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徵文範文

“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徵文範文

我是你的,我的祖國!都是你的,我的這心、這靈魂;假如我不愛你,我的祖國,我能愛哪一個人?對祖國的深情,滲透在我滾燙的血液中,跳動在我火熱的心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20xx年“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徵文範文10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徵文範文

(篇一)

我和我的祖國

我的家鄉在天山腳下,位於準葛爾盆地的南緣,是鑲嵌在祖國西北邊陲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高泉鎮。高泉創建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居住着近兩萬勤勞勇敢的兵團兒女,環境優美,無污染,盛產糧棉、瓜果、葡萄枸杞等優質產品。80萬畝肥美的空中草原,亞州最大的甘家湖白梭林保護區……

家鄉有中國小教學大樓,辦公大樓,商貿大樓、賓館酒樓、居民住宅樓,還有三橫兩縱及環城路,人行道上有明亮的路燈,白蠟等風景樹排列成行,有休閒廣場、廣播電視大樓、文化娛樂中心等。

1966年,我該上二年級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破四舊、立四新、紅衞兵串聯等風雲四起,我們這些少年兒童必須參加到這場轟轟烈烈的革命洪流中去。大哥哥大姐姐們高舉紅旗唱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紛紛去往全國各大城市串聯。我們年齡小的去不了北京,也只有在周邊地區演些小節目而已。這年冬天我的腳上長了幾個凍瘡,只好在家裏背誦毛主席語錄。

冬去春來,1967年,是不尋常的一年。六·一兒童節這一天,我穿上新衣裳,揹着裝有毛主席語錄的紅色小包,戴着“紅小兵”字樣的紅袖章,在爺爺奶奶,外爺外婆,親朋好友及小夥伴的送行中離開了我的故鄉高橋街。我和媽媽一道去新疆,火車於6月7日終於到達烏魯木齊。我看見有毛驢車拉着紅彤彤的水蘿蔔,馬兒運着綠油油的小白菜,也有公交車在跑着。我和媽媽乘八路車去北門農七師招待所住下,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大蘋果,足足花了一元錢,真貴!第一次嚐到新疆水果,真甜!味道不錯,這裏的所有我都稀罕,第二天坐車到烏蘇,第三天到高泉總場。場部除了有平房辦公室就只有交通食堂,我和媽媽在交通食堂吃了飯,在小招待室住下。第二天有叔叔安排運糧的汽車去了上雙河分場部。吃過午飯後又把我和媽媽安排在拉麪粉的牛車上,半下午終於到了上雙河生產四隊。

6月1日啟程6月9日到達目的地。

從西南到西北的確與我想象的差異很大,當我第一次聽見“新疆”二字的時候,在我腦海裏出現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海,有許多美麗的輪船,各種各樣的魚兒及海龜螃蟹等。還有大大小小的沙灘……一定特別好玩。

達到目的地後,呦!原來與想象不同,連住的房子也不同,看不見老家帶吊樓的雙層瓦房。但修房特快。爸爸帶着幾位木工不到一天就修好了新房—地窩子。我家的地窩子在當時來講還算不錯,用檁條椽子蘆葦蓋頂,還留有小天窗,門前有棵小胡楊,還有一條小水渠,我和爸爸在水渠邊栽了幾棵小白楊,春天種了幾棵葫蘆,夏季在胡楊樹下乘涼,聽見小渠嘩嘩流水,看見架上美麗可愛的葫蘆,這種不加修飾的自然美令人陶醉。

我開始在連隊上學了,連隊用只有一二、三四年級複式班的教學方式來教學。星期天我同小夥伴一起背柴火,有胡楊林、紅柳、芨芨草灘、鈴鐺刺、琵琶、梭梭柴等,還有野兔、野雞、野鹿等。胡楊樹很大,枝繁葉茂,幾個小朋友手拉着手才能抱住它,它抗鹽鹼、頑強堅韌、戰嚴寒、抗酷暑,堅韌挺拔,不怕風霜雪雨,歷經千年滄桑,深深紮根在祖國的大地上。我和小夥伴們只要場部放電影一定都去看,《白毛女》、《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毛主席接見紅衞兵》等等,一場也不落下。兩年後我該去場部上五年級了,同學們報到後,學校開學典禮校長講話。我們五年級共有一百多人都在大菜窖裏上課。沒有教室,我們就自力更生,建設校園。開憶苦思甜會,吃憶苦飯,鬥私批修,提高思想覺悟。國中生打土塊,小學生搞運輸,加上砌牆的工人一年之內完成了校園建設。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新學校。沒有課本,我們學毛主席語錄,背誦老三篇、老五篇,唱毛主席語錄歌……

1974年暑假我們面臨國中畢業,按要求人人都要寫決心書,個個都要表忠心。響應號召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像那青松迎着風雨茁壯成長,像那江水滾滾不息流向海洋,紅旗下我們排成行,奔向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到工廠、到農村,胸懷革命志如鋼,毛主席的紅衞兵青春獻給偉大的黨。”唱着歌兒坐着輪式拖拉機分別去往各連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我們開始了人生新的旅途,在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學馬列、學毛選、學理論的革命洪流中陶冶情操,鍛鍊成長。我們每天三學習、三突擊、大幹快上、大幹了還要大幹。挖排幹,戰鹽鹼,熱火朝天干革命。治好天山水、改造戈壁灘,糧棉超鋼要、埋葬帝修反。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努力實現糧棉跨長江過黃河的目標。冬天我們民兵冬訓,每天七點半起牀集合跑操,八點半開飯,九點半帶上碗筷上班,午飯大部分都在地裏面吃。工作一般是拉沙改土、備耕備料,積肥運肥……人人幹得熱火朝天汗流浹背。逢年過節我們必須在連隊執勤,不能回家,但團領導還是去看望慰問大家,使我們感到温暖幸福,春天要考核我們軍訓的成績。打靶射擊隊列等一系列軍事要領必須合格。春播、夏管、秋收,冬去春來年復一年。我們的工資待遇不錯,第一年的月薪34.06元,第二年44.48元,第三年51.43元。能滿足我們生活上的需求。我們盼望能買到一輛永久牌自行車,伴隨我們努力奮鬥,紮根邊疆,屯墾戍邊。

啊!美麗的天山冬日裏你銀光素裹,夏天你豪情奔放,你雙手舉起潔白的哈達,把儲存的能量奉獻給祖國,使荒漠變綠洲,戈壁變良田。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徵程,中國像沉睡的雄獅醒來,精神抖擻。人民思想解放,無論是工農商學、文化科技,碩果累累。各行各業百花齊放,精英輩出。開拓進取,務實創新。短短的歲月,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黨的xx大以來我們兵團迅猛發展。我們124團人民在黨的關懷,淮安人民的援助下,蓋起了許多樓房。國家強了,人民富了。政策好了,腰包鼓了。黨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使百姓的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喜笑顏開的人們告別了平房,入住了帶有暖氣、天然氣、自來水、水衝馬桶、冬暖夏涼、清潔衞生、明亮寬敞的樓房。每個職工都分有50畝身份地,並擁有自主使用權。我們團有暢通無阻通往連隊的柏油路。年輕人西裝革履,腳穿名牌皮鞋,開着自己的愛車去地裏上班。科學種田,精量播種,節水灌溉。農業科技、人工智能,解放了生產力,合作化的道路開闢了新天地,豐收的喜悦無處不在。大家得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國家強了,人民富了,出國旅遊、疆外旅遊、疆內旅遊……

