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調查專題報告(精選3篇)

調查專題報告(精選3篇)

調查專題報告 篇1

近期,XX縣調查隊組織人員就當前農民外出務工及返鄉情況,對澗溝、炎劉、小甸、大順等鄉鎮部分行政村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結果表明:當前農民外出從業總體保持良好態勢,工資水平顯著提升,還鄉人員甚少。

調查專題報告(精選3篇)

一、農民外出務工與還鄉基本情況

農民工是我國特有的城鄉二元體制的產物,是我國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出現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XX縣是農業大縣,同時也是安徽省重要的勞務輸出縣,外出務工收入在農民收入中佔據重要位次,成為農民增收關鍵支撐。近年來,XX縣緊緊圍繞農民增收,大力開展農民技能培訓與勞務品牌建設,強化勞務輸出,常年外出務工及經商人員近40萬人,約佔農村人口的1/3。20xx年國際金融危機過後,長三角、京津唐、珠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就業形勢持續向好,就業崗位增多,工資水平顯著提升,我縣外出從業人口總體保持逐年上漲態勢。據走訪澗溝鎮蔣廟村瞭解,該村現有農户804户,總人口3573人,勞動力1853人,今年外出務工勞動力1132人,佔該村總人口的,同比增長約。具體來看,我縣農民外出從業大體有如下特點:

1、青壯年農民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力軍。農民工監測調查顯示,二季度,全縣110户調查户,外出務工115人,30週歲以下75人,佔外出人口總數的,青壯年特別是“80、90後”逐漸成為XX縣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力軍。

2、從業地區及行業分佈相對集中,“還巢”現象雛顯。XX縣農民工外出從業在地區分佈上主要呈現“分佈較廣,相對集中”態勢,以上海、江蘇、浙江等長三角地區和廣東、深圳等珠三角地區為主導,全國範圍內分散分佈。如受訪的大順鎮餘埠村、炎劉鎮李橋村、澗溝鎮蔣廟村、小甸鎮馬集村,農民外出務工大多集中於上海、浙江、江蘇、廣東一帶。農民工監測調查顯示,二季度,農民工外出以省外居多,並多集中於東部地區,共計96人,佔外出人員總數的,其中,上海67人,佔;江蘇22人,佔;浙江6人,佔。農民工省內轉移依然較小,但“還巢”現象雛現,115個外出農民工中在省內縣外就業19人,佔外出人員總數的,同比增長。安徽作為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重要省份之一,伴隨着合肥經濟圈的迅猛發展,省內就業形勢大好,用工需求逐步擴大,農民工迴流已成必然之勢。從行業分佈來看,多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存在勞動強度大、技術含量低、工資水平不高等特點,主要集中於製造業、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居民服務業,從業人數分別為35人、20人、14人和18人,合計佔外出務工人員總數的。

3、農村勞動力轉移方式多以自發組織為主。農民外出務工,主要靠血緣、人緣、地緣等關係自發組織向外轉移,而通過政府及相關部門有組織的轉移甚少。

4、務農農民的季節性務工呈逐年上漲趨勢。隨着農業機械的不斷普及,農村季節性剩餘勞動力逐年增多,而且剩閒時間越來越長。因此,相當一部分農村勞動力開始利用農閒時間外出打工,農忙季節則回家從事農業生產,其轉移具有明顯的兼業性,兼業人數的多少與時間的長短因家庭勞動力的多寡與勞務收入的高低而不同,兼業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5、農民工外出務工工資性收入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據農村住户調查數據顯示:1—6月份,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元,較上年同期增加元,增長。其中,本鄉地域內勞動得到收入元,同比增長;外出從業得到收入元,佔工資性收入的比重達到,佔期內現金收入的比重為,同比增長。外出務工收入牢牢佔據農民收入的“半壁江山”,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二、農民工返鄉情況

今年上半年以來,雖然全國經濟下行趨勢明顯,但外出務工形勢基本保持穩定向好態勢,外出務工平均工資水平顯著提升。農民工監測調查顯示,二季度,110户調查户,外出務工115人,工資性總收入萬元,同比增長,人均月工資元,同比增長。據對部分鄉鎮部分村調查瞭解,當前外出人員返鄉很少。如小甸鎮馬集村,全村人口4860人,勞動力3254人,外出務工2150人,今年以來,還鄉15人左右,約佔外出務工總數的。據訪問的4個村反映,今年夏收夏種期間家中勞力缺乏的外出人員家庭中存在回鄉的現象,但基本上是暫居,農忙結束後,又返回原務工地。如澗溝鎮蔣廟村,前期夏收夏種農忙期間還鄉16人,絕大多數因為家庭農忙期間缺乏勞力而返回,逗留時間較短,一般7—10天左右又返回務工地。少數返鄉農民工不準備繼續外出,年齡一般在40週歲以上,不準備繼續外出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一是家庭牽掛較多,留在家中照顧老人和帶孩子上學;二是由於缺乏一定的技能,外出從事行業工資不高,且生活開支較大;三是回鄉準備種田,農閒時可以打散工。

