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美德演講稿 >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精選17篇)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精選17篇)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媽媽從小就告訴我:“長大要做中國的棟樑,必須先從中華美德。”

不過大家都知道,中華美德不是人人都有的,就是有些人隨地吐痰,愛打架,人一看,就知道這個人的品德。

而我理想中國人呢,是一個不撒謊,不破壞綠化的人。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回家,有一位老爺爺上來,他走到兩位年輕人面前,可那兩個年輕人理都不理老人,後來,有一位姐姐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坐位讓給老爺爺。可見,這位姐姐很講究中華美德。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心地善良,也有很多人心胸狹窄,如果我們每人獻上一點愛心,那整個世界就會成為中華美德的海洋!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着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範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温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温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為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國人和海外人引來容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我;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説:“我是中國人!”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沙浯國小六年級一班的孫曉霞,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優秀文化,爭做美德少年》。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作為中國人,讓我們倍感驕傲和自豪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我們的傳統美德以“德”為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品德,樹立以道義為重的人生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還要求我們要勵志奮發,一個人,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奮發圖強既要從大事入眼又要從小事入手。從自我做起你,傳承優秀文化,爭做美德少年。

我們所知道的古聖先賢就從優秀傳統文化中脱穎而出的,既是優秀傳統文化的既得利益者,也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孔子、老子、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孫子、張良、諸葛亮、王羲之、蔡倫、玄奘法師、李白、杜甫、王維、孫思邈、蘇東坡、歐陽修、韓愈、張載、周敦頤等等,你還數出了哪些人?人在不同的階段由不同的榜樣所引導,我們的榜樣或者説我們的偶像是誰?我們就會不知不覺地往對方的路上走,傳統文化的成人之道就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榜樣與道路。墨子慨歎白絹染色,孩子的心靈就像白紙一樣,我們在上面畫什麼,就會顯出什麼來,孟母三遷,就是害怕給孟子找錯了榜樣。

我們現在正是學習知識、養成良好的習慣的黃金時期。也許,我們不用像趙國強一樣英勇與歹徒搏鬥;也許,我們不用學劉子元不顧生命危險跳水救人;也許,我們也不用悉心照料十三位非親非故的老人但是,我們應記住這句話“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努力去做美德少年,不要一心想着做一些轟轟烈烈的大事,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們要從撿起身邊的紙屑做起;從尊敬師長,不頂撞父母做起;從不説謊話,誠實守信做起讓我們一起愛上朗朗上口的中華經典吧,因為它是從源頭流出來的活水,你的心裏裝着它,就等於裝着智慧的源頭活水,就等於時時和他們對話。因為它會時時刻刻諄諄教導我們,如何做有德之人,如何做美德少年。美往往就在身邊,我們青少年應該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踐行美德,讓我們一起爭做美德少年吧!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我是二年級的一名少先隊員。講文明,是全民族的光榮傳統。講文明,要從身邊的每一件平凡小事做起。我要時刻《小學生日常規範》的要求去做。

在學校,我是講文明的好學生,了遵守校規,上課遵守紀律,發言先舉手,聽老師講課;尊敬老師,見到老師問好;能和同學和睦相處,友好合作,得理讓人,失理道歉,尊重,信任,同學要幫助;在學習上努力,不怕苦不怕累,遇到,學會解決;愛護校園裏的花草樹木和一切公共設施,不亂丟亂扔,服老師的花理,值勤學生的批評勸阻;講究衞生,熱愛勞動,班集體,為班集體爭光。

在家裏,我是講文明的好孩子,不嬌不慣。尊敬長輩,體貼、孝敬父母,與鄰里和睦相處;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為父母分憂解愁;花對父母長輩的批評,能,不發脾氣,不頂撞;家裏來了客人,熱情、大方、有禮貌的招待。

在公共場合,我爭做講文明的小公民。遵守交通法規;保護花衞生;自覺遵守公共秩序,不大聲喧譁,不妨礙他人;尊老愛幼,幫助有的人,時時處處為別人着想,“與人為善,心中有他人”。

細微之處見精神,做文明學生就要從點滴做起,養成的習慣。同學們,讓都行動起來吧!做講文明的國小生。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從前的我不懂得尊重,更不懂得尊重是一種美德。每次見到老師,我都不會主動上前問聲好,總是羞怯地繞道而過;親戚朋友來家做客,我總是愛理不理,連個招呼也不打;與鄰居説話,也總是沒大沒小……因此,許多人都説我無知,不懂得尊重。

一次上學的路上,我哼着小曲,一路蹦蹦跳跳,心情特好。走着走着,卻被後面的一個小男孩踩到了鞋帶,害得我一個踉蹌,摔了個“四腳朝天”,狼狽不堪。我艱難地從地上爬起來,衝着不知所措的他吼道:“你怎麼搞的?不長眼啊!”

