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精選28篇)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精選28篇)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

1991年,朱麗華開始多了一個身份——師傅。“盲人”是她收徒弟的唯一條件。一旦接收,不但安排吃住,還免收學費。28年來,已經有100餘人在她手把手傳授下走上就業的道路。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精選28篇)

有人不解:“朱醫師,你每培養一個徒弟,就樹立一個競爭對手。何苦呢?”

聽到這樣的感歎,朱麗華很淡然:“賬,不能這樣算。安置一個人,解放一家人,影響一大片。人活着,有的東西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再説,我無兒無女,能走到今天,是黨和政府培養了我、成就了我,我不能光想着自己。”

穿過歲月的風塵,朱麗華面對苦難時所展現的豁達與堅毅,感染並帶動了許多人。47歲的陳永明就是其中一位。

陳永明在麗華推拿診所已經幹了16年。同樣,如果不是朱麗華,他不敢想象自己的人生會是怎樣一種活法。

清瘦的陳永明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和強直性脊椎炎。20__年病情惡化,他輾轉於各個醫院之間,醫生們都説治癒無望。

朱麗華的診所接收了他。朱麗華一有空就給他推拿。一個月,人能起來了;兩個月,腳能下地了;半年,可以拄着枴杖走路了……“20__年我們診所搬家,我跟永明説,搬家枴杖不要忘記了,他説,我早就不用了。我一驚,什麼時候不用的,我哪裏曉得啊,我又看不見……”朱麗華説這句話的時候,特別開心。陳永明病情好轉後,也學習推拿按摩,現在在麗華推拿診所做着管理工作,每個月4000多元的收入,成了家裏工資最高的“頂樑柱”。

正是朱麗華的愛,給了吳阿姨、陳永明等經歷磨難的人們一雙“眼睛”、一縷陽光、一種希望。朱麗華用行動告訴他們,人生最大的災難,不在於過去的創傷,而在於把未來放棄。一個人即便身處困境,也可以用毅力,用希望,用全部的心力,去拯救自己於水火之中,拯救靈魂於黑暗之中!

當發光者:

“我要當好新時代的光明使者”

命運以痛吻了朱麗華,而朱麗華報之以歌。

如今的朱麗華已不滿足自己是一個追光者和造光者,她要當一個發光者,做一個正能量的人,就像夜明珠,在陰鬱中賜予別人光亮。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2

朱麗華相信聚沙成塔的力量,個體的力量雖然如螢火之渺小,但只要匯聚起螢火蟲之光,定能光芒萬丈,照亮一片美麗的精神天空!也因為抱持着這樣的信念,幾十年來,只要國家需要、社會需要、腳底下的這塊土地需要,凡有召喚,她必率先響應、帶頭踐行,高擎初心的火炬,顧大局、識大體,彰顯當代共產黨員的新魅力:

1990年,嘉興籌建南湖革命紀念館,當時月工資只有58元的她,毅然捐款116元,相當於奉獻出了兩個月的薪資所得;

20__年,嘉興籌建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她二話沒説捐款1萬元;

20__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她主動交納了10萬元“特殊黨費”,説是無論如何要為抗震救災奉獻綿薄之力;

每年的寒門學子結對,都有她的身影,今年她一次性拿出36.8萬元,結對46名寒門學子;

……

朋友問:“朱醫師,你對自己吝嗇得要命,一件白大褂穿了10多年,腳上那雙新布鞋只花了20多塊鈔票還嚷嚷着嫌貴,對國家、對別人卻那麼慷慨。你的錢都是血汗錢,靠平時每一分一秒的推拿辛苦積攢的,何苦呢?值得嗎?”

“不能這麼説!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一個盲人,能有今天發光發熱的機會,也是這個偉大的時代成就了我。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是黨和政府向我伸出了援手,讓我去培訓,幫我安排了工作,後來又藉着改制的東風,盤下了福利院的推拿診所,帶着一羣盲人朋友過上了亮堂堂的生活。我不能光享受人家給予的光亮,還要讓自己成為發光體,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這樣的我才不負紅船旁共產黨員的稱謂!”朱麗華説,我們雖不像太陽那樣光芒萬丈,讓光輝温暖萬物、普照大地,但可以做一個發光體,用真誠、純粹、善良和寬廣,讓世界變成美好的人間。

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朱麗華總害怕給他人帶來麻煩。去年4月27日,在母親去世25天后,她簽下了器官捐獻書。她説:“活着從醫幾十年,死後器官捐醫學,我願骨灰撒大海,不佔人間一寸土,將把此生獻祖國。”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3

朱麗華在嘉興推拿界聲名鵲起,是她的推拿醫療技術給腦癱患兒帶來福音。而她與腦癱患兒結緣,純屬偶然。1988年4月,一對年輕夫婦帶着一名患有病毒性腦炎後遺症的男孩找到她:“朱醫師,幫幫忙,這孩子四歲了還不能獨自坐立,我們走遍了上海、杭州的大醫院,都説這病,難醫!你這裏有啥法子?哪怕是緩解一下病痛,也謝天謝地!”

本來就對聲音極其敏感的朱麗華,從這對夫婦的苦苦哀求裏,聽到了這個家庭幾代人的那種絕望。她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當年的父母、當年籠罩在全家人頭頂上的哀傷。

“我能不能幫幫他們?我應該盡我所能幫幫他們!即便沒有療效,也可以用我的熱情回饋給他們温暖。”曾經的經歷,讓朱麗華覺得自己不能袖手旁觀,她決定用手中僅有的技術——推拿,盡力幫這對夫婦、這個家庭撥開烏雲。

為了治好孩子的病,朱麗華根據孩子的病情和經絡走向,不斷創新推拿方法。奇蹟也在她的嘔心瀝血付出中出現了:持續推拿兩個月,孩子會爬了;第五個月,孩子能扶着牆走了;第八個月,孩子蹦蹦跳跳出院了!

在小孩一家人的千恩萬謝中,朱麗華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醫道的崇高與偉大。好的醫師就像一束光,可以用責任和擔當照亮許多曾經傷心絕望的人前行;像一捧清泉,用理解和寬慰滋潤許多已失去生活信心的心靈;像一團火,用大愛點燃許多人冬眠的善意和熱情。

她説:“小孩站起來了,我感到非常幸福,他成了一個正常的人,中國就少了一個殘疾人。我希望自己不辜負‘醫師’這個稱謂!”

她的確沒有辜負社會對她的期待、患者對她的信賴。31年來,她治療的308例腦癱患兒,總有效率達90%以上,部分腦癱患兒甚至能與正常孩子一起上學,還有25例小兒哮喘病人經過她的治療無一復發……“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安慰,總是去幫助。”熟悉朱麗華的人用這句話來描述她與病人及其家屬相處的常態。面對每一個患者,朱麗華以對生命的敬畏、對醫術的精益求精、對每一次穴位的精細把控,為艱難前行的他們努力點亮生命的明燈!

