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環保會議講話

環保會議講話

加強環境保護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環保會議講話,僅供參考。

環保會議講話
環保會議講話(一):

同志們:

今天召開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張高麗副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總結“xx”和20xx年工作,分析把握“十三五”環境保護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提出“十三五”環境保護總體思路,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部署安排20xx年重點工作。

下面,我講四個方面意見。

一、深刻學習領會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清醒認識“十三五”時期環境保護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新任務

黨的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認識高度、推進力度、實踐深度前所未有。在國內主持重要會議、考察調研,在國外訪問、出席國際會議活動,有關重要講話、論述、批示多達80餘次,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涵蓋重大理念、方針原則、目標任務、重點舉措、制度保障等諸多領域和方面,體現了寬廣而深遠的思想觀、實踐觀、系統觀、全球觀。、張高麗副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作了許多重要批示指示,提出明確要求。其中,提出的堅持“兩山論”和綠色發展理念,最為重要、影響長遠。這是我們黨積極探索經濟規律、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的認識昇華,帶來的是發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轉變,也是執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轉變。

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從根本上更新了關於自然資源無價的傳統認識,打破了簡單把發展與保護對立起來的思維束縛,指明瞭實現發展和保護內在統一、相互促進和協調共生的方法論,使我們深刻認識到,保護生態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的過程,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後勁的過程,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綠水青山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綠色發展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重大變革,着重解決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問題,將超越和揚棄現有的工業化、現代化模式,改變經濟腿長、環境腿短的狀況,引導企業家主動採取綠色生產方式,鼓勵公眾自覺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推動形成人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社會風尚。

黨的xx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強調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作出一系列重大安排部署,要求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將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在此之前,黨中央、國務院發佈兩份重要的“姊妹篇”文件——《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這三份文件彼此呼應、相互銜接,是中央的戰略部署,是重大的系統的全面的制度架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圖,具有重要的引領和指導作用。《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出台實施,新《環境保護法》施行,新《大氣污染防治法》發佈,環境保護督察、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六份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配套文件相繼實施。這些是行動層面的任務安排,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加強環境保護的路線圖。我們要反覆學習、深刻領會,將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央的戰略部署以及明確的設計圖和路線圖,結合工作實際落實為生態環境保護的施工圖。

觀大勢,才能定大局、謀大事、管大事、成大業。“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階段。環境保護既處於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於負重前行的關鍵期;既是實現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的窗口期、轉折期,也是攻堅期。

第一,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亟須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核心在“全面”,成效在“全面”,艱鉅也在“全面”。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面臨巨大挑戰,需要付出極其艱苦的努力。一方面,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轉向中高速,產業結構由低端邁向中高端,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有利於降低單位產值污染物排放強度;另一方面,我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任務尚未完成,還處在快速發展階段,產業結構偏重、發展模式粗放等問題仍然在一些地區具有“鎖定效應”,經濟總量和增量仍在持續上升,污染物新增量依然處於高位。特別是,伴隨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發展與保護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些地方解決環境問題的責任和動力會減弱。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未來20xx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70%左右,將有3億人口由農村轉移到城市。研究表明,城鎮人均生活能耗是農村人均水平的1.54倍,未來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將增加生活垃圾1200萬噸、生活污水11.5億噸,消耗8000萬噸標煤。如果延續粗放的傳統城鎮化模式,污染物在時間上的累積和區域空間上的複合效應將更加明顯。

第二,全面深化生態環保改革,任務異常繁重。改革是推進環保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也是破解發展與保護難題的出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但生態環境問題卻越來越突出。究其原因,根本在於體制機制不適應,缺少科學合理、規範剛性的制度安排,不能破解發展與保護的矛盾,導致很多地方和部門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抓經濟手硬、抓環保手軟。由於長期歷史累積,今天的環境保護工作不僅要不欠新賬,而且要多還舊賬,解決很多遺留問題,壓力和挑戰前所未有。這就需要我們把深化改革放在核心位置,從制度入手,解決制約環保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此,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出台實施一系列改革文件和舉措。對生態環境保護而言,重點是三個方面:一是抓好中央已出台的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改革任務。比如,“1+6”改革舉措,抓緊細化,落地生根。二是加快推動建立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完善環境監管執法制度,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健全環境信息公佈制度等等。對這些制度要儘快推動,有些要制定完整的實施方案,搞好試點示範。三是落實中央對生態環保領域改革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最新改革要求。20xx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點,主要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生態環境保護必須更加註重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調整供給結構,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同時,要利用好結構性改革契機,乘勢而為,加大力度,嚴格環保執法監管,強化污染減排和達標排放,以此來安排、落實和推動環保工作。

第三,進一步推進環境治理和質量改善,各項工作艱鉅複雜。對比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我國在相同發展階段面臨的環境問題更加複雜,難度前所未有。傳統煤煙型污染與臭氧、PM2.5、揮發性有機物等新老環境問題並存,生產與生活、城市與農村、工業與交通環境污染交織。我國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處於高位,總量減排與環境質量改善的關係更趨複雜。20xx年,全國COD排放總量為2294.6萬噸,二氧化硫為1974.4萬噸,氮氧化物2078萬噸。要實現環境質量根本好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總量排放至少要下降到百萬噸級水平。一些沒有納入總量減排控制的污染物排放量依然在持續上升,對環境質量的影響進一步顯現。據測算,全國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量高居3000多萬噸,對區域複合型大氣污染影響較大。20xx年,首批開展監測考核的74個城市平均超標天數比例超過四分之一,達28.8%。入冬以來,重污染天氣高發。全國地表水特別差和特別好的水體都在減少,城市黑臭水體大量存在。我國生態足跡增加的速度遠高於生物承載力的增長速度,是生物承載力的2倍以上。海河、黃河、遼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分別高達106%、82%、76%,遠遠超過國際公認的水資源開發生態警戒線(40%)。有效應對和推動解決這些突出問題,環保工作量劇增,任務特別艱鉅,需要全面謀劃,整體推進,聚焦主業,打牢基礎,突破難點,不斷取得更大的成效。

第四,環境進入高風險期,守住安全底線難度大。20xx年,相繼發生福建漳州古雷石化(PX)項目爆炸、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等一系列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表明長期以來粗放式發展的負面影響開始顯現,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環境安全意識必須始終牢記,環境安全防線不能有一絲一毫放鬆。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是我國環境高風險期,有的是環境自身的問題,有的是衍生出來的問題,區域性、佈局性、結構性環境風險更加突出,環境事故呈高發頻發態勢。我國化工產業結構和佈局不合理,佈局總體呈現近水靠城的分佈特徵,12%的危險化學品企業距離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等環境敏感區域不足1公里,10%的企業距離人口集中居住區不足1公里,保障飲用水安全壓力巨大。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歷歷在目,甘肅隴星銻污染事件近在咫尺,守住環境安全底線是利劍高懸、重過千鈞。

第五,區域環境分化趨勢顯現,統籌協調的要求高範圍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東部一些地區進入工業化後期,環境質量出現好轉態勢,但中西部很大程度上仍在複製東部過去的發展模式。從項目環評審批情況看,中西部地區重化工項目投資持續攀升,相關產業自東向西轉移趨勢已經比較明顯。“xx”以來,我部審批的重化工項目中,中西部投資佔全國的80%。青海、甘肅等省(區)的規劃和項目建設集中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和電力行業;中部地區集中在裝備製造、石油化工、鋼鐵、有色冶金、煤炭及電力、建材等基礎能源原材料行業。如果統籌處理不好,西部有可能重複東部一些地區污染嚴重、生態受損的狀況。西部是我國的生態屏障和“水塔”,生態環境敏感度高、監管能力弱,一旦出問題,將會是災難性的。

機遇與挑戰並存,動力與壓力同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我國發展正在由原來加快發展速度轉變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機遇,正在由原來規模快速擴張轉變為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機遇,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依法治國帶來政策和法治紅利,綠色發展帶來技術紅利的充分釋放,公眾生態環境意識日益增強,全社會保護生態環境的合力逐步形成,生態文明已成為引領全球發展的重要理念和行動。這些都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進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十三五”環保事業將迎來更大、更快、更好發展。

貫徹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新任務,我們必須頭腦清醒、意志堅定、定位準確,緊緊抓住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這個核心,打好補齊短板攻堅戰,理清總體思路,把握前進方向,轉變方式方法,加大力度、全力推進,着力提高環境治理水平。

一是堅持綠色發展。綠色發展貫穿於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五大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各地方各部門各行業都要堅持綠色發展。推動綠色發展,核心是形成內生動力機制,關鍵是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履行環保職責,把綠色發展轉化為地方黨委政府和各部門的執政觀、政績觀和實踐觀,平衡和處理好發展與保護關係,並落實到各項工作部署中。地方黨委政府和各部門不能只講發展不顧環境,不能先發展後環保。如果經濟發展一味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這是吃祖宗的飯、欠子孫的債,不算本事、難以持續;也不能只強調環保不顧及發展甚至搞垮了經濟,同樣不算本事,最後也會傷害環保。當然,現在的主要矛盾是前者。要堅持兩點論、辯證法,講兩點最終對經濟和環保都有好處,講一點對經濟和環保都沒有好處。

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係,關鍵是要扭轉發展的傳統慣性模式,增強轉型的決心和勇氣。越來越多的實踐讓我們看到,發展與保護不僅相互制約,而且相互促進,兩者既矛盾又統一。要改變環境保護影響經濟發展的單向思維,處理好“長痛”和“短痛”的關係,粗放式發展總有一天會被歷史淘汰,與其被動地淘汰,不如積極應對。同時,通過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完善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強化綠色發展的剛性約束,推動地方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把環境保護真正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把生態環保培育成新的發展優勢,探索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新模式。