小男孩窘迫地站子那兒,不好意思地撓着頭,聲音孱弱:“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我知道他説的是真話,可心中的怨氣直往上衝,接着數落他道:“什麼不是故意的?你知不知道,摔倒是很疼的!你怎麼這麼調皮?還戴着紅領巾,一定不是什麼好男孩!”

眼看上課時間到了,我又教訓了他幾句,飛也似的向學校跑去,身後留下一臉驚詫的他。

我懂得並學會尊重,還是在經歷了那件事以後。

那天,我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走在上學的路上。説來也巧,上次發生的一幕重演了,不過主人公不是我,而是一位大姐姐。還是那個小男孩,又是不小心,踩到了她的鞋帶。她摔得比我還要慘:手擦破了,肩上的挎包扔得老遠。我本以為她會怒不可遏地大發雷霆,把小男孩兒教訓一通,或是上前將他暴打一頓,。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她爬起身來,竟上前去哄那個被嚇哭了的小男孩,叫他不要害怕,説他不是故意的。小男孩一邊抹着眼淚,一邊拉着哭腔説:“阿姨,我不是故意的……”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別哭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她撫摸着他的頭,“姐姐並沒摔倒哪兒,對不對?”

這雖然只是一個巧合,但我卻看到了自己與那位大姐姐的差距。我被這感人的一幕深深地打動,從而領悟到:尊準別人竟是如此的美好!

從那以後,我變了,變得善解人意,變得通情達理,變得善良温和,變得文明禮貌,因為我懂得,尊重就是一種美德,就是一種出色的品質。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5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她的名字叫 中國。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我們身上流動着同樣的血,學習着同樣的文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推動着人類進步,為人類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英雄兒女,我們中華兒女應該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我們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傳統文化的國家,愛護環境,尊老愛幼,做好人好事都是我們的美德。孔融讓梨,大家都知道嗎?像孔融那麼小的小孩,就懂得了互相謙讓,尊敬老人的道理,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這就是中華民族所要培育出的子孫,所要培育出來的一部分傳統美德。

一提到雷鋒,這是婦孺皆知的事情吧。中國的軍人們,都是具有雷鋒精神的人,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他們。他們頭頂一顆閃亮的紅五星,個個都是那麼莊嚴、樸實、勤奮、英勇的人。都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關愛人民的精神,這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吧!

保護環境也是我們中國人所追求的,現在我們中國愛護環境的人也更多了,祖國也變得更美麗了,像我們的學校,也變得更乾淨,更美麗,更漂亮了。

要繼承和發揚我們中國這樣的傳統美德,就要做一個有愛心,有思想,講文明的人。要堅強,要誠實,要守信,要勇敢,我們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一個自豪的中國人!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與人相處,離不開“尊重”兩字。一個人即使才華洋溢,即使笑容可掬,如果不會尊重別人,是不能得到朋友和微笑的。多少恃才傲物的人,最後都落得個悲劇的下場,多少桀驁難馴的莽夫,最後眾叛親離。友誼,因尊重而更加純潔;愛情,因尊重而更加浪漫;親情,因尊重而更加温馨。尊重,是連接人與人的橋樑、紐帶,是洗滌心靈的甘泉,是滋潤靈魂的沃土。學會去尊重,就學會了一種美德,懂得去尊重,就擁有了一種美德!

和一個人交往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在言行舉止中尊重他。或許,你並不是有心的,或許,你不知道那樣不可以。但往往是輕微的一句話,不經意的一個動作,就傷人傷得很深。當眾揭人傷疤,無異於傷口撒鹽;諷刺嘲笑別人,無異於持刃殺人。人本無錯,做錯了也不是自己願意的,何必苦苦相逼,到頭來反噬自己呢!不為人之惡,不笑人之短,笑臉相待,謹慎應對。尊重別人,也是對自己的尊重。俗話説,要想獲得尊重,必先尊重別人。因為,尊重,本身就是一種美德,只有擁有美德的人,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與愛戴,成為金蘭之交。

愛一個人,就要尊重她的想法,她的意願,她的人格乃至她的一切。真愛,不是讓你去説她這不好那不好的,不是去挑骨頭的。讓一個人幸福,就要體貼她,真的愛他,是不會要求她為你做什麼,而是你能為她做什麼。愛,即是尊重,尊重,可以贏得愛情。沒有尊重,愛,怎能撞擊地球?我實在不能想象,離開尊重,愛還能不能長久!

