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行政公文 >公報 >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大綱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大綱

XX年瀋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大綱

瀋陽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瀋陽調查隊

(XX年3月26日)

XX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全面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完成“五大任務”、實現“三大目標”,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項政策措施取得顯著成效,全市經濟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保持了社會和諧穩定。

一、經濟發展

經濟總量

初步核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359.2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7億元,增長7.3%;第二產業增加值2214.7億元,增長16.1%;第三產業增加值1947.6億元,增長12.6%。三次產業結構為4.5:50.8:44.7。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2%、56.8%和41.0%。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55816元,增長12.3%。

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20.2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469.6億元,增長15.5%。其中,醫療衞生支出增長67.7%,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增長43.8%,環境保護支出增長31.8%,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28.6%,教育支出增長12.9%,科學技術支出增長8.2%。

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95.5億元,比上年增長7.4%。其中,種植業產值146.3億元,林業產值7.4億元,畜牧業產值208.1億元,漁業產值17.5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6.2億元。

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64.8萬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0.9萬公頃。糧食總產量344.6萬噸;水果產量17.35萬噸,下降0.7%;蔬菜產量422.1萬噸,增長18.3%。完成造林面積3.63萬公頃,增長11%。肉類總產量79.7萬噸,增長11.5%,其中豬、牛、羊肉分別增長7%、43.6%和28.2%;禽蛋產量57.5萬噸,增長7.1%;牛奶產量37.1萬噸,增長15.1%。

全年農業機械總動力289.07萬千瓦,比上年增長4.6%。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9.7萬噸,地膜覆蓋面積5.4萬公頃。

現代農業發展。全市現代農業示範基地130個,其中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基地44個。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86個,其中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36個;年銷售額513.7億元,比上年增長25.6%。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909個。新增設施農業面積1.2萬公頃,累計達到9.1萬公頃;新增高效特色農業面積3萬公頃,累計達到18.9萬公頃。全市耕地全部通過環境質量檢測,無公害產地認證面積38.3萬公頃。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綠化中心村500個,累計達到1000個。建成395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4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到XX年末,“一村一業”專業鄉村發展到800個。

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單位產量

糧食總產量萬噸344.6

#水稻 萬噸 108.8

玉米 萬噸 219.6

小麥 萬噸 0.76

大豆 萬噸 4.7

油 料 萬噸 9.2

蔬 菜 萬噸 422.1

主要畜禽產品、水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單位產量

肉類總產量萬噸79.7

#豬牛羊肉萬噸53.8

牛奶產量萬噸37.1

禽蛋產量萬噸57.5

生豬出欄數萬頭478.6

牛出欄數萬頭80.3

羊出欄數萬只78.4

豬年末存欄數萬頭303.6

xx年末存欄數萬頭74.9

羊年末存欄數萬只66.3

水產品產量萬噸20.6

工業

鐵西裝備製造、東部汽車、航高基地三大聚集區建設加快推進,《鐵西裝備製造業聚集區產業發展規劃》獲國家批准,鐵西區入選新中國60大地標。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17.5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其中,重工業增加值1461.8億元,增長19.2%;輕工業增加值555.7億元,增長18.9%。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411.2億元,增長11.8%;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1189.6億元,增長21.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443.7億元,增長16.0%。機械裝備、汽車及零部件、醫藥化工、it產品、農副產品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航空航天器製造業等八大優勢產業實現增加值1620.7億元,增長20.4%。裝備製造業實現增加值967.4億元,增長18.6%,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8.0%。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3216.2億元,增長19.1%。工業出口產品交貨值240.4億元,下降17.4%。工業擁有市級以上名牌產品146種,其中國家級名優產品19種,省級名優產品91種。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税總額509.7億元,比上年增長23.4%;利潤總額315.6億元,增長24.6%。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73.25%,比上年提高35.98個百分點;工業產品產銷率98.2%,提高0.3個百分點。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單位產量 增長(%)

