出台相關政策,制定具體的幫扶工作計劃,將完成情況列入全方位目標考核細則,滿足羣眾就近就醫需求。

(五)大力宣傳,積極營造良好氛圍

一是加強醫保政策宣傳,明確參保人員的權利和義務,積極探討個人醫保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讓全體參保人員瞭解醫保政策和就醫的各項規定,積極支持醫保,避免違規行為的發生。二是讓參保患者瞭解“基本醫療”的含義,樹立合理醫療消費的保障意識和費用意識,摒除參保患者醫療舊觀念。三是加大對違規就醫行為查處力度。凡有不當就醫造成醫保基金損失或惡意騙取醫保基金的違規行為,經查實後,按規定從嚴查處,促使參保人員規範就醫行為。四是探索藥品招標採購機制。凡是國家批准的合格藥物都可以進入市場競爭,藉助電子商務等手段進行運作。並允許地方和醫療機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同方式的探索,解決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虛高,醫院與藥品商店價格相差懸殊的問題,使更多的藥品加入醫保報銷範圍。五是營造尊醫重衞的社會環境。通過網站、報紙、電視等媒體,大力宣傳衞計系統先進人物、先進事蹟,弘揚正氣,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尊重醫學科學、尊重醫療衞生工作人員的良好氛圍。

(六)完善機制,提高區域醫療市場服務能力

一是完善藥品供應保障管理制度。根據國家醫藥發展戰略、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等要求提出工作規劃、明確任務分工,建立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協調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解決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二是加強基層醫療單位醫療設備更新,滿足臨牀需求,當前醫患關係緊張,醫療安全的必要性也使得一般檢查治療設施尤為重要,以便進一步提升診療水平。

醫改調研報告 篇2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有關精神,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建設,健全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體系,科學優化資源配置,全面瞭解掌握**縣基層醫改工作現狀,促進基層衞生工作的健康發展,筆者深入東坪、藥山、白鶴灘等眾多鄉(鎮)衞生院及部分村衞生室進行了實地調研。通過採取看、聽、查、訪等方式,深入瞭解基層衞生工作發展現狀,聽取了基層醫療機構及羣眾的意見和建議,並就相關工作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基本情況

(一)基層衞生隊伍現狀

全縣共有基層醫療機構211所,其中鄉鎮衞生院19所,村衞生室191所。全縣衞生系統共有事業編制773人(縣直醫療衞生機構405人,鄉鎮衞生院368人),實有在職人員521人(縣直醫療衞生單位269人,鄉鎮衞生院252人)。鄉鎮衞生院有衞生技術人員240人,工人12人;大學本科學歷8人,專科學歷161人,中專及以下學歷83人;有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16人,初級職稱52人。農村每千人僅有衞生專業技術人員0.89人,遠低於全市(2.14人)、全省(3.8人)的平均水平。全縣有鄉村醫生426名。其中大專學歷1人,中專及類似中專學歷311人,短期培訓78人,國中學歷36人。

(二)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全縣19個鄉鎮衞生院有6個配置了救護車,有9個鄉鎮衞生院配置了彩超,中寨、鉛廠、金塘、藥山等還配置了生化分析儀等醫療設備,有6個鄉鎮衞生院配置了X光機;少數衞生院配備了適宜中醫藥設備,能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服務;村衞生所自行配備了血壓計,體温表,聽診器等簡宜設備。

二、基層衞生工作開展情況

(一)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工作全面推進

20xx年6月醫改啟動以來,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縣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擬定醫改政策,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措施和辦法,分解細化醫改目標任務,統籌推動全縣醫改工作。

1.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順利實施。

20xx年6月起,全縣19個鄉(鎮)衞生院和191個村衞生室全面啟動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鄉鎮衞生院和村衞生室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並實行零差率銷售;縣直醫療機構按比例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縣、鄉、村各級醫療機構使用的國家基本藥物統一經省藥品集中採購平台進行網上採購和配送,政府舉辦醫療機構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實現全覆蓋。

2.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

**年上半年全縣共建立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574413人,建檔率為97.3%;累計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596期,開展健康教育宣傳諮詢活動83次,開展健康教育知識講座326次,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3.18萬份;累計開展0—6歲兒童系統管理37376人次,新生兒訪視1914人次;累計開展孕產婦產前檢查2079人次,產後訪視1873人次;累計開展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46478人次;累計開展慢性病管理35740人次(其中高血壓患者27754人,糖尿病人7986人);累計開展重性精神病管理1738例。

3.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上新台階。

一是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東坪、崇溪、老店等衞生院業務樓建設項目,已投入使用。**年新立項建設項目的5個鄉鎮衞生院(紅山、茂租、爐房、新店、馬樹)已在今年5月份開工建設,目前正在建設中。二是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補償政策有效落實。**年,制定下發了《**縣人民政府關於建立完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巧政發〔〕9號)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縣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收支兩條線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巧政辦發〔〕3號)兩個文件,建立了基層醫療機構補償機制,主要通過基本公共衞生服務保障機制和實行一般診療費對基層醫療機構進補償;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對全縣所有鄉鎮衞生院實行財政全額撥款,對鄉村醫生實行財政補助,確保對村醫每人每月補助不低於400元,築牢基層醫療衞生服務網底。