一個和睦的家庭,晚輩尊重長輩,大人呵護小孩。那是尊重編織的家,是幸福安全的港灣。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美德。

尊重,是一種美德,這種美德,影響了人的一生,改變了人的一生,創造了人的一生。尊重,是我們的幸福所在。尊重別人,尊重自己,尊重我們的人生,尊重尊重的幸福。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四年級五班的陳,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牽手美德”。

中國有着五千年燦爛的文化。我們的祖先也以文明著稱於世,在世界文明的長河裏,我們是現代文明的使者!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國小生,不僅要有這種品德意識,更重要的是要付之於行動上面。

謙讓”這個詞對我們既陌生又熟悉。孔融是中國古代一個傑出的人物,小時候聰明好學,不僅才思敏捷,而且懂得尊老愛幼,父母非常喜愛他。有一天,父親買了一些梨,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説:“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孔融讓梨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成了我們學習的榜樣。

四月的一個星期天,我和媽媽去思源廣場的圖書館借書,那天的天氣特別熱,太陽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可不遠處星星點點的紅領巾,卻閃動在思源廣場的每個角落。走近才發現,這原來是廣安區希望國小的同學們正在為本校一位患白血病的同學募捐。她們身穿校服,手捧募捐箱,向過路的行人講述患病同學的不幸,她們對捐款的好心人不停的行着隊禮、鞠着弓,一遍又一遍。只見她們顧不上喝水,也無暇顧及太陽在她們稚嫩的臉上留下通紅的印記,此時的她們想得最多的是,多一份募捐就能讓身邊的同學多一份生存的希望。剎那間,我發現美德就是通過這種平凡而細小的事傳播,不由自主地我也加入了她們,廣場上閃動的紅領巾將小愛化大愛,將愛心接力、傳遞……

還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從市場買了好多大包小包的食品正準備進樓道大門時,忽然的一抬頭看見一位老奶奶正準備出門,媽媽示意我將門推開不動,讓老奶奶先出去。在老奶奶與我擦肩的那一剎那,她對我微笑了。雖然只是嘴角微微揚起,但我的心好像被陽光照耀般的温暖。是啊,那麼一個小小的動作,就把我與老奶奶的距離拉近了一大步。這讓我想到,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願意做那麼一個小小的動作,即使是不認識的人也會對你微笑,這是多麼值得讓人高興的事情啊。

古人言“小而不為,老來何為?”,作為新時代的國小生,我們應當是傳播美德的先鋒,文明禮儀的標兵,我相信如果人人都能講文明,有禮貌,那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8

親愛的老師,親愛的學生:

大家好

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將代表全體學生

做一個關於“友好”的演講。友好是社會進步的狀態,凝聚着民族的價值追求。它是個人教育和文明的象徵,也是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的目標友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個人核心價值的目標。自古以來,中國的生活充滿了友好。中學生志願者積極開展服務區,關愛老人和孩子,在家與父母和睦相處,在學校與老師保持友好關係,團結同學,互相幫助。

《朱子家訓》中提到:不忘施捨,別忘了接受。被別人看見是不真實和不好的;恐惡乃大惡友善也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這是中華民族堅定的民族誌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偉大的民族真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面對挫折和失敗,當你受到深深的打擊時,因為一句友好的話和一個友好的微笑,你也許不再迷茫和悲傷,友好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的全面進步。友誼是當你悲傷時使你高興的太陽,當你困惑時使你深思的船,當你孤獨時使你意識到的星海從現在起,你將是一個無怨無悔的友好的人,即使每個人都對你有排斥和蔑視。

我的演講結束了。感謝您仔細聆聽!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9

老師們、同學們: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説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説: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説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

這裏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羣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先生説: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説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矗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説,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説,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10

熱愛讀書同學們!

