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家長會演講稿 >

閲讀主題家長會發言稿

閲讀主題家長會發言稿

閲讀對於一個人一生的成長和發展都至關重要,書籍是生命的營養品,同樣也是完善自我的必需品。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閲讀主題家長會發言稿,僅供參考。

閲讀主題家長會發言稿
閲讀主題家長會發言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們:

首先表示感謝,首先感謝您在幫忙之中能夠抽出時間參加這次家長會,儘管這應該是您份內的職責,但是我們依然為您能夠主動地盡職盡責表示感謝。您來了的時候,您的孩子可能會忐忑,但更多的是喜悦和幸福,您能為了他而推掉所有的事物,能拒絕所有的理由,相信您的到來贏得了孩子尊重,也為他的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打下了基礎。第二感謝,感謝您選擇了第一國小。第一國小的校址比較老,儘管我們的校長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比起周邊新建的學校,他顯然沒有那麼漂亮,那麼恢弘。不知道在座的家長有沒有讀過《窗邊的小豆豆》如果您沒有讀,請您務必讀一讀,它絕不是一本童書,它是一本經典的教育名著,教會您如何懂得孩子,如何尊重和期待。在這本書裏有一篇叫“破學校”,大意是不同學校之間孩子們唱的表達對自己學校的一種喜愛的兒歌。比如“某某學校,破學校,進去一看,好學校!”巴學園就被那一羣孩子唱成“巴學園,破學校,進去一看,還是破學校!”這樣,小豆豆們就反擊:“巴學園,好學校,進去一看,還是好學校!”我希望我們的學生也能和小豆豆一樣有這樣的感覺,雖然我們的學校不夠漂亮,但我們的師資夠漂亮,教學質量夠漂亮,我們業內的老師都知道,給孩子選擇老師,外行看校舍,內行看師資,看質量。我希望,我們第一國小給你們這種感覺,校舍一般,老師不錯,質量滿意,我相信我們很多班級的家長已經深有感觸!

今天召集大家在這,主要想跟大家交流兩個重要,一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是閲讀的重要。

首先説家庭教育的重要。

可笑的是現在一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竟然還有人從內心想劃清責任,學習就是學校的事,就是老師的事,與家長無關。如果在現在你還揹負着這樣的理念那你就太愚蠢啦,這樣受害最深的只能是自己的孩子。我們學校的老師每一個都是別人的媽媽和爸爸,再對自己的孩子的學習上那當然要是竭盡全力的。比如我,我就是我兒子的家庭教師,他的每份作業我都是要檢查,要簽字的。我從不抱怨老師,我覺得這是我應該做的,我對我兒子負責任,不需要任何理由,不需要去和老師劃分界限,如果要劃分的話,就是學校的學習歸老師,家庭的學習主要是我監督。

説到監督啦,有的家長又找到了理由,“我相信樹大自然直,我要培養他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我覺得這個理由在一定程度上是行得通的,那就是,你有一個聰明、自覺地好孩子,他具有了好的基因和習慣,是完全可以的。如果沒有,你必須幫扶,比如我覺得我兒子就不大自覺,智力上也沒什麼優勢,所以我一直以來都給他檢查作業,但是,前天晚上,我要給他檢查,他拍着不讓,他鄭重的説:“媽媽,我要靠自己的能力得100!”真的,我聽到他這句話時我很高興啊,我等這一天好久啦!因為自從上三年級來,他的作業幾乎不出錯啦,而且白天的測試通過他老師的反饋,也幾乎都是受表揚的。所以我才放心試着不去給他檢查。如果,你的孩子能大致可以的話,你才能慢慢放手,否則,你一定要堅持,靜待花開,等着孩子能夠獨立學習那天您在放手。

四年前,我就給四年級一班的家長講過教育上著名的“金字塔”理論,小時候你付出的多,長大了你付出的就少,小時候,你付出的越少,長大了你需要付出的就越多,而且效果還不好。只在孩子求學期間家長干預的越早,越科學,孩子就越學越輕鬆。去年還給大家讀過一個關於“十字架”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是關於家長對孩子盡責才能使自己中年幸福、老年無憂。大意是一個人扛着十字架,覺得很累,有的人堅持着,有的人陸續截去一截截,當時是輕鬆啦,但後來遇到了很深的溝壑,那些沒有截短十字架的人就放倒十字架輕輕鬆鬆的過關啦,而相反不斷的去截短十字架當時輕鬆的那些人卻過不去那個坎啦。人家説,沒有過不去的坎,這個坎就是平時自己要對家人、朋友、孩子盡職盡責。古人講“養不教,父之過”,説的極有道理。

但話又説回來,現在的家長多數還是願意管,但是怎樣管,管得方式方法尺度是怎麼樣那的確是一門學問,家長們要相互學習,多與老師溝通,自己多看書,多進步,實在不是我在這裏三言兩語能説的清。