朋友,請去巴爾魯克山觀看巴旦杏花綻放,美麗的芍藥花漫山遍野。去看望那棵紮根在邊防哨所的小白楊,去那拉提空中草原,開闊眼界,敞開胸懷,盡情放歌……祖國你好。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朝着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這是xx的話語。xx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風雨兼程,訪貧問苦,聽民聲,察民情,處處關心人民羣眾的生活。足跡遍佈大江南北,從黃土高坡到青藏高原,從西南小鎮到西北邊陲,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既扶貧又扶智。一個又一個惠民政策,讓人民內心感謝黨。在師團黨委關心,社區兩委的幫扶下,我們穿不愁吃不愁,無憂無慮樂悠悠。我們感謝共產黨,感謝xx對人民羣眾的關懷。

爆竹聲聲辭舊歲,喜氣洋洋迎新年。新年新面貌,今年的春節不一般,帶着家人及朋友一道出行觀光旅遊過年已成為時尚,人民生活質量在不斷的提高。新的一年裏,年輕人勤練本領,維穩戍邊。老年人老有所為。維護黨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獻厚禮。

(篇二)

求學記

過了年,鎖孩到了上學的年齡,可是爹一直沒有説讓他上學。看着鄰居寶貴身上他娘做的新書包,鎖孩別提多羨慕了。

這天,鎖孩給娘説:“娘,我想上學。”娘摸着鎖孩的頭,沒作聲。娘也是沒辦法。正是家裏困難的時候,怎麼辦?鎖孩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家裏沒有人幫忙幹活怎麼行?

晚上,孩子們已經睡了。娘在院子裏跟爹商量:要不,讓鎖孩上學吧?爹點點頭,把旱煙袋子放下,眼睛看向遠方。爹小時候也想上學,可是家裏窮,一直未能如願。現在,就是再難,也要讓孩子讀書。

第二天一早,鎖孩知道自己可以上學了,臉立刻笑成一朵盛開的花兒,早飯後,鎖孩跟着爹來到村裏的國小。那時,村裏只有一間大教室,只有一位老師,大大小小的孩子坐在不同的位置。鎖孩怯怯的躲在爹身後,不敢出聲。老師熱情地向他們走過來,對鎖孩爹説“歡迎孩子來上學!您有事就去忙吧。”邊説邊用他温暖的手拉着鎖孩坐到第一排。鎖孩偷偷扭臉看爹時,爹已經走了。

鎖孩看看桌子,是棗紅色的長條桌,再看看四周,牆壁是石頭砌的,上面有兩個大大的窗户,和自己家的泥皮窯洞不同,這裏更長,更大,更亮堂。這就是學校嗎?鎖孩用小手摸着老師剛發的課本,心裏真的好開心。

每天回家,鎖孩都要把老師的教的內容背得滾瓜爛熟。因為高興,他總是找着活幫娘幹,一邊幹活一邊複習,等到一切收拾停當,就在煤油燈下練習寫字。他想:我比寶貴開始的晚,一定不能落後。時間轉眼到了夏天,期末考試時,鎖孩考了第一名,還帶回一張獎狀呢!

好景不長,鎖孩上到國小畢業就輟學了,爹身體不好,他要挑起生活的擔子。老師和村長覺得可惜,就來家裏拜訪,希望鎖孩能繼續上學,可是,看到鎖孩家實際情況之後,就不好再説什麼了。

鎖孩接過爹手中的鋤頭,開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有一天,村裏通知,縣裏的黃金冶煉廠要招工,抱着試試看的態度,鎖孩去報名了,不料竟因此改變了命運。

雖説那時候工人的工資不高,但是比起農民還是好一些,鎖孩高高興興地報到了。入廠考核順利通過之後,鎖孩被安排在化驗科當化驗員。因為年輕好學,又有師傅手把手地教,鎖孩很快就能獨當一面了,但好勝心強的他並不滿足,還報名上夜校,來填補自己的求學空白。在這裏,他有意外的收穫——認識了招娣。

招娣,一個讓人初見就難忘的人,一個愛問問題的人,一個不服輸的“拼命三娘”。這個女孩進入鎖孩視野後,漸漸填滿他的心,讓他惦念,讓他憂愁。這一年年終,鎖孩和招娣同時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據説,在技術比武時,兩人不分伯仲……

終於有一天,他鼓起勇氣,向招娣表白,問招娣願不願意接納他。招娣紅着臉點了點頭。兩個有志向有追求的人走到了一起。

1980年,鎖孩的寶貝出生了,他給這個女孩取名“金鳳”,希望她可以飛得更高更遠。在託兒所呆了3年後,金鳳開始上幼兒園、國小。鎖孩主動承擔起接送金鳳的任務。

第一天送金鳳上學時,鎖孩就已經注意到了:幼兒園和國小相鄰,幼兒園是三層樓,國小是四層樓。聽説,這個國小已經超過1000人了,看來,計劃生育還是很有必要的。鎖孩自言自語,如果每個班都超過60人,老師管理難度也不小。呀,再這麼發展下去,一個班就比我當年“全校”的人數多了。轉念一想,不對,過去怎麼能和現在比呢?不論是校舍還是師資力量,不論是書本資料還是各項活動,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鎖孩笑笑,繼續上班了。

不知是先天性格的緣故,還是優良基因的關係,還是家庭教育的影響,金鳳打小就表現突出,儼然是“別人家孩子”的模板。只有金鳳知道,父母的耐心陪伴與全力支持是她進步的不竭動力。

金鳳被市裏的重點中學錄取了!雖説在意料之中,但好事讓人精神爽!聽説只要考上這所學校,就是一隻腳邁進了大學。金鳳高興,鎖孩、招娣都高興!

開學時,鎖孩和招娣一早就把金鳳送到學校,他們都想一睹這所名校的風采。只見大門正上方懸掛着“xx高中歡迎您”的橫幅,校門兩邊插着很多彩旗。走進去,還有很多帶着紅帽子的學生做志願服務,這種熱情讓人感覺每個毛孔都熨帖的很。辦完手續後,他們交待金鳳説:“好好學習,週末回家注意安全。”金鳳點着頭,鼻子酸酸的,第一次離開父母,真有點不捨得。

金鳳知道,從今天開始,不僅要學習獨立生活,還要學習適應新環境——在學霸的世界裏求生存!

為了讓自己安心,假期裏,金鳳已經預習了高一的全部知識,把自己不懂的部分做了筆記。開學前,她還買了幾本學習資料,準備給自己開開小灶。啊!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個目標——向前衝!

