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精選演講稿 >

許小年演講:經濟學與市場的邏輯

許小年演講:經濟學與市場的邏輯

許小年是中國經濟學家,現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曾任職美林證券亞太高級經濟學家,世界銀行顧問,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一篇許小年的精彩演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許小年演講:經濟學與市場的邏輯

許小年演講:經濟學與市場的邏輯

經濟學研究什麼?我們現在討論的經濟政策是不是有那麼重要,我想用一下維迎剛才在這裏給大家展示過的一條曲線,這條曲線非常説明問題。

我沒有看到過GDP的曲線,但是我看到過全球人口,芝加哥沃格教授做的,都是一個意思,這條曲線告訴我們,在我們所知的人類歷史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我們的財富創造和全球人口長期停滯不前,剛才維迎講了,99%的時間,財富的創造、人的生活水平,全球人口長期停滯不前,它發展的軌跡基本是一條很平坦的斜線,斜率很小。

但從16、17世紀開始,轉折點出現在這樣一段時間,晚一點的話是17世紀,第二次農業革命,到了18、19世紀時,我們都知道這是工業革命。

你大致可以把人類歷史分成兩個階段:一個階段就是財富的創造長期停滯不前,生活水平和財富積累、全球人口長期停滯不前,要是從猿人的頭蓋骨開始算起,這樣的歷史有幾百萬年時間,如果是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文明史,從埃及計算起,大概是7000多年,在漫長的7000多年時間中,財富的增長沿着這樣一條曲線上去。

到了17、18世紀之後,這是人類文明史的第二個階段,財富飛速增長,它的運行軌跡和第一個階段完全不一樣,如果你把第一個階段看成略微上斜的一條線性,在第二個階段,人類文明的發展、知識的積累、財富的創造是指數的上升。

經濟學研究什麼?我們在課堂上學的經濟學大部分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叫主流經濟學,教科書經濟學。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研究的是什麼?它研究的不是為什麼人類在17、18世紀時出現了增長轉折點,為什麼在經歷第二次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之後財富指數型上升的勢頭可以一直保持下去,為什麼?

所以經濟學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凱恩斯説,經濟學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它的穩定性。所謂穩定性是什麼?我們給出了一條黑色的線是GDP的長期趨勢線,圍繞着長期趨勢線,我們可以看到有時候經濟超過了趨勢線,有時候低於趨勢線。凱恩斯經濟學研究的是為什麼沿着這條長期趨勢線經濟會出現波動,以及採取什麼樣的政策可以減少紅色的波動,這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研究的。

亞當斯密研究的是什麼?奧地利學派研究的是什麼?我把這兩張圖放在這裏大家回答我。研究的是這條長期趨勢線,研究的是財富的創造、財富的積累,為什麼亞當斯密的第一本書叫《國富論》,一個國家的財富是怎麼創造出來的?這是經濟學最重要的問題。至於在財富創造過程中有一些年頭財富創造的速度快,有一些年頭財富創造的速度慢,這個問題重要不重要?有一定重要性,但它的重要性比起財富創造本身來説是第二位的。

所以我感覺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把經濟學的研究方向搞偏了,它研究的不是財富的創造。

現在我們需要回到亞當斯密的傳統上去,研究財富是怎麼創造出來的。為什麼在17、18世紀時人類文明出現了一個質的飛躍,為什麼17、18世紀以後經濟增長、GDP增長呈現出指數上升,如何保持經濟增長的勢頭,這是經濟學研究的最重要的問題,而不是GDP短期圍繞着這條趨勢線上下波動的原因。

我有沒有把這個講清楚?這是經濟學中的兩大分支,紅色的是凱恩斯主義,黑色的趨勢線是亞當斯密的傳統,奧地利學派關注的重點——財富是怎麼創造出來的。

從這張圖上我們可以向下衍生,經濟學最重要的研究題目是財富長期的創造,經濟長期的增長,回到這張圖上來,為什麼會在這220xx年間出現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最重要的轉折,在這220xx年間不僅生產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科學技術、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思想、文化也都在這220xx年發生了以前7020xx年間所無法比擬的變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轉折點?

