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職場指南 >如何創業 >

海歸創業青睞新興產業

海歸創業青睞新興產業

對於許多華人技術精英來説,美國正在喪失它的吸引力;而正好相反,中國的磁場則在迅速增強,海歸團隊型迴歸漸成趨勢。

海歸創業青睞新興產業

《浙商》記者 司徒微微

XX年前,中國的人才爭相到美國 “鍍金”;XX年後,海外人才回國創業形成熱潮。在金融危機的洗禮下,海外人才看到,國內很多行業都展現出巨大的發展空間,市場容量非常大。近兩年回國創業的海歸在思想上和創業的領域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創業也呈現多樣化的趨勢,80後的新興海歸開始在各個領域活躍。

近年來,越來越多海外人才歸國。XX年,僅浙江省就引進XX多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其中入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千人計劃”的就有20人。目前,以杭州、寧波、温州國家級創業園為中心,全省已經建成23個留學人員創業園,為留學人員來浙創業創新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

80後海歸幫

近日,在浙江杭州市海外歸國人士創業發展促進會的海歸論壇上,裘鐵軍被冠以“水王”的稱號。XX年從澳大利亞回國創業的他是典型的“80後”海歸,他經常活躍在各種論壇,愛和其他的海歸交流,還創建海歸QQ羣、海歸網等各種交流平台,把一些海歸組織到一起,討論創業上的問題。

現在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學的東西也越來越寬,但回國創業後,新海歸更多的是進入一些新的行業、新的產業。“老一輩的海歸工作經驗多,而且多是在各自專業從事研發工作。他們掌握了某項關鍵技術,再把它引進國內,開發國內市場。”裘鐵軍表示,研發是老一輩海歸的強項,但在市場運作和模式創新上,新海歸更有優勢,更大膽。

裘鐵軍和兩位同學共同創建的杭州易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個進行嵌入式系統開發、雙燃料汽車動力系統開發和生產等的公司。去年下半年,這家公司已經開始盈利,XX年的銷售額預計達到1000萬元以上。目前他們正在和東北的天然氣經銷商合作,拓展市場。

“我們沒有很多的工作經驗,但是想法很大膽,敢於嘗試新事物,我們看中的是模式創新,把國外好的模式引進國內,發展各個產業。”裘鐵軍説。

一成海歸好投資

在採訪中,《浙商》記者發現,從事投資的海歸人數很多。裘鐵軍告訴《浙商》記者,現在回國創業的海歸有十分之一是從事投資行業。

“現在技術含量高的產業正在向中國轉移,擁有專利和核心技術的人士回國創業的也越來越多。”杭州泰克英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俊麟稱,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現在一樣湧現出這麼多的機會,投資行業也逐漸成熟,可投資的行業、項目太多了。“當初出國就是帶着很多問題出去學習的,現在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回來。”從XX年成立公司,到今年夏天為止,周俊麟將完成第一期的投資一億元。

在國外從事過金融行業,回國自己創業,周俊麟感到投資行業國內外環境差別很大——與國外相比,國內的投資行業在法律和會計方面並不完善,結構也相對混亂一點,但國內也有優勢,就是靈活性很強。

“目前,一些本土的投資機構關注當前的熱點項目。而我們要預測的是5年之後會發展起來的一些產業和項目,這些項目在近幾年之內都是要大把大把燒錢的。”周俊麟稱,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評估體系,對這樣的項目把握性會更強。

眼下,中國有大批具有高成長性的產業,投資行業也隨之進一步發展,擁有獨特視野和分析眼光的海歸勢必成為不可缺少的力量。

此外,在諮詢、法律、旅遊、會展、教育等多個行業,海歸也可能逐步擴展其發展領域。XX年12月28日,杭州富陽留學人員創新創業項目洽談會吸引了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2位留學人員前來參會,他們攜帶了142個項目。洽談會重點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環保、新材料等產業組織項目洽談,13個項目在洽談會上正式簽約落地富陽,註冊資金近1.06億元,預計投資金額達3億元。

團隊型海歸加速回流

一些海歸已經在國外創辦了企業,他們本身在國外就有一個較為成熟的團隊。為提高在中國創業的競爭力,從XX年開始,海歸人才已經有團隊型迴歸的趨勢。

團隊型迴歸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將原有團隊帶回國,在不損傷原有運作基礎之上快速進入國內。一種是回國前相約組團,利用各自的專業優勢、行業背景,組成一個新的團隊,他們的戰鬥力比起單獨上岸的海歸顯得更強,企業發展速度更快。

寧波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在浙江寧波留學生人員創業園,團隊以張彥和金亞東兩位留學歸國博士為核心,就屬於回國相約組團創業的代表。這家公司從事液晶顯示器光學薄膜的研發和生產。

XX年1月,寧波激智剛成立的時候,只有30人,銷售額只有30多萬元。XX年,激智的銷售額就突破了1000多萬元。張彥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將達到1億元左右。去年,激智在全國各地上報的100餘個創業團隊中勝出,成為國務院僑辦重點推薦的30個華僑華人創業團隊之一。

張彥擁有十五年以上在材料學科的從業經驗和多項國內外專利,並且是國家第一批“千人計劃”名單的入選者;金亞東曾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和美國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擔任亞太區技術經理和技術總監;而另外兩位負責生產的同事原先也是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人員;銷售負責人則是原來美國客户公司的研發人員,“因為他原來是做研發的,對我們的產品有非常專業的瞭解,大大促進了我們的銷售。”張彥告訴《浙商》記者,公司六七成主管都是新材料行業的專業人才。因為大家曾經是同事,彼此對公司的市場定位、運作思路都很一致,因此少了很多人事摩擦,多了合作的默契。

“每年創業中心舉辦的中國科技創業計劃大賽都會吸引不少海外人才。XX年寧波留學生創業園就吸引了25個海歸項目,但發展最快的還是團隊型的海歸創業者”, 寧波市科技創業中心企業發展部副部長阮明告訴《浙商》記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hang/ruhe/krkl9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