今天,我想重點和家長交流的就是關於加強學生閲讀的事情。 很多家長已經深有感觸,我們高新區第一國小是一個非常重視閲讀的學校,學校每年拿出一萬多元更新班級圖書角和圖書室,班級內年年進行班級圖書角的捐10元更新圖書角的活動,有的班級已經堅持了3年,班內的圖書達到了四五百本,學校每年進行閲讀小博士、書香少年的評比。而且最初開展課外閲讀的班級在今年的區級調研考試十家學校。(包括實驗國小和華僑城國小)中語文名列第一,數學名列第二,這説明,我們的實驗是成功的,今年我們還將進一步提高改革的力度。

首先,跟大家交流我們要做什麼。

請大家看着你手中的宣傳單,這就是我們學校建立的124+X課內閲讀課程體系。這些書目是我們老師參照了多家推薦書目和自己的教學實踐精心選擇的。我給大家做一個大致的介紹。必修書,必讀書,選讀書。也就是您在我們學校讀書,孩子將在我們老師科學的引導下至少要完成這些書的共讀。下面我做一下介紹。

第二,跟大家交流為什麼這麼做。

(1)試卷的啟發。我手裏拿到是上學期五年級和四年級的語文測試卷,據 我們老師統計五年級課內知識分只佔14分,四年級僅佔30分。據國中老師反饋,中學佔得分數基本都是15分以內。家長朋友們按20周計算,每週按9課時算就是180個課時,乘以35,課上是6300分,課下那我們知道每天都有作業,一學期按照150天,每天20分鐘的作業,(不止這些)這又是3000分,這加起來大約是10000分,我們花費接近200個小時,就是為了得那點分數,有意思嗎?值嗎,我們幾乎都是同齡人,我相信各位和我一樣都極度的厭惡過語文課本,年復一年,這本書值得我們浪費這麼多時間嘛,這麼長的時間,我們學得又苦、又累,關鍵是效果還不好。我想,一定是哪裏出了問題。

(2)名師的啟發。所以我們看到了很多老師很多學校都走在了我們前列。 比如,清華大學附屬國小的竇桂梅校長的三個超越(超越課堂、超越教材,超越教師)和主題單元教學,將大量共讀書納入到學生的課堂。濰坊北海實驗國小的韓興娥老師的兩週上完教材,讓學生的閲讀踏入快車道的實踐,濰坊市集全市之力開展的主題學習實驗,即每一個單元都配套一本共讀書,每個學期是八本。做得力度最大的是江蘇省,南方的教育一直走在全國的前沿,與世界接軌。他提出了“152”整本書閲讀教學實驗。提出學生應該在低段讀圖畫書、繪本1000本,中段讀1500——15000字的橋樑書500本,高段讀100——200頁左右的純文字童書200本。以高段為例,也就是孩子每年要閲讀100本書,每學期要閲讀50本。每個月要可以讀10本,能做到嗎,一定能做到,我的外甥女每週都讓她媽媽給她到圖書館借4本書,一個月至少讀20本,我的兒子現在讀《吹牛大王歷險記》《笑貓日記》這樣的書基本上也都是一天一本。我們班很多孩子拿到一本新書,基本上都不過夜讀完。有的人可能説,您説的這都是好學生,其實真不是,別的不説,我兒子在班裏一二年級連中游生都算不上,(舉個例子)但是上了三年級就比較輕鬆了,他的數學應用題和閲讀基本上都不出錯的。老師説他很有後勁,這個後勁是怎麼形成的,我想就是閲讀的力量,請您相信您的孩子,堅持閲讀,如果孩子不能獨立閲讀,那就堅持每天半小時的共讀,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國外的做法。猶太人64本,芬蘭人均60本。日本人是亞洲第一40 本,韓國人人均25本,而我們中國據新聞出版署大量調查公佈20xx年只有1.6本,20xx年達到4.39本。再看我們的特別行政區,香港從20xx年要求大中國小生每人閲讀30本。台灣地區要求幼童100低年級80,中年級60,高年級40本。我們所要做的也希望能夠接近特別行政區的閲讀量。

(4)閲讀對其他學科的促進作用。這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閲讀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如果理解能力差,不用説,他的數學等理科的學習一定很吃力。實踐證明凡是孩子理解能力差,一定是閲讀有障礙。天津市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邢真説,受應試教育影響,包括教育界在內的相當多的人,常把學科性學習之外的書籍斥之為“閒書”,並認為閲讀“閒書”就會干擾對課內“正書”的學習,會直接影響學業成績。作文不好,就多買幾本作文輔導用書;數學不好,就多買幾本數學輔導教材„„在我們的周圍,“缺啥補啥”的功利性閲讀成了家長、學校對孩子閲讀的要求。這樣錯誤的觀念,在我們身邊有很多鮮活的例子,家長可以花四五百塊錢讓孩子去參加輔導班的學習,捨不得每年拿四五百塊錢給孩子買書,這好像是很正常的不正常的事。

