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精選13篇)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精選13篇)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 篇1

《經典誦讀》是我們學生必背的,可對於我們來説只是死記硬背,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義,這兩天我看了一個節目《國學小名士》,讓我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精選13篇)

國學小名士電視誦讀大賽以“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為主題,讓青少年通過對國學經典的誦讀,把傳統經典中的正能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經典誦讀》是我們必須牢記的國學文化,所謂經典是指傳統的,對後人影響深遠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詞句,警示的格言,都給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識的拓展。對傳統經典做到耳熟能詳,無疑是讓我們享用傳統文化精華的精神盛宴。

當我看到那些選手們激情洋溢的演講,我的內心倍受鼓舞,他們就是我的榜樣,我要努力學習。我要多看書讀報,來豐富我的知識。看完後我有了深刻的領悟:應未雨綢繆――我無論做何事都要先做好充分的準備。經典誦讀是對廣大中國小生進行愛國和民族傳統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揚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魅力的法寶。經典誦讀中所含的國學文化須牢記。

這個節目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 我希望讓我們這五千年悠久的燦爛文化發揚到全世界,讓世界關注中國文化,因為她就是民族傳統與民族 精神的化身。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 篇2

由於沒有從一開始看《國學小名士·青少年經典誦讀大賽》,我便從網上搜找出來了,便開始看了起來。

首先是主持人宋磊介紹蒞臨本次大賽的幾位重量級評審——石玲、劉悦坦、魏新、楊波、董姝。緊接着,選手們個個登場:一號選手王夢憶、二號選手孫榮憶、三號選手任家豪、四號選手周子靖、五號選手於皓凡。他們的介紹各不相同,都富有詩意。而且,他們的形象也是彬彬有禮、不拘小節。

進行第一輪比賽:我愛記詩詞。規則為:根據大屏幕顯示的關鍵詞,選手依次背誦包含關鍵詞的古典詩詞、名句。每次答題限時五秒,答錯即出局,依照出局順序,5位選手分別得到5分、10分、15分、20分、25分,本環節共兩回合。關鍵詞為“風雨”,選手們滾瓜爛熟、倒背如流的好記性呈現在我眼前。可不幸出現了,一號選手王夢億因重複了而沒有及時作答,Out。緊接着,三號選手任家豪也因為這個原因Out。剩下的3位選手出拼搏着。然而,五號選手暫時想不出來,也被out。只剩下2位選手了,二號選手差一點沒有答上,但還是作答了,但4號選手重複作答,out了。第一輪堅持到最後的是——二號選手孫榮憶!

之後,石玲老師給五位選手解釋了“風雨”的意思,評委董姝非常欣賞二號選手,因為她在差一點點就被Out的時刻中回答了,她的心理素質不是一般的好。

下一組關鍵詞:江湖。先Out的是三號選手任家豪,然後是一號選手王夢憶out,再然後是五號選手out,又剩下兩個人了。最後,四號選手失敗,二號選手獲勝。

第二輪:名家對對碰。

一號選手開始作答,然後答對了。接着,三號選手也答對了,可是五號選手卻不幸的out了,四、二號選手也不幸out。

第三輪:美德大考驗。

“漢寶”哥哥介紹完之後,五名小選手與導演一塊吃飯,在這個房間裏有不少“眼線”,究竟哪個小選手會禮讓出自己的那一份食物呢?

考研開始,還沒入座,周子靖、孫榮憶就表現出互相謙讓的舉動。然後,於皓凡子大家都坐定以後,主動給每一個同學倒上一杯水。大蝦端上來後,王夢憶發現只有五隻大蝦,而有六個人。周子靖與孫榮憶相後謙讓,之後大家都開始謙讓了。之後,開始分雞蛋,五個人開始謙讓,侯磊導演表揚了他們。吃飯結束後,每個人的碗裏都有剩菜。最終,大家總結了一下今天的表現,自己要努力去改正缺點。

《國學小名士》給了我很多道理,比如我們要節約糧食、要注意餐桌上的禮儀、懂得謙讓......而且,我們要多記一些古詩詞、名言名句等等,要遵守着中華傳統美德,不能只説,要去做,繼承着中華的傳統美德,做一個美德好少年!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 篇3

中國是文明古國,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像璀璨的顆顆繁星,令人耐人尋味。它們又是煞麗、無窮無盡的瑰麗財富,是我們的良師益友,領我們開啟國學的道路。