在祖國和平的藍天下,在我們美麗的校園中,我們比先輩擁有了更優越的學習條件,能心無旁騖,日以繼夜地遨遊學海,向書山攀登。我們成了新一代讀書人,志存高遠,只爭朝夕,我們要在學好課本知識後,博覽羣書,在書中讀李白的瀟灑,讀蘇軾的豪放,思索魯迅的冷峻深邃,感味冰心的意切情長。歷經苦難的高爾基説:“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

我們又何嘗不是呢?讀書帶給我們最雋永的樂趣,最恆久的動力;讀書帶給我們心靈的和平,精神的慰籍。朋友可能離去,書卻是最忠誠的夥伴,時光不斷流逝,閲讀卻讓我們永葆青春!不僅如此,讀書使我們逐步建立起和古今中外偉大作家之間的交流,依他們的指引,歷史的大門為我們洞開,未來為我們展現理想的藍圖。有人説:“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為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所以,熱愛讀書吧!像飢餓的人撲到麪包上那樣,熱愛讀書,閲讀撼人心絃的高貴作品,親灸偉大性靈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精華,讓目光投向更廣闊的時空,讓心靈溝通過去和未來,已知和未知。世紀老人冰心説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是一句至理名言。讀一本好書,可以使心靈充實,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愛心和文明行為、禮儀規範;而讀一本壞書,則使人心胸狹窄,使人不知羞恥,使人自私殘暴。有這樣一個故事,俄-國的羅蒙諾索夫小的時候,最希望得到一本書,他是漁民的兒子。白天,他跟父親打魚,晚上,躲在板棚裏看書。

有一天,羅蒙諾索夫和父親在海上打魚,忽然,一陣狂風,大海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況十分緊急。他不顧一切,沿着搖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把吹落的帆篷紮結實了,漁船恢復了平穩。狂風過去後,父親把他拉到身邊,笑眯眯地説:“孩子,我要獎賞你的勇敢,給你買件鹿皮上衣,好嗎?”羅蒙諾索夫搖搖頭。“那你要什麼呢?”“我要買一本書,爸爸,其它我什麼都不要。”“難道一件鹿皮上衣還比不上一本書?”“爸爸,我想要一本好書,什麼知識都有的書。比方,天上的星星為什麼會掉下來,為什麼黑夜過去就是黎明……”,父親和水手們聽了,都驚奇得睜圓了眼睛。長大後,羅蒙諾索夫成了俄-國着名的科學家、詩人、語言學家和歷史學家。他的科學研究範圍很廣,涉及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在科學研究的同時,他又進行文學創造和語言學、歷史學研究,給後人留下了很多有價值的作品。

聽了這一個故事,親愛的同學們你一定會從中有所感悟、有所啟迪吧。在新的世紀中,願同學們都來與好書作伴:文學的、藝術的、知識的、科技的、思想的、生活的……只要是好書,就開卷有益;只有博覽羣書,才能使我們的知識淵博;只有與書作伴,思想才不貧窮、不孤獨,身心才能得到陶冶,生活才能充滿情趣。“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同學們,讓我們暢飲這“源頭活水”,攀登這人類進步的階梯,成為知識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為祖國21世紀的高素質的建設者。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11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的祖國在漫長的歲月裏,孕育了長青的山川,長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作為一箇中國人,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弘揚中國文化,傳承中華美德》。

一. 愛國、氣節

列寧説:“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可以説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 ,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 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人都體現 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鬥,為她服務。”這是一切愛國科學家的心聲。 國外科學家紛紛迴歸祖國,要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錢學森面對美國方面的關押、軟禁、監視,毫不動搖;華羅庚放棄在美國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 謝絕英國老師讓他攻下博士學位再回國的勸告……

以上種種愛國和氣節的實例,滲透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華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及權勢的威迫,小則賣友求榮,大則賣國求貴也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以祖國和民族利益為重。

二. 奮發、立志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 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絲,功在初化”説明一個人的成長與其少年時代有密切聯繫,歷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偉人毛澤東在前去廣州革命根據地,途經長沙寫下 的《沁園春?長沙》 ,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出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併為之奮鬥終身。十九歲的周恩來所作“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體現了他改造舊中國的遠 大志向。可謂少年壯志凌雲。

有志者事竟成。但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國家民族為出發點、為歸屬,才符合傳統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奮發立志既要從大處着眼,更要從小處着手,從自我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途中不斷地砥礪操行,完成大志。這就要求我們胸懷鴻鵠之志,奮發圖強。

三. 改革、創新

中華民族雖遭受過外族的入侵和列強的蹂躪,但她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偉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與中華民族跟隨時代潮流、勇於改革創新的傳統美德是分不開的。