其實,腦癱治療是世界級難題,發病的原因千差萬別。曾有朋友這樣對她説:“你再努力,都不可能做得十全十美,不可能讓每一位前來就診的人稱心如意。何必這麼累呢?”

朱麗華總喜歡用一個故事作答:“大海剛退潮時,沙灘上留下了淺淺的水窪,裏面有一羣小魚在苦苦掙扎。有個孩子一條條把它們撿起來,用力扔回大海。有人走過來説:誰還在乎那一兩條小魚,這麼多,你扔得完嗎?小孩沒有停手,邊重複着動作邊答: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每一條都希望自己能迴歸大海。我想,我的能力雖然有限,但可以像那位撿魚的小孩一樣,多救治一個,社會的負擔就少一個,世間的歡快就多一分!”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4

當62歲的盲人推拿師朱麗華因為鉅額捐資助學再次被媒體聚焦時,人們驚奇地發現:

雖然兩次意外事故讓她的雙眼徹底失明,但她用奮鬥來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雙手,在佈滿荊棘的征途中推拿出璀璨人生。33年前位於市區斜西街313號嘉興市社會福利院內11個平方米的一間房、一張牀、一位盲人靠着一雙手艱難起步的推拿診所,如今已經擴展到467平方米、20個牀位。“朱麗華”三個字則已成為嘉興市盲人推拿界響噹噹的品牌;

她以愛為源,以心引心,帶着殘疾人朋友向着光亮那方,學着堅強,帶着理想,不斷強壯自己逆風的力量。她的麗華推拿診所讓100多名殘疾人朋友擁有了謀生的技能,不但實現了用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而且還可以做到小康路上不掉隊;

她用“行”示範,做光明的舉燈人,哪裏有使命的召喚,哪裏就有她積極的回聲。抗震救災、扶貧幫困、救死扶傷……她總是以捨我其誰的使命感踐行着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她憑着一雙手的起早貪黑,支撐起480多人次貧困學子的求學夢想。從1991年希望工程開始,一直到現在,累計捐款333萬元。

作為一名追光者,她是無所畏懼的;作為一名造光者,她是積極有為的;作為一名發光者,她又是可敬而温暖的。這就是盲人朱麗華的光明世界。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5

28年,480人次,333萬元,這是嘉興市南湖區麗華推拿診所所長朱麗華還在用愛心不斷刷新的數字,更是紅船旁一名有着25年黨齡、年過六旬盲人黨員用初心書寫的大愛。

“自己少花一元錢,就能多捐出一元錢 ”

8月14日,嘉興市紅十字會助學儀式現場,握手、問候、遞上紅包……朱麗華給29名學子分別送上8000元助學款。

許多人眼中噙滿淚水,一名學子哽咽地説:“您眼睛失去光明,卻給我們送來光明。”

為了參加這次活動,朱麗華特地穿上價格最貴的短袖花襯衫。這是她3年前花100元買的,只在重要場合穿。

今年,她穿着這件襯衫參加了嘉興市區多個捐款儀式。

8月16日,朱麗華還去了離家300多公里的麗水松陽和龍泉,在那裏結對資助了11名貧困學子。

每年8月,朱麗華最為忙碌。學校、社區、慈善機構、邊遠山區……今年暑假,她一口氣結對了46個寒門學子,一次性支付的資助費達36.8萬元。

一年又一年,朱麗華的“愛心榜單”上有受助貧困學生480人次。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她對所有結對資助學生的姓名、家庭情況、畢業學校、就業去向等,都能脱口而出。

對於她而言,每一個名字的背後,都有一個温暖的故事。

20__年,成績優異的朱麗霞考上浙江大學,但母親患病、父親務農,讓這個典型的嘉興農村因病致貧家庭舉步維艱。正當全家人一籌莫展時,朱麗華伸出了援助之手。每年5000元的資助,讓朱麗霞順利完成本科學習……

去年暑假,正在浙大讀研的朱麗霞特意帶着男朋友來看她:“您不僅給我金錢上的資助,更給了我精神上的指引。”

資助一個學生,改變一個貧困家庭的命運。在朱麗華的資助下,一個又一個貧困學子順利完成學業,開啟了不同的人生之路。

更讓朱麗華欣喜的是,許多人學會了感恩。張薛嶽大學畢業後在嘉興一家銀行工作,用雙肩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經常抽空去探望朱阿姨;傅圓亮深受朱阿姨的影響,把大學畢業工作後的第一份工資全部捐給了市紅十字會……

到今年8月底,朱麗華累計捐了333萬元,但她總是擔心捐給“兒女們”的錢太少,花在自己身上的錢太多。

事實上,她每個月的花銷不足800元,腳上穿的鞋只花了18元,身上穿的白大褂超過10年,出門寧願多轉幾趟公交也儘量不打車。

“自己少花一元錢,就能多捐出一元錢。”朱麗華至今沒買一套商品房,“買房還不如多資助幾個孩子。”

“讓幫助過的人活得有尊嚴,是我最大的快樂”

又是一個清晨,麗華推拿診所裏一片繁忙。

瘦弱的陳永明弓着背,拿着掃帚打掃衞生,走起路來身子仍不時向一側傾斜。他做夢都沒想到,此生“換了一種活法”。

陳永明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和強直性脊椎炎。20__年病情惡化,陳永明輾轉於各個醫院之間,醫生們都説治癒無望。

朱麗華把陳永明接到了診所,每天一有空就給他推拿,“有時身體累得像散了架”。

一個月,半年,兩年……朱麗華不肯放棄。慢慢地,陳永明彎成蝦米狀的身體舒展開了,一直蜷着的右腿能伸直了,拄着枴杖能走路了……到醫院複診的時候,醫生都説她創造了一個奇蹟。

“病是要養的,需要繼續推拿。”朱麗華讓陳永明留在診所工作,月工資從以前的200元逐漸漲到現在的4000多元。陳永明感覺自己的世界亮了,“生活更有奔頭了”。

或許只有相同的人生經歷,才會更深刻理解彼此的苦楚。

18歲,在最美好的年華,朱麗華卻因為意外雙目失明。那時的她覺得人生無望,在煩躁迷茫中度過了7年光陰。

1983年的一天,她像往常一樣坐在收音機前打發時間,廣播裏突然播放了張海迪自強不息的奮鬥故事。

“張海迪坐在輪椅上都能做那麼多事情,我為什麼不可以?”

“身體殘疾別無選擇,但自己的人生不能殘疾!”出身於中醫世家的朱麗華參加了浙江省首屆中醫推拿培訓班,她從零開始學盲文,雙手拉傷到打石膏也沒有一句怨言。畢業後,朱麗華被分配到嘉興市福利院醫務室照料腦癱兒童,經過她夜以繼日的精心治療,4名腦癱兒竟然都站了起來!

