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勵志演講稿 >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精選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精選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素質下降了,流傳下來中華傳統文化漸漸在社會上消失了。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分享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精選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崇尚禮儀”。

中華民族是一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的國家。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來就被譽為“禮儀之邦”。

中華美德禮儀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孔融讓梨,程門立雪,到雷鋒的感人事蹟,再到今天的21世紀,禮儀體現在我們每個人身上。

在路上,扶盲人過馬路,在公共汽車上給老人、弱者和病人讓坐。禮儀就像一朵美麗的花。它開放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弘揚着中華美德——禮儀。

今天,作為一名學生,我們也應該注重禮儀。當你見到老師時要問好,碰到同學要點頭微笑,不小心傷害別人要道歉,這就是我們需要做的。

可是就僅僅這些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認為很少很少,作為一名合格的學生和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不僅要了解禮儀,還要呼籲社會弘揚禮儀美德。

尊老愛幼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禮儀,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見過這樣的公益廣告:在公交車上,到了下一站,老奶奶揹着沉重的東西上了公交,但是車上沒有座位。

老奶奶環顧四周,只見車上的年輕人們都熟視無睹,有的在玩手機,有的在看窗外,權當沒看見。

這時一個大肚子的孕婦站起來,起身為老奶奶讓座,老奶奶歎了口氣,車裏的人的臉都紅了。最後,廣告上有一行字:禮儀,敬老,在哪裏?

這個廣告讓我感觸頗深。

在21世紀,科學技術變得越來越先進,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然而,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素質下降了,流傳下來之道漸漸在社會上逐漸消失了。

人們面對需要幫助的人們,只是冷血嘲笑;人與人之間也沒有心平氣和的溝通,只有互相的謾罵。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禮貌待人,尊老愛幼。用一個問候,一個微笑,把禮儀帶到生活中,帶到社會中,並把禮儀的種子播撒在人們的心中。

倡導禮儀,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謝謝大家!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同學們:

大家好!

説到誠信,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是一種高尚的思想品德。

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宋慶齡,在這些偉人中,哪個不是誠信的人,其中宋慶齡奶奶是我們最熟悉的,她也是中華民族傑出的女性之一。

在宋慶齡當了國家的副主席後,她誠信的高尚品格仍不變。一次,她去幼兒園對小朋友許下承諾,“六一”兒童節那天和小朋友們一起過節日。可是那天天氣突變,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老師和同學們都以為宋慶齡奶奶不會來了,當她們失望地望着窗外灰濛濛的天時,宋慶齡奶奶的車奇蹟般地出現在校園門口,孩子們驚喜地笑了,老師用激動的心情緊緊握住了宋慶齡奶奶的手,宋慶齡奶奶對老師説了一句話:“既然我説了,就得守信。”

宋慶齡奶奶走了,但她卻把一筆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誠信留給了世人,縱使時光流逝,這筆財富閃耀着永恆的光輝。

從宋慶齡奶奶的故事中,我們明白了,誠信是誠懇,誠信是守信,誠信是一句承諾,誠信是許諾後的行動,誠信更是一根堅強不屈的脊樑。

自古以來,誠信就常常出現在人們口中,古今中外不舉其例,不為別的,只因為人們需要誠信,誠信常常放射着比壁玉更誘人的光芒。

誠信,是做人的根本,有時還真有點難,可是,我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戰場上,某戰士為部隊開拓前進道路,不惜以自己身體引爆敵人埋下的地雷陣,以致身負重傷,命在旦夕。報紙上連續不斷報導他的事蹟,稱他為黃繼光式的英雄,當部隊老將軍得知這位戰士生命垂危,將不久於人世時,便去醫院探望,並給他頒發軍功章,將軍問戰士還有什麼話要説,戰士説:“有句話,指揮員不讓我説。”將軍問:“為什麼?”

戰士説:“指揮員説已經報導了,全國都知道我是英雄了,説了影響不好。”將軍追問:“怎麼回事,你説!”戰士説:“我不是英雄,我不是用身體引爆地雷陣的,而是自己不小心,跌倒在地碰上地雷的。”將軍受到極大的震動,沉思良久,最後説:“把事實真相説出來和用身體引爆地雷陣同樣需要巨大的勇氣,你仍然是名副其實的英雄,軍功章你受之無愧!”

