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美德演講稿 >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精選17篇)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精選17篇)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精選17篇)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隨着優美的旋律,我不禁想起一個故事:

有一個小女孩因為小的時候生病落下走路一瘸一拐。當她上學的時候。她忍受一味的嘲笑,一味的諷刺。有的人不去關心她也罷,反而學着她走路的樣子。她只得把眼睛閉上,不去看,不去聽。不去想。但是淚水卻潸然而下。她渴望別人去關心她,哪怕是一個沒有夾雜着嘲笑的目光。她渴望和同齡人玩耍嬉戲,哪怕是在他們玩兒的時候能和他們分享一點快樂。她渴望快樂,渴望關愛。

從這個故事中,你一定看到了一個無助的小女孩。沒有幫助,沒有關愛,沒有同齡人的陪伴。

當我們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位正在過馬路的盲人。不要等待,伸出你的雙手,讓他走過一個安全,充滿愛的馬路。

當我們無憂無慮地坐在公交車上時,看到一位行走不便的老人,讓出你的座位,因為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當別人不小心踩到了自己,不要謾罵。一句輕輕的:“沒關係!”卻永遠刻在了別人的心靈上。

當我們在幫助他們的時候,他們會很開心,很快樂。因為他們還知道有人關心他們,還有人幫助他們,讓他們知道世界上還有愛,還有人在乎他們,還有人需要他們。

我相信只要我們伸出温暖的雙手,世界將變得美好!變得和諧!變得文明!

謝謝大家!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2

縱橫古今,中漢文明進程項記憶猶心,享譽中華,東方古國魅力層層綻開。佛道盛行,長安之春,大唐餘風,汴京夢華,興盛的時代暢想。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輝煌傳授繼承,讓我們感遭到了華夏文明的魅力;泱泱神州萬年的紛紛呈現演繹,讓我們與文明同行。

一直鍾情於品味滲透着華夏文明情素的文籍,也一直偏倖去感悟古神州的魂夢與滄桑。從遙遠的新石器時代到最後的王朝,中漢文明超過了漫長的歷史,在東方大陸上,她以偉大的創造力書寫出了令整個世界都讚不絕口的歷史傳奇。她是人的總稱古老文明中,傳續到現在並且從頭崛起的偉大文明。這是一部藴涵着東方智慧的創造性實際歷史詩,也是一部有浩繁精英人物和她們的故事編織成的歷史長卷。

我們一直在探索,也一直在追尋。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在神祕的人魚文花紋陶盆和溝通天地的玉琮上漲起了遠古文明的曙光,古色斑斕的青銅甲骨文標誌着中漢文明步入了編年史的夏商周三代。年齡戰國,是1個羣星閃耀的時期,諸子蜂起,萬家爭鳴,她們配合完成了神州思想的奠基禮。秦漢金甌完好的氣勢和魏晉南朝人的風度先後輝映,引領出了高亢的充滿芳華氣息的盛唐之音。在歷史的進程項中,中漢文明以百川歸海的胸襟廣收博取,日益富厚而鼎盛。釋教步入神州數世紀後,便和孔家道家思想相互補益,展現了三教歸一的奇特景觀。強大昌盛的元朝,中漢文明生生不息地傳續下來,宋代近乎完美的文化精神被元朝的文人們轉化成了超世的人的生活境界。顛末明清兩代工商業和世俗文化的蓬勃,中漢文明終於完成了她的謝幕禮。

對中漢文明的巡禮,是一次非常奇妙的發明之旅。這個文明之中的每一件器物,每個故事,城市叫醒我們的文化影象,城市誘拍發我們探索的好奇心,城市讓我們在感情上為之搖撼。我們禁不住慨歎:幾千年如同歷史雲煙,無論這個古老的文明間隔我們多遙遠,我們的心靈、精神和感情卻始末為她魂牽夢引。心中已經烙下千年循環的軌跡,在人的生活及其短暫的幾十年中,我們又該怎樣解釋中漢文明……