第一份工作帶給了她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並獲得了社會的認可。隨後,她又依靠堅強的毅力完成了進修,成了嘉興首位盲人中醫師,在患者中逐漸有了名氣。

這樣的經歷讓朱麗華萌生了一個信念:只有就業才能讓殘疾人自立自強,才會真正被這個社會“平視”。

為了幫助更多殘疾人,朱麗華創辦了麗華推拿診所,招收殘疾人,不但安排吃住,還免費教推拿。

如今,診所裏有13名殘疾員工,有的年收入近10萬元。同時,還有100多人先後跟她學習推拿技術,相繼走上了就業、創業之路。

殘疾人能開啟新生活,讓朱麗華頗為欣慰:“他們以前都是家裏的‘包袱’,如今成了家裏的頂樑柱。”

作為嘉興市盲人協會主席、市政協委員,她還為殘疾人爭取公交愛心卡,為特殊學校教師爭取津貼……朱麗華動情地説:“讓幫助過的人活得有尊嚴,是我最大的快樂!”

“我的財產、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將捐獻給社會”

每天,朱麗華忙完手中的活,總會走到位於診所西側的房間休息片刻。

她的住處僅20多平方米,一張桌子兩張牀,她和視力殘疾的女員工一人一張。

這麼多年來,診所成了朱麗華的家,本人户口仍掛在市福利院的集體户口簿上。

如果不是連年結對學子,她或許早就能買一套屬於自己的商品房。但她的做法是“省下來,做點對社會有益的事”。

29年前,南湖革命紀念館籌建,當時月工資只有58元的朱麗華捐款116元;

12年前,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籌建,朱麗華毫不猶豫地捐款1萬元;

……

她捐出去的每一元錢,都是靠雙手賺來的。每天,她堅持早上7點半開工,晚上9點收工,工作12個小時以上。即使大年三十,其他員工都回家團圓了,她依然獨自留在診所裏忙碌。

今年61歲的朱麗華是命運的強者,但身體隨着年齡增大而出現一些毛病,腰椎間盤突出等職業病纏身,“給人推拿經常一站就是幾個小時,腰痠背疼,腳都麻了,有時還頭暈。”她卻一直扛着,“實在受不了,我就花錢讓員工給我推拿。”

在朱麗華的人生詞典裏,“幫助”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這麼多年來,她已為現役軍人免費推拿3000多人次,“如果我忙不過來,就自己掏錢請員工幫忙。”

很多人對朱麗華的做法不理解,甚至好言相勸。

你幫助那麼多的人,有多少人來幫你?”

“你的錢財可以留點給親人,自己晚年也能好好享受。”

……

朱麗華對這些“好意”一笑了之。

“我樂意幫助別人,從沒想過要別人感謝我。”正是這種平常心支撐着她,“只要工作一天,就要奉獻一天,哪怕是生命!”

實際上,她早就對自己做了“安排”。在她房間桌子的抽屜裏,保存着一張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去年4月27日,在母親去世25天后,朱麗華鄭重地簽下了器官捐獻書,“等我哪天去了,骨灰撒大海,不佔人間一分地。”

這些年,朱麗華先後獲得“全國自強模範”“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等30多項榮譽。在麗華推拿診所入口處,懸掛着一張醒目的照片——20__年5月16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她作為“全國自強模範”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作為紅船旁的一名黨員,我的財產、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將捐獻給社會!”朱麗華語氣裏透着堅定和自豪。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6

7月18日,凱裏市林業局組織全局黨員幹部職工學習劉善平同志捨己為人先進事蹟。劉善平同志任九潮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忠誠、乾淨、擔當,心繫百姓,一心一意為羣眾排憂解難,為全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鄰里和諧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習中,大家一致認為,在災難面前,劉善平同志不顧個人安危、敢於挺身而出,甘當百姓心中的“守護神”,把生的希望留給羣眾,事蹟感人。學習劉善平同志,就是要學習他在國家和人民羣眾需要的關鍵時刻,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

機關黨委書記田金銀同志總結説,劉善平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充分展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和堅強黨性,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楷模,劉善平同志雖然離我們遠去,但是他為我們樹立了身先士卒、愛民護民、捨己為人的光輝榜樣,值得廣大黨員幹部學習。他要求每位幹部特別是黨員在學習中要起表率作用,要聯繫工作實際和思想實際,以劉善平同志為榜樣,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好黨員、好乾部,切實發揮先進典型揚正氣、激勵精神、凝聚力量和示範引領的作用。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7

一個星期六的早上,陽光明媚,一隻只小鳥“唧唧喳喳”的叫聲把我從美夢中叫醒了,我懶洋洋地伸了個懶腰,慢慢地走下牀,迷迷糊糊地穿上衣服褲子,走向爸爸媽媽的房間。

到了房間,我叫醒了爸爸媽媽,他們一看見我便哈哈大笑,我看了看身上的穿着,也跟着他們笑了起來。原來,我把衣服上的第一顆釦子扣到了第三個空位,褲子穿反了,襪子也穿了一隻紅色的,一隻白色的。

我換好衣服褲子,看見爸爸媽媽在大掃除,他們拿着一個大“火箭”在掃地,我問“媽媽,你們用”火箭“怎麼掃地呀?”爸爸拍拍我的小腦瓜,説:“廖婧琳啊,廖婧琳,你是眼睛花了,還是沒睡醒呀?”“今天你怎麼了,要不要去醫院看醫生啊?”媽媽接着説:“才不要呢,”我邊説邊對他們笑,“快掃地吧!”我也拿着掃把,和爸爸媽媽一起掃地。

過了一會兒,一個“黑乎乎的東西”以“閃電”般的速度,從我面前跑過,我急忙一邊跑一邊説:“媽呀,這裏有鬼呀!”説完,就一溜煙,跑了。爸爸媽媽以為有什麼東西,便跑過來,一看,什麼都沒有,便想往回走,剛走了一步,就被我攔住了,我説:“一定是老鼠。”然後,我對他們説了個計劃。他們聽了,直點頭,他們按照我説的方法去做,果然抓到了正在偷東西的小偷——“老鼠”。

擦窗户了,抹布在窗户上擦來擦去,可突然,擦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一看,才知道是個乾的口香糖,我拿來一把“小刀”,把口香糖一點一點地刮掉了。媽媽看見了,摸了摸我的頭,説:“我女兒長大了,越來越能幹了。”我聽了,心裏美滋滋的。

家務,家務,每個人的任務。家務雖然很累,但我卻很開心。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8

一、放棄團圓,軍嫂最暖逆行

__同志是一名基層幹部,丈夫是一名軍人,夫妻兩人常年兩地分居,春節是一家人來之不易的團圓機會。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丈夫收到回部隊的命令,而田螺衝需組建臨時指揮部協調全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指導各社區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當時8個月的孩子還在生病,哭鬧着要媽媽,但__同志毫不猶豫就提前到崗。她是一名還在哺乳期的母親,是一位軍嫂,更是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從春節至今始終堅持奮戰在疫情防控的一線。