被譽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對北宋中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大膽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中國封建社會儒家 正統思想是何等的針鋒相對。王安石這種反對守舊,勇於進取的思想及大膽變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領先於時代,為後人推崇和尊敬。

中華民族同時又是一個善於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於創新的一個民族。近代的林則徐從中國反侵略戰爭和國際交往的需要出發,組織翻 譯整理成《四洲志》,成為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的世界地理書籍。策劃海防時也先着手調查西方情況,這對打破長期以來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封閉愚昧狀態,為 中國人認識世界和學習西方長技,邁出了堅實一步。直至陳獨秀開創的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民主”和“科學”;毛澤東把馬列主義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 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之路,都體現了中華民族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

歷史告訴我們,要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既離不開生養、哺育我們的這塊黃土地,也離不開及時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這就要求我們鋭意進取,敢於和善於改革創新。

四. 勤儉、廉正

勤儉、廉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漢唐時期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勤政、勤儉帶來了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 榮,與前朝秦隋的窮奢極欲導致覆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古人云:“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表明中華民族對勤儉與奢侈鮮明的善惡態度。

不為金錢或物質所惑,不為權勢所動,終身保持廉潔、清正的節操,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衞戰中的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他為人間留下了兩種清 白,其一是為民族為國家不計個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時嚴於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風。由於北京保衞戰有功,他受到賞賜還加官進爵,但都被他 堅決推辭,後遭讒陷抄家時卻是家徒四壁。于謙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僅贏得世人崇敬,於今天也深有啟迪。從他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儉、廉正美德 得到昇華。

五. 敬長、知禮

敬長即尊敬長輩。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説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 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又是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我國人民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 “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 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 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 文明卻衰退 ,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 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同學們,當你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 你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你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當你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當你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 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讓我們為擁有這樣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裏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範!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1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好!

文明美德,你猶如一泓清泉,滋潤我幼小的心田,你猶如陽光雨露,沐浴着我健康向上、茁壯成長。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做一個大寫的人。是啊,“人”字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撐起來的,是頂天立地的。它寫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我也常常在思考,我要做一個怎樣的人呢?答案毋庸置疑:做一個文明的人!做一個具有中國傳統美德的人。文明是什麼?美德是什麼?是路上相遇時的微微一笑,是他人有難時伸出的熱情之手,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真誠付出,是見到師長時的深情問候,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彎腰將一片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美德是尊重,是禮讓,是誠信,是寬容……是一種品質,一種修養,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我必須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在家庭裏,我孝順長輩,關愛兄弟姐妹,主動幫助父母親分擔家務,不讓爸爸媽媽操心;在學校裏,我文明禮儀,團結友愛,勤奮學習,當好老師最滿意的小助手,做同學最好的朋友;在社會上,我尊紀守法,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守公共秩序,做一個文明的小公民。正是這些良好的美德,所以我經常得到人們的信任、誇獎和喜愛。

我用我真誠的心,温暖着身邊的每一個人。記得去年冬天,快放寒假時,六二班的楊椿楓同學家裏不幸着了火災,看着他傷心的樣子我真的好難過。我和同學們一樣,把自己積攢了一年多的零花錢,全部捐給了他們家,還把自己的衣物、學習用品送給了他。當我看楊椿楓同學的媽媽,拿着大紅紙書寫的感謝信來到學校時,我覺得心裏暖烘烘的!張超同學是從鄉下轉學到我們班來的,由於他家境貧窮,學習成績也不太好,他總是顯得有些恐懼與不安。我要主動地向他伸出温暖之手,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温暖!我向班主任要求和他同桌,和他一起學習,下課和他聊天,幫他熟悉學校環境,邀請他參加同學們的活動,我還發動同學們捐給他許多課外書籍和學習用品,幫助他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漸漸的,他的臉上的笑容增多了,成績也有了飛速的進步!重陽節,我和班裏的幾位同學,買上幾個大的西瓜,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們,為老人們唱歌、跳舞,陪老人們開心地玩了一整天。像這樣的小事,我總是在默默地做着。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文明美德之花,裝扮了我心靈的春天,讓我感到無比快樂。

大家一定聽過《讓地三尺》這個具有中國傳統美德的故事。清代禮部尚書張英在京在官,他的家人修治府第,因地界的問題與鄰居發生了爭執,兩家誰也不讓誰。張英知道此事後,給家人寫了一封書信,內容是一首詩:“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他勸解家人,對人要寬容,主動謙讓。張英的家人接到信後依照他的意思,在原地界上讓出了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爭。鄰居看到張家這樣心胸寬廣,非常感動,也朝裏讓了三尺,過道多了六尺,為此陡然開闊,行人不再感到狹窄,一時間,兩家處理問題的做法傳為佳話。

