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整改措施 >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稱孝文漢化,是指在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時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是漢化運動,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調製,變革官制和律令,遷都洛陽,改易漢俗等。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資料,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第一階段:創建新制度(主要由馮太后主持)

政治方面採取俸祿制和三長制(設鄰長、里長和黨長),經濟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調製 。 地方上設立三長制。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朝廷採用了大臣李衝的建議,規定: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設一黨長。 推行新的租調製,規定: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一定數量的租調,使農民負擔大大減輕,國家收入增加。

第二階段:漢化

1.遷都洛陽(494年)

2.改變風俗習慣:易漢服、講漢話、改漢姓、通漢婚、定門第、改籍貫

3.學習漢族典章制度:尊儒崇經,興辦學校。

恢復漢族禮樂制度。

採納漢族封建統治制度。

1、政治及經濟方面

班祿制北魏初年,官俸制度沿用「掠奪制」,官員俸祿乃從戰爭中掠奪他人財物,後來國家漸漸安定,官員間貧富差距漸大,貪污成風。故此孝文帝仿效漢人的班祿制,官員每季定時發薪。

三長制北魏初年,户籍制度沿用「宗主督護制」,平民百姓大多因為生計依附世家大族(宗主),成為宗主的私產,中央政府不但難以收税,平民百姓更多受宗主威迫。孝文帝制定「三長制」,以五家一鄰,五鄰一里,五里一黨,各設一長,即「鄰長」、「里長」和「黨長」。有助重新整理户口,方便收税。

均田制均田制」配合「三長制」而行,計口授田,平均土地和牲畜,使平民百姓安居樂業。同時,推行「均田制」,亦可視為北魏政權由遊牧業躍進為農業的過程。

2、習慣與文化

以下這些措施,是為了改變胡人習慣以作的:

改服裝首先改變衣著,命令人民改穿漢服,不得再穿胡服。《魏書‧高祖紀下》雲:「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

改籍貫遷居洛陽的鮮卑人,籍貫不得再稱「代人」,須改稱「河南洛陽人」,且死葬洛陽,不得回到北方落地歸根,又「太和十九年……詔遷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還北。於是代人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這樣一來便可絕代人故土之戀;反之,若不如此,鮮卑終無法成為中原士族。

禁胡語孝文帝實施漢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將語言改變,規定不再説鮮卑複合語,而須改説單音節的漢語,《魏書‧咸陽王禧傳》記載孝文帝言:「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

改漢姓孝文帝下令把鮮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複姓),改為單姓。以下是一些例子:

拓拔(皇族)→元姓 、獨孤→劉姓尊孔子孝文帝遷都洛邑後,立即下令加緊修建孔廟祭孔。又給予孔子後裔土地與銀錢,讓他們可以繼續祭祀這位偉大的祖先。

北孝文帝的改革概述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範圍極其廣泛,內容也極為豐富。總體概括起來有以下四點: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時又頒佈了與之相聯繫的三長制和租調製。均田制使農民分得了一定數量的土地,將農民牢牢束縛在土地上,成為國家的編户,保證了地主們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調製則相對減輕了農民的租調負擔,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從另一方面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第二,實行官吏俸祿制,嚴懲貪污。吏治的敗壞不僅激化了社會矛盾,同時也使統治階級內部產生了矛盾。在這項改革措施中,以“治績”的好壞為標準。整肅了官僚機構,鞏固了封建統治。第三,遷都洛陽。為了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決定遷都洛陽。495 年正式遷都洛陽。第四,革除鮮卑舊俗,接受漢族先進文化。主要內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斷北語、改複姓、定族姓、遷都洛陽等,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1、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標準,將國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給農民耕種,土地不得買賣。均田制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設立三長制:這是北魏基層的行政組織,它的職責是檢查户口,徵收租賦,徵發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長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層政權,取代了宗主督護制,保證了國家對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均田制”,把國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給農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畝,婦女每人二十畝,讓他們種植穀物,另外還分給桑地。農民必須向官府交租、服役。農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歸還官府。這樣一來,開墾的田地多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比較穩定,北魏政權的收入也增加了。

推行新的租調製:規定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一定數量的租調。改革了原來賦税徵收上的混亂現象。使農民的負擔大為減輕。

2、實行官吏俸祿制嚴懲貪污

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俸祿由國家統一籌集,不許官吏自籌。懲治貪污。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轉;