二、主動探索,當好領導參謀助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收到上級部門對疫情防控的指示後,__同志積極協助主要領導號召全體工作人員立即返崗,迅速草擬工作方案,明確人員分工,為領導對全辦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提供決策建議,確保疫情防抗工作有效開展。同時,充分發揮綜合協調職能,及時接受上級指令,認真仔細核對、準確無誤核查,快速彙總上報。

三、慧心巧思,緩解物資緊缺難題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物資奇缺讓她着急,得知單位口罩、消毒液、體温計等防疫物資供應緊張時,__同志積極通過朋友想方設法聯繫貨源,爭取到了800個口罩和一批消毒液、體温計等防疫物資,為轄區居民羣眾和社區工作者提供了防護保障。

四、時時在崗,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隨着疫情形勢越發嚴峻,針對轄區老齡化羣體較多的實際情況,做好居民信息的跟蹤核查、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勢在必行。__同志積極配合居委工作人員參與社會治理,一起開展“黨員拍門”和“掃樓”行動,當好疫情防控的排查員、宣傳員、服務員、協調員、信息員。三角窩居民區黨員、羣眾積極投入到防疫一線,這並不是偶然,該支部黨支部書記、掛點黨員幹部一直堅守在工作一線,未曾離開工作崗位半步。他們與其他黨員、志願者、羣眾一起,積極投身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帶頭開展黨員志願服務,主動參與重點人羣排查、防控物資發放、檢查卡點值守等工作,對重點人羣、重點區域、重點情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努力衝在前、做示範,用實際行動詮釋這“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忠誠與擔當。截至2月6日,掛點的三角窩居民區出動宣傳車45車次,上門排摸工作已全部完成,轄區內無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黨員先鋒崗”時刻發揮着戰鬥堡壘的作用,積極穩妥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軍人的職責是保家衞國,這次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為軍嫂和政府工作人員,作為共產黨員,要向軍人那樣堅守在抗疫前線,為了羣眾,責無旁貸”,__説。目前,她仍與田螺衝辦事處的基層黨員們在一線開展防疫工作。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9

周芳雲同學於20xx年9月進入上海金融學院學習。時光如梭,轉眼三年逝去,在此期間,她取得了一系列成績,但用她自己的話來説:“我可能取得了些許微不足道的成績,但這與學校的重視,黨組織的關懷,老師的幫助,同學的支持是分不開的。”在老師同學眼中的她是一個開朗、活潑、大方、學習成績優秀、工作出色的學生。她進校以來各方面表現突出,政治上要求進步,積極靠攏黨組織,堅持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學習勤奮,自覺性強,各科成績優秀,四學期內分別獲得三次一等人民獎學金、一次二等獎學金,並獲得其他專項獎學金。她尊敬師長,友愛同學,關心集體,樂於助人,在同學中享有較高威信。興趣廣泛,愛好體育、棋類、寫作等。先後擔任班團支部書記、班長,院團委社會實踐部副部長、院團委青年志願者服務總隊隊長等職務。作為學生幹部,她善於思考、認真踏實。在組織校內外活動時,能以身作則,體現了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同時她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在活動中都有上佳表現,曾獲得多項榮譽稱號。具體如下:

在思想政治上,她迫切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我院努力工作有強烈的使命感。在校期間,她或是通過院黨校學習、或是加入了鄧小平理論研究會、或是通過學校開設的德育課程,或是自己查閲有關文獻書籍,努力提高政治理論修養,並且利用它不斷深刻的剖析自己,修正自己思想認識偏差的地方,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並帶動周圍同學努力學習掌握專業知識,積極努力工作。她堅信中國共產黨是最偉大、最先進的黨派,不斷增加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在“五四”表彰大會代表優秀團幹部發言中,她對於共和國的開國元勛陳毅同志在其《六十三歲生日述懷》的詩中寫到的話“我是一黨員,更應獻至誠。個人太渺小,黨羣才萬能。念我數十年,庸碌愧聲聞。今後幾時期,正路在遵循。’何況我呼?”留下深刻的印象,體現了她能夠時刻端正入黨動機,樹立科學的三觀,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此外,她還積極參加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或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給年逾耄耋的老人讓座,攙扶盲人同志過馬路,雖然這也許都是一些小事,但她認為萬丈高樓平地起,應從點滴的基礎開始做起。學習、工作的壓力比較大,但是她愈加珍惜時間,學習之餘從來不吝嗇幫助同學,因為他認為幫助別人也是在健全自己人格。通過她的不斷努力,現已被會計系黨總支確定為建黨對象,近期將通過組織審批。在學習上,她系統地學習掌握了較為紮實的專業知識,在校期間,她學習努力,嚴格要求自己學好會計領域的各項專業知識及金融相關基礎知識,並不斷提高實際動手能力,取得了優秀的成績,獲得了三次一等人民獎學金,一次二等人民獎學金,以及專項安盛教育獎學金三等一次。

此外,為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她還堅持參加了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專業本科文憑的自學考試,參加銀行金融知識等的學習班。她還掌握了英語聽、説、讀、寫的基本技能,順利通過全國英語四級考試。通過了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辦公自動化操作的實訓及ERP財務系統的學習,還通過了珠算四級考試。

在社會工作上,周芳雲同學曾擔任班級團支部書記、班長、院社會實踐部副部長及院青年志願者服務總隊隊長等職務。

在工作中,她帶領的志願者服務總隊起到了先鋒帶頭作用,配合院“素質拓展計劃”開展,為更多的同學提供了志願者服務、社會實踐服務的機會,在學校與社會之間架起了橋樑。她還與各系部聯合開展志願者活動成果展、交流會等,在校園中營造一種志願服務的良好氣氛。也讓同學積極參與其中,為中國志願者服務隊伍的壯大做出自己的貢獻。而今志願者活動的一天天壯大,管理愈加完善,這學期在團委老師的支持下,成立了院志願者服務總隊,並且任命周芳雲同學為院志願者服務總隊的隊長。

她在對我院青年志願者服務活動管理中,首先制定了我院志願者活動開展的規章制度,引導院及各系志願者活動規範化開展,此外她還聯繫社會上的單位、組織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使我院的志願者活動更加豐富、更能體現大學生的特色及風采。

在過去一年的工作中,由她帶領的願者服務隊伍參加了“世界扶貧大會”志願者服務隊、上海科技館、海洋館志願者服務隊、上海20xx年世博會志願者服務隊、赴浦東新區團委掛職學習志願者服務等社會品牌志願服務隊伍。作為20xx年上海世博會主力軍的當代大學生,她配合上海市世博會籌辦辦公室、上海市教委等組織我院志願者參加“迎世博、學雙語、推廣普通話”志願者服務隊伍,在曹路鎮等在農村開設語言課程,輔導他們學習語言。