走進教室,金鳳看到了嶄新的桌椅,看到了最新的投影儀,顯示的幕布在黑板旁邊,像是微型電影屏幕,一個60人的教室能看得很清晰。金鳳很快適應了新環境,開始了高中的求學生活。

時光飛逝,轉眼大學聯考在即。金鳳早有了自己的志向,只是還要得到父母的允許。趁着放假,她向父母提出,自己想報考師範學外語專業,將來還要回到家鄉,叫更多的孩子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鎖孩説:“你不想到大千世界闖一闖?”金鳳堅定地説:“爸,您無意中講您小時候的求學經歷,一直深深刻在我心上,我要幫助更多的家鄉孩子……”鎖孩點頭答應了,眼裏閃着淚光。

四年的大學生活,金鳳掌握了更多的知識,見識了外面的世界,領略了電視機裏沒有發現的精彩。她帶着滿腔熱情回到了母校,回到了當年那所人人仰望的高中。她要用自己的知識和信念,實現自己的夢想——讓家鄉的孩子插上知識的翅膀飛出去,讓更多人去外面的世界拼搏,讓更多人體驗命運的華麗轉身……

站在操場,仰望天空,金鳳想,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求學的孩子們會有哪些變化呢?家鄉會有怎樣的變化?祖國會有怎樣的變化?

(篇三)

上國小的時候,我有一個宏大的夢想:實現四個現代化。

這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夢想,而是當時全中國人共同的夢想。連課本上都寫有振奮人心的時間節點:**年。

那個時候,**年,對我們來説是多麼遙遠啊!我們常常掰着指頭算着,到**年時,我們有多大,四個現代化究竟會是什麼樣子,我們可能會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那真是一段美麗而幸福的時光,我們盼望着快快長大,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了嚮往。語文老師彷彿看透了我們的心思,讓我們寫一篇作文,展望一下20xx年後的生活。我們一個個文辭激揚,熱血沸騰:“長大後,我要為實現四化做出自己的貢獻!”

有一首歌叫《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準確傳達了當時全國人民共同的憧憬和嚮往:“再過二十年,我們再相會,偉大的祖國,該有多麼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鄉村處處增光輝。”為了這一天,年輕的朋友們都有了責無旁貸的使命感:“創造這奇蹟要靠誰?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時至今日,當重新唱起這首歌時,我們依然能感受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新青年身上洋溢的那種奮發圖強的火熱激情,依然會被他們投身四個現代化建設的遠大理想和抱負所打動。

**年悄然來到了。當年豪情滿懷的青年,都已經成為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力量。我國的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都實現了重大突破,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也都發生了重大改變。我們的夢想也在騰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這些年,中國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建設一個更加繁榮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我們欣喜地看到,在實現夢想的征途中,我們的目標始終堅定,我們的腳步始終在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們的中學地理課本上,第一次出現了關於南水北調的彩色圖片。圖片下方的文字告訴我:這是一個醖釀很久的國家夢想。

那時候,我還是一個耽於幻想的中學生。看着圖片上血管一樣的三條紅線,我天真地想,如果中線工程哪天破土動工了,我一定要到現場看一看。

**年7月,我到南陽鄧州去看望一位同學。車子途經一個施工工地的時候,因為堵車,我就從車上下來透透氣。放眼望去,一條十分寬闊的壕溝正在開挖,機聲隆隆,數不清的民工在揮汗如雨。出於好奇,我向離我較近的一個民工打探。民工自豪地介紹説,這是南水北調的引水渠。沒想到我竟到了令我神往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施工現場。那天,我在渠邊站了很久,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興奮。

**年12月的一天,我無意間打開電視,看到河南衞視正在直播南水北調的試水畫面。屏幕裏,陶岔渠首大壩的閘門徐徐開啟了,清澈澄碧的丹江水噴湧而出,汩汩奔流,向着遙遠的北國澎湃前行。至此,從1952年10月毛澤東同志視察黃河時首次提出南水北調的偉大構想,其後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規劃設計、科學論證和艱苦施工,無數人用青春、熱血、智慧和汗水澆築而成的南水北調夢,在這一刻變成了現實。

渠行千里,水潤大地。豫、冀、京、津4個省市沿線約6000萬人喝上了水質優良的丹江水。

**年,我參加了一項水資源調查,實地踏訪了南水北調的幾個標誌性工程——煙波浩渺的水源庫區、蔚然壯觀的長渠大壩,“河上飛河”的沙河渡槽、“江河相遇”的穿黃工程。這些高難度的水利項目,每一個都給我的心靈帶來了經久不息的震撼。

一泓清流,流淌着中原兒女滿滿的家國情懷。

40年前,水在我的老家很緊缺。從我記事起,村裏的飲水就主要靠兩眼水井。這兩眼井,都屬於泉眼井,出水量不大,遠不能滿足村民的飲水需求。沒辦法,大家只好排隊取水,謂之“等水”。

逢年過節或婚喪嫁娶,家裏急等用水,那就得到鄰村楊家溝“借水”,或者到更遠的老周溝拉水。到老周溝拉水,得套上牛車,單程就有三裏地。老周溝原是一處山泉,因為人跡罕至,泉水積聚成潭。不過,那裏山高路陡,拉一車水,得三四個人幫忙:一人牽牛,一人駕轅,兩人在後面推車。有時,為了不枉跑一趟,幫忙的人還得每人再挑一擔水。

山路上,牛拉着沉重的水車,緩緩爬行。車輪吱吱呀呀地碾過凹凸不平的碎石,後面的人使出渾身的力氣推着車。汗水沁出他們的額頭,打濕了他們的衣服。推着沉重的水車,我的心裏就生出一個夢想:如果我們村能用上自來水,那該有多好哇!

不久,有好消息傳來,國家要在黃河的最後一個峽谷小浪底修建水庫。

1994年9月,距離我老家不遠的小浪底水利工程開工了。我們村雖然不搬遷,但村民們的思想觀念卻發生了改變。幾個在外面長了見識的“能人”勘察了地形,認為從村東的杏樹溝,打一條穿山隧道,通到老周溝的泉眼旁,就可以把水引到村裏了。他們買來挖山工具,風風火火地幹了起來,我的父親也參加了這次引水行動。我那時大學剛畢業,回鄉時還專門到隧道現場看過。誰知主意是好,但隧洞掘進50米後,就挖到山石上。最終因技術難題,引水計劃被迫擱淺。

**年,小浪底工程竣工了。一條通往庫區的柏油馬路穿過我們村。水庫蓄水後,黃河水順着黃鹿山谷迴流,我老家所在山嶺的地下水得到了涵養和補充。村民們驚喜地發現,村裏兩眼井的出水量竟然比以前多了。

**年初,一個好消息傳到村裏:縣裏要撥一筆專項資金,用於村中水利建設。縣水利局來了專家,實地踏勘後優選了一種方案:從蘆葦茂盛的桫欏溝,把泉水提灌到我們村所在的山嶺上,並在山嶺上修建一座儲水用的水塔。村裏有一個在縣城工作的熱心人又捐助了一萬元資金,購買了塑料管、水錶和水龍頭,把自來水管網鋪到了各家各户。這樣,困擾村民幾輩子的吃水難問題,終於得到了徹底解決。

通水那天,我專門回到了村裏。只見全村人都穿上了新衣服,像過節一樣喜氣洋洋。笑聲,流水聲,鑼鼓聲,把整個山村都沸騰了。

因為有了自來水,我們村就成了美麗鄉村。山村裏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各種野菜山果應有盡有。村民們勞作了一天,回到家,水龍頭一擰,水嘩啦一聲就來了。現在,原來在縣城居住的村民又紛紛搬回來住了。村民們坐在村裏的老皂角樹下,喝喝茶,嘮嘮嗑兒,或者坐在冬暖夏涼的窯洞前,曬曬暖兒。

誰會想到,苦了幾輩子的村民,現在的日子竟比神仙還舒坦呢!

