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金融調查報告範文3篇

金融調查報告範文3篇

本文目錄金融調查報告範文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國際金融危機對企業及職工隊伍影響的調查報告

一、近來,隨着全球經濟形勢的嚴峻,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受到衝擊,利潤空間加劇下滑。為了控制成本,裁員、減薪成為了企業方最常用、也是最優先考慮的方法。而失業、生存壓力也就成為了近期備受關注的詞彙。據今年年初國際勞工組織的專家預測,xx年全球失業人數將再創記錄,達2.1億人。而在國內,裁員狂潮也在地產、金融等企業的帶領下迅猛襲來。

金融調查報告範文3篇

二、就業的壓力

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正在悄悄地波及大學生就業市場。一方面,預計xx年底有100萬大學畢業生不能就業,xx年將有592萬大學生畢業 再加上往屆沒有就業的大學生預計上千萬的失業大學生;研究生擴招這一政策並不看好,擴招無非只是把現在的就業壓力轉移到將來幾年而已。沒有從跟本上緩衝就業壓力,將來還可能會出現研究生就業難。”另一方面,不少企業卻取消了校園招聘計劃,xx屆大學生們已經感受到了就業前景的“寒流”。我們可以從這幅漫畫中看出,畢業生的就業需求量與企業的就業崗位量相差很多,在金融風暴下,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不容樂觀。招聘會的火爆場面也證實了這一點。

此次金融危機的衝擊,會加劇對it行業陳舊系統的升級改造和技術變化,越來越多的it企業,通過產品開發,來推動產品的不斷升級,只有這樣,企業才會在新困境中逆勢而起。同時,隨着it行業的不斷髮展,國內的中小型企業的信息化實現會越來越多。國內it企業務必要把技術升級和市場戰略結合起來。

三、金融為機,學好技能,長遠發展

1金融危機影響的主要行業是金融和房地產行業,此次席捲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包括it業的股票整體下滑。然而,與歐美相比,由於我國it行業產品和消費結構性的差異,再加上我國it行業自身受宏觀虛擬經濟的影響有限,所以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it行業的格局影響並不明顯。

金山軟件公司工作人員李小光透露,從目前公司殺毒軟件產品的安裝量和銷售總額來看,金融危機對軟件銷售影響不大,“我們的產品主要針對個人用户,直接網上下載,手機付費,一般就是100元左右,應該不會受到金融危機影響。軟件公司競爭壓力主要是在產品的研發上,很少需要向銀行貸款來支付研發人員工資,所以金融還款壓力要小很多

(一) “金融危機”我國it行業的機遇大於衝擊

目前我國軟件行業在軟件外包業務方面主要面對亞非等發展中國家的消費市場。由於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對於全球it行業,特別是軟件業的影響主要反映在歐美等it強國。國內知名的金山、瑞星等國產軟件相關負責人卻表示,金融危機對it企業的影響非常有限。我國軟件產業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金融危機”我國it行業的機遇大於衝擊。

此次金融危機的衝擊,會加劇對it行業陳舊系統的升級改造和技術變化,越來越多的it企業,通過產品開發,來推動產品的不斷升級,只有這樣,企業才會在新困境中逆勢而起。同時,隨着it行業的不斷髮展,國內的中小型企業的信息化實現會越來越多。國內的it企業務必要把技術升級和市場戰略結合起來。

金融危機可能會使一批it人才迴流到中國,而且全球性大公司將會更加重視中國市場。金山軟件公司工作人員李小光注意到,金融危機也許是國內it企業一次發展的良機,“我們公司的策略是藉機收購對我們產品研發有價值的美國技術型公司”。

(二) 金融為機,學好技能,長遠發展

教育是終身 投資。經濟復甦後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只有一技之長,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因此,經濟危機來臨時恰是讀書好時機,建議職場人趁機“回爐”儲備知識,既能增加就業籌碼,也能待經濟復甦時備用。建議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眼光應該放得更長遠一些。