(5)閲讀的不盡人意的環境。

這裏就是一個讓童書戰勝電視、遊戲的工程了。

我曾看一項對14135名中國小生閲讀狀況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中國小生課外閲讀量普遍不足,僅有30.5%的中國小生喜歡課外閲讀;課外書“魅力”不敵看電視;年級越高課外閲讀量越少;課外閲讀重讀圖輕讀文;閲讀“大部頭”作品感到吃力等。

我家的兒子很正常,説他正常呢,就是和所有的孩子一樣喜歡看電視、玩遊戲,他算是很喜歡讀書的孩子,但是如果讓他排序,閲讀是永遠也排不到電視和遊戲的前面的。正常的孩子都差不多,因為電視和優秀的作用就是娛樂,而讀書的作用卻絕不僅僅是哈哈一笑。

孩子的心靈就是一塊田地,不長糧食就長荒草,你讓他閒着,他也不會去休息,也不會像我們小時候那樣找同學出去跑跑玩玩啊,鍛鍊身體,他不是窩在那裏看電視就是打遊戲。再就是如果糧食品種太少也不行,你就那本語文書,樂趣就那麼點,知識就那麼點,他掌握個90%就差不多了,不是有研究證明嗎,知識在掌握90%的時候往前學習效果最好,如果花大量的時間機械的重複保證達到100%那肯定讓他厭煩,如果能夠集體補充很多鮮活的有益的知識,在班級內形成一個共同學習、共同交流的場,那可能我們還能夠把更多的孩子的更多的時間從電視和遊戲面前拉過來。而且我們將課外閲讀有計劃的納入到課內,會使孩子今後的學習更輕鬆。比如《學兒歌識漢字》成語、俗語、諺語的理解和使用。比如《古詩七十首》的名篇名句。比如《中華上下五千年》的遠古到先秦到春秋戰國到晚清民國的歷史地理知識,對孩子國中的學習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韓興娥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他的七年級孩子和九年級孩子交叉考歷史幫助九年級孩子取得好成績的例子,充分説明了課內大量閲讀對孩子的後續學習的幫助,也許,您現在還感受不到,幾年之後,你就能從孩子的言談之中感受出來。

第三.跟大家交流我們打算怎麼做。

1.晨誦每天一節。學習背誦《學兒歌、識漢字》《古詩七十首》《多音字兒歌》《天籟》等適合背誦積累的。

2.毛蟲閲讀每週三節。讓孩子自由閲讀班級書屋裏的書籍。

3.改革課堂教學。把語文書教薄,給語文書減肥。怎麼減,舉個例子,大上一學期23周我們是學習這一本書,上學期17周也是上着一本書,而且上的還不錯,這不説明其中七週的時間沒有多少用處,換而言之,我們的語文書它的彈性是非常大的,老師緊緊手,一學期擠出一個月的時間來,是完全可以的。比如我們的課題班就利用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就結束語文教材的學習,大量補充其他相關的文學作品。當然,您放心,孩子的語文課本的知識是絕不會放鬆,孩子考試首先要保障,我們不去追求第一,去拿那個乾巴巴的第一就沒有什麼意思啦。我們要力爭上游,前面曾經説過我們實驗班拿了全區第一,其實我們真沒那麼想,這一級的生源很一般,班內有差不多一半的外來務工子女,但是我們就是這樣的孩子也達到了讓我們滿意的效果。

第四,我們怎樣才能做。

1. 教師層面的理念更新、學習,實踐。開學初,我們進行了兩次教研會,所有 老師都誠懇的接受了學校的建議,願意紮紮實實的讓孩子愛上閲讀。我們給每個老師配備了全國十大讀書推廣人物韓興娥的教學著作《讓學生踏上閲讀快車道》的書籍,讓老師從方法上學習如何指導孩子閲讀。我們還將邀請《多音字兒歌》的作者到我校做專題講座,我們還會組織老師參加全國、全省的外出培訓學習,我們每年都拿出4-5萬元的專題經費讓老師外出增視野,長見識、學方法、提技能,我們高新區第一國小的師資可以自豪的説絕對列於全區的前三甲,我校在各級優質課評優中都是佔有絕對優勢,我前面所説的我們第一國小,破學校,進去一看,好學校,這個進去,就是接受我們的教育,接觸我們的教師之後,您一定有所感觸。當然,也不盡然,我們還有很多的空間,但更主要的是為人父母的心總是特別的迫切,可能您覺得您的老師還沒達到您的要求,我想這是可以理解的,您也可以對比一下其他學校,甚至從昂貴的私立學校轉來的學生,到底什麼是優質教育,優質教育可以説就等同於優秀的師資。而我們學校就一直在錘鍊優秀教師隊伍上下足氣力,比較有代表性的,上學年區教育局組織的星期六課堂,就是組織全區的中層以上校幹前來學習,我們就承辦了兩次,承辦一次的有兩家,承辦兩次的只有我們和實驗國小。

2. 家長的支持。每人100元。這100元,包括學生的2本必讀書,4——6本共 讀書,還有10元錢的班級圖書角的書。如果是爺爺奶奶來開家長會,您一定傳達明白,課題班,可能更多一些,但是你們應該感到幸運,您的孩子受益也一定更多。