二是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質量改善是堅持以人為本、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體現,是生態環境保護的根本目標,也是評判一切工作的最終標尺。黨中央作出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等一系列決策部署,這就是我們環保工作的政治,就是大局。環保一切工作都要講政治,從大局出發思考問題,把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謀劃好、細化好、落實好,並且要作為政治紀律來堅守。明確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可以使環境治理成效與老百姓的感受更加貼近,讓人民羣眾有明顯的獲得感;可以更好地調動地方積極性,讓地方的環境治理措施更有針對性;可以更好地統籌運用結構優化、污染治理、總量減排、達標排放、生態保護等改善環境質量的多種手段,形成工作合力和聯動效應。

必須將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貫穿到環境保護工作各領域。當前圍繞改善環境質量這個核心,一些黨員幹部思想觀念遲遲轉變不過來,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仍停留在過去,沒想法,沒辦法,沒起色。思想觀念、方式方法必須儘快轉變、調整到位。強化質量目標導向,完善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目標及考核評價體系,將環境質量指標作為對地方黨委政府的硬約束,嚴格考核問責。同時,堅持實事求是,充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地方治理的科學性、系統性和針對性,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發揮地方首創精神,環境質量目標是硬的,但措施多樣、方式靈活、因地制宜。不僅要強調工程設施建設,而且要強調運行管理;不僅要強調發展什麼,而且要強調淘汰什麼;不僅要強調關鍵節點和特殊時段的應對之策,而且要強調保護措施的連續性;不僅要強調短期效應,而且要強調長期效果。

三是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這是繼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制度之後,中央提出的第三個最嚴格的制度。“最嚴格”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的意志決心,體現了積極迴應人民羣眾對良好生態環境新期待的鮮明態度,體現了從源頭、全過程和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來加強環境保護的新思路。保護環境的治本之策是源頭嚴防,關鍵所在是過程嚴管,根本保障是後果嚴懲。

構建系統規範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持久的動力和保障。落實這一要求,需要加快推進制度改革,構建以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用途管制為主要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推動戰略和規劃環評落地,着力解決無序開發、過度開發、分散開發導致的生態空間佔用過多、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等問題;構建監管統一、執法嚴明、多方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着力解決污染防治能力弱、監管職能交叉、權責不一致等問題;構建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排污許可、達標排放的管理制度,着力解決企業違法成本低等問題;構建更多運用經濟手段進行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市場體系,着力解決市場主體和市場體系發育滯後等問題;構建充分反映資源消耗、環境損害和生態效益的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着力解決發展績效評價不全面、責任落實不到位、損害責任追究缺失等問題。

四是提高環境管理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解決環境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很難取得好效果,必須堅持環境治理五化並舉,不斷提升管理質量和效能。系統化,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系統觀,遵循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統籌好部分與全局、個體與羣體、當前與長遠之間關係,實現環保理念認識的系統化、管理思路的系統化、手段措施的系統化。重點是推進規劃環評落地,強化約束力,做好生態空間的用途管制;推進區域聯防聯控和流域共治,實行統一規劃、聯合監測、聯動應急、信息共享。科學化,着重解決的是環境治理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問題。環境治理不能搞大水漫灌,成本高效果還不好。要遵循科學的方法,懂得為什麼治、治什麼、怎麼治,強化科技支撐,以科學事實、科研數據、科技成果為依據,提高決策科學化水平。堅持問題導向,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加強污染源解析等基礎工作,採取更對症的治理手段。加強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推動形成改善環境質量的整體效果。法治化,環境保護越來越依賴國家宏觀政策來解決問題,而保持宏觀政策有效性的基礎是法治化。通過環境法律的完善和執行,使守法常態化。讓環境違法行為受到應有處罰,使企業環境行為的外部性內部化,促進建立公平規範的市場競爭秩序。精細化,是改變粗放管理方式的重要抓手。大事必作於細、難事必作於易。要建立佈局合理、覆蓋全面的環境質量監測網絡,並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網絡設置。探索和推行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實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形成系統完整、權責清晰、監管有效的管理格局。分流域、分區域、分行業確定重點任務和年度目標,分區分類管控、分級分項施策。信息化,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以問題為導向,可以幫助我們更廣泛應用數據,提供基礎支撐,尋求優化方案,給管理帶來質的變化。要加快推進大數據建設和應用,建立統一的環境監測、污染源監控、環境執法、環評管理、信息公開等平台,提高科學決策、監管執法、便民服務的水平。

要加快推進環境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轉型,進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固有的觀念、認識和習以為常的方式方法,處理好繼承與創新關係,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找到新路徑、新辦法來解決新問題。要把“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到位,牽住地方政府對環境質量負責這個“牛鼻子”,加快從督企向督政轉變。創新環保投融資機制,推動政府購買環境服務、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環保領域。健全環境信息公開制度,促進公眾監督企業的環境行為,讓每個人都成為保護環境的參與者、建設者、監督者。

五是持續提升素質能力和改進工作作風。思路方向和目標任務明確之後,能力和作風至為關鍵。否則再好的願景,再美的藍圖,也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相比於環境新形勢新任務對我們提出的迫切要求,一些幹部能力素質還跟不上,思路方法還跟不上,工作作風還跟不上,思想轉變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夠,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積極作為、開拓創新的工作氛圍還沒有形成。要深入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保證黨中央、國務院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取得成效。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狠抓作風建設,塑造重品行、守紀律、敢擔當、有作為的環保文化,形成上下信任、左右信任、組織與組織信任的生動局面,打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政治強、業務精、敢作為、作風正的環保幹部隊伍。

二、“xx”時期和20xx年環保工作成效明顯

“xx”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把環境保護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作為惠民生促和諧的重要任務,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措施,着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環境質量改善取得積極進展。

堅決向污染宣戰。大力實施《大氣十條》,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建立健全區域聯防聯控協作機制。建成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空氣質量監測網,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部具備細顆粒物(PM2.5)等六項指標監測能力。實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加強飲用水水源地和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劣Ⅴ類比例由20xx年的15.6%下降至8.8%,大江大河干流水質穩步改善。完成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推進污染減排。全國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4800萬噸,累計達1.75億噸,已成為全球污水處理能力最大的國家之一。全國脱硫、脱硝機組佔火電總裝機容量比例由20xx年的82.6%、12.7%提升至96%、87%。完成煤電超低排放改造8400萬千瓦,約佔全國煤電裝機1/10,正在進行改造的超過8100萬千瓦,電廠煤耗已達世界先進水平。四項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提前完成,酸雨面積已恢復到上世紀90年代水平。

堅持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在4省(區)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試點,6省(區)在全國率先出台省級環境功能區劃。國家層面完成西部大開發、中部地區發展戰略環評。各級環保部門完成4000多項規劃環評審查,國家層面完成300多項。國家層面審批項目環評文件1164個,對153個不符合條件項目不予審批,涉及總投資7600多億元。加強標準引導,發佈國家環保標準493項,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執行更加嚴格的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開展生態建設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成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發佈《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xx—2030年)》。建成自然保護區2729個,總面積約佔陸地國土面積14.8%,85%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16個省(區)開展生態省(區)建設,1000多個市(縣)開展生態市(縣)建設。中央安排專項資金275億元,在23個省(區、市)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範。支持7萬個村莊實施環境綜合整治,1億多農村人口直接受益。

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安排中央專項資金172億元,支持重點區域實施重金屬污染治理,重金屬污染事件由20xx—20xx年的每年10餘起下降到20xx—20xx年的平均每年3起。全國堆存長達數十年甚至半個世紀的670萬噸歷史遺留鉻渣處置完畢。各級環保部門妥善處置各類環境事件近2600起。

提高執法監管水平。以新《環境保護法》為標誌,環境保護的立法和執法取得明顯進展。20xx—20xx年,聯合多部門開展環保專項整治行動,全國共出動執法人員924萬餘人(次),檢查企業362萬餘家(次),查處環境違法問題3.7萬件。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協調配合機制,環境司法取得重大進展。

20xx年是“xx”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新《環境保護法》的實施之年。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平衡和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進污染治理,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20xx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預計分別同比下降3%、3%、5%、9%以上。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4.1%。

在落實《大氣十條》方面。對各省(區、市)20xx年貫徹實施《大氣十條》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已向各省通報並上報國務院。制定《環境空氣質量目標改善預警制度(試行)》,按季度通報各地情況。啟動石化行業VOCs綜合整治,在石化、包裝印刷行業開展排污費徵收試點。印發《關於全面推進黃標車淘汰工作的通知》,1—11月,全國淘汰20xx年底前註冊營運黃標車117萬輛,提前完成全年淘汰數量任務。全國全面供應國四標準車用汽柴油,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廣東、陝西等地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完成22個重點城市大氣顆粒物污染來源解析工作,在14個城市開展源排放清單試點,各省(區、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空氣質量預報預警系統全部建成。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聯防聯控協作機制進一步深化,圓滿完成“9·3”紀念活動、世界互聯網大會空氣質量保障任務。針對秋冬以來各地出現的重污染天氣過程,我部指導各地加強監測預報和跟蹤研判,督促有關地方及時啟動應急預案並嚴格落實應急措施,加強信息發佈,全力做好應對。

在落實《水十條》方面。制定目標責任書和考核辦法,建立全國及重點區域水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制定擬出台的配套政策措施清單,發佈實施《環保“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等文件。中央財政整合設立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20xx年預算規模增加到130億元,已分批下達120億元。推動建立健全皖浙新安江、津冀引灤入津、粵桂九洲江等流域水環境補償機制。優化整合水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國家地表水環境監測網絡點位調整為2700多個,以滿足《水十條》規定的水質評價與考核要求。各地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編制工作有序推進,21個省(區、市)已經印發並報國務院備案。

