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美德演講稿 >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精選20篇)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精選20篇)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精選20篇)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如果任意浪費水資源,那麼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的眼淚。”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這則發人深省的公益廣告嗎?

水、空氣與陽光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源。生活中,衣、食、住、行哪樣離得開水?從前,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愛惜,而浪費揮霍,但同學們是否知道我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並不豐富,只有2300立方米左右,約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隨着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水的缺口越來越大,現在全國有400多個城市缺水,缺水較嚴重的城市有110多個。的我們要保護水資源,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因為失去了水,就失去了綠色、生命和希望。

近來,在我國西南地區出現了歷史罕見的特大幹旱,給當地人民羣眾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前幾周,在我們學校也開展了“一人一瓶水,愛心送旱區”活動,要求全體少先隊員每人捐贈一元錢來支援災區人民,在次此活動中,湧現出了很多風格高尚的同學,他們有的捐贈了5元、有的捐贈了十元錢,有的同學甚至捐獻了20元,50元!其中:一、一中隊趙見利捐50元,崔文瑤捐20元;一、二中隊趙雅楠捐25元;崔雲婷、李旭輝捐贈20元;二、一中隊莊永旭捐20元;二、二中隊崔學博同學捐30元、于思佳捐20元;,三、一中隊郭俊廷捐20元;四、一中隊丁常泰捐20元;六、二中隊考藴輝、張瑞分別捐20元……,這不僅僅是幾十倍的捐款,分明是對災區人民奉獻出幾十倍的愛心!

魚兒跳躍,鴨鵝嬉鬧,蛙聲不斷,流水潺潺……同學們,為了還世界一份恬淡與自然,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同時告訴身邊的親人朋友:請隨手關緊水龍頭,節約用水、合理用水、保護水資源,讓我們的家園永遠有碧水藍天!

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2

今天,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國王的花種和誠實的孩子》,是説中國古代一個皇帝要選一個繼承人,他發給王國內每個孩子一粒花種,並承諾説誰能種出最美麗的花,就選誰當國王。

評選時間到了,絕大多數的孩子都端着漂亮的鮮花前來參選,只有一個叫楊平的男孩端着空無一物的花盆前來。最後,他被選中了。因為,孩子們得到的花種其實都已被蒸過,根本不可能發芽。這次測試不是為了發現最好的花匠,而是要選出最誠實的孩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誠實是非常高尚的品質,所以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誠信——珍貴的品質〉。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是人類的美德,無論哪個國家它都是一種最受重視和最值得珍視的品德。誠信,是一粒種子,只要辛勤耕耘,就能綻放美麗的花朵。誠信,是一股清泉,只要奔流不息,就能滋潤乾渴的心田。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廣闊的天地;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精彩的世界;擁有誠信,我們就擁有了美好的明天。 有一位名人這樣説過“我在國小校園裏學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知識,學會了借東西一定要還,學會了把自己擁有的分享給他人,學會了真誠以對,學會了誠信。”可見,誠信在我們的人生成長過程中起到了多麼大的作用。

其實,講誠信並不難,從一點一滴做起就行。例如我們買東西時,別人多找了錢要主動的還給賣主,自己撿到了錢物,要主動交

給失主或老師。考試不好時,要實事求是的告訴家長,不能弄虛作假,別人向你求教知識時,會就是會,不會就説不會,答應別人的事要辦到等。

大家還記得《狼來了》這個故事嗎?故事裏放羊的孩子連着撒了三次謊,到後來狼真的來了的時候,誰也不相信他了。他失去了誠信,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陶行知爺爺説:人的最大美德莫過於誠實。古往今來,在歷史上,正是有了誠信,商鞅才能夠順利變法;有了誠信,齊桓公才能成就春秋霸業。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它像春雨,沖刷掉人們心靈的塵埃;它像沃土,孕育出世界上的信任之花;它像彩虹,裝扮着我們美麗的人生。同學們,講誠信就是要履行自己的諾言,兑現對同伴的承諾。你承諾要做一個“勤奮刻苦,不讓父母操心的好孩子”,那麼你就要積極進取,從點滴做起;你答應同伴要幫助他們解決疑難,那麼你就要不厭其煩,盡心盡力……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做任何事情,我們都要表裏如一、真誠守信。

誠信是我們的興國之本,只有每個人的心中都播種下了誠信的種子,誠信之花才會如期開放,誠信之果才會開滿枝頭,我們偉大的祖國才會更加繁榮富強!