此外她還與曹路鎮政府、曹路各個村委小區等聯繫開展各項志願者活動,在陽光苑“陽光驛站”建立長期服務計劃,在小區開展各種金融知識宣傳、開設 “愛心國小”、曹路鎮政府幹部英語班等,協助社區工作的開展。得到了社區居民和各村村民們的熱烈歡迎,也受到了曹路鎮領導們的肯定。並且在曹路鎮首次科技節活動中,由於她組織策劃活動細節,加上全體志願者的共同努力,使志願者服務總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院有三個志願者服務項目在曹路鎮開展,並且都取得優秀的成果,特別是我院在曹路鎮聯合村開展的“外來青年”輔導夜校,作為上海市首次試點活動,得到了浦東新區團委的廣泛關注,新區組織部部長親自參加了揭牌儀式,並多次進行視察。活動開設計算機、英語、農村醫療健康、以及教育部規定的高中相關課程,得到外來青年的廣泛歡迎,並已使外來務工青順利完成了第一期計算機課程的考試。在今年計劃中她還準備向周邊地區輻射開展活動,真正做到大學生“三下鄉”協助開展農村工作的目的。也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志願者服務的隊伍中來。在她的努力下,也使各個系的志願者活動取得了巨大成就。

作為社會實踐部副部長,她參加策劃、組織院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在20xx年院暑期社會實踐組織開展中,作為實踐部的主要負責人,從實踐項目、個人實踐兩方面進行調查管理,負責我院曹路鎮“三下鄉”服務的三個重點項目及帶領院34名同學參加曹路鎮政府的掛職鍛鍊。並參加20xx年社會實踐材料的彙編,為我院團委獲得“上海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最佳組織獎”做出貢獻。

在班級工作中,她配合系部、輔導員的各項工作,在老師與同學之間起到紐帶的作用,熱心幫助同學們解決生活上學習上的困難,負責班級工作規劃及活動的開展,她帶領班委積極組織各項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她所在班級的團學活動,曾獲得院“優秀組織獎”、“團學活動二等獎”等榮譽;在軍訓期間,作為班長她帶領班上同學與烈日奮鬥,展現大學生的風采,在軍訓匯演中她所在班級獲得院軍訓綜合評比第二名;她組織並參加的會計系“智力大考場”活動中獲得“最佳組織獎”。得到輔導員和系部老師的認可。

努力的工作實踐,不錯的工作成果,使她獲得了 “優秀學生幹部”, “優秀團幹部”, “優秀團員”、 “社會活動一等獎”兩次等榮譽。

在個人實踐方面,她利用寒暑假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於20xx年的暑期她在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浦東分行金融個人理財中心實習,主要學習抵押貸款、存款證明開據、銀證轉賬、銀證通的辦理、電話銀行開户等個人理財服務。將所學金融知識運用到實際,實踐期間得到銀行老師的一致好評。

於20xx年暑期,她在上海市浦東曹路鎮團委掛職團委書記助理,統籌管理鎮團委的暑期工作。掛職期間,她組織曹路鎮青少年暑期工作,給曹路鎮青少年設計了一個健康、而有意義的暑期,參與了農村增產、致富點子等小冊子的編寫,作為村民學校的教材,為農村建設獻計獻策,另外還參加了個項目得開展,並負責綠化建設蚯蚓垃圾處理試驗項目的財務規劃,該項目還在延續開展。另外她作為“奉獻青春的智慧”三下鄉服務團的負責人,策劃、領導活動的開展,整理實踐的成果。在社會實踐成果答辯中得到了各指導老師和領導的肯定。獲得了“上海市20xx年暑期社會實踐優秀項目”。

在不同的實踐工作中,使得她各方面都得到了鍛鍊,培養了她實踐動手能力及社交能力,使她從幻想到實幹、從生澀到嫻熟、從慌亂到從容。而優秀的工作表現,使她獲得20xx年“上海市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個人”、院 “社會實踐優秀個人”、20xx年“會計系社會實踐優秀個人”的榮譽。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0

劉芳,一個普通教師的名字,她,從20__年開始多次站在道德講堂上,讓聽報告的人潸然淚下,稱她為中國的海倫。

1993年,劉芳來到白雲三中成為一名語文老師,至今已經度過了二十個春秋了,可是1997年她被醫生確診為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面對不治之症她選擇了和命運做一次英勇的搏擊。在視力逐漸下降期間,她用殘存的視力閲讀了大量的書籍,這讓她在精神世界裏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也讓她在今後的教學中有了更大的知識儲備。她有兩個人生感悟,一是她從事的是自己熱愛的職業,必須要選擇堅持;二是周圍許多人的扶持給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勵,她選擇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好回報社會。所以劉芳至今仍在三尺講台上耕耘着,殘缺和健全對她來説沒有太大的區別,她以健康的心態、愛崗敬業的精神和美麗的微笑感染着身邊的每一個人,成為白雲區師德師風建設中的一個典型。

20年中,劉芳堅持把語文學科教了十五年,她克服了眼病帶來的不便,教學方法獨特,教學成績良好,深受家長、學生的信任和喜愛;20年中,她有十四年擔任班主任工作,她認為一個“愛”字就是當好班主任的不二法門。劉芳帶的班級大多是學校的“問題班”,問題學生較多,不過,她認為這些學生只是遇到了成長的煩惱,需要給他們一種愛的疏導和愛的力量,幫助他們平穩度過青春期就是最好的辦法。一個曾經的學生在教師節時給她發了這樣一條短信:親愛的,你用心靈去溝通彼此的情感,用愛心去照亮生活的昏暗,用真誠去消散人生的迷茫,用關懷去温暖彼此的心房,用和諧去營造幸福的天堂,世界因你閃耀美麗的光芒!這飽含深情的話語證明了她作為一個班主任的成功之處。

我也是一名人民教師,特別是高三教師,更有責任和義務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但是卻沒有劉芳老師堅強的意志。聽了報告後,我決心重新調整思路,爭取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1

____,某鎮扶貧辦幹部,9年黨齡。她説,“我上的了脱貧攻堅戰,我也幹得贏新冠。”這個隨時開着玩笑的人,她已經很久沒有回家了,久到她1歲的寶寶説起媽媽就指家裏的監控,好似她的媽媽在監控中。

這個監控中媽媽她拖着跳廣場舞用的便攜式音響,播放着石柱話版的疫情防控錄音,穿梭在村組道上,挨家挨户發放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單、致羣眾一封信、承諾書等,做到宣傳動員不漏一户、全覆蓋;為落實好公路卡口來往車輛檢查情況,她義無反顧參加一線卡口檢查,對經過卡口車輛人員測量體温、登記、勸返,同時擔負起24小時情況彙報的工作,及時將公路卡口發現的可疑人員上報至鎮領導;為了保證宣傳時候播放的語音大家聽的懂,她又錄製的石柱話疫情防控宣傳錄音不但語言原汁原味、鄉土氣息濃郁地道,而且能將自己的感情融匯到這些錄音中去,使防控宣傳變得更為純粹、美妙;幫助老人搞好衞生,採購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控物資,確保五保、低保、孤寡老人等困難人員防護到位。