在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加快編制《土十條》,文本內容已基本成熟。在10個省啟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範項目,推進湖南、重慶、江蘇等省(市)污染場地環境監管試點,部署京津冀關停搬遷工業企業場地排查工作。對重金屬污染防治綜合規劃實施存在問題的地區進行通報和預警,對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增幅過快的地市扣減專項資金。審核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數量6900萬台,撥付補貼資金53億元。

在推進總量減排方面。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電力、鋼鐵、平板玻璃、水泥等重點行業1387個企業限期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實行提速擴圍,我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能源局聯合印發《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出台《關於加強燃煤質量管理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的通知》《加強大氣污染治理重點城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工作方案》等文件,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現役燃煤火電機組上網電價每度電補貼1分錢,新建超低排放機組補貼0.5分錢。

(二)堅持預防為主、守住底線,推動轉方式調結構。

預防是環境保護的第一要務,也是最好的治理。我們堅持打好空間管控、環評把關、標準引導等預防的組合拳。

加快落實環境功能區劃和生態保護紅線。聯合印發《關於貫徹主體功能區環境政策的若干意見》,紮實推進環境區劃工作。印發《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試點方案》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指南》,指導地方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全國已有28個省(區、市)將這項工作列入省級政府任務,6個省(市)已基本完成第一批生態紅線劃定工作。

着力提高環評工作水平。完善規劃環評制度體系,形成《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修訂建議,研究制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試行)》,發佈《關於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會商的指導意見(試行)》《關於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聯動工作的意見》,推動規劃環評落地。啟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區域戰略環評。加快水利、鐵路等基礎設施、民生工程和重大項目審批,20xx年擬開工的30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已全部完成環評批覆;60個重大鐵路項目中,由我部審批的25項已批覆23項。國家層面批覆項目環評文件159個,涉及總投資1.5萬多億元;不予審批21個,涉及總投資1170多億元。深化環評制度改革,發佈《環境保護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xx年本)》,下放32項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權限;修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將13類項目由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改為編制報告表或填報登記表,環評手續辦理更加便捷高效。印發火電、石化等8個行業環評審批准則,修訂環評技術導則總綱。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印發《事中事後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後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區域限批管理辦法(試行)》,突出建設單位環保主體責任和屬地環保部門監管責任,確保審批權下放後地方接得住、管得好。

完善環境標準體系。發佈國家環保標準80項,《大氣十條》要求制定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25項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全部完成,現行有效國家環保標準達1699項。制定《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編制導則》,發佈《重點行業二噁英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等5項技術文件。環保標準和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成為促進技術創新和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三)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力度,農村環境保護邁上新台階。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編制《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工作計劃》,完成《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xx—20xx年)調查評估報告》。配合財政部加大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轉移支付力度。聯合十部委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涉及自然保護區開發建設活動監督管理的通知》,對12個開發建設活動嚴重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執法檢查。

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創建提檔升級。制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管理規程(試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指標(試行)》,修訂《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管理辦法》,啟動首屆中國生態文明獎評選。

持續加強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印發《關於加強“以獎促治”農村環境基礎設施運行管理的意見》,指導各地建立健全污染治理設施長效運行管理機制。中央財政安排資金60億元,支持16個省(區、市)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一批農村突出環境問題得到解決。

(四)加強監管,核與輻射安全可控。

貫徹落實“理性協調並進”的核安全觀,牽頭編制國家核安全政策。發佈《核安全文化政策聲明》,開展核安全文化宣貫推進專項行動。28台運行核電機組、19座民用研究堆保持良好安全運行記錄,26台在建核電機組建造質量受控。順利完成“華龍一號”、CAP1400等我國自主化設計核電示範工程審批。基本完成福島核事故後安全改進。821廠退役治理進入“液轉固”階段。全國輻射環境監測網建設取得新的進展。加強演練,做好核應急準備。國家核與輻射安全研發基地開始動工興建。

(五)深化環保領域改革,完善環保制度體系。

積極配合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1+6”方案出台。牽頭制定《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等3個改革方案,參與起草《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關於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試點方案》《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等有了明確依據。

在環境監測預警體制改革方面。聯合財政部印發《關於支持環境監測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制定《國家環境監測事權上收實施方案》,出台《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關於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的指導意見》,正在會同中央編辦制定全國環境監測機構編制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人社部已出台有關提高環境監測人員崗位津貼的通知,一批制約環境監測工作的體制機制障礙正在逐漸破解。

在環保投融資和環境服務業方面。聯合印發《推進水污染防治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探索建立金融支持環境保護的新型政銀合作關係,啟動環境保護部、開發銀行新一輪戰略合作,融資總量超過3000億元。開展第5批環境服務業試點工作。

在環境經濟政策方面。印發《關於加強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初步建成企業環境信用信息系統並接入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在6個地區開展綠色GDP核算試點,提出20xx—20xx年全國綠色GDP核算成果。印發《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xx年版)》,發佈全國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企業名單。積極推進環保費改税,《環境保護税法》已向社會徵求意見。

(六)加強環境法治建設,環境立法、執法和應急處置更加有力。

大力推動環境保護立法。推動《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發佈,《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列入全國人大五年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排污許可、環境監測等方面法律法規的制修訂正在有序推進。配合最高法院制定出台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環境侵權責任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環境司法保障得到進一步加強。

深入開展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年活動。以偷排、偷放等惡意違法排污行為和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等弄虛作假行為為重點,依法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截至11月底,全國範圍內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611件,罰款數額超過4.85億元;實施查封扣押案件3697件,實施限產停產案件2511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732件,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共1478件。我部通報15起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弄虛作假案件的典型案例。組織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全國共檢查企業158萬家次,查處違法排污企業5.1萬家、違法違規建設項目企業7.34萬家。山東等地出台清理整頓方案,通過淘汰一批、規範一批、完善一批,加大清理違法違規建設項目力度。由單純“督企”向綜合“督政”轉變,我部組織對33個城市開展綜合督查,約談16個市級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推動解決了一批突出環境問題。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對134個市和2個縣開展綜合督查,對28個市縣進行約談、對19個市縣實施區域環評限批、對176個問題進行掛牌督辦。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我部首次聯合公安部、最高檢對兩起案件啟動聯合掛牌督辦,形成合力打擊環境污染犯罪活動。紮實推進網格化環境監管,全國67%的地級市、60%的縣區完成網格劃分工作。

提升環境應急管理水平。出台《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我部直接調度處置突發環境事件82起。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後,我部迅速反應、科學應對,多地環保部門緊急馳援,當地政府全力以赴有效處置,實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防止發生次生環境污染的要求。甘肅隴星銻業有限公司尾砂泄漏事件發生後,我部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和專家赴現場督促指導,甘肅、陝西、四川三省協力妥善處置,保障了嘉陵江沿線羣眾飲水安全。

(七)強化環保能力和隊伍建設,各項基礎工作加快推進。

強化環境保護資金保障。落實中央各類環境保護專項資金370億元左右,比20xx年增長27.6%。在湖泊生態保護、重金屬污染防治等領域,採取競爭性方式擇優重點支持,在大氣污染防治等領域,採取因素法分配資金,資金分配和使用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加強環保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我部機關內設機構調整和環境監察體制改革方案得到中央編辦批覆。正在研究起草部機關“三定”修訂草案和環境監察體制設置。強化幹部隊伍培養選拔與交流調整,加大機關幹部內部交流、機關與事業單位幹部雙向交流工作力度,探索構建“之”字型幹部培養使用模式。湖南、廣西、重慶等省(區、市)推進鄉鎮環境監管機構建設。江蘇、內蒙古等省(區)要求20xx年底前完成所有環境監察人員參照公務員管理。

全面推進規劃、科技、監測、國際合作等工作。研究提出“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思路。發佈水專項先進技術、專利等成果彙編。啟動“全國重點地區環境與健康專項調查”。向發展改革委上報10部委聯合編制的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工程可研報告和信息共享應用協議。編制完成《排污企業自行監測指南總則》。對全國512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進行監測、評價與考核,為中央財政轉移支付提供重要依據。成功舉辦中國“十三五”規劃環境與發展國際諮詢會及國合會20xx年年會。建立工作機制、制定規劃、搭建平台,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提供環保支撐。

加強環保宣傳教育和信息公開。以“踐行綠色生活”為主題開展宣傳活動,發佈《關於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的實施意見》。及時主動公佈空氣、水環境質量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環境信息,發佈重點排污企業和違法排污企業名單,印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出台《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在部網站設立“部長信箱”,開通“12369”環保微信舉報平台,收到並辦理舉報超過1.3萬件。我部受理羣眾電話及網上舉報1145件,全部按期辦結。

(八)堅決落實主體責任,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一是狠抓中央專項巡視整改落實。我部成立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環境保護部巡視整改落實事項責任清單》,提出五大類80條整改措施,並將整改落實情況向社會公開。目前已有66項整改措施完成或基本完成,14項中長期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效。印發《全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脱鈎工作方案》,部所屬8家環評機構率先全部脱鈎,全國350多家環保系統環評機構中已有75家完成脱鈎。發佈新修訂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對存在問題的159家建設項目環評機構和69名環評工程師,作出取消資質、縮減評價範圍、限期整改處理;制定《關於嚴格廉潔自律禁止違規插手環評審批的規定》《環境監察履職盡責規定》《環境執法人員行為規範》《水專項廉政規定》等制度,扎牢扎密制度管權的籠子;對7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進行嚴肅處理,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警告6人,誡勉談話10人,作出組織處理2人。

