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金錢調查報告3篇

金錢調查報告3篇

本文目錄金錢調查報告當金錢與事業發生衝突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關於年輕人為金錢扭曲了親情觀的調查報告

上週,一項千人在線調查顯示,91.9%的受訪者認為當前被金錢扭曲了親情觀的年輕人很多,其中44.5%的人認為“非常多”。僅5.5%的人覺得“很少”或“較少”。受訪者中,70後佔36.6%,80後佔41.7%,90後佔3.2%。

金錢調查報告3篇

56.8%的人同情阿華,認為當前社會成功標準太單一

報道“阿華事件”的廣州日報記者陳明,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當時老爹來東莞已好幾天,一直見不到兒子,生活陷入困境,只好打電話到報社,想讓我們做做兒子的工作,見他老人家一面。結果他兒子一聽我是記者,連話都不説就掛了。”“他是自卑感太嚴重了。”陳明説,阿華畢業後,父母給他在老家小鎮上找過工作,他不幹,和父母吵了一架,撂下一句狠話,“你們小看我!我要去廣東,一個月工資比這一年工資還多。”去廣東後,他先做房產中介,後又進入一家地產公司,跳槽很多次,什麼錢也沒賺到。陳明猜測,他應該是混得不好,怕父母笑話,當初又撂了狠話,下不了台,乾脆躲着不見。

陳明認為,這件事肯定不是個案。在東莞,這樣的年輕人很多。特別是一些大中專畢業生,一旦心態不好,就容易走極端。

他認識一個年輕人,在廣東混了很多年,一直處在邊緣狀態。一會兒做司機,一會兒當工人,一會兒又去做服務員,甚至想過做傳銷,還讓陳明幫忙打聽一些不正當職業招不招人。有這些極端想法,目的只有一個:賺錢。在這邊買個房,談戀愛方便點。“不少年輕人為了金錢不擇手段、挖空心思。當然他們也幹不出什麼大壞事,但就在邊緣狀態、灰色地帶遊走。每次回老家,還不得不撐出面子,西裝革履。即使是借,也要借輛車開回家。”

陳明説,隨着攀比之風盛行,如今過年成本一年比一年高。他一個同事今年剛結婚,算了一下如果回老家,差不多要拿3萬~5萬元的紅包,就不敢回去了。這個同事説,回去真痛苦,即使是遠方親戚的小孩,怎麼也不能少於一兩百。他又在一個大家族,經常要派上百個紅包。村裏有些暴發户越來越有錢,今年給五百,明年給一千,讓沒賺到錢的年輕人壓力倍增。農村又是人情社會,給得多就有面子,給得少就覺得抬不起頭。

本次調查中,對於青年因沒錢春節不回家的做法,56.8%的人表示“同情”,認為當前社會“成功標準太單一,青年壓力太大”;13.6%的人表示“憤慨”,認為“不顧親情,沒人性”;19.6%的人對此表示“支持”,説“如果沒錢的話,回家也沒什麼意義”;49.4%的人表示“反對”,認為“親情比金錢重要得多”。

在陝西作家、文化學者陳倉看來,青年過年不願回家,經濟壓力是一個原因,但父子感情障礙往往是最主要原因。阿華與父親間可能有外人不知的情感衝突,至少是溝通上有問題。他認為,阿華現象是個案,不能引申為一代人的問題。但這是個教訓,作為父輩,要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讓孩子知道愛,懂得愛,特別是父母之愛的深重、無私、真摯和長遠。年輕人也要努力提高情商與愛的能力。

親情也被金錢左右根源是社會上物質主義已非常嚴重

是什麼導致部分年輕人親情觀被金錢扭曲?調查顯示,81.7%的人認為是“社會過於崇尚物質財富”,80.8%的人表示是“社會功利風氣盛行”,72.5%的人認為是“成功標準單一化,造成青年強烈的挫敗感”。

61.7%的人表示,社會競爭激烈,造成青年的價值觀扭曲,53.0%的人提出是學校、家庭教育出了問題,47.5%的人表示是由於“青年愛面子愛攀比的心理”。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趙士林説,人際關係、父子親情等被金錢左右,究其根源,是社會上拜金主義、消費主義、物質主義已非常嚴重。