現在中國有3000家軟件服務外包企業,行業整合併購的序幕已經展開。併購意味着國內軟件企業招攬人才的一個機遇。更需要高、精、尖的技術人才,“金融為機”是一個難得的招攬it人才的機遇。在宏觀金融風暴影響下,國家也會把高科技信息產業作為重點發展關注的行業。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金融調查報告範文(2) | 返回目錄

1.調查設計

(1)chfs抽樣設計:經濟富裕地區(東部地區)的樣本比重相對較大(樣本市縣中東中西部省份的比例為32:27:21,全國為34:27:38),城鎮地區(相對於農村地區)的樣本比重相對較大(樣本中城鎮居委會與農村村委會比例為181:139),城鎮富裕家庭佔比較大,樣本的地理分佈比較均勻。

(2)數據核查:事後對所有受訪者進行(電話)回訪。

(3)拒訪率:chfs的拒訪率低於國內外相似或同類調查的拒訪率。

(4)數據代表性:人口統計學方面,chfs調查數據在家庭規模、人口年齡結構和性別比例方面與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比較一致,其中城市人口比例數據與國家統計局有差異(XX年chfs數據按户口計算為0.369,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為0.513,但是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城鎮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鎮範圍內的全部常住人口,不是户籍概念)。在居民收入總額上,chfs和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全國居民收入總額、城市和農村居民收入總額、人均收入方面比較一致,在農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內部構成上二者差距比較大。

(5)國內有影響力的家庭調查數據: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chns),中國家庭收入項目調查(chip),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中國健康與養老跟蹤調查(charls)。

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按規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樣,它是一種使用輔助信息,從而使每個單位均有按其規模大小成比例的被抽中概率的一種抽樣方式。pps 抽樣是指在多階段抽樣中,尤其是二階段抽樣中,初級抽樣單位被抽中的機率取決於其初級抽樣單位的規模大小,初級抽樣單位規模越大,被抽中的機會就越大,初級抽樣單位規模越小,被抽中的機率就越小。

2.家庭人口和工作特徵

(1)XX年chfs樣本數據顯示平均家庭規模為2.94人。少兒(15週歲以下)人口男女性別比為123:100,勞動年齡人口男女性別比為100.5:100,老年(60週歲以上)人口的男女性別小於1。

(2)無論是根據人口老齡化指標1(60週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10%,根據chfs我國XX年該數據為16.34%)還是指標2(65週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為7%,我國為10.65%)都表明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少兒撫養比低於老年撫養比,且城市人口老齡化趨勢高於農村。

(3)根據chfs數據,我國國中及以下學歷的比例高達63.58%,年齡組越低的人羣高學歷的比例越高。

(4)根據chfs我國城市剩男、剩女(30週歲以上的未婚男女)的比例41:62,農村為59:38。

(5)企業僱傭的勞動力佔從業人員的比例高達62%,其中38.44%在私營或個體企業工作,大力發展工商業可能是解決中國勞動力就業的主要途徑,大力支持私營或個體企業的發展,中國勞動力就業壓力將可能得到緩解。

(6)具有博士學歷職工的工資收入低於碩士學歷職工的工資,在這個階段教育收入回報為負。

(7)隨着人口年齡降低,國中學歷以下人口比例顯著降低,義務教育效果明顯。

3.家庭非金融資產

(1)從土地的閒置率上看,在被徵收土地歸為農用土地的假設下,限制土地的佔比也有9.97%。(這一數據與我觀察到的家鄉的情況正好相反,由於種糧補貼及蘋果價格上漲,農民們甚至把部分荒山都開墾成土地了,根本看不到土地閒置的情形。)

(2)農村勞動力的輸出比例為35.22%。

(3)受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16∼25週歲,26∼35週歲的農村居民供給人數顯著小於其他年齡組,據此分析,勞動力輸出可能持續不足,“用工荒”現象可能長期存在。

(4)在從事農業生產的家庭中,有66.88%的農業家庭以及72.68%的非農業家庭沒有使用機械。

(5)政府對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補貼差異僅能縮小兩類農作物生產收益差距的2.2%,富裕家庭可能獲得了更多的農業生產補貼資金。(這是否與富裕家庭的生產規模更大有關係?)