二是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在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中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着力解決不嚴不實問題,增強領導幹部踐行“三嚴三實”的思想和行動自覺。制定《環境保護部作風建設責任清單》,梳理四大類49項改進措施,明確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取得明顯效果。組織開展四次創新大討論,各部門各單位司處級幹部和30餘個省、市、縣(區)環保部門負責人,聚焦生態環保重點工作,進行廣泛深入交流,不談成績、不講客套,多擺問題、多提建議,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推動形成《“十三五”環境影響評價改革實施方案》《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總體方案》等10餘項具體成果。我部梳理出基層同志反映的各類問題建議80條,逐一明確落實措施與責任單位,做到件件有着落。

三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制定《環境保護部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實施辦法》,成立部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成功召開部直屬機關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組織黨員幹部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集中開展“強作風、嚴紀律、作表率”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開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情況專項檢查,在評先評優、幹部提拔使用工作中,對出現違紀行為的3個單位和11名個人實行一票否決。查處7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案件,涉及6個單位,對9名司局級幹部、8名處級幹部進行問責。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環保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方式方法尚未轉變。工作制度和方法尚不能適應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還有一些幹部的思想沒有轉變、轉變不快。二是改革力度有待加大。生態環保領域改革任務繁重,環保督察、責任追究、省以下垂管、排污許可等改革舉措亟待落地。三是工作基礎依然薄弱。監測網絡建設、源解析、排放清單編制等工作跟不上決策需要,科技支撐不足,環境執法車輛、着裝等能力建設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四是作風建設仍有較大差距。自説自話、自幹自活、自怨自艾、單打獨鬥的現象仍然存在,上下之間、部門之間、各單位之間溝通交流和協調不夠。五是黨風廉政建設形勢依然嚴峻。20xx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處分環保部門人員1036人,比20xx年增長60.4%;20xx年處分1684人,比20xx年增長62.6%;20xx年處分1898人,比20xx年增長12.7%。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下一步工作中認真研究解決。

三、準確把握“十三五”環保工作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

“十三五”環境保護的總體思路是: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嚴密防控環境風險,確保核與輻射安全,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聯動協同效應,不斷提高環境管理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20xx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其基本要求就是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不能退步,主要環境質量指標要有所好轉,一些突出環境問題如大規模嚴重霧霾、城市黑臭水體等明顯減輕。

確定具體環境指標是謀劃“十三五”環保工作中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倒U型”關係,環境質量改善是一個伴隨着經濟結構調整和治理水平提高而逐步實現的過程。相比國際上一些國家,我國是在較低的收入水平和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下解決更為複雜的環境問題。美國提出PM2.5控制時的1996年,人均GDP達到2.8萬美元,煤炭、工業能耗佔比僅為20%、7%左右;而我國20xx年提出PM2.5控制時的人均GDP為5400美元,能源消費中煤炭佔68.4%,工業能耗佔70%左右,能源和經濟發展階段差距較大,治理的複雜性和難度更大。

與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類似的“歷史同期”相比,我國目前環境質量差距很大。20xx年我國人均GDP預計將達到1.1萬~1.2萬美元左右(以20xx年為基期),以此指標衡量,我國20xx年經濟發展情境大致相當於美國1975~1980年、日本1978~1985年、歐盟1979~1986年左右的“歷史同期”水平,滯後歐美髮達國家35~40年左右。

在大氣環境質量方面,20xx年我國338個城市PM10濃度平均為87μg/m3,PM2.5平均為50μg/m3,“歷史同期”發達國家PM10平均約為44μg/m3,PM2.5年均濃度18~25μg/m3左右。我們要在20xx年達到發達國家“歷史同期”平均水平,需降低50%左右,難度極大。在水環境質量方面,“歷史同期”OECD主要國家水質相當於Ⅰ~Ⅲ類河流比例與我國基本相當甚至略低,但劣Ⅴ類河流比例明顯低於我國,甚至沒有劣Ⅴ類水體。而我國除了劣Ⅴ類河流外,還有約55%的城市黑臭水體。

根據以上對比研究,確定“十三五”環境質量指標需要考慮三方面因素:

一是綜合考慮公眾環境質量訴求、環境指標可行可達、經濟社會可承受等因素,以及我國人口高密度、產業高強度、能源結構不合理等客觀情況,既要積極作為,又不能操之過急。

二是重視後發優勢與制度優勢,注重運用解決階段性環境問題的規律。我國不少地區已經達到比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可能實現與發達國家“歷史同期”相當的環境質量指標。同時兼顧區域差異,採取針對性措施加強中西部等地區環保工作,精準提升重點區域、重點城市差異化的環境質量目標。

三是以民生改善為導向,增加與公眾感受息息相關的環境質量指標。從“好”“差”兩頭着力,着力解決人民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保障公眾享有基本安全的環境質量服務。

基於上述考慮,我們提出“十三五”環保總體目標為: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物多樣性喪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生態系統穩定性持續增強,綠色生產和綠色生活水平明顯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

在環境質量指標方面,將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比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重點地區重污染天數減少、全國地表水好於Ⅲ類水體比例、全國地表水劣Ⅴ類水體比例等作為主要指標。

PM2.5目前社會認知度高,是全國大部分地區空氣的首要污染物,更是全國老百姓關注的首要空氣質量問題。全國地表水劣Ⅴ類水體比例、重點地區重污染天數減少代表“差”的方面,是迴應老百姓關切,需下大力氣解決的環境突出問題;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全國地表水好於Ⅲ類水體比例代表環境質量提升向“好”的方面,是對老百姓期待良好環境質量的迴應。

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方面,將VOCs納入總量控制範圍。它是形成PM2.5和O3的關鍵前體物,是灰霾和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來源。目前我國人為源VOCs排放量大且呈快速增長態勢,分別為美國的2倍和歐盟的3倍。國際經驗表明,控制VOCs排放是減少灰霾和光化學煙霧污染的有效措施。我部已出台VOCs的系列標準、監測技術規範、分析方法等,為“十三五”VOCs減排的監督考核奠定了基礎。

在環境風險方面,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強度下降,突發環境事件數量下降。在生態保護方面,重點生態功能區所屬縣域生態狀況持續提升。

“十三五”時期,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推動落實重大任務,需要重點謀劃和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將三大行動計劃的路線圖落實為各地的施工圖,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做好《大氣十條》與20xx年後續工作銜接,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推動重點行業綜合整治。加強重點領域水污染治理,完善相關政策體系,全面完成《水十條》目標任務。加快完成《土十條》編制並組織實施,加強土壤環境監測監管,實施農用地分級管理和建設用地分類管理,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通過三大戰役,帶動加快污染治理、改善環境質量、強化政府責任。同時,完善總量控制制度,推行區域性、行業性總量控制,鼓勵地方實施特徵性污染物總量控制,改進減排核查核算方式方法,使總量控制更好地服務於質量改善。

二是以改革環境治理基礎制度為動力,加快構建綠色發展的內生機制。開展環保督察,落實生態環保“黨政同責”。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實時在線環境監控系統。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市場體系。健全環境信息公佈制度,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表達權。

三是以建立健全環境預防體系為抓手,切實優化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格局。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優化發展的空間佈局。編制實施環境功能區劃,明確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環境功能定位與環境政策。通過把禁止開發、限制開發與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結合起來,把重點開發與控制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結合起來,把優化開發與提升行業生產效率標準結合起來,建立更優化的國土空間格局。強化戰略和規劃環評剛性約束,切實對區域重大生產力佈局發揮指導和規範作用。

四是以法治和標準為牽引,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修訂,嚴格環境執法監管,探索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模式,強化公民環境訴權等司法保障,推動建立系統完備、高效有力的環境法治體系。抓緊環境標準建設,完善標準體系。通過嚴格環境執法和強化標準引導,有效推動供給側改革,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五是以生態環境安全為底線,加大環境風險防控力度。構建全過程、多層級環境風險防範體系,強化重污染天氣、飲用水污染、有毒有害氣體釋放等關係公眾健康的重點領域風險預警與防控,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提高核設施安全水平,推進放射性污染防治,強化監管,確保核與輻射安全。加強化學品和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繼續推進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金屬污染防治。加強生態風險預警監控,嚴格外來物種引入管理。

六是以社會多元共治為路徑,大力推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推動環保科技創新,加強污染治理、生態修復等綠色技術的研發應用。以資源集約利用和環境友好為導向,採用先進適用節能低碳環保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環保產業,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推進綠色消費革命,引導公眾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轉變。完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進綠色供應鏈環境管理。

我以上重點談了“十三五”環保的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選擇的一些考慮。會上還要討論《“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請大家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也要主動謀劃、同步編制各地環保規劃,與國家規劃搞好對接。

四、精心做好20xx年各項工作

“慎初戰,務期必勝”。20xx年是確定“十三五”環境保護頂層設計的一年,也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統籌謀劃好“十三五”環保工作。

抓緊編制“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把黨中央、國務院重大安排部署變成施工圖,堅持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可評估的原則,將細顆粒物等環境質量指標列入約束性指標,謀劃好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和重大政策,做好指標任務的對接細化分解,及早報請國務院常務會審議並印發。積極推進大氣污染防治、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重金屬及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污染防治、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等專項規劃編制報批,構建“十三五”環保規劃體系。開展“xx”環保規劃終期評估考核,結果向國務院報告並向社會公開。加強環境經濟形勢分析研判,為環境管理決策和國家宏觀調控當好參謀。

