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中學生演講稿 >

關於弟子規的演講稿大綱

關於弟子規的演講稿大綱

《弟子規》作為古代兒童的啟蒙讀物,着重於品德修養教育和生活教育,培養為人子女和學生一生中應具有的素質,從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自身修養、治學態度以及世間的禮儀規範,都作了細細的闡述,可謂中華道德文化之瑰寶。下面是關於弟子規的演講稿。

關於弟子規的演講稿大綱

關於弟子規的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晚上好,我是來自模具101班的黃升思,下面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弟子規》,感受傳統文化經典。

我喜歡讀《弟子規》“弟子規”,顧名思義,就是學生的規範。它是中華民族幾百年來的禮儀精髓,是文明的靈魂,是學生文化的瑰寶。學《弟子規》做文明人。

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使我受益非淺。《弟子規》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面對它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中國是具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知恩圖報,尊老愛幼,待人誠懇……這些優良的傳統從古至今都為人所熟知,家喻户曉;翻開《弟子規》一讀,就彷彿置身於文明的氛圍當中,置身於做人的倫理大道當中。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行孝是為人子女的本分,但我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實孝,卻不曾注重細小。而《弟子規》恰恰就告訴我們行孝必須從細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時之念想。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只有心存感恩之心,才能完善自己,感動別人。

在古代《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在當代仍然影響着更多的人,他教育我們如何做人處事。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質。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才是照耀心靈永恆的陽光!

學習了《弟子規》,被它所藴藏的深厚內涵而打動,此時我才明白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真正原因;因為我們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藴!有着優良的文化傳統!造就了一代代優秀的中華兒女。

《弟子規》是根據《三字經》編寫的。其中的禮儀規範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做人,也是一樣,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的人,才會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立於不敗之地。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就像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一定的時間了。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誦讀並牢記《弟子規》吧!我深信,學習《弟子規》,不僅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説,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會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關於弟子規的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謹慎做事,從小事開始!》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這便是《弟子規》的第四部分《謹》。它三字一句,文字淺顯,朗朗上口,好讀易記。從中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那麼,作為一名七年級新生,有那些事情是需要謹記於心的呢?弟子規中説:”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是呀,時光匆匆,為人子,早上就要儘量早起,晚上就要晚點睡覺,因為人生的歲月很有限,光陰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轉眼就是老年人了,因此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寶貴時光。趁現在精力旺盛,要一鼓作氣,多讀書,多瞭解中國的文化傳統,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西漢時期的匡衡就是這樣一個珍惜時間的人。想必大家都聽説過鑿壁借光的故事吧!匡衡是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小的時候家境貧寒,但它為了讀書。就鑿通了鄰居家的牆,藉着射過來的一縷微弱的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後來不負重望,在大馬司史高的推薦下,被漢元帝封為郎中,遷博士。這是一件多麼光榮的事情呀!由此可見,珍惜時間是多麼地重要。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説的真對,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齊清潔,不在衣服的昂貴華麗,而且我們都是學生,穿衣不用太過花俏,要依着自己的身份穿。學校要求全天日地穿校服,那麼每天早晨出門前,我們是否應該檢查一下:紅領巾是否帶歪?校徽是否扣上?清清爽爽地出門,每天才會擁有一個愉悦的好心情。

將《弟子規》的要求熟記於心,我們就從身邊的點滴小事開始做起!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關於弟子規的演講稿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三(2)班的曉玲,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踐行<弟子規>,學會感恩》。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相信大家一定還記得這段熟悉的旋律吧。上學期,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起學習了《弟子規》”入則孝“部分,至今仍對我影響很深。

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對我們這些喜歡我行我素的獨生子女來説,我們又做到了多少呢?我們只會一邊玩電腦或做着手中的事,一邊聽父母嘮叨,但其實已經左耳進右耳出了;我們只會冬天的時候讓父母幫我們暖被窩,夏天的時候讓父母想辦法幫我們解暑;我們只會想方設法地溜出去玩耍,然後疲憊不堪地回來,卻還要父母幫我們端茶送水。

同學們,當你在享受這些幸福時刻的時候,可曾想到了感恩,可曾想到了回報。可能同學們會問:感恩?感恩誰?回報?又回報什麼?其實很簡單,感恩我們的父母,回報我們的父母。或許只是臨別時的一句叮嚀,或許只是見面時的一句問候,或許只是午後的一杯清茶……其實,只要我們留心,一個很小的細節都會讓父母記憶猶新,一個很小的動作都會讓父母倍感欣慰。

烏鴉反哺,尚知母恩。今我少年,孝道弘揚。同學們,讓我們從《弟子規》開始,讓我們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盡我們的全力,使我們的民族美德再放光華!

