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關於麪條的散文:山藥條條三角角面

關於麪條的散文:山藥條條三角角面

過去有南方吃白米,北方吃白麪的説法。現在隨着社會的高度發達,這種情況早徹底改觀了,無論南方還是北方,吃白米或白麪早成了人們的“家常便飯”。説到吃白麪人們可能第一想到的就是麪條了,這種飯食做起來簡單易操作,吃起來順口舒暢易消化,因而它成為了大多數中國人日常飲食中的最愛。但於我而言吃麪條很多時候都感覺不爽,甚至有“日本人吃高粱”的那種無奈之感。當然了麪條的做法有無數種,有一種難登大雅之堂的老家農村常吃的麪條我絕不反感,且時間長了就想吃一次,它就是山藥條條三尖尖面。

關於麪條的散文:山藥條條三角角面

顧名思義這種面主料是由兩類東西組合而成的,一是土豆,二是麪條。在做法上也是最不講究最土的,土豆切成簡單的條狀,這個太簡單,三歲的小孩都會,沒必要細説。面剁成三角形樣式,這説起來似乎有點難度,其實也是很簡單的,把擀好的麪皮裏面潑灑上乾麪,然後一層一層地疊起來,一直疊到兩寸寬左右的樣子,切的時候刀刃稍微左右擺動出一個角度切出的麪條就是三角形的模樣了。在我的記憶中,這種吃法的麪條似乎只有老家的農村才有,而我骨子裏就是一個土得掉渣的農村人,所以沒辦法,吃麪條就喜歡這種最具農村特色的。

記得小時候家裏母親為我們給做這樣的麪條,把一大堆切成條狀的土豆往大鍋裏一倒,用鍋鏟把土豆條扒拉到鍋的四周,中間露出鍋底,從一個黑不溜秋的老式瓦罐鏟上一小塊豬油放到鍋底,再抓上一把塊狀鹹鹽撒到土豆條上,開始燒火加熱,待豬油完全溶化,裏面加入一小匙花椒麪和幾粒葱花,扒拉幾下就算是熗鍋了,然後用鍋鏟把四周的土豆條用力和豬油一起翻炒,隨着鍋鏟和鐵鍋摩擦的“嚓呼”聲,一縷縷白氣就在鍋頂四處繚繞開來,翻炒到了一定時間,“茲拉”倒上一瓢涼水,再把醬面(農村把炒熟的菜籽或胡麻搗碎做調味品)撒上一把,水上就飄起了一層星星點點的褐黃色顆粒。之後,蓋上鍋蓋,加中火一直到鍋裏的湯水緩緩沸騰起來把土豆煮到八成熟的時候,把麪條均勻撒入鍋內,三兩分鐘後,一鍋熱氣騰騰的山藥條條三尖尖面就出鍋了。吃此面最適合於秋冬那樣的涼爽季節,必備的輔料就是一盆農村的爛醃鹹菜,醃捲心菜、大白菜均可,芥菜最佳,如果有大蒜再就上幾瓣更是錦上添花。

天冷地凍,矮土屋內白氣瀰漫,紅紅的小火爐一尊,卻根本無法消抵四逼的寒氣。一家人圍坐炕上,每人手託一隻盛滿面條的粗磁大碗,碗頂部披一筷子爛醃鹹菜,用筷子和麪挑拌一番,面的温度適合入口時,咬一口蒜之後,就開始一邊吸溜一邊往嘴裏大口大口地扒拉麪條,半碗下去就渾身冒汗,腦袋像從水裏拉出,此時剛才還冷得牙顫的感覺一下子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只覺得熱氣四溢,春光融融,恨那怕把身上的破衣爛衫全部拽下來扔掉,光着膀子更為合適帶勁。吃這樣的飯壓根就沒有吃飽的感覺,老是眼飽肚不飽,肚飽眼還饞,嘴説吃了五碗該放碗筷了,可手老是不由自主地拿起勺頭再砍一碗……

我讀高中的時候,曾經和一位同學到過另一位同學家,當時正是寒假,坐了半天車又步行了十餘里山路,到家時已經是下午。一進家,同學的父母對我們這樣的稀客很是熱情,問寒問暖完畢,就要給我們做飯,問我們喜歡吃什麼,當時,我們受了一路的飢寒,説熱熱地喝口面吧。大娘就給我們做出了一大盆稠壓壓的山藥條條三尖尖面。我心裏一邊嘀咕我們農村人的實誠,一邊感覺還是有點太多了,但令我沒有想到的是,那麼大的一盆面居然讓我們三個人消滅得乾乾淨淨,連一口麪湯都沒剩下,連大爺大娘都把眼睛睜得老大,半信半疑地問了我們好幾次:“這幾個孩子是不是沒吃飽?哎呀!這三個後生真是餓壞了。”直到現在我還能時時想起那頓麪條裏綿沙的土豆條,筋道有嚼頭的三角面和加了醬面的粘稠的麪湯,真是太好吃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69840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