(二)深化落實各項改革措施。

落實地方政府責任。目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已進駐河北省開展督察試點工作。要在總結評估試點工作基礎上,本着趕早不趕晚的原則,完成15個左右省份督察工作,20xx年實現全覆蓋。各省(區、市)環保部門要對30%以上的市級政府開展綜合督查,強化環保督政。制定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的配套制度和措施,配合有關部門推進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對做好過渡期間工作下發相關通知,研究制定試點方案並開展試點,對試點省份在能力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環保系統都很關注此事,既要鼓勵地方積極探索、開展試點示範,又要按照統一部署,防止搶跑,爭取2到3年左右完成改革任務。

推進環境監測體制機制改革。出台《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實施計劃(20xx~20xx年)》。一是推進全面設點,在京津冀地區率先實現大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點位覆蓋80%左右的區縣,土壤監測點位實現全覆蓋。二是推進全國聯網,上半年爭取率先完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縣級空氣質量監測點位聯網,年底前力爭完成這三個地區國控重點污染源監測信息聯網。三是推進國家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全面完成338個城市1436個城市空氣站上收,新建65個區域站(農村站)。完成2703個地表水國控監測斷面和419個近岸海域監測點位上收,新建60個地表水質自動監測站。確定7000個土壤風險點位,初步建成由35000個點位組成的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出台《環境監測機構編制標準化建設指導意見》。四是改革污染源監督性監測運行方式。發佈《污染源監測與監察執法聯動辦法》,變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為環境執法監測。五是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對重點城市地表水環境監測、重點流域水質自動監測、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第三方運行維護情況開展監督檢查。

改革環境治理基礎制度。協調推進部機關內設機構調整,按環境要素設置監管司局,推動環境監察體制改革。研究完善流域環境管理體制機制,提出《按流域設置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機構試點方案》,制定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協作機制方案。出台《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在電力、造紙兩個行業率先全面實施排污許可證管理。指導地方試點開展環境損害賠償相關工作,聯合出台《關於規範環境損害司法鑑定管理工作的通知》,推進環境損害賠償鑑定評估納入司法鑑定管理體系。

全面推進信息公開。以環境質量信息和企業環境信息為重點,全方位多層次多載體公佈各類環境信息。推動建立省、市統一的信息公開平台,省、市級環保部門在政府網站設立“環境違法曝光台”。督促重點排污單位執行《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落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

完善環境治理與保護的市場化機制。制定推進綠色金融的意見,出台加強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環境管理的文件,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改革試點。配合修改完善環境保護税法,推動年內出台。加強排污費改税後環保部門經費保障研究與政策配套。出台《培育發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農村污水垃圾處理市場主體方案》,會同農業部研究制訂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方案。制定有關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部門規章,明確強制投保、保險責任賠償範圍,規範理賠程序以及相應處罰措施。

改革是一個上下聯動的過程。鼓勵地方先試先行,立足解決現實矛盾和困難想出路找辦法,在政策框架內拿出新招實招,形成上下聯動推進改革的工作格局。

(三)堅決治理大氣、水和土壤污染。

堅持不懈治理大氣污染。開展20xx年貫徹實施《大氣十條》情況考核,嚴格追責並向社會通報。指導各省(區、市)制定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明確達標時間表、路線圖和重點項目。全面推進石化行業VOCs綜合整治,啟動化工、工業塗裝、包裝印刷業VOCs治理。強化移動源污染監管,加快淘汰黃標車,開展機動車環保達標打假行動和車用油品質量監督檢查,配合交通部門實施船舶污染控制。淘汰燃煤鍋爐10萬蒸噸,加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民用散煤清潔化替代力度,替代劣質散煤1000萬噸以上。深化重點區域聯防聯控,指導長三角地區做好G20峯會空氣質量保障。啟動冬季重污染天氣“削峯”工作,實施水泥鋼鐵工業冬季錯峯生產、重污染行業冬季執行特別排放限值、減少建築施工等綜合性措施。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氣應急機制,落實信息報告制度,加強對應急預案啟動和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推動建立東北、成渝、西北和華中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

深化水污染防治。出台《水十條》實施情況評估考核辦法和實施細則,簽訂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各省(區、市)要抓緊出台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水十條》明確20xx年目標任務有6項,要確保完成。出台《城市地表水水質排名辦法》,每年公佈水質最好和最差的10個城市名單。繼續開展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推進飲用水水源規範化建設。開展流域綜合管理試點工作,篩選七大流域優控污染物清單。編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並按程序報批,推動長江綠色生態廊道建設。會同住建部建立黑臭水體管理信息平台,每半年公佈全國黑臭水體信息,督促地級及以上城市公佈黑臭水體名稱、責任人及達標期限。編制《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推進入海排污口設置規範化整治。

全面實施《土十條》。今年國務院將出台《土十條》。要制定考核辦法,會同有關部門提出擬配套的政策措施並抓緊出台。啟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繼續組織實施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推進污染場地試點示範,建立規範的污染場地聯合監管機制。完成京津冀三地關停搬遷工業企業場地排查。

繼續推進污染物總量減排。配合起草《“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報請國務院印發實施。出台“十三五”總量減排規劃編制指南,制定減排核算細則,編制20xx年度減排計劃。着力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重點城市大氣污染傳輸通道氣化、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等重點減排工程建設。研究制定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運行管理及監督辦法,20xx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5億千瓦。研究制訂太陽能、風能、水電、核電等清潔低碳能源優先上網制度,消除棄風、棄太陽能現象。完善減排工程調度、通報、考核制度,對進展滯後地區及早通報預警。

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確保新污染源達標排放;對現有污染源採取清潔生產改造和深入治理、限產限排、停業關閉等措施,確保達標排放。組織對水泥、玻璃等行業和污水處理廠開展專項執法檢查。督促企業落實達標排放主體責任,對發現的超標排污企業依法嚴格處理。印發《關於定期公佈主要污染物排放超標企業名單的通知》,每季度向社會公開名單。

(四)強化環境法治保障。

進一步完善環保法律體系。總結新《環境保護法》實施中遇到的問題,提出對策措施。全面落實新《大氣污染防治法》,抓緊配套制度建設。有序推進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等人大立法規劃項目進程。加快推動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修)訂,強化規劃環評的落地執行、完善規劃環評與建設項目環評聯動機制、研究銜接環評與排污許可的關係等重大法律問題。配合最高法、最高檢做好環境污染犯罪司法解釋的修訂工作,重點解決實踐中反映較大的環境監測數據認可、危險廢物鑑別等證據認定問題,進一步明確移送、定罪量刑的相關具體規定。

嚴格環境執法監管。繼續開展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年活動,堅持重典治亂、鐵拳鐵規治污,以打擊惡意違法排污和造假行為、督促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為重點,保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推動形成環保守法的新常態。全面落實隨機抽查和抽查督查制度,省級環保部門對國家和省級重點監控企業的現場抽查督查要實現“全覆蓋”。按照《關於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加快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工作,今年完成清理任務。繼續強化與公安部門、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的銜接配合,嚴懲違法企業及責任人。逐步建立覆蓋各級環境監察機構的基礎數據庫,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實時在線環境監控系統。加強執法機構規範化建設和隊伍規範化管理,健全對執法人員的“正向激勵—逆向約束”機制,提升執法水平。

(五)加強環境預防體系建設。

進一步強化空間、總量、准入三條紅線對開發佈局、建設規模和產業轉型升級的硬約束,積極主動參與宏觀調控,優化經濟發展。

加快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研究制定《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探索建立以生態功能保護成效為導向的績效考核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啟動建設“天地一體化”紅線監管平台。落實《關於貫徹實施主體功能區環境政策的若干意見》,推動建立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准入負面清單制度。積極開展省級空間規劃研究和“多規合一”試點。

推動戰略和規劃環評落地。繼續開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三大地區戰略環評,將階段性成果應用到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等重大政策的推進落實中。加強城市總體規劃、流域綜合規劃以及能源、交通、礦產資源開發等重點領域規劃環評。開展重點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負面清單管理”試點,同步推進試點園區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管理改革。積極參與國家重要的空間規劃試點工作,推動規劃環評成果落實融入到空間規劃。出台《規劃環評責任追究辦法(試行)》。

深化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改革。調整環評分類管理名錄,將環境影響較小的登記表項目由審批改為備案。與排污許可制相銜接,完善環評標準導則體系。發佈新的環評導則總綱,將由其他主管部門負責的或通過市場能夠有效調節的內容予以剝離,實現環評減負瘦身。落實《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事中事後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對地方政府、環保部門和建設單位的落實情況進行抽查。對石化化工、水利水電、採掘等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行業項目,組織開展後評價。完成環保部門環評機構脱鈎工作,逾期未完成的一律取消資質。在京津冀地區開展環評管理綜合改革試點,率先建成四級環保部門聯網審批系統,推動解決環評信息溝通不暢、地方保護和干預等問題。

完善環境標準和技術政策體系。開展環保標準第三方評估,改革設置方式,完善標準管理機制。發佈船舶、混合動力車、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發佈《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技術規範》。出台鉛蓄電池生產、廢電池、水泥窯協同處置廢物等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編制《黑臭水體治理污染防治技術政策》。

(六)加大生態和農村環境保護力度。

啟動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先期開展長江經濟帶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與評估以及國家生態觀測站(點)建設。會同財政部制定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的指導意見,繼續推進新安江等跨省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試點,在京津冀水源涵養區、廣西廣東九州江、福建廣東汀江—韓江開展跨地區生態補償試點。開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面定期遙感監測,加強建設項目的執法監管。抓緊印發《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管理規程(試行)》和《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指標(試行)》,舉辦好首屆中國生態文明獎表彰大會。分解落實“十三五”新增完成13萬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的任務,以南水北調沿線、三峽庫區和“問題村”的飲用水水源安全排查治理為重點,推進新一輪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

