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跟崗日誌 第六天

跟崗日誌 第六天

時間:12月6日

跟崗日誌  第六天

地點:廣州白雲區景泰國小

主持人:景泰國小教科處

活動主題:1、聽課、學習;2、聽陳建偉教授的講座

主要內容:1、聽課(a、柯子嶺分校李翠玲老師《time fofschool》,b、景泰國小教導主任劉冬梅《難忘的一課》),學習;2、聽華南師範大學、《語文月刊》主編陳建偉教授的講座。

體會和收穫:

柯子嶺分校李翠玲老師《time fof school》我的意見:

值得學習之處:

1、老師的口語講得非常流暢,全堂課全用英語和學生進行教學交流,並且老師要求學生不要講中文,這樣老師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很好的英語交際環境,學生學起英語來就比較容易。

2、邊學單詞邊學句型,把單詞置於句型中去學習,改變了以往老師先教單詞、再教句型的傳統教法。這樣更利於學生理解、掌握單詞和句型,從而進行靈活運用。

3、學單詞用實物展示,更利於學生加深學生的印象。

商討之處:

1、“寓教於樂”,特別是英語課,更應這樣。本節課還沒有完全放開,沒有讓學生和老師真正互動起來,沒有完全把學生置於遊戲中。

2、關於本節課獎品的問題,老師給答對的同學每人發一顆糖,這樣做,我認為不太好:a、學校不允許帶零食,老師卻在班上發糖,導向不好;b、不是每節課都能這樣的,常態課怎麼辦?難道每天老師都去發糖嗎?

3、本節課安排的教學內容容量夠過大,學生沒能很好接受。

景泰國小教導主任劉冬梅《難忘的一課》我的意見

值得學習之處:

1、導入自然,且突出重點。特別是學生讀課題是,老師反覆強調“這是一堂什麼課?”,突出了“難忘”這個詞語。

2、本節課老師注重教給學生學習、閲讀、理解詞語等方法,非常值得學習。學生學到學習方法比學到知識更為重要。真所謂“受之魚不如授之漁”。本節課很多學習方法非常好,比如略讀課文要注意“導讀的語言”,如何理解詞語,如何分析自讀課文等等。

3、思路清晰,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先整體感知,再進行課文內容分析,抓住重點,把感情昇華到高潮,在進行拓展延伸。

4、老師善於抓住重點詞、重點句去理解課文內容,去突破文章重點難點。

5、引導學生把重要的東西(知識)用各種形式收集,學生自己建立“資料庫”。這一點非常值得學習,資料庫可以以剪貼報、手抄報、博客、筆記本等新式。

6、拓展延伸部分非常成功,更是把學生的感情推到一個新的高度,突出了單元主題。

7、班級建立博客交流,很有特色,值得學習。

商討之處:

1、學生的預習可以更多要求學生去解決字詞,查字典詞典,學生完全可以做到哦,對課文進行理解,弄懂寫了什麼人,發生的時間等等內容,多對課文讀幾遍完全可以做到。這些解決了,課堂上只做一個“預習檢查”,效果會更好,也便於節省時間。這樣其實也是教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聽華南師範大學、《語文月刊》主編陳建偉教授的講座的體會

重要語句摘抄:

1、教師的角色的轉換,不能再是傳道、授業、解惑(韓愈),應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

2、備課要為學生準備一個學習的路線。

3、學習型的社會到了,老師不能滿足只教知識,而是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習經驗。

4、教材不等同於教學內容,老師要從教材中提煉出教學內容。

5、我們的教學應該用學生的問題來教學,根據學生的需求來教學。

6、推薦書目:《教育走向生本》《課堂教學的領導力》

7、理解四大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發展理論、有效教學理論、反思式教學理論

8、教學步驟一定要清晰,一定要連貫,不要有很大的思維跳躍,中間要有過渡,要有銜接。

9、教學過程是一個由“形”到“神”的過程。

10、每一個教學步驟見有一個嚴密的關係,有邏輯的關係,不能顛倒。

體會:

聽了陳教授的課,聯繫跟崗學習第二天教育廳教研室楊建國《新課程語文標準修訂情況》講座,我對新課程的改革有了更多的思考,我在網上了摘錄了這些文章讓自己有空好好讀讀,同時我也想就自己的觀點談一些看法,並以論文的形式寫下來:

如何看待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兼與鍾啟泉教授商榷

如何看待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方向

——兼與鍾啟泉教授商榷

解特 例

文章摘要:由於教育與社會、教育教學內部之間的矛盾的存在,我國的基礎教育必須進行改革。而目前所進行的新課程改革以西方後現代主義、建構主義為核心的理論基礎在理論上值得商榷,在實踐上也造成了混亂和危害。可以説,從xx年以來所進行的新課程改革方向是錯誤的,是值得我們進行反思的。

關鍵詞:穩健的改革論激進的改革論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教學認識論教勞結合

華東師範大學鍾啟泉教授將在《全球教育展望》xx年第9期刊登一篇名為《課程人的社會責任何在?》的文章(以下簡稱《鍾文》),文章中稱“穩健的改革論”千方百計的阻撓改革、反對改革,是“保守主義”,並對目前所進行的新課程改革輕視科學知識的傾向斷然否認,文章中還指出目前所進行的新課程改革方向上完全是正確的,作為一個“課程人”不能干擾改革方向。王策三先生已經撰文從事實上、從學理上已經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另外還有很多的學者、一線教師對此也發表了不同的看法。所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認真反思的。

一、“穩健的改革論”是否反對改革?

我國的基礎教育必須進行改革這是眾所周知的,是從來也沒有人反對的。由於現階段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程度不高,社會的發展和人的發展不可避免的發生矛盾,這種社會中的矛盾必然的反映到教育領域,不可能滿足絕大多數人對教育的需求。另外在教育、教學中,社會要求、兒童興趣愛好與知識三者之間的不平衡從而造成了片面追求科學知識,忽視兒童的興趣或者是重視了兒童的天性卻忽視了科學知識的傳授,這些顧此失彼的矛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是迴避不了的。由於教育中這種矛盾的存在,為了適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了照顧兒童的天性,就要求我們必須進行基礎教育改革,這是誰也沒有反對的。我國的教育,包括基礎教育課程和教學必須改革。[1]而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卻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改革策略:一種是激進的革命論與穩健的改革論1,穩健的改革論認為在新課程改革中應該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以教學認識論為理論基礎,重視知識傳授,重視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用穩步推進的方式進行改革,而反對新課程改革忽視我國的實際國情,斷然與我國的傳統教育割裂,以後現代主義、建構主義為核心的理論基礎,輕視科學知識的傳授,否認教師的主導地位的做法。而在鍾文中卻把這種事實性的東西拋到了腦後,認為穩健改革論公然舉起“為考試而教,為考試而學”的旗幟,否定已經成為國策的素質教育[2],穩健改革論實際上是一種“保守主義”,死抱“應試教育”不放,這真是黑白不分,滑天下之大稽。以西方後現代主義、建構主義為核心的理論基礎指導我國的新課程改革在理論上是不恰當的,在實踐中也造成了困惑和危害,是應該允許有質疑的聲音的,而且也是很正常的,而不能認為有不同的聲音就是反對改革,與改革唱反調,因為這不是意氣之爭,這是關係到千家萬户的切身利益,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提法恰當嗎?