是呀,軍功章這位戰士的確受之無愧,因為説這樣的真話需要無私,説了就會失去一連串的物質利益和名譽,説了就意味着付出和犧牲,説了還有可能招來莫名其妙的誤解和攻擊,可是,他沒有怕,毅然説出了真相,這不得不讓人佩服他的誠信。

泰戈爾説過:“虛偽永遠不能憑藉它生長在權力中而變成真實。”是呀,謊言始終都是謊言,總有露餡的一天,何不學會誠信呢?因為真誠之中有偉大,偉大之中有真實。

誠信是平凡普通的,它沒有那閃閃發光的金色外套,也沒有嬌嬈的容貌,它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當你打碎了別人的玻璃;弄掉了別人心愛的橡皮擦;撕破了別人的小人書;當你抄襲同學的作業、考試作弊;當你無故不到校卻向老師和家長撒謊;當你向別人誇下海口卻又食言……犯了錯誤又沒人知道,特別是犯了大錯,要自己説出來,難,所以誠信很值得稱讚。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同學們:

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老一輩革命家很注意勤儉節約。我們讀過《周總理的睡衣》這篇課文,周總理的那件睡衣補了又穿,穿了又補,直到逝世那天,睡衣仍然穿在身上。他的一雙皮鞋一穿就是二十多年,一塊上海牌手錶一直戴到心臟停止跳動。周總理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則報道:廣東省某一中學的食堂搞得不錯,但很多中學生卻到校外的餐館就餐。當記者問他們為什麼這樣做時,他們居然回答:"多花點錢不要緊,到餐館吃飯不用自己洗碗。"看到這裏,我不由想到外國推行的吃苦教育。

倫敦有一所著名的貴族中學,叫伊登公學。這所中學是英國皇家王公貴族子弟學習的地方,建校五百多年來,英國的許多首相、大臣、將軍和科學家都畢業於這裏。伊登公學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學生們基本過着一種軍營式的生活。教師和學生的住宿條件也十分簡單,他們只有大間的集體宿舍,更令人不解的是,學生每星期五還得餓一天的肚子,真有點"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味道,據説,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紀律性和吃苦精神。

同學們。我們從小生活在和平時期,過着一種舒適安定的生活,有的同學在家裏被視為是"小皇帝"、"小太陽",父母對他百般疼愛;有的家長以考試成績為籌碼,考好了發給"大獎",很多同學的腰包都是鼓鼓的。於是學會搞攀比、講排場、擺闊氣。這種花父母的錢不心疼鋪張浪費的作法,對自己今後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外國有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往往有不幸的成年。我國也有這麼一句俗語:"少年有福不算福,有錢難買少年窮。"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生活富裕了,但是艱苦樸素的作風不能丟,我們要按照《規範》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愛惜糧食,愛惜學習生活用品,不挑吃穿,不亂花錢,節約水電。

同學們,勤儉樸素是一種美德,讓我們從小做起,讓美德與我們同行!

有關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教育研究

1 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夠反映民族特徵的傳統觀念和思想意識, 是具有民族特徵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它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 前赴後繼, 英勇頑強形成的精神支柱, 是指導人們實踐活動的基本精神。得到普遍認同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包含

以下幾方面。

1.1 崇尚倫理道德

所謂“在其位, 謀其政; 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要求形成民族的傳統美德和高尚道德價值體系, 作為個人必須要有做人的底線。每個人都有相適應的個人的地位、責任、義務和權利。説自己該説的話, 做自己該做的事。

1.2 注重人文理性

傳統文化重視人的實體存在, 重視人的精神存在, 注重對人進行禮樂的教化。中國傳統文化堅持以人為本, 人被看作天地間一切事物的根本。天地之間人為先、人為貴, 重視人生、重視人的權利和義務,這就構成了以人的價值和人生意義為核心的人文精神。

1.3 強調和諧觀念

即一種天人關係的和諧, 人際關係的和諧與過無不及的行事原則。而這當中尤為突出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觀, 是中國傳統文化認識事物的方法論。例如《黃帝內經》論述問題的一大特色就是把天、地、人三者結合起來統一考察。它無形中讓人形成了從聯繫中和整體中看待問題、強調整體、強調和諧的思維方式。