(篇四)

從無障礙設施中感悟時代變遷

我們輪椅一族,由於身體殘障造成行動不便,出門障礙重重,經常是“望階興歎”。有的人甚至蝸居家中十幾年都不願出門,硬是把自己與世隔絕到像“古墓派”一樣。

我曾在蘇州參加“全國助殘日”活動,一位上肢正常的高位截癱女士,20xx年都沒出過家門,每天就靜卧家中,和年逾古稀的老母親相依為命。

一個年輕的小夥子,高中時因意外受傷,沉迷於網絡遊戲,5年都不願轉動輪椅出家門。

他們把自己關閉在心靈的“小黑屋”中,內心終年照不進一絲陽光,那種從骨子裏滲出的生無可戀與悲涼,讓人唏噓。

記得20多年前,有次丈夫帶我去縣城的人民醫院看病,由於骨科診室在三樓,醫院還沒有電梯,丈夫只能抱着我艱難地從台階上一步步往上邁,他累得氣喘吁吁、步伐踉蹌,大冬天額頭佈滿汗滴。那時,最怕的就是生病去醫院,那高高的台階,讓我不寒而慄。

1995年,父親過世,我的世界一下子“悽風苦雨”,心情也降至谷底。友人想用輪椅推着我去古城的鐘樓散心,可處處有限制、路路行不通,一個個台階讓我們七繞八拐,賞景的心境全無。

當台階再次橫亙在最佳賞景位置時,我正欲掃興而歸,突然過來幾位藍眼睛、高鼻樑的外國人,他們面帶微笑、非常友善地抬起輪椅,讓我終於可以“登高遠眺”。

**年,丈夫推着輪椅上的我,帶着年幼的兒子,不遠千里從西北來到江南。

一路上火車、汽車幾經輾轉。由於那時車站還沒有修建無障礙通道和電梯,他累得狼狽至極,一會兒拿下輪椅,抱我下車;一會兒又要繞過一個又一個鐵軌,趕往下一個乘車處。幾番折騰幾多艱難,甚至有一刻,我都在心裏發誓——再也不出遠門了。

**年國慶節,我們一家人去上海。地鐵的開通讓輪椅“暢通無阻”,車站每一處都建有無障礙電梯和通道,我終於體驗到了旅行帶給內心的愉悦。

在高聳入雲的東方明珠下,我們在擁擠如織的人流中,體會着喧囂、繁鬧的城市煙火氣息,兒子快樂無比,我也像個飛出樊籠的鳥兒,那一刻,那種被排擠在另外一個世界的孤獨與伶俜感蕩然無存。

去年在南京參加殘疾人作家研討會,地鐵的便捷快速讓我領略了總統府的悠久歷史和濃濃民國風。

當我們乘坐地鐵一路暢通進入被譽為“金陵明珠”的玄武湖公園時,望着那波光瀲灩的湖水和水的盡頭一座座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一種古雅與現代的完美融合,讓我感受着六朝古都獨特的文化氛圍。

正如《蘇子》中所言,我是“寧可食無味,不可居無書”。從小喜愛閲讀的我,圖書館就是我心中那片“桃花源”,它是我逃避一個世界而進入另一個世界的心靈憩棲地。

無論雙腿多麼痠麻脹重、脊椎骨痛得多鑽心,只要用電動輪椅輕鬆愉悦地乘上電梯進入圖書館,我的內心就一片“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那一刻,身體的傷痛、生活的艱難,全被我拋至九霄雲外了。那種行動自由帶來心靈放飛的感覺,美妙無比。

20xx年全國助殘日主題是“自強脱貧,助殘共享”,而要讓殘疾人自強自立,融入社會,共享改革帶來的豐碩成果,無障礙設施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個社會,對底層民眾和弱勢羣體的關注與體恤,恰在彰顯着它的文明程度。殘疾人,只是肢體發生障礙的正常人,當障礙不成為障礙時,那自強脱貧就有了無限可能。也願日漸完善的無障礙設施,能帶給殘疾人更大的便利和出行的自由。

(篇五)

文字在情感中拔節

高中畢業後經受情感挫折的我,為尋求內心的一片寧靜,也為責罰曾經的年少無知,賭氣南下打工。從河南走向深圳,又輾轉新疆,漫漫長路中,吾將上下而求索,是為求證自己:是否為低能兒。

婚嫁新疆,成為一名兵團人,是源於一個疼我愛我、又支持我“不務正業”的老公,是我在深圳打工期間結下的不解之緣。儘管老公學識不高,可他“真誠”的心一直點燃着我,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支撐與座標。

我有一個並不富餘的家,家中承包了66畝地的棉花,儘管大田作業很辛苦,但我有一位疼我愛我、一直在親情上接濟我的二姐,是二姐每年為我帶來了拾花工,讓我的生活也一步步走向了成熟,解決了我衣食住行中的一些難題,既使在病情嚴重時一直隱瞞着病史堅持着……還有,在文學之路上,天山南北作家老師們的一路關懷與照顧,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為了支持與幫助我的老師與朋友,為了疼我愛我的每一位親人,為了我的第二個故鄉,還有周圍更多“關注”的目光,作為團場職工,以實際行動來報答已別無選擇。

對於精心呵護的文字,如同我多年相處的朋友,又怎能一下子割捨?於是,每一件事、每一個背景、每一段故事,都能讓我有所感悟,從而在內心深處得以淨化。

我是一個有大腦、有靈魂的人,健全的肢體向人宣告着:我不是一個精神輪椅上的殘疾者,我有自己的性格,在唾沫成河的地方,已慢慢學會撐船。這,完全來自於文字的魅力。棉海是我的經濟來源,文字又是我的精神寄託,因此活得瀟灑而快樂。

**年的冬天,土地也一改容顏,由棉花暫代為小麥,不是因為我忘恩負義,我只是想好好地活着。因為被檢查出尿毒症晚期的二姐已不在人世,為了走出陰霾的痛苦,我必須要先學會調節。因為二姐一直有一個心願,她默默地付出只想讓我活得更體面一些。也可以説,二姐一直在用肩膀馱着我行走。

不管是我生活中的同伴,還是生活中的過客,我同樣地愛着他們。他們都是我人生路上的一道風景,或輕或重地為我塗抹着生命中的色彩。

曾記得初到新疆的情景,當地的境況很差,心情也極其糟糕,與連隊的土路沒有區別,晴天灰塵滿天,雨天泥濘不堪。經太陽暴曬後,如同被擱置沙灘已久的魚,奄奄一息,臉上也開始起皮打卷。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這裏的太陽未免太暴政了吧,原始的野性似乎對性別沒有過多挑剔,還有劫匪一樣的風沙,襲擊着神經與身體裏所殘存的希望。隨之,後悔的淚水像當地的自流井嘩嘩嘩地淌個不停。