觀看《國學小名士》時,我不禁佩服起詩句語言的鬼斧神工,更佩服寥寥詩句所散發的青草般的細膩芳香,選手們機警應對、學富五車的才藝更令我歎為觀止。

第一輪是説“國”與“家”。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與地球。我們只有事事關注我們的國家,把握住未來,學好每一堂課,未來才會發出光芒。

第二輪講述的是“親”與“情”,我國絕大多數的詩歌賦詞都是抒情用事,它們使我們的情感流程得到了昇華,進步。陶冶了我們對親情的情操,更把它們表達的淋漓盡致。如同“妙筆生花”。

看完後,我對國學誦讀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懂了它的真諦。這個節目讓我更想了解中國燦爛的文化,而且讓我陷入了沉思:中國有無數的唐詩宋詞,它們都是我國綺麗的瑰寶,引領我們去薰陶、認識。只有不斷的閲讀與積累,探索文化結晶,才能成為真正的“國學小名士”!

中國人一向是勤奮好學,智慧源於勤奮,偉大出自平凡。我們應努力拼搏、完善自我,勤奮向上,以新的姿態迎接每一次的挑戰,爭取開放出最絢爛的花朵,搖曳在羣山之中。

我們尚還年輕,初生牛犢不怕虎,朝氣蓬勃的我們像金光閃閃的太陽,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精力。我們應該把美好的花樣年華好好地利用起來,學習我國的傳統文化,豐富自己的人生觀,讓這條道路源源不斷地流傳下去。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棟樑,時代的接力棒要靠我們相傳,學習經典文學塑造文明社會,為未來的良好基礎做好鋪墊。

在以後漫漫的求學之路上,我們應當把中華美德的精髓傳承下去。積累更多的古代知識,豐富自己的內涵修養,讓我們與文學詩詞為友,暢遊古詩天地。用自己的知識點綴祖國的萬里大花園,以高標準、高素質的目標要求自己,領略中華藴含的文化奧祕!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 篇4

頓挫抑揚的詩韻,優美又帶有靈性的詩句,悠久而又璀璨的國學文化。這是讓我們後人為之感歎,欽佩不已。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詩分別出現了兩個重要的字——日,月。國學文化博大精深,裏面記載了許多關於日和月的詩句和詞。古人們總是借皎皎月光來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關於月亮的詩句總是透着悲傷,淒涼的情感。

我很喜歡描寫月亮的詩句,因為這樣的詩句會讓我身臨其境,去體會作者的心情。

《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增長了許多見識,還真正理解了古詩中的詩句所表現的意境。

其中有一項環節是“美德大考驗”,我很喜歡,在我的理解中,即使沒有文化,也要有正能量。知識量再大也不能温暖人心,可是,正能量多起來卻可以把冷卻的心温暖的融化掉,這是一種多麼神奇的力量啊!

在“美德大考驗”裏,有些選手沒有通過“美德大考驗”,卻靠自己真心的懺悔和積累的國學知識, 以及口齒清晰的表達能力贏得了老師們的心。可有一些選手通過了“美德大考驗”卻因為表達能力不好,而且又沒有使用一些國學知識,這個問題讓評委老師們起了爭議。

我感覺不管怎樣,只要做好自己,認真回答問題,保持自然狀態就好,就像我們平常考試一樣。

以後,我們一定要做一個美德好少年,學習國學中的知識,弘揚國學璀璨耀眼的文化。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 篇5

涼風吹起書頁,在清風吹拂中我想起了高爾基的説過的一句話:“走正直誠信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這句令人深省的名言,剛好與那一期《國學小名士》的考驗主題相吻合。

在“美德大考驗”的環節中,四位選手依次進入一個密閉的房間裏進行考試。在房間裏與欄目組提前準備好的“托兒”一起考試。在考試期間,監考老師在兩位考生不經意間離開房間,以此來考驗選手們的誠信度。第一位選手在“托兒”窺探答案時將試卷輕輕向“托兒”的方向挪了挪,“托兒”便輕而易舉地抄到了答案;第二位選手是我最欽佩的一個,不論那個“托兒”怎樣軟磨硬泡,他紋絲不動,依舊專心致志的答着題目,絲毫不受外界的干擾;第三位選手在“托兒”的“糖衣攻擊”下居然在考試前因為膽小而離開了考場,這樣無法做出評判;第四位選手是最值得批評的一位,在考試期間她不但沒有認真答題,還與那個“托兒”有説有笑的商量起了答案,完全忽略了考試期間應該遵守的規矩和紀律。這四位選手都是在普普通通的考場上做出了不經意的動作,他們之所以不經意,是因為早已形成了習慣,可是他們之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呢?難道不是因為誠信的問題嗎?