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吧。只要人人都講誠信,文明之花就會開遍全社會。

願每一位同學都能載着誠信之舟,駛向前程似錦的明天,願你們因誠信多了友誼,因誠信添了風采,因誠信而走得踏踏實實,成為一個高尚的誠信人。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在這烈日炎炎、熱情如火的季節,很榮幸能在這裏同大家交流我對加強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感受體會。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發揚優良作風弘揚勤廉美德》。

作風問題,事關我們事業的興衰成敗。可以説,一個地方的工作,成在幹部作風,敗也在幹部作風;幹部的形象,好在作風,壞也在作風;人民羣眾對幹部的態度,敬佩的是作風,不滿的還是作風。法院歷來重視作風建設,始終把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實踐,到提倡“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從“三講”活動的實施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開展,從做“四有”新人到樹立“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從發揚“五種革命精神”到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作風建設始終貫穿法院建設的全過程,成為我們不斷提高審判能力、加強勤政廉政建設的重要法寶。在新世紀新階段,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核心在人,關鍵在作風。

黨風廉政建設是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法院黨風廉政建設就要弘揚勤廉的美德。古往今來,有多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與愛戴,他們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們的故事久久傳頌。君不見,一代清吏包公、於廉、海瑞的故事熱映熒屏,久演不衰;人民公僕孔繁森、牛玉儒、任長霞的事蹟震撼人心,影響甚廣。是的,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廉潔清正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勤政廉政永遠是人民的期盼。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當我們盡享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時候,我們無法忘記,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翻越了一道又一道坎,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現在的我們正朝着一個更加美好的目標不斷邁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美好的明天需要我們共同去描繪,光明的前景需要我們共同去開創。然而,在現實社會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一個個反腐大案浮出水面,一個個貪官紛紛落馬,一次又一次地為我們敲響了反腐倡廉的警鐘。如今,市場經濟浪潮風起雲湧,各種利益和誘惑不斷交織,人們的思想意識更趨多元化,來自各種渠道的挑戰和考驗讓人目不暇接。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現實背景下,我們開展了這次演講比賽。應當説,演講比賽的舉行,猶如這個盛夏裏的一場及時雨,讓我們在重温那些清正廉潔的楷模的先進事蹟、感受心靈的震撼的同時,認真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勤政廉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實,更加穩健!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正如多次強調所言,反腐敗工作是黨和國家的重要工作,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保證。腐敗猛於虎,這已經是全黨、全國、全社會形成的共識。孟子曰:“路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就讓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立足自己的本職崗位,以務實的態度,勤奮的精神,廉潔的作風投入工作中,共同創造法院更加輝煌的明天!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瀑裏學校五年級的石晨欣,這次能夠參加“中華美德頌”演講比賽,我感到無比的榮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頌中華美德,做美德少年》。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光輝燦爛,她是五千年華夏文明與智慧的結晶,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

“融四歲,能讓梨。”孔融雖小,卻懂得尊敬長輩,令我們肅然起敬;周恩來12歲時,就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雄偉志向,成為我們學習的楷模;在汶川大地震中,9歲的林浩,面對危險毫不畏懼,勇救兩名同學,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這些具有傳統美德的少年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裏數不勝數。

我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生,處處以他們作為榜樣,無論在校內還是在校外都力盡所能獻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在學校裏,我勤學善思,喜歡廣泛地閲讀書籍,我熱愛工作,甘為全校同學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在家庭中,我孝順長輩,主動幫助父母分擔家務,從來不讓爸爸媽媽操心!正是這些良好的美德,我才能夠深受老師的信任,同學的擁護,長輩的喜愛!

我心地善良,總是把無私的關懷帶給別人。今年暑假的8月5日,我和媽媽一塊兒去市第一人民醫院看望生病住院的姥姥。在病房裏,一位40多歲的阿姨,淚流滿面,心急如焚,因為她的孩子急需輸血,又一時無錢打款。看到此情此景,我毫不猶豫地説:“阿姨,我的血型正合適!我去獻血吧。。”在場圍觀的人齊刷刷的把目光投向了我,這更堅定了我獻血的決心,“媽媽,讓我去吧!”“媽媽,讓我去吧!”在我的再三懇求下,媽媽同意了我的決定。經過醫生的檢驗,抽血,我成功地為那位小弟弟獻了血。那位阿姨摟着我,激動地連連説道:“孩子,謝謝你,謝謝你的救命之恩啊!”……我想:只要小弟弟的病好了,才是我的欣慰啊。

同學們,當我們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我們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我們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寬於待人、嚴於律己”的時候……我們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同學們,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是,我會一如既往的用自己的誠實、勇敢、勤奮、善良、自信等優良美德來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做一位名副其實的美德少年!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5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的祖國在漫長的歲月裏,孕育了長青的山川,長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作為一箇中國人,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

一. 愛國、氣節

列寧説:“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説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 ,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 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推翻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共產黨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

“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鬥,為她服務。”這是一切愛國科學家的心聲。 國外科學家紛紛迴歸祖國,要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錢學森面對美國方面的關押、軟禁、監視,毫不動搖;華羅庚放棄在美國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謝絕英國老師讓他攻下博士學位再回國的勸告……

以上種種愛國和氣節的實例,滲透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華歷史上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及權勢的威迫,小則賣友求榮,大則賣國求貴也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以祖國和民族利益為重。