(6)XX年非農業户籍家庭11.79%從事工商業,農業户籍家庭14.73%從事工商業項目。行業分佈方面,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製造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其他行業分列前5位。地區分佈來看,東部地區家庭從事工商業活動更為積極。

(7)從户主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來看,XX年從事工商業的家庭户主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77年,高於未從事工商業家庭户主平均受教育年限,後者為8.86年。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中,從事工商業活動的家庭户主與未從事工商業活動家庭户主獲得這些學歷佔比差距不顯著。(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家庭中創業比例低於大學本科以上學歷)隨着家庭工商業項目資產規模的增加,户主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增加。

(8)按行業來看,絕大部分行業對應的工商業項目資產規模小於40萬元。從工商業項目的取得方式看,通過創立工商業項目的方式獲得經營項目的家庭佔比為79.69%。從家庭對最主要工商業項目的佔有份額來看,農業户籍家庭佔有份額平均為93.27%,非農業户籍家庭為87.85%。從項目的組織形式來看,個體户/個體工商户是最為普遍的組織形式。

(9)個體户/個體工商户家庭每週平均工作時間6.51天,家庭獨資企業6.34天,有限責任公司5.41天,股份有限公司、合夥企業分別為6.18天、5.62天。

(10)XX年家庭主要從事的工商業項目以盈利為主,僅少數項目存在虧損現象。

(11)從銀行貸款的資金流向來看,大企業或工商業獲得貸款的可能性更大。貸款申請被拒及害怕被拒而未提出申請的家庭佔所有從事農業或工商業家庭的10.7%。從貸款的年利率來看,農業家庭與非農業家庭非別為7.11%、5.96%。隨着貸款規模的增加,貸款的年利率大致呈遞減趨勢。非農業家庭主要採用抵押貸款,農業家庭主要採用信用貸款。不管是農業家庭還是非農業家庭向民間金融住址借款的佔比均較小。不管是農業家庭還是非農業家庭,絕大部分借款都沒有收取利息。

(12)非農業户籍家庭自有住房擁有率為85.39%,農業户籍家庭為92.60%。XX年中國城市有房家庭户均擁有住房1.22套。11.88%的城市家庭未擁有住房,69.05%的擁有一套住房,15.44%擁有兩套住房,3.63%的擁有三套以上(城市家庭有房率比較高,但炒房的比例並不高,未來商品房的需求可能在於城市化)。XX年城市人均建築面積為38.89%,人均使用面積上升到33.76%。中小户型商品房(建築面積小於等於90平方)佔比為44.89%。XX年中期,有13.94%的非農業户籍家庭為購買住房而向銀行貸款,還有7.88%的非農業户籍家庭通過銀行以外的其他渠道借款以獲得住房。(住房貸款的比例低於我以前的預期)户主年齡在30-40週歲之間的家庭,貸款總額平均為家庭年收入的11倍之多,收入處於最低25%的那部分家庭貸款額達到了年收入的32倍之多。

(13)約14.53%的家庭擁有常見車輛如轎車、客車和貨車等。排名前3位的汽車品牌分別是大眾、豐田、別克。第一輛汽車從銀行借款或通過其他途徑借款的佔擁有汽車家庭的24.33%,為第二輛汽車負債的家庭佔擁有兩輛以上汽車家庭的14.29%。家庭為汽車購買保險比較普遍,但為其他車輛購買保險較少。每類汽車險種,沒有理賠的家庭購買佔比都比理賠家庭的購買佔比低,汽車保險的逆向選擇明顯。