説到了誠信,我不得不提起一件我不想面對的事情——那天我在翻閲國小時的作文集,偶然看見了我“寫”的那篇文章,這使我的思緒飄到了六年級的時候:臨近國小畢業前夕,大家都在緊張的準備畢業考試,我也是這樣。可是在這個時候,老師説讓我們每個人寫一篇自己最拿手的文章,選出好的來發表在作文集上面。當時我心想:學習時間這麼緊張,哪裏有空寫這麼一篇沒有太大作用的文章呢?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抄一篇算了,這樣既節省了學習時間,又能夠在國小的歷史上留下光輝而有燦爛的一頁!我就按照這個方法做了,果然不出我所料,作文真的刊登在了作文集上面,我歡呼雀躍,身邊的同學們都在讚揚我的文采好,我心裏頓時洋溢着滿滿的幸福和滿足感,這就是我想要的啊!升入國中後的一天,有一個朋友突然對我説:“我好像在一本會考滿分作文上面看到了你作文集上的那一篇文章,你不會是抄的吧?”我不假思索的回答:“怎麼會呢?”我當時好像真的把那篇文章當成了自己筆下的成果。可是過去了很久以後,我一想:這本來就不是我的啊!我為什麼要拿本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得來的讚美而去滿足呢?這件事令我後悔了許久,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做過這種事情。

由《國學小名士》的考試中引到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去,考試互相傳送答案在同學們看來似乎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有一次考試,我的後桌與離他很遠的一個同學傳紙條,只見那個紙團在空中劃過了一個“優美”的拋物線到達了那個需求者的手中,當那個同學欣喜地抄着答案的時候,他是否還記的誠信是什麼呢?

因為誠信而鬧出的問題有很多:“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為了博取妃子褒姒的一笑而戲弄了諸侯,最後導致了西周的滅亡;小時候聽過的童話《狼來了》中的小孩因為撒謊而致使自己的小羊被吃掉了……

而講誠信的人也有很多:北京的一家彩票店中,有一位彩民中了533萬的大獎,店主在第一時間給這位彩民撥打電話,並把中獎彩票親手交給了彩民;還有商鞅的“立木為信” ……這不都是一些充滿“正能量”的人嗎?

誠信,“言”和“成”組成了“誠”,言行一致、表裏如一,承諾的事情就得完成,這是一種做人的基本。“人”和“言”組成了“信”,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也是對他人、對自己、對社會的一種心靈依賴。誠信,是做人的一種閃光品質,它是做人的根本,能夠使你傲骨永存!誠信使人們升起心中的太陽,可以照亮自己,也能温暖他人!

天使用誠信作為繃帶,醫好了飛翔的翅膀。我知道,撒旦的謊言如果被揭穿,他的魔杖會失靈。誠信不可拋,它是法寶!

身披一襲燦爛,心繫一份執着,帶着誠信上路,將踏出一路風光!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 篇6

一粒種子,叫做國學經典,把它播撒在心中,讓經典誦讀永駐心間;有一條潺潺的溪流,叫做中華美德,讓它滋潤、澆灌着心田,讓中華美德伴隨身邊;有一盞燈,叫做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提着它走過漫漫人生,讓知識在現實中靈活運用,給予你莫大的力量!

誦讀經典

詩人杜甫曾説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樑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中説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蕭掄謂説過:“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這些詩句就足以證明讀書的重要性,經典誦讀巨大的影響力!