生命中一直有一種氣力讓我們為之痴狂,那就是文明。人的生活中,坎坷荊棘不成避免,只要忠於我們本身的信仰,終某一天會踏上陽光大道。生命本該如急流,只有不畏頑石的反對,才氣一躍迸拍發豪情的浪花;如雄鷹,只有敢於邁出第一步,躍下懸崖,才氣伸開羽翼,體味與藍天共舞的情懷。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依然需要“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的恆心,我們也應具備“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關終歸楚”的毅力。平生進修,平生探索,平生追求,踏着古人的文明足跡,用我們本身的體式格局,不斷批改,不斷向前,開釋出耀眼的芳華景彩。

日往月來,物換星移,多少事如煙而逝,多少事傳播百代,多少人悄然而去。亙古穩定的始末是文明,它已成為社會形態前進的標誌,它是崇高,是修養,是禮儀,是風度。心沐文明之歌,讓追求卓然的我們,遠離粗俗,遠離俗氣,擁抱文明!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一三班的牡丹,我演講的題目是:《從小養成好習慣》。

那天回家,我對媽媽説:“老師讓我參加“好習慣伴我成長”的演講呢!”

媽媽説:“好啊!那你準備講你哪些好習慣呢?”

啊?這個我可回答不上來。媽媽拿來一本關於培養好習慣的書,説:“咱們來看看王栩有哪些好習慣吧!”

我和媽媽對着書一條一條查。嗯,真不錯,我的好習慣還不少呢,比如:上課專心聽講,不做小動作;認真學習、獨立完成作業;做事守規則、待人有禮貌;愛護環境;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找到一條,媽媽都説出一兩件事,原來,我做得好的地方媽媽都記着呢,我的每一點進步媽媽都是能看到的。

不過,有很多好習慣我還做得不夠,比如:不認真刷牙,吃飯挑食……

媽媽説:好習慣是財富,可以使人一生受益。媽媽希望我參加了這次演講,能養成更多的好習慣。

看着愛我的媽媽,我對自己説,一定要快快改掉壞習慣,養成更多好習慣!

從小養成好習慣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一三班的牡丹,我演講的題目是:《從小養成好習慣》。

同學們,你每天刷牙嗎?

從我兩三歲時,媽媽就教我刷牙了,給我買好看的杯子、軟毛牙刷和兒童牙膏,講保護牙齒的故事,爸媽每天和我一起刷牙,刷牙時間是我們快樂的親子時間。所以,小時候我刷牙很認真,一直到換牙前也沒出過蟲牙,體檢時醫生還誇我牙齒保護得好呢。

上學後,我覺得自己牙齒不錯,慢慢的就偷懶了,常常胡亂一刷,有時還不刷。不光這樣,有時還偷偷在牀上吃東西。

有一天,我牙疼得沒法吃飯了,爸爸媽媽一看,呀,半邊臉都腫了。我疼得直掉淚,只好去醫院。

醫生一檢查,是牙縫裏塞了食物壓迫牙垠發炎了,哎呀,這顆牙上有小洞洞了,還好是要換的牙不用補,要是補牙還要用牙鑽鑽牙呢!聽了醫生的話,我可真有些害怕。

醫生給我清理了牙齒,又提醒我:“小朋友,一定要每天早晚刷牙,要豎着刷,把牙縫裏的髒東西刷出來。牙面也要刷一下。”

回家後,又吃了好幾天藥,我的牙才不疼了。從此,我記住了每天都要認真刷牙!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4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種執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微笑都能融匯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動人心絃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向來就有“文明古國”之稱。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禮儀文明。文明禮儀處處可見,這些利益就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

其實,文明禮儀是從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來的。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前先敲門;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不亂扔垃圾……

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紮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集中體現,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之上,所以,個人文明才是根本。魯迅曾説過:“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舉。”所以首先要完善個人修養,人的文明修養斌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與美德同行,做文明之人