有必要做一個對比,我們區有三所學校都有實驗班,進行的八歲能讀會

寫實驗,他們要準備5000元左右的電腦,5000元左右的程序費,還有5000元左右的實驗經費,孩子每學期還要上交200元的班級共讀書費,可以説是貴族式的閲讀教育,而我們舉全校之力,共同做的這種閲讀課程可以説是平民的教育,每學期只需繳納100元左右的共讀費,而這些書都將回歸到孩子的手中。書中的營養將回歸到孩子的生命之中。如果能進行下去,我們的孩子就能接受這些課程,將來對他的學習一定是有不可估計的推動作用,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因材施教,有的孩子1,有的孩子1+2,多數孩子能達到1+2+4。優秀的孩子能達到1+2+4+x,所以説我們所做的這些都是自願,家長根據情況參與。

但是我想説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您的孩子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增長更多的才幹,我們的老師付出了大量的額外工作量,需要備課,監督孩子讀書,反饋孩子讀書。我們做這些不需要什麼額外的報酬,您可以打聽一下孩子上個所謂的課程輔導班的價格。需要的是您的支持,如果您不同意,您可以只讓交幾十元錢光買必讀書,因為我們承認孩子接受的差異,甚至您也可以一分錢不交只讓孩子學語文書,我們的老師可以保證如果您的孩子智力正常的話,他現在也可以考一個還算可以的成績,但是不敢保證他上了五年級,上了中學語文還能考個像樣的成績,因為試卷幾乎不考教材上的成績。

但是,我最不想出現的現象是,我不想學,我不想交錢,我也不讓其他孩子學,咱千萬別做這樣的事,這樣才是真正的損人不利己呢!100元能幹什麼呢,現在物價上漲這麼嚴重,能買三二十斤蘋果,旅遊的話出不去淄博,豬蹄子買不了5個。

其實多年來,優秀的孩子在普通的課堂上是比較吃虧的,老師一直在做一個和後進生拉平的工作,一本教材老師翻爛拉,學生學吐拉,很多孩子在課堂上根本吃不飽,還有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子開始偏科,偏理科,這與當前的語文教育“少慢費差”(內容少,進度慢,費體力精力效果差)是不無關係的。

如果我們這項工程能得以實現,我期望您能行動起來!

1. 給孩子買個小書櫥。

2. 給孩子一盞枱燈。

3. 一年級的家長每天親子共讀20分鐘。其他年級的孩子能自己讀書20分鐘。

4. 當孩子讀書時,您最好也能和他一起讀,至少您把電視關的聲音小一些,再小一些。

美國詩人惠特曼有一首詩:《有一個孩子向前走去》。詩裏説:

“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

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開的紫丁香,

那麼它會變成這個孩子的一部分;

如果是雜亂的野草,

那麼它也會變成這個孩子的一部分。

我們都想看見一個孩子

一步步地走進經典裏去,走進優秀。

......

一個孩子一天天地向前走去,

長大了,

很有知識,很有技能,

還善良和有詩意,語言斯文„„

同樣是長大,那會多麼不一樣!

最後衷心的期望各位家長能給我們一個機會,給孩子一個空間,我們將還給您更多的精彩!

閲讀主題家長會發言稿【篇二】

各位家長朋友,大家下午好!

歡迎大家的到來,看到黑板上的題目,我們可以瞭解到今天的家長會有一個嚴肅的主題——“海量閲讀”實驗,我希望嚴肅的話題有個輕鬆地開始。我們就從一則笑話開始吧:開學第一天老師點名,突然有一個很奇怪的名字,但老師還是大聲地念了出來:“木棍!誰叫木棍?”只見一個孩子説:“老師,我不叫木棍我叫林昆。中間的木字近“木”成“林”,近“昆”成“棍”,向左成林則生,向右成棍則死。聯繫我們的教育,活教成林,死教成棍。“死”在這裏是一個比喻,是指思維僵化,行為模式化,缺乏創新力。

現在社會對語文教育的質疑聲浪不斷,對此,國家教委幾次對《語文課程標準》進行了修訂,語文教學正從重課文分析輕閲讀積累的老路上闖出一條新路,走上重閲讀、重積累、重寫作的陽光大道。為了改變我們現有的局面,也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早日受益,學校領導作了廣泛的考察,進行了周密的論證後,認為實施“海量閲讀”課程是解決當下國小語文教學高耗低能的最好策略。

首先我想先來跟大家解讀,什麼是“海量閲讀”。

“海量閲讀”就是廣泛閲讀,海量閲讀。閲讀內容涉及古今中外,所讀書目涵蓋文學、科學、人文等。鑑於國小生的年齡特點,閲讀的要求重在喚起學生的閲讀慾望,重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重在進行語言文字的積累;而對閲讀內容的理解不求“過精、過細、過深”。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如果離開了自主閲讀,離開了真正經典的閲讀,就不可能走得很遠。

