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和交流(通用9篇)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和交流(通用9篇)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和交流 篇1

1.仔細觀察談話是在哪裏中斷的。當家長與孩子溝通出現問題,孩子常常閉口不語或激烈反駁,使得既定談話中斷。反過來,家長可通過觀察中斷的節點,來反思哪些表達方式會激起孩子的反感,從而避免溝通中斷。比如,如果孩子一聽到父母説自己成績不好、不夠努力就十分氣憤,那很可能他努力的嘗試過,但效果不好,自己也很沮喪,家長的説法讓他更加反感,會對學習更不感興趣。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和交流(通用9篇)

2.認真反省既往觀念,聽聽別人怎麼説。有些青春期的孩子認為父母的觀念過於陳舊,無法溝通,所以乾脆拒絕溝通,堅持自己的想法。這時家長可從孩子同齡夥伴的父母、同事中瞭解他們是如何看待和處理的,也許你會發現是自己太過苛刻。

3.改變原有溝通方式。跟孩子平等地交換意見,瞭解哪些溝通方式令孩子不滿,並反饋讓家長感到難過的方式,一起探索新的溝通方法。若孩子覺得父親説話總板着臉,面對父親時便會不耐煩。父親會覺得孩子不禮貌,並表現的更為嚴肅,談話就升級為衝突。但若雙方瞭解對方的感受,改變溝通方式,矛盾便可避免。

當孩子在青春期出現矛盾的時候,家長們總是一意孤行,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要聽自己的,在處理一些矛盾的時候,常常不會和孩子商量,如果是這樣,孩子叛逆則是必然的。因為孩子進入到青春期之後,也有了自己一套處理矛盾的辦法,家長不要過多的去幹涉。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和交流 篇2

1、順其所思,與其所需。這是按照孩子心理需求的溝通技巧,是人格自我塑造的“內化”過程,父母的責任就是激發和促進這個過程的啟動與深入。

2、同其所感,引其所動。這是以心靈感應為基礎的溝通技巧,教育孩子既是父母反思和評價孩子成長軌跡的過程,又是親子間相互學習的機遇,明智的父母能做到與孩子共同成長。

3、投其所好,揚其所長。這是尊重孩子興趣愛好,特別是尊重孩子人格的溝通技巧,把握住這個技巧有利於孩子個性的發展和優勢的發現,有利於孩子自然成才。

4、助其所為,促其所成。這是要求父母下功夫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中去,加入到孩子富有創造性的計劃和行動中去。要向孩子學習,要做孩子有所作為的“同行者”。

跨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是一個可塑性最強、又最容易出偏差的時期。父母要研究自己孩子的個性心理特徵,通過經常與孩子平等地對話,掌握孩子的心理脈搏,孩子就能夠心悦誠服地接納自己的父母,這便是家教的最大成功。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和交流 篇3

第一、用心傾聽,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

我們知道,很多家庭問題都是“溝通”的問題,而“溝通”的焦點又是“傾聽”的問題;抓住了傾聽,就抓住了家庭教育的關鍵。傾聽是溝通的前提。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裏話,知道孩子內心真正在想什麼,關注什麼,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才能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容易。就像眼睛裏進了一粒沙子很難過,但當眼淚將之流出來後,便會覺得舒服多了一樣,傾聽在心理學上具有“淨化心靈”的作用。當孩子遭遇挫折、沮喪、委屈和失敗的時候,他最需要的,不是安慰,不是批評,更不是教訓;而是一個值得他信賴的人,讓他哭,聽他説,瞭解他,安慰他……如果孩子能把自己心中的一些困擾或問題説出來,通常問題就已經解決一大半了。

第二、真心接納,讓孩子獲得理解和尊重

在和孩子溝通時,家長要將自己的偏見、指責及不合理的期望等等都放下。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接納孩子的所為。無論孩子在悲傷、孤獨或興奮、快樂時,家長都能夠給予孩子的情緒以關注、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立刻反對他的情緒。要相信,孩子所説的、所做的都是他們當下認為最有道理的,都是正常的;雖然我們不能贊同,但我們還是應該理解,應該真心地接納,我們可以先順着孩子的意思,然後再想辦法把自己的意思説出來。這種接納是發自我們內心的,讓孩子通過我們的眼神、通過我們的言行體會到我們對他的真心的接納,從而讓孩子感到踏實、感到貼心。要知道,人通常喜歡的是他自己,其次是喜歡像自己的人。當我們接納了孩子的情緒,孩子就會喜歡並信任我們,從而願意聽我們的建議或看法。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也就是這個道理。讓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感到家長是在真正地為他們好,是心疼他們,想幫助他們,這樣孩子就能向家長敞開心扉,向家長訴説他們的喜怒哀樂,就會在有困難、有困惑時尋求家長的幫助與指導。

