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讀書經驗交流會發言稿(精選3篇)

讀書經驗交流會發言稿(精選3篇)

讀書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讀書經驗交流會發言稿(精選3篇)

你們好!

古人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確,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獲得豐富的知識;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讀書,還能提高我們的閲讀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本好書就像一艘航船,引領我們從淺狹的港灣駛向生活無垠的海洋。優秀的書籍可以讓我們盡情歡笑,讓我們莊嚴思考,可以讓我們奮發圖強,讓我們勇於創造!在書的世界裏,可以領略廣闊的天地,欣賞壯麗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經,品詩詞歌賦;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長,眺望未來的瑰麗!

熱愛讀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民族歷來提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華上下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明,正是通過歷代優秀的不朽的書籍,才得以薪火相傳!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才得以源遠流長!

一個民族因讀書而興旺;一個國家因讀書而富強;一個人的一生因讀書而美麗。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周説過:“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發展離不開創新,要創新離不開學習,要學習離不開讀書。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面對洶湧而來的世界經濟知識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我們需要學習更多的新知識,需要練就更強的新本領。終身學習必將成為每個人的立世之本,否則,將會被社會所淘汰。故,讀書、學習、創新、發展就比任何時代都顯得更加重要和需要。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開卷有益!讓書籍,成為我們一生的朋友,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讀書中提高生活品位;在讀書中成長成才

我們實驗國小正努力以“書香”營造書畫的校園特色,打造“書香校園”文化。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快快行動,投身於火熱的讀書活動吧。在這萬物生長的季節,讓我們把讀書活動真正作為一次新的耕耘與播種,讓迷人的濃濃書香飄溢在我們的校園和家園,讓讀書生活,伴隨着我們成長的每個腳步,更加自信、充實地走向美好,走向未來

老師們、同學們,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作為實驗國小的一員,讓書籍成為我們的精神食糧,泛舟書海,親近書本,閲讀書本,為精神打底,為人生奠基;與好書為伍,與經典為友,享受讀書的快樂,譜寫詩意的人生,願我們的校園書香飄溢。最後,我要把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話送給大家,以此共勉。“閲讀,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閲讀,讓博學和睿智拯救我們!閲讀,讓歷史和時間記住我們!閲讀,讓吾國之精魂永世傳承!”

謝謝大家。

讀書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坐的各位同學,你和哈里波特飛天掃帚上遨遊過嗎?你和馬小跳一起打退過偷花賊嗎?你和泰迪熊一起吃過蜂蜜嗎?嘿嘿,不瞞你説,我都試過!在哪裏?嗨,當然在書裏咯!我還知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精忠報國的岳飛……是媽媽從小培養了我這個愛讀書的好習慣,記得小時候,我經常拿着媽媽的英語教課書讀,常常把書倒拿着讀,媽媽看見我那麼愛看書,就給我訂了《聰明娃娃》、《東方寶寶》等書,我再也沒有拿倒了,因為上面有許多娃娃,拿倒了,娃娃的頭就在下面,就不好看了。晚上,我讓媽媽讀《東方寶寶》書中的故事給我聽,慢慢地我也會講書中的故事給其他小朋友們聽。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讀書的層次與閲讀的方式也在提高,從《東方寶寶》雜誌到四大名著,從《格林童話》到高爾基的《童年》都裝進了我的腦袋。讀書多了,讓我受益非淺。公主童話讓我懂得了善良;閲讀訓練營讓我學會了怎樣閲讀。

記得,我五歲那年,至外婆家過年,大年三十,我和哥哥、姐姐搶着坐上席,接着,拿起筷子開始吃佳餚,還説説笑笑,而外公外婆他們還站着等大姨、爸爸、媽媽,因為我們的無知,被大人看成不懂禮貌的孩子,自從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使我明白了“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的意思,我再也不做像以前那樣的事了。而且,我現在在家中成了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在學校是一個懂禮貌的標兵,在社會也是一個懂禮貌的小公民。

小時候的我很愛惡作劇,有一次,趁爸爸睡着了,我給他編了一個小辮子,後來,爸爸給我買了《好習慣影響學生的一生》讓我讀,讀着讀着,我覺得很羞愧,認識我以前做得不對,之後,我改掉了做惡作劇的壞習慣,我的爸爸那可是看在眼裏,樂在心裏啊!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説的一點都不錯。以前,我最討厭寫作文,每次寫起作文我都頭疼,媽媽看了就給我買了《獲獎作文》,每天我都讀,還記一些好詞好句,漸漸地我愛上了作文,我寫得小作品,還經常被老師誇獎呢!