三、農民工轉移就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就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和“氣候”,但從一開始就伴生着一系列的問題。從宏觀上看,主要是在政策、制度上存在的制約因素,這些問題將隨着我國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而逐步得到解決。但是,從微觀上看,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仍然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勞動力素質偏低,轉移就業難度大。我縣農村勞動力的素質低主要表現在文化程度低、勞動技能低。現有農村勞動力中,以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為主,大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較少。農民工監測調查顯示,二季度,外出務工115人,國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99人,佔比達到;高中及中專學歷9人,佔比%;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7人,僅佔。而且大多數沒有職業資格證書。農村剩餘勞動力素質、技能低,因而難以進入較高層次的產業,成為制約其轉移就業的“瓶頸”。從長遠看,隨着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術產業的興起,低素質的勞動力的轉移途徑將越來越窄。

調查專題報告 篇2

根據工作需要於20xx年6月參加了省本級培訓基地舉辦的山東省養老服務管理培訓班,遵照學習工作要求,我對濱州市養老服務現狀進行了專題調查。通過對調查數據的統計彙總,獲得了濱州養老服務機構的基本數據。

一、老齡人口的基本狀況

20xx年濱州市城鎮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有55.42萬人,老齡化程度已達14.74%.。高於全國12%和全省14.2%的水平,已經進入老齡社會。老齡化進程提前全國10年時間。預計從現在到20xx年的10年內,全市老年人口數量將比現在翻一番,達到100萬人,到20xx年全市每1.5個勞動適齡人口就將供養一個老年人。養老問題已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二、老齡人口家庭居住模式與環境

濱州市“421”式家庭結構所佔比例越來越大,子女隨着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及本人所受壓力的加大,已經難以在時間、精力上更多地顧及父母及高齡老人,要求年輕人在家照顧雙親及祖父母輩老人幾乎是不現實的。而高齡老人、失能老人除了日常生活和身體照顧需要外,他們在精神生活方面也需要得到不斷的滿足,需要得到感情交流。他們對入住養老機構,接受老年護理及專業服務等方面的需求願望更加強烈。

現代城市住房的.日趨寬鬆,中青年羣體和老年羣體在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方面差異,越來越多的老年夫婦開始選擇和已婚子女分居的方式,初步調查和外地資料顯示,濱州城區有半數以上的中老年人選擇與子女分開居住。其中59歲以下的老年人,80%都選擇跟子女分開過;80歲以上的,有30%選擇獨居。從職業比例看,醫生、幹部、教師中多數人願與子女分開過;工人和農民相對較低。在這種背景下,空巢家庭老人數量不斷上升,未來10年,空巢老人的數量還將大幅攀升,空巢家庭將成為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

中國是一個重視鄰里關係的國家,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隨着傳統社區的消失,更多的人屬於關上門就不知道鄰居姓什麼了,而且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媒體時常有報道老人死在家中無人知道的事。所以有很多子女不放心老年人獨居,而老年人也不習慣獨居的寂寞,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將選擇到養老機構養老。

三、養老服務存在的問題

濱州市目前城鎮養老服務機構缺口很大,基本上處於家政服務初級階段,專業的團隊和服務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從檔次上都沒有形成。我市城鄉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城鄉以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家政服務機構、康復護理機構均為零,與當前養老方式多樣化需求尚有很大差距。

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範圍不夠大,個體私營企業參保率低。政府針對“五保”老人興辦的敬老院供養水平還比較低,公辦的老年福利機構體制不活,入住率偏低。民營養老機構仍處在起步階段,政府缺乏支持政策,規模較小、設施簡陋。護理人員多來自下崗職工和農村打工人員,護理隊伍不夠穩定,經營狀況不佳。造成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缺項、標準不高的現象,生活標準有待提高。政府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缺乏系統規劃,因地方投力限制,投入嚴重不足,硬件設施較為落後。同時,居家養老還處在社區組織的自願服務階段,還沒有建立系統化的低償服務政府補貼機制。老年人文化娛樂場地嚴重不足,設施不夠健全,資金普遍缺乏,影響了老年人蔘與文體活動的積極性。傳統養老觀念束縛養老事業發展。老年人家庭觀念較強,不願離開家人入住養老場所。