汽車 輛 48XX 50.0

#中華轎車輛124056 49.8

寶馬轎車輛44004 33.3

汽車發動機萬千瓦3011 20.9

金屬切削機牀台73355 -21.8

#數控機牀台18421 -11.7

採礦專用設備噸232346 2.7

水泥專用設備噸73695 1.5

鉛酸蓄電池萬千伏安時321 30.3

輸送機械噸175210 48.0

變壓器萬千伏安9488 15.7

彩色電視機萬台340 -14.6

化學原料藥噸32365 -22.2

輪胎外胎萬條344 -7.4

鋁材 噸 40596 -22.2

皮鞋 萬雙988-74.6

啤酒 千升8695985.3

液體乳 噸351058-14.9

軟飲料 萬噸38436.0

味精 噸 40318 6.2

建築業

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02.4億元,比上年增長17.1%。全市資質等級以上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665.1億元,增長26.3%;按建築業總產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17.6萬元/人,比上年提高33.7%。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76億元,比上年增長22.2%。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3434.3億元,增長20.8%;農村固定資產投資241.7億元,增長45.4%。從投資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613.3億元,增長16.3%;外商及港澳台經濟投資709.8億元,增長21.5%;民間投資2352.9億元,增長24.0%。從產業分佈看,第一產業投資110.9億元,增長77.1%;第二產業投資1389.6億元,增長23.4%,其中工業投資1352.2億元,增長22.4%;第三產業投資2175.5億元,增長19.5%。全年新增固定資產2350億元,增長35.0%。

全年計劃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1446.3億元,比上年增長18.8%,佔全社會完成投資的39.3%,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322.5億元,佔8.8%。地鐵工程完成投資32.5億元,特高壓輸變電生產基地一期、沈化集團50萬噸cpp、q400飛機大部件轉包等重點項目竣工投產,華晨金盃a級車工廠擴建、華晨寶馬f18新產品、歐直公司直升機及航空結構件基地等項目積極推進,世貿五里河、華潤萬象城等項目進展順利,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園、瀋陽國際展覽中心等項目開工,現代建築產業園建設全面啟動。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188.7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其中商品住宅投資802.1億元,增長10.0%,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67.5%。房屋施工面積6847.9萬平方米,增長17.1%;房屋竣工面積1293.5萬平方米,增長0.1%。全年商品房合同備案面積1396.16萬平方米,增長5.76%,其中商品住宅合同備案面積1222.96萬平方米,增長13.76%;商品房合同備案金額584.74億元,增長17.31%,其中商品住宅合同備案金額480.41億元,增長29.96%。

交通運輸、郵政和信息傳輸業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15164.3萬噸,比上年增長8.5%。其中,鐵路430.9萬噸,公路14728萬噸,民用航空5.4萬噸。全年旅客發送量27667.8萬人次,增長6.0%。其中,鐵路3982萬人次,公路23316萬人次,民用航空369.8萬人次。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70.6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7.1%。其中,載客汽車53.8萬輛,載貨汽車12.2萬輛。年末私人汽車保有量45.9萬輛,增長22.6%。

瀋陽與國際26個城市、國內49個城市(地區)通航。瀋陽機場航線達到132條,其中國際航線27條,國內航線105條。運輸飛機起降6.63萬架次,增長9.0%;機場旅客吞吐量750.1萬人次,增長10.2%。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36.9億元,比上年增長18.9%。其中,郵政業務總量7.4億元,電信業務總量229.5億元。年末固定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39.3萬門。城鄉固定電話用户336.6萬户,其中住宅電話用户218.4萬户。移動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081萬户,新增269.7萬户;移動電話用户747.05萬户,新增234.5萬户。國際互聯網絡登記註冊用户128.3萬户,增長19.1%,其中寬帶接入用户123萬户,增長19.4%。固定電話普及率47部/百人,移動電話普及率104.3部/百人。

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78.6億元,比上年增長18.1%。按商品用途分,吃的商品零售額621.7億元,增長18.2%;穿的商品零售額398億元,增長17.6%;用的商品零售額758.9億元,增長18.3%。按地區分,市的零售額1658.3億元,增長18.1%;縣及縣以下零售額120.3億元,增長18.2%。

限額以上貿易企業實現零售額707億元,增長8.9%。其中,中西藥品類零售額62.6億元,增長24.6%;汽車類零售額199億元,增長17.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50.3億元,增長16.0%;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114.8億元,增長15.0%。