二. 奮發、立志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 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絲,功在初化”説明一個人的成長與其少年時代有密切聯繫,歷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偉人毛澤東在前去廣州革命根據地,途經長沙寫下的《沁園春·長沙》 ,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出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併為之奮鬥終身。十九歲的周恩來所作“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體現了他改造舊中國的遠大志向。可謂少年壯志凌雲。

有志者事竟成。但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國家民族為出發點、為歸屬,才符合傳統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奮發立志既要從大處着眼,更要從小處着手,從自我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途中不斷地砥礪操行,完成大志。這就要求我們胸懷鴻鵠之志,奮發圖強。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此刻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相聚在這莊嚴的國旗下。在這裏,我代表紅光中學預科年級全體師生向全校同學號召:從今天開始立志養成雅行習慣,爭做和雅學生。

我們的祖國自古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們的民族歷來十分注重言行雅緻。古時,孔融四歲就知道讓梨,這個故事婦孺皆知。建國初,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行雅德馨:1959年主席回故鄉,邀請尊長吃飯敬酒時,老人們説:“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賢,應當應當!”謙謙君子風度傳為美談。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許有青年旁若無人地佔據着公共汽車的老弱病殘座位,也許有外表靚麗的姑娘嘴裏吐出國罵髒語,也許有遇到路人撞了你不道歉便揚長而去,也許有衣着光鮮的行人邊走邊隨地吐痰丟果皮。看到這些不雅的言行,你一定會覺得他們與物質文明的社會是那麼不協調!

是的,當今有些人對於自身不雅行為不以為怪,還會認為:小節無礙大事!其實言行文雅不是小事,它是一個人素養的體現,更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誌。

可以這樣説,雅行是現代文明人的重要素質,它比人的智慧與學識還要重要。舉止文明、彬彬有禮、温文爾雅、儀態萬方,這些美好的詞語都是雅行的寫照。生活在社會大家庭中,文明雅緻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我們更不能忽視,不雅的行為時常發生在大家的身邊:校園內,有我們不經意丟下的垃圾;同學間,話語裏也有髒話、粗話的字眼。雖説這只是一些小小的毛病,但卻影射出我們素質上的缺陷。

同學們,我們預科2班的全體同學有一個共同的信念:今天,在校園學做文明人;明天,在社會上做個高雅的公民。因為,我們是中華兒女,我們不能辱沒班級的榮譽,我們不能辱沒校園的名聲!此刻,就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在老師的引領之下,做一個言行文雅的好學生。

謝謝大家!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7

今天我讀了《傳統美德,誠信》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讓我受益非淺。

這篇文章主要説了:傳統美德博大精深,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歸納起來可分為“修身”,“齊家”,“治國”三方面。“修身”是指通過修養使個人具備美德。《大學,聖經》中説:身修而後齊家,家齊而後國治。“齊家”指家庭具有的美德。“治國”是指處事應具備的美德,古往今來,成信一直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礎。是做人的根本和道德要求。

我認為做人應該有成信。成信是做人的基礎。是做人的道德底線。俗話説的好:人無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只有有了誠信,別人才會信任你。反之,一個人沒有誠信,就等同於失去了道德低線人們就不會相信他。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誠信的故事。不古代還是現在,誠信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秦朝,商鞅開始之初商鞅説若有人將木頭移至北門,賞金50兩後來有人將木頭移至北門商鞅果真賞金50兩,現在仍有人不誠實守信。有的人在好酒裏摻假失去了信譽最終導致破產,做任何事千萬不要拿別人的信任開玩笑,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傳統美德——誠實守信》這篇文章不僅內容豐富,而且讓我們受益非淺,讓我們明白了成信乃是做人之根本。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8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近年來,我們有幸接受越來越多的感恩教育,這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要進行道德教育就無法離開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

中華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諧,要和諧就要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去破壞自然,去“人定勝天”。我們把天地比作父母,感恩大自然賦予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感恩大自然賦予了與人類生生不息、和諧相處的萬物。有了這份感恩之心,我們就會讚美天地、讚美萬物,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我們人類長久生存的金鑰匙。1988年,75位諾貝尓獎得主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21世紀的人類要生存,必須從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孔老夫子那裏汲取智慧;二十世紀70年代,英國大哲學家湯恩比教授説:要解決21世紀的人類問題,只有孔、孟學説。這些世界頂尖級的人物,懂得我們中華先祖留下的文化是安身立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與大道,而我們更應感念祖恩,以中華文化之精神,重視我們的地球,重視我們的家園。