四、養老機構現狀與規劃

近年來,濱州市養老制度不斷健全,建立完善了城鎮“三無”和農村五保老年人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制度、城鄉養老保險等制度,養老服務機構和養老服務牀位數量顯著增加,截至20xx年底,全市城鄉各類養老機構119個,養老牀位13354張,達到了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牀位22張。此外,城鎮“三無”、農村“五保”和城鄉低保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保障範圍也在不斷擴大。

《濱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xx年末,市級建成2所以收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為主的規模較大且具有實訓功能的示範性養護設施;每個縣(區)至少建設1處以收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為主的老年養護設施。各級政府要把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編制實施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和基本公共服務規劃時,合理規劃佈局養老服務設施,要組織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並納入城鄉總體規劃。“十二五”期間,市、縣(區)兩級財政將運用專項補助資金,對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和運營、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以及居家養老服務等方面予以補助。

此外還將加強隊伍建設,把建設養老服務隊伍與促進社會就業結合起來,將養老服務技能培訓與技能鑑定納入城鄉就業培訓與鑑定體系。到20xx年末,全市養老牀位要達到2.3萬張,需新增1萬張以上,實現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牀位數32張以上,養護型和醫護型牀位佔到各類養老牀位總量的30%以上,日間照料服務覆蓋全部城市社區和半數以上農村社區,基本實現養老服務信息平台覆蓋全市城鄉社區。同時要加快建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及信息平台,積極探索符合濱州市實際的養老模式。

調查專題報告 篇3

一、調研背景

近年來,隨着全球電子商務高速增長,中國電子商務也急劇發展,電子商務人才嚴重短缺。根據國家工商局統計,中國登記在冊的電子商務企業已達到1000多萬家,其中大中型企業就有10萬多家,以每家大中型企業需要引進1名電子商務人才來計算,就需要10萬名,可見中國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潛在需求是極其巨大的。另外,據專家預計,國家未來10年將有一萬億資金投入到電子商務、電子政務項目建設中,由此將會引發超過200萬的電子商務、政務方向的軟件開發人才缺口。而中國目前包括學校和各類培訓機構每年輸出的人才數量不到10萬人。從目前的供需比例來看,市場上從事電子商務開發人員的數量和質量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據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人士稱,未來數年內,中國的B2B市場將呈現超過100%的高速增長,65%的中小企業急需電子商務人才,供需之間將出現驚人缺口。然而,面對不完善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電子商務人才的就業是令人擔憂的。應該説,現在不是市場不需要電子商務人才,而是電子商務人才如何適應市場需求的問題。

目前,職業學校在電子商務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方面還存在欠缺,從實際情況來看,困擾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還是培養方向問題。許多職業學校不能清晰地界定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將來的就業方向,多數職業學校提出了過於寬泛的“萬能型”培養目標。這種“萬能型”的培養目標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學生的精力和時間有限,同時兼顧多個方向,可能造成學生沒有“專長”;二是以“萬能”為應用目標的電子商務人才並不符合中國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實際需求,企業需要的是能勝任某項具體工作的人才,而不是什麼都懂但又什麼都幹不好的“全才”。分析顯示,絕大部分應屆畢業生之所以不能順利找到工作,不知道應聘何種企業、何種職務是最主要的原因。未能順利就業的應屆畢業生中有76%是因為就業方向模糊。

電子商務是一個應用廣泛的專業,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具體要求。從總體上來説,企業期望的是兼具計算機網絡技術、掌握經貿知識和政策法規、熟知企業運營和電子商務基本流程、具有現代經營意識和戰略眼光的複合型實用性人才。從實際需要來看,企業需要的是“博而專”的電子商務人才。

本次商貿協作組按照國家示範學校重點建設專業的建設標準,對三年制中等職業教育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進行了全面調研。通過收集意見、資料搜索、分析比較、交流座談等多種形式,對目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瞭解,並針對目前培養方案實施情況、教學效果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比對、分析,抓住培養中的幾個重點問題,形成了新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編制工作思路,進一步彰顯了目前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特色。

二、調研內容與對象

(一)對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職業學校情況進行調研

選取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的具有代表性的職業學校進行調研,選取的學校覆蓋了全省各個區域。調研內容主要包括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職業學校情況,各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與主幹課程設置,以及各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的生源情況。