尊重、寬容和謙讓,是一種美德,令人間平添許多温情!古人尚且如此,那麼作為現代社會的我們,更應該學習。星期一的那天,我特別高興,因為我穿着姑媽從上海給我寄來的漂亮的羣子去上學。可是意想不到地事發生了,當我蹦蹦跳跳地去學校食堂吃早餐時,突然與端着一碗粉只顧埋頭走路的張明宇同學撞了個滿懷。明宇一個趔趄,將一碗粉全潑在了我的身上。突如其來的意外,讓所有的人都楞住了,似乎等待着一場“脣槍舌戰”暴風雨的來臨。明宇也嚇呆了,結結巴巴地説:“對不起……對不起……”我微微一笑,關切地問“你沒燙髮着吧?”瞬間,矛盾在微笑中變得雲淡風清。是啊!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其實,文明美德,離我們不遠,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美德嗎?讓我們從小播下文明美德的美好種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爭做一位名副其實的文明美德好少年!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1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文明美德就是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關心體貼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時候,能主動熱情地給予幫助和照顧,急人之急,幫人之苦,憂人之憂,救人之危,以幫助別人為快樂,這是文明道德的一種高尚行為。

從__爺爺的事蹟中,我感受到了人間的濃濃真情。那些事雖然平凡,但看得見,摸得着,學得到。這種無形的道德力量影響着,改變着越來越多的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句温暖的話語,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個友好的動作,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上個月,我在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因為不小心被一塊石頭絆倒了,我的腳受傷骨折了,導致我不能下地走路。我擔心耽誤學習,心裏很着急。班主任老師知道了不斷地安慰我,幫助我。第三天,爸爸揹我來上學,同學們看着我的特別“登場”,全班頓時像炸開了鍋,有的同學見我這樣子,連忙幫我翻椅子;有的同學關切地問我道:“__,你的腳沒事吧?”還有的同學問我:“__,你的腳幾天才能好啊?”有的同學雖然沒有説話,但是,我能從他的目光中看出他對我的關心。在腳受傷的期間,同學們都十分熱心地幫我,其中,__同學最辛苦,在班上,他的力氣最大,每當上下課,__總會問我:“__,你要不要上廁所。需要的話我揹你下去。”我們的教室在三樓,而廁所在一樓,每次__揹我都相當吃力,走到了一樓,__已經汗流浹背。

文明美德是一抹芳香,在你遇到困難時帶給你信心與勇氣;文明美德是一罈陳放的老酒,時間越是長久,越是芳香撲鼻。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14

媽媽從小就告訴我:“長大要做中國的棟樑,必須先從中華美德。”

不過大家都知道,中華美德不是人人都有的,就是有些人隨地吐痰,愛打架,人一看,就知道這個人的品德。

而我理想中國人呢,是一個不撒謊,不破壞綠化的人。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回家,有一位老爺爺上來,他走到兩位年輕人面前,可那兩個年輕人理都不理老人,後來,有一位姐姐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坐位讓給老爺爺。可見,這位姐姐很講究中華美德。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心地善良,也有很多人心胸狹窄,如果我們每人獻上一點愛心,那整個世界就會成為中華美德的海洋!

一、心懷感恩享受幸福的温馨

感恩,一個充滿着温暖的字眼,每個人都能體會到感恩的幸福。

首先感激撫養我的人,因為他們使我不斷成長。十幾年來,父母對我無微不至的愛比山高,比海深,他們會無怨無悔地為我付出,而我也應該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用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去積少成多,報答父母。其實,“報答”不一定是什麼偉大的事,在我的生活中,父母累了,給他們捶捶背,敲敲腿;父母渴了,倒杯熱開水;父母生日,送上最真摯的祝福,最精緻的賀卡……這些,都能讓父母感受到我對他們的關心。

其次感激教育我的人,因為他們開化我的矇昧。從自己學習生涯開始,我就在老師的諄諄教誨下獲取知識,懂得做人的道理。還記得剛入學的我十分膽小,上課時,總是無法融入課堂熱烈的氛圍,老師多次鼓舞,我卻始終難以鼓起勇氣,直到一次在老師的直接點名下吞吞吐吐地回答了問題,老師帶頭響起起響徹耳扉的掌聲。那掌聲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從此,我漸漸的膽大了,課堂上、活動中開始有了我的身影。如今,當年那個懵懂的女孩已慢慢長大。我忘不了老師為我的付出。