念及恩情,大莫過於父母的生養之恩。“大愛無疆”、“大道至簡”、“大恩不言謝”;要真知和踐行感恩,莫過於孝。如果説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能盡孝,那麼很難相信他能對別人真誠。沒有真誠就談不上信用。孔子説“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就是告訴人們要從真誠開始,自立於社會,成就於和諧,踐行人性向善、擇善固執、止於至善。孝,要有一體的觀念,懂得孝就是要懂得感恩,把一體的觀念落實到生活、言行中就是孝道。我們從對父母開始盡孝心,然後推廣開來,對兄弟姐妹、對所有的親人也有這樣的愛心;對老師同學、對領導同事、對社會大眾,不管到哪裏,都用這種愛心對待所有的人。宇宙萬物與我一體,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孝是感恩,孝是仁愛。真正懂得孝的道理,懂得感恩的情懷,就懂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孝的延續,不僅愛現在的大眾,還要愛未來的大眾。我們要關照未來,不能因為眼前的享受而把子孫未來的資源糟蹋了。如果為了眼前暫時的利益,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大自然的資源被破壞,將來吞嚥這些苦果的必然是我們的子孫後代。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要長久發展,就要對自然有恭敬心、感恩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心存感恩的心,感恩自然,感恩父母、親人,感恩社會。孔子的門人曾參説:“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何謂“忠恕”?盡已之為忠,就是要竭盡自己之力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善待同學、同事、親朋好友;“恕”寓意“如心”,就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忠恕”之心,就能認真對待工作,處理好各種關係,就能夠“團結幹事”。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自立於社會,成就於和諧。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9

媽媽從小就告訴我:“長大要做中國的棟樑,必須先從中華美德。”

不過大家都知道,中華美德不是人人都有的,就是有些人隨地吐痰,愛打架,人一看,就知道這個人的品德。

而我理想中國人呢,是一個不撒謊,不破壞綠化的人。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回家,有一位老爺爺上來,他走到兩位年輕人面前,可那兩個年輕人理都不理老人,後來,有一位姐姐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坐位讓給老爺爺。可見,這位姐姐很講究中華美德。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心地善良,也有很多人心胸狹窄,如果我們每人獻上一點愛心,那整個世界就會成為中華美德的海洋!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10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而感到自豪和驕傲。作為一個學生,我們就應繼續發揚這一傳統美德。一向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例,如春風一樣,感染着我們,打動我們純潔幼小的心靈。

記得我國的開國元勛陳毅元帥,即使自己做了元帥,可還是親自為自己體弱多病的母親洗衣洗褲,從來不要自己的下屬去做,難道他不是尊老愛幼的楷模嗎?

古人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僅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職責。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稱。尤其以勇敢為名。但子路小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親想吃米飯,但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樣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能夠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大家還記得當年那個最美的媽媽吳菊萍嗎?是的,她就是當年那個自稱是:“飄過”而救下了一名女童的平明英雄。7月2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區,兩歲女童妞妞從10層高樓墜落。這一瞬間,鄰居吳菊萍踢掉高跟鞋,伸出雙臂接住了孩子。這個發自本能的動作,令她當場昏迷,左手臂多處骨折,但也挽救了妞妞的生命。這驚險的一幕,感動了億萬人,網友們讚譽吳菊萍為“最美媽媽”,更有人稱她是“英雄”。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們愛我們的國家,那麼,讓我們一齊騰飛中華吧!展現中華的大氣特色!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11

每個中華人,都必須要擁有自己國家的傳統美德。中華美德有很多,比如説禮讓、謙虛、尊老愛幼等等等等。

就好比説《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紀,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讓給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卻一個人拿了一個最小的梨。這就是中華美德之一――尊老愛幼。

尊老愛幼有很多種體現,比如説:幫家長倒一次水、幫家長洗一次腳、陪弟弟妹妹玩……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再比如説,現在大街上的一些人隨手亂扔東西,讓大街變的到處都是垃圾,什麼塑料紙、瓜果皮一眨眼就可以看到,讓清潔工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早出晚歸。試問對於那些扔垃圾的人,如果你是清潔工人,你的心裏會怎樣想?是否會很不舒服呢?所以,我要告訴那些亂扔垃圾的人:“快反省吧,不要再亂扔垃圾了,做一個不會亂扔垃圾的中華人吧!”這就是中華美德之二――不隨手亂扔垃圾。

説到亂扔垃圾,我就會想起它的孿生兄弟:隨地吐痰。隨地吐痰也是一個壞毛病,把痰吐到地下,就會造成空氣污染,對你,對我、對大家都是沒有好處的。

其實要不做到這些也很簡單,只要心裏有這個信念,隨手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就不會再出現了。

中華美德里還有樂於助人。當同學有困難時,我們一定要去幫助他,而不是蔑視他。或者,在公共汽車上有空位時,我們就要先看看自己身旁有沒有老人或身體不便的人,這時候,我們就要把位子讓給那些人坐。

同學們,除了這些,中華美德還有很多很多。它經常會在我們中間出現。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擁有中華美德的中華人!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12

