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棘胸蛙仿生態養殖試驗階段性工作總結

棘胸蛙仿生態養殖試驗階段性工作總結

棘胸蛙仿生態養殖試驗階段性工作總結

棘胸蛙仿生態養殖試驗階段性工作總結

棘胸蛙仿生態養殖試驗

階段性工作總結

棘胸蛙(ranaspinosadavid),俗稱石雞、石蛙,正安本地稱“石抗”。屬珍貴的兩棲動物,主食昆蟲及其幼體,常見個體為0.1—0.2公斤,我們在收集種蛙的過程中發現的最大個體為0.3公斤。棘胸蛙是一種較大型的蛙類,體大肉多而細,味美、營養豐富。據資料介紹,棘胸蛙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葡萄糖、鐵、磷及維生素a、b等10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份。《本草綱目》記載:“石蛙主治小兒癆瘦,疳疾最良,產婦尤佳。”我國人民食用石蛙的歷史悠久,自古以來石蛙就是皇家宮廷的名貴山珍之一,被稱之為“食之長壽,藥用化瘡”的珍貴野味。

目前,國內一些單位和民間個體也在從事棘胸蛙的人工養殖,但由於人工養殖存在技術難度,都未形成規模性的養殖。為了儘快解決棘胸蛙的人工養殖技術,1998年以來,正安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就對縣境內的棘胸蛙資源進行初步調查,發現境內森山密林的小溪幾乎都有棘胸蛙生存,但是個體小、為數不多,很難捕捉,並有逐漸瀕危的跡象。XX年10月,遵義市科技局立項批准正安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實施“棘胸蛙仿生態養殖試驗”,正安縣水產技術推廣站成立課題組,根據棘胸蛙的生態習性開展了棘胸蛙生物學特性調查、引種馴化和人工繁殖等一系列工作。

一、基礎建設

XX年到XX年,我們陸續修建了種蛙池一口130平方米,產卵池19口共48平方米,蝌蚪池一口30平方米,幼蛙池兩口80平方米,商品池兩口1200平方米。日本大平二號蚯蚓養殖面積30平方米,黃粉蟲飼養箱20箱(每箱約裝黃粉蟲5公斤)。

二、棘胸蛙分類地位及生物學特性

1、分類地位:棘胸蛙,屬脊椎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參差亞型目,蛙科,蛙屬,是我縣名貴水產品(目前僅為野生)。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有清熱解毒、滋補強身的功效,食用價值和醫用價值均非一般。

2、形態特徵:棘胸蛙體背為土棕色,頭扁而寬,略呈三角形,前端較尖。頭部的前端有寬大的口,口由上下頜組成。前上方中央兩側有一對外鼻孔。頭部兩側上方有一對眼睛,向外突出,有不活動的上眼瞼和活動的下眼瞼以及瞬膜保護。棘胸蛙的眼球對運動中的物體感覺十分敏鋭,取食時捕捉活動十分準確。雄蛙有聲囊發出鳴叫聲,雌蛙無聲囊不會鳴叫。雄蛙胸部分散着許多黑刺,其基部有肉質疣狀突起,故名“棘胸蛙”,雌蛙胸腹面光滑無黑刺。棘胸蛙四肢特別發達,前肢較短,具四指,指間無蹼。後肢特別粗壯有力,趾間全蹼,便於游泳活動。

3、生活習性:棘胸蛙喜棲息於草木叢生、陰涼安靜、清水長流的山澗小溪的自然洞穴或石縫中,典型的夜間覓食。以昆蟲及幼體、蚯蚓、蠅蛆、小螺、小蝦、小魚等動物活餌為主,不攝食死的或不動的食物。棘胸蛙屬變温動物,適宜水温16℃—30℃,最佳水温22℃—28℃。當水温降至10℃以下時冬眠,當水温超過30℃時會出現夏眠,均不吃食。

三、引種馴化和種蛙飼養

1、引種馴化:XX年6月,我們開始着手調查境內棘胸蛙的生活習性,並根據棘胸蛙的生活環境仿建種蛙池一口,水深1米。在池中造洞穴假山一座,供種蛙白天休息藏身,池邊建活動台種植花草供種蛙夜晚活動採食,並在假山與活動台之間搭建餌料台供人工投餌用。至9月底,收集種蛙80多隻,我們採用蚯蚓和蠅蛆投飼馴化,效果很好。一隻種蛙可採食4—6釐米的蚯蚓5—8條(蠅蛆不變觀察未作統計)。由於防逃設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此次收集的種蛙幾乎逃光。XX年6月,我們重新加固了防逃設施,收集種蛙60多隻,由於天然餌料難於採集,種蛙飢餓逐漸逃跑。從8月份開始,我們着手研究種蛙活餌黃粉蟲,並飼養成功,從此解決了種蛙的鮮活餌料。