3、遷都洛陽

魏孝文帝是一個政治上有作為的人,他認為要鞏固魏朝的統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後的風俗。同時,北魏自定都平城以來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氣候惡劣,生產糧食逐漸不能滿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處偏僻,使北魏政府很難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區,北方的少數民族柔然也逐漸強大起來,對北魏構成威脅。

為了學習中原先進的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鞏固北魏政權。他決心把國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遷到洛陽。

他怕大臣們反對遷都的主張,先提出要大規模進攻南齊。有一次上朝,他把這個打算提了出來,大臣紛紛反對,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發火説:“國家是我的國家,你想阻撓我用兵嗎?”拓跋澄反駁説:“國家雖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國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險,哪能不講。”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佈退朝,回到宮裏,再單獨召見拓跋澄,跟他説:“老實告訴你,剛才我向你發火,是為了嚇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覺得平城是個用武的地方,不適宜改革政治。現在我要移風易俗,非得遷都不行。這回我出兵伐齊,實際上是想借這個機會,帶領文武官員遷都中原,你看怎麼樣?”

拓跋澄恍然大悟,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張。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親自率領步兵騎兵30多萬南下,從平城出發,到了洛陽。正好碰到秋雨連綿,足足下了一個月,到處道路泥濘,行軍發生困難。但是孝文帝仍舊戴盔披甲騎馬出城,下令繼續進軍。大臣們本來不想出兵伐齊,趁着這場大雨,又出來阻攔。孝文帝嚴肅地説:“這次我們興師動眾,如果半途而廢,豈不是給後代人笑話。如果不能南進,就把國都遷到這裏。諸位認為怎麼樣?”

大家聽了,面面相覷,沒有説話。孝文帝説:“不能猶豫不決了。同意遷都的往左邊站,不同意的站在右邊。”

一個貴族説:“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麼遷都洛陽,我們也願意。”許多文武官員雖然不贊成遷都,但是聽説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擁護遷都了。

孝文帝把洛陽一頭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裏的王公貴族,宣傳遷都的好處。後來,他又親自到平城,召集貴族老臣,討論遷都的事。

平城的貴族中反對的還不少。他們搬出一條條理由,都被孝文帝駁倒了。最後,那些人實在講不出道理來,只好説:

“遷都是大事,到底是兇是吉,還是卜個卦吧。”

孝文帝説:“卜卦是為了解決疑難不決的事。遷都的事,已經沒有疑問,還卜什麼。要治理天下的,應該以四海為家,今天走南,明天闖北,哪有固定不變的道理。再説我們上代也遷過幾次都,為什麼我就不能遷呢?”

貴族大臣被駁得啞口無言,遷都洛陽的事,就這樣決定下來了。

孝文帝把國都遷到洛陽以後,決定進一步改革舊的風俗習慣。

革除鮮卑舊俗,接受漢族先進文化

主要內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斷北語、改複姓、定族姓、遷都洛陽等,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遷都洛陽原因:

洛陽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業之所,也是漢文化積澱深厚之地,遷都洛陽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業之一。作為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這一舉措體現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為何要遷都洛陽,今天仍值得我們去探究。

第一,與傾慕漢族文化有關。孝文帝拓跋宏受過良好的漢文化教育,對漢民族的文化極其崇拜。他從小由其祖母馮太后撫養,馮太后是漢族人,知書達理,聰明果斷,曾執掌北魏大權二十多年,她參照漢族的文化制度,頒佈了許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薰陶下,成長為漢文化忠實的推行者。

孝文帝説過:“此間(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魏書·任城王傳》),這段話清晰表明:為了向先進的漢文化學習,改變本民族的落後面貌,就必須遷都到漢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去,而洛陽是中國文化比較集中的地方。遷都以後,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可見孝文帝遷都與其傾慕漢族文化有關。

第二,統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他不願僅僅做“夷狄”君王,還要做中國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國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國都放在中國正統的國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順。孝文帝曾説:“國家興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裏,因茲大舉,光宅中原。”(《魏書·任城王傳》)這表明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於對廣大中原地區的統治。他關於“帝宅”、“王裏”的説法,説明他要通過遷都洛陽以獲得漢族地主認可的正統地位。另外,孝文帝在遷都洛陽以後,連年對南齊用兵,直到卒於南征的軍事行動中,可見孝文帝還希望通過遷都洛陽達到統一全國的目的。

