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縣強力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經驗材料提綱

×縣強力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經驗材料提綱

打資源牌 唱特色戲

×縣強力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經驗材料提綱

強力促進民營經濟大發展

中共ⅩⅩ縣委 ⅩⅩ縣人民政府

(2005年3月日)

ⅩⅩ縣是一個人口大縣、資源大縣。全縣現轄27個鄉鎮,總面積2565平方公里,總人口100萬。近年來,我們按照“主題是發展,主攻是工業,主體是民營”的經濟發展思路,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精神,立足本地實際,打好資源牌,唱響特色戲,加大了對民營企業的培育、扶持和壯大力度,有力地促進了民營經濟大發展。目前,全縣擁有民營企業1.9萬家,其中年產銷額過億元的民營企業4家,過5000萬元的9家,過1000萬元的33家,過500萬元以上的42家。2004年,全縣民營經濟增加值達34.7億元,增長32.8%,佔全縣GDP總值的64.6%;實現税收1.48億元,對財政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73.9%,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我縣縣域經濟的主體。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整合存量資源,促使民營經濟活力大增強。我縣的工業起步較早,曾有各類國有、集體企業186家,企業存量資源充足。從2002年開始,我們圍繞這些存量資源,運用多種改革形式,大做整合文章,以存量換增量,以增量換資本,以改制增活力。一是主攻重點,盤活國有工業企業存量資源。我們將縣屬國有企業和市裏交辦的瀟湘集團作為改革重點,全力籌集改革成本,努力拓寬資產處置渠道,在加快改革進程的同時,積極拿出企業場地、設備、技術積極對外招商,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改制,催生了一批民營企業。到2004年底,14家國有工業企業改革已全部完成,變現資產8130萬元,財政墊資2200萬元,滾動安置職工7500餘人。通過盤活這些國有資產,催生和引進了16家上規模的民營工業企業,年產值4.5億元。二是因企施策,整合集體企業存量資源。對長期癱瘓,資不抵債的企業,實行破產;對不符合破產條件,有市場前景的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職工置換成股東,變公有為民有民營;對有利於做大做強本縣支柱產業的企業,實行合理作價、協議出讓或限制競買範圍拍賣,促其長遠發展。如由29個股東出資1000萬元整體購買原黎海微電機公司,組建了科力電機有限公司,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去年完成產值1.1億元,利税1500萬元,是改制前的3倍。三是用足政策,盤活土地存量資源。對屬行政劃撥的企業土地,由縣政府收回,拍賣後作國有出讓土地辦理過户手續,處置土地出讓收入95%用於安置職工,5%用作縣中小企業擔保中心資本金。去年國家土地政策緊縮後,我們嚴控制用地增量,將60%的用地指標集中發展工業,保證民營企業用地。目前,全縣49家國有企業、137家集體企業全部實現民營化,盤活資產5.9億元,置換職工身份3.6萬餘人,化解債務10.6億元。與此同時,我們還採取税費減免、社保補貼、小額貸款等一系列優惠措施,鼓勵因改制而催生的民營企業優先安排原企業職工、新辦企業優先安排下崗職工,近年來,共安排和幫助1.6萬名職工實現就業和再就業。通過整合存量資源,改制後的民營企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經濟總量比改制前的總和提高了27.7%。2004年,全縣冶煉、機電、水泥建材、食品加工等支柱產業實現税金6200餘萬元,同比增長32.4%,開創了工業經濟近十年少有的好局面。