語文教學需要改革試驗,凡試驗有成功亦有失敗,作為家長我們可不願意讓孩子當試驗品,成功了皆大歡喜。失敗了呢?我們怎麼敢拿孩子的未來開玩笑?對於家長們的這些顧慮學校都考慮到了,學校也非常慎重。我們的校長一直對“海量閲讀”情有獨鍾,一直在想着如何來做好這件對學生終生受益的課程實驗。學校幾次召開業務校長及骨幹老師會議,商討這一事宜。去年,由校長帶隊,組織教導處、教科室的領導和部分老師前往山東參加“全國第七屆新經典大講壇”活動,我們的“海量閲讀”課程實驗拉開序幕。活動中我們瞭解到有些老師早在十年前就衝破語文教育的藩籬,如今他們的實驗已結出豐碩的成果,而這成果的最大受益者,就是他們的學生。活動讓我們開闊了眼界,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位老師,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上網作進一步的瞭解。

濰坊高新區北海國際學校——韓興娥老師的海量閲讀。韓老師通過十年的摸索,總結了一套自己的閲讀教學方法,她的學生曾在20**年中央電視台《尋找最會讀書的孩子》節目中進入決賽。韓老師也被評為“全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

浙江富陽教育集團——陳琴老師的素讀課程。陳老師的學生國小6年背誦10萬字,學生在經典文化的受薰陶下古文水平得到提升,到五、六年級能用文言文寫文章。

江蘇吳江實驗國小——張學青老師的整本書閲讀

安徽合肥市第62中學國小部——薛瑞萍老師的高品位閲讀等。

這些老師雖然方法不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成功祕訣:那就是讓學生多讀,多背,多積累,學生自然受益良多。

我們學校今年實施的“海量閲讀實驗”,並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由來已久;不是我們創新型的實驗,而是在別人成功基礎上的傳承和發展。

説到這裏大家心裏還有一個疑問,咱們的海量閲讀,到底閲讀些什麼書?學校對各年級參加海量閲讀教學的班級徵訂的教材進行反覆篩選,挑出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經典作品,其中有國學經典,詩歌經典、兒童文學經典以及小古文等,來豐富學生的語言,開闊學生的視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積累的是經典語言,得到的一定是經典語言,希望我們的孩子在童年時期多背誦積累一些經典美文,能夠擁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達到“讀詩使人靈秀”的美好境界。 學校為實驗班級統一制訂了閲讀書目,這裏我介紹一下二年級海量閲讀教材:二年級上學期《成語兒歌400首》;二年級下學期《成語接龍》(上),讓孩子共讀一本書,對現階段的孩子來説,是最有效的。老師帶領一個班的學生共讀一本書其樂無窮,58名孩子一起讀一起背的時候,會形成一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氣場。在這個場裏,沒有了艱澀深奧之感,沒有了昏昏欲睡的感覺。師生共讀同一本書,不但誦讀的效果好,而且也是師生的審美之旅!

現行的語文教材我們如何使用呢?語文教材中的知識我們還是要學習的,尤其是基礎知識,如詞語、日積月累等還是和原來一樣,該背的要會背,該寫的要會寫,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老師的授課效率,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效率,然後將海量閲讀的學習內容納入課堂,課本學習和海量閲讀的學習內容所佔時間大約是各一半,二者同步進行。

因此,我們在授課進度,作業佈置上,會與其它班級的同學,有所不同。這一點,家長心裏一定要明白。

下面,我就來説一説,一些具體的做法和要求。

一個堅持,堅持基礎知識不動搖。國小是基礎教育,對於基礎知識,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家長也普遍有這個擔心,是不是提倡海量閲讀,就不注重基礎知識了。這一點家長可以放心,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僅不會放鬆,還會加強,只是形式變了。我們將採取的形式,是把每個單元的詞語盤點,以“讀拼音寫詞語”的形式出現。(需要家長的協助)

一個注重,注重預習。由於課程進行的比較快,這就要求學生預習一定要充分。預習的要求和步驟依然是讀、標、畫、認、問。但從這兩個星期的學習情況來看,一部分同學預習效果並不理想。沒有按照要求去做,很多家長也沒起到很好監督的作用。長此以往,學習習慣差的孩子也許會越落越遠。家長一定要意識到這個問題,在家把好預習關。 一個平時。僅靠學生在校期間閲讀這些書,還算不上大,要想培養孩子一生良好的閲讀習慣,還需要我們的家長參與進來。現在很多家長越來越認識到閲讀對孩子一生的重要影響。有一本暢銷書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告訴 我們家長的一言一行對於學習階段的孩子來説,是最有效的。家長的行為習慣直接影響孩子,一個人的閲讀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後天的練習和自我訓練。家長平時要注意對孩子閲讀習慣的培養,可以從孩子感興趣的書籍入手。

閲讀對於自覺養成習慣的人來説不是難事,而對於還沒有養成閲讀習慣的人來説很難很難,所以為了幫助孩子養成閲讀習慣,我們會採用不同的方式去鼓勵、激勵孩子,學校每學期也會對實驗班的孩子有測評、有獎勵。對於孩子來説,除了這些獎勵,家長,親人的誇讚和小小的物資獎勵會來得更實際,有誘惑。不過請家長注意把持獎勵的尺度,不要過分。