XX年10月,遵義市科技局(本文章來源於“文祕114”!)立項批准正安縣水產技術推廣站實施棘胸蛙仿生態養殖試驗。我們利用有限的資金多次加固防逃設施和飼養了日本大平二號蚯蚓為種蛙餌料,到XX年7月,一共收集種蛙160餘隻,大部分種蛙個體較小未發育成熟,我們用黃粉蟲、蚯蚓飼養種蛙長勢很好,蛙體健狀,未出現死蛙現象。

2、種蛙飼養:在我縣,野生棘胸蛙在自然條件下產卵時間為5月中旬至9月。我們在XX年6月15日對棘胸蛙進行生物學測定解剖中發現,雌蛙個體在0.15公斤就達到性成熟,懷卵量650餘粒,只是卵粒成熟度不一致,有些呈桔紅色,有些呈乳白色,這説明棘胸蛙卵粒在一年可能多次發育成熟產卵。為使種蛙發育良好,我們利用種蛙夜間攝食的習性,在晚上20:00—20:30分一次投喂足夠的活餌,保證第二天只有一些零星的殘餌,同時使用燈光引誘蚊蟲和飛蛾供種蛙食用,這樣就能保證種蛙正常發育生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餵養,性腺發育較好的雄蛙會開始高聲嗚叫,雌蛙腹部充實、飽滿、柔軟。

四、人工繁殖技術

1、產前種蛙催熟:由於我們引進的是野生蛙種,對催產藥物非常敏感。為防止未成熟的蛙卵被強制催熟流產不能受精和已成熟卵過熟流產不能受精現象。因此,我們對性腺發育較明顯的雌蛙不注射催熟藥,只對性腺發育較差的雌蛙注射催熟藥。

2、產卵孵化:6月22日,我們經過檢查,對性腺發育相對較好的4對種蛙進行催產注射,由於第二天(6月23日)單位另有特殊工作安排,此次沒有對注射藥物的種蛙進行詳細觀察和記錄。7月21日結束單位安排的工作後,種蛙已產卵並孵化出蝌蚪。

7月26日,我們對新收集的兩對種蛙(2雄2雌)進行催產注射,注射藥物6小時後雄蛙鳴叫聲頻繁而宏亮,28日早上檢查產卵池,發現已產卵約300粒,晚上22:00檢查蛙卵時發現有一對蛙在抱對。31日早上檢查產卵池時發現又產卵約360粒(沉入水底的未作記錄)。我們移取了86粒蛙卵放入孵化箱孵化觀察胚胎的發育變化,4天后蝌蚪開始陸續破膜而出。到8月底,我們共繁殖棘胸蛙蝌蚪6000餘尾。根據我們現在收集的種蛙量和前幾次的繁殖經驗,到9月底有可能繁殖蝌蚪達10000尾。

五、蝌蚪培育

我們採用是土池培育蝌蚪,除了投喂少量的麥夫,主要是結合蝌蚪野外採食的習慣,投喂營養價值較高的牧草和菜葉讓其腐爛變成腐蝕質供蝌蚪採食。池內長期保持有微流清水。其中6月份孵化的蝌蚪到8月中旬已長出前肢。其餘的也長勢良好。

六、存在的問題

1、由於資金不足,防逃設放不完善,造成種蛙逃跑的損失。

2、現有的基礎設施還達不到適應棘胸蛙繁殖生長的技術要求。

3、由於經驗不足,造成管理疏忽不到位。

七、XX年試驗工作安排

1、繼續爭取資金投入,加強防逃設施建設和產卵、孵化等基礎建設以適應棘胸蛙繁殖生長的技術要求。

2、加快黃粉蟲、蚯蚓等鮮活餌料的培育進度,以滿足棘胸蛙攝食生長髮育的需要。

3繼續收集蛙種,使能繁殖種蛙數量達到100對以上,爭取繁殖蝌蚪數量達到XX0只,使科技成果早日轉化成經濟成果,並投放一定數量的幼蛙迴歸大自然。

正安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棘胸蛙仿生態養殖試驗課題組

XX年八月二十日

(完畢,全文共2894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ngxuan/39wp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