(二)重點衞生工作穩步開展

1.疾病防控工作有序落實。

**年上半年,通過採取行之有效的各項防控措施,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成效明顯。一是開展了6次疫苗運轉,五苗(乙肝、卡介、脊灰、百白破、麻風、麻腮風)接種率均在95%以上,通過提高接種率,有效地預防了計免針對性傳染病的發生;二是切實加強疫情管理,傳染病報告工作進一步規範,缺報、漏報、誤報現象得到進一步遏制;三是認真做好結核病防治工作。**年上半年新發現活動性肺結核病人153例,其中初治塗陽54例,初治塗陰87例,重症塗陰12例,均已納入歸口管理。

2.婦幼保健工作穩步推進。

**年與各鄉鎮衞生院簽訂了衞生工作目標責任書,收取防保工作責任金,切實加強婦幼保健工作的管理。同時以“降消”項目為龍頭,加強孕產婦保健服務工作。一是進一步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努力提高孕產婦住院分娩率,上半年,全縣住院分娩3053人,住院分娩率為95.4%。二是組織實施“婦幼健康計劃”。截止**年6月30日,共完成婚檢2894人,完成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1804人,篩查率58.2%,新生兒聽力篩查1937人,篩查率62.5%,兒童健康管理43903人,孕產婦健康管理3198人,孕產婦系統管理2980人。

(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平穩運行。

**年**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籌集標準為每人380元,其中農民人均繳費60元,中央和省級財政配套320元,全縣共有50.33萬人參加新農合,參合率為98.57%。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方案進行了調整和補充完善:一是增加了大病補充保險。二是提高住院封頂線。參合人員全年累計住院補償最高限額增加到38萬元。三是新農合與大病醫療救助和貧困醫療救助有機結合,與縣民政局、人社局等聯合開展民政“一站式”醫療救助,有效地減輕了廣大參合羣眾的醫療負擔。

三、存在困難和問題

(一)基層衞生人才隊伍建設滯後。

一是鄉鎮衞生院人員編制嚴重不足,醫療服務能力遠遠跟不上羣眾就醫服務需求。19個鄉鎮衞生院總編制368名,現僅有252人,致使部分鎮衞生院配備的醫療設備和檢驗器材無人操作,長期閒置,造成衞生資源無序浪費,嚴重影響了醫療質量和服務能力提升。全縣鄉鎮衞生院共有臨聘人員118名,為正式人員的46.8%,雖然在短期內緩解了衞生人員不足的突出矛盾,但同時也增加了用人單位的經濟負擔。二是專業技術人員緊缺。目前,鄉鎮衞生院僅有衞生專業技術人員240名,由於基層醫務人員緊缺,鄉鎮衞生院醫護不分、醫生超範圍執業現象嚴重,導致醫療服務能力低下,羣眾看病難沒有得到緩解。三是技術職稱結構不合理、學歷構成偏低、無職稱人員極多。截止今年6月份,在全縣鄉鎮衞生院的240名醫務人員中,副高職稱1人、佔0.04%,中級職稱12人、佔5%,初級職稱51人、佔21.2%,其中村醫具有初級職稱的僅有16人,僅佔3.5%。持有執業資格證的僅有64人,沒有取得執業資格的人員187人、佔77.9%,絕大部分醫護人員均沒有執業資格證,存在法律風險,低職稱和無職稱人員成了基層衞生工作的主要力量。四是人才培養力度不夠。鄉鎮衞生院由於缺員嚴重,選派十分困難,特別是全科醫生培訓和業務骨幹培訓難以派出人員參加,醫療技術難以提高。五是村醫呈老齡化趨勢、隊伍萎縮,在無法及時補充適宜人員的情況下,勢必導致村級醫務人員隊伍的斷層。

(二)人才引進政策和機制不完善。

一是由於人才引進政策和激勵政策等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落實,人才引進門坎高,加之鄉鎮衞生院工作環境相對艱苦,專業施展(20xx最新招商引資情況調研報告)和業務提升空間不大,導致多數醫學院畢業生不願到鄉鎮衞生院工作,招聘指標往往不能足額落實到位,部分畢業生應聘後又辭職現象時有發生。二是專業人才“招不來”、“留不住”,有技術特長的人員流失嚴重,少數新招錄的衞生技術人員崗位歷練時間短,業務能力提高緩慢。三是現有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基層一線的村醫,因待遇低、沒有社會保障,隊伍不穩定,斷層斷代問題日益凸現。

(三)醫改相關政策措施有待健全和完善。

20xx年改革以來,雖然制定出台了部分醫改配套政策,但深化醫改的綜合配套改革落實還不到位。如崗位聘任制,收入分配製度,績效考核制度,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還不健全和完善,導致基層醫務人員參與醫改的積極性不高。對如何保證醫院的持續健康有序發展,如何更好的調動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如何為羣眾提供更方便、快捷、價廉的醫療衞生服務等方面,還需進一步跟進和完善。