在我引領孩子們踏上閲讀快車道的過程中,我希望得到你們的理解與支持。在帶領孩子們誦讀經典,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辛苦的不僅僅是孩子們,我們的家長朋友也會隨之付出很多,然而最辛苦的還是參與實驗的老師們。本該一學期學完的課本,現在要用一半的時間完成任務,本該一學期只教一本書,而我們要教好幾本,我們雖然是對別人成功經驗的傳承,但我們並不是拿來主義,也有創新和變革,我們面臨着的實踐着的是一個課題,也是一個挑戰。但是走在“海量閲讀”課程實驗的這條道路上,我不畏懼,因為有學校的支持和保障;走在海量閲讀的路上,我不孤單,因為有孩子和你們與我相伴。讓我們攜起手來,在海量閲讀的道路上走得堅實而長遠。

閲讀主題家長會發言稿【篇三】

各位家長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向各位家長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感謝你們對學校工作的大力支持。

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讓我們的孩子更出色、更優秀,今天我們相聚在一起,我今天和各位探討的話題是:讓閲讀成為孩子的習慣。

各位家長朋友,我想大家最關心的是孩子的考試成績,那我就從這次期會考試的作文説起。這次期會考試是學校領導和老師代表批閲的作文,和數學語文大卷一樣,我們把各年級每個班級的試卷大叉之後,密封了試卷,閲完後統一拆封,再計算作文分數。可以説是把握的標準是完全公平公正的。這次考試,我閲的是六年級的作文,閲完後和閲其他年級的領導和老師進行了溝通,認為現在孩子們的作文存在以下問題:

一、選材單一。比如這次考試六年級的兩個作文題目,一個是讀後感,另一個是“以生活需要—--為題”,學生作文中卻出現了許多雷同的事例:讓座、做飯、洗衣服、學騎車等等,固然這些是孩子們的一種生活經歷。但是如果六年級學生才剛剛從這些經歷中有所感悟的話,他們的生活豈非太單調,難道生活中就沒有更多更好的鮮活內容可供選擇?現實生活充滿新奇與未知,探究與體驗應貫穿於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之中,學生選材卻是如此單一單調。

二、作文結構模式化。一是作文總體結構拘泥於三段式。對於初寫作文的三年級學生來説,三段式要求是必要的,但是其他年級仍只會三段式寫法,太不應該。二是開頭結尾模式化。

三、不注意觀察積累,感覺無物可寫。學生怕寫作文,寫不出好作文,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缺乏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沒有養成積累的習慣和缺乏寫作的興趣所致。當然,這與國小生自身的年齡特點也有很大的關係。許多老師都曾有這樣的體會:一旦佈置寫作文,學生的第一反映就是愁眉苦臉地説“寫什麼”。到寫作的時候,對寫作對象缺乏鮮明的印象,頭腦一片空白,半天也寫不出幾句話來。

四、作文中説假話、空話、套作、背作氾濫。學生面對一次次的作文,總是為“寫不好”而傷腦筋,不知不覺中對作文產生了一種懼怕心理。作文中的“情”不是真情,是在編造苦難。一些學生的習作雖然寫得像模像樣,卻覺似曾相識。學生為了應付多種題材的習作,不是睜大慧眼去觀察生活,選取自己的生活體驗作為習作材料,而是下工夫去選擇和背誦範文,去套作、背作。就拿這次四年級作文來説,是要求“同學們根據括號內提示的詞語,從中選擇幾個,展開想象,編一個故事”,可是有四十多個孩子跑了題,原因就是語文園地四習作是寫一種小動物,孩子們根本不審題目,直接背出自己寫過的作文。甚至文不對題。

各位家長,當前正在深入實施語文課程標準,學生作文上的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問題究竟出在哪裏,這是值得我們深思、再深思的重要問題,探究其根源,無非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分數至上,教學的功利性。現在的教育使學生幾乎沒有機會去接觸社會,親近自然,感受生活;沒有更多時間去參與實踐、參與探究。家——校單調的生活路徑,使學生“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從而導致學生沒有原始材料,談何有話可説。

(二)缺乏科學指導,作文教學思路不明確。學生習作水平提高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循序漸進地引導,從小就要逐步引導他們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隨年級升高,能通過口述、日記、小練筆、每週習作等多種形式表達出來。只有自己親眼目睹、洗耳恭聽、親身體驗的事情,才會言之有物,具有真情實感。

(三)課外閲讀嚴重不足,缺少中外文化浸染。現在學生注重的是功利性閲讀,他們看得最多的是名目繁多的優秀作文集。根本無法做到居高臨下,登高望遠。沒有積累就沒有習作的底氣。

(四)生活基礎薄弱。有些習作雖然文通字順,條理清楚,但作文內容卻讓人啞然失笑,嚴重缺少生活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並且在“總目標”中對課外閲讀總量作了明確的規定:國小生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背誦優秀課文160篇(段)。