1.4 倡導憂患意識

憂患意識是人們在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驅使下, 面對現實的狀況所產生的一種理性思考, 是以沉毅的思想面對顯示社會和人生的一種理智富於遠見的精神狀態, 是充滿了辨證思維和中和思維的理性精神,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建設,就是一個民族靈魂的建設、精神世界的建設。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其所宣揚的忠孝仁愛、禮義廉恥、慎言敏行、嚴於律己、改過遷善等道德規範, 幾千年來就鑄就了中國人民的精神靈魂, 形成中華民族的性格, 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諧、謙和好禮、誠信克己、與人為善、勤儉廉正、刻苦耐勞和精忠愛國的優良素質。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 高尚道德價值體系的建立, 是與傳統文化的長期孕育分不開的。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文明發展, 歷代流傳下來的寶貴的道德文化遺產, 它包含了優秀的民族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禮儀等方面。它凝聚着中華民族的“形”與“魂”。

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為了在新的形勢下, 繼承、弘揚、提高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把我國的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集中起來, 並與革命傳統相結合, 賦予新時代內容, 容納新的代精神, 達到承前啟後, 與時俱進, 古為今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準則。xxxx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是傳統美德同時代相結合的產物。在今天的中國, 需要用傳統美德來教育學生, 鼓舞學生, 在教育中不斷培養和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

義的意識, 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

“美德少年”,一個多麼鼓舞人心的字眼,散發着榮譽的光彩。“美德少年”,是激勵我奮發向上的動力,是我努力的目標。朝着這個目標,我一步一個腳印,付出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

中國 傳統文化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結構、心理特徵、倫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響。其積極的層面都為歷代的仁人志士所繼承和 發展 , 成為中華民族長期發展的巨大力量。

當今中國在 科學 發展觀指導下, 正在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社會和諧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集中體現, 與社會文明的發展有緊密關係。而社會文明的發展, 無論是物質文明、 政治 文明還是精神文明的發展, 又都以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發展為基礎、為依據, 並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發展為目標、為歸宿。

加強中華傳統美德教育, 首先要優化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 中華民族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 至今仍然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積極的現實作用, 其精華能夠綿延數千年而不衰, 成為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們現在所提倡的熱愛祖國、勤奮節儉、尊師重教、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禮貌待人、誠實守信、見義勇為、嚴已寬人、先人後已、勤學不倦等優良傳統美德, 和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都可以從我國浩如煙海的思想寶庫中找到其淵源。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隨着時代的變化在不斷髮展,新時期賦予新的時代內容, 形成具有新時代特色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準則。要把傳統美德教育中的知識傳授、情操陶冶和培養良好的美德行為習慣有機結合起來, 提高教育效果, 不斷優化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途徑, 並以此來教育、薰陶青年一代, 使他們形成中華民族的道德人格, 擔當起 歷史 重任。

對青少年進行傳統美德教育, 教育者首先要“為人師表”。傳統美德教育是個系統工程, 人格的養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參與, 共同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 使受教育者感受到親切永恆的人文關懷。

傳統美德教育的主陣地是學校, 傳統美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內容, 是學生成長、學校校風建設和學風建設的重要保證, 可以用不斷髮展的德育教育形式, 結合時代特徵, 與時俱進的開展多樣的教育活動, 鞏固德育成果, 發揚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要把傳統美德教育與家庭教育、社區教育相結合, 把傳統美德教育的部分內容由學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區, 同時, 發動家長, 通過他們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 目的是繼承民族燦爛文化, 弘揚民族倫理道德規範,培養具有高素質的跨世紀人才, 充分發掘傳統美德這一德育資源, 創造出具有時代氣息的、學生樂於接受的新穎方式, 使傳統美德為當代教育服務。

因此,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 必須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民族歷來崇尚“貧賤不能移, 富貴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追求“和為貴”、“家和萬事興”, 倡導好善樂施、扶危濟困, 把人的生命和尊嚴, 把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為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越是危難之際, 這些傳統越是得到發揚。如九八抗洪時, 抗非典時; 今年初南方冰雪災難, 四川5 ·12 特大地震災難面前的“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舉國上下及時伸出了無私援助之手。這些傳統美德以成為增強民族凝聚力、構築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

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對青少年學生的人格修養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傳統是 現代 的根基, 青少年特別是當代的大學生, 掌握着先進的知識文化, 是未來的主人, 應當加強傳統文化與傳統美德的學習,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lizhi/pwp8o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