二、開發優勢資源,推動民營經濟規模大擴張。ⅩⅩ資源豐富,特別是以有色金屬、石灰石為主的礦產資源和以水能為主的生態資源最為著名,品種多,分佈廣,儲量大,有着發展資源型工業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依託這些資源,積極與沿海產業轉移對接,優先發展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大企業、大產業、大集團,走出了一條“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轉化”的發展之路。一是打造平台“聚”。為給民營經濟發展提供載體,我們舉全縣之力,先後建起了ⅩⅩ黎家坪工業開發區和白水高新技術項目區,還確定了浯溪、黎家坪、白水、觀音灘等6個鎮為民營工業重點鎮,將規模工業企業聚集到重點區域,全縣95%以上的民營規模企業均在園區和重點鎮落户,年總產值達50餘億元。產業的高度集中和企業的連片發展,使全縣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322國道沿線的黎家坪、浯溪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建材工業走廊, 30餘家水泥建材企業星羅棋佈,初步構建了礦產資源工業的“旗艦”。2004年,我們還整合瀟湘水泥集團資源,與香港港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一條日產4000噸以上的幹法旋窯水泥生產線項目協議。竣工後,全縣水泥產業年生產能力將達到300萬噸。如白水高新技術項目區創建於2002年,目前已引進金豐橡膠、金藤生物科技、新世紀玫瑰油、綠海木業、湖南寶達等8家企業入園建設,已初具高新技術產業集羣發展之勢。二是重點項目“帶”。我縣的資源長期得不到開發利用,主要是沒有大項目帶動。為此,我們按照國際慣例和市場要求,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精心篩選、包裝和開發了一批國有企業改造項目、水能資源項目、旅遊資源項目、城鎮建設項目,積極對外招商引資,引進有遠見卓識的大公司、大財團投資開發我縣的優勢資源。從2003年到2004年,全縣共引進各類項目265個,到位資金9.2億元,增長148.4%;到位外資2450萬美元。先後有32個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形成了“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良好態勢。如浙江麗水陽光公司投資3.13億元的曬北灘水庫電站已全面動工,香港兆聯公司投資8億元的浯溪水電站即將開工建設,投資6億元的堰塘鋪水電站前期工作已準備就緒,這三大項目峻工後,全縣水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5萬千瓦,水電業已迅速成為我縣的支柱產業。2002年以來,引進資金9600萬元,先後開動工建設了金洞漂流、大江漂流、大江三聖湖休閒度假中心三大項目,年營業收入達1.9億元,旅遊業成為縣域經濟的新亮點。三是優惠政策“扶”。我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大縣、瘦肉型生豬基地縣、水果生產重點縣、畜牧生產百強縣,是省內外有名的“油茶之鄉”和“柑桔之鄉”,為我們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來源。我們出台了《關於扶持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關於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考核辦法》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在資金、用地、用電等方面實行重點傾斜,改造提升一批、引資嫁接一批、扶持發展一批,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目前,全縣農產品加工企業已達到1218家,產值過100萬元以上的企業85家,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31家,過億元的3家。其中,湖南天龍米業有限公司成為國家級糧食加工龍頭企業,金浩植物油公司、銀利來米業公司成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如為幫助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有擴容提質,我們積極向上級申報,爭取農業銀行的信貸資金4300萬元,進行了6000噸茶籽色拉油生產線一期工程的擴建。2004年,我們還成功引進了綠海木業4萬米環保型芯板生產線、湖南寶達2萬噸果蔬罐頭生產線項目,進一步壯大了農產品加工業。