“嗚—嗚—嗚—”是誰一大早哭得這麼傷心啊?我走進教室,原來是我們班的開心果——洪欣!平時即使受了委屈,她也是嘴角輕輕一抿漾出倆酒窩,一副笑盈盈的模樣。今天這是怎麼啦?我關心地詢問,她嗚咽着告訴我:“我的„„十塊錢,放„„放在文具盒裏,不„„不見了!”哦,難怪她哭!十塊錢對於一個國小生來説可不是個小數目!“走,告老師去!”此時,就像溺水的人抓到了救命的稻草,她滿眼流露出希望的火花,似乎只要一告訴老師,老師定能像公安人員那樣循着蛛絲馬跡立馬揪出偷竊的“扒手”,她的十元大鈔就會失而復得! 老師知情後感到很為難!因為即使錢沒被轉移走還在教室裏,老師是沒有權利去搜查所有孩子的書包的,即使搜出那五十元鈔票,錢又沒有特殊的記號,也

不能斷定那就是洪欣的。沉吟了片刻,老師只能安慰她:“別哭了,錢掉了固然難受,但是可以賺回來;雖然拿錢的人現在舒服,但是丟掉的美德是永遠賺不回來的!”

班會課上,老師意味深長地説:“孩子們啦!古人云:‘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我們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千萬不要讓傳統美德在你們這一代手上失傳啦!”可是事隔一天,班上故態復萌,又有一位同學新買的語文練習冊不見了,老師發火了:“這次查出來是誰幹的,我一定不會姑息!”很快,老師找到了拿別人練習冊的學生,老師指着練習冊問:“這是汪玥的練習冊對吧?”“不是,是我的。”那位同學爭辯着。“那為什麼前後字跡不一樣?”老師説,“為什麼我肯定這是汪玥的?因為每個同學的字跡我都認識。孩子啊!別人的東西再好,不能把它據為己有,因為這是不道德的行為。”老師説完,拿起手機,撥通了那位學生家長的電話:“你好!我是你兒子的老師,麻煩你有時間到學校來一趟。”電話那頭隱隱傳來搓麻將的聲音和不耐煩的聲音:“有麼事就在電話裏説吧。”老師把事情説了個大概,那位家長不高興了:“你是個麼意思?你敢説我兒子偷東西,我要扇你幾個大嘴巴讓你找不到南北!”老師堅定地説:“你不讓我找到南北沒關係,我不讓你的兒子找到南北問題就大了!你恐嚇也好,來真格的也罷,我是絕對不讓你的兒子迷失方向的!”

過了幾天,學校召開家長會,我班的主題是——學生有過錯,該管?不該管?怎樣管?會上家長與老師達成了一致的協議——肯定該管!為了讓孩子們能健康茁壯地成長,家長、學校雙管齊下,共同批評教育。針對此事,學校開展了“小手牽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的主題活動。老師還舉辦了《與美德同行,做文明之人》的主題班會。會上,老師講了一個印象深刻的故事:在美國有很多學校學生的午餐都是免費的,唯獨不供應中國學生。是美國政府歧視中國學生嗎?不是,是因為中國學生不僅吃了自己的那一份,而且還多拿走一份當晚餐,所以有的學生中午沒有午餐只能餓肚子。學校接到投訴,調查出是中國學生所為,於是停止對中國學生供應免費午餐。這個故事對我們觸動很大,我們明白了:不好的習慣不僅影響自己的人格尊嚴,有時還會影響國家的尊嚴。通過活動,我們深刻認識到不良習慣造成的嚴重後果,紛紛表示要做文明人、行文明事、説文明話。 一個教育家認為:一個人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應該從小就加以訓練和培養。他説,人類的動作十分之八九是習慣,而這些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動作,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個品質。做到行為習慣美不僅是對個人品德的要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需要。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告別不良習慣,與美德同行,爭做文明之人。管好我們的口,不隨地亂吐;管好我們的手,不亂扔亂拿;管好我們的腳,不把花草踐踏;管好我們的心,時刻提醒着自己——要做一個品質高尚的中國人!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順城街國小的.石佳欣。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她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麪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只是掛在了嘴上。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基礎,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肩膀。沒有了文明, 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我們即使擁有了高深的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 社會又有什麼用呢?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説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國小生,傳承文明,踐行美德是我們肩負的責任。