現在講起這個轉折點,講的都是工業革命,實際上工業革命之前已經開始了,那是第二次農業革命。什麼叫第二次農業革命,就是面向市場的農業,農業和市場的結合,農民不再是自給自足地進行農業生產,而是為他人進行農業生產,並經過貿易。第二次農業革命出現在西歐,緊接着就是工業革命,在這個轉折出現的過程中,市場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市場配置資源導致了這個轉折的出現。

歐洲在中世紀的時候,它的經濟都是自給自足的農莊經濟,是封建式經濟,我在這兒順便説一句,我們把封建也給搞亂了,我們把很多概念全都搞亂了,我們經常説中國落後是因為我們有漫長的封建社會,全錯,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一直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中國根本就不是封建社會,中國的封建社會在東周、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結束了,我們的教科書把我們自己的歷史都給搞亂掉了,所以大家一定要讀書,讀什麼人的書?我一直説,一是要讀洋人的書,再就是要讀古人的書。只有這兩類書可以讀,其它那些書……(掌聲)

當然,維迎教授的除外(笑)。除了洋人、古人的書以外能讀的不多,但不是沒有,説不定哪天本人要推薦本人的第二本書,那既不是洋人的,也不是古人的。

回到經濟學上來,我們要研究為什麼會出現這個,這就是亞當斯密所研究的,為什麼進入市場經濟之後,財富的積累會有一種加速的增長方式,而不是像以前緩慢的自然增長?維迎教授剛才給的那張方框圖非常説明問題,大家可以去讀他的書,為什麼市場會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從這裏引申出來,如果我們要研究長期問題,要研究長期的經濟增長,必須要研究市場的作用,因為我們知道這個轉折點的出現和市場經濟範圍的擴大直接相關。如果我們關注的是經濟的短期波動,我們的研究重點是什麼?是政府,因為根據凱恩斯的經濟學,只有政府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才能夠把波峯和波谷降低,才能夠保持經濟的穩定。

所以我認為我們在經濟學研究的根兒上就搞錯了,經濟學研究的重點不是短期的政府政策,而是長期的經濟增長,你要研究長期的經濟增長,必須要研究市場,如果只關注短期經濟波動,每天談的就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在我看來都是拆東牆補西牆,不創造任何財富,經濟學要研究的是財富的創造。

貨幣政策創造財富嗎?貨幣政策如果創造財富的話,我們每年工作幹什麼?我們沒必要工作,央行印鈔票,每人拿着一大摞子扛回家就是了,我幹什麼在這講課?我有毛病?我為什麼要在這裏講課,要創造價值,只有創造價值之後才能獲得收入。你們為什麼要工作?你們要創造價值,否則你們沒有收入。

如果僅僅靠貨幣政策就能創造出財富,我們所有的人都不用工作了,從第一個猿人站起來走時他就應該想到這個最聰明的主意,我們為什麼不印點兒錢呢?印了錢以後什麼事兒都不用幹了。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根本不能創造財富,如果我們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政府的宏觀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上,我們就是捨棄了根源去追求枝節,把整個關係搞顛倒了。

要是你研究市場,那就要讀亞當斯密,就要讀奧地利學派。要是你認為政府就可以創造價值,我們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當然了,現在到中國以後,我們創造性地發展了凱恩斯主義,宏觀調控的內容無比豐富,有樓房限價、限購,還管制綠豆、大蒜價格,還有“約談”,還有罰款。我就講,如果綠豆、大蒜都是宏觀調控的話,還有什麼不是宏觀調控?連芝麻綠豆都算宏觀調控了,還有什麼不是?

我們在凱恩斯主義的大旗下無限擴張,把過去計劃經濟那一套統統放到凱恩斯主義的大旗之下,來作為它的理論依據干預經濟,實際上做的是計劃體制下對經濟的微觀管制,這是我們30年改革開放的倒退,是非常明顯的倒退。

再往下推,亞當斯密,奧地利學派研究市場,研究市場的什麼東西?創新。剛才維迎教授也講了,市場經濟的效率不是我們在課堂上學的完全競爭,達到資源最優配置,有多少位是從北大來的?不少。學經濟的是嗎?你們在課堂上都講了,這是必須講的,叫做“完全競爭”,完全競爭下的資源配置是帕雷特最優的,考試都這麼考學生,我也這麼考學生,但我最近在反省,我教給學生的都是錯的概念,學生在答題時答錯的那部分實際都是對的,但我説他們錯了,因為和教科書不一樣。