關於弟子規的演講稿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弟子規》總序

張愛玲説,於千萬年之中,在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就趕上了……讀《錢文忠解讀<弟子規>》這本書,給我的就是“剛好趕上”的這種感覺。雖説《弟子規》是一本啟蒙讀物,不過我要是在孩提時代就已經讀過的話,恐怕不會有多麼深刻的見解,甚至於會因為半知半解而淺嘗輒止,錯過經典。誠然,在適當的年齡讀相應的書籍也是很重要的。

以本人為例,相信現在很多學生跟我一樣,特別是理工類的學生,對文學經典幾乎沒有一點嗅覺,更別説文言文類的讀本了,平常肯定也沒怎麼讀過這類書籍,讀了也會是一知半解,很少會聯想到現實當中,產生自己的思考和見解。本書作者錢文忠先生風趣幽默,以全新的視角,藉助大量故事和案例,融入對現實的深層次思考,為我們解讀《弟子規》這一經典,使其所表達的思想更加淺顯易懂,耐人尋味。

本書按照《弟子規》總序的順序為我們見解弟子規,分別詳細的講解“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這七個部分。百善孝為先,讀弟子規,我覺得關於孝,我還是做的不錯的,幾乎每兩天就給家裏打一次電話,跟爸爸媽媽聊聊身邊的人和發生的事,常常報喜不報憂,怕他們會過多擔心我,我希望他們過得開心幸福。在讀這部分時,常常不覺眼睛會澀澀的,覺得自己的父母很平凡但卻很偉大,老爸雖然會去小賭,但為人老實,勤奮,很愛我們,常常跟我説,“我努力賺錢,你也要努力讀書哦”。老媽每次吃飯都會把最好的夾給我們,雖然囉嗦,卻是滿滿的愛意,每次打電話,都會跟我説“別太省了,多吃點好吃的”,而我常常會回答“放心啦,你們在家才別太省,您兒子在學校生活的很好,一點都不省”。對他們的愛,我從不吝嗇表達,雖然對於一個男孩子來説,這着實會有點矯情,但我無所謂,因為我要讓他們感受到,他們兒子也是愛他們的。記得高中時每次回校前我都會給我媽媽和奶奶一個擁抱,記得去年幫老爸買了部手機後我在鎖屏界面上寫了“爸,我愛你”四個字。誠然,有一些方面我還是做的不夠好的,不過我會努力去做好,我知道《弟子規》教我們的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要我們實實在在去做到,因為説容易,做不易,對父母的愛,有些人很難啟齒而我比較喜歡直率點的表達方式。

《弟子規》幾乎囊括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事情,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大到為人處世,小到行走站立,無論社會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雖然有些部分已經不合時宜,當從中引申出來的思想精髓還是值得我們繼承發揚的。

最後,以《弟子規》中,我最喜歡的一句很美的話作為結尾,“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關於弟子規的演講稿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學〈弟子規〉以孝為先》。

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耳邊傳來琅琅的讀書聲:“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聽着這親切的聲音,我不禁停下腳步,輕聲跟着讀起來。

我喜歡讀《弟子規》,它是中華民族幾百年來的禮儀精髓,是我們生活的典範,它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要誠實守信、小心謹慎。和大眾相處要平等博愛,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如果有剩餘的時間與精力,要多向有德學的人學習。它把文明禮儀縮略成了24個字,教人們應該怎樣待人處世。

如果説《弟子規》是一本好書,我便是讀書人;如果説《弟子規》是一條河流,我便是魚兒;如果説《弟子規》是一片藍天,我便是翱翔的雛鷹。《弟子規》像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它至真,至純;《弟子規》是引領孩子步入規範殿堂的老師,它至善,至美。

學了《弟子規》,我知道了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很多人所理解的孝道一定要表現在大事上才為孝,方不知,小孝不盡,大孝難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是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為人子女最痛苦的事。《弟子規》,從小做起,從孝做起。這是我學習《弟子規》以來最深刻的感受。講到孝,誰都會想到自己的父母。我們從一個嬰兒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從吖吖學語到能在社會上立足,需要耗費父母多少心血啊!他們一邊工作養家餬口,一邊騰出時間來照顧我們,想自己所不能想,做自己所不能做。二十八年前,就像我們現在這樣的年齡,他們沒有一天懈怠,把近三十年的青春年華毫無保留的付出;他們無時無刻不在關心和愛護着自己的孩子,並且重複着一千遍、一萬遍的問題—好好吃飯、好好讀書、好好工作、好好相處......;但他們卻從來不讓兒女為他們擔心,每次也總是重複同樣的話—不用你們擔心,你們把自己照顧好就可以了......。是啊,我們的笑臉就是他們疲憊一天後最好的獎賞,我們的健康平安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安慰。所有這些,都讓我體會到了“母愛的無私,父愛的深沉”。我偉大的父親,我善良的母親,我深深的向二老鞠躬,我永遠也報答不了你們的養育之恩,不敢忘記你們的諄諄教誨,我將用一生來履行對你們的諾言,用一生來孝敬你們......

父慈子孝,不一定讓我們的家富裕有錢,不一定有花園別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卻可以建立天然和諧的秩序,讓我們活在安和樂逸的環境中。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就是堡壘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讓我們用孝行把家鑄成固若金湯的堡壘。

讓《弟子規》點燃我們心靈的火把,讓她記載華夏兒女成長的腳印,讓經典永恆,讓愛永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zhongxue/o00n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