新課程改革與80年代以來進行的基礎教育改革出現斷裂,分成“兩股道”。從xx年開始的新課程改革輕視知識傳授、否定教師的主導地位、輕視甚至否定傳授——接受的教學方式為特點,這是根本性的方向錯誤,是必須予以重視和批判的。在這一點上,很多的專家學者、一線教師已經廣泛的發表文章,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但是這種關係到新課程改革方向的意見和看法,並沒有得到新課程改革者的足夠的應有的重視,並被他們認為這是在為“應試教育”辯護,是十足的保守派。

“應試教育(追求升學率)”現象的存在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發達在教育領域的直接反映。追求升學率現象具有客觀必然性、歷史合理性與現實不可避免性,任何道義譴責、情感憤慨、善良願望,都是實際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3]而且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應試教育(追求升學率)”不能夠表徵我國基礎教育的基本特徵的,我國教育界知名學者王策三先生已經從理論上進行了深刻的分析,這是值得改革者認真加以注意分析的,否則很可能就會一葉障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應試教育(追求升學率)”現象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在歷史中產生,終究會在歷史中消失。目前我們必須正視這個現實問題,從理論上加以研究説明,在實踐中積極的創造條件,遵循教育規律,積極的改革高等院校的招生考試,從法律上制裁社會腐敗之風的盛行。實際上在這些方面我們已經取的了很大的成績。

關於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錯誤説法,王策三先生已經做了很深刻的分析。王策三先生並沒有像鍾文中所説的否定已經成為國策的“素質教育”,也不是贊成不是我國基礎教育基本特徵的“應試教育”,而是認為“應試教育”是我國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在教育中的具體表現,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不是根本對立的關係,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他已經從邏輯上論證了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不構成事實上的對立,而是人為的對立,並且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轉軌的説法與我國實施的20多年的基礎教育不符,並且進一步分析指出了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提法給我國基礎教育帶來的混亂和危害。2而在鍾文中,卻對我國基礎教育20多年的取之不易的成果於不顧,把“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危害任意誇大,以點帶面、以偏概全,把“應試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對立面進行嚴厲的批判,仍然固執己見,認為“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是不可調和的兩種教育思想”[4]。事實上,從xx年以來實施的以“新理念”為指導思想的新課程改革已經在實踐中帶來了嚴重的危害。新理念已經“在實踐中已引起教學上的混亂”,“廣大的中學教師拿到新教材後無所適從”;“特別是西部邊遠地區的老師,他們缺少教具,也沒有多媒體,教材中大量所謂貼近生活的實例農村孩子都沒有聽説過,不知道怎麼教了。”[5]。這是來自教學一線真正的聲音,也是有權威性的聲音,我們應該予以重視,而不能對此於不顧,激進改革派不是早就宣稱,“絕大多數的一線教師不合格”了嗎?這不就是你們所謂的“新理念”在實踐中破產的最好的證據嗎?

三、新課程改革到底有沒有輕視科學知識的傳授?