第三、巧用書信,創造親子溝通新局面

和孩子溝通,除了面對面的交流外,還有許多形式,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渠道、

多種方式讓孩子説出自己本不想説的東西,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會更有益。書信就是一種充滿温情的表達方式。當我們覺得和孩子進行口頭交流效果不太好的時候,當我們希望自己的話語能充分引起孩子關注的時候,就可以用這種方法,即使我們和孩子近在咫尺。而且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用寫信的方式往往更能夠收到較好的效果。寫信時,不需要華麗的辭藻,只用我們自己真摯的感情,或者講一些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或周圍人的例子來鼓勵孩子。這樣,避免了喋喋不休地空談大道理、孩子比較容易接受,也保護了孩子的自尊、促進了親子之間的關係。

第四,營造氛圍,創造機會,將親子間的良好溝通持續下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繼續努力,細心觀察,創造機會與時間與孩子交流。比如,在家長與孩子一起打完籃球回家的路上,或週末一起洗衣服時,也就是選擇孩子願意説的時間與孩子交流。同時,家長還要尋找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與孩子交流,比如,家長可以花點時間體驗一下孩子迷戀的漫畫書、流行音樂、網絡等,但不要輕易做道德評價,要從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追求,這樣才能逐漸找到與孩子交流的話題。而且,家長還可以設計一些“家庭讀書會”、“家庭卡拉OK”、“親子同遊大自然”等活動,創造與孩子交流的機會與話題。為了能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家長還要通過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將良好溝通持續下去……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和交流 篇4

1暗示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藉故暗示孩子的缺點,不要當面數落,給孩子一個自我反省的機會。例如:當發現孩子看電視聲電視機太近時,父母可以説;“隔壁李叔叔小時候就是由於看電視坐得太近,所以成了近視眼。”這樣既暗示了孩子不要離電視太近,又告訴了孩子看電視坐得太近的危害。

2平等的方式  

用平等的方式才能與孩子情感相通地進行有效的談話。孩子有了差錯,父母總要批評,並要求其改正;可是當父母有了差錯時,卻不肯向孩子道歉,請求原諒。這樣的家長能讓孩子信服嗎?當你對孩子提出要求之前,首先與孩子談談這件事應該怎麼做,做了有什麼好處,不做會有什麼壞處,經過協商討論,基本統一了意見後,再提出有針對性的具體明確的要求。這樣孩子就會樂於接受,自覺主動地執行。

3耐心傾聽 

父母要耐心傾聽孩子説些什麼,以便了解孩子的心型,從而才能把握自己該説些什麼,孩子才會接受,並用行動配合。孩子受到某種刺激或做錯事時,往往會在父母面前鬧情緒,甚至十分氣惱。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不要表示一般的同情或反對,更不要大聲吼叫,而應温和地講話。採取不可容忍的態度,只會把問題弄得更糟糕。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和交流 篇5

1.做一個好聽眾

隨着年齡的增大,許多青少年認為坐下來同父母細訴衷腸是一件很彆扭的事。而對於父母來説,必須設法讓子女覺得那樣做是很自然的,其訣竅就是要讓家裏時時有 一種“聆聽的氣氛”,這樣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要跟人商談,自然會來找你。要達到這個目的,其中一個好辦法就是經常抽空陪伴孩子並做一個好聽眾,而晚飯是 全家共聚的好機會。可惜這一點往往被一些父母忽視。同時,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同父母一起吃晚飯。父母如果每天晚飯時肯留心聽兒女説話,會讓兒 女覺得自己受重視,而創造這樣的“聆聽氣氛”會很有效。

2.與子女平行交談

用平行交談的方法跟青春期的兒女談話往往能引起熱烈的反應。所謂平行交談,即父母與子女一起從事一些普通活動時進行交談,但重點要放在活動上,而不是談話 的內容,雙方也不必互相看着。這種談話方式會讓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輕鬆自在,而對父母來説尤其如此。幾乎從事任何活動都能得到這種相處的機會,例如和孩子一 起看電視或進行體育活動。一位父親就很會利用這樣的機會:“我常常和14歲的兒子在清晨打羽毛球,那時候我們往往談起某位老師或學校裏發生的某件事情,但 都只是隨便聊聊,不是嚴肅的討論。我發現兒子很喜歡這種形式的談話,從這種活動中我也較好地瞭解到兒子的情況。”

3.只做顧問不做“指導員”

有時父母提出的意見即使很好,孩子們也不喜歡,因為他們需要的不是“指導員”,而是顧問——只會細心地聆聽,協助他們做出抉擇,不是插手來干預他們的事情 而是建議他們改弦更張。要是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不宜直接干預、批評,孩子不喜歡別人指出他們把事情搞得一塌糊塗,更不需要別人教他們如何走出困境。父母應 該協助子女仔細檢討這件事,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出叫人拍案叫絕的解決方法。