當“文明禮儀伴我成長”的活動伴着新學年啟動時,文明之風如清風般吹遍了我們的校園。為了讓我們真正做到知禮懂禮,為了把文明的種子播撒在我們每個孩子的心裏,每星期一的升旗活動,老師都會讓小主持人開展有關“文明禮儀”的活動。我們聽文明美德的故事,我們朗誦文明美德詩歌,我們進行掃墓和學雷鋒實踐活動…文明美德漸漸在我們心中滋長…

看, 每天清晨,同學們沐浴着和煦的陽光,自覺主動地排成一列走進校園,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升旗開始了,同學們在操場上莊嚴肅立,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凝視着國旗的徐徐升起。樓道里,貼着“靜、淨、敬”三個大字,同學們也嚴格遵守。上下樓梯靠右行,不再樓道里追跑打鬧,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聽,紅領巾廣播又開始了,從弟子規,到學習雷鋒好榜樣,再到感恩社會在行動,從讓我們揚帆啟航的校歌到雄壯有力的紅歌,都時時刻刻激勵我們學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

我們的班級也發生了變化,在教室裏滿地亂跑的人少了,在教室裏靜靜看圖書的人多了。上課時心不在焉的人少了,專心聽講的人多了。在這良好的環境裏好多人得到了很好的薰陶,變得尊敬師長了,變得團結友愛了,變得愛護環境了,變得積極上進了…當地上有一張爛紙時不管有沒有沒人,我都自覺拾起來,因為我已覺得講文明已成為一種風尚,換上誰都會這樣做的。

讓我們把文明帶進校園吧。學校是我們的家,這個家的整潔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努力來創造,這個家的美麗需要我們每個人來維護。讓飄揚在風中的紙屑和校園告別吧,讓我們用細心的呵護喚起學校的整潔和美麗吧。讓“請”、“謝謝”、“對不起”響遍整個校園。

昨天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將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做文明的小使者,文明傳遞,心心相傳,用自己的行動,來塑造更清新的天空,讓文明的畫卷佈滿整個校園吧!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爭做新世紀、新時代的文明之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與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而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6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傳承文明、講究美德的民族,千百年來燦爛的文化和文明美德之風傳承至今,使我國擁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稱。文明美德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培養和完善的。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傾心澆灌它,從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培養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紮根,成長,開花、結果。

那麼,什麼是文明美德呢?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它是遇見他人時的點頭;是看見垃圾時的彎腰;是路上行走時的停步;是公共汽車上的讓座;是看到有人破壞環境時的提醒;是一方有難時熱情慷慨伸手和濃濃的愛心;是脣齒間磞出的那聲親切的“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它雖處處可見,但又是不可缺少的。

“養成良好習慣,爭做文明學生”。這是山格中心國小全體學生牢記於心的行為準則。打從我第一天跨入這所學校的大門,敬愛的老師告訴我們的第一句話就是:“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山格中心國小的一名國小生啦,我們要學會講文明、懂禮貌。人人養成良好習慣,人人爭當文明學生”從此,文明美德的種子就深深根植於我們心中。我們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積極主動幫助長輩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同學之間互相關心、互相謙讓、互幫互助蔚然成風。記得“吳瓊玫助孤基金會”成立的那一天起,我們全校學生自覺堅持每天少花零用錢,為助孤活動多獻自己一份愛心。學校的“學雷鋒志願者”團隊從創建至今,隊伍不斷壯大,節假日裏,志願者們為軍屬老人噓寒問暖,捶背端茶、拆洗被褥;課餘時間志願者們到公園、街道清理垃圾,打掃衞生……提起這支隊伍,提起山格中心國小的學生,山格鎮人民無不豎起大拇指交口稱讚。