目前穩健的改革論與激進的改革論爭論的焦點問題之一就是新課程改革是否輕視了科學知識的傳授。在《鍾文》中,對此大喊冤枉,認為這完全是混淆視聽,無稽之談,實際上真的如此嗎?“穩健改革論”積極評價了我國20多年來的基礎教育改革的成果,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為指導,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並積極吸收國外先進的理論思想而發展來的教學認識論為理論基礎,堅持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形式,社會實踐和課外活動為輔,堅持教師的主導作用,堅持認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造就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途徑。而從我國的教育方針來看,也能看出要想造就全面發展的人就必須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原則。雖然我國的教育方針歷經數次改動,但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基本原則是從來沒有動搖過的。“教勞結合”是一種原則,其實質是教育與生產勞動之間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相互滲透,其形式是多樣的,不簡單是“教學加生產勞動”。[6]而教勞結合的原則在學校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體現就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形式進行科學知識的傳授。而所進行的素質教育必須以傳授科學知識為主要形式,而不是課上“應試教育”,課下“素質教育”,任何忽視、脱離科學知識的傳授都不可能羽化出素質。而激進改革論認為“教學認識論”不是什麼新東西,是從凱洛夫教育學那裏搬來的[7],而且認為凱洛夫的教育學是斯大林式的專制主義的產物,新課程改革必須與凱洛夫教育學徹底決裂。我認為在這一點上鍾文中至少在兩個方面犯了錯誤。其一,我們應該客觀的對凱洛夫的教育學進行批判,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能意氣用事。在文革期間我們是吃過這方面虧的,文革以前不加分析的全盤接受凱洛夫的教育學,在文革中又全盤否定,同樣在對待以杜威為代表的實用主義上也犯了同樣的錯誤。歷史的教訓我們應該加以吸收。其二,教學認識論是一個不斷髮展、不斷創新的體系,已經不是完全照搬凱洛夫的教育學理論。教學認識論是一個高度概括的具有開放性的體系,它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積極吸收先進的思想理論,是凱洛夫的教育學理論的發展,也是我國現階段教育在教育理論上的具體表現。由於新課程改革斷然否認了以教學認識論為理論基礎,而以西方的後現代主義、建構主義等混雜理論來指導新課程改革,從而否認客觀知識的存在,科學知識的真理。而在活生生的教育教學中的表現就是課堂教學生活化,堅持教學回歸生活、迴歸社會實踐,而在教學方式上輕視甚至否認傳授——接受的方式,採取師生間對話互動的形式,否認教師的主導地位,從而學生的主體性也虛化了。這種忽視科學知識的傳授在制定課程目標上也有所體現,在新課改中提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而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重要地位並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和説明,在《鍾文》中更是赫然地拋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認為它是從蘇聯搬過來的,已經落伍了。眾所周知,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重視,以及在這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是我國20多年來基礎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這在國際上也是公認的,而它卻居然被鍾啟泉教授否定了,豈不怪哉。這是堅持以後現代主義、建構主義為核心的理論基礎邏輯上發展的必然結果。後現代主義、建構主義、人本主義、實用主義等西方理論都有某些片面的深刻性,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加以吸收,但是以此作為我國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卻是有待商榷的。這種以輕視科學知識的理論基礎已經從理論走向實踐並且已經在實踐中帶來了危害。在很好的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數學課程標準中“完全另起爐灶”,“均代之以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四大板塊”;“代之以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使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甚至連“平面幾何”這個詞都不見了,只許説“空間與圖形”;“知識的講授跳躍雜亂”[8]。以此看來,“激進改革論”名義上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重視科學知識的傳授,實則已經以西方後現代主義、建構主義為核心的理論取代了馬克思主義,已經違背了黨的教育方針,脱離了我國教育現實土壤。可見“穩健改革論”所説的新課程改革中輕視科學知識的帽子也並不是隨便亂扣的,並不是空穴來風。這是值得必須平心靜氣做下來認真商榷的,而不能動輒就以國務院、教育部的名義任意恐嚇甚至棒殺來自理論界的不同的聲音,對來自教學一線的教師的聲音也不聞不問,這不是作為一個“課程人”應該具有的風度和氣量,也是與我國的政策相悖的。以後現代主義、建構主義為核心的理論基礎的新課程改革在5年來的實踐中已經充分暴露了它的缺點,已經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引起了混亂;幸好羣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絕大多數的教師還是在堅守着自己的教育理念,還在延續着20多年來我國教育改革中所取得的經驗。“新課程理念”在教育實踐中的遭遇已經證明了以它為指導的基礎教育改革方向是錯誤的,並且還將不斷證明着它的錯誤和危害,並最終走向失敗,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註釋:

1詳情請參照王本陸.論中國國情與課程改革[j].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xx,4.

2詳情請參照王策三.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再評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提法的討論[m].北京大學教育評論,3.

參考文獻:

[1][5[8] 王策三.關於課程改革“方向”的爭議[j].北京:教育學研究.xx,1.

[2][4]鍾啟泉.課程人的社會責任何在?[j].上海:全球教育展望.xx

[3]王策三.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再評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提法的討論[m].北京大學教育評論,3.

[6] 孫振東.學校知識的性質與基礎教育改革的方向[m].教育學報,2.