二、播撒愛心收穫友誼的甜蜜

有一首歌唱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美好……”在學校組織的每次捐款活動中我都踴躍參加,一次不落。記得20_年汶川大地震,拆散了多少骨肉同胞,奪取了多少無辜的生命,看到那一幕幕殘忍的畫面,我不禁流淚了。在學校組織的捐款活動中,我毅然決然拿出自己平時捨不得花的壓歲錢,希望能給遠方的災區小夥伴帶去一點幫助,也希望能帶給他們信心,在這個地球上,多一個人在牽掛他們。

在平時生活中,我也總能儘自己的能力幫助身邊的人。同桌遇到難題了,我不厭其煩地為她講解;同學缺少學習用具了,我及時遞了過去;好夥伴心情鬱悶了,我寬慰着她……

就這樣,在我付出的同時,我得到了許多朋友,感受到了更多的快樂!

三、付出努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作為一個學生,我更明白自己的任務——學習。俗話説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學習是沒有捷徑可走的,只有刻苦,刻苦,再刻苦。我不僅在課堂上如飢似渴地吸收老師的知識,還注重課外閲讀,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經過自己的努力,我多次在學校閲讀、發展題、硬筆書法等比賽中獲獎,每學期也獲得了全面發展學生的榮譽。

記得四年級時,通過學校的選拔,我將代表學校參加武進區作文比賽。這時老師指導我練習寫作,反覆修改,我不知放棄了多少休息和玩耍的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次比賽中我獲得了一等獎的成績。緊接着,我又代表武進區參加常州市比賽,再次獲得了一等獎。我終於體驗到了成功的滋味。從此,我對習作有了興趣,後又在世界華人杯作文大賽中取得二等獎的好成績。

我不僅學好課本上的知識,還注重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鋼琴、葫蘆絲、游泳等都是我的愛好,尤其是鋼琴,經過5年的學習,我已順利取得十級證書,可我還在堅持學習。

四、勇擔責任樹立成長的信念

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扛負着自己的責任。作為一個學生,我也承擔着自己各種角色的責任。

我的值日工作是人人都瞧不起的衞生角,那裏常常垃圾滿地,掃把橫七豎八。曾經,我也很討厭那個地方,但是,自從領了這個任務之後,我做得有條有理,每天掃把秩序盡然地排放,垃圾及時倒掉;地上的黑痕污漬也被我擦得一乾二淨,而且督促每個同學把垃圾扔進紙簍,老師都誇我是“衞生小標兵”。我也深深覺得把班級衞生搞好是每個同學的責任。

作為班裏的小幹部,我也總是負責好自己的工作,積極配合老師開展工作。

在承擔起一份份沉甸甸責任的同時,我感覺到自己在慢慢成長。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是一份神聖的責任,我將從點滴小事做起,小流終究匯成江海,爭做一名美德少年。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1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來自高一(1)班的謝點點。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傳承中華文化》。

同學們,《名偵探柯南》《海賊王》這些著名的日本動漫你們一定不陌生吧!少女時代,

Exo這些韓國著名歌手組合你們一定很熟悉吧!再説到美國的好萊塢影片,貝克漢姆,梅西等運動明星你們也一定耳熟能詳。豐富多彩的文化構成了這個美麗絢爛的世界。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文化交流的逐漸頻繁,外來文化漸漸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對我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同學們你們在追逐外來文化的同時,是否忘記了,忘記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漢字,忘記了瑰美華麗的詩詞歌賦,忘記了古代先賢具有哲理的諄諄教誨。

浩瀚蒼穹,蔚藍天空,孕育了華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歷史與文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傳統,天地之間,莫貴於民的民本理念,以和為貴,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勢而變的創新精神,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氣節,扶正揚善,恪守信義的社會美德,無不凝結着前人的心血智慧和思想精華,無不包含着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無不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無不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示。這些傳統的優秀文化精神,幾千年始終延續發展,成為維繫民族成員的心裏紐帶,成為振奮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成為中華民族延綿不絕的精神支柱,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的滋養,對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靈起到了巨大作用。

近年來,“洋節熱”現象層出不窮,而許多人對我們的傳統節日卻有些冷漠,瞭解也甚少。20xx年11月,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於巴黎時間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説及無形遺產著作”。一度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之爭以韓國勝利而告終。為什麼韓國人能做到,而我們不能?為什麼同以端午文化為源,韓國端午祭有聲有色,而我們的端午已經淪落到只剩下一顆粽子呢?