(四)基層醫療衞生服務能力不強。

一是基層醫療機構基礎設施、設備建設滯後,難於開展有效的醫療衞生服務,不適應當前衞生工作發展及羣眾看病就醫服務需求。大部分鄉鎮衞生院修建時間較長,其規劃佈局和功能設置不合理,甚至有些已成危房,全縣還有13個衞生室沒有業務用房。在設備建設方面,大部分鄉鎮衞生院沒有配備X光機、B超及生化分析儀等設備,部分已配備的鄉鎮,由於長期無人操作、管理維護不當等,已老化毀壞。二是醫療質量仍需提高,醫療秩序有待規範。醫務人員服務意識不強,服務質量不高,病人外流現象嚴重;醫療糾紛時有發生,處理難度較大;農村個體非法行醫人員多,管理較難,打擊非法行醫難度大;村級衞生服務能力弱,羣眾意見大,滿意度較低。

(五)醫德醫風建設存在薄弱環節。

一是少數衞生技術人員缺乏愛崗敬業精神,事業心、責任心不強,服務態度差;二是服務意識淡薄,缺乏與患者溝通;三是少數衞生技術人員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把單純追求經濟利益作為最高原則;四是對醫務人員的醫德醫風教育和管理不到位。這些問題,導致部分病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而延誤病情,甚至造成醫療糾紛或事故,嚴重損害了醫療衞生行業的社會形象。

(六)新農合基金監管難度大。

一是管理制度的缺限和不足。新農合沒有立法作支撐,監管機制沒有進一步建立和健全,監督與管理職能不集中,權責不統一。二是參合病人就診量大而管理經辦機構人手少,審核結算業務量巨大。三是部分醫療機構濫檢查、濫用藥、不合理用藥現象突出。加重了羣眾看病負擔,也加重了新農合基金負擔。四是對村衞生室的監管力度薄弱,由於村衞生室點多面廣,山高皇帝遠,對其實施有效監管的難度極大。

(七)基本藥物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

基本藥物存在招標藥品部分價格偏高、配送不及時;部分藥品因價格低,用量少,雖多次點擊採購,但配送企業稱無貨,不能配送到位;由於地區、醫師用藥習慣不同,國家和省公佈的基本藥物目錄不能完全滿足羣眾用藥需求,一些療效好、羣眾依賴的常用藥沒有中標;部分掛網中標藥品副作用大,造成羣眾有意見,鄉鎮衞生院醫療服務也不同程度受到影響。

四、意見和建議

(一)加強基層衞生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針對全縣鄉鎮衞生院嚴重缺編缺員實際,加快建立和完善人才引進機制。簡化人才引進手續,適當降低引進人才標準,落實“用人單位選人,人事部門審查”的進人機制;出台引進人才優惠政策,建議在工資待遇、職稱晉升等方面給予傾斜,使人員願意來、留得下;二是加大培養力度。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工作,支持基層醫務人員參加學歷提升教育,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能力素質,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學歷層次;做好基層公衞人員培訓和鄉村醫生學歷教育,落實鄉村醫生教育培訓規劃;落實掛鈎幫扶措施,加大衞生人才對口幫扶力度,增強基層醫療衞生服務能力。

(二)完善醫改相關配套政策。

一是強化政府責任,健全投入機制。農村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具有公共產品特性,應作為政府重要的公共服務項目,堅持以公益性為主,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的多元投入機制。把財政支持的重點調整到支持公共衞生、預防保健、人員培訓和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二是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利益導向和績效考核機制,將優惠政策傾向於一線重要崗位和有突出貢獻的人。三是規範藥物採購配送機制,加強對藥物配送企業的考核監管,督促其及時、高效、足額配送藥品,提高配送企業的服務質量,滿足人民羣眾用藥需求。四是建立醫療責任保險制度。落實好醫療責任保險工作,建立符合**縣醫療執業風險特點的風險轉移與糾紛處理相結合的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建立和完善醫療風險社會分擔機制,採取多種渠道和手段,有效化解醫患矛盾和糾紛。五是加強對村醫的管理。積極推進鄉村衞生一體化管理,建立健全村醫培訓和考核制度,嚴格按照《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的要求,強化鄉村醫生隊伍管理、培訓和考核。

六是建立和完善打擊非法行醫常態化機制。縣衞生監督所和各鄉鎮衞生監督站要切實履職,加大暗訪稽查和監督執法力度;針對非法行醫隱蔽、證據收集難的特點,要大力宣傳非法行醫的危害,積極收集線索,開展常態化工作,堅決打擊各類危害羣眾健康的非法行醫行為,規範醫療秩序。

(三)着力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一是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基礎設施、設備建設。在現有鄉鎮衞生院已立項建設項目上,縣財政要落實地方財政配套資金,確保在建項目如期完成;重視解決部分鄉鎮衞生院用房緊缺及危房問題,積極向上爭取建設項目,解決部分村衞生室沒有業務用房的窘境,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持續加強醫療質量建設。進一步加強對醫務人員從業行為的規範管理,積極推進診療規範化,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制定的臨牀管理規章制度、診療護理常規和技術操作規範;建立醫療質量考核制度,對醫療質量實行定期考核,及時發現和解決醫療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對醫療質量的動態監管,持續提高醫療質量,降低醫療風險,保障醫療安全。

(四)強化新農合資金監管。

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新農合工作監督管理制度、新農合基金運行分析和風險預警制度,保持對新農合基金監管的高壓態勢。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力度,確保新農合基金使用安全和效益發揮最大化;在原有以服務人口數核定處方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新農合處方量的核定問題,確保其科學合理性,嚴防假處方套取新農合基金等行為。