[7] 張華.試論教學認識的本質[j].上海:全球教育展望.xx,6.怎樣看待新課程改革

寧鄉四中周文明

摘要:普通高中教育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新課改在培養目標方面,要求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學與人文素養、環境意識、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新課改的教學不是傳統教學的翻版,也不可能是全盤否定傳統教學基礎上全新套路,而是在遵循教學規律上的新舊教法的融合與提煉,是帶着深深個性烙印的重組與整合。教學永遠沒有一個固定的模樣,真正的教學永遠是多姿多樣,異彩紛呈的。嘗試給學生探究的機會,給學生一些期待,通過較多的途徑,讓其嘗試,撞擊成功,鑄就成功。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培養目標教學規律靈魂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重大創新和突破。這場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可以説,新課程改革將使教師隊伍發生一次歷史性的變化。新課改對學生的培養提出了新的培養目標,如何適應這一新有要求?處理好這一新型關係?每一位教師都將在這場變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一、高中新課程改革提出了學生培養具體目標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慕菊説,此次高中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學生要“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普通高中教育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這是我國在普通高中首次提出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概念。

新高中課程改革在培養目標方面,要求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掌握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判斷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學與人文素養、環境意識、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其具體目標:

一是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內容,增強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的聯繫,拓展視野,引導創新與實踐。

二是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和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構建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

三是創設有利於建立新型學習方式的課程實施環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是建立與新課程配套的評價機制,改進校內評價,推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探索建立課程實施質量的監督和調控機制。

五是賦予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課程自主權,為學校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因地制宜地開發學校課程和學生有效選擇課程提供保障。

二、新課改的教學應遵循教學規律的新舊融合與提煉

1.教學不僅是給予,更應是期待

教學是給予,把規律性的東西直接給學生,這是沒有疑問的,學生直接接收教師傳授的前人的經驗這個不錯。新課改提倡的教學就不單單是給予,而應是在給予學生的同時要嘗試運用激發、期待等方式,喚起學生求知慾,讓學生親手探究探究,親自嘗試嘗試。大膽給學生信任,給學生期待。充分尊重學生的智慧,把學生看作是具有創造性的生命主體。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很多時候教師低估了學生的潛在能力,覺得這個太難那個太複雜,學生肯定做不來,因而不給學生嘗試的機會。這樣一來,學生潛在的創新思維就被這種新課程改革“好心”給抹殺了。嘗試給學生探究的機會,給學生一些期待,通過較多的途徑,讓其嘗試,撞擊成功,鑄就成功。就算不一定能做到我們所預期的那麼好,但也説不定會出現我們想象不到的一些意外與驚喜。

2.教學不僅是傳授,更應是放飛

教學中,教師通過講授來傳授知識,這是最基本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這個不能因為落實新課改而作簡單的否定。但僅僅停留傳授上,教學就會枯燥、單調,而失去藝術魅力,使學生由人變成了接收知識的容器。

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1992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埃德蒙·費希爾曾忠告中國學生:“除了學習紮實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留點時間去夢想。”他認為把太多信息塞入大腦,會讓學生沒有時間放鬆,沒有時間發展想象力。想象的天空星光燦爛。而要看到這星光燦爛的情形,還必須讓學生要有一雙騰飛的翅膀。新課改,就是要想方設法放飛學生,鼓勵學生能飛起來,讓他們自由翱翔,我們教師再不能滿足於做一個只會傳授知識的教書匠,更不能簡化成一個只會組織考試、閲卷的機械工具。我們要多吸收新鮮的東西,勤琢磨,敢創新,做學生心靈的朋友,樂於開啟學生的思維,放飛學生的想象。愛因斯坦曾坦言,他從不記書上查得到的東西。他是要為腦袋騰出足夠多的空間來,好讓他橫生妙思、自由飛翔。