市場經濟的效率來自於什麼?它並不來自於教科書講的完全競爭,哈耶克説的非常清楚,完全競爭實際上是沒有競爭,競爭是一個過程。必須要把競爭理解為一個過程,是信息彙集的過程,是企業家發現利潤機會的過程,你必須這樣去理解。

之所以在這條線上可以沿着指數型的財富增長,就是因為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創新的步伐從來沒有中斷過,福格爾教授畫的這張圖上標出了在這一路徑上歷次重大的技術創新:這裏是蒸汽機,下次讀書會時我可以把這張圖帶來;這裏是鐵路、這裏是電力,再上面是內燃機,等等等等。

為什麼我們可以使得財富創造保持一種指數型增長?就是因為自工業革命之後在市場經濟中我們不斷進行着創新,創新是市場經濟效率的根源,不是靜態的完全競爭,靜態的完全競爭那是宇宙的末日,是死寂的最終狀態,沒有任何意義的。

就像凱恩斯告訴我們的一樣,凱恩斯告訴我們,從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掉。完全競爭,就給我們描述了死那一天的狀況,你去研究那個狀況有意義嗎?你要研究生命的過程,經濟學同樣,你要研究創新的過程,競爭作為一種過程,而不是一種靜止的狀態。這是奧地利學派的核心思想。

創新的條件是什麼?第一,要有私有制,沒有私有制就沒有創新,為什麼?因為創新風險極高,如果沒有創新成功所帶來的收益,沒有人願意去創新,中國歷史上有着很多發明,但發明和創新是兩回事,這是奧地利學派的熊彼特作出的明確區分,什麼叫發明?什麼叫創新?發明就是技術的突破,創新是技術的大規模商業應用。

互聯網是誰發明的?美國軍方,這是一項發明,但互聯網作為一項創新是誰做出來的?是眾多的企業家,因為創新是新技術的大規模商業應用,它只能由企業家來完成,Google、亞馬遜、百度、網易、新浪、騰訊等等,一定是由企業家創新的,你為了讓企業家在市場中冒風險投入自己的資金進行創新,必須給他足夠的激勵回報,這個最強有力的激勵機制就是私有制,我投入資金進行創新,承擔這麼大的風險,創新成功必須獲得足夠的回報,如果沒有私有產權的保證,創新就缺乏激勵。為了使創新不斷進行,一定要保護私有產權,這是最重要的。

第二,創新需要信息。需要市場中的信息,在各個角落中的信息,所有的創新都不是偉大思想突然在一天內變成現實,都是漸進的過程,在市場上不斷試挫,根據市場上得到的信息反饋,不斷試挫,最後才能夠得出像iPhone這樣的創新,互聯網這樣的創新,各種新型互聯網公司(的創新)。信息在哪裏?信息在市場的各個角落,不在政府的辦公室裏,不是科技部、這個委那個委規劃的“創新國家”,“創新發展五年計劃”,我曾經講過一句不太客氣的話,“所有的規劃全都是鬼話”,為什麼?它根本就沒有信息。甚至企業家在開始創新之前都不知道他的成功機會在什麼地方,需要企業和市場不斷互動,不斷從市場那裏得到反饋,不斷試挫,不斷採取各種各樣的方法,你讓任何一個企業家跟你講這個故事,他都會告訴你,最終創新得到的結果和他剛開始想象的南轅北轍,完全是兩回事,為什麼?因為他自己也沒有信息,只能夠在市場中通過試挫獲得這些信息。

所以我們一看到什麼“規劃”,就感覺完了,沒希望。為什麼?因為它根本沒信息。為什麼靠政府不能創新?因為政府官員即使創新成功也不能享受創新所帶來的收益,所以創新的兩個必要條件,私有制和信息就決定了你只能搞市場經濟,不能靠政府,靠政府一點戲都沒有。

我大概就補充這些,好象時間已經超了,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ngxuan/4de66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