(七)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

全面落實國家核安全政策,強化協調機制、風險評估和預警監測。加強核安全設備質量監督,提高核電廠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能力。推動核電重大項目建設,加強在建機組監管,完成8台左右新建機組審批。探索風險指引型核電安全監管模式,確保運行核電機組安全。加快推進全國核基地與核設施輻射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專項。深化核技術利用簡政放權。加快推動早期核設施退役及放射性廢物治理項目,減少歷史遺留安全隱患。持續提升核與輻射應急能力。建設國家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研發基地。

(八)嚴格環境風險管控。

強化化學物質、重金屬和危險廢物管理。開展《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xx”規劃》考核,對未完成規劃目標的地區實行限批。啟動12個重金屬綜合防控國家示範區和10個典型流域重金屬綜合整治示範工程。開展第一批現有化學物質危害初步篩查、環境激素類化學品生產使用情況調查及監控評估,推動優先控制化學品目錄和高風險化學品限制淘汰措施出台。發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xx年版),開展重點行業危險廢物、電子廢物的產生、轉移、貯存、利用和處置情況調查,推動危險廢物產生和處置企業全過程規範化管理。出台《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第二批)》相關政策措施,嚴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審核。

做好突發環境事件預警及處置應對。研究制定企業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指南,督促重大環境風險企業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完善應急預案並備案,對存在重大環境安全隱患且整治不力的企業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在對區域性突發環境事件、環保投訴舉報等情況進行大數據分析基礎上,向有關地方政府發佈預警通知。繼續推動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生物毒性預警試點、化工園區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體系試點。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對重特大事件加大調查和責任追究力度,組織開展環境影響和損害評估,自動啟動公益訴訟程序,並向社會公開。

(九)全面強化保障措施。

進一步加強機構和人才隊伍建設。印發《關於對部屬事業單位履行環境管理技術支持職責加強考核的意見》,調整部屬單位職能。堅持好乾部標準,統籌使用機關和部屬單位幹部,調整充實水、氣、土司和督察辦領導班子,重點選好配強主要負責人。落實“之”字型幹部培養使用模式,推動幹部跨部門、跨單位交流。開展第二批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選拔,向長期從事環保工作人員首次頒發紀念章。

提高投資保障水平。優化預算支出結構,強化預算資金綜合平衡,盤活存量資金,提升重點工作保障水平。出台環保領域三年財政(投資)滾動規劃,建立國家環保項目儲備庫。圍繞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重點任務,加大投資保障力度,實施一批重大生態環保工程。出台基層環保監測執法業務用房建設標準。建設環保大數據。完善國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對中央財政專項資金項目執行情況每季進行調度,加強審計和項目監督。

強化科技支撐。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場地土壤污染防治、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等重點專項和重大工程立項。加大清潔空氣研究計劃成果總結力度,增強重污染天氣應對的科技支撐能力。加強“xx”水專項成果的總結和應用,加快推進專項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完成水專項“十三五”戰略研究。出台《關於加強環境與健康工作的指導意見》,完成全國重點地區環境與健康專項調查現場調查。

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發佈《全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綱要》,啟動“20xx生活方式綠色化推進年”,制定《生活方式綠色化指南》《生活方式綠色化行為準則》。健全例行新聞發佈制度,完善重大信息發佈與政策解讀聯動機制。圍繞輿論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積極應對,主動發聲、及時發聲、正確發聲,增強敏感性,提高親和力,做好正面引導、解疑釋惑,説清楚、説明白、説透徹。多方式、多途徑宣傳環保政策舉措,動員公眾踐行“同呼吸 共奮鬥”公民行為準則。落實《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修訂《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充分利用環保微信舉報平台,讓每一部手機都成為移動監控點,讓每一名公眾都成為環保監督員。

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推進落實我部“一帶一路”實施方案和核安全“走出去”工作方案。籌辦好國合會20xx年年會,組織好第六屆國合會換屆工作,着力打造新型高端國際環境智庫。研究制定和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對外宣傳綱要,對外講好中國環保故事。積極推動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斯德哥爾摩公約修正案、名古屋議定書的國內批准工作。

(十)切實加強環保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深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鞏固“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貫徹好《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探索建立落實“兩個責任”考核問責機制。高質量完成中央巡視整改落實工作,認真開展我部巡視工作。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環境保護部作風建設責任清單,繼續深入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着力深化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格監督執紀問責,做到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加強權力運行監控機制落實情況檢查,嚴肅查辦發生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損害羣眾利益的行為,着力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貫徹落實直屬機關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精神,加強黨建工作。優化各級黨委紀委組織結構,配齊配強黨務紀檢幹部隊伍。籌辦環境保護部黨校,加強對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持之以恆改進作風,打造重品行、守紀律、敢擔當、有作為的環保文化。

同志們,藍圖已經繪就,行動決定成敗。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定信心、腳踏實地,改革創新、攻堅克難,着力改善環境質量,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環保會議講話(二):

同志們:

剛才,xxx副市長對下 一步的環保工作作了部署和安排,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切實可行的措施,我完全贊同。一 會,x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先講幾點意見:

一、必須充分認識我市環保工作的嚴峻形勢,增強憂患意識

在人們的印象中,由於我市煤焦較少,環境質量在全省是最好的。近年來,環保部門確實 也做 了大量艱苦的工作。但是,20xx年監測結果出乎我們意料:我市的空氣質量、水質量在 全省形勢嚴峻,特別是空氣質量在全省11個地市中污染最為嚴重。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局面? 直接的原因有兩個:一是 撤地設市以來,隨着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人口的迅速增長,取暖鍋爐由20xx年600多個增 加到20xx年的800多個,這些鍋爐由於沒有采用除硫設施,每到冬天,向空氣中排出大量的 二氧化硫;二是小汽車由20xx年的2萬多輛增加到20xx年5萬多輛,汽車排出的大量尾氣導致 氮氧化物急劇增多。加之地下水污染呈加重趨勢,境內的汾河、涑水河及地表水已是劣五 類水質, 市內的涑水河、青龍河都變成了污水溝,地表水源嚴重污染,地下 水也受到了污染。如果從深層次看,我市環境保護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結構性污染嚴重。目前我市依然是煤炭、 電力、化工、冶金為主的高能耗、重污染工業結構,污染物排放總量仍然很大,大大超過了 環境的承載能力。

二是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滯後。主要是城市基礎功能建設欠賬較多。如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危險廢物 集中處置、集中供熱供氣等基礎設施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遠遠不能適應中心城市的發展需 求。

三是環保法律意識淡薄。隨着經濟的快速增長,一些地方可持續發展觀 念淡薄,片面追求一時的經濟指標,忽視區域的長遠發展和當地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致使 一些工藝落後、浪費資源、污染嚴重的生產企業在狹隘的地方保護主義庇護下屢屢出現。

四是環境執法力度不夠,違法排污屢禁不止。建設項目不經環保審批違法建 設的現象十分突出。一些企業環境法制意識淡薄,只重視生產效益,不重視環保管理,違法 排污、超標排污的問題依然嚴重,企 業穩定達標問題任重道遠。

五是環保執法手段、執法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環保執法還沒有走上規範化之路,特別是有的縣市環保部門普遍存在監測手段薄弱,執法經費不足,現場執法裝備欠缺,執法人員素質亟待提高的問題,這些現象嚴重影響了環保執法工作正常運 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環保工作向前發展。

嚴峻的環境形勢要求我們,特別是各縣(市、區)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的同志們,要 進一步增強環保緊迫感、使命感和責任感,高度重視和切實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二、必須把把環境保護工作擺上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增強責任意識

我們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運城,就必須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 位置。大家知道,很多發達國家在發展初期,都經歷了“發展——污染——治理”這樣一 種三段式過程,一兩年可以污染一條河,而治理一條河則需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我們絕不 能走先污染後治理這條老路。經濟發展的目的就是提高人們的生活 質量。如果忽視環保,本末倒置,即使經濟發展上去了,也毫無意義。因此,我們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把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作為一個整體,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把讓人民羣眾喝上乾淨水,呼吸上新鮮空氣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責。

同時,環境保護本身就是一種產業,我們應當改變對環保的傳統思維方式,從目前的困難中 看到發展的契機,工業發達地區 的經驗教訓值得借鑑,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既彼此矛盾,又相互支持。在工業發達的國家裏 ,環保都是規模很大的產業,具有直接經濟效益,而只有把環保變為經濟效益實體,才能獲 取最佳的環保效果。因此,作為一個現代領導幹部,必須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高度統一起 來,使兩者相互促進,既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又保持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實現經濟 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的目標。

三、必須突出重點,切實抓好今年的環境保護工作

環境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既要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又要有隻爭朝夕的精神。特別要 抓住當前我市環保工作中的主要矛盾,點面結合,整體推進。剛才,一兵同志已經做了全面 的安排部署,我想再重點強調幾個問題。

一是全面提高中心城市大氣環境質量。要結合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繼續 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確保市區二級天數達到200天。一方面要加大工作力度,加 快推進城市集中供熱、供氣;另一方面要重點抓好市區800台小鍋爐治理。對難以治理,達 不到環保要求的小鍋爐,要拔煙囱,封鍋爐,強制淘汰。要推廣使用型煤等清潔燃料,發展 連片供熱,完善環保治理設施,多管齊下,確保實效。按照市政府要求,在6月底 前要完成整治任務。逾期不能實現達標的鍋爐,要堅決予以關停取締。