具體原因包括:第一,經濟繁榮背景下,社會風氣浮躁虛榮,物慾橫流,消費主義至上。比如,“情人節”成了“燒錢節”,現在不是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是有錢人終成眷屬。第二,市場經濟大潮中,金錢取向愈演愈烈,價值觀發生嚴重扭曲。比如,一些機制鼓勵商人惟利是圖,而不是倡導企業家境界。第三,最嚴重的是貪腐橫行,官員惡劣的示範效應,上好之,下必甚之。第四,教育的問題,現在的教育在內容選取上存在很大問題,培養出的都是工具性、單向度的人,對價值取向的培養越來越淡化。另外,如今電視媒體、手機媒體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很多媒體在製造浮華景象,內容越來越空洞、惡俗,造成整個文化氛圍低俗。第五,80後、90後年輕人大多是獨生子女,成長的特殊境遇導致他們養尊處優、敏感孤傲,在物質消費領域容易互相追逐、攀比。

成功的標準究竟應該是什麼?“和睦的家庭”成為首選

趙士林建議,要解決這個問題要法律、道德、教育三管齊下:要用法治精神製造人的平等社會,嚴懲經濟犯罪,不要讓一些人有特權,敗壞社會風氣;中國小道德教育不能政治化,可以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比如古人對義利關係的闡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教育方面,還要從兒童時代就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人格優秀的人樹立為楷模,從而影響青年。

調查顯示,62.4%的人認為金錢不應該是青年追求的人生最高目標,僅12.7%的人表示“應該”。

成功的標準究竟應該是什麼?調查中,“和睦的家庭”成為首選,70.9%的人選擇此項。其次是“實現自己的理想”(69.2%)。第三是“對社會的貢獻”(58.5%)。57.2%的人認為是“成為有修養有道德的人”。47.0%的人選擇了“社會地位”。接下來才是“金錢”(36.6%)和“權力”(27.2%)。

受訪者對於家庭和情感的重視超過對於名利的追求。陳倉認為,這説明許多青年人開始反思和成長。目前我們正處在一個價值多元與共識破裂的時期,迴歸優秀傳統,再造文明理念只是個時間問題。

什麼是成功的標準?陳倉認為,答案在美國文學家愛默生的隨筆裏,關鍵詞是:自立、自強、成長、成熟,這是青年人永恆的奮鬥目標。愛默生的一句話讓他印象深刻:“成功就是經常開心的笑;成功就是得到智者的尊敬和孩子們的愛戴;贏得真誠批評家的欣賞和能夠忍受虛偽朋友的背叛;能夠欣賞美,欣賞其他人的長處;成功就是通過留下一個健康的孩子,或者留下一個修整的花園或者留下更好一點的社會環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成功就是知道至少有一個生命因為您而生活得更輕鬆——這就是成功的意義。”

哪些領域最不應該被金錢扭曲?調查顯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親情”(90.6%)、“愛情”(84.7%)、“友情”(75.7%)。接下來依次是社會公德(72.8%)、公益(56.6%)、師生情(51.5%)、同事之間(37.2%)。

當金錢與事業發生衝突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金錢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報告人:廊坊師範學院(建工學院----建築經濟管理專業)朱淼 實踐報告摘要:現實生活中的情況其實並不存在“事業與金錢”的矛盾,而是經營和管理的矛盾。這是創業型公司普遍存在的問題,並不奇怪。正確認識,正確處理,度過去就好了。事業是人人都向往的,但金錢也是這個社會必不可少的.因為事業才能產生金錢,所以並不存在事業與金錢的矛盾。關鍵詞:當今社會,金錢與事業發生衝突如何處理的,調查報告導語:以如果在當今社會金錢和事業發生衝突該怎麼辦為實踐課題,在祖國經濟發展繁榮的時刻,我以一名大學生的身份一行廊坊師院本部進行調查,調查過多個專業上百名大學生後,手機有關資料,上網搜查等進行報告分析。在十一國慶節放假之際舉國歡慶之時,我調查與分析大多數人之後得到的。我們將來在遇到這個事情之後該如何解決。為我們的成功之路去掉了一顆絆腳石,事業更順利,事業更成功,事業更精彩。