(14)在其他資產種類的分佈上,農業家庭和非農業家庭持有金銀首飾最為普遍。

4.家庭金融資產

(1)金融市場參與率分別為:銀行存款60.91%,股票8.84%,債券0.77%,基金4.24%,衍生品0.05%,金融理財產品1.10%。其中股票市場、基金市場、銀行存款以及民間金融的參與率與學歷(博士以下)成正相關,與年齡成反相關。博士在股票市場與民間金融市場的參與率顯著低於碩士,在基金與銀行存款市場的參與率高於碩士。

(2)家庭金融資產平均為6.38萬元,中位數為6000元,金融資產在家庭之間的分佈不均勻。户主受教育程度與家庭持有金融資產(或無風險資產)總量成正相關(博士除外),與年齡反相關。户主受教育程度與家庭持有風險資產總量正相關(博士除外),在年齡段的分佈上44週歲以下家庭持有家庭風險資產最多,60週歲次之,45-59週歲最少。家庭風險資產的佔比平均為9.98%,與户主受教育程度正相關(博士除外),與年齡反相關。(博士羣體更保守麼?)

(3)從活期存款與定期存款來看,城鄉家庭活期存款與定期存款的中位數分別相差4000元與3萬元,城鄉差距較大。農村家庭股票賬户現金餘額均值、中位數均高於城市家庭,表明農村家庭股票賬户資金閒置情況更嚴重。股票投資盈利的家庭佔比為22.17%,學歷與炒股賺錢之間沒有必然關係,隨着年齡的增加,炒股賺錢比例遞增。炒股借貸的比例為1.70%,平均借貸金額為6.29萬元,比例較小,但金額較大。50%以上的家庭沒有從基金投資中獲利。

5.家庭負債

(1)家庭房產負債比例為(2513/8438)29.78%,其中銀行貸款比例為(846户)10.03%,貸款均值為22.85萬元;民間借款比例為(1667户)19.76%,借款均值為5.37萬元。家庭教育負債比例為7.93%,均值為12798元。

(2)除了住房、汽車、商業、教育、信用卡負債之外,其他負債的主要目的是看病,佔40.41%,其次是娶媳婦,15.40%。家庭其他負債的主要來源是近親。民間借款的家庭比例為34.95%。

6.家庭保險與保障

(1)44.2%的被調查居民沒有養老保險。農業户籍居民64.36%主要靠子女養老,非農業户籍為49.17%。目前離休金與退休金之間,以及離退休內部行業之間差距較大(養老保險改革勢在必行)。0.38%的農業户籍居民與4.76%的非農業户籍居民有企業年金。從行業來看,國家機關、黨羣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擁有企業年金的比例為6.26%,佔比最高,其次為專業技術人員為4.4%。年金人均領取餘額,前者為1627元,後者為5131元。年均繳納方面,二者差距不大。

(2)社會基本醫保的平均覆蓋率為89.17%,城鄉差別不大。商業保險方面,農業户籍居民92.86%沒有任何商業保險,非農業户籍居民,85.37%沒有任何商業保險。

7.家庭支出與收入

(1)家庭總支出由食品支出(27%)、衣着支出(6%)、生活居住支出(17%)、日用品與耐用消費品支出(6%)、醫療保健支出(8%)、交通通信支出(20%包含交通工具的購買支出)、教育娛樂支出(14%)及其他支出(2%)構成。農村居民年均消費支出為城市居民的51%,且家庭消費不均等的程度在農村居民內部更加突出。城鄉居民在醫療保健支出上相差無幾,考慮到城鄉收入差別,農村居民的醫保負擔更重。城鎮居民的轉移支出佔其收入的比重約為11%,農村為14%。

(2)居民家庭年收入的均值與中位數之比約為2.9:1,意味着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高。XX年我國城鄉居民轉移性收入為3884元,轉移性支出為6052元(差額去了哪裏?)。公務員家庭相對於非公務員家庭來説,年轉移收入的總量高出32%,來自非親屬的轉移收入比例也大大高於後者。

(3)無論是城鎮家庭還是農村家庭儲蓄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子女教育。子女教育和結婚、養老以及買房是我國家庭儲蓄的三個主要原因。