《周易·大傳》中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勝天、鋭意進取、浩然正氣、居安思危、愛國愛民等等,始終是我們民族脊樑們在不斷變化着的社會政治實踐中面對各種矛盾和危機,逐步積累起來的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自覺意識。這種自覺意識以危機感為基礎,寄託着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而匯聚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長江與黃河,在世界的東方一路前行。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我們義不容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與同學講講。

一、愛國、氣節

列寧説:“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愛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説是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氣節。古往今來 ,多少仁人志士為維護祖國的榮譽和民族的尊嚴,在愛國和氣節方面為後人作出了榜樣。 諸如卓有見識的林則徐,血染吳淞口的陳化成,維新被殺的譚嗣同,*帝制的孫中山,橫眉冷對的魯迅,抗日獻身的張自忠,以及無數為國捐軀的*人都體現了這一民族愛國精神,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浩然正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久不衰執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氣質。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詩《正氣歌》以其浩然正氣與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氣”鬥,與元統治者的威脅利誘“邪氣”鬥,“留取丹心照汗青”。共產主義者李大釗“要為人間留正氣”,大義凜然犧牲在張作霖的屠刀下。詩人朱自清臨終前雖貧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氣餓死不領美國糧……“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鬥,為她服務。”這是一切愛國科學家的心聲。 國外科學家紛紛迴歸祖國,要為新中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錢學森面對美國方面的關押、軟禁、監視,毫不動搖;華羅庚放棄在美國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謝絕英國老師讓他攻下博士學位再回國的勸告……以上種種愛國、氣節的實例,滲透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華歷面對物質世界的誘惑及權勢的威迫,小則賣友求榮,大則賣國求貴也大有人在。這就要求我們時時刻刻都要以祖國和民族利益為重,愛國主義不可丟,民族氣節不可無。

二. 奮發、立志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斫梓染絲,功在初化”説明一個人的成長與其少年時代有密切聯繫,歷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偉人*在前去廣州革命根據地,途經長沙寫下的《沁園春·長沙》 ,其中“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表現出*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併為之奮鬥終身。十九歲的*所作《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體現了他改造舊中國的遠大志向。可謂少年壯志凌雲。

當個人、民族、國家處於逆境時更應奮發立志。司馬遷曾總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違遷蜀,世傳 《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這些是發憤立志的例子。“卧薪嚐膽”的故事更顯現了從逆境中走出來的可貴精神。迭經優患的中華民族始終堅強地屹立於世界之林,“卧薪嚐膽”的志向,多難興邦的信念,堅韌不拔的精神起了多大的激勵作用啊!

有志者事竟成。但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國家民族為出發點、為歸屬,才符合傳統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奮發立志既要從大處着眼,更要從小處着手,從自我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途中不斷地砥礪操行,完成大志。這就要求我們胸懷鴻鵠之志,中流擊水,奮發圖強。

三. 改革、創新

中華民族雖遭受過外族的入侵和列強的蹂躪,但她卻是四大文明古國中能保持自己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偉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與中華民族跟隨時代潮流、勇於改革創新的傳統美德是分不開的。

被譽為“中國十一世紀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對北宋中期以來積貧積弱的現狀,大膽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正統思想是何等的針鋒相對。王安石這種反對守舊,勇於進取的思想及大膽變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於時代,為後人推崇和尊敬。

中華民族同時又是一個善於不斷吸取其他民族、國家先進文化,勇於創新的一個民族。近代的林則徐從中國反侵略戰爭和國際交往的需要出發,組織翻譯整理成《四洲志》,成為我國近代第一部比較系統的世界地理書籍。策劃海防時也先着手調查西方情況,這對打破長期以來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封閉愚昧狀態,為中國人認識世界和學習西方長技,邁出了堅實一步。直至陳獨秀開創的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民主”和“科學”;李大釗宣傳介紹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把馬列主義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之路,都 體現了中華民族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歷史告訴我們,要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既離不開生養、哺育我們的這塊黃土地,也離不開及時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這就要求我們鋭意進取,敢於和善於改革創新。

四. 勤學、好問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是分不開的。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睏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 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説明勤學的道理。

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並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中學生來説是尤為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多思考,大膽質疑,逐步形成勤學好問的良好品德。

五. 勤儉、廉正

勤儉、廉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漢唐時期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勤政、勤儉帶來了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榮,與前朝秦隋的窮奢極欲導致覆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古人云:“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表明中華民族對勤儉與奢侈鮮明的善惡態度。

不為金錢或物質所惑,不為權勢所動,終身保持廉潔、清正的節操,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衞戰中的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他為人間留下了兩種清白,其一是為民族為國家不計個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時嚴於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風。由於北京保衞戰有功,他受到賞賜還加官進爵,但都被他堅決推辭,後遭讒陷抄家時卻是家徒四壁。于謙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僅贏得世人崇敬,於今天也深有啟迪。從他身上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傳統的勤儉、廉正美德得到昇華。

作為優良的道德傳統,勤儉和廉正在今天更要發揚光大。這就要求我們從一點一滴中學會勤儉,培養廉正的美德。

六. 敬長、知禮

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説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左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 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 ,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 ,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同學們,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裏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範!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13

中華傳統美德在中國人身上體現出來了,從古代的英雄人民事蹟來説:

中國人是勇敢的,有傲氣的。南宋名將岳飛以精忠報國的信念,燃起了他那不屈不撓的強烈愛國心志,為國家,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奮勇抗敵,保衞河山;民族英雄文天祥,少有大志,終不肯向元人投降,最後從容就義。他曾説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何等壯烈感人的豪語!他們的忠義能與日月爭光,在民族史冊上,烙下了不朽的印跡!