3.教學不僅是解讀,更應是點燃

新課改的課堂應該是促進學生髮展的課堂,解讀是必要的,但只停留在喋喋不休的解讀上,那是遠遠不夠的。要嘗試用自己思想的火種點燃學生思想的火花。

曾聽説,美國教育代表團到內地聽一堂優秀教師的課,教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學生均給予滿意的答覆。該講的都講到了,沒有什麼疏漏,學生配合得天衣無縫、相當完美。課後,執教老師、陪同的領導都感覺良好:給中國人爭了面子。當徵詢美國教育同行的意見時,他們説了一句十分耐人尋味的話:既然學生已經全部都會了、懂了,教師上這堂課還有什麼意義?因為它根本沒有促進學生髮展,沒有讓學生經歷由不知到知的探索、思考過程。這不過是一次師生同台的表演,表演了中國課堂教學的過程,表演了中國公開課的做秀成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的教育教學過於強調規範、標準,在整齊劃一中消弭了教學的豐富性與複雜性,在追求共性中扼殺了教師的教學特點,在強調同一標準時壓抑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確實,時到如今,光講解難以完全體現新課標的理念。新課改的教學還應創設一個釋放學生心靈的場景,讓學生在思維的交鋒中,情感的碰撞裏,實現真正的知識建構。讓學生充分地説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問題讓他們去議,答案讓他們去辨,結論讓他們去得。教師要當好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教師要在課堂中和學生一同成長。這裏“愚公移山”可能並不是惟一的好辦法,“相對論”也並非不可超越。在這個意義上,“釋放”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種探索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重要的是使學生明白結論總是暫時的,探索無止境,並達到觀點的交流直接豐富學生自己的思維,促進認識的發展。讓學生親歷領悟和體驗,因為結果重要,過程更重要;知識重要,方法更重要。新的課堂教學更應促進學生知識和思維的並進與發展,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與超越。

4.教學不僅是説教,更應是呵護

教師們都把竭盡所能的做到傳統意義上的説教、指點,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但是,我們是否想過,在成天干巴巴的説教與嚴格要求中,有時會適得其反。如若嘗試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痛苦和煩惱,給些呵護,會比説教更具有教育性。

在《人生的偶然》中有這樣一個精彩故事:她十六歲時,很平常,學習下等,常和一些社會上打工的女孩混在一起。那時她八年級,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裏。一次期會考試前,她得知另一所學校已經考過,於是得到了一張試卷。她幾乎把它背了下來,如果按她的真實水平,只能考30多分吧,但那次她考了全班第一。讓她沒想到的事還在後邊,所有人都懷疑她作弊了,但就是作弊也不可能考98分啊,只有老師表揚並鼓勵了她,説她進步很快,以後肯定還會考出更好的成績。那一刻,她差點流淚了,她沒想到老師相信她,況且同學們對她的羨慕讓她體會到了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喜悦和興奮,原來,學習好了可以如此自豪!從那以後,為了證明自己沒有作弊,為了對得起老師那句話,她發了瘋一樣開始學習,並從中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不久,她的學習成績果然躍居全班第一。一年後,她考上重點高中。三年以後,她考上了北大。幾年之後,她去美國留學了。十幾年後她回母校作報告,説了自己的故事。當時已經白髮蒼蒼的老師對她説了真相:“孩子,當時我就知道你是作弊了,因為以你的能力不可能考98分。但我想,也許你能從此發憤,所以我給了你鼓勵和信任。”那一刻,她的淚水流了下來,在人生最關鍵的時刻,那個最明白她的人,沒有把她當賊一樣揪出來,而是給了她鼓勵,讓她的人生從此與眾不同……真心佩服這位老師,竟用如此的謊言編織了一個教育的意外精彩。只要我們心中蓄滿愛,悉心呵護學生的自尊,我們也會上演出教學精彩的樂章,也許一個不起眼的教學細節,能從此改變學生的整個人生。生命需要呵護,呵護孕育着創造。我們面對的學生不應是盛知識的口袋,不應是考取分數的工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學生是鮮活的生命體,他們不但需要知識,而且更需要具體地理解與信任、寬容與呵護。