《國學小名士》中的每一位同學,都能夠熟讀、熟背很多的古詩詞,朗朗上口、滔滔不絕,這種境界讓我心中震撼無比,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是呀,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孕育了底藴深厚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經典詩文,鑄就了經久不衰的藝術瑰寶,猶如夏日的漫天繁星,閃爍着奪目的光彩;宛若春日的遍野鮮花,散發着馥郁的芬芳。到剛勁端莊的方塊字裏,感受《水滸》《三國》的英雄豪氣;到如歌如畫的唐詩宋詞中,領略楓橋的鐘聲,大漠的孤煙;在外婆的歌謠裏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女媧、大禹的故事縈繞耳畔。那一曲曲動人心絃的詩詞,會給予我們美好的藝術享受;那一篇篇膾炙人口的經典佳作,給予我們無限的知識,會讓我們受益終生。

今後,我要向《國學小名士》中的同學學習,廣泛誦讀經典,牢記於心,我要誦讀國學經典,走進古詩詞的世界裏,去感受詩人樸質、真切的情思; 徜徉古詩詞的長河中,去感受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讓經典誦讀永駐心間!

傳承美德

中華美德到底是什麼?這個疑惑一直縈繞在我的心中。觀看了《國學小名士》之後,我心中終於有了答案。

古語有云:“羊知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就是中華之美德——它陶冶人的愛國情操,樹立愛國愛民的遠大志向;它讓人孝順父母,對其充滿孝心;它讓人仗義疏財,儘自己的全力幫助別人,不圖任何回報……而對於我們青少年,中華美德並沒有多大,它只是生活中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事。生活中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表情,都可以衡量出一個人的修養、品德。

從小生活在獨生子女的家庭中,進屋要先敲門、吃飯要禮讓、要儘量向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等等的優良美德我都沒有養成,我不禁感到深深的愧疚!

從現在起,我要改掉壞習慣,力爭做一箇中華美德的傳承者!今天,中華美德的接力棒已經交到我們的手中,將由我們焊接,要靠我們傳承,我定要譜寫中華更璀璨的詩篇! 讓中華美德伴隨身邊,伴我成長!

知行合一 學以致用

俗話説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學而不思則罔 死而不學則殆”;“業精於勤荒於嬉 行成於思毀於隨”。學會知識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在生活中靈活運用,舉一反三,努力實踐。

人生猶如那一望無際的大海上的一葉扁舟,而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道理就好比那揚起的風帆,幫助你繼續探索、繼續前行;人生彷彿那長長的道路,坑坑窪窪,坎坎坷坷,崎嶇不平,而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道理就好似那導航的明燈,為你指明人生的正軌;人生彷彿一片茂盛的大花園,而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的道理就宛如那綻放的鮮花、翠色慾滴的小草、高大挺拔的大樹,零零星星地點綴着花園,但卻散發出無窮的魅力和光彩!

為此,我有了新的打算和計劃:每次學習了新的知識後,要多練習,做到舉一反三、靈學活用、紮紮實實,在學習生活中穩紮穩打,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讓知識在現實中靈活運用,讓我受益匪淺,給予我莫大的力量!

我堅信:只要朝着正確的方向奔跑,便永遠不會迷失方向,反而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成長為一名知識豐富、道德高尚、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學生!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 篇7

老師今天佈置作業,讓我們回去看山東少兒頻道的《經典誦讀大賽》,今天晚上,我回家看了,看完之後,我有許多感想。

晚上九點五分,比賽如期開始了,我仔仔細細的看,這是一個對於少年兒童積累詩詞的比賽。主持人先讓選手們上場,上場之後,主持人宣佈比賽分三局,第一局是根據大屏幕所給的重點字詞答詩,必須在五秒鐘之內説出來自己的答案,不然的話就取消這一輪的機會了。第二輪會出來一些小朋友扮演的詩人,小朋友會出題給選手們做,有10分的,20分的,30分的,選手自己選題,還是五秒鐘之內,打錯加分,打錯減分。第三輪是讓選手們到幼兒園去教小朋友背古詩,成功或者不成功,不加分不減分。

我的感想:古詩是我們中國的文化,我們要把它學好,看,小選手們可以急中生智,輪到自己是毫不緊張,不假思索就説出來了,我們卻總是學了就忘了,記不住太長時間,一箇中國人,就應該把自己國家的古文化學到最深點,學到最深處,還有我們要學習選手們的驚人毅力,他們在台下肯定也沒少吃苦頭,俗話不是説嗎“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憑着驚人的毅力和自己的頭腦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加聰明。

這個節目還能讓我們對古詩詞更加的瞭解,知道更多的知識,懂得更多的道理,這個節目對我們青少年兒童是有益的,這是一個能讓我們學習的好節目,我非常喜歡看這個節目,我以後一定要繼續關注它。