同學們,挽救中國傳統文化已經刻不容緩。而實現中華傳統文化雄起的主力軍正是作為新一代青年的我們,更是作為擁有一腔愛國熱血的天一學子的我們。我們要在廣徵博採的基礎上,廓清歷史文化發展脈絡,認真挖掘提煉傳統文化的有益思想價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進行新的文化創造。同時,把有益的外來文化同優秀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融入中國文化元素,打上中華文化烙印,形成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使中華文化始終立於世界文化發展的潮頭。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世界的未來將由我們締造,讓我們在中華文化精神的薰陶下,刻苦學習,頑強拼搏,為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16

大家好,我是!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華美德——崇尚禮儀”。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自古就被譽為“禮儀之邦”。中華美德——禮儀的歷史也源遠流長。從孔融讓梨,程門立雪,到雷鋒的感人事蹟,再到今天的21世紀,禮儀體現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在馬路上扶盲人過馬路,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禮儀就像是一朵美麗的花,開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弘揚着中華美德——禮儀。

今天,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也應該注重禮儀。見到老師要問好,碰到同學要點頭微笑,不小心傷害別人要道歉,這都是我們基本需要做到的。可是就僅僅這些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認為是很少很少。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和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不僅應該做到懂禮儀、做禮儀,還應該向社會呼籲,弘揚禮儀這個中華美德。

尊老愛幼,這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禮儀之道,可是這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曾看看到這樣一段公益廣告:在公交車上,一站到了,上來一位拿着重物的花甲老奶奶,可是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老奶奶環顧四周,只見車上的年輕人們都熟視無睹,有的在玩手機,有的在看窗外,權當沒看見。這是,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孕婦竟然站起身為老奶奶讓座,老奶奶只得唉聲一歎,車上的人們臉都紅了。最後,廣告上出現一排字:禮儀,尊老,在哪?

這個廣告,令我感慨萬千。21世紀,科技越來越先進,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可是在社會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素質卻退步了。那流傳下來的禮儀之道漸漸的在社會上消失不見,人們面對需要幫助的人們,只是冷血嘲笑;面對自己的親生父母,甚至都大打出手;人與人之間再也沒了心平氣和的溝通,只有互相難聽的謾罵。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禮貌待人、尊老愛幼。用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次點頭,把禮儀帶到生活中,帶到社會上,把禮儀的種子播撒在人們的心中。

崇尚禮儀,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謝謝大家!

發揚傳統美德精彩演講稿 篇17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我們先回憶兩件事:一是我校食堂每天都會接待同學們就餐,但是,當大家都吃完飯時,食堂裏留下了一片狼藉,我們大多數的同學不能按量取食,造成嚴重的浪費。二是我校高一、二年級的同學近日開展了“跳蚤市場”體驗活動,同學們能掙到的錢雖然很少,但我相信高一、二年級的同學們已經體驗到了掙錢的困難和艱辛了,更能明白節約。其實,在任何時候勤儉節約都尤其重要。

勤儉是“勤”與“儉”的結合,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兩者相加,勞動者創造的成果才會越積越多,社會才能發展進步;反之,鋪張浪費,則社會衰敗。正如李商隱所説:“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一個勤勞的人總是不辭辛苦的努力工作,不斷為人民為國家創造物質與精神財富;一個簡樸的人總是十分愛惜每一件東西,不隨便浪費,哪怕只是一張紙、一粒飯。

作為青年學生,也許我們對勤儉的體驗不多,因為我們不曾有過譏餓的經歷,嘗過挨凍的滋味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勞,但瞭解國情的人都知道,我們的國家物質財富並不寬裕,資源也並不豐富,我們不能、也無權去奢侈浪費。歷史一再昭示“成由勤儉敗由奢”的道理。勤儉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不奉行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的個人也是難以有所作為的。實事上,勤儉已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習慣,更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人唯有在勤儉中才能保持奮發的鬥志、進取的激情和創造的衝動、去搏擊人生風雲,去描繪新生活的畫卷。

同學們,祖輩的優良傳統等待我們去繼承、去發揚,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粒糧食。用我們青春的剛勁拒絕安逸的誘惑,用飽滿的精神內涵擠兑奢侈浪費的虛榮,以勤儉的作風開創美好的生活。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meide/q06xe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