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淺談弘揚傳統文化與培養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淺談弘揚傳統文化與培養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當今時代,在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競爭日益激烈,為了生存很多人認為掌握專業技能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我們來告訴大家弘揚傳統文化和培養人文精神有什麼必要性。

淺談弘揚傳統文化與培養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一、積極倡導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融會了中國大地上的多民族文化,同時也包容了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成分而形成的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主體文化。近現代以來,隨着各民族日益深入和廣泛的交往,不同文化的價值日益被人們認識,多種文化模式並存,導致文化之間相互交流、溝通、碰撞已成為文化發展的重要趨勢。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潤於傳統文化之中。傳統文化無時不在對現代人發揮着作用,傳統文化不能迴避也不應迴避。因此,我們應積極倡導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㈠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着令世人驚歎的文化。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習慣及文化積澱,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他包括以下三種基本精神:

1.人文精神。中國古代人文精神的產生和中國歷史的演進是同步的。人文精神重視人的道德修養,培育了中華民族的美德:積極進取,堅忍不拔,敬老養老,救濟孤殘,勤儉節約等。這些美德是我們寶貴的 精神財富。

2.“自然”精神。中國古代各個學派都從不同的 方面探討人和自然的關係,即所謂“天人”關係。“自然”精神推動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天文歷算、農學和中醫學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人和自然的關係不僅在於人類社會要從自然界取得生活資料,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人們從自然界吸取美感,以自然界的某些現象作為原型,進行藝術加工,給生活帶來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這些我們從古代器物,特別是書法、繪畫、文學作品、飲食文化以及園林建築等方面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3.“會通”精神。中國傳統文化是國內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結果,同時也吸收了外國的優秀文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是抱殘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她善於學習各種文化體系的長處,又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豐富自己,這就叫做“會通”精神。

(二)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傳統文化

雖然我國有着豐富的傳統文化,但長期的封建統治思想遺留下來的種種惡習,還有古代圖書中的一些消極因素,使得傳統文化中也有糟粕存在,所以我們要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傳統文化。

1.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誠然,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由多種成分和多種因素構成的複雜有機體,既有“精華”又有“糟粕”,在更多的情況下,又難解難分,不能截然分開,歷代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方面的經典著作,還有我們祖先一直保持的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正直、勇敢等優良的傳統,均為世界矚目。對於傳統文化中積極的一面尤其值得我們珍視。而對於一切不利於我們發展的事物都應該被屏棄。全盤肯定或否定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方法是先人總結出的正確對待事物的方法,我們在對待傳統文化時也應該採取這種正確的態度。

2.在繼承的同時不斷創新

一個民族的文化,總是在繼承和弘揚自身傳統中發展,在借鑑和吸納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中豐富,在反思和推動不斷髮展變化的社會實踐中更新的。為此,在大膽借鑑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的同時,立足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對中國傳統文化做一番梳理揚棄的工作, 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將有助於打造堪以支撐中國和平崛起的宏大文化思想體系,才能使我們的民族文化經久不衰,源遠流長。只有不斷創新,培育出新型的中華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與時俱進,不斷完善。

(三)弘揚傳統文化的意義

1.有利於激發大學生的責任感。

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時代,所革所改的對象主要就是文化傳統,傳統文化早就變得支離破碎、慘不忍睹了。一個民族的歷史悠久,價值就在於有傳統,只講改革創新而不講繼承保守,把傳統丟掉了,歷史再長有什麼意義,又有什麼可自豪的。

"中國傳統文化中凝聚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歷史使命感,它感召華夏兒女胸懷天下,志存高遠,勇擔重任,建功立業。把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當成一種歷史責任,將使我們大學生更有責任感,更加積極向上。

2.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

中國傳統文化愛好和平,追求和諧,有着巨大的包容性,以中庸之道為哲學基礎,體現了人與人在社會關係上的和諧與協調。傳統文化不僅注重社會的和諧,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協調。這些思想有助於實現科學發展觀中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和以人為本的觀念,並能夠推進社會的協調發展。

二、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

㈠關於人文精神闡述

人文精神,是一種關注人生真諦和人類命運的理性態度;他包括對人格、個性和主體精神的高揚,對自由、平等和做人尊嚴的渴望,對理想、信仰和自我實現的執著,對生命、死亡和生存意義的探索,等等。有人將這種對人的、生真諦和人類命運的關注,稱為對人的“終極關懷”。

㈡ 高職大學生應如何培養人文精神

1. 閲讀經典

文化經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豐富的創造力。中華文化經典凝聚着中華民族高超的智慧和偉大的精神,具有豐富的內涵、深邃的思想。中華文化有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優良傳統,中華文化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培養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閲讀文化經典,正是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的重要方式。

2. 內化人文知識

通過學校教育我們獲得了豐富的人文知識,但是有了人文知識並不代表我們就有人文精神。人文知識的呈現可以在口頭上、試卷中;人文精神的表現卻只能在人的情感裏、實踐中、行動上。人文精神的載體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獲得必須經過人文知識的內化、整合而變成主體的意識、思想、情感等生命體驗和善行。.因此,培養人文精神我們 首先要內化人文知識。

㈢培養人文精神的意義:有利於高職大學生塑造良好的形象

大家熟知的某學生在公園用硫酸潑熊,也有大學生用微波爐烤殺乳狗, 這些極端的事例似乎不應該發生在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身上,然而我們的大學生中就有一些人這麼做了。

可想而知他們的人文素養到底多麼的糟糕,所以才會作出極度損害自身形象的事。我們高職大學生要做有知識有修養有文化有素質的現代四有新人,就必須配樣自身的人文精神。

綜上所述

以正確的態度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努力培養自身的人文精神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更是我們當代大學生不可推卸的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在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開拓創新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pzr8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