家長們可能也聽説了最近北京關於語文教育教學方面的改革,“國小1-2年級重點關注學生正確掌握拼音、筆順、握筆姿勢等基礎內容。3-4年級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能力,初步學會默讀、略讀,樂於與他人交流閲讀感受。5-6年級重點培養學生從文字材料中獲取和處理信息的初步能力。(意思是:國小1、2年級學會幾個學母語的基本功,3、4、5、6年級最重要的是學會閲讀,閲讀在國小階段是最重要的學習收穫和學習能力培養的關鍵期。)此外還強調:國小1-2年級通過講故事、遊戲、誦讀、角色扮演等形式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和習慣。3-4年級指導學生讀懂單篇文章,理解重點內容。5-6年級注意篇章整體閲讀,品讀重點段落,基本理解作品內涵。中、大學聯考語文試卷中增大古詩文、現代文閲讀量,增加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考查,適當增加主觀題的比例,設置“可選擇性”作文命題。(通過這次改革讓我們強烈的感受到的是:想讓孩子上好的國中、高中、大學,就必須多讀書,勤閲讀、多練筆、多積累好名篇佳作、古詩名句,這些將取代大量的目前死記硬背的知識,相信所佔比例還不會小。因此,請家長和我們一起從小重視,從現在開始着重培養,在國小階段多積累還為遲不晚)

現在我校開設了閲讀課,在樓道、教室都進行開放式閲讀,教育局也給我們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充實圖書館,在寒暑假我們會把書讓孩子們借回家閲讀,學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評比讀書明星家庭、讀書明星等舉措都是在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讀書氛圍。

可是,有很多的家長認為學校這是搞用不着的,與考試無關,與成績無關,容不得我們的孩子花時間去進行有效的閲讀習慣培養,更多地認為學生就應該一門心思地去圍繞課本轉,圍繞課堂轉,上課聽課、下課做題的學生就是好學生。在孩子的呀呀學語階段,許多家長都會以孩子能流利地從1數到100,能背誦多少首唐詩、宋詞而津津樂道。進入學校教育階段,絕大多數家長更關注孩子的成績是優還是良,對孩子閲讀課外讀物持反對意見。其實,我們的家長都忽視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的孩子在學前教育階段、啟蒙教育階段,甚至中學教育階段,學得紮實的基礎知識固然重要,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孩子的閲讀習慣更為重要。

我知道,更多的家長更關心考試,我們就來勢利一點,談談閲讀與考試的關係。孩子們都從低年級過來的,一二年分數高,大都考九十多分,原因是年級低考察的是最基本的基礎知識。可是一到三年級出現分水嶺,特別是語文成績一下子考到八十多分,家長疑惑,惡性開補,上作文班、閲讀班、找家教等想盡了各種辦法,但是成績仍然不盡如人意。我們在座的家長肯定都看到過孩子的考卷,就拿語文來説,試卷內容分為識字寫字、課內外閲讀和習作,基礎知識佔的比重越來越少,幾乎低於30%,檢測學生能力的題目閲讀和習作等佔了近70%,這恰恰檢測的就是孩子的閲讀與表達能力,這些知識都是課本中所沒有的,是很靈活的,平時不愛看書的孩子總是考不出令人滿意的成績。而且越到高年級越明顯,讀書多的孩子後勁特別足,成績會越來越好。大量閲讀或許讓孩子少做了幾道題,但換得的是孩子將來考試能夠取得高分。當然,幫助孩子養成良好閲讀習慣,並不只是為了考試,更為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不僅有利於孩子各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有利於培養孩子對問題的理解能力,有利於孩子素質的全面發展,可以使孩子在閲讀中陶冶情操,增長見識,擴展知識面,不斷獲取新知識、新技能,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成才

有些家長可能會這樣説,我們的孩子學習比較困難,課本上的東西能搞懂已不錯了,還去讀什麼其他的東西,免得分心。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不對的。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閲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他在《給教師的100個建議》一書中這樣説:“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閲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是靠閲讀、閲讀、再閲讀,——正是這一點在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所以,不管您的孩子現在的學習成績是好還是不太好,都應激發他的讀書興趣,培養閲讀習慣。如果一個孩子雖然天分不怎麼高,但他很喜歡看書,您不用擔心他會學不好,而如果一個孩子每天願花兩小時看電視,花半天的時間打電腦遊戲,卻不願花30分鐘看書,那您可得引起重視了,可能他非常聰明,但我想他一直不愛看書的話,他的成績肯定會越來越差。作為家長必須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為孩子的未來。

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僅僅依靠我們的班主任教師是很難奏效的,我們的家長也必須改變觀念,以身示範,正確引導,還要有計劃的科學安排。家長們與其請來家教或買大量的課外學習資料佔用學生的業餘時間,倒不如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孩子,讓他(她)自由自主地閲讀,在閲讀中汲取知識營養,在閲讀中憧憬着美好的未來。要讓讀書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就要努力去培養,只要從小培養,它就會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天長日久,書會成為孩子最知心的朋友。如何讓孩子從繁重的功課中解放出來,從電視機、遊戲機旁邊走向奧妙無窮的讀書生活呢?