一﹑事業與金錢是會怎樣發生衝突(提出問題)

個人在工作時不都是一帆風順的,倘若遇到一些什麼樣的事情。事業與經濟發生衝突該怎麼辦?不是全部人都選擇事業而讓金錢流失。雖然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已經感染到中國,人們面臨着找工作的問題。但有些人卻認為金錢是體現事業的價值觀,所以不用人有不同的觀點。

例如: 我經過幾年拼搏,好不容易和別人合夥開了一個公司。可是我只是一個小股東,大股東的用人機制和管理能力看不到一點希望(因為他是搞銷售出身的)。公司的制度形同虛設,公司招聘的員工綜合能力.......!我長期處於一線銷售(公司是貿易公司),經過這一年的合作我已經身心疲憊!我的建議他是很誠懇的同意,可是在實施的時候卻.....!公司每年收益還不錯,我覺得現在我是處於金錢和事業發展的十子路口。

其實這反映的情況並不存在“事業與金錢”的矛盾,而是經營和管理的矛盾。這是創業型公司普遍存在的問題,並不奇怪。正確認識,正確處理,度過去就好了。但問題是如何認識、如何處理。我認為:

一、經營方式決定管理方式——圍繞經營抓管理;

二、合作方式決定公司前途——維護合作講前途;

三、溝通方式決定合作命運——密切溝通搞融合;

四、決策方式決定公司運作——分工協作擔責任

二、事業與金錢有哪方面的問題(證實問題)

以現實中經濟危機中活過來的公司為例。對於一個貿易公司來説,投資回收期很短,這個問題應該是以下三種選擇:

一是離開公司,自己發展,這是為了事業;

二是守着公司,繼續合作,這是為了金錢;

三、就是現在正在做的——在公司內爭取權利,發展事業,也保着金錢這樣就比較難了,但是應該是最佳選擇,我認為這時需要借外力。

其實做銷售出身的老闆大多在自己公司的管理上存在問題,這是職業習慣的原因!!不是輕易能改的!但既然作為公司的股東,大家的目的最終還是贏利,我想你應該多利用你們的共同目標,在實踐工作中多去引導和幫助他,首先要讓他將經營管理的思路轉變過來,水滴石穿,我想面對企業發展和他的利益,他會改變的!對於你來説,除非這份事業你已經徹底失去信心,否則還是應該努力去維繫它的,畢竟擁有並不容易!合作不容易的,要與其多溝通,確實不行再做其他諸如退出,或請外部的人管理企業.

三、遇到問題,合理解決(解決問題)

當真正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該怎麼解決,調查一百零五人後得出結論:

調查總人數

認為選擇事業的

認為選擇金錢的

不知道該如何的

105

67

18

20

選擇事業的人認為着現在是全球經濟危機,找份工作不容易關於經濟方面的能忍就忍。只要有份工作可以有飯吃就行了。

但選擇金錢的人認為即使是經濟危機也不能讓自己的價值得不到體現。即使是被辭職了,只要有實力還是會找到好的工作。

有一些人認為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辦?或不確定等到遇見再説?或找朋友一起解決。。。

四、總結

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有一些磨難的.古人云:“成大器者,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所以當遇到任何問題時一定要想自己的解決方式。有時成功固然好,即使失敗也是再次成功路上一個階梯.