小麥、番茄、棉花、玉米是職工們的經濟命脈,它們已根深葉茂地扎進了人們的心裏,一旦毛須斷了,明天的太陽就再難托起。於是,人們開始馴獸師一樣地對風沙進行調教,植樹造林、開荒造田。通過與天鬥、與地爭,直至風沙疲憊不堪,才彰顯出温柔的一面,隨後,綠肥紅瘦如地毯一樣在戈壁灘鋪展蔓延。

可是,天氣似乎並不是那麼好説話,性格一旦倔犟起來就“大小拳頭”一陣子的亂揮,希望便在一夜之中紛紛墜落,也攪亂了職工們的陣腳,疼痛的無奈縮水中成一種酷刑殘暴着焦灼的內心,最終,通過防雹隊員的力挽狂瀾,此情此景也將不再重現。

日前,兵團精神也成了團場人戰天鬥地的代言詞,人們的思想與能力在抗掙中也日漸走向了成熟。這一歷史畫卷已不同着色,深深注入兵團人的豪邁氣節,生活的纖繩也被時代緊拽,時光便在拉直的纖繩光芒綻放。

在磨難與付出中,風沙像調教上套的牛犢,變得温馴多了。本就熱情的太陽,似乎已在人們的激情中落伍,“農發人”開發的“綠色通道”從心裏上開始着陸。農田從大水漫灌到高壓滴灌、由人挑肩拉到大規模機械化、座騎從自行車到私家車等,都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還有,中央部署的援疆“專列”也紛紛駛來,宏大的規模與氣勢讓兵團人的形象與氣質在瞬間提升。一排排林立的樓房、網格化的道路、縱橫四野的綠色屏障,將一二四團大地打造得更加燦爛輝煌,處於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文學夢想的執着,我的生活也發生了質的轉變。

無意識中,曾經因出版小作而成為“公眾人物”,領導關注的眼神及媒體的力量,將我從田間地頭推向了記者的崗位,手中的工具也由砍頭鏝變成了攝像機。工作中,儘管沒有專業的新聞功底,對攝像技能也是一竅不通,只有將千言萬語深植於行動之中,撐起漸已鋼強的脊樑。

説起對文字的初識,只好將時間的指針倒拔到我的國中時代。那時的我,只是覺得文字功能很神奇,所以每每讀過,很是享受。後來,因為一件事使一顆少年之心受到了強烈的撞擊。

中學時期的一位語文老師。印象中,他性格內向、寡言少語,但教學質量數一數二。突然間一件炸破天的新聞,讓他患上了抑鬱症。語文老師是一個文學愛好者,作品經常在報紙、雜誌上發表文章與言論,他多年的一個夢想,就是要寫一部小説,且悄無聲息地努力着,當小説寫了一半的時候,因保存不當被小偷盜走,終因心疼過度便誓言不再動筆。而我,在內心深入卻多了一個奢望。

不自覺中,有了自己的手抄本,將優美的句子摘抄並收藏起來,在無言的季節來温暖自己。就在高中畢業後,一直保持這個習慣。1996年的一個冬季,也迎來了我不曾奢望的“春天”。一首詩歌《無題》在深圳當地見報了,生活中的夢也開始明朗起來。

回想起走過的路,儘管路途艱辛、遙遠,儘管處於對文字的嚮往有加,但也會因種種事宜而暫時擱淺。自從來到新疆兵團,是兵團精神再次激起我對生活的熱情,讓我從懵懵懂懂中漸已甦醒。

在與文字結緣的過程中,認識了不少天山內外的許多知名與不知名的作家前輩,有了前輩們的指點,文字也開始從詩歌、散文走向了小説,再從七師逐步走向了兵團。**年,與兵團文聯簽約,**年12月,長篇小説《雨翼之下》在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為了小説創作,竟把自己反鎖家中三個冬天。在七師建師60年大慶中,部分詩歌與散文被收集在《奎河之韻》。

在與文字打交道的無數個時日裏,我總覺得,生活中美無處不在,哪怕是在自家麥地被馬羣肆意馳騁的當陣兒,那壯觀的場景,也讓我看到無意的傷害也是一種美:牧馬人凝固成眼前的一塑雕像,萬馬奔騰的場面就是一副流動的風景。只是令我遺憾的是,自己不是一個畫家。處於對生活的熱愛,在各級領導與前輩們的關愛中,**年初,我被破格從基層單位調進團場電視台,成為一名專職記者。

是文字讓我走向了成熟,也是文字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為了回報社會,回報團場,回報身邊的每一位親人。在工作中,我熱愛記者這個職業,熱情為團場服務,對待工作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感,積極完成每一項任務,還廣泛開闢新聞源,熟悉與掌握團場情況,並與基層政工員密切聯繫,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除此之外,還熟練後期的新聞與專題製作,力爭成為一名合格的、全能的記者。通過七師及兵團舉辦的新聞宣傳培訓,還有自身的努力,從**年--**年連續七年獲七師電視新聞十佳優秀通訊員的榮譽稱號,**年,電視專題《錢三喜:十三年的義務堅守》榮獲兵團“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微黨課視頻三等獎。

兵團是養育精神與靈魂的地方,作為七師作協協會的一名會員,也一直以文字為已任,在工作之餘,積極上進,努力創作,於**年3月成為新疆自治區作家協會會員。**年,詩歌《兵團精神 代代相傳》及《牀頭下的日記本》分別榮獲七師詩歌徵集二等獎及七師文聯**-**年短篇小説評比三等獎。在一路採訪中,收穫感動與快樂的同時,手中的筆似乎也變得自信十足。在先進事蹟與典範人物一經報道後,一道被同化的不再是實物體,而是對靈魂的徹底淨化和手腳忙碌後的骨感與充實。

心靈之窗打開了,心結也不再自作主張,在心手互動的無聲語言中,我最終也找到了撬動靈魂的支點與槓桿,使鏡頭下的人物變得鮮活而豐盈起來。攝影家羅伯特曾説過,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只有心與心近距離的接觸,才能真正捕捉到畫面中的美。所以只有走到故事的深層,才能控掘出人物最真實的心底,從而鏡頭裏才儘可能地捕捉到那瞬間的感動,向社會傳遞出人間最真執的温情,並在正能量中拔節抽穗,乃至一步步走向沉甸甸的成熟。

性情之中的我,時常被生活中的部分人和事震撼而激動着,為此,想通過手中的筆,將真善美的東西得以傳播與弘揚,同樣對於虛假的、醜惡的同樣有責任去品評。為了社會的安定與和諧,為了兵團的繁榮發展,讓我們以寬容的心態、一顆感恩的心去感知一切。

自從事新聞工作以來,我從單純的電視新聞開始拓展媒體空間,每每看到有文稿或圖片見報,自己似乎找到了存在的價值。回憶過去,一路蹣跚而過的足跡裏曾顯得有些誠惶誠恐,怕單薄的肩膀扛不起沉重的“責任”二字,而模糊了前輩們器重的眼神。現在,回過頭來驚看一路走過的風景,性情中的我一直波動在情感的邊緣,眼眶裏也時常被被採訪者或偉大或悽美或執着的壯舉灌滿了感動,同時也讓我讀懂了“胡楊”二字 。尤其是看到七師作家韓天航老師與曾經工作在七師的陸天明老師的作品被搬到電視屏幕上時,時時會被前輩們的綜合思維、結構手法及變化無常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內心也常常被作品反射出的精神與內涵所感化,從而對這神聖而偉大的職業產生了幻想,對創作者所謂的“天才”有了不敢想象的奢望。