全市處於營業狀態的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綜合超市、專業店和專賣店90家,其中10000平方米以上超市31家。連鎖店鋪達5800餘個。全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67個,交易額1102億元。

對外開放

全年進出口總額65.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7.7%。其中,進口總額30.5億美元,增長1.4%;出口總額35.2億美元,下降14.3%。出口商品供貨值199.1億元,下降19.0%。

全年新籤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710個,合同外資額120.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54.1億美元,增長2.3%。全年新籤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合同金額10.8億美元,下降1.1%;實現營業額6.1億美元,增長8.1%;外派人員1.3萬人次。

旅遊業

完善城市旅遊服務功能。建設瀋陽景區旅遊導示系統,編制完成《瀋陽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瀋陽經濟區(虎躍)集散中心掛牌營業,新推出瀋陽七大精品、十大特色旅遊線路,重新整合瀋陽經濟區96條旅遊線路;實施瀋陽農業旅遊提升計劃,紅色旅遊、工業旅遊全面發展。成功舉辦瀋陽國際冰雪節、旅遊節。XX年全市旅行社182家,星級飯店108家,國家a級旅遊景區33家,國家工農業旅遊示範點11家。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5339.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5%。其中,接待國內旅遊者5290萬人次,增長2.5%;接待入境旅遊者49.6萬人次,增長4.0%。實現旅遊總收入453億元,增長10.4%。其中,國內旅遊收入428億元,增長10.5%;旅遊外匯收入3.7億美元,增長12.1%。

金融、保險業

金融要素市場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國第一個金融外包服務中心在沈揭牌,瀋陽國際投融資交易服務中心正式運營,瀋陽市成為“中國金融生態城市”,法庫縣成為“全國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試點縣”,瀋陽聯合產權交易所獲得金融企業省級國有產權交易機構資格。XX年末,全市銀行機構營業網點1100餘個。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6809.8億元,比年初增長22.4%,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011.3億元,增長19.0%;本外幣貸款餘額5170.9億元,比年初增長30.4%。銀行現金收入10155.3億元,現金支出9862.7億元,收支相抵,貨幣回籠292.6億元,比上年增長5.1%。

全市證券營業部72個。全年證券交易額12825.1億元,比上年增長58.5%。其中,股票交易額11702.6億元,增長70.4%;基金交易額94.9億元,增長38.5%。

全市保險機構及網點260餘家。全年實現保費收入111.1億元,比上年增長28.3%。其中,國內財產險保費收入27.8億元,增長8.1%;人身險保費收入82.1億元,增長35.5%。支付各類保險賠款總額40億元,增長26.0%。其中,國內財產險賠款金額16.5億元,增長12.7%;人身險賠付金額22.7億元,增長33.5%。

價格指數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99.9。其中,服務項目價格指數99.2,消費品價格指數100.1。分類別看,食品類指數103.4,煙酒及用品類指數101.1,衣着類指數91.5,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指數102.1,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指數102.4,交通和通信類指數95.0,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指數98.5,居住類指數99.0。

房屋銷售價格指數101.5,其中,新建住宅銷售價格指數102.6;二手房住宅銷售價格指數99.0。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98.7,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總指數93.5。

非公有制經濟

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2840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7.2%,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18.3%,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2.7%。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94.4億元,增長2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78.3億元,增長30.0%;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80.3億元,增長19.7%。

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實現生產總值1743.1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7.5%,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20.8%;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0.6%。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93.5億元,增長23.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64.1億元,增長25.4%;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97.4億元,增長16.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8.3億元,增長18.1%;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4.5億美元,下降17.7%。

二、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城市建設

XX年城建投資360.4億元,比上年增長26.5%。地鐵1號線全線實現洞通、軌通,鐵西廣場以西實現車通;2號線土建工程完成60%,8個車站完成主體工程。沈康高速公路二期、遼新高速、機場高速改擴建工程完工,完成南湖橋、滂江橋等38座危舊橋樑改造。沈北客運站、五愛客運樞紐竣工。奧體中心網球館、游泳館竣工並投入使用。實施棄管房維修工程,改造256個老舊小區、149條街巷路。