調查人:

廊坊師範學院 建工學院

建築經濟管理專業

朱淼

關於年輕人為金錢扭曲了親情觀的調查報告金錢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全國

調查內容:關於年輕人為金錢扭曲了親情觀的調查

調查方式:在線調查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新浪網,聯合進行的一項千人在線調查顯示,91.9%的受訪者認為當前被金錢扭曲了親情觀的年輕人很多,其中44.5%的人認為“非常多”。僅5.5%的人覺得“很少”或“較少”。受訪者中,70後佔36.6%,80後佔41.7%,90後佔3.2%。

56.8%的人同情阿華,認為當前社會成功標準太單一

報道“阿華事件”的廣州日報記者陳明,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當時老爹來東莞已好幾天,一直見不到兒子,生活陷入困境,只好打電話到報社,想讓我們做做兒子的工作,見他老人家一面。結果他兒子一聽我是記者,連話都不説就掛了。”

“他是自卑感太嚴重了。”陳明説,阿華畢業後,父母給他在老家小鎮上找過工作,他不幹,和父母吵了一架,撂下一句狠話,“你們小看我!我要去廣東,一個月工資比這一年工資還多。”去廣東後,他先做房產中介,後又進入一家地產公司,跳槽很多次,什麼錢也沒賺到。陳明猜測,他應該是混得不好,怕父母笑話,當初又撂了狠話,下不了台,乾脆躲着不見。

陳明認為,這件事肯定不是個案。在東莞,這樣的年輕人很多。特別是一些大中專畢業生,一旦心態不好,就容易走極端。

他認識一個年輕人,在廣東混了很多年,一直處在邊緣狀態。一會兒做司機,一會兒當工人,一會兒又去做服務員,甚至想過做傳銷,還讓陳明幫忙打聽一些不正當職業招不招人。有這些極端想法,目的只有一個:賺錢。在這邊買個房,談戀愛方便點。“不少年輕人為了金錢不擇手段、挖空心思。當然他們也幹不出什麼大壞事,但就在邊緣狀態、灰色地帶遊走。每次回老家,還不得不撐出面子,西裝革履。即使是借,也要借輛車開回家。”

陳明説,隨着攀比之風盛行,如今過年成本一年比一年高。他一個同事今年剛結婚,算了一下如果回老家,差不多要拿3萬~5萬元的紅包,就不敢回去了。這個同事説,回去真痛苦,即使是遠方親戚的小孩,怎麼也不能少於一兩百。他又在一個大家族,經常要派上百個紅包。村裏有些暴發户越來越有錢,今年給五百,明年給一千,讓沒賺到錢的年輕人壓力倍增。農村又是人情社會,給得多就有面子,給得少就覺得抬不起頭。

本次調查中,對於青年因沒錢春節不回家的做法,56.8%的人表示“同情”,認為當前社會“成功標準太單一,青年壓力太大”;13.6%的人表示“憤慨”,認為“不顧親情,沒人性”;19.6%的人對此表示“支持”,説“如果沒錢的話,回家也沒什麼意義”;49.4%的人表示“反對”,認為“親情比金錢重要得多”。

在陝西作家、文化學者陳倉看來,青年過年不願回家,經濟壓力是一個原因,但父子感情障礙往往是最主要原因。阿華與父親間可能有外人不知的情感衝突,至少是溝通上有問題。

他認為,阿華現象是個案,不能引申為一代人的問題。但這是個教訓,作為父輩,要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讓孩子知道愛,懂得愛,特別是父母之愛的深重、無私、真摯和長遠。年輕人也要努力提高情商與愛的能力。

親情也被金錢左右根源是社會上物質主義已非常嚴重

是什麼導致部分年輕人親情觀被金錢扭曲?調查顯示,81.7%的人認為是“社會過於崇尚物質財富”,80.8%的人表示是“社會功利風氣盛行”,72.5%的人認為是“成功標準單一化,造成青年強烈的挫敗感”。

61.7%的人表示,社會競爭激烈,造成青年的價值觀扭曲,53.0%的人提出是學校、家庭教育出了問題,47.5%的人表示是由於“青年愛面子愛攀比的心理”。

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任寶菊副教授表示,現在社會評價一個人過得好不好,經常用金錢作為標準,大家都被裹挾着。很多青年失去了方向,沒了信仰和信念,很容易被外界的東西侵蝕。

上海市民王旭東説,做這個問卷自己也覺得很矛盾。“一方面,我認為金錢不能綁架親情、愛情;另一方面,金錢在社會上的作用很重要。沒錢,辦事真的很難。”他認為,人們應反思自己到底追求什麼。