同學們,文明美德是一盞燈,指引着我們向前走去;文明美德是一瓶聖水,淨化着我們的心靈。未來的路還很長,需要我們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走完。讓我們大家一起擁抱文明,一起與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相信我們的校園一定會綻放出美麗的美德, 我們的社會一定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7

一説起祖國,我的腦海中就浮現出田秀英用母愛使殘缺變完美,公私分明的好法官宋魚水,用生命詮釋職業的責任與擔當的吳斌,它們如春風一般,吹拂我們純潔的心靈。

中國是一個有着悠久文明歷史的古國,迄今為止,“尊來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國小生的我們,應該發揚這一傳統美德,一直以來,有許多尊來愛幼的事例,值得我們去學習。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記得十大元帥之一的朱德,他對父母的孝敬是有口碑的。他幼年在家時,對父母就非常敬重,父老鄉親們對朱德讚不絕口。他後來從軍當上軍官,向父母寄物匯款盡孝道。當了總司令,指揮千軍萬馬對敵作戰,但他仍然掛念家鄉的親人。當他得到母親去世消息後,非常悲痛,寫了感人肺腑的《母親的回憶》,以寄託他對母親的無限思念。

20xx年5月12日14時,一個平常不過的下午,正值花樣年華,性格活潑開朗的袁文婷,發自本能的一個行為吧我們震驚了。14時27分,正在上課時,突如其來的地震把同學們嚇得手足無措。她大聲地喊:“地震了!大家快跑!”同學們不知所措,袁文婷顧不上多想,把同學們一個一個地救出。一個、兩個、三個……她大汗淋漓,奮力救出了十三個學生。當她再次衝進教室時,“轟”的一聲,樓板掉了下來,整座房子垮塌了。8小時後,當救援人員發現她的時候,袁文婷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保持了這樣的姿勢,它定格在人們的心中:袁文婷背向門口跪在講台上,她瘦弱的雙臂撐得很開,形成一個保護傘的形狀,在她的手臂之下,藏着九命學生國小五年級優秀作文700字。這九名學生都安然無恙,而袁文婷,卻永遠被掩埋在了廢墟之下。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我們不能只是“紙上談兵”應拿出實際行動,發揚“尊老愛幼”這一傳統美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讓中華美德伴我們同行。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8

《中華美德頌》是一本包含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書,它讚美了眾多中華兒女優秀的民族精神,民族氣節和道德品質,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最美女教師袁文婷和單腿女孩王涓。

袁文婷是四川省的一名年輕女教師,26歲,正值花樣年華的她在突如其來的地震面前,不顧個人安危,奮力救出了13個年幼的學生,最後,她在房屋倒塌的瞬間,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她把手臂撐成保護傘的形狀,護住了9名學生,而她,卻被掉下的水泥板砸到,光榮犧牲了。在生命攸關的危急時刻,袁文婷勇敢地挺身而出,以自己柔弱的血肉之軀保護學生,撐起了一片生命的天空,這不平凡的瞬間感動了我,也感動了所有人,袁文婷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她用行動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大愛讚歌,她踐行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彰顯了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26歲,花一樣美麗的青春,就這樣永遠被掩埋在廢墟之下,但在廢墟之上,她留給人們的那朵愛心之花,奉獻之花,美德之花,將會永遠燦爛開放。

古人云: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是:“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練,才能震動他的心志,堅韌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這段話常被後人引用為座右銘,激勵無數仁人志士在逆境中奮起,就像單腿女孩汪涓一樣,她在16歲那年遭遇飛來橫禍——一條腿被公交車壓斷了,但她並沒有頹唐,一蹶不振,而是漸漸從逆境中走了出來,擺脱了生活的陰影,逐漸變的堅強,後來,她被選進了輪椅擊劍隊,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訓練,儘管在訓練時困難重重,但汪涓不服輸,不氣餒,憑着超常的勇氣和毅力,她走出了精彩的人生,她獲得過30多枚金牌,9次打破世界記錄,還考上了自己夢想的大學,這都是她在逆境中不斷挑戰自我,戰勝自我,才取得的驕人業績,她向世人展示了殘疾人的創造力和價值,這些令人矚目的成績是對汪涓生命的禮讚!