4.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天地

青少年需要感覺到自己的生活並非完全由父母來控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渴望有自己的空間,父母儘量不要擅入他們的房間,不要讓他們覺得只有跑到外面才會有 這樣的空間。我的一位同事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説:“孩子的房間裏常常擠滿了他的朋友,他們或談天説地,或吃東西,或玩電子遊戲,雖然經常吵吵嚷嚷,但 我覺得這並不要緊,因為只要孩子沒有變壞,很安全就行了。”

當代的青少年越來越渴求有自己的私生活,他們往往因此變得感情冷淡、喜歡獨處,不肯與父母在一起。有些父母被十幾歲的孩子避開或推開會感到很難過,其實這是青春期子女正常的表現,很多父母不明白的是,儘管孩子想避開父母,卻不希望父母也這樣對待他們。

5.把要説的話寫下來

做父母的把不想直接向子女説或可能不中聽的話寫下來。因為把話寫下來,你的話就會顯得很有分量,一般人會認為白紙黑字更加可信,而且可以一看再看。有一位 美國的母親發現她14歲的女兒已經開始同男孩子約會了,她想向女兒強調性愛可能引起的危險後果,但是每次剛剛開口,女兒就不耐煩地説:“這些我早就知道 了。”於是這位母親就寫了封信給女兒,她在信中細説了她的憂慮,還説她知道自己不能對女兒凡事都要過問,然後她把信放在了女兒的牀上。女兒一直沒有表示收 到過這封信,直到三年後的一天,母女倆正在廚房裏忙着,女兒突然開口説道,她正在等待那個人的出現,因為“那封信影響了我”。

6.不要無所不問

青少年通常不會把很多有關自己的事告訴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也是這樣,你應該把孩子告訴你的任何事情都視為禮物,加以珍視。曾有一位身為人母的同事,有一天 她15歲的女兒回家後就抽抽搭搭地哭泣,但沒有告訴她原因。於是她陪女兒坐在沙發上摟着她,過了一會兒,女兒就走出房間不哭了。那位母親始終不知道女兒為 什麼哭,但她明白那一天女兒需要的不是自己的提問而是慰藉。幾年後母女倆談起這件事時,女兒已經記不起哭泣的原因,但是她説她記得當時母親在她身邊,而對 女兒來説,母親在身邊才是最為重要的。

對剛剛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進行教育,是一個需要不斷與之進行對話的過程,要不斷地重新調整與孩子間的關係,要進行坦率的溝通。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是這樣一個 引導者:一個成熟而明白事理、在他們需要幫助時,能夠立即伸出雙手援助的人。而對於天下所有為人父母者來説,看着自己的兒女慢慢地成長,並且漸漸地瞭解他 們自己,學會自己解決問題,這就是最大的安慰。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和交流 篇6

第一,要接受孩子進入青春期的現實,要明確青春期是一個風暴期,孩子的某些過激行為不是病態的,而是正常的表現;

第二,與孩子在的內容方面,講道理應該只佔5%,而情感要佔95%;

第三,溝通需要真正平等的“太空時間”,即創造沒有任何干擾的氛圍和條件;

第四,要學會穿別人鞋之前脱下自己的鞋,即放棄固有的成見,讓孩子充分表達想法,做到多聽少説;

第五,要注意角色的轉換,在時不要把工作的情緒強加給學生

尊重是最好的藥方

除了要注意與學生的溝通方式外,老師也要加強與學生的意識。老師首先要充電,補充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其次要無條件地接納每一個學生,不要輕易給學生戴帽子,因為這會製造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

老師要獲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就必須要尊重學生,而尊重不等於不去管理和懲戒,在管理和懲戒時老師應該抱有愛護和尊重學生的想法,絕不能是自己憤怒情緒的發泄。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和交流 篇7

(1) 要給孩子做好表率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嚴以律己,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父母是最棒的,併為有這樣的父母而引以為自豪。這就給父母與孩子進行正常的交流和溝通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2) 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考慮問題、處理問題,同時也讓孩子做做當父母的角色,讓他(她)體驗一下做父母的難處,角色的互換就很容易贏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相互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不妨試試和孩子輪流做家長,讓孩子體驗一把做家長的感覺,負責整個家庭某一段時間的日常事務。到時候,他不和你們溝通,恐怕也不行了。

(3) 要學會和孩子交朋友

放下父母的架子,坦開自己的胸懷,尊重孩子的觀點,和孩子平等地交談。給孩子營造一種他(她)已是大人的氣氛,讓他(她)享受大人的部分權利,同時引導他(她)自覺地履行大人的義務。如果做到這些,他(她)與父母的共同語言就多了,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和溝通自然就更容易了。時間一長,孩子就會什麼都告訴你的,父母和孩子就會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了。