(五)大力加強醫德醫風建設。

一是深入開展醫德醫風教育。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開展警示教育,剖析醫療糾紛事例,使醫務人員自覺樹立責任意識、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盡心盡力做好崗位工作。二是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實行制度化管理。建立健全醫德醫風監督機制,做好衞生行業內部的自我監督和外部監督;構建醫德評價體系,抓好醫德評價活動。完善醫德評價標準和方法,根據標準和原則,對醫務人員或醫療機構的行為和活動進行醫德評判;建立考核檔案,將考核結果與個人利益掛鈎,作為年度考核、評優選優、工資獎金分配、晉級晉職的重要依據。

(六)加大財政投入,促進農村衞生工作整體推進。

一是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繼續做好艾滋病、結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和新發傳染病的監測、控制與疫情處置;落實擴大國家免疫規劃,鞏固和保持農村免疫規劃接種率達90%以上,築牢人羣免疫屏障;推進預防接種機構規範化建設,優化預防接種工作環境和條件,提高預防接種服務質量;堅持政府主導、專業技術機構支撐、防治結合的工作思路,搭建慢性病防治管理工作平台,促進慢病各項工作深入開展;健全農村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提高處理重大疫情和公共衞生突發事件的能力。二是加強婦幼保健工作。實施好“婦幼健康計劃”,有效降低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重視產科、兒科建設,加強孕產婦和兒童保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基礎素質。三是加強食品衞生安全管理。加大食品風險監測力度,加大餐飲具集中消毒企業監管力度,積極開展衞生綜合執法監督。加強衞生監督員培訓,健全衞生監督協管機制,擴大基層衞生監督覆蓋面,促進衞生監督水平全面提高。四是重視農村環境衞生整治工作。重點加強農村環境衞生整治,注重部門與鄉鎮協調,建立鄉村垃圾處理運作機制,改善農村垃圾處理設施,提高處理能力。充分發揮羣眾的主體參與作用,引導建立良好的衞生習慣,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農村環境衞生,提高生活質量。

醫改調研報告 篇3

xx縣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為深化醫療衞生體制改革,規範我縣醫療機構職能,改進公立醫院服務方向,推進我縣醫療衞生事業健康發展,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縣編委辦與縣醫改辦所屬成員單位歷時八天赴xx縣、xx縣、xx縣進行了考察學習。考察中縣編委辦與三縣的醫改辦同志針對醫療體制改革特色辦院等問題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併到各地醫療機構實地參觀學習。三縣在規範管理體制,突出辦院特色,合理設置機構,有效配置編制,提高服務水平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對我縣醫療體制改革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一、三縣的主要做法

一是突出公益性質。三地各級醫院在醫改過程中,都明確了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質,將公立醫院的所有經營收入及財政補助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將醫務人員的編制由財政差額補助變更為財政全額補助,享受事業單位的一切福利待遇。醫院運行性質的改變,使得各醫院不再為生存擔憂,公益性質得到顯着增強,趨利性明顯下降,藥品與醫生的利益鏈條被有效剪短,過去"以藥養醫"的經營模式出現了很大改變。

二是健全管理機構。xx縣組建了縣醫療管理委員會和縣醫療衞生監事會等機構,指導公立醫療機構制定合理的發展戰略和發展方向,監督公立醫療機構開展各項業務、協調醫患關係。大力推行公立醫療機構管辦分離機制,組建專業化的縣公立醫療機構管理中心,負責制定公立醫院的發展規劃和工作要求,履行服務與管理職能,建立人才、技術、信息等要素的服務平台,實現衞生資**鄉優化配置,開展對公立醫療機構的績效考核,保證公共財政績效水平,體現公益性質。

三是實行差異發展。根據新醫改精神,xx縣將加強探索縣級醫療機構差異化發展作為醫改的一項主要內容,明確縣人民醫院以做強做精縣級龍頭綜合性醫院、側重發展適宜於西醫優勢的學科為主,着重提高危重急症、疑難雜症的救治能力;縣中醫院以做專做特縣級龍頭中醫院為目標、側重發展適宜於中醫藥和中西醫特色優勢的學科為主,着重提高以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為主的基本醫療服務能力。為有效深度整合資源,xx縣對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的相關醫技科室、人員、設施設備進行優化整合,重新確定專業科室、醫護人員編制和牀位,將縣中醫院的婦產科、血液透析等業務成建制轉移給該縣人民醫院,縣人民醫院將慢性肝病、肛腸外科等業務轉移給縣中醫院。xx縣、xx縣也對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進行了準確的功能定位,分別將三所醫院定為綜合醫療、中醫特色醫療和婦幼保健服務及技術指導的醫療衞生機構。