近代,中華美德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與弘揚,像袁文婷,汪涓這樣具有中華美德的人越來越多。在生活中,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裏都有一顆美德的種子,這些種子在已有的中華美德中汲取營養,獲得力量,然後生根,發芽,抽枝,長成小樹,一棵棵小樹根系交錯,枝葉相連,形成森林,中華美德正以向森林一樣生機勃勃的姿態成長着,能夠擁有這樣一片寶貴的森林,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應該感到自豪!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9

勤儉節約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説起勤儉節約,從我記事起,爺爺奶奶就是我的榜樣。

奶奶有爸爸和大伯兩個兒子,奶奶從不捨得花錢給自己買衣服,兩個兒子穿小了的舊衣服,奶奶總是毫不嫌棄地繼續穿;大伯和爸爸單位發的穿淘汰了的制服和工裝奶奶也會接着穿,媽媽和大娘給她買了衣服,幾十元的奶奶都嫌貴,還説自己衣服穿不清不用買,其實我們都知道她是怕花錢,奶奶真是勤儉節約啊!

爺爺穿的襪子總是補了又補,補丁摞補丁,看着就不舒服更別説穿起來了,可爺爺總是説:“這不礙事,穿進鞋裏誰又看不見,省的買了。”還有爺爺出門帶在身邊的一個樣子“古老”的書包,爺爺告訴我這是他從20多歲一直用到現在的包,整整用了40多年了。爺爺的手很巧,鞋子的小毛病都是自己修,他要不就是穿孩子們的,要不就是穿年輕時候的,也是從來都不買。

生活中,爺爺奶奶對飯菜的要求更不高,總是買市場上比較便宜一些的菜,而且不會形成浪費,饅頭等一些乾糧都是奶奶自己蒸的,好吃、衞生又省錢。但是,在我們的學習上所有的花銷奶奶總是毫不猶豫的支持,不論買學習用品還是課外資料,表現得很是“大方”。

在我的記憶當中,每件小事都體現了爺爺奶奶的勤儉,這也已經成為我們家的一種生活習慣,伴隨我漸漸長大。

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們要繼承祖輩們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吧,爭做一名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沏一杯清茶,讓茶香伴着書香溢滿書房。靜靜的坐在椅子上,捧着書,細細體會那四個字——文明美德。

大家或許要問,什麼是文明美德?從大的方面講,它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一種進步,是思想的科學,行為的端正,習慣的改善,修養的提高,品質的提高。

但在當今社會,大多數人評價人的標準在其外表,而不在其內心。豈不知,美者未必德,不美者未必不德。

其實,文明美德是從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來的。下課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先敲門,坐公交車主動排隊,並主動給老人讓座,不亂扔垃圾,團結同學,互相謙讓,愛護公物,遵守交通規則,寬容他人,善待他人……文明美德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如同一粒種子,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他就會在你心中生根,發芽。這些雖然微不足道,但它卻是我們每個人必不可少的。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還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是金錢買不到的。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禮儀,你就徹徹底底的失敗了,因為你失去了做人的根本!社會文明是建立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文明美德之上的,所以我們首先要完善個人修養,個人修養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

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國小生美德,具備中華民族的美德。讓美德之花伴我們成長!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擁抱文明美德,手拉手,一起成長!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11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謙讓這個詞語對人們即陌生又熟悉。孔融是中國古代一個傑出的人物,小時候聰明好學,不僅才思敏捷,而且懂得禮節,父母非常喜愛他。一天,父親買了一些梨,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説:“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孔融讓梨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成了我們學習的榜樣。

記得有一次,當我揹着沉重的書包,焦急的打開大門時,忽然的一回頭看見有一個老奶奶——我的鄰居正準備出門,門開的時候,我本想直接回家,讓門自己“砰”的一聲關住,可是又猶豫了一下,決定把門按住,讓那個老奶奶先出去。在我與老奶奶擦肩的那一剎那,她對我微笑了。我的心好像被陽光照耀着般的温暖。是啊,那麼一個小小的動作,就把我與老奶奶的距離拉近了一大步。這讓我想到,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願意做那麼一個小小的動作,即使是不認識的人也會對你微笑,這是多麼值得人們高興的事情啊。