(4)學會設計啟發式問題

很多家長對於溝通問題的認識往往處於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只要家長説的話孩子聽了,這就是溝通。家長成長年代的各種因素的限制,使得他們教育自己孩子的語言和思維很貧乏。所以作為家長應該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和方法,學會設計問題,用問話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儘量不要用陳述句,而要儘可能地讓孩子説。“問”在今天是一種高級的交流形式,父母的提問也應該具有很強的技巧性,家長在這方面應該加強。

(5) 溝通的問題要具體化

家長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但是説出的話卻又特別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學習”,這種語言表達在今天對孩子的教育是無效的,也是無益的。因為這些話缺乏明顯的可操作性,作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積極的方式是要以一種具體的問話,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地與孩子溝通,這樣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動的方向。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和交流 篇8

1、學會理解和傾聽孩子的內心需求。父母需要躬下身來主動傾聽孩子説話,這代表着父母對孩子的關愛與尊重。父母在傾聽過程中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孩子在傾訴過程中可以逐漸明確自己的問題,最後找到建設性的解決方法。有時,孩子的問題也不一定能解決,但因為有人接納、理解他,就能使他消除不安和焦慮。當然,有時孩子的觀點、判斷可能很荒唐,父母可以反對,但要告訴孩子您懂得他的想法,明白他的感受。

2、建立友好信任的關係,儘量避免與孩子衝突。青春期的孩子情緒容易衝動,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有時由於方法、言辭不當,會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引發牴觸情緒並有礙溝通交流。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宜採取疏導的方法,讓孩子把內心的感受和想法説出來。如果發生語言衝突,家長一定要冷靜,要採取適當方式主動停止爭辯,待雙方冷靜後,再來開導孩子,這樣效果會好得多。

3、利用讚美,縮短心理距離。每個孩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讚揚,家長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看孩子成績單時,不要只盯着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從優點看起。

4、及時充電,不要落伍。我們經常聽到家長當着自己的孩子説,“現在的孩子真了不得,他們懂的我都不懂”、“我們思想落伍嘍”。家長可能是無心,但向孩子傳達的信息卻是“你跟我説的我聽不懂”。這滋長了孩子輕視家長的惡習,覺得與父母溝通是沒有價值的。正確的做法是家長也要及時充電,帶着興趣去了解孩子的世界。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和交流 篇9

(1) 要給孩子做好表率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嚴以律己,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父母是最棒的,併為有這樣的父母而引以為自豪。這就給父母與孩子進行正常的交流和溝通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2) 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考慮問題、處理問題,同時也讓孩子做做當父母的角色,讓他(她)體驗一下做父母的難處,角色的互換就很容易贏得相互的理解和信任。相互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是父母與孩子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不妨試試和孩子輪流做家長,讓孩子體驗一把做家長的感覺,負責整個家庭某一段時間的日常事務。到時候,他不和你們溝通,恐怕也不行了。

(3) 要學會和孩子交朋友

放下父母的架子,坦開自己的胸懷,尊重孩子的觀點,和孩子平等地交談。給孩子營造一種他(她)已是大人的氣氛,讓他(她)享受大人的部分權利,同時引導他(她)自覺地履行大人的義務。如果做到這些,他(她)與父母的共同語言就多了,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和溝通自然就更容易了。時間一長,孩子就會什麼都告訴你的,父母和孩子就會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了。

(4)學會設計啟發式問題

很多家長對於溝通問題的認識往往處於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只要家長説的話孩子聽了,這就是溝通。家長成長年代的各種因素的限制,使得他們教育自己孩子的語言和思維很貧乏。所以作為家長應該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和方法,學會設計問題,用問話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儘量不要用陳述句,而要儘可能地讓孩子説。“問”在今天是一種高級的交流形式,父母的提問也應該具有很強的技巧性,家長在這方面應該加強。

(5) 溝通的問題要具體化

家長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但是説出的話卻又特別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學習”,這種語言表達在今天對孩子的教育是無效的,也是無益的。因為這些話缺乏明顯的可操作性,作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積極的方式是要以一種具體的問話,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地與孩子溝通,這樣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動的方向。

(6) 創造多元化的溝通渠道

家長不能僅僅立足於語言溝通的方式,應該採取多種方式與孩子溝通。孩子比較喜歡音樂,那就採取音樂的方式,循循善誘。心理學上有“對立違抗”的説法,就是孩子首先會將攻擊面設定為他最親近的人。家長的語言符號用多了,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多種新穎的溝通方式,容易增加情趣。常規的溝通方式往往引不起孩子的興趣和能動性。

(7) 充分認識人格類型

作為家長既要認識到自己的人格類型,也要充分理解孩子的人格類型。比如有的孩子內向,有的孩子比較外向,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很難更改。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來選擇談心內容和交流方式。

標籤: 青春期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vvxlm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