城市公共交通網絡體系不斷完善。公交運營線路199條,其中新開、調整城市公交線路30條;公交運營線路長度達到3677公里。年內新增、更新公交車輛522輛,公交標準運營車輛6242標台,比上年增長1.5%。全年公共交通客運總量達到11.6億人次,增長4.5%。年末全市出租汽車20642輛,其中市區17357輛。

年末市區鋪裝道路總長度2833公里,總面積5261萬平方米。排水管道長度3850公里,路燈21萬盞,永久性橋樑273座。全年新增供水管網25公里,供水管道總長度2821公里,供水量6.94億立方米,綜合日供水量196.1萬噸。供熱面積2.1億平方米,其中新增地源熱泵應用面積1625.8萬平方米,累計應用面積5085萬平方米。天然氣供氣管道總長度2575公里,燃氣人口達到424萬人。

全年植樹1205萬株,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1.83%,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77平方米。

環境保護

關停各類污染企業20家,建成22座遼河流域污水處理廠、30個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城市污水處理率提高到85%;3個垃圾填埋場和20個垃圾轉運站投入使用。金山熱電、沈西熱電“上大壓小”項目開工建設,全面完成瀋海熱電廠脱硫工程,新北熱電、皇姑熱電等6家熱電企業脱硫工程全面展開,78台35噸以上燃煤鍋爐脱硫工程投入使用。年度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328天。機動車尾氣達標率達到90.3%,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繼續保持100%,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率100%,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100%。

啟動全國環境建設樣板城創建工作,瀋陽市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列為全國唯一生態城示範項目。東陵區通過國家生態區驗收,沈北新區、棋盤山開發區通過國家生態區技術核查,和平區成為全省第一個生態城區,30個鄉鎮通過國家環境優美鄉鎮驗收。

三、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全年承擔國家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973等計劃立項245項。舉辦重大科技活動30項。中科儀羅茨幹泵等20個項目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瀋陽ic裝備產業基地成為國家集成電路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輝山農業科技園晉升為國家級科技園區。瀋陽市成為“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XX年,全市擁有市及市以上獨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107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6個,其中國家級14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166個,其中國家級10個。全年市以上登記認定的科技成果312項,其中應用技術成果281項。應用技術成果中,達到國際水平139項(國際領先35項,國際先進104項);達到國內水平136項(國內領先93項,國內先進43項)。軟科學成果及基礎理論成果31項。各類技貿機構技術貿易成交額67.47億元。專利申請7708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2920件;專利授權3637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802件。

教育

完成10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累計已建成104所,覆蓋了90%的鄉鎮。完成100所城鄉幼兒園改建和449所學校、4506個班級的“班班通”建設,職業學校開始邁上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新徵程。到XX年末,全市普通高等院校40所(含獨立學院9所)。招收本、專科學生9.8萬人,在校生34.2萬人,本、專科畢業生8.3萬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招收研究生1.32萬人,在校研究生3.5萬人,畢業研究生1.04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7.5%。普通中學334所,在校生31.6萬人;普通中專41所,在校生7.1萬人;職業高中52所,在校生3.2萬人;技工學校37所,在校生1.96萬人。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9.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2%。國小校482所,在校生34.3萬人。國小學齡人口入學率100%。全市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90%。

文化

舉辦第七屆瀋陽藝術節。評劇《我那呼蘭河》連續奪得三項國家級賽事的金獎第一名;承辦第九屆全國“桃李杯”舞蹈大賽。雜技演藝集團被評為XX-XX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企業。全年開展基層文化活動2.33萬次,參加羣眾達1500萬人次。承辦了全國少年兒童校園劇大賽和遼寧省首屆農民藝術節等重大羣文活動。建立圖書流動站點278個。成功舉辦了第三屆東北文博會,共吸引境內外800餘家文化機構參展,簽約額達330億元。

衞生

進一步完善公共衞生服務體系,新建和改擴建35所鄉鎮衞生院、15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完成72所鄉鎮衞生院標準化建設。到XX年末,全市衞生機構1771個(不含村級衞生組織)。其中,醫院179個;衞生院122個;社區衞生服務機構394個,其中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03個、社區衞生服務站29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0個;婦幼衞生保健機構15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25個;衞生監督所14個。年末實有病牀37528張,各類衞生技術人員49699人,其中執業醫師18615人,執業助理醫師1688人,註冊護士19655人。