8.家庭財富

(1)城市家庭資產達到均值的佔14.30%,農村家庭資產達到均值的佔21.34%。

(2)樣本家庭中沒有負債的佔到61.78%。

國際金融危機對企業及職工隊伍影響的調查報告金融調查報告範文(3) | 返回目錄

為了解國際金融危機對黃石市企業經營及職工隊伍的影響,市總工會於20xx年11月下旬分別召開了有10家骨幹企業工會、7家縣(市)區總工會、7家非公企業工會參加的“全市工會經濟形勢與職工狀況分析座談會”,並向15家市屬大中型企業和19家小型非公企業發放了企業經營現狀調查問卷,對我市部分企業進行了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1.企業受衝擊調查顯示,15家市屬大中型企業中,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明顯影響的有10家,佔66.7%;19家小型非公企業受到經濟危機明顯影響的有17家,佔89.5%。在所調查的15家市屬大中型企業中受影響較大的是大冶有色公司、寶鋼

黃石公司、靈鄉大冶鐵礦、東貝集團、西塞山電廠,其中寶鋼黃石公司利潤總額比上年同期下降262%、靈鄉大冶鐵礦下降160.6%、西塞山電廠下降94%、東貝集團下降24.8%。在19家小型非公企業中,下陸恆盛化工利潤總額比上年同期下降300%、下陸東昇建設下降210.5%、下陸華裕機電下降130%、鐵山福星鋁業下降20%。調查還顯示,經濟危機對有色冶金行業衝擊非常大,銅價從6萬元下降到目前的3萬元,鋼鐵產品也出現跳水式下跌,由於產品降價直接導致收入減少,下游市場萎縮、消費需求下降,前三個季度形成的利潤被瞬間的損失所稀釋,流動資金也受到較大影響,導致行業競爭激烈,企業面臨巨大困難。

2.職工利益受影響

一是收入下降。調查情況顯示,大冶有色公司已經開始削減職工工資,取消了效益獎,人均每月減少300元,大冶鐵礦處級幹部每月減少1500元、科級幹部每月減少500元;寶鋼黃石公司10月份職工人均工資比上年同期下降19%,西塞山電廠也下降8%。

二是企業裁員。東貝集團反映,企業效益從7月份起逐月下滑,開工嚴重不足,職工工資逐步減少,職工流失超過200人;工礦集團反映,下屬企業特殊鋼廠,因有電爐停產,可能要裁員30人。

三是加薪計劃難以落實。從調查的情況看,大冶有色、寶鋼黃石公司、靈鄉大冶鐵礦、新冶鋼、西塞山電廠等企業都反映XX年給職工漲工資比較困難,其中西塞山電廠反映公司董事會初步決定XX年降低職工工資10%。

四是職工思想出現波動。由於受到經濟危機影響,企業訂單減少,有部分企業處於半停產狀態,引起許多職工對未來前途的擔憂,主要是對企業發展、個人崗位、工資收入、社會保障等產生了較大憂慮。特別是大冶有色公司的職工提出,新組建的公司與剝離出來的公司兩者的工資差距不能過大。職工對停發效益工資有不同看法,職工認為在銅價高漲的時候並沒有多發效益工資,如今在銅價下降的時候卻減少工資,讓人接受不了。

二、工會應對經濟危機的主要做法

1.深入調查研究,及時把握職工的思想動態。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市總工會迅速行動起來,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深入企業調研等形式,及時摸清經濟危機對職工的影響,為下一步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2.開展思想教育,幫助職工認清當前經濟形勢。各級工會利用工會陣地,加強對職工的形勢教育,引導職工理性看待當前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以及企業的經濟現狀,增強與企業共渡難關的信心。

3.開展增收減支活動,幫助企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各級工會引導幹部職工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組織職工積極開展節能降耗活動,許多企業號召職工開展“六個一”節約行動,即節約一度電、一兩煤、一升油、一滴水、一塊料、一分錢,堅持從點滴做起,從今天做起,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我為企業作貢獻的良好氛圍。