她笑嘻嘻的説,自己一個人很厲害,“五大員”隨時變換身份,既要當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員”又是疫情防控的“錄音員”還是疫情防控的“戰鬥員”更是疫情防控的“服務員”同時是好疫情防控的“監督員”。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2

在滕啟剛的辦公桌上,有一把8倍放大鏡,蒙塵卻顯眼。“這是老滕為了辦案特意買的。”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副院長侯俊道出8倍放大鏡背後的故事。

20__年3月,滕啟剛受理了原告不服公安機關對第三人不予治安行政處罰的決定一案,原告與第三人有無肢體衝突是案件爭議焦點。為了還原真相,老花眼的滕啟剛買來一把8倍放大鏡,用3個多小時一幀一幀地反覆查看監控錄像,終於找到了事實認定的關鍵證據,作出公正判決,各方當事人對他的敬業精神讚歎不已。

20__年,滕啟剛受理了一起不服公安機關行政賠償決定案件。原告劉某吸毒並患有艾滋病,於行政拘留期間死亡,其母親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當時沒有第三方機構能夠鑑定死者的直接死亡原因,但滕啟剛沒有簡單駁回原告訴求、一判了之,而是在卷宗中查找到了七種可能導致死者死亡的原因,最終確認死者與其中一種死亡原因具備關聯關係,部分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維護了死者及家屬的合法權益。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敬業精神和專業底氣來源於他30年不間斷的積累。在滕啟剛的電腦裏,留下他撰寫的總結、論文、心得等50餘萬字,每年的自查報告中都記載着當年案件被髮回重審的原因和改進辦法。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3

蒙曼對記者説,張小娟時時刻刻都能看出好的地方、美的地方,身上有一股文藝青年的氣息,她對美是有追求的。“她愛美,所以希望全世界都美。”

張小娟的同學幾乎都遭受過她對家鄉的“宣傳轟炸”。很多同學都是通過她知道了甘南州,知道了舟曲縣。每每談起家鄉,熱愛之情溢於言表,説成片的花兒很美,總説歡迎大家去做客。“從她那裏,我知道了有個美麗的地方叫舟曲,有片純淨的土地叫甘南,至今心嚮往之。”張小娟的同學劉曉傑説。

“小娟畢業後,在北京找了一份工作,我理所當然地認為,她就融入了這座城市熙來攘往的人羣裏。直到10月9日晚上,同時知道了她回鄉、扶貧、殉職的三重信息。”蒙曼告訴記者。

大學畢業後,一直牽動張小娟內心的,是不能割捨的鄉情。所以,20__年,她回到了家鄉。工作10年來,張小娟先後在立節鎮、縣政府辦、曲瓦鄉任職,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與羣眾直接接觸的一線崗位。張小娟一年中,至少有一半的時間奔赴各個貧困村,大部分週末時間都用於加班。她成了全縣扶貧工作的移動數據庫,同時也是各鄉鎮、各部門24小時在線的業務聯絡人。

蒙曼説,有時年輕人對美的追求,可以上升到人生的奉獻,這是讓人意外、讓人感動,又讓人覺得有希望的一件事。

無論是作為鄉鎮幹部,還是扶貧幹部,張小娟始終站在服務羣眾的最前沿,她總是能設身處地為羣眾着想,勤勤懇懇為羣眾服務,她成了羣眾最知心的朋友,受到廣大幹部羣眾的好評,樹立了新時代基層青年的工作典範,在平凡的生活中把美麗化作了甘甜。

“小娟的意外犧牲令人痛心,而無私奉獻一直符合她的人生軌跡。”蒙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張小娟熱愛家鄉,並對集體有貢獻的熱情。此外,中央民族大學立校的初衷是為了服務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一代代學生踐行着立校時的理想,在人生面臨選擇時回到家鄉建設,張小娟也不例外。“小娟工作後入了黨,她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了民族地區,奉獻給了扶貧事業,是新時代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直接體現和黨員榜樣,作為老師,我心裏充滿了敬意。”

“我們那個理應獲得幸福的藏族姑娘,為了藏區更多人的幸福遇難了,我為她哀悼,更向她致敬!”蒙曼在朋友圈悲傷地寫道。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役中,他放棄了節日與家人共同團聚,堅守崗位,奮鬥在抗疫第一線,開展疫情的宣傳,調查,防控工作,確保校區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他,就是湖北荊門市沙洋縣李市國小辦公室主任陳江。

“陳主任,疫情緊急,請速回單位!”1月24日,接到學校校長李豔梅電話後,分管學校辦公室工作的陳江聞訊而動,火速返校,與校領導同心協力,共同站在了防疫一線上。時至今日,從未缺崗!返回工作崗位後的他在第一時間着手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迅速組建校內住户微信羣、展播校門口電子顯示屏、懸掛抗擊“新冠肺炎”的橫幅、音響滾播、微信羣提醒、上門張貼宣傳單、展板張貼更新省市縣文件、入户調查等。這些瑣碎的事情常常讓他忙得廢寢忘食,他從未有過任何怨言。“有一些事,必須要有人做,我離學校最近,就由我來做吧。”同時他還積極組織全校師生宣傳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先進事蹟和典型做法,採用徵文比賽、處室推薦、美篇賞析等形式,鼓勵師生撰寫新聞報道,弘揚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時至今日學校在國家級、省市縣級媒體和微信發佈宣傳文章多篇。

“最近一段時間你們家有沒有從外地來的客人?家裏有沒有最近去過或途徑武漢的人員?”“您好,進校門必須測量體温,進行登記。”連日來,為確保病毒隱患不進校,學校根據上級部署,安排領導和門衞全天24小時在門房對進校車輛及人員進行嚴格管控。由於疫情情況突變,事先安排的部分領導值班受到交通管制無法按時到校值班,陳江主動替不能到校的領導承擔起值班工作。在門房管理,值班巡查時,發現個別老同志不帶口罩,在校園散步,他及時進行勸導講解,同時值班期間協助學校趙師傅對校園公共區域消毒,讓衞生安全不留死角。

駐村宣傳,入户排查,義不容辭。李市國小包村彭嶺村,由於村幹部有限,在大排查時缺人手,接到通知,陳江配合村幹部硬是一户一户的入户調查,贈送武漢返鄉的村民口罩,主動印好宣傳單貼在村民牆上。老婆聽説後問他:“你就不怕中標,你就不怕害了我們娘倆?”他果斷地回答説:“有些事,總是要有人去做,你不做,我不做,他不做,誰來保護咱平安!”