二、我縣醫院存在問題

一是醫院職能趨同化。我縣各醫院隨着全國醫療機構的市場化、功利化,走上了一條資源投入型的發展模式。多年來,我縣各醫院的醫療科室越分越細,建院規模越建越大,發展慾望越來越強,醫療設備越來越新,大夫學歷越來越高,醫療服務水平越來越好,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看,先進設備被重複引進多次,相似的醫療人才被重複招聘多回,相同科室被重複設置多個,造成了"你有、我有、大家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醫療格局,形成了"樣樣皆通、樣樣皆鬆"發展態勢,以前的優勢專科、特色品牌日漸衰落,醫療機構日漸趨同化、日漸追逐利化。如組建於x年xx縣中醫院,近年來醫院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實行績效工資制度。原來的中醫大夫、新進的中醫學生,面對醫院績效工資,為了增加收入養家餬口,往往拋棄傳統、放棄草藥,多用儀器、多開西藥,這樣既可短時顯效,提高工資,又可增加醫院收入。但是如果長此以往,祖國博大精深的中醫藥學在這個追逐利益的年代可能面臨着被淡化、被遺忘的危險,中醫院也變成了一所不中不西、中西皆通、中西皆鬆的醫院。

二是醫務隊伍建設滯後化。多年來縣委、縣政府一直致力於發展醫療衞生事業,各醫院的辦公條件、設備不斷更新,但是醫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始終落後於時代、落後於羣眾需求,如縣人民醫院xx歲以上職工佔%,xx歲以上的職工佔%,職工年齡呈現明顯的老齡化趨勢;全院現有職工中具有研究生學歷僅x人,擁有本科、大專人員較多,佔全院職工的%以上,但是大部分人員的學歷多為後期進修獲得,含金量遠遜於全日制本科生。具備中專學歷的人員,近年來雖然呈現下降趨勢,但是數量依然龐大,佔全院的總人數的%以上,除部分護理人員外,其餘多為歷史遺留人員,普遍存在着年紀較大、業務較弱、出勤較差的現象。從人民醫院的情況中不難看出,我縣醫務工作者文化層次普遍偏低,高素質人才十分短缺,專業梯隊建設日漸滯後,人員結構短缺現象嚴重。

三是人員編制補充停滯化。近年來,由於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大病救助等惠民政策的深入實施,我縣各醫院的住院人數逐年增長。如x年縣中醫院的患者量x人次,牀位使用率.%;x年患者量x人次,牀位使用率.%;x年上半年患者量已經達到x人次,牀位利用率%,患者人數呈大幅度上升趨勢,工作量也隨之大幅提升。目前,中醫院編制x名,在編x人,其中醫生佔%、護士佔%、行政後勤人員佔%,x人長期休假;聘用xx人,包括老專家、護士、勤雜人員。面對與日俱增的患者量,有限的醫生、護士已不能滿足現有的工作任務,不合理的人員結構已不能適應未來的要求,人才補充的速度已不能確保醫院的高速發展。x年以來縣婦幼保健院依據省市要求,新開展了"無痛人流"、"降低孕婦死亡率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重大公共衞生服務"等新項目,醫院業務也逐漸向服務基層、服務羣眾的婦幼保健方向轉移,但是根據勃編委[]號文件該院僅核定編制xx名,而依據黑衞婦社發[]號文件要求,轄區內每x萬人口應配備x-x.x名婦幼保健人員的規定,縣婦幼保健院最少應配編制xx名。高素質人員和編制的短缺已經某些程度制約、阻礙了醫院發展,不能適應醫改需求。

三、建議與意見

一是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縣編委辦可根據我縣的實際情況,借鑑、等縣的做法,按照醫改要求對各醫院職能進行重新定位,要明確中醫院"以中醫為基,中西醫結合"的發展之路,強化中醫專科和中醫藥"簡、便、廉、驗"的特色優勢,創建中醫特色獨具、中西醫結合的品牌醫院;明確人民醫院以建設"綜合性醫院"為發展目標,強化人民醫院在急診急救、外科手術、先進儀器設備等方面優勢,力爭建成省內同級醫院中技術最強、服務最好、管理最先進的三乙醫院;明確婦幼保健醫院以婦幼保健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為目的、保健與臨牀相結合,以預防為主的工作方向。縣衞生局、人社局、醫改辦等部門要根據重新擬定職能,做好督查督導、人員招聘等相關工作。

二是實施動態化管理方針。按照"總量調控、優化結構、統籌使用、互補餘缺、動態管理"原則,根據我縣人民醫院、中醫院等大型醫院業務量不斷增加,婦幼保健院業務轉型,社區衞生機構逐步興建,其他衞生機構編制有所空餘,結構性超編與結構性缺編並存的情況,採取人員有序順向調配、編制合理有效劃轉、重新核定編制等方式,有效解決我縣醫院在人員編制上所存在的困局。要充分利用人民醫院、中醫院現有的空餘編制,根據我縣經濟社會相對落後的實情,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選拔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相對優秀的醫務、護理畢業生,以補充一些急需、特需崗位;採取動態管理原則,向婦幼保健醫院劃轉部分其他衞生機構編制,調配部分人民醫院和中醫院婦幼保健人員,以促進該院業務的轉變、機構的轉型,以盤活現有編制的使用效率,利用兩所大醫院的編制空餘,為擴充高素質人才隊伍做好保障。要對醫院編制做到既管總量、又管結構,按照醫院類別、規模和業務範圍重新設置內設科室、明確領導職數、細化科室編制,逐步改善醫務人員結構,儘量減少行政、後勤人員編制,加強一線醫務人員力量。