希望今後會有更多類似的節目,更好地提高同學們的誦讀能力,報中國的誦讀經典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深有感觸。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 篇8

歷史是美好的,歷史是偉大的,知識好比是大海,學習就是一面小小的帆船,而歷史,就是船上的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國學小名士》充分的讓學生們展現了自己的歷史才華,更讓我們,對歷史有了一份瞭解。

看完《國學小名士》總決賽後,我深有感觸,“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這短短十六字的口號讓我們對國學更有了一份新的認識,來自中國各地的選手們躍躍欲試,經過一輪輪的選拔,選出了十二位能書善畫的小名士,來參加最後的總決賽。比賽中,大家不相上下,比賽結束,大家互相照顧,這才是一種最美的人品,一份最好的美德。

第一輪,我愛記詩詞,根據大屏幕上出現關鍵字,背誦帶有這些字的古文詩詞,大家不相上下,比賽越來越激烈,一連過了好幾十輪,仍未分出勝負,我真為大家的詩詞儲備量感到震驚,隨着比賽的輪數越來越多,選手重複頻出,我不禁為他們捏了一把汗,總算,比賽結束了,剩餘的六位同學繼續參加下一輪比賽,我的心平靜了下來,想想那些哥哥姐姐對國學的喜愛和認真,我不禁暗暗佩服起他們來。

到了第二輪,賽場上越來越緊張,第二輪的比賽是舞文弄墨,比賽中選手根據提示答題,知道答案便可按下答題器,獲得答題機會的選手,即可用毛筆寫下答案。在這一關中,大家認真聽題、看題,個個都躍躍欲試,用毛筆寫字時,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第二關過後,場上只剩下四位小名士,在場的觀眾和我都緊張起來。

第三輪是棋逢對手,這個環節每兩人一組,兩人通過答題,與下五子棋相結合,直到五顆五子棋兩連成一條直線,則贏。場上,大家淡定的答題,一點兒也不焦躁,沉着冷靜,而我倒替選手緊張起來,這一輪比賽終於結束了,場上只剩下劉康寧、謝奕晨兩位選手準備進入冠軍爭奪戰,我真替她們高興。

總算到了冠軍爭奪戰:楹聯對決。本關中,根據所提供的上聯,兩位選手分別對出下聯,三局兩勝者即為冠軍。選手們躍躍欲試,更是這輪比拼,讓我知道了寫對聯的很多習俗,比如説要對仗,還有上聯的最後一個字往往都是仄聲,所以,下聯就必須是平聲,經過這一輪的緊張對決,最後劉康寧奪冠。

小時候,詩詞是我們最不願意接受的東西,國學更是我們不懂的的東西,但是現在,我們可以自豪的説出:“我們愛詩詞!我們愛國學!因為它們,是祖國的精華!”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 篇9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視類經典誦讀大賽——《國學小名士》,這個比賽從17市挑選出20個優秀選手,他們不僅不僅在國學上苦苦學習,還參加、組織過許多公益活動,他們當中,有人獲得了20__年感動淄博年度人物,有人曾經去過敬老院去幫助老人,當然,還有很多很多……

這個比賽分三個環節,第一個是我愛記詩詞,對弈中華古詩詞。在題中,會指定1-2個字,要打出哈有這個字的詩詞。選手們個個倒背如流。就像是有準備一樣。

第二個環節是名家對對碰,有身着古裝的小朋友出題,提問了一些古代的成語和嘗試,選手們對答如流,有些我好歹能答出幾個,有些我完全不知道。

第三個環節是美德大考驗,這是比賽的重要環節,這就可以真實的顯示出選手平常是不是可以真正做到與人為善。有些,我有的時候還可以,而有些我確是做不到。

最終,濰坊選手劉康寧成功奪冠,他的國學知識,和他的中國傳統美德值得我們敬佩。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 篇10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這正是《國學小名士》的口號,當然,也是作為中華兒女需要做到的。

就在這幾天,我觀看了齊魯少兒頻道《國學小名士》這個節目,也正是這個節目使我受益匪淺。且不説複賽怎麼怎麼,就看總決賽場上的選手知識是多麼的淵博、思維是多麼的敏捷、反應時多麼的靈敏,就憑這一點,我們就應該向他們學習。

還有就是總決賽第一個環節的第一題:用帶有家、國的詩詞來回答。這是我想到了一幅對聯,上聯:風聲雨聲讀書聲 聲聲入耳; 下聯:家事國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只有我們不斷地去關注自己的國家,少年強才國強,我覺得這才恰恰是舉辦這個《國學小名士》這種比賽的意義所在。因此呢,這兩個字在中國詩詞當中可以講,無窮無盡的在表達着。

再就是第二題:用帶有親、情的詩詞來回答。那麼我覺得這詩詞中的親情在我們流傳的過程中,起了一種給我們民族世世代代感情教育的作用,它使我們的情感受到了陶冶、得到了昇華。再看最後,在十二位“國學精英”中,總冠軍誕生了!她,就是劉康寧!