陳倉説,現在的物質條件與30年前相比真是天壤之別,但人情稀薄、感情冷漠、貪得無厭、互相抱怨等負面情緒像瘟疫一樣污染人心。不擇手段地謀私成為當代人最嚴重的社會心理問題。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趙士林説,人際關係、父子親情等被金錢左右,究其根源,是社會上拜金主義、消費主義、物質主義已非常嚴重。

具體原因包括:第一,經濟繁榮背景下,社會風氣浮躁虛榮,物慾橫流,消費主義至上。比如,“情人節”成了“燒錢節”,現在不是有情人終成眷屬,而是有錢人終成眷屬。第二,市場經濟大潮中,金錢取向愈演愈烈,價值觀發生嚴重扭曲。比如,一些機制鼓勵商人惟利是圖,而不是倡導企業家境界。第三,最嚴重的是貪腐橫行,官員惡劣的示範效應,上好之,下必甚之。第四,教育的問題,現在的教育在內容選取上存在很大問題,培養出的都是工具性、單向度的人,對價值取向的培養越來越淡化。另外,如今電視媒體、手機媒體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很多媒體在製造浮華景象,內容越來越空洞、惡俗,造成整個文化氛圍低俗。第五,80後、90後年輕人大多是獨生子女,成長的特殊境遇導致他們養尊處優、敏感孤傲,在物質消費領域容易互相追逐、攀比。

成功的標準究竟應該是什麼?“和睦的家庭”成為首選

趙士林建議,要解決這個問題要法律、道德、教育三管齊下:要用法治精神製造人的平等社會,嚴懲經濟犯罪,不要讓一些人有特權,敗壞社會風氣;中國小道德教育不能政治化,可以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比如古人對義利關係的闡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教育方面,還要從兒童時代就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人格優秀的人樹立為楷模,從而影響青年。

調查顯示,62.4%的人認為金錢不應該是青年追求的人生最高目標,僅12.7%的人表示“應該”。

成功的標準究竟應該是什麼?調查中,“和睦的家庭”成為首選,70.9%的人選擇此項。其次是“實現自己的理想”(69.2%)。第三是“對社會的貢獻”(58.5%)。57.2%的人認為是“成為有修養有道德的人”。47.0%的人選擇了“社會地位”。接下來才是“金錢”(36.6%)和“權力”(27.2%)。

受訪者對於家庭和情感的重視超過對於名利的追求。陳倉認為,這説明許多青年人開始反思和成長。目前我們正處在一個價值多元與共識破裂的時期,迴歸優秀傳統,再造文明理念只是個時間問題。

什麼是成功的標準?陳倉認為,答案在美國文學家愛默生的隨筆裏,關鍵詞是:自立、自強、成長、成熟,這是青年人永恆的奮鬥目標。愛默生的一句話讓他印象深刻:“成功就是經常開心的笑;成功就是得到智者的尊敬和孩子們的愛戴;贏得真誠批評家的欣賞和能夠忍受虛偽朋友的背叛;能夠欣賞美,欣賞其他人的長處;成功就是通過留下一個健康的孩子,或者留下一個修整的花園或者留下更好一點的社會環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成功就是知道至少有一個生命因為您而生活得更輕鬆——這就是成功的意義。”

在江西某高校工作人員韋瑋看來,親情被金錢扭曲的情況在生活中當然有,但絕大多數青年並不是這樣。很多人正逐漸擺正金錢的位置:錢雖然很重要,但沒有其實也無所謂。

陳明説,年輕人要好好考慮一下,賺錢是為了什麼。很多人總説賺到錢才能回報父母,那種不叫回報,其實是虛榮心和扭曲的價值觀在作祟。

任寶菊説,現在有些青年好像把孝順等同於給父母買東西。事實上,父母最高興的事情,就是能見到你。只要心裏裝着父母,有時間就去陪父母,這就是最大的孝心。

哪些領域最不應該被金錢扭曲?調查顯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親情”(90.6%)、“愛情”(84.7%)、“友情”(75.7%)。接下來依次是社會公德(72.8%)、公益(56.6%)、師生情(51.5%)、同事之間(37.2%)。

標籤: 調查報告 金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ppkwo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