三是完善醫療機構體系化建設。實施醫療體制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深入推進社區衞生服務管理體制建設和運行機制改革,確保城市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縣委王書記在中國共產黨xx縣委xx屆二次暨xx縣人民政府xx屆一次全體(擴大)會議上的報告中也提出要在x年"爭取建一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的要求和部署,縣編委辦也已經根據《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城市社區衞生服務的意見》(黑政發[]號)精神核定了xx名編制,明確了機構性質和職能,但是由於諸多方面因素,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尚未設置,建議縣委、縣政府能早日考慮興建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形成小病不出社區、大病不出縣城的醫療衞生體系。縣級各醫療機構職能分工各有不同,婦幼保健院本應以婦幼保健工作為主,但由於醫療機構市場化的深入,該院為了求生存謀發展,曾大力發展臨牀業務,近些年來隨着社會的發展以及對自身職能的重新認定,縣婦幼保健院開始逐步向保健方向轉移,迴歸本能,但是財政差額撥款、財政差額補助的機構和編制性質,又使得該院始終無法擺脱盈利的目的和投資臨牀的慾望。醫療機構公益化是大勢所趨,但是我縣不能一蹴而就,又不能無所作為,建議應採取先易後難的方法,早日將婦幼保健院的職工編制變更為財政全額補助事業編制,以促進該院轉型發展,完善全縣的醫療體系建設。

醫改調研報告 篇4

關於____縣深化的思考

自____9年我縣實施新一輪醫藥衞生體制改革以來,在政府主導下,着力實施了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全民醫保體系的建設,建立起了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推進了公立醫院的改革。通過6年來的改革,醫保、醫藥、醫療三者之間的利益分配關係得到了重新調整,廣大基層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了一些緩解,政府的公共衞生服務責任得到了切實履行,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衞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特別是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基層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的衷心擁護,醫改工作健康、有序、穩步推進。

一、主要成績

(一)機構改革順利推進,縣級層面整合初步完成。去年12月份,按照省、市機構改革方案要求,成立了縣衞生和計劃生育局、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兩個單位均在短時間內整合到位,實現了合署辦公,完成了職責調整,做到了人員融合、責任融合、平台融合,在整合的形式和內容上,走在了全市前列。

(二)公立醫院改革攻堅克難,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我縣自____3年12月31日實行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兩處縣級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同步實施補償機制、人事分配製度、內部運行機制等綜合改革,今年6月1日進行了新一輪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改革以來,各級財政投入有所增加,醫藥費用過快增長勢頭得到遏制,公益性運行機制初步建立。全力推進新華醫療與縣中醫院合作,新中醫院遷建項目目前已基本完工,具備驗收條件,到位三期出資1.87億元,在探索社會資本參與公立醫院改革方面,我縣公立醫院改革為全國基層醫藥體制改革探索了新路。

(三)信息化建設搶抓機遇,為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提供了強力支撐。縣人民醫院電子病歷通過國家衞計委6級評審,達國家目前評級最高水平,開通了“玫城網醫”。在此基礎上,聯合市中心醫院申報了市科技局重大民生科技專項,獲5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在前期各醫療單位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整合建立區域醫療衞生信息平台,實現縣級醫療服務機構、鎮衞生院、村衞生室的互聯互通,建立市、縣、鄉三級聯網,聯教、聯科、聯研、聯醫的“三級四聯”信息化網絡,讓羣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大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

(四)醫療服務實現新提升,硬件軟件建設不斷加強。一是不斷優化基礎設施。縣中醫院新院遷建項目進展順利,孔村精神衞生中心7000平米綜合樓建設項目正式啟動。二是加強醫聯體建設。省千佛山醫院、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分別與縣醫院、中醫院,縣醫院、中醫院分別與6處鎮衞生院,組建了醫療聯合體,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三是加強中醫藥管理。繼續開展了五級師承和薪火傳承工作,東阿鎮中心衞生院順利通過了五級師承省級考核工作,孔村國醫堂投入使用。我縣被列為山東省中藥資源普查和中醫藥傳統知識調查研究項目試點縣。四是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縣醫院通過二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孝直衞生院入選國家衞計委首批“建設羣眾滿意的鄉鎮衞生院”活動申報醫院。老年鄉村醫生摸底調查和生活補助發放前期工作穩步推進。五是着力打造平安醫院。將醫療糾紛納入全縣1148調解體系,建立起警醫、司法、信訪聯動,相互協作、信息互通、快速反應的對接機制;實行“第三方”調解機制,在全市率先推行醫療責任保險,實現全縣一級以上醫療機構全覆蓋。

二、存在問題

近幾年來,雖然醫改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還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與人民羣眾的期待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由於受經濟利益和醫療服務質量以及醫療服務模式等多重影響,加之醫改又進入了攻堅區和深水區,深層次的機制體制矛盾、複雜的利益調整等難點問題亟待解決。因此,在深化醫改中還面臨一些具體問題。

(一)醫療方面

一是縣鄉醫療機構定位不明晰,存在縣內競爭問題,造成醫療資源重複、浪費。上級醫院依然人滿為患,羣眾到上級醫院看病難的問題依然存在。原因就是這幾年醫改強基層力度不大,基層醫療機構擔當不起應有的職責,一味追求醫療實施“高大上”,而人才、技術等方面卻不相匹配,服務能力沒有明顯提升,而上級醫院幹了基層該乾的事。