(二)對企業電子商務人才需求情況進行調研

選取招聘網作為主要調查渠道,並結合百度、淘寶等互聯網企業的人才招聘進行調研。調研內容主要包括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就業前景、電子商務專業適合的工作崗位,以及企業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技能要求,並專門針對江蘇省的企業需求進行了調研。

(三)對各校電子商務專業歷屆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調研

通過調研我們瞭解到,目前調研的幾所學校的畢業生主要分佈在江蘇地區,從事的行業涉及面非常廣,也有部分學生自己創業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三、調研分析

本專業主要培養適應江蘇省各類企業實際需求的應用型人才,以蘇州市和無錫市為主,其中需求量較大的企業規模多為500人以下,可見中小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量比較大。對於企業所需的職位類別調查,電子商務銷售人才的需求最大,其次是計算機軟、硬件/互聯網/IT人才。而且此次調查還顯示,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3類――商務類、技術類、管理類。銷售、市場/市場拓展/公關屬於商務類人才;計算機軟、硬件/互聯網/IT、客户服務/技術支持、美術/設計/創意、編輯/文案/傳媒/影視/新聞屬於技術類人才;高級管理、諮詢/顧問屬於管理類人才。

綜合以上調查,進一步明確了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能力要求:

(一)應用電子商務實施軟件平台方面的要求

涉及服務器端操作系統,數據庫、安全、電子商務系統的選擇、安裝、調試和維護。比如Windows、Linux、Unix操作系統等,數據庫有SQLserver、MySql、Oracle等,需要掌握的程序設計語言有C、C++、JAVA等。

(二)電子商務應用層方面的能力

這個層次主要負責網站WEB頁面的開發和後台的技術支持;能夠滿足運作層對技術層的要求;精通ASP等開發工具,能夠獨立開發後台;精通SQLserver,能夠獨立完成數據庫的開發;有開發經驗,能夠讀懂常用的JSP代碼,並且能夠編寫JSP程序;精通HTML/XML代碼,能夠勝任網站策劃、網站編輯等方面的工作。

(三)電子商務運營管理能力

涉及各類商務支持人員,如客户服務,市場、貿易、物流和銷售等諸多方面。要熟悉網絡營銷常用方法,具有電子商務全程運營管理的經驗;能夠制訂、執行與監督網站短、中、長期發展計劃;能夠進行整體網站及頻道的運營、市場推廣、廣告與增值產品的經營與銷售;熟悉網絡、網絡營銷和辦公軟件;負責公司產品在網絡上的推廣;對網絡營銷感興趣,並能很好地掌握電子商務及網絡發展的各種理念。

四、存在問題

(一)課程設置多而不精,並且缺乏相關的專業技術課程。

(二)各課程間結合不緊密,知識連續性不夠,課程的內容銜接與時間銜接不合理,部分課程的排課時間不合理。

(三)專業培養定位模糊,課程內容陳舊,學生培養中缺乏實踐環節或者是實踐環節內容不能夠滿足需求。

五、人才培養思路

(一)減少相關的課程,課程的設置要精品化。

(二)課程的設置要考慮時間與內容的連續性與邏輯性。

(三)專業培養目標要明確,並且增加本專業最新知識的教學。

(四)增加實踐環節的教學與效果,不能流於形式。

(五)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學習能力的培養,不能僅僅關注理論知識的教育。

(六)所培養學生應具備企業所需的基本信息技術技能。主要有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維護和操作、基本網站建設與維護技能、常用網絡數據庫平台的使用、較強的互聯網應用與溝通能力。對應開設的主要課程為:“計算機與網絡基礎”“電子商務網站建設與維護”“網絡營銷與策劃”“圖形圖像處理教程”“電子商務法律與安全”等應用型的課程。

(七)所培養學生要具備企業所需的管理基礎知識。根據調查,三年制中等職業教育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的學生,應具備企業管理所必需的基本管理知識與技能,這樣會更有助於學生對企業信息化管理的理解,對應開設的課程為“企業管理基礎”,使學生掌握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企業管理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

(八)所培養學生應具備企業外貿業務處理的能力。本專業培養的學生應具備從事企業外貿業務處理的基本能力和知識結構,具備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中的企業門户和移動商務的能力。對應開設“國際貿易實務”“網絡營銷與策劃”“電子商務安全與法律”等多門與商務有關的課程,使學生掌握基本貿易理論知識、基本程序和方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4jvmo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