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心靈點滴》影評:治好病人,而不僅僅是治好病

《心靈點滴》影評:治好病人,而不僅僅是治好病

《心靈點滴》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講的是主人公Patch Adams懷着幫助病人的滿腔熱忱,從醫學院學習期間就開始實踐他的情緒治療法,並開設免費診所為窮困的人們服務的故事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看完這部電影的感受吧。

《心靈點滴》影評:治好病人,而不僅僅是治好病

《心靈點滴》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講的是主人公Patch Adams懷着幫助病人的滿腔熱忱,從醫學院學習期間就開始實踐他的情緒治療法,並開設免費診所為窮困的人們服務的故事 。

《心靈點滴》英文名《Patch Adams》又名《妙手真情》。羅賓·威廉斯主演。

説到羅賓·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必須要濃重點評一下,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美國演員,一名出色的喜劇演員,卻同時也是抑鬱症患者,20xx年8月11日羅賓·威廉姆斯突然自殺,終年63歲。

很多喜劇演員一生都給觀眾帶了無數好作品,自己卻默默承受着疾病的折磨和痛苦。羅賓1987年以《早安越南》獲最佳男主角(喜劇)金球獎。1991年以《漁王》再次獲最佳男主角(喜劇)金球獎及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提名。1997年以《驕陽似我》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個人最喜歡他的還有兩部電影是《心靈捕手》和《死亡詩社》。

電影講述了亨特帕奇 在還是醫學院學生的時候,就已決心為治療醫學獻身。有感於學院裏教授的冷冰冰的,(大三之前不能接觸病人)使病人感到孤獨無助的所謂專業治療,他決定從病人的感情和精神上着手治療,他試圖瞭解每一個病人的內心,走進病人的內心世界有時不惜扮出種種滑稽相使病人放鬆。儘管他的幽默療法屢屢有奇效,醫院的醫生和護士們也很感謝他,但正規傳統的醫學教學對他的做法不以為然,亨特帕奇頂住壓力,開辦了自己的低成本診所為窮人治病。

在中國的當下,醫患關係極其扭曲暴戾的時刻,《心靈點滴》是一部值得所有醫務工作者重新觀影的電影。

就像當今所有的基礎幹部應該觀看《我不是潘金蓮》一樣。

也許所有的醫生有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在選擇這個職業的時候,最初的初衷在哪裏?

是為了治病救人還是為了僅僅當做一個職業而已,形同世間其他任何一個職業,比如教師?司機?理髮的?警察等等?

真的沒有雄心勃勃的時候?想要醫治好病人的時候?

暴力傷醫的惡性事件越來越多,很多醫生歸咎於當下的不良媒體無知病人。

病人和家屬抱怨看病難藥費昂貴,一病拖垮全家的真實現狀。

醫改總是杯水車薪,治標不治本。

每個人所處角度不同,吐糟的焦點就不同。

電影《心靈點滴》上映時間為1998年,但是在今天,這依舊是一股反映醫患關係的清流。甚至由於過於理想化,顯得不切實際。

如果電影表達的是一種美好,一種理想,那麼,這是非常值得肯定和尊重的,特別是當今的中國。發展中的中國意識形態出現明顯變化,人們的三觀受到挑釁。故而,重温《心靈點滴》是非常必要的。

電影最難能可貴的是提出了很多温情的觀念:

幫助別人,才能忘記自己的問題。

治好病人,而不僅僅是治好病。

醫生的職責不在於避免死亡,而是努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作為一醫生或醫務人員,必須是一個聆聽者、關懷者。

電影有很多打動人的細節,其中一個細節我特別有感慨,亨特帕奇從來不以病人的病牀代替病人,而是稱呼他們的名字或者暱稱。

今天在所有的醫院,醫生一律用病牀號代替了我們,我們永遠是5號病牀,7號病牀等等。

在醫生眼裏,我們永遠只是一個編號,一個病症,而少了關懷。

亨特.帕奇在電影裏問他的同學——

醫生怎麼不能和病人產生感情?醫生會因此爆炸嗎?

是啊!

醫生為什麼不能和病人產生感情呢?

醫生為什麼就不能愛上(不是狹隘的愛)病人呢?

醫生總是站在對立面對待病人,缺少真誠缺少人文關懷,醫患雙方總是緊張對立,醫患關係怎麼能好?

在這個現實基礎上,《心靈點滴》是一部非常值得稱讚的電影!

本文作者: 阿秋(公眾號:青衣街的阿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4rxjx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