我們大家在學校裏也會有一些事發生。但同學與同學之間,也是應該要互相謙讓的,我們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人與人之間也將變得更加美好。

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少年,別讓陋習陪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社會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世界迸發出文明的太陽,讓我們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12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種執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微笑都能融匯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動人心絃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向來就有“文明古國”之稱。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禮儀文明。文明禮儀處處可見,這些利益就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

其實,文明禮儀是從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來的。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前先敲門;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不亂扔垃圾……

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紮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集中體現,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之上,所以,個人文明才是根本。魯迅曾説過:“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舉。”所以首先要完善個人修養,人的文明修養斌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謝謝大家!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13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種執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微笑都能融匯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動人心絃的音符。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向來就有“文明古國”之稱。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禮儀文明。文明禮儀處處可見,這些利益就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

其實,文明禮儀是從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來的。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進老師辦公室前先敲門;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不亂扔垃圾……

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紮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集中體現,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之上,所以,個人文明才是根本。魯迅曾説過:“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舉。”所以首先要完善個人修養,人的文明修養斌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謝謝大家!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14

中華傳統美德是歷史悠久,傳統美德有中秋之夜,既是對親人的思念,也是對中國的傳統美德讚美。

傳統美德是完美的,有尊敬師長的,中國古代經典,《禮記·禮運》描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有,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描述表達了古人對社會和諧的憧憬,對人的良好生活的期盼,在生活中,我們尊老愛幼,在車上望見老人上車要主動讓座,這是對老年人的最起碼的尊重,望見長輩最起碼要對他們一聲稱呼,這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中國傳統文化既有先進的,也有落後的,先進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精神動力,在社會的發展中發揮着啟迪思想、陶冶情操、傳授知識、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是當今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現實,不同國家的文化要以平等的態度、開放的胸襟去尊重、學習其他民族的傳統:對待不同性質的文化要弘揚先進文化和傳統美德。

中秋之夜是對家人的思念,每年中秋都是團圓的節日,也有許多人在節日連夜趕車排很長的時間才買到票,為的就是能和家人團圓,説到團圓。我不禁想起詩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邪惡詩句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別人都説月亮代表我的思念,其實在外面要回來跟家人團圓。這就是傳統美德。

尊老愛幼是每個人務必尊重,個性是青少年要對老年人的尊,在路上,望見老人着扶着,在老人推車時,要主動幫着推,時時要幫別人,別人也會幫着你的。在校園裏也要尊重老師和同學,在老師面前不能頂嘴,要服從老師的意志,不能隨意的,要在校園有紀律,在同學面前要同學之間互相尊重。

建設和諧文化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羣眾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範榜樣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對社會的傳統美德,對家庭的傳統美德,要深入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15

文明的核心是愛與美。愛包括博愛、關愛、大愛;美包括思想美和行為美。與文明生生相息的,便是所謂的美德。但在我看來,文明與美德實際上是一體的。一個民族的文明與美德是展現在該民族每個人的身上的。作為華夏民族的子女,我們更應好好彰顯本民族的文化精神,養成文明習慣,培養美德,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品德、有修養、有情操的人。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源遠流長,其中就出現出眾多有品德、有修養、有情操的人,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孔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等等。他們的人生因講文明,行美德而得以充實,放出光芒。實而,講文明,行美德是他們愛祖國的體現。由於愛國,所以處處為國服務,為國着想。他們時時以一個好人民的標準要求自己,因此遭到後人的尊敬。