4.組織開展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職工隊伍素質。在加強內部挖潛,做好降本減負的同時,許多企業工會充分利用當前生產形勢不飽和的有利時機,積極開展系列培訓,做到練好內功強素質,為下階段生產復甦打下紮實基礎。

5.關注企業動態,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市總工會要求各級工會要密切關注企業發展動態,切實把好企業裁員和降薪的程序關,同時對因為企業效益下滑對困難職工帶來的影響及時給予幫扶救助,決不能因為經濟危機而加重困難職工的生活困難。

6.做好返鄉農民工的轉移就業培訓。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市迴流返鄉農民工達2.6萬,預計年內返鄉人數將會大幅增加,農民工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顯得尤其重要。為此,XX年11月25日,省市兩級工會聯合在陽新縣成立農村勞動力培訓中心,向返鄉農民工提供就業幫扶,計劃年內進行“訂單式”職業培訓農民工1500人,學成後直接進寶成鞋業集團就業。

三、關於應對經濟危機的幾點建議

1.加強形勢教育,把思想和行動凝聚到為黃石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上來。要利用各種輿論宣傳陣地,引導企業正確處理危機與機遇的關係,引導職工正確處理挑戰與應戰的關係,引導企業從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抓起,擴大業務範圍,增加經濟效益。

2.加大扶持力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為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市政府應該鼓勵金融機構合理擴大貸款規模,幫助中小企業克服困難,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在當前這個非常時期,更需要政府、銀行、企業密切合作,抱團取暖。金融機構在確保企業按期支付銀行貸款利息的情況下,不減少貸款規模,保證企業的資金鍊不斷裂,並且積極幫助金融企業規避金融風險。

3.做好維護職工穩定工作,以職工隊伍的穩定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各級黨委、政府一是要及時發現、處置有可能引發勞資糾紛和羣體性事件的苗頭和情況。二是要密切關注企業發展動態,切實把好企業裁員和降薪的程序關,建立企業裁員30人以上報告制度、工資調整協商制度。三是進一步完善幫困送温暖長效機制,幫助生活困難職工、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困難。

4.出台政策、加大投入,做好職工培訓和農民工轉移就業培訓。建議市財政要安排專項資金,專門用於中小企業在職職工崗位技能培訓。要加大公共就業服務力度,為失業人員和返鄉農民工提供免費培訓和生活補貼,並提供創業貸款和項目推介服務,鼓勵自主創業。

關於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現狀調查報告2017年金融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舉措。《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出台,標誌着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縣域經濟是新農村建設的主戰場,為及時瞭解近幾年來新農村建設的成效,分析在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影響不斷加深的背景下,縣域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面臨的困境,進而尋求改進對策。筆者以河北省xx市為調查對象,對轄內金融機構、有代表性的30户涉農企業及50户農户進行了重點調查,結果顯示,縣域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力度逐步加大,效果日益顯現,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視的問題,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

一、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現狀及面臨的困境

xx市地處河北省中南部,華北平原腹地,全市轄8鎮3鄉1個街道辦事處160個行政村,面積5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萬人,佔總人口的76.1%。xx市的基礎產業是農業,屬於農業大縣,上半年,實現農業增加值84171萬元,同比增長5.3%;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3367萬元,同比增長5.7%;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381643萬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72.5%,同比增長14.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3255元,同比增長12.9%。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金融部門的大力支持,同時又對金融服務的廣度、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調查情況看,目前縣域金融服務還難以滿足新農村建設多領域、多層次、多類型的金融需求,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面臨較多困境。