第三,解決糧食供給問題。平城偏北地寒,糧食產量非常有限。當時有人作《悲平城》詩:“悲平城,驅馬入方中,陰山常晦雪,荒鬆無罷風。”後來,作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隊伍逐漸龐大,糧食供給問題凸顯出來。當時平城沒有水陸漕運,交通極不發達,從關內運糧到平城,不僅費時費力消耗多,成本也極其昂貴。而洛陽處於北方的中心地帶,平原地區,交通便利,遷都洛陽就解決了最根本的糧食問題。

第四,地理環境的影響。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地處偏北,地形多山,氣候乾旱,氣温偏低,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自然條件制約着北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洛陽地處黃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縱橫,素有“九州暖地”之稱,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場所。曾是東周、東漢、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遷都洛陽真乃明智之舉,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第五,減小改革阻力。平城有強大的保守勢力,是改革的巨大阻礙。遷都洛陽有利於減小改革阻力,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

孝文帝遷都洛陽的舉措,不僅展現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結果使洛陽在曹魏、西晉之後再度繁華、輝煌。

孝文帝還是一位卓越的少數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實行漢制與移風易俗

1.易服裝:鮮卑貴族一律改穿漢裝。

2.講漢語:孝文帝宣佈以漢語為“正音”, 稱鮮卑語為“北語”,要求朝臣“斷諸北語,一從正音”。

3.改漢姓:定門第等級。孝文帝下詔,將鮮卑人原有的姓氏改為漢姓。他還參照漢族門閥制度的做法,來確定鮮卑貴族的門第高下,並按照門第高低來選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通過這種政治聯姻把兩族統治者的利益和命運緊密聯在一起,以鞏固統治。

5.改籍貫:凡已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原籍。目的:進一步學習和採納漢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進鮮卑族貴族積極接受漢族文化。作用:促進了鮮卑人對漢族文化的認同,爭取到漢族地主的支持,有力地推動了政權向漢族王朝統治模式轉化。

北孝文帝改革的歷史作用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經濟發展以及鮮卑族進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結果。但從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進了北魏政治、經濟的發展,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鮮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但卻不得不被漢族較高的文化所征服, 並從中吸收了漢族文化精華,更加促進了自身的發展、鞏固了封建統治。同時漢民族也從中吸收了鮮卑族文化中優秀的部分,使自己的發展更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動作用。整個中華民族的文明就是各個民族不斷交流、融合所產生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應該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與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間的尊重與友愛。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鮮卑舊貴族的強烈反對,在孝文帝的堅決鎮壓下才保證了漢化政策的推行,鞏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見孝文帝改革的勇氣與決心以及高瞻遠矚的改革眼光。

但是,在歷史上,一度因改革而強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後僅30餘年便迅速地分崩離析,走向滅亡了,這事實本身就很自然會引起歷史學者對孝文帝改革(尤其是他的漢化措施)的作用與意義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並形成不同的看法。因此,對孝文帝改革持否定態度者也不乏其人(儘管僅佔少數)。早在古代,批評孝文帝漢化政策的言論就多見於有關典籍,馬端臨、葉適、王夫之、趙翼等人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斥責孝文帝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是“好名慕古而不實見國家大計”(《習學記言序目》卷三十四),強調“國勢之衰,實始於此。一傳而宣武,再傳而孝明,而鼎祚移矣”(《廿二史剳記》卷十四)。指出孝文帝是典型的虛偽之徒,“拓跋宏之偽也,儒者之恥也。夫宏之偽欺人而遂以自欺久矣”(《讀通鑑論》卷九)。

整合:

1.北方社會經濟有了明顯發展:農業生產工具得到改進,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糧食產量增多,畜牧業得到發展。手工業生產日益活躍,商業活動也日趨活躍。

2.政權封建化加速:遷都洛陽以後,鮮卑統治者接受了漢族先進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進程,對北魏社會政治生活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促進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北孝文帝改革的歷史意義

有利於我國的民族大融合,有利於我國少數民族的經濟發展,有利於我國少數民族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有利於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也促進了鮮卑族的發展,是鮮卑族最終匯入我國中華民族的大家庭,有利於我國民族的團結。

標籤: 魏孝文帝 改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cuoshi/7j4g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