“金牛路段的代購就由我來幹了。”對於領導安排的工作,陳江堅定回答“非必須,不流動”這是一條紅線,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的生活物質變得匱乏起來,代購成了金牛社區的一件大事,他又開始建立代購微信羣,前一天在微信羣提醒住户下訂單,第二天準時將物質送上門。一天的忙碌並沒結束,上傳下達的常規工作還要繼續:捐款數據統計、愛國衞生日報表填寫、組織教師網上研修、網上上課等,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5

滕啟剛是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20__年6月4日不幸患病去世。他紮根基層30年,與這裏的百姓打成一片,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的“滕氏調解法”讓百姓心服口服,這裏的羣眾嘴邊最常説的一句話是“還得咱們滕法官”。滕啟剛的事蹟經本報刊發後引起了強烈反響,當天新華社客户端瀏覽量就超過150萬,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全文轉發,遼瀋地區的媒體也在重要版面轉發。很多網友紛紛留言點贊:“人民呼喚馬錫五式的法官”“司法為民代代相傳”“滕啟剛是一棵紮根人民的常青樹,高、直”……

馬錫五和滕啟剛身處兩個時代,條件不同、環境不同、形勢不同,但他們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心中裝着百姓,在具體司法實踐中體現人民性。

馬錫五審過很多案件,其中最著名的是後來改編成評劇《劉巧兒》的隴東“封捧兒與張柏兒婚姻上訴案”。馬錫五親自審理這起“一女三嫁”案件。他親赴村裏深入調查瞭解,詢問當地羣眾對這件事的看法,瞭解到羣眾對此前的判決不滿,弄清全部真相後,馬錫五在當地鄉公所進行羣眾性的公開審理,邀請鄉親們參加案件審理,讓大家發表意見,最後摸清羣眾意見後進行了最終判決。

這起案件的審理,不僅使一對反對封建婚姻制度、爭取婚姻自主的青年心願得償,也使羣眾在參與案件審理充分表達意見的同時,受到了教育。

滕啟剛在擔任派出法庭千山法庭庭長期間,經常深入農村,坐到村民家的炕頭上,用談心談話的方式開展訴訟調解工作,耐心細緻地反覆開展法律普及和講解,讓百姓感受到他的真誠和耐心,同時折服於他精湛的法律實踐知識。在法律文書送達中,作為庭長,他從來都是親力親為,確保當事人及時收到法律文書;當事人有疑惑,他就現場解答清楚。為方便羣眾訴訟,他制定了多本業務手冊,使訴訟實踐手續簡便。

滕啟剛的親民司法還體現在每一個具體的細節上。大年三十,風雪交加的晚上,當大家都在温暖的家中喜迎春節的時刻,他擔心法庭屋內水管被凍裂影響節後百姓提交訴求,就冒雪到法庭燒鍋爐,頂着寒風在煤堆前一遍又一遍往鍋爐裏添加煤塊。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滕啟剛寫判決書,從來不讓別人代筆,都是戴着老花鏡自己一個字[篇1]個字敲出來的,因為他寫的判決書不僅講法理,還講情理,講社會的理解。

當地公安部門與法院打交道的民警説:“一般情況下,法院的判決書我們拿回後只看一下結論,別的都不看了,他寫的判決書我們要仔細從頭看到尾,然後大家一起討論,感覺合情合理心服口服,尤其判決書裏體現出對百姓的感情。”

滕啟剛曾多次説:“百姓的懇切訴求和期待,就是激勵我不斷前進的初心動力,百姓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繼續努力的深厚底氣。”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6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舉措。全國上下萬眾一心、頑強奮戰,經過艱苦努力,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現在,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我們既要立足當前,又要放眼長遠,牢牢把握構築人民生命健康堅固防線這個根本,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深度”和“温度”,不斷提升防控能力和治理能力。

把脈問診,阻擊疫情有“力度”。越是兵臨城下,指揮越不能亂,調度越要統一。基層幹部肩負抓落實的責任,直接決定着疫情防控工作能否落地見效。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基層幹部不能因取得了積極成效而掉以輕心、疏忽大意,反而要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毫不動搖地站在防控第一線,嚴格按照防控工作規範流程,對過往的車輛、人員做好身份核實、信息登記、消毒防護等工作。要在疫情防控中練就“火眼金睛”,發現可疑人員、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對不應該放行的車輛、羣眾要一律勸返,堅決防止疫情防控“一刀切”,全力保障服務羣眾正常生產生活。

對症下藥,抗擊疫情有“深度”。“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此次“大考”中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對於從體制機制上創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健全國家公共衞生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衞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具有深遠意義。要堅持突出問題導向,聚焦“病灶”,對症下藥。對照疫情防控這面“鏡子”,牢牢把握制度建設這條主線,針對突出問題有序推進法律和制度改革完善。只有切實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才能儘快把問題問題解決,把隱患消除。

精準施策,疫情防控有“温度”。關山萬千重,山高人為峯。雖然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不少行業和企業帶來影響,但全國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的疫情防控工作正取得積極成效。當前正值農業春耕田管、企業復工復產的關鍵時刻,在不影響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統籌兼顧”“十個指頭彈鋼琴”的認識論、方法論,有序推進農業生產和企業復工復產等工作,努力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一條條“貼心”的政策措施,不但能給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企業帶去“及時雨”,更能樹立起正向預期的發展信心,讓羣眾真切感受抗疫“温度”,温暖人心。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7

“用語言美、思想美、行為美,以‘美’為時尚,打造高速列車服務新形象!”這是610次高速列車一組列車長__及班組春運以來服務高鐵旅客的真實寫照。

__年1月1日,正在值乘當班巡查車廂的列車長__接到一旅客劉建成打來的十分焦急的電話,稱剛坐607次不慎將錢包落在11車12b座位上,__立即與乘警趕至現場,經認真查找,在座位附近很不起眼,人們注意不到的角落找到其錢包。內有現金446元,銀行卡兩張,身份證兩張。找到錢包的同時,王蓉第一時間聯繫丟失物品的劉建成不要着急於613次返程,安慰他錢包找到了,將妥善保管,只管認領就是了。旅客劉建成抵達太原站後,手持感謝信,並當面向__、乘警及班組同志致謝。

__同志原擔當k602次列車長,__年4月,開通首趟太原至北京動車組,她擔當列車長;__年12月,她被選拔為高鐵首發列車長。皆緣於工作標準高,以美為時尚,做“最美職工。”

作為高速列車列車長,她始終秉承這樣的服務理念“速度拉近距離,時間拉近你我。”針對高鐵旅客對時間、效率和乘車舒適度要求高的特點,本着“打造高鐵精品動車,追求卓越品牌服務”的宗旨,總結出瞬間感動旅客“三要素”:真誠微笑、問侯温馨、手勢得體。以真誠打動人。

今年春運,在班組中積極開展創“五星”活動,即:“服務之星、安全之星;業務之星;感動之星;創新之星。”在她的影響帶動具體幫助下,帶過的班組已有四位列車員考上列車長。__自擔任列車長以來,先後被路局評為“五四優秀團幹部”“建功立業先進班組”段“先進生產者”“三八紅旗手”“金牌列車長”等榮譽稱號。

將服務做成超值,傳播“晉韻”文化,打造高速列車服務新形象,已成為__新的不懈追求!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8

風華為人傑,巾幗逞英豪。20__年來臨的三八婦女節,是第110個國際勞動婦女節、我國第97個婦女節。與往年不同之處,在疫情防控戰疫場上巾幗不讓鬚眉,到處閃現着“巾幗身影”,凝聚着“巾幗智慧”、貢獻着“巾幗力量”,綻放着“巾幗芳華”,這一刻她們點亮了“巾幗底色”。