(一)支農部門之間缺乏溝通,金融機構積極性不高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全局性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難度大、較為複雜,需要部門之間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形成支持合力。但是從縣域實際情況看,政府的職能作用發揮得還不充分,尚未建立運轉規範的金融支農和財政支農對接平台,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溝通機制,金融機構不能及時瞭解財政支農的資金投向和投量,更談不上做好配套資金的發放工作,金融支農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滯後性。據調查,縣域金融機構支持新農村建設普遍行動遲滯、進度緩慢,在年度工作規劃中既沒有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總體部署,在實際工作中也缺乏支持三農的具體行動,呈現政府倡導、人民銀行吶喊、金融機構無動於衷的格局,與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導向存在很大反差。

(二)農村金融網點覆蓋率低,難以提供高效金融服務

近年來,在精簡網點、減員增效的原則指導下,縣級金融機構大量撤併達不到規模的營業場所,使留在農村的營業網點寥寥無幾。雖然銀監會出台了不少政策,為各類資本到農村投資設立金融機構提供了商機,但是,目前尚處於試點階段,離農民很近、直接為三農服務的銀行網點還較少。據調查,,xx轄內現有39個金融營業網點。其中,17個設在縣城中心繁華地段,22個設在鄉(鎮)農村地區,原來設在村一級的信用站已全部撤銷,141個村處於金融盲區。設在19個鄉(鎮)的營業網點以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機構為主,相對於全市160個行政村、35萬農村人口而言,平均每萬人擁有的機構網點數才0.628個,人均金融網點的資源佔有率極低。農村金融網點覆蓋率低,單個網點輻射面大,金融服務觸角有限,很難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及時、高效的金融服務。

(三)信貸投入不足,資金供求矛盾突出

隨着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xx市形成了以西瓜、花生、蔬菜三大種植業和奶牛、優質瘦肉型豬兩大養殖業為主導的三種兩養五大特色農業經濟格局;鄉鎮企業形成了以石雕、膠合板、電熱毯、印刷、食品加工、燈具、塑料、製鞋為代表的八大特色行業,這些迅速發展起來的農村個體工商户和中小企業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產生了巨大的資金需求。但是,由於受政策、資金、自身發展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弱化了縣域金融機構對農村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使其對農業的信貸投入呈萎縮之勢。據測算,xx市涉農企業和農民僅流動資金需求每年不下38億元,而金融機構年累計發放貸款僅10億元左右,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抽樣調查的30户涉農企業中,14户沒有得到過銀行的支持,16户取得過不同程 度的信貸支持,但金額較小,在其經營資金中佔比很低;據統計,在企業初始資金來源中,內部集資1256萬元,民間借款986萬元,銀行貸款418萬元,僅佔16.2%,金融機構信貸投入明顯不足。

(四)金融服務主體單一,支農範圍狹窄

從縣域農村金融服務主體看:商業銀行雖然具有資金、網絡等方面的優勢,但是,這些服務還沒有延伸到廣大農村地區,對現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還不能提供電子結算、信貸管理、業務諮詢、政策指導為一體的金融服務,難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要;農業銀行早已偏離農軌道,將經營重點轉向支持大城市、大企業和大項目;農發行僅限於對國有糧棉油收購流通環節提供信貸服務,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有限;真正能夠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金融服務的只有農村信用社,但農村信用社主要辦理存款、匯兑、代收税費、代付糧食直補資金等業務,在滿足農村資金需求上顯得勢單力薄,只向農業生產,、流通領域發放了少量貸款,難以滿足新農村建設多領域、多層次的信貸需求。據調查,縣域金融機構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及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等方面資金投入明顯不足;對農村教科文衞、通訊、農民工技術培訓、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改善等方面,還基本沒有涉足,與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差距很大。