多讀書,讓我的生活充滿快樂!多讀書,讓我的寫作進步!多讀書,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多讀書,讓我的知識越來越豐富!閲讀即然有這麼多的好處,那麼,同學們,就讓我們一起來讀書吧。

讀書經驗交流會發言稿 篇3

在滾滾紅塵中,能夠坐下來喝一杯好茶,讀一本好書,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樂趣,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

我是七十年代出生的,讀中學時,喜歡看中國台灣作家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瓊瑤的言情小説也記不清看了多少本。

今天,詩歌是論斤來賣的,但上世紀80年代詩人還是很火的。汪國真,是一位很有名氣的詩人,至今還記得他的一些在今天來看很淺顯的詩句,比如《熱愛生命》。

文學理論有這樣一句名言,形象大於思維,就是説,讀者能感受到作者也沒有感受到的東東。

我想,只要是看過這部作品的人,一定喜歡,從中找到自己生活得剪影,而且一定有自己的收穫。

有個外國作家愛默生講過這樣一句話:“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凡是對你的心靈來説是真實的,對所有其他人也是真實的”。很欣賞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在這裏,我談三點讀書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啟示。

一、讀書要雜

書的雜表現在:政治經濟法律文化自然地理等。

語文老師,要讀歷史。有句話怎麼講的,文史不分家。

我曾經給~~級學生出題,考了明朝的歷史。

有學生説這是“最無語的語文”。

~~級上學期學的大部分都是明朝的文學。對於1644年我們要熟悉。

公元1644年,有三個皇帝。大明朝統治中國二百七十六年的最末一年;大清朝入主中原二百六十八年的第一年;大順朝建立的一年,也是滅亡的一年。這一年發生的事,決定了中國的歷史的走向。

要了解這段歷史,可以看《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1944年寫的,很好,我看了n遍。

我以為,史學和哲學對於語文老師,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缺一不可。我剛才提的《各自的朝聖路》就是很好看的哲學書哦。

“一切簡單而偉大的精神都是相通的,在那道路的盡頭,他們殊途而同歸。”――《各自的朝聖路》。

現在,大學裏曾流傳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周國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贏得了無數讀者的青睞,從他的文字中我們收穫智慧和超然。

二、讀書要品

品就是鑑賞。

百家講壇大家喜歡看,易中天教授品《三國》很火。有一個原因,學者用通俗的語言品讀為大眾找到了欣賞的方法,給了大眾文學評論的啟蒙。

《百家講壇》有一個叫孔慶東的老師,品讀金庸武俠《射鵰英雄傳》中的愛情,有很精闢的見解。金庸的確是寫愛情的高手。

英雄美人式:郭靖黃蓉我們不説了。

最有味的是天慘地絕的愛情――楊過、小龍女。

他們實在是一對天殘地缺的愛情:楊過少一隻臂膀,小龍女的第一次也稀裏糊塗地給了全真派弟子趙志平,能寫這樣的愛情需要多大的勇氣!

還有梅超風。與師兄私奔,用現在的話説是為了愛情放棄了學業,黃藥師,一個名師,一個博士導師不要了,在江湖上興風作浪。當他們再次回到桃花島時,陳玄風問她:你後悔麼?她説:你不後悔,我也不後悔。好一個痴情女子。

通過學者的品讀,我們不僅知道作品好,還知道好在哪兒。

其實,品讀也是在創造。

如:三個境界王國維,太經典了。巧妙借用詩句。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最後一個境界,是辛棄疾的詞,用一個超凡脱俗的女子來比喻自己不得志,也是人生的第三個境界。

三、讀書要思

思,就是思考,關照自己,聯繫實際。思考後,最好要寫點東西。

書對我們是有影響的:

中國有句話: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説的也是這個道理。您看,老的.看三國,豈不越發老奸巨猾,少年看多了,都喜歡古惑仔,陳浩南。

青歌賽的評委餘秋雨説:書海茫茫,字潮滾滾,紙頁喧囂,墨色迷濛,這是市場化、多元化的現代文化景觀,我們企盼了多年的,不要企盼來了卻手足無措,抱怨不迭。

有時候,我覺得,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此,我們讀書,我們要思考。以前,我和很多人一樣,讀魯迅的作品,知道了尼采就是個瘋子,梁實秋是個大壞蛋。後來才知道,我錯了。書讀多了,越發感覺無知。

有人把讀書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話的確有道理。

帕斯卡爾有句名言:人是會思想的蘆葦。人很脆弱,但思考讓我們偉大。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説:“讀書、獨立地思考書中的內容,是思想滔滔不絕的源泉。

最後,我想説的是,讀書後還要寫作,因為寫作讓我們的思考更趨於理性。

我曾經思考過一個問題:學生為什麼寫不好作文?

我以為,這是我們的國小出了問題。問題是感覺的缺位。崔健的一首歌可以更形象地就説明我們當下我們的生活狀態。

我光着膀子我迎着風雪,跑在那逃出醫院的道路上,別攔着我,我也不要衣裳,因為我的病就是沒有感覺”。

這是一個感覺缺乏的時代,這個世界花兒朵朵,嫁人就嫁富二代,寧肯在寶馬車上哭泣,也不願再自行車上微笑。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情逸致,對於一些人來説,早已蕩然無存。

我們國小語文教師有更多的責任去關注學生的感覺,我們要給孩子們心靈的底子,就是要讓美留在孩子心中。唯有如此,我們的教育才能像海子的詩歌所説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3momk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