體育

成功舉辦XX世界女子9球世錦賽,成為我國第一個主辦世界女子9球錦標賽的城市。瀋陽體育健兒在第十二屆全運會上為遼寧體育代表團奪得12.5枚金牌、15枚銀牌、10枚銅牌,居全省前列。大力實施“健身促和諧工程”。成功舉辦了瀋陽市第十二屆運動會。為全市500個村屯配置了籃球架和乒乓球枱,更新107套健身路徑器材。新建國民體質監測分站11個、配置監測器材11套。到XX年末,全市體育人口達375萬人。加強體育彩票的管理和服務,全年完成體育彩票銷售額4.76億元。

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

全市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279.5萬人,其中職工189.1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12萬人和7.6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07.5萬人,增加32.9萬人;失業保險123.5萬人,減少2.2萬人;工傷保險163.2萬人,增加10.4萬人;生育保險226.3萬人,增加51.3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38.5萬人,參合率99.3%,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150元。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和大學生參加居民醫保,實施農民工醫療工傷綜合保險。

全市7.1萬户、13.4萬人享受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累計發放保障金2.98億元;4.7萬户、9.6萬人享受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累計發放保障金7927萬元。6945户、1.6萬人享受了城市低保邊緣户救助;3605户、8383人享受了農村低保邊緣户救助。對城鄉低保户、農村五保户發放臨時物價補貼。城市醫療救助0.99萬人次,累計救助金額138萬元;農村醫療救助6.5萬人次,累計救助金額2640萬元。

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每月1095元,比上年提高132元。失業保險金人均支出標準為每月506元,提高34元。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市區和開發區700元,三縣一市600元。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三縣一市每人每月280元,其他區每人每月340元,均比上年提高4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三縣一市每人每年1600元,其他區每人每年2100元,均比上年提高300元。

完善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5箇中心城區示範性區域養老中心,新建和改擴建12所農村區域性中心養老院,新建100個示範性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站、10個街道陽光之家,為45萬老年人發放乘車優惠卡,為全市2.3萬户空巢特困老人免費安裝應急呼叫系統。到XX年末,全市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機構158個,牀位18634張,收養各類人員23133人。

全年福利彩票銷售突破11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4億元,全年共募集慈善資金1505萬元。

四、人民生活

人口

根據人口抽樣調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86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3%。全市户籍人口716.5萬人,增長0.4%。户籍人口中,市區人口512.2萬人,縣(市)人口204.3萬人;農業人口252.1萬人,非農業人口464.1萬人。人口出生率7.30%。,比上年下降0.4個千分點,出生人口性別比108.2;人口死亡率7.13%。,下降1.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0.17%。。計劃生育率99.07%。

就業

全市城鎮單位從業人員105.2萬人,比上年增長0.8%。在崗職工99.7萬人,增長1.0%。其中,國有經濟單位57.2萬人,減少0.1萬人;集體經濟單位5.8萬人,減少0.5萬人;其他經濟單位36.7萬人,增加1.6萬人。在崗職工產業分佈,第一產業0.7萬人,增加24.4%;第二產業40萬人,增加0.3%;第三產業58.9萬人,增加1.2%。年末離崗職工11.8萬人,減少3.2萬人。

全年實現實名制就業25.05萬人。10萬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建設24個創業基地,扶持創業帶頭人2581人,16222人帶動就業。安置就業困難人員393人,援助就業困難羣體就業3.4萬人,普惠制就業培訓12.8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6.6萬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6938萬元。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7.7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14%。

居民收支

XX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0元,增長9.1%;人均消費支出16447.79元,增長12.1%。農民人均純收入8752.87元,增長9.0%;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807.73元,增長7.0%。

居住水平

城鎮住宅建設投資810.7億元,比上年增長9.7%;新建成住宅1099.9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1075.7萬平方米。全年新建經濟適用房91萬平方米,完成2250户農村貧困户危房改造任務。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30.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9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26.9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63平方米。

注: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部分數據因四捨五入的原因,存在着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4、縣域經濟統計口徑為甦家屯區、東陵區、沈北新區、于洪區、遼中縣、康平縣、法庫縣、新民市。

5、商品房合同備案相關指標由市房產局提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gzheng/gongbao/gvxv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