(五)金融服務後勁不足,難以形成支農長效機制

從宏觀政策來看,國家對農村金融機構缺乏持續有效的扶持政策和扶持機制,涉農金融機構面對縣域經濟總量小、質量差、信貸載體脆弱等客觀條件,難以處理商業性經營與政策性支農之間的矛盾;從資金流向上看,農村金融資源配置扭曲,農村資金外流呈上升趨勢,郵政儲蓄和商業銀行是農村資金外流的主要渠道。據統計,3季度末,xx市郵政儲蓄存款餘額為93225萬元,較年初增加23739萬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14127萬元,增長34.16%,存款增量超過了轄內所有金融機構,這部分存款流出了農村,使農村經濟發展雪上加霜;從經營管理模式上看,商業銀行實行高度的集約化管理,縣支行既無貸款評估、審核及審批權,也無票據承兑權、貼現權,與農村信貸需求面廣、額小、分散的特點不相適應;從農村信用環境看:受金融知識普及率低等因素的影響,農村普遍存在法律觀念淡薄、信用知識缺乏、誠信意識差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農村金融服務水平。

二、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調動金融機構積極性

一是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建立支農聯繫制度。政府牽頭建立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組織機構,形成地方政府領導、金融管理部門推動、金融機構落實、相關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構建運轉高效的信息溝通交流平台,做到金融支農和財政支農同安排、同部署,協調聯動,形成合力;同時,協同人民銀行建立金融支農監測和考核制度,加大獎懲力度,調動金融機構支農積極性。二是人民銀行要發揮協調督導推動作用,結合縣域經濟發展特色和重點,研究提出具體的工作思路和階段性的工作目標及措施,引導轄內金融機構加大支農力度。三是縣域金融機構要看到國家公共財政向農村轉移、工業反哺農業,全面建設農村小康,所帶來的巨大商機和業務發展機遇,將支持新農村建設納入本行的長遠發展規劃,發揮積極性,增強主動性,加快業務創新,增加信貸投入,實現支持新農村建設與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雙贏。

(二)增設營業網點,完善農村金融體系

只有在農村設立適量的營業網點,才能使金融機構真正融入農村經濟發展的大潮,因此,要建立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使其在體制、機制和服務方式上更好地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一是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堅持服務三農方向不動搖,發揮金融支農主力軍作用。二是擴大政策性金融業務範圍,農發行應當將重點由支持糧棉油收購逐步轉向支持農業開發、農田水利建設等方面來。三是發揮農行縣域商業金融的主渠道作用,根據農行股改往下走的原則,適當增設農村營業網點,大力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鄉鎮企業和農村小城鎮建設,逐步提高涉農貸款的比重。五是規範和引導民間借貸,推動民間金融陽光化,使其成為農村正規金融的有益補充。六是在條件成熟的農村鄉鎮,引導成立小額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等多種類型的金融機構,實現農村金融主體的多樣化,推動農村金融服務向縱深發展。

(三)擴寬金融服務範圍,加大資金投入

一是縣域金融機構要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方針要求,樹立在競爭中求協作,在協作中謀發展的意識,找準支持新農村建設的最佳切入點,發揮自身優勢,實行錯位競爭,共同推進新農村建設進程。二是商業銀行要樹立小客户、大市場經營理念,充分發揮資金和人員優勢,積極研發適合農村經濟發展的信貸業務品種,滿足農民發展高效農業、辦企業等多樣化資金需求,緩解農民貸款難、擔保難問題。三是積極貫徹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根據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導向,加大信貸投入,優化信貸結構,改善對中小企業和三農的金融服務。四是擴大支持範圍。不僅要加大對農村種植、養殖等生產領域的資金支持,還要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共事業、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等方面的信貸投入,全方位支持新農村建設進程。

(四)完善制度,建立金融支農長效機制

一是構建支農信貸資金的風險管理和利益補償機制。對於金融支農信貸投入,可實行風險由國家分擔,損失由國家彌補,經營能力由國家補償的政策。財政應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切出一塊資金,建立金融機構涉農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發揮地方財力的激勵作用。二是商業銀行要根據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實際,適當下放信貸審批權限,建立符合新農村建設要求的授權授信機制,保障對新農村建設的信貸投入。三是完善資金迴流機制。對縣域金融機構從農村吸收的新增存款,要硬性規定一定比例反哺農村。四是加強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建立由財政、税務、工商、金融機構等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多方聯動,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完善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儘快補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短板,形成縣域資金聚集的窪地效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wx7wz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