座談會上,受邀的前輩們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高談闊論,有的只是對創作的經驗與感悟,親切的笑容、拉家常似的談話,讓我感到無比的輕鬆與愜意,有時也會無意間流露出懵懂少年所持有的清純。當前輩談及,一幅好的作品應該有一個瓷實的人物時,內心的責任便有了一種厚重感。

用老師們的話説,這個人物是經過生活的裹挾、沉浮之後推湧而出的一個典型。首先,他必須有鮮明的個性、獨特的人格魅力,而且是他人身上所挖掘不到的,同時作品也將獨特的人生抬升到一定的高度。

在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生如霧霾重重,讓生活蒙羞,也有的如雨後彩虹,絢麗多彩。但是針對生活中礅厚朴實、內心殷實的人物來説,敢於向生活亮劍、展露鋒芒不得不令人豎起大拇指。

做人亦是如此,如果被世俗與複雜的生活捆住了手腳,無形之中,思想就會被包上一層堅硬的外殼,儘管在痛苦中掙扎成形,但扭曲的靈魂也會被沉重的歷史風乾,現實中的我,在激流勇進中也學會點亮生活。

**年,通過兵團深化改革,讓我有了進入事業單位納編的良好機遇。兵團深化改革是黨中央治國安邦、強化邊疆治理的一項戰略安排,通過體制機制的大變革大創新,使兵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煥發出更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作為“兵團”人,在胡楊精神的感召下,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同事們一道精誠團結、攜手共進,共同為團場的文化事業砥礪前行。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隔……所以,在我的生活裏,我要感謝人生的每一次遇見,還有偶遇的每一個日子,讓我在祖國的懷抱裏盡享陽光七彩。

(篇六)

火車駛來

父親從來沒有坐過火車,僅有的一次與火車近距離接觸,也只是遠遠望着火車從他的目光中駛過,從他的記憶中駛過。

在父親的印象中,火車在遠方,遠到父親用六十三年時間也沒能真正走進它。在父親的老家,許多像父親一樣的鄉親都覺得,坐火車只是一個夢想。

1980年8月,我上大學時第一次坐火車。我清楚記得在一個叫南甸的小鎮,我用一元八角錢買了一張火車票。我看着檢票員在長方形的硬紙板打上一個圓圓的孔,看着人流把我擠上綠皮的車廂,坐了兩個半小時,抵達求學的城市本溪。那是我生活中第一次與鐵軌相見。至今我仍珍藏着那張留着一份缺口的硬板車票,它是我生命歷程中的一份重要見證。

此後,我多次從小站走過,小站的長椅於歲月中,待一個個遊人匆匆而過,待一輛輛南北東西的車匆匆而過。我是一隻鳥,在小站的片刻棲落只是為了積攢精力,以便抖動着翅膀,向遠處的目標,向遠處的理想飛去。

那個時候,每次回家我要坐兩個多小時的火車,下車之後換幾個小時的汽車,還要步行二十五里的山路,才能到家。

媽媽帶着哥哥到本溪,這是媽媽第一次進城,也是哥哥第一次進城。1985年,媽媽與哥哥來參加我的婚禮。我和妻子特意帶着媽媽坐火車去瀋陽看看。

那是媽媽第一次坐火車,她有一種質樸的興奮。很久之後,她在村裏還在和老姐妹講述她坐火車的感受,講述瀋陽。有了坐火車來去的經歷,瀋陽對於媽媽就是具體的、生動的,這已足夠。

那也是哥哥第一次坐火車。

哥哥離開故鄉出去打工,他坐着火車離開故鄉。哥哥一直在修建高鐵的工地,他的工作就是挖坑打樁,為延伸的線路提供支撐。哥哥走過許多地方,哥哥走過的地方高鐵開通,哥哥一直追趕着自己的夢想,也伴隨着中國高鐵發展的腳步。

儘管那時故鄉仍沒有火車站,火車卻走進故鄉人的生活,走進故鄉人的生命之中。一年年把村莊裏的人們,像不同的種子,種在不同的省,不同的市,不同的縣,不同的單位,不同的工廠……

許多年之後,故鄉的許多東西和以前不一樣了。許多以前認為很樸素的東西變得珍貴了,山與水、藍天與白雲,那些曾經習以為常的事物,成了構架故鄉新生活的鋼。

20xx年,故鄉通火車。**年開始修建的鐵路,在20xx年的春天畫上句號。

火車在桓仁縣的百里峻嶺之間穿行。與以前不同的是,火車更多時候把人們從遠方帶到這裏,不同省、不同市的人,把故鄉人種在村莊的生活叫做風景。從故鄉穿行而過的火車,像是一枚針,把故鄉的美麗縫在一起,把故鄉與外面的世界縫在一起。

在故鄉這本翻開的書中,每一個細小的變化都是一次抒情,每一棵莊稼的舒展都是一次 抒情,而橫卧在山嶺之間的鐵軌彷彿是一枚書籤——此頁的精彩,應要細細讀。

(篇七)

與收音機相伴的日子

我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在那個物質匱乏、信息閉塞的年代,收音機就像我童年和少年時代的萬花筒,每每憶起,就如一部單調久遠的黑白影片,突然畫面開始切換聚焦,色彩頃刻就變得生動鮮活起來。在悠悠歲月的那頭,收音機收藏了一段段流年往事和“陳年舊音”,如今在記憶頻道徐徐道來……

童年,不管與鄰居的小夥伴們玩得有多“嗨”,只要聽到“小朋友,小喇叭開始廣播啦!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我們立刻像回籠的鳥兒,安靜地坐在收音機旁,有滋有味地聽孫敬修爺爺講《西遊記》的故事。每每聽完,還覺得不過癮,便用“過家家”的方式開始演繹“古典名著”,可是挑來選去,誰也不願意扮演豬八戒。一次讓萍萍當白骨精,她氣得噘嘴就走,一個星期都不和我們玩兒。也是在“小喇叭”節目裏,我第一次聽到了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那淒涼悲慘的畫面,更是渲染了冬季的寒冷,望着屋檐下吊着的一串串晶瑩剔透的冰凌子,童年的我,內心被一種酸楚與寒涼包裹,竟抽抽搭搭啜泣了好一會兒,弄得姐姐直笑我,説我跟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一樣。