二是開展空氣質量日報。各縣(市)城區,都要根據各自實際,制定完善城市發展總 體規劃,加快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燃煤鍋爐污染控制力度,確保到今年底實現空氣 質量有明顯好轉。河津、永濟、聞喜等五個縣市,要按照省政府要求於6月底前建成空氣質 量日報站,向社會公佈空氣質量日報,接受社會監督。

三是實現重點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對列入達標規劃的404家重點企業,各縣(市、 區)政府要按照“限期達標、逾期關停”的原則,依法下達限期治理任務,確保年底實現全 面達標。同時,要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防土小企業死灰復燃,加快淘汰落後企業、 落後工藝、設備和生產能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儘快走出一條科 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 路子。

四是建設“大運環保走廊”。今年5月9日,田成平書記對環保工作做出重要批示, 要 求大運路沿線各縣(市、區),除大力調整經濟結構,關閉污染企業外,在城市建設上應加快 集中供熱、供煤氣、垃圾無害化處理。市政府要求,大運路沿線的新絳、聞喜、夏縣、鹽湖 區等,在抓好大運路沿線污染企業監管,不符合環保要求的,要堅決予以關閉。有關部門要 制定統一規劃,逐步推進,確保“大運環保走廊”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四、必須加強領導,不折不扣落實環保目標責任制

一是各縣(市 、區)黨政一把手要高度重視,把環保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在促進經濟發展的過程中 ,我們既要GDP的快速增長,也要良好的人居環境;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環境 保護法》規定,地方政府應對轄區內的環境質量負責,黨政一把手是當地環保工作的第一責 任人。各縣(市、區)黨政一把手要把環保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依法履行環保的職責, 堅決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政策。一定要本着對黨和人民負責的態度,對子孫後代負責 的態度,紮紮實實抓好落實。

二是各級環保部門要全力以赴,盡職盡責。環保部門要依法履行統一監督管 理職能,做好本 地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指導和服務工作。要重點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監督和查處力度 ,對違法行為要嚴肅查處。

三是各部門要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環境保護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需要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密切配合。 發改委、經委、環保、工商、城建 、金融、監察等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各自的環保職責。發改委、經委 部門要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的政策規定,對未經環保審批的項目不得立項,不得下達投資計劃 委 。經委部門要進一步研究制定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積極推行清潔生產,抓好產 業政策的落實。監察部門要加強對環境保護的監督檢查,對環境違法和職能部門不作為的行 為要依法追究責任。總之,環境保護工作要逐步形成 各級各部 門分工負責,全社會廣泛參與、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同志們,環境保護涉及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關係我市經濟發展的全局,是利國利民造福子 孫的德政工程。我們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紮實工作 ,開拓創新,為人民羣眾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 處,為建設“四強一中心”城市和建設新型加工製造業基地做出更大的貢獻。

環保會議講話(三):

同志們:

加強環境保護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環保工作會議,主要任務就是回顧總結 20xx 年環保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各項環保任務,進一步動員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上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搶抓機遇,務實創新,努力開創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使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環境質量有一個明顯改善。一會兒,鄭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長還要做重要講話,希望大家深刻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找準差距,全面總結 20xx 年的各項環保工作

20xx 年是我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全面實施“八精六建”發展戰略,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取得重大進展的一年,也是我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環境綜合整治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年。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始終將環保工作與經濟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域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實現了年初向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人民羣眾做出的空氣質量控制在三級標準以內,二級天數突破 150 天的承諾,各項環保工作都取得了令人鼓舞、催人奮進的優異成績。具體講:

一是大氣污染整治戰果輝煌。我們將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藍天工程”列入 20xx 年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80 項重點工程,鍋爐煙塵治理投入資金近千萬元,有 87 枱安裝了脱硫消煙除塵設施,有 17 台更換了環保型鍋爐, 16 台改變了取暖方式, 15 台茶(浴)爐改燒無煙煤, 70 餘家爐灶使用清潔型燃料,有效緩減了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城冬季大氣環境污染。冶煉廢氣治理有晉源、億通和天源 3 家冶煉企業進行了高架料倉和高爐出鐵場兩個部位的治理試點,現已投入試運行。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 22 家冶煉企業 269 個治理部位全部完成治理,總投資達 4100 萬元,此項治理可使我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每年減少煙、粉塵排放量 9 萬餘噸,回收精粉 6 萬餘噸,利用高爐煤氣 14 億立方米,發電 2.3 億度,增加經濟效益 1.2 億元。另外,翼鋼公司焦化煤氣治理在完成化產回收、酚氰廢水處理等 6 項治理工程的基礎上,落實治理資金 1800 萬元,於 05 年 8 月份實施了焦爐除塵工程,現已投入試運行。

二是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城綜合整治成效顯著。去年以來,我們重點實施了南環公路、澮河河道治理,巷道改造等 8 項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城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總投資 6400 萬元的南環公路於去年 11 月全線建成通車,投資 2800 萬元對 6.5 公里澮河主河道進行了綜合治理,投資 2500 萬元完成了解放街、桐封路、益苑路等主幹街巷改造硬化,翼鵬住宅小區、政府住宅小區和鐵路家屬區新增集中供熱面積 22萬平方米,投資 300 餘萬元在解放大街鋪設煤氣管道 3100 米 ,同時,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城污水和垃圾處理兩大工程已完成可研報告,正在加緊進行前期籌備工和作。以上一系列綜合整治工程的實施,有效減少了城區汽車尾氣、交通噪聲、二次揚塵等污染,城區全年二級以上天數達到 160 天,同比增加 40天。澮河 XX 段化學耗氧量年均值達到 31.93 毫克 / 升,同比下降 11% 。

三是建設項目管理規範有序。 20xx 年新建的華晨紡織公司、鴻鑫紡織公司、吉利煤化公司等 11 個項目全部進行了環評並審批,審批率和執行率分別達到 100% 。我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區域環境影響報告書》全面編制完成並通過了專家技術評審,正在上報審批之中。

四是生態保護工作穩步推進。通過大力實施生態林業工程,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植被覆蓋率穩步提高,達到 41% ;礦山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加強,生態惡化現象得到有效扼制;投資 3500 多萬元建設沼氣池10560 個,大大改善了農民生活環境和農村生態環境。

以上這些成績的取得,是我們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省、市一系列環保方針政策的結果,是各鄉鎮、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廣大企業大力支持,環保戰線全體幹部職工奮力拼搏的結果。特別是晉源、億通、天源等一批企業在市場不好效益降低的情況下,仍然出色地完成了治理任務,成為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環保工作的先進典型。藉此機會,我謹代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委、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政府,向為我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環保事業做出努力和貢獻的各級幹部、各屆有識之士、各位廠長經理和全體環保衞士表示親切的慰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時期,加之環保歷史欠帳仍未還清,可以説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仍很突出。一是在工業化過程中,以冶煉、煤炭等重污染行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未得到根本改變,許多重污染企業環保治理仍比較滯後,三廢利用不夠,排放量居高不下。二是在城市化過程中,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城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如煤改氣工程、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和醫療廢物焚燒站等工程仍處在立項或啟動階段,大量的垃圾與污水不能得到安全處理,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城集中供熱面積小,機動車尾氣和二次揚塵污染治理進展較慢,大氣、水污染問題仍很突出。三是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化肥、農藥、地膜的使用和規模化畜禽養殖業的發展,將使耕地受到污染,威脅農產品安全。四是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仍難以改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粉塵治理任務依然艱鉅。五是許多排污企業仍存在着偷排、漏排廢水的現象,水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成為今後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六是隨着全社會環境意識和維權意識的增強,環境污染信訪案件將呈上升趨勢,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研究和解決。

二、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奮力開創我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

20xx年是國家實施“xx”環保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全面推進“八精六建”發展戰略,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一年。國務院於近日發佈了《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的戰略決策,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我們各鄉鎮黨委、政府和各有關職能部門、各重點企業,必須站在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長遠發展的高度,把環境保護提上更加重要的議事日程,下大力氣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今年環保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xx屆五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環保工作,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突出抓好澮河水污染治理,鞏固和提升大氣污染綜合整治成果,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促進環境質量的進一步改善,努力推進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均衡協調發展。

今年環保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環境質量要在 20xx 年基礎上持續好轉,空氣質量穩定在三級標準以內,城區二級天數突破 180 天;澮河 XX 段水質得到有效改善,主要污染物削減指標達到上級規定要求;飲用水質全面達標。

圍繞完成上述目標,我們今年要重點做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嚴把環境准入關,切實削減排污總量

所有新建、改建、擴建、遷建和技術改造等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凡不符合產業政策、生產工藝技術落後、浪費資源、污染嚴重且難以治理的項目,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發展改革局、中小企業局等堅決不予立項,環保、土地、工商、電力等相關部門不予審批,切實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凡是立項審批的,必須優先採用先進工藝、技術和設備,堅決制止新污染源產生。切實加大對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所有企業執行“環評”和“三同時”制度的執法檢查力度,對未辦理環保審批手續的限期補辦,對補辦時發現違反產業政策、不符合規劃要求、污染重且無治理技術的企業依法實施關停。進一步加強城鄉結合部和農村畜禽養殖的監督管理,禁止在城市規劃區、風景旅遊區和環境敏感區新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新建的要合理選址,已建成的要積極採取建設沼氣池及有關防治措施,減輕對周圍環境的污染。不斷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嚴把礦山資源開發項目“環評”關,切實從源頭遏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國務院《決定》提出,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與環境保護相協調,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發展環保產業,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我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目前環境污染嚴重,三廢利用不夠,循環經濟發展滯後,這都説明我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經濟增長方式還沒有實現根本改變,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為特徵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格局還在繼續,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必將進一步加大。為此,我們必須下大力氣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而實施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有效途徑要大就大,要轉就轉,不大不轉,一律停產,我們必須認清這一點。國務院《決定》細化了循環經濟的三個環節:生產環節要嚴格排放強度准入,鼓勵節能降耗,實行清潔生產並依法強制審核;在廢物產生環節,要強化污染預防和全過程控制,實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合理延長產業鏈,強化對各類廢物的循環利用;在消費環節,要大力倡導環境友好的消費方式,實行環境標識,環境認證和政府綠色採購制度,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今年,我們將重點推進冶煉廢渣的綜合利用,對廢渣堆積場所要採取填埋、造地、綠色等措施加以治理,鼓勵支持水渣制磚和水泥粉磨站建設,使廢渣利用率由 40% 提高到 60% ,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促進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循環經濟發展。