然而要成為一個好人民,當今社會的好公民,我們應先“知書”,認真學習先進文化,繼而便要做到“達禮”,由於有時候憑禮節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高低及文明程度。或許有人會問:“為甚麼是要先知書,後達禮?”我想,最好的回答便是總理所説過的一句話:“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地,關係一個民族的素質和氣力,影響一個國家的前程和命運。”一個人的修養指的是一個人的氣質和一個人舉手投足是否是合乎環境。然而不同環境下,禮節也很重要,如,在中國這一文明古國中,與人家交談時,表情要自然,若需中途停止談話,則應先招呼後離開;與人握手時,應目視對方,要依照“尊者為先”的原則;待客時,應熱情接待,送客時也應送客人出家門並向其作別等等。

可見,文明不只限於公共場合中要有良好的行為舉止,私人生活中也應如此。身為青少年的我們,應以一個好公民,好人民,好學生的準則要求自己。就如少年黃柯一般,自知生命不久矣,還要與父親走遍中國,感謝恩人,死前,還積極要求貢獻眼角膜。同為青少年的我們,應以黃柯為榜樣。講文明,行美德,樹新風,陽光少年你我他。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1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講文明是中華人民傳統美德。 在一個明媚的下午,我正在隨便轉悠着,想:玩點什麼?我靜靜地走着,沒有注意周圍,這時, 我發現在我的正前方有一兩片大大的紙削躺落在地上,彷彿説:“誰把我們撿起來,扔到垃圾桶內?”旁邊走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扎着馬尾辮,穿着粉紅色的衣裳,十分美麗。她不假思索地把地上的紙撿了起來,把它們扔到垃圾桶內。這下,它們的願望滿足了。這讓我悟得了一點道理:講文明的人是一個出色的人,只要從小做起,一點一滴就養成了好習慣。所以,每當哪有文明事我就會毫不猶豫地做這件事。從這以後我下定了決心。要做文明人,講文明,繼承優良傳統,宏揚中華文明!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嘴上只是説到了文明,但是,還能看見校園中的廢紙,聽到同學們有些在説髒話,怎能不叫人痛心呢?我們有一些行為並不好,但改正就沒有錯誤,如果錯上加錯,那麼不但改不了還養成了壞習慣。我們一定要銘記在心裏:繼承中華優良美德,每個人都要講文明,做文明人!

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 篇17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長》。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傳承文明、講究美德的民族,千百年來燦爛的文化和文明美德之風傳承至今,使我國擁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稱。文明美德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培養和完善的。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傾心澆灌它,從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培養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紮根,成長,開花、結果。

那麼,什麼是文明美德呢?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它是遇見他人時的點頭;是看見垃圾時的彎腰;是路上行走時的停步;是公共汽車上的讓座;是看到有人破壞環境時的提醒;是一方有難時熱情慷慨伸手和濃濃的愛心;是脣齒間磞出的那聲親切的“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它雖處處可見,但又是不可缺少的。

“養成良好習慣,爭做文明學生”。這是__國小全體學生牢記於心的行為準則。打從我第一天跨入這所學校的大門,敬愛的老師告訴我們的第一句話就是:“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是__國小的一名國小生啦,我們要學會講文明、懂禮貌。人人養成良好習慣,人人爭當文明學生。”從此,文明美德的種子就深深根植於我們心中。我們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積極主動幫助長輩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同學之間互相關心、互相謙讓、互幫互助蔚然成風。記得“吳瓊玫助孤基金會”成立的那一天起,我們全校學生自覺堅持每天少花零用錢,為助孤活動多獻自己一份愛心。學校的“學雷鋒志願者”團隊從創建至今,隊伍不斷壯大,節假日裏,志願者們為軍屬老人噓寒問暖,捶背端茶、拆洗被褥;課餘時間志願者們到公園、街道清理垃圾,打掃衞生……提起這支隊伍,提起__國小的學生,__鎮人民無不豎起大拇指交口稱讚。

同學們,文明美德是一盞燈,指引着我們向前走去;文明美德是一瓶聖水,淨化着我們的心靈。未來的路還很長,需要我們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走完。讓我們大家一起擁抱文明,一起與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相信我們的校園一定會綻放出美麗的美德,我們的社會一定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meide/ng70p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