中國人愛國,對自己的國家有着非筆墨可形容的深感情。愛國詩人陸游在遺作《示兒》中寫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他對死亡泰然處之,臨終時還念掛着國家民族的安危,是多麼可敬可佩啊!北宋著名文學家及政治家范仲淹,憂國憂民,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充分反映出他"以天下為己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高貴情操。翻開中國歷史,這樣為國家、社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物比比皆是,林則徐、孫中山、周恩來等等,真是數之不盡。(此兩段説"愛國",例舉的人物都是歷史上的愛國人物,議論中有強烈的感情,用語形象,如"燃起了他那不屈不撓的強烈愛國心志"。)

孝道也是中國傳統美德中的代表,它根植在人心。"卧冰求鯉""黃香暖席"的故事,廣受傳頌。而古詩裏的人物花木蘭更是家喻户曉,她為免老父再受征戰沙場的痛苦,決心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孝女。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若這些社會弊病越來越多,越積越深,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我們固不能想象,也不敢想象。

我認為,中國傳統美德是醫治社會弊病的靈丹妙藥。在這個時代,有重新提倡其價值的必要,以廓清社會歪風,為年青的新一代培養優良的品行、淳樸大方的風度,重見我國道德文化的光芒。(此兩段説現實意義。)

孟子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者,正圓之器;距者,正方之器”。所以,我們應當時時刻刻都遵守規則。規則不僅保證着我們在工作中,學習中和生活上的公平公正,帶給我們高效率,甚至保證着我們的心靈自由,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讓規則看守世界,是生命的聖潔花園,是人人嚮往的天堂。心中有正義良善的規則,猶如靈魂有了信仰,人們的生活才享受更多的明媚陽光。

雷鋒説過:“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枯,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所以,我們只有團結一致,才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一羣大雁結伴飛行,它們為什麼可以飛得更遠呢?我們有了團隊,在團隊的努力下,我們為什麼就能實現更高的目標呢?這些只能説明集體是個人戰勝困難,獲得勝利的力量源泉,是獲得友誼的橋樑和紐帶,是我們施展聰明才智的廣闊舞台。因此,我們應當熱愛集體的利益和榮譽。讓我們為集體添一片綠葉,奉上一束鮮花,做出一份貢獻吧!

荀子説過:“人無禮則補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的習慣。有句古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説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今天,在我們的身邊,文明禮儀就像和煦的春風,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絲絲温暖,縷縷芳香。

其實美德還有許許多多,不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都應該以堅持德育為先。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有修養的人,讓祖國的明天更好。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14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明白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就應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職責——

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但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樣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能夠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1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記得上國小的第一天,爸爸給我背上新書包,告訴我:“寶貝,今天你正式成為國小生了,在學校裏要爭做美德少年,好好學習。”爸爸等於給我説了一個謎,什麼是美德呢?如何做美德少年呢?這幾個字懵懵懂懂地埋在了我的心底,但我明白這是爸爸為我定的目標。

經過1年7個多月的學習,我漸漸明白了什麼是美德。

《棉鞋裏的陽光》教給我孝敬老人的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家裏,我經常給爺爺奶奶捶捶背,陪他們聊天,給爸爸倒杯茶,幫媽媽洗洗衣服。

《小鹿的玫瑰花》讓我知道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過年的時候我用自己的壓歲錢買了許多課外書,和爸爸送回農村老家,讓那些農村的小夥伴們也能讀到新華書店的書。

《窗前的氣球》帶給科里亞的不僅是氣球,更是同學的關心和愛。每次同學生病後返校,我總是幫助同學解決難題,當同學的橡皮、尺子丟失時,我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學習了《淺水窪裏的小魚》,我懂的了保護動物,就常常帶一些食物去喂路邊那些流浪的小狗。

美德是一幅美麗的畫,美德是一首悦耳的歌,它是月亮,是盞指路的明燈,它是太陽,能照亮世界每個角落,它是一粒種子,能結出億萬枚碩果。

沿着一路春風,我追隨着我的美德。原來美德就在每個人的心中,就在我們的身邊。我願做一個像雷鋒叔叔那樣的人,為世界獻出我的愛。

中華美德,代代相傳。從弟子規中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到文天祥的“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三字經中的“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我們還是國小生,還不具備精忠報國的豪氣,但是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當我們在馬路上看到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時,我們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過馬路;當我們看見有人摔倒在地時,應及時攙扶一把;當我們在路上見到貴重的物品時,應及時交給老師,做到拾金不昧。