三、挖掘特色資源,實現民營經濟能量大釋放。民營經濟實質上就是區域經濟、特色經濟。我們堅持“經濟以民營為主,事業以民辦為主”的方針,藉助外力、啟動內力、形成合力,激發民間投入的巨大潛力和能量,挖掘特色資源,拓寬了民營經濟的發展空間。一是發揮能人作用。一方面,利用名人效應。ⅩⅩ陶鑄中學是在原縣屬ⅩⅩ三中基礎上建立的公辦學校。為我們利用陶鑄同志的影響,引進廣東增城市松田實業有限公司投資1.6億元,收購陶鑄中學,將其改製為我縣第一所民辦高中,為探索“公有民營”教育體制改革積累了經驗。目前一期工程8000萬元的投資已全部完成。另一方面,發揮打工能人作用。ⅩⅩ每年勞務輸出達20萬人左右,是發展民營經濟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我們通過春節走訪、電話、信涵等多種方式,引導打工能人引進外資或回鄉創辦企業。2002年以來,打工能人共引進縣外資金1.3億元,創辦了製鞋、毛紡等勞動力密集型企業63家,解決勞動力就業1.9萬人。如台商林啟明新辦的太平洋紡織品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美元,第一期投入1080萬元,年產值達3000萬元,解決勞動力就業1500人。2004年,全縣打工能人回鄉創辦企業1320個,其中年產值50萬元以上的266個。二是激發部門潛能。為調動部門大辦工業的積極性,2003年我們下發了縣委1號文件,鼓勵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幹部發揮自身職能,積極興辦各類工業企業。去年全縣各級各部門共引辦、聯辦、創辦工業企業63個,年銷售產值達2.8億元。縣經貿委機關幹部陶宗勝發揮所學專長,利用長豐集團的人際資源,積極參與配套,投資4500萬元創辦了豐達機電公司,為國內各廠家生產汽車配件,年產值達8000多萬元,解決就業230多人。三是動員社會力量。我們通過宣傳造勢、輿論引導,將羣眾的思想統一到發展民營經濟上來,增強了民營經濟特別是發展商貿物流業的力量。近兩年城鎮商貿物流企業如雨後春筍,僅在縣城就開辦了步步高超市、百惠超市、友誼商業廣場3個投資超過3000萬元的大型商場、1600多個各類商店和休閒娛樂場所、99個社區服務公司,城市商務交易額及服務業收入比2002年前增加了2.7倍。既豐富了居民的生活,又帶來了第三產業的繁榮。四是提升傳統產業。ⅩⅩ有500多年鞭炮生產歷史,鞭炮的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居全省第一。為使這一傳統資源做大做強,我們借鑑外地先進經驗,投入3560萬元,對煙花鞭炮行業進行全盤整改,將原來的2000多個小作坊整改提升為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172箇中小型民營企業,全面提升了煙花鞭炮產品質量。年產值由過去的2億元增長到現在的7.3億元,產品品種由36種發展到200多種,勞動生產率提高近2.6倍。

四、開拓公共資源,確保民營經濟環境大改善。在發揮優勢資源和特色資源的同時,我們還加大了政府調控、生產要素等公共資源的開發配置力度,為民營企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縣裏成立了民營經濟發展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副組長,縣委、縣政府主管和分管的領導為成員,確保了對民營企業的組織力量。為進一步加強大扶持力度,我們還建立了縣級領導聯繫重點企業制度,對75家規模以上企業生產經常過程中遇到的各類矛盾糾紛隨時調處,特別是對過億元企業,實行“縣級領導、部門領導、屬地領導”三重扶持責任制,進行現場辦公,明確“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名領導、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同時,對全縣6個工業重點鎮,還增設了一名主管工業的副書記,確保民營工業有人專管、有人專抓。二是建立發展保障體系。我們在全省率先建立縣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和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縣財政出資18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且每年從工業税金中新增300萬元,為企業擔保融資提供擔保和企業技術改造、貸款貼息等項目補貼。去年,全縣共為29個企業融資3500萬元,增長31.2%。同時,我們還成立了中小企業創業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諮詢、培訓、組織企業參展、代辦手續、證照、代納税費。目前,以此為基礎,我們正在規劃成立全縣中小企業創業孵化中心,為中小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二是強化激勵機制。一方面,突出重點保護。對7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行縣級領導掛牌保護制度和收費“綠卡”制度,任何執法部門進入掛牌企業檢查或抽查,必須經過書記、縣長或掛牌領導的批准。對兩大園區內的重點企業,由縣委派駐企業特派員,負責企業除生產經營以外的重大事務的協調和聯繫。另一方面,實行重點獎勵。我們設立了民營企業突出貢獻獎,對在發展民營企業、增加財政税收作出突出貢獻的民營企業、優秀企業家和相關部門,由縣財政拿出專項資金予以重獎。去年縣財政列支專項獎勵資金130萬元。三是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深化完善行政審批制度,全面推行“多家事,一家辦”的全程代理制,對新發展的民營企業,在登記立項、徵地、貸款、水電供應、税費繳納等方面實行全方位服務。同時,從嚴治理“四亂”行為,努力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優越的經營環境、寬鬆的投資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政策法制環境。

近年來,我們在發展民營企業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各兄弟縣區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力度,強化措施,加快民營企業發展步伐,為全面建設小康農村作出我們應盡的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g93yn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