通過觀看,千古美文的神韻,華夏禮儀的儒雅,彷彿在這次比賽中悠然再現。在朗朗的誦讀聲中,不僅讓我瞭解了歷史、體味了人生、豐富了知識,更主要的是讓我喜歡上了傳統文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更懂得了如何來做一個新時代的美德少年!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 篇11

學習《論語》的收穫是巨大的,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還刻苦鑽研非常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説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在教學中,我們更要鼓勵學生樹立遠大志向,但學生樹立志向後,又為這個志向做出了什麼呢?我們是否只是鼓勵學生憑空説出的一種空想呢?這個恐怕有人很少考慮。遠大的志向誰都能説出很多,也能説得很大、很遠,但關鍵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諸實際行動!

但實際教學中,我們卻對“遠大”的理想大加讚揚,對現實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認為這是學生胸無大志的表現,沒有出息的表現。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沒有什麼捨己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內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現實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邊際的。比如:我們教育學生愛國,怎樣做才是愛國?什麼樣的行為是不愛國?學生心目中有沒有一個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專家提出:學生能主動撿起一片紙,這就是愛國!所以我們教育學生勵志,不妨把眼光收回來,放在眼下能付諸行動的,哪怕為了理想只邁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年代已經過去,勵志要切合我們的實際,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 篇12

前言:20xx秋期教學工作即將結束,現將本期學習國學工作總結如下。(其實也就是前些時候所寫的幾篇相關日誌重新編輯了一下下,各位見笑了)。中華文明淵遠流長,博大精深,學點國學,對祖國的歷史、文化有所瞭解,是大有好處的。

一、為什麼要學國學

看過一部電影《土婆婆PK洋媳婦》,那位土裏土氣的婆婆身上具有中國傳統女性的善良正直慈愛勤勞節儉,最終贏得了洋媳婦的尊敬和依賴。從某種意義上説,土婆婆是學習國學和運用國學的典範,如果她一味依照洋媳婦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讓自己去適應洋媳婦,她一定會輸掉這場PK賽。

我們學習國學,就是為了汲取先賢們的知慧和經驗。父母教育子女,閨女出嫁時母親的叮囑,很多話其實都源於國學經典。唐代著名詩人韋應物《送楊氏女》:“永日方慼慼,出行復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賴茲託令門,任恤庶無尤。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居閒始自遣,臨感忽難收。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詩中韋應物對即將嫁到楊家去的女兒,灑淚送別之餘,再三囑咐她要勤儉,孝順,遵守婦道。今人讀到“孝恭遵婦道”時往往橫加指責,認為這是封建思想,其實這就是國學,很好的傳統文化。沒有哪位母親希望自己的女兒紅杏出牆吧?

深入學習國學,能提升我們的文化素養,使我們在為人處世方面更加合乎規範。

對於普通百姓,我們學國學不要想着一口吃個大胖子,夢想成為國學大師,這樣的理想雖然遠大,卻永遠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國學經典浩如煙海,我們窮畢生精力,也只能略知一二,所以不能貪多求全。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子又曰:朝聞道,夕可死矣。

學國學,樂國學。

二、學國學學什麼

當下重慶的教師們學國學熱情高潮,因為這是教育主管部門硬性規定的,作為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科目之一。《國學經典與教育讀本》一書有以下章節:論語、學記、大學、韓愈作品、傳習錄、黃宗羲作品、孟子、荀子、樂記、中庸、對賢良策、顏氏家訓、朱子語類、習性諸論、梁啟超作品,全是選讀。也就是斷章取義,把上述經典書籍裏的教條羅列出來,再加上註釋和學習提示。可能網考的時候,就是考查大家的背功,看誰記住的教條多。摘抄《論語》學習提示要點如下:

(一)《論語》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1.重視教育的社會功能和促進個體發展的作用

2.倡導培養志道弘毅的志士和君子的教育目的

3.實施以道德教育為重心的豐富的教育內容

4.主張“有教無類”,擴大了教育對象

(二)《論語》反映了孔子的師德修養

1.立志有恆,加強修養

2.自省自克,改過遷善

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4.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5.愛護學生,無私無隱

6.相信學生,鼓勵學生

7.不斷學習,努力創新

(三)《論語》反映了孔子的教學藝術

1.因材施教

2.啟發誘導

3.學思結合

4.學以致用

5.學而時習

6.誠實謙虛

個人以為,學國學是接受薰陶,不是被學習,不是為學國學而學國學。學國學就是要學習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什麼是國學精髓呢?國學的核心思想,用一句話來講就叫:順天理、盡人心。什麼意思呢?外應天理(宇宙的自然運行規律),內應良心。外,順從自然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內,盡到良心的責任和義務。是誰在外應自然規律?是誰能盡到人心?不是國學,而是人自己、是人本身、本心。所以,脱離人心談國學就是一具殭屍。學國學的目的也就是為了修身養性。

將內涵無比豐富的國學精髓以條款的形式機械地灌輸到讀者頭腦裏,結果只能是記住一些散亂的詞句。就好像文學名著中的名言,離開了主人公和故事情節,再經典也會令人索然無味。反對解構,反對導讀。莎士比亞説:“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國學經典理應讓讀者自己去感悟,每個人閲讀時會不有同的情感體驗。在一個國學經典網站上,看到這裏開列出的書目種類繁多,分經、史、子、集、其他五大類,在其他一類裏,又列出四庫全書。每個學習者完全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選取喜歡的書目來學習。這樣的收穫想必更大,閲讀時也會有快感產生,而不是痛苦得像受罪。

九月學國學,十月考國學,教師們的本事真是不小!

孔子説,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現在的情形讓我想起一本小説裏的人物對話,某書記對女部下説:“來,我把精髓傳給你!”呵呵~~

三、怎樣學國學

學國學,首先要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為了應付考試而學,急功近利肯定學不好,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逐步培養對國學的興趣,學思結合,這雖是老生常談,卻是學習的不二法門。

解決了為什麼學和學什麼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如何學國學的問題了。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上中學的時候,在某一堂自己不喜歡的課上,就偷偷拿出小説書來看,教師的話充耳不聞,甚至教師走到你跟前來伸手取出你放到課本下面的小説時,你才如夢方醒,這可能算是讀書的最高境界了。你沉浸在小説描繪的世界裏,如痴如醉,心潮澎湃。我讀師範校的時候,一次上馬基課(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時,偷看《射鵰英雄傳》,也被高度近視的老師發現過,當他走到身邊的時候,我靈機一動,把一本《讀者文摘》主動奉上,金庸先生才逃過一劫。到現在我也這樣認為,金庸先生的小説裏講述了宋、明、清的歷史,詮釋了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成為金庸迷們瞭解歷史、提高政治素養和文學修養的一條途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你對某一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就欲罷不能了。去書店選購一本你喜歡的國學經典,或者到國學經典網站下載幾本好書到自己的文檔裏,最好是打印出來,先通讀瀏覽,再慢慢讀,這樣每天讀一小段,沏一壺茶,放上音樂,應該是一樁賞心悦目的事。

我輸入“國學經典”,搜索引擎自動將“國學經典書庫”首頁頭條顯示,説明該網權威,受到網友追捧,在這裏每個國學愛好者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諸子百家,二十五史,全唐詩全宋詞自不必説,連孫子兵法,周髀算經亦在其中。至於國學經典中與教育相關的,在教師研修網《國學經典與教育讀本》一書中所羅列的文段,在該網站上一定能找到原文出處。如果你去找了,一定有更大的驚喜等着你。但是,這裏沒有學習指要,大音希聲的緣故吧。