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不僅要具備中華傳統美德,更要努力學習,增長智慧。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好書,相信勤奮會讓你擁有智慧。

親愛的同學們,播撒下美德與智慧的種子,你一定會收穫一片森林,讓我們從這個美麗的五月開始一起努力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16

“中華美德”,一個人人皆知的詞彙。每一個人都在提倡:爭做美德少年,爭做美德市民,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又有誰能夠毫無疑問的做到了?

我國的傳統美德很多,在每一個地方,我們都會想起各種美德:在個人生活中,我們會想到自立自強、用心進取、誠實守信、助人為樂及勤勞節儉等優良傳統;在家庭生活中,我們會不由得想起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及友愛兄弟姐妹等;而在校園生活中,我們會聯想到熱愛羣眾、尊敬老師、友愛同學等。由此能夠看出,我們的美德能夠用取之不盡、用之不完來形容。

美德,不是喊一喊説一説就能夠做到的。我們需要的是實際行動,而不是憑空想象。

從小到大,父母便教導我們要“百事孝為先”,但是他們又何曾做到了?幼兒時,幼稚園的老師教導我們要“誠實”,但是他們又何曾做到了?

古人以前説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錯,我們不僅僅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所有人就應做的事情。

中華民族自古崇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殺身以成仁”,“與日月爭光”的民族氣節。愛國主義作為民族精神,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愛國主義成為推動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巨大力量。所以,我們就應有愛國意識。

孔子提倡“仁者愛人”,孟子提出“君輕民重”的思想。這種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忙人的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遺產。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到的事情。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而不是温室裏的花朵,我們需要的是自強,要與人們呼籲的一樣,要爭做美德少年。成為未來祖國的棟樑,為未來的中國打造一片蔚藍的天空。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17

大家好,我是-x!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華美德——崇尚禮儀"。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自古就被譽為"禮儀之邦"。中華美德——禮儀的歷史也源遠流長。從孔融讓梨,程門立雪,到雷鋒的感人事蹟,再到今天的21世紀,禮儀體現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在馬路上扶盲人過馬路,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禮儀就像是一朵美麗的花,開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弘揚着中華美德——禮儀。

今天,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也應該注重禮儀。見到老師要問好,碰到同學要點頭微笑,不小心傷害別人要道歉,這都是我們基本需要做到的。可是就僅僅這些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認為是很少很少。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和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不僅應該做到懂禮儀、做禮儀,還應該向社會呼籲,弘揚禮儀這個中華美德。

尊老愛幼,這是中國千百年來流傳的禮儀之道,可是這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曾看看到這樣一段公益廣告:在公交車上,一站到了,上來一位拿着重物的花甲老奶奶,可是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老奶奶環顧四周,只見車上的年輕人們都熟視無睹,有的在玩手機,有的在看窗外,權當沒看見。這是,一位挺着大肚子的孕婦竟然站起身為老奶奶讓座,老奶奶只得唉聲一歎,車上的人們臉都紅了。最後,廣告上出現一排字:禮儀,尊老,在哪?

這個廣告,令我感慨萬千。21世紀,科技越來越先進,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可是在社會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素質卻退步了。那流傳下來的禮儀之道漸漸的在社會上消失不

見,人們面對需要幫助的人們,只是冷血嘲笑;面對自己的親生父母,甚至都大打出手;人與人之間再也沒了心平氣和的溝通,只有互相難聽的謾罵。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禮貌待人、尊老愛幼。用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次點頭,把禮儀帶到生活中,帶到社會上,把禮儀的種子播撒在人們的心中。

崇尚禮儀,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

謝謝大家!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18

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以下是由本站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歡迎大家閲讀,供大家參考。更多內容還請關注本站哦。

《易經》中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勝天、鋭意進取、浩然正氣、居安思危、愛國愛民等等,始終是我們民族脊樑們在不斷變化着的社會政治實踐中面對各種矛盾和危機,逐步積累起來的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自覺意識。這種自覺意識以危機感為基礎,寄託着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而匯聚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長江與黃河,在世界的東方一路前行。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我們義不容辭。我從以下兩方面與同學講講。

一. 勤學、好問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是分不開的。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睏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説明勤學的道理。

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並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中學生來説是尤為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多思考,大膽質疑,逐步形成勤學好問的良好品德。

二. 敬長、知禮

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説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左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

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 ,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 ,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同學們,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裏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範!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19