二是縣鄉村醫療設備更新購置問題。由於經費保障不足,部分鄉鎮衞生院醫療設備陳舊、老化,難以滿足當前羣眾的就醫需求,導致一些病人不得不到上級醫療機構看病住院。同時,基層醫療網絡建設有待加強,由於有些醫務人員年齡偏高,存在操作技能不熟練等問題。

三是縣級醫療機構債務問題。醫改前,基層醫療機構實行市場化運作,進行了一些基本建設和設備投資,目前普遍有債務問題。醫改後,由於執行藥品零差率,基層醫療機構的收入減少,直接導致了債務化解能力的弱化。

四是基層衞生機構保障問題。一方面鄉鎮衞生院人員工資偏低、待遇不高,與其他行業相比,心理不平衡,極大挫傷了基層醫療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由於村醫辦公經費無保障,比如,水電暖、網絡、筆墨紙張、租賃費等日常開支,只能在個人收入中墊付,有的村醫把看病救人當做第二職業,業餘時間從事駕駛、開商店等職業,心思和精力不能全部投入衞生事業。

五是村醫後繼乏人問題。全縣共575名村醫,其中,35歲以下68名;35至60歲359名;60歲以上148名,8月底,到達退休年齡128人。由於國家對醫療衞生事業高度重視,門檻相對較高,明確了大學生必須取得從業資格,才能進入醫療衞生行業。加之村居醫療辦公環境較差、福利待遇保障少、風險高壓力大等原因,導致了村醫人才隊伍匱乏,呈逐年減少趨勢。

(二)醫藥方面

一是基本藥物招標採購機制問題。部分藥價虛高,加重了羣眾就醫負擔。特別是實施基本藥物制度之後,許多低價、高效的藥物未列入基藥,導致鄉鎮衞生院無藥可用,病人只好往上輸送。

二是藥物定價機制問題。醫保政策調整後,實行了“限額、起付線、簽約”等政策,很多病人對醫保政策不理解,甚至有牴觸情緒,不少羣眾直接到藥店看病買藥,導致醫療機構病號明顯減少,營業收入隨之減少。

三是藥品配送問題。部分藥品配送不全、不及時,尤其是採購量少的藥品或者價格低廉的藥品,不能及時配送到位,影響了診療活動的正常開展。同時,一次採購後多家、多次配送,配送方式不一,增加了基層醫療機構負擔。

四是藥品儲藏、分送、損耗費用問題。藥品具有其特殊性和高質量性特點,科學地儲存和保管藥品,才能保證藥品的有效性和治療的安全性。如不按規定儲存和保管,即使在有效期內藥品效能也會逐漸下降,療效逐漸喪失,甚至會產生毒性,因此,只有科學分類管理,才能保證安全,而這也需要一定的費用。

(三)醫保方面

一是新農合、居民醫保整合需要消化。由於機構合併,基層計生辦與衞生院存在脱鈎現象。醫療患者期望值過高造成盲目消費,由於缺乏醫學知識,治療心切,往往提出一些不合理的醫療需求,認為越大型的檢查越準確越放心、越貴的藥療效越好,造成醫療費用的增長與浪費。

二是醫保藥品目錄和基藥目錄銜接不夠,使惠民政策打了折扣。醫保經辦機構對醫療機構醫療費用的控制採用了定額包乾的辦法。醫院主觀上不可能作虧本生意,結果這筆帳需轉到醫保對象身上。

三是醫保政策調整頻繁,不利於基層醫療機構平穩運行。由於近幾年醫保政策調整變動頻繁,相應的醫保政策宣傳也不到位,羣眾對此不是很瞭解,影響了醫療機構健康平穩有序發展。

三、幾點建議

深化醫改工作,總的思路是以黨的__大和__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強化頂層設計,勇於探索,勇於改革,勇於創新,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落實政府責任和發揮市場作用,採取更加有力的手段,積極探索一條切實可行的能夠惠及廣大人民羣眾的路子,把醫改不斷推向深入。

(一)找準定位,增強基層醫療衞生服務水平

把強基層放在醫改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的原則,除了重大疑難疾病之外,常見病、普通疾病應該在縣級以下醫療機構治療,這方面的業務量要佔90%以上。一是做強龍頭。縣級醫院要大力發展龍頭科室和特色專科,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二是建設中心。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是三級醫療服務網的中心。要在按照建設標準填平補齊的基礎上,提高預防、康復、保健、健康教育、基本醫療、中醫治療等綜合服務,特別是要加強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以及急診急救能力建設,開展一般普外和婦科手術,做到“中病不出鎮”。三是打好基礎。把村(居)衞生室全面納入鄉鎮衞生院統一管理,統一價格和收費,醫療費納入醫保報銷。對由鄉村醫生舉辦的衞生站由政府提供一定補助。其它衞生站由政府舉辦,納入衞生院編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有執業資格的人員執業。四是擴大補充。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依法舉辦民營醫療機構,適應市場需求,鎖定債務,避免新債,積極化解債務積壓問題。同時,加強醫院經營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強基層醫療網絡建設,提高業務操作水平。