(三)、實施“藍天碧水”工程,全面改善環境質量

鄭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長在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要大力實施藍天碧水工程,進一步改善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環境質量。目前,我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水體污染已日趨嚴重,但從直觀上講,仍被比較明顯的大氣污染所遮掩,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水是生命之源,水的污染比大氣污染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水污染影響具有滯後性,不易發現,一旦形成,治理的難度更大,時間更長。尤其是地下水沒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自淨時間,難以恢復。所以,今年我們必須把水污染防治擺上突出位置,堅持預防為主,加大治理和保護力度。一是重點實施澮河水污染綜合整治工程,加強澮河兩岸排污企業廢水治理,完成翼鋼公司污水處理廠建設,這一工程已被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委、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政府列為今年 40 項重點工程之一。二是要加大飲用水源地監管力度,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嚴禁在水源保護區內建設污染企業,已有的要限期搬遷,堅決禁止向飲用水源地排污,環保部門要加強飲用水源地水質的監控,建立飲用水安全應急機制,確保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人民飲水安全。三是要繼續引深以鍋爐煙塵、冶煉廢氣、焦化煤氣和小型污染源為重點的大氣綜合整治工程。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城鍋爐治理要進一步擴大治理範圍,力爭各類茶浴爐、營業性爐灶、夜市攤點等都要通過各種方式加以治理,做到達標排放;冶煉業要在去年治理基礎上全部完成既定的 12 項排污部位治理,包括出鐵場和高架料倉,晉源、億通、天源治理試點基本成功,今年要在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推廣;翼鋼公司 1# 焦爐除塵工程已投入試運行,一定要加強監督管理,確保達標排放;四是小型污染源整治要進一步深入,嚴格按照國家規定標準和要求,該關停的關停,該取締的取締,決不姑息遷就。

(四)、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20xx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和重大方針政策,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個重要方面。隨着我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許多工業企業已在農村集聚成工業園區。同時,農業“三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過程中,也將不同程度地出現因化肥、農藥造成的面源污染,單靠環保部門、農業部門是無法推進的,也是難以奏效的。國家之所以提出創建環境優美鄉鎮這種形式,就是要把農村環境保護的任務交給鄉(鎮)長,交給農村羣眾,這也是衡量鄉鎮一級農村環保工作的一個標準。因此,我們將繼續實施鄉(鎮)長環保目標責任制,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是推進我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也是新形勢下環保工作的迫切要求。

今年,我們要按照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繼續推進生態建設,切實搞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重點生態工程,穩定完善政策,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從水、礦產等資源的開發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資金用於企業所在地環境的恢復治理,防止水土流失,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同時加強農村污水、垃圾和畜禽廢渣污染治理,進一步改善農村環境衞生狀況,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

(五)、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嚴查環境違法行為

20xx 年至 20xx 年,國家環保總局連續三年組織開展了“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人民羣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今年仍要繼續深入開展,結合我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的實際情況,我們要嚴查六類環境違法行為:一是嚴查違法建設項目,控制源頭污染,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該關的關,該停的停。二是嚴查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的排污企業,大力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三是嚴查土小企業死灰復燃,鞏固專項行動取得的成果。按照“發現一個,查處一個”的原則,嚴查重處,絕不姑息遷就。四是嚴查拒交排污費的違法行為,對漏繳、欠繳、拒繳的要依法進行追繳,通過經濟手段促進企業減少排污量。五是嚴查礦山生態破壞行為,遏止生態惡化的趨勢。六是嚴查飲用水源地的環境違法行為,確保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所有飲用水源地的水質安全,讓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人民喝上乾淨的水。各鄉鎮、各職能部門要緊密配合,通過從嚴查處,公開曝光、羣眾監督來營造一個良好的環保氛圍,大力促進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產業調整和優化升級,保障人民羣眾環境安全,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環境。

(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城環境質量

去年市環境綜合整治考核組在檢查我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 20xx 年環保工作時指出, XX 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作為一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發展中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市,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城區集中供熱、集中供氣、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明顯落後於周邊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市,四項基礎設施除在幾個住宅小區實行了集中供熱外,其餘三項均沒有實質性進展,嚴重影響城區環境質量的有效改善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而集中供熱、集中供氣、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城市基礎設施是解決城區環境污染的治本之策,今年,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委、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政府已將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城生活垃圾無公害化處理工程列入 40 項重點工程之一,年內將建成投入運行。其它三項工程,希望城建、環保、發改等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加快完成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以從根本上解決影響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城環境質量的各項重要問題。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各項環保任務圓滿完成

同志們,目標已經明確,關鍵在於落實。各鄉鎮、各職能部門、各重點企業和全體環保幹部職工要緊緊圍繞服務和促進“八精六建”的大局,強化領導,明確職責,制定措施,狠抓落實,打好環境治理這場硬仗。

一是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把環保工作擺上重要日程。各鄉鎮、各職能部門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決不能簡單地把 GDP 的增長作為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指標,如果一味地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我們發展的腳步就難以走遠。我們每個領導幹部都要立足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資源環境和產業結構的實際,在本鄉鎮、本部門的工作規劃中,充分體現環境優先的指導思想,充分考慮環境和資源的承載能力,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的關係。要按照市、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兩級政府的要求,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的幹部考核體系,積極落實鄉(鎮)長環保目標責任制,在發展轄區經濟過程中,要做到從節約資源中求發展,從保護環境中求發展,從發展循環經濟中求發展,用正確的政績觀促進科學發展觀的落實,促進各項環保工作任務的完成。

二是切實履行職責,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要認真落實黨政一把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把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部門,到股室,到人頭。發展改革局要把環保項目列入計劃,尤其要加強環保基礎項目管理,做好建設資金的爭取等工作;財政局要做好環保工作經費和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安排和管理工作;中小企業局要對工業項目進行嚴格把關,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城建部門要重點抓好集中供熱、城市供氣、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使之發揮應有效果;水利、林業、農業和國土資源、公安、交警等部門也要根據自身職能抓好各自項目的實施;工業污染治理任務一定要落實到企業和企業法人。

三是嚴格執法,下大力氣解決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環保局要強化幹部職工的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不斷提高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增強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入開展嚴查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集中力量先行解決危害羣眾健康的突出問題,對羣眾反映強烈、且健康危害大的污染企業必須堅決治理,絕不允許以任何藉口袒護和延緩這種治理。尤其是對小紙廠、小化鐵、小水泥、小耐材等死灰復燃的土小企業要堅決取締,對生態破壞行為嚴肅查處,減輕新的人為生態破壞,遏止生態惡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大環境信訪案件的查處力度,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用為民謀”,從而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羣眾健康。

四是加大環境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環保輿論氛圍。環保工作是一項關係百姓利益和子孫後代的民心工程、綠色工程。要通過大張旗鼓地宣傳,強化全民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一要大力宣傳環保法律和產業政策,不斷提高政府環保決策水平、企業治理意識和羣眾的參與監督能力。二要圍繞“六五”世界環境日等重大節日開展環保宣傳活動,宣傳環境文化,倡導生態文明,調動全社會參與環保治理,維護羣眾的環境權益。三要突出環境綜合整治目標、對象、標準、要求的宣傳,使我們的整治目標人人皆知、户户皆曉,接受社會的監督。環保局要聯合新聞媒體對環境整治進行深層次跟蹤報道,對整治快、標準高、效果好的單位進行總結推廣,對行動不力、拒不整治的單位公開曝光。要廣泛發動全社會參與監督,在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營造人人關心環保、人人蔘與環保的濃厚氛圍,大打一場環境保護的人民戰爭。

五是要加強督查,嚴格獎懲。國務院《決定》明確提出,要將環境保護作為幹部獎懲的依據之一,並建立環境保護問責制度。各鄉鎮要堅持轄區環境質量行政首長負責制,積極按照任務目標及要求,將工作細化、量化、具體化,落實到人,並排出工作日程,一件一件抓落實。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政府將不定期派出督查組,深入到各鄉鎮督促檢查落實。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環保局要根據工作重點,分組包片,深入到各鄉鎮、各企業檢查督促;各鄉鎮要加大對轄區內的巡查力度,對違法行為做到早發現、早制止。監察部、國家環保總局 2 月 20 日聯合頒佈了《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劍鋒直指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環境保護各職能部門和企業中相關人員的環境違法違紀行為,我們就是要嚴格貫徹執行《暫行規定》,堅決查處和糾正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問題,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嚴肅查處,公開處理,決不允許違法分子逍遙法外。

同志們,讓人民羣眾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乾淨的水,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和生活,是我們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委、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政府已將環保指標納入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我們一定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真抓實幹,全面完成好各項環保工作任務,為實現“xx”良好開局,為全此文來源於中國範例經濟和社會又快又好地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標籤: 講話 環保 會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pwpel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