我認為,新課改的教學不是傳統教學的翻版,也不可能是全盤否定傳統教學基礎上全新套路,而是在遵循教學規律上的新舊教法的融合與提煉,是帶着深深個性烙印的重組與整合。不是一個統一的、現成的套路,而是因人而異,別具一格的。它又是動態發展的,在不斷探索的流程中誕生,在不斷的矯正中充實,在不斷的充實中發展着的,教學永遠沒有一個固定的模樣,真正的教學永遠是多姿多樣,異彩紛呈的。

三、處理好新課改中的若干關係

1.更新觀念

我們要更新的是陳舊、過時的教育觀念,而不是一切教育觀念。有些教育觀念如“有教無類”、“教學相長”、“因材施教”等等,千百年的實踐證明它是正確的,至今還是適用的,就應把它發揚光大;有些教育觀念如韓愈的“傳道、授業、解惑”,在當時是正確的,現在只要賦予它新的時代內涵,就可以繼續發揮作用;有些教育觀念如“分數高、升學率高就是質量高”,雖然成了許多人包括一些政府官員和家長的共識,但因為它不全面,就應加以更新。

2.能力培養

強調培養人的能力、情感、態度,並不是否定知識的重要性。紮實的知識功底是提高能力、豐富情感、形成積極態度的基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提法是對的,但不能由此得出傳授知識不重要的結論。不要把“學會”與“會學”對立起來。不能因知識更新快,就不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相反,越是知識更新得快,越要有廣博的知識視野、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良好的知識素養。當然這裏指的不是過時的知識,而是不斷更新的知識;不是一般的知識,而是對人、對社會、對知識發展有重要價值的知識,尤其是基礎知識。

3.主體性問題

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並沒有否認教師的重要作用。相反,教師的責任更加重大,對他們的要求應該更高。不能把學生主體性與教師主導作用對立起來。而學生的主體性在不同年齡和學習階段表現是不一樣的。在幼兒園和國小階段,學生的自立能力還很有限,知識很有限,教師的主導作用就很大。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他們的主體作用才能逐步表現出來。主體性問題還涉及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不是教育一家就能完全解決的。

4.學習模式

課堂學習的模式包括接受模式和發現模式。在人的認識活動中,二者往往相輔相承、結伴而行。一個人在一生中,即使學識很淵博,也不能排除接受性學習。不能把接受性學習與注入式教學、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劃等號。強調研究性、探究性學習,並不排除接受性學習的必要和重要。在一定意義上,研究性、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理念、原則和學習方式,它應滲透於學生的所有學科、所有活動之中。現在把它作為一種課程形態,是為研究性、探究性學習的充分展開提供相對獨立、有計劃的學習機會。在強調研究性、探究性學習的同時,要着力改善接受性學習,積極探索接受性學習的新形式。一堂課究竟採取何種學習方式,要因人、因時、因課制宜,不能一刀切。

5.創造性思維

培養創造性思維不能只強調培養髮散思維,因為創造性思維活動是發散思維與複合思維共同運作的過程,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融合的產物,是人類左右大腦皮層中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共同作用的結果。只有二者協調發展,才能形成高水平的創造性思維。發散思維必須在明確任務及問題要求的前提下進行,也就是在複合思維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同時,發散思維的結果並不都是有意義的,必須進行復合,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6.電腦與人腦

我們強調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但不能取代教師的職能。師生交往中情感的交流以及它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電腦無能為力的。如果只用電腦,就會帶來“文化生態危機”。隨着電腦的廣泛應用,不需要對一般的知識死記硬背了,但這不等於不要對記憶能力進行訓練。有些定理、公式、名篇名句,還需要熟讀背誦,以便感悟、掌握和應用。