出生在陝西東府的我,腦海中時常浮現一個畫面:鄰居的花婆和嬸嬸、大大們,經常聚在我家的庭院或巷頭,女人們手中一邊忙着針線活兒,一邊興趣盎然地聽收音機裏播放的秦腔,男人們則一邊咂吧着旱煙鍋子,一邊搖頭晃腦地跟唱,聽到熱血沸騰時,就激動得站起來提袍甩袖,吹鬍子瞪眼聲情並茂地唱幾句,走腔跑調常惹得大夥兒笑岔氣。母親那時最喜歡聽秦腔“花亭相會”和“三孃教子”。每當我任性倔強遭母親“修理”時,總會隨口扔出狠話刺傷她,母親就用三孃的口吻怒斥:“你真是人兒小來心兒惡,説出話來賽毒藥,平時白愛你了……”爺爺田間勞作歸來,打開收音機,一段“周仁回府”聽完,渾身的疲乏都盪滌而去。難怪賈平凹説,秦腔是秦人大苦中的大樂。這集秦川“天籟、地籟、人籟”共鳴的劇種,就是童年從收音機的播放中,把鄉情鄉音的種子播進了我的心田,讓遠離故鄉千里之外的我,每每耳畔響起秦腔,就心潮起伏情思綿綿。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因為父親工作調動,我們一家來到了陝北子午嶺大山深處,來到那個閉塞而有些“桃花源”意思的偏僻農場。而恰是收音機,給我單調得讓人抓狂的年少時光增添了太多繽紛絢爛的色彩。每天中午放學鈴一響,我們就像急待出欄的羊羣,拔腿就往家奔,顧不得填充飢腸轆轆的肚子就打開收音機側耳靜聽,印象最深的就是風靡一時由王剛播講的評書“夜幕下的哈爾濱”。那曲折驚險的故事、潔如淨土的兒女情長,在王剛抑揚頓挫、極富吸引力的講述中,把大家的心揪扯得連午飯都食之無味,光顧着替主人公命運的跌宕起伏擔憂了……往事悠悠,正是童年收音機播放的那些優秀的文學作品,為我的文學夢想插上了翅膀,讓我把世情百態酣暢傾訴。

時光飛逝,青春漸行漸遠,但每一次回眸往昔,那些裊裊輕音就在心間迴旋激盪,讓滄桑歲月也多了幾許朦朧詩意,暖心怡情。

(篇八)

如歌行板汽車夢

70年風雨兼程,70年實驗探索,70年艱苦奮鬥。有血有汗,有痛苦更有歡樂。幾代人的種種夢想變成現實,過去不敢想也想不到的事情,都發生在中國大地上。

41年前,也就是1978年陽曆1月19日,我出生在湖南株洲一個小山村的農家。在同一年,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40年的歲月裏,印象最深刻、感受最深的是我擁有的汽車夢……

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汽車。記得在我五歲時,父母親帶我到湘潭的遠房叔爺爺家吃喜酒,在城裏的百貨大樓裏,我看上了一個電動的小汽車,非要買。一問價,要2塊多,父母嫌貴,捨不得買,我不幹,非要那個小汽車,不買就不走。後來父親生氣了,手一舉衝着我的屁股就是兩巴掌,然後把哭得“哇哇”尖叫的我扛走了。也難怪自己捱打,要知道,那時割一斤肉才7角5毛錢。

那些年,鄉村馬路上很難看到小汽車,當時我們叫小轎車,那時能坐上小轎車的,必是大人物。可在1984年8月的某天,我家那個叫樂棠灣的小村泥巴路上,居然一下來了幾十輛小轎車和“東風”解放卡車,小轎車上下來的大都是身着軍裝、肩扛“銀星”的軍官,間若有一些着西裝的地方官員,而大“東風”卡車上裝載的全是花圈。後來才知道,之所以有這麼大的陣仗,是因為我的鄰居同學朱江峯的叔叔在對越自衞反擊戰中英勇犧牲了,其英雄事蹟上了《解放軍報》,被xx追授一等功。

那麼多草綠色的大卡車和小轎車竟然開進了我們這個從來沒進過汽車的小山村,着實讓我和鄉鄰們大開眼界。一進村口,響亮的鳴笛聲就像催人的集結令,我們這羣小汽車迷們迅速從各自的家裏跑出來,可勁兒地追着汽車跑。當汽車停下以後,眾夥伴們又拼命地從大人圈裏擠到最裏層,好奇地圍着車身轉着圈兒看,這個摸摸車燈,那個看看駕駛室,有的還跳到車上坐上幾分鐘。這些汽車的到來,是一件讓全村大人們感到十分悲痛的事,但這個機會卻讓我們這羣不怎麼懂事的孩子足足地過了一次汽車眼癮。

讀國小時,哥哥國中同學何光的父親是一家建築公司的司機,開着一輛大“東風”。有一天下午,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正好碰到何叔叔開車回家,他見到了我,停下車讓我坐上副駕駛座位。這是我第一次坐車,雖然距離不遠,且車行駛在鄉村坑坑窪窪的泥路上顛簸不已,但我仍然覺得很爽很拉風,坐得高望得遠,腦海裏馬上跳出“高人一等”的詞彙。當時我就想,“東風”大卡車這麼拉風,而小轎車漂亮得像出嫁的新娘子,如果坐上去肯定更舒服,自己啥時候也能坐上小轎車呢?我的汽車夢,就是從這件事開始的吧。

1990年夏天,省道穿過家鄉的青山綠水,蜿蜒曲折的道路時常會駛過各型汽車,以“哼哧哼哧”吃力爬行的貨車居多。上下學路上,我深一腳淺一腳走過泥濘的土路,當雙腳踏上柏油鋪就的堅實路面,心裏陡生一種興奮和激動。小夥伴們向駛過的車輛行注目禮或舉手禮,換來的是或長或短的汽車師傅鳴笛聲。

(篇九)

我和電視的不解情緣

1981年,我所在的小山村發生了一件大事,村裏的能人李全從城裏抱回了一台電視機,是全村的第一台電視機,北京牌14英吋黑白電視機。

從此,村裏人不用跑到三四里開外的煤礦上去蹭看電視了。

吃過晚飯,或者來不及吃晚飯,拿着剛出鍋的或黃或白或黑白相間的饃饃或者紅薯,村裏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像趕會似的都搬着自家高高低低的凳子或椅子去看電視了。關心國家大事的,七點前趕去看新聞聯播,喜歡看電視劇的,新聞聯播之後趕去。

主人家早早將那台耀眼的電視機擺在院子裏一張高高的桌子上,調到唯一能收到的河南電視頻道上,《新聞聯播》《敵營十八年》《大俠霍元甲》等等伴隨人們度過了一個個或快樂或悲傷或義憤填膺的夜晚,直到屏幕上出現“再見”人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

走回自家的路上,人們三五成羣津津有味地討論故事情節,預測故事的發展方向。

有時微波信號不好,電視上會出現雪花點,或者沒有圖像,就有人自告奮勇,站到電視機旁邊,扶着天線,充當人體天線,胳膊酸了,就有另一個人頂上去。

春夏秋三季還好,可以在院子裏看電視,到了冬天,實在是冷,人們就擠到主人家的堂屋裏去看,去的晚了,擠不進去,只好趴在窗外或怏怏離去。

我因為在外求學,只在寒暑假或節假日目睹過體驗過村裏人看電視的盛況。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高中求學期間,在學校看過一次電視,學校特意讓所有年級停上一個晚自習,將學校僅有的兩台電視機放在校園裏,收看世界盃中日女排決賽的實況,宋世雄那特有的口若懸河激動人心的解説,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鐵榔頭”郎平氣勢如虹的扣殺刻在了我的記憶裏,女排堅忍不拔的頑強拼搏精神成為一種精神象徵,我也因此喜歡上了排球運動,後來以至現在只要有比賽轉播只要有機會我一定會看比賽,那成了我的一種精神寄託。