首先,要想讓孩子有興趣來讀書,就要讓孩子有求知的慾望。

這就要求家長引導孩子多觀察自然、觀察社會,從而發現問題,產生疑惑,萌發求知慾望。家長要適當滿足孩子對讀物的興趣取向,不要隨便否定孩子的願望。要讓孩子走出校門以後,就很想讀些“讓人輕鬆”、“有欣賞價值”、“能開闊視野”的書,或者在孩子們中間流行的讀物。當孩子有了自己感興趣的讀物時,促使孩子養成天天自動讀書的習慣才有了基本條件。

家長還可以利用週末帶孩子去新華書店,讓他們自己挑選自己喜愛的書。經常帶孩子去社區或單位的閲覽室、圖書館,這對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也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家長要注意提高和保持孩子讀書的熱情。

當孩子對某種讀物產生興趣時,家長要採取主動參與的態度,對孩子的讀書活動給予關注。要隨時找機會讓孩子講講書中精彩的內容,或講講他們的感想,也可以讓孩子把他喜歡的讀物或讀物中的精彩片段推薦給家長讀。有時,家長還要有意參與孩子討論讀後感。也可以結合孩子在語文課學過的有關內容“借題發揮”。這樣做既強化了孩子的讀書興趣,使之堅持讀書熱情,又有利於家長了解孩子讀書的質量。

家長、老師的表揚,堅持,鼓勵,給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和機會是孩子堅持讀書的動力,也是強化讀書興趣最有力的刺激。(我校三樓簽約小作家,是讀書明星展示台,家長可以會後去參觀)每當孩子讀了書、增長了知識,產生了感想,提高了能力,獲得了進步,家長應及時給予肯定。家長應鼓勵孩子在閲讀後寫一些心得,可以摘抄好詞好句,可以寫寫日記等,還可以有選擇地讓孩子參加一些徵文大賽。這樣,他們讀書的自覺性、堅持性就會大大加強。

第三,家長要為孩子讀書創造條件,優化環境。

外界環境條件是孩子讀書的外因,父母的素質、住房的條件、家庭生活習慣、住地環境的氛圍等諸多方面均是影響孩子讀書的因素。作為家長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言教不如身教

父母應起表率作用,父母看書的習慣、神情,會直接感染給孩子。多讀書多看報,不斷更新和增長知識,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在那讀書,作為家長就是拿本《故事會》再看,也是起到了以身作則的作用,成為孩子效仿的對象。如果家長自身厭惡學習,不愛看書讀報,不思進取,經常打麻將、看電視,追求享樂,家庭精神生活貧乏,充滿了庸俗的談話,孩子的心靈就會受到污染。要知道,家長自我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對孩子進行教育的一大步。

2.建立書香環境

曾有人做過一項調查,發現高成就學生的學習環境:(1)干擾較少。(2)有獨立的書房。

(3)有較多的課外書。孟母為什麼要三遷,是因為懂得環境的巨大影響力。有位學者説從他懂事起,家中到處都是書,書就是他的玩具,後來看書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如果孩子看書,家長應該壓縮看電視的時間或放小音量,最好是放電視的房間與書房隔絕,避免聲音對孩子讀書的干擾。

3.定期帶孩子去買書

放假有空時,可以帶孩子到書店的兒童讀物區挑選書籍,讓他有親近書本的機會。孩子有興趣的書,買回去比較願意看,父母自作主張幫他挑的,反而被他束之高閣,所以父母只要做好最後的把關工作,適度地尊重孩子的意見。

4.父母讀書的態度

家長多持鼓勵欣賞的態度,孩子比較容易建立自信心,肯定自我價值。利用家中的讀物,挪出一個角落,作為“家庭圖書角”,可以鼓勵孩子用零花錢買新書,不斷補充新書。目前我校大力提倡親子閲讀,目的就是讓孩子與您共讀一本書,讓孩子與您能夠有更多的話題互相交流,低年級的可以開展家長與孩子互讀,就是家長給孩子讀一段,孩子給家長讀一段,這樣孩子讀書的熱情就會很高,而且只要家長堅持孩子一定能做到,從而養成讀書習慣。這種方法很奏效,可以試試,但一定要堅持長久才能見效。

各位家長,書是知識的泉源,也是精神的食糧。拿破崙説:“讀書就是力量,因為讀書可以幫助工作,可以增加工作的力量。”在這知識爆炸的時代,能隨時吸收最新信息,才能比別人領先一步。父母及早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等於為他打下紮實的求知基礎。讓我們一起祝福孩子們在閲讀中、在陽光下健康成長!讓閲讀成為我們大家的習慣。真心希望我今天的講話能引起您的共鳴,能改變您今後的行為,真正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再次感謝您認真的聆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azhang/jkgjv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