四、《道德經》學習體會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號聃,周代守藏室之史官也。老子在中國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上都是有巨大影響的人物。老子是人,但要從宗教文化去研究,他又是神,是道教的教主,被尊稱為老君爺。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經》,博大精深,是中國文化的大寶藏,也是中國哲學本體論的第一部名著。在《道德經》一書中,“道”有着極其深刻的內涵,它具有自然無為,無形無名,既看不見又摸不着,又不可言説的特性;它是天地開闢之前宇宙渾沌混一的原初形態,又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最高自然法則。大道無形無名,卻孕含着一切有形事物生成發展的玄機。我們可以簡單地歸結為以下四點:(一)道是構成世界的實體,(二)道是創造宇宙的動力,(三)道是促使萬物運動的規律,(四)道可作為人類行為的準則。總之,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發動者,它具有無限的潛在力和創造力,天地間萬物蓬勃的生長都是道不斷髮揮的表現。與道相對的另一概念是“德”。德的意思是得道,即認識和體驗道,按照道的自然法則修身治國。摒除老子思想的時代侷限性和宗教迷信色彩,《道德經》中許多思想對於我們提高修養和管理社會,仍具有寶貴的指導和借鑑意義。

(一)老子如是説: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

老子用水性來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水最顯著的特性和作用是:柔;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潤萬物而不與大自然相爭。老子認為最完善的人格也應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處眾人之所惡,別人不願意去的地方他願意去;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他願意做。他具有駱駝那樣的精神,忍辱負重,謙卑守拙。很多人教育子女要堅強,不要軟弱。老子卻教導我們要柔,因為柔能克剛。“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在老子看來,人生也是如此,“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時時爭強好盛,結果只能處處遭遇挫折,倒不如做一滴水,與世無爭。

(二)老子如是説: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本質上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他主張聖人(即統治者)治國修身皆應效法天道自然,遏貪慾,貴柔守雌,清靜無為。反對儒墨兩家倡導禮儀,尚賢有為的政治理學説,認為這是造成道德淪喪,使人爭奪難治的原因。他的政治理想是回到古代小國寡民,風俗純樸,人民知足常樂,與世無爭的社會狀態。這些思想反映了老子哲學消極保守的侷限性。但是這一思想在歷朝歷代卻受到統治者的推崇。西漢初期,正是因為統治者實行與民休養的政策,行“無為之治”,才使國力在短時期內得以迅速恢復。老子學説成為漢代最受歡迎的治國之道。在歷史上影響最大,人們公認的對老子學説體悟最深的莫過於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福臨了。他們的共同點在於從所處朝代的社會現實出發學老研老,並親為《道德經》作注,亦即史稱的“御注”。

(三)老子如是説:民不畏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道德經》第七十四章)可見,理想的政治是以德化民。

(四)老子如是説: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五)老子如是説:為而不爭。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真實的話不好聽,好聽的話不真實。行為良善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良善。真正瞭解的人曉得宇宙間的大道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廣博,知識廣博的人未必對大道有真知。聖人沒有私心,什麼都無所保留,他儘量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傾其所有為別人,自己反而更富有;天道無私,只有利於萬物而不會對萬物造成傷害。聖人順天道而行,只是貢獻施予而不和人家爭奪。

讀《道德經》,向老子學習!

國學小名士觀後心得總結 篇13

看完緊張激動的國學小名士大賽,許多話從心頭湧上了筆端。

通過比賽,我聽了很多以前沒有聽過的,沒有讀過的詩、詞、成語甚至是元曲。我的臉一陣紅,一陣熱,不禁感歎,詩山巍峨,詞海浩渺,我知道和了解的太少了。泱泱中華,禮儀之邦,國學瑰寶,熠熠生輝,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傳承文化的使者,呵護這份璀璨的文明。

為什麼現代人很少學國學了呢?為什麼守着寶貝而不知珍惜呢?

現代科技飛速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使人們漸漸遠離了書籍。對那種淡墨飄香的感覺已經漸漸淡忘。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低着頭,弓着脖子,目不轉睛地盯着屏幕的人們,但很少看到手捧一本書,沉浸其中者了。

快速的生活節奏,快捷的生活方式,使人們都喜歡快,很難靜下心來品讀“慢中求道”的國學。“上班族”忙着賺錢,“上學族”忙着考分,都很疲憊,一旦有了少得可憐的空閒時間都想休閒娛樂或者呼呼大睡。要想拿出精力來學國學真是很難。這樣下去,真正懂得國學的人就越來越少了,國學的精髓和精神也難以傳承下去。

國學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的靈魂,是世界文明的瑰寶,讓我們從國小國學,人人讀國學,用自己的行動傳承我們的國學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y0pde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