就這樣,不知不覺兩年過去了,在外折騰小生意的堂哥有一天抱回來一台索尼電視機,也是黑白的,於是看電視的人們分流了,觀看環境似乎一下子好了許多,不用每天去搶佔有利座位了。

就在這一年暑假,村裏又發生了一件大事,我成了我們村恢復大學聯考制度之後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從村裏走過,村民們都熱情地與我打招呼,流露出豔羨的目光,勤勞樸實善良的父母似乎覺得我做了一件驚天動地光耀門楣的大事,拿出僅有的積蓄開始為我置辦上大學的行裝。

一部經典的電視劇陪我度過了一個最輕鬆愉快的暑假,想必六零後七零後很多人都看過,它就是《血疑》,從此,主人公幸子、光夫,演員三口百惠、三浦友和成了那個年代人們的記憶。

在大學過第一個中秋節,輔導員將年級辦公室的20吋大彩電搬到了教室裏,和同學們一起歡度中秋,第一次看到了彩色圖像的電視節目,精彩的電視節目一掃離家不能與親人團聚的陰霾,將“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拋諸腦後,第一次一人獨享了完整的一塊月餅(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過中秋和兄弟姐妹分月餅,一人五分之一)。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一晃大學畢業了。

我被分配到當時陝縣的最高學府——陝縣高中(現陝州區一高),懷着忐忑懷着憧憬跌跌撞撞上路了,這一走就是一輩子。

上演了現實版的裸婚時代,住在學生宿舍裏,寢辦合一,每天充實而忙碌,走過婚姻的兩個年頭,終於拿出了兩人幾乎全部的積蓄購置了我們家的第一台電視機,凱歌牌17英吋黑白電視機,從此,三十年時間家裏的電視機不斷更新換代,從17英吋凱歌牌黑白電視機換成了20英吋的黃河牌彩色電視機,從32英吋的TCL純平電視換成了48英吋的4K超薄液晶智能語音遙控電視,每天快樂地教書育人,閒暇之時,觀看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感受時代從漸變到鉅變。

如果回到三十多年前,在那時暢想未來電視機的模樣,任何的奢望都是天方夜譚,如今這一切真真切切地擺在了人們的眼前,電視機更新換代日新月異,精彩紛呈的節目不斷豐富着人們的精神生活,成了人們生活的又一伴侶。

四十年前住着土坯房點着煤油燈的人們暢想未來現代化的生活情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而如今到處高樓林立,霓虹閃爍,人們生活在電子產品不斷更迭的智能時代,回首往昔,不禁感慨時代的鉅變。

我感恩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我發自內心為這個偉大的時代喝彩!

在追夢的路上,我將繼續奮力前行。

(篇十)

搬家記

人的一生中,總會有幾次變遷與異動,搬家,成了居住環境轉換和舉家外遷行動的一個過程。看似平淡無奇,瑣碎得緊,不見得有什麼驚動人的去處,但把搬家與當時所處的年代相聯繫,從中也能發現出不一樣的東西來。

我家三代人,就有不一樣的搬家經歷。

父親那一代,生活在暗無天日的舊社會,成天過着提心吊膽的日子。全面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根據《民役法》於1937年8月30日明令徵集國民兵,以備前線兵員補充。為了躲避“抓壯丁”,父親只得離井背鄉,將家從雙門搬到姥姥家所在的三道沖居住。

説是搬家,其實是在逃難。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父親一頭挑着大姐、大哥,另一頭挑着一口破鍋和幾個山芋,母親揹着一牀爛得像魚網似的破棉絮,一路草木皆兵,一路膽顫心驚,一路跌跌撞撞。如果這算是搬家的話,父親當時所有的家當,用一副挑子就能全部挑走。

到了我這一代,真正過上了改天換日的新生活。1987年參加工作後,我成為村裏第一個跳出“農門”的人,人生也迎來了重大轉機。上世紀90年代,國家實行房改政策,單位向我出售了一套50多平米的住房。這套房子原是辦公樓,上下兩層,高大寬敞,出場也好,是除老家草房之外,我在集鎮上真正擁有的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搬家這天,老家很多親友都來幫忙。內弟開來自家的四輪車,大家七手八腳地往車上搬一些舊傢俱之類的東西。臨行前,妻子看着老屋裏罈罈罐罐、破破爛爛的一大堆東西,這也捨不得,那也放不下,拗不過她,最後只得統統帶走。那時,家裏日子過得緊巴,也沒什麼值錢玩藝,搬家時所有的家當裝起來,只有一四輪車的東西。

新世紀之初,我贏得了人生的第二次飛躍,從鄉鎮調到縣城工作。頭幾年一直租房居住,週末才能返回鎮上的家裏,和妻子女兒團聚。在家人和朋友們的支持下,我在縣城北街購買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雖然是“二手房”,但採光、通風都挺好,對於我這個沒有過多奢求的人來説,已是特別滿意了。

因為工作調動,我經歷了第二次搬家,把家從集鎮上搬到縣城裏。這次搬家用得是大貨車,滿滿當當地裝了一大車,連駕駛室裏都塞滿了東西。所搬運的家當中,除了電器、傢俱、衣被之類的生活必需品外,還有我多年購買、閲讀和收藏的書籍,足足裝了十幾只蛇皮袋,在車廂裏佔據了偌大地盤。朋友開玩笑地説:“你搬家也學孔夫子——全是書。”

這次搬家之後,我在縣城定居下來,生活也從此安定起來。縣城環境優美,社會和諧,文明進步,生活舒適,是一座淮上宜居城市。或許,我不需要再次搬家了,那麼就在此頤養天年,終其一生吧。

從上世紀到新世紀,我搬了兩次家,每一次搬家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彷彿每一次搬家都是一種成長,伴隨着自己的蜕變,一點點成長為另一個自己。

女兒是“80”後,與父親和我所經歷的,完全是不同的時代,對搬家的概念和認識也完全不同。**年,女兒、女婿先後分別考入安醫一附院和二附院工作,隨後把家也從淮南搬到合肥的出租房裏。去年,小倆口在醫院附近按揭買下一套100多平米的大房子,經過個性化的裝修後,準備在今年“五一”期間搬家入住。

想起兩次搬家的經歷,我有些心有餘悸,就叮囑女兒、女婿早做安排。女兒輕鬆地説:“時代不同了,現在搬家已不算什麼大事,有搬家公司,裝卸、運輸都解決了。況且,現在搬家也沒那麼多破爛東西了,城裏好多年輕人換一次房子,就換一次傢俱,拎包走人就完事了。聽了女兒的話,我似有所悟,是啊,時代不同了,搬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搬家的儀式感已被隨意性所取代。

“大舟百尺影白虹,借我搬家我何有。”由一個住慣的地方,搬去另一個陌生的地方,心情總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是欣喜,一種是頹喪,而這兩種感覺我們一家三代人都切身體會過。欣喜的是,搬過一次家,生活總會向好的方向發展,日子是芝麻開花節節高;頹喪的是,每搬一次家,離故土越來越遠,總會丟掉一些故人和風景。從父親那一代到女兒這一代,時光走過70多年,不同的社會制度,不同的時代背景,成就了一家三代人不同的搬家經歷,也折射出一個家庭和一個國家的巨大變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8kdpe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