7.課堂形式

教師“滿堂灌”不對,“滿堂問”、“滿堂轉”也不好。我們要求的是思維的活躍,讓學生在課堂上都能開動腦筋,積極去思考問題、鑽研問題,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而不是追求表面、形式的活躍。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生的參與是正確的,但要區別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參與,是實質參與還是形式參與,是全員全程參與還是部分人局部的參與。搞滿堂問,學生怎能有時間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學生窮於應付,又怎能充分發揮主體性?教師又怎能通過多問達到激思、激疑、激趣、激創的目的?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也要選擇重點加以講解或引導學生探究,而不能一味地按學生的提問組織教學。合作學習要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生自己還沒來得及好好學就要求他們討論,這不是真正的合作,也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8.賞識激勵

對學生要賞識、激勵、寬容,堅持正面教育,以表揚、鼓勵為主,但這並不意味着排斥、否定必要的批評和懲罰。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誇要有度。一個孩子如果只能表揚,不能批評,將來走上社會後,怎能有面對挫折和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沒有批評和懲戒的教育應該説是不完整的教育。當然,懲罰只是一種常規教育手段,要注意把握度和時機,注意實際效果,避免產生副作用。

強調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不是要否定過去的成績,丟掉我們的優勢。我們對傳統教育應該揚棄,而不應該“粉碎”或“顛覆”。不能今天否定昨天,明天否定今天,不停地翻烙餅,那樣會使我們的教育永遠在廢墟上重建,永遠是零起點。

四、新課改教師培訓不可忽視靈魂

記得一位名家説過:“只有那些始終不忘記自己也曾是一個孩子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教師。”不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才會理解孩子。理解孩子,愛才會具體而豐富,才會無處不在,才會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充滿温馨。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從心靈裏呵護孩子,課堂上才會有民主,才會充滿情趣,老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方案才能得以順利實施,學生的潛能才能被極大地激發出來,使學習變得輕鬆而有效,使課堂教學精彩紛呈。

教師的職業發展過程中,教學理論修養和教學技能積累固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教師工作是藝術,不是技術。教師的使命是去塑造一個個有靈魂的生命,而不是去裝配硬梆梆的機器零件。這一根本不同,決定了教師不可能僅僅依靠理論和技術來工作,也就是説教書育人的工作必須有“靈魂”。

教師工作的靈魂是什麼呢?從根本上看,就在一個“愛”字!陶行知先生説:“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這就沒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愛的教育”,有了愛,教師才有靈魂。優秀的教師一定是心底充滿愛的教師:他愛學生、愛自己、愛職業、愛思考、愛創新……其中最根本的是愛學生、理解學生、從學生的需要來思考問題,這是教師成長的基點。教師要成長,還需要真誠地愛自己。從根本上説,愛學生的教師必然愛自己、愛教育。自愛者必自尊。愛自己的教師也必定會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為人師表。這種內在的驅力,會時時刻刻“潤物細無聲”地幫助教師提高自身修養。

既然“愛”是教育的靈魂,也是教師的靈魂,那麼“愛”也應當成為教師培訓的靈魂而貫穿於整個師訓工作的始終。教師培訓的內涵不僅應該包括學習課程理念,還要包括對教師理想的昇華;教師不僅要通過培訓來熟悉教學法和教育技術,更要學會思考;不僅是模仿活動設計和製作課件,還要去創新;不僅要善於利用體態和聲音去吸引學生,還要用心去愛。一個教師,即使他滿腹經綸、技巧純熟,如果缺少了靈魂的照耀,這些外在的東西也都會失去生命,失去影響學生的力量。因此,教師培訓不僅要學習理論、訓練技術,更要啟迪“靈魂”。要想提高師訓工作的效益,須尋求有效途徑,促進教師理想的思想昇華,促使每個教師都愛學生、愛自己、愛事業、愛思考、愛創新。

新課程教學的改革,難的不在“知”,難的不在“説”,難的是“做”。大文豪肖伯納説過:“征服世界的將是這樣一些人:開始的時候,他們試圖找到理想中的樂園,當他們最終無法找到時,就親手創造了它。”我們要有一股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執著,要有一種“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自信,還得保留幾分別人看來是不知人間煙火的傻傻的書生氣,這樣新課改的成功定會出自我們之手。

top

標籤: 第六天 日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jnrmo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