(二)提升內功,加快基本醫療衞生制度建設

一是建立健全人才引進機制,按規定嚴格核實人員身份編制,加強對基層醫療單位的人員支持,按照實際需求適當按程序增加醫療人員,切實解決看病難問題;同時,建立競爭性的用人機制,實行競爭上崗、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二是服務創新、技術創新,健全以服務質量、數量和患者滿意度為核心的績效考核體系,落實精細績效管理,按業務量給予適當補貼,把對每一個科室、每一項工作的要求都體現在績效中,避免“大鍋飯”,堅決禁止將醫務人員個人收入與醫院藥品和檢查收入掛鈎的做法。三是加強醫院道德和文化建設,強化以人為本,患者至上,提供真誠、優質、無微不至的服務和關心。四是加強業務素質培訓,對醫務人員繼續教育培養,選派骨幹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鼓勵個人自學,提升業務水平,調動醫務衞生工作人員鑽研技術、增長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限度釋放潛能,爭取事業不斷髮展。五是保障待遇。依法保障基層醫療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待遇,對困難基層醫療單位給予適當補助或傾斜,調動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促進基層醫療單位健康發展。探索建立村醫合理報酬補償機制,多渠道多途徑多方式解決村醫後顧之憂,同時為建設發展村級衞生服務網絡創造條件。

(三)統籌推進,優化鄉村醫生隊伍

一是合理配置鄉村醫生。隨着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的深入開展和基層首診、分級診療制度的逐步建立,綜合考慮轄區服務人口、服務現狀和預期需求以及地理條件等因素,重點實施面向村衞生室的3年制中、高職醫學生培養,縣級醫療機構適當下派幫扶。二是加強繼續教育。切實加強鄉村醫生教育和培養工作,鼓勵符合條件的在崗村醫進入中、高等醫學(衞生)院校(含中醫藥院校)接受醫學學歷教育,提高整體學歷層次。對於按規定參加學歷教育並取得醫學相應學歷的在崗鄉村醫生,對其學費予以適當補助。同時,聯合職教中心委託培養村醫。三是拓寬鄉村醫生髮展空間。在同等條件下,鄉鎮衞生院、縣級醫院優先聘用、招錄獲得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進一步吸引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和醫學院校畢業生到村衞生室工作。同時,對已退休的優秀醫務人員進行返聘。四是切實落實鄉村醫生補償政策。以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方式設立專項資金,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保障鄉村醫生合理的收入水平。

(四)形成合力,建立科學溝通協商機制

改革制約醫院發展、制約醫院提高服務能力的相關管理部門的工作職能,加強衞計、財政、人社、發改、物價等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加強監管和指導,發揮職能,積極推進醫改。一是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加快推進“三醫聯動”步伐,醫保、醫藥、醫療互為條件,密切相關,應做到同步建立、綜合互動,才能實現“用比較低廉的費用提供比較優質的服務”的目的,降低因其它兩項改革不到位給醫保基金帶來的過重負擔和風險,滿足羣眾基本醫療服務的需要。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除了組織、人事部門要支持醫院建立全員聘用、能上能下的機制外,對基層醫療衞生技術人才要加大委託高等醫學院校代培的力度,加快全科醫生、專科醫師的培養,儘快出台本科院校畢業生到三級醫院進修後返到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全科醫生、專科醫師培養的政策。三是加強事前、事中、事後監管。嚴格控制藥佔比,現在醫療服務價格不合理,特別是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偏低,未能體現醫護人員的技術和勞動價值,或多或少引發“大處方”、“過度檢查”等不合理的醫療行為,調整理順醫藥價格,注重體現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動價值。四是建立醫療幫扶機制。利用“大手拉小手”工程,出台相關政策,制定具體的幫扶工作計劃,將完成情況列入全方位目標考核細則,滿足羣眾就近就醫需求。

(五)大力宣傳,積極營造良好氛圍

一是加強醫保政策宣傳,明確參保人員的權利和義務,積極探討個人醫保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讓全體參保人員瞭解醫保政策和就醫的各項規定,積極支持醫保,避免違規行為的發生。二是讓參保患者瞭解“基本醫療”的含義,樹立合理醫療消費的保障意識和費用意識,摒除參保患者醫療舊觀念。三是加大對違規就醫行為查處力度。凡有不當就醫造成醫保基金損失或惡意騙取醫保基金的違規行為,經查實後,按規定從嚴查處,促使參保人員規範就醫行為。四是探索藥品招標採購機制。凡是國家批准的合格藥物都可以進入市場競爭,藉助電子商務等手段進行運作。並允許地方和醫療機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同方式的探索,解決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虛高,醫院與藥品商店價格相差懸殊的問題,使更多的藥品加入醫保報銷範圍。五是營造尊醫重衞的社會環境。通過網站、報紙、電視等媒體,大力宣傳衞計系統先進人物、先進事蹟,弘揚正氣,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尊重醫學科學、尊重醫療衞生工作人員的良好氛圍。

(六)完善機制,提高區域醫療市場服務能力

一是完善藥品供應保障管理制度。根據國家醫藥發展戰略、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等要求提出工作規劃、明確任務分工,建立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協調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解決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二是加強基層醫療單位醫療設備更新,滿足臨牀需求,當前醫患關係緊張,醫療安全的必要性也使得一般檢查治療設施尤為重要,以便進一步提升診療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4309e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