流年歲月,輕輕的翻開了中華民族的史冊,點點滴滴的文字,繪聲繪色的畫面,交織成中華民族歷經滄桑的歲月,勾勒出中華民族久經不衰的歷史。翻看史冊,閲覽了三國兩晉時不盡的劍影刀光;閲覽了五代十國時繁榮的景象;享受了大唐盛世和平富饒的生活;欣賞了宋元明清殿前宏偉的琉璃。歲月,就在朝代的周而復始一點點流逝。它時刻警示着“龍的傳人”,讓我們挺起脊樑,團結一致,奮發向上。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有奮發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命運與在前進道路上的方向。從當初的元謀人時代到現在的小康時代,這質的飛躍是靠我們的先祖用雙手拼搏出來的,在無道暴戾的時代,炎黃子孫同仇敵愾,團結一致,開創新的幸福時代,多次出現盛世時期,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光有民族經歷的榮盛之巔,還有讓很多筆黑暗與恥辱的劃痕。

清初,統治者固步自封,重本抑末,自認為天朝無需與外國交流,便閉關鎖國。19世紀上半期,煙大量流入中國,外國商人瘋狂肆虐,牟取暴利,使許多白銀外流。愛國義臣林則徐於虎門銷煙,後爆發煙戰爭,由於中國落後簽訂《南京條約》,後外國列強發動多次戰爭:第二次煙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由於清朝統治者腐敗無能簽訂《璦琿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這些條約加劇了中國的貧弱,還令我們喪失了園林瑰寶——圓明園,並且喪權辱國,有義士雲:“一撮歷史渣滓,玷污純潔清白,留下鐵的罪證,教育我們認識江山如此多嬌,原沃一腔碧血.勿忘過去歲月。”而後在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軍無恥的預謀製造了柳條湖事件,令人傷痛的九一八事變爆發了。四個多月,因重慶置之不理,使東北三省淪陷,東北三千萬同胞過着恥辱的亡國奴生活。而後又有了血染盧溝橋,南京大屠殺,其中還有可惡的百人大屠殺比賽,731細菌武器研究所等,他們就像一把把鹽巴散在中國這塊受傷的寶地上。經過八年艱苦抗戰,中國人民終於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台灣也重回祖國的懷抱。但是這次勝利是有多少血肉築成,用多少條人命鋪墊的呢?我們這些炎黃子孫要記住在逆境中崛起,回首歷史歲月,在絕境中也有很多英雄人才湧現,亂世也能出英雄:衰而有林則徐硝煙,敗而有鄧世昌沉船,恥才有左宗棠收地,辱才現譚嗣同殉國…所以當我們當我們身處逆境時,要勇敢面對,努力征服。

最近,中日雙方於島嶼事件上爭論不休,引起了多方面焦點關注,日本想借島嶼事件挑起事端,引發戰爭,島嶼一直是我們中國的領土,我們決不會割讓,而日本非法扣留我國漁船船長是違背道德的,我們應該為維護正義而戰鬥。不能讓屈辱的歷史重演。我們反對戰爭,但我們不怕戰爭。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人類漫漫的文化長廊中,一直都是一顆神祕璀 璨的東方明珠,一幅精美絕倫的傳世之作,無論歷史的車輪怎樣的前進,人類社會怎樣的變遷,都不能使它暗淡無光,相反它會慢慢沉澱下來熔鑄成龍的脊樑,使龍的傳人更加儒雅,更加睿智。

我們是90的一代,更應該自強,銘記恥辱,正如:“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們這一代龍的傳人更應該挺起我們的脊樑,弘揚我們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美德,振興中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生代將塑造一個“可愛的中國”!

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稿 篇20

抗美援朝時,一位戰士寫了一首歌頌彭德懷的歌詞,彭總則説:“真正功勛的是戰士們。”於是,他揮筆將歌名改為《戰士之歌》。彭德懷同志作為一名開國元勛,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做出了偉大貢獻,功不可沒。難道戰士寫一首讚歌還不行嗎?然而,在我們敬愛的的彭總看來,戰士們那勇猛作戰、視死如歸的大無謂精神才是最值得歌頌的。他們才是功績的創造者。彭總的這種謙虛品質,是他偉大人格的具體表現,更是一種至上的美德。

同樣,恩格斯,這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在他70歲生日時,許多同志和朋友前來祝壽,而他卻説:“我主要是靠馬克思才獲得榮譽!”多麼謙虛的話語!恩格斯同馬克思並肩作戰,取得了輝煌成就。這些成就就是他們共有的。然而,面對人們的讚賞,恩格斯卻謙虛對待,淡泊名利。這種謙虛,不也是一種至善的美德嗎?別林斯基曾説過:一切真正的和偉大的東西,都是純樸而謙虛的。的確,古今中外大凡被人民擁戴的英雄人物,都無不憑着謙虛的態度,不斷向人民靠近,博得人們的熱愛。這種謙虛待人的精神,一如他們的光輝業績,被後人廣為傳頌。所以説,謙虛是一種美德,一種至上至善的美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meide/3k4e6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