每一場特殊戰鬥,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戰士;每一次生死搏鬥,都會湧現一批無畏的勇士。被口罩勒到深痕的臉頰,被汗水浸到泛白的雙手,被防護服包裹束縛着的笨重身軀……一切的痕跡,是你們逆行與病魔抗爭的最美樣子。

我們要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風雨兼程守候在每一個防疫站點,感謝你們叩響一户户房門摸排勸導,感謝你們剪短了長髮只為救助更多患者,感謝你們身兼數職為隔離羣眾送上暖心服務,感謝你們在疫情肆虐之時,不懼生死,勇敢奔向抗疫前沿,感謝你們的家人、親友給予的傾情支持。我們想對你們説一聲:姐妹們,你們辛苦了!我們為有你們這樣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的“巾幗英雄”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你們是堅守者——武漢封城,當地的居民堅守他們的家園,不讓病毒外傳,始終堅守着病毒傳染的最後一道防線。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背後為你默默堅守, 醫護工作者星夜兼程,白衣戰袍,投身無聲戰場;建設者晝夜施工,血肉之軀,展示中國力量;還有無數外賣小哥、快遞員、環衞工人們逆風而行,堅守崗位。這就是萬眾一心的中國精神與力量!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向最強堅守者致敬!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19

恢復大學聯考後,我就要25歲了。那一年,我懷着希望和苦澀的心情,1977年年底,第一次參加了大學聯考,一點門都沒摸着。我鼓足勇氣,決心再拼半年,參加1978年夏天的大學聯考。這將是我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衝擊大學聯考。當時報考的條件是以25歲為限。

“文革”期間沒能正規地上學。儘管我的文科成績還不錯,但數學可是一竅不通。半年時間裏,我拿起數學課本,從七年級年級的開始學起,一直學到高三。不會就找老師問,一道題一道題地做作業,筆記本用了好幾本。

臨考前的一個月,我開始複習語文、歷史、地理、政治等科目。

帶着一種複雜地感覺,我再一次走進大學聯考考場。考畢,在填志願書時,我寫上了北大圖書館系。大學聯考分公佈了,考了近300分的我,又落榜了。當年的分數線是300分整。還是數學給我扯了後腿,剛得了20分,如果不用半年的時間攻數學,這20分也能照樣得。其餘各科成績都還不錯。

不甘心的我也只能就此罷休。後來我得知,當年河北師大體育系的錄取分數線,我足足超出近200分。當時,我已經是有5年教齡的中學體育教師了。沒讓我報考的唯一原因是,當時教師的地位實在令人不敢恭維,我想通過大學聯考跳出教師這個行當。

來年招生規定,體育專業已由文科轉為理科。即便沒有年齡限制,沒學過數、理、化的我,再考中的機率也越來越小了。

一種難以言表的苦澀,可以説是痛苦,十分痛苦的心情,長時間在我心中停留。我慢慢地越來越遠地離開了大學聯考的這個大漩渦,看着大學聯考的激流,從我的身邊,從我的心裏慢慢地遠去了……

想上學,想讀書的願望雖落空了,但想上學,想讀書的願望,卻永遠留在了我的心底……

我真羨慕現在的孩子們,他們趕上了一個好年代,一個令人充滿了希望,充滿了追求的年代,一個令人有書讀,有學上的年代。

後來,國家出台了自學考試、電大等一系列自考、自學性質的學歷教育機制,我終於又在30多歲的時候,重新拿起了課本,重新坐在電大的教室裏,讀書了。三年後,我拿到了大專文憑。遠了我的大學夢。那年,我已經32歲了。再後來,我又在50歲的時候,通過自學考試,獲得了大學本科文憑。同時,我還獲得了市級“自學成才者”稱號。

我想上大學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20

走出窮山溝,是貧困户黃仕京傾盡全家之力供養兩個孩子上大學的原動力,可經常到家裏做扶貧工作的研究生姑娘卻讓他一直心存不解。

“文秀姑娘,你在北京讀的書,怎麼回到山溝溝工作了?”一天傍晚,看到黃文秀入户走訪,黃仕京一家硬是拉着她進屋吃飯。飯桌上黃仕京忍不住拋出自己的問題。

和黃仕京一樣,人們好奇,好不容易從大山走出去,怎麼兜兜轉轉又回來了?黃文秀説,農村走出去的人很多,自己就是那個要回來的人吧,基層工作很難做,但總得有人來做的。

想到在黃文秀的幫助下,自己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黃仕京似乎明白了什麼。他動情地説:“我要讓我的孩子像你一樣,在學校爭取入黨,將來為家鄉多做點事。”

對於黃文秀的選擇,越來越多人理解了,可今年6月17日,她在返村查看災情途中卻遭遇山洪,不幸遇難。抱着未竟的事業,將一生永遠奉獻在這片她所熱愛的土地上。

傾情投入譜寫青春之歌

百色,一個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大石山區、水庫區於一體的特殊地區,是全國脱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百坭村更是深度貧困村,在黃文秀駐村扶貧之初,500多户人家,195户是貧困户。

在大家的印象裏,黃文秀是把雙腳踩在泥土裏行走的人。得知她80、90後已經不再是網絡上調侃的不靠譜的非主流,而是逐漸成長為社會的中間力量,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全心付出,用行動續寫新時期的“長征精神”。斯人已逝,淚目送別,青年人應當向黃文秀看起,以黨的事業 為事業,堅守共產黨員的初心,銘記共產黨員的使命,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真正“文”於心而“秀”於行。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21

山東省支援威海臨牀醫學檢驗專家白曉卉於3月20日6時45分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去世。臨牀專家初步診斷繫心源性猝死。

白曉卉,1980年出生,中共黨員,生前系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臨牀醫學檢驗部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疫情發生以來,她不曾停歇,馬不停蹄地輾轉於北京、新疆、河南、山東等各個疫情一線戰場。

作為山東省直支援威海核酸檢測隊隊長,白曉卉3月9日凌晨4時抵達威海後,即帶領4個工作小組全力投入到繁重的核酸檢測工作中。

她的同事、學生對她評價最多的就是“充滿力量”“盡她所學幫助人”。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22

滕啟剛同志生前系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四級高級法官。他紮根基層30餘載,為公平正義不懈奮鬥,生動詮釋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和人民法官對黨忠誠、堅守初心、無私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格。6月4日,滕啟剛同志突發疾病去世,終年57歲。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遼寧省精神文明辦追授其遼寧“時代楷模”稱號,鞍山市委追授其為“鞍山市優秀共產黨員”,鞍山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授予其“新時代鞍山政法英模”榮譽稱號。

滕啟剛同志對黨忠誠、對司法事業無私奉獻、對人民擔當負責的敬業精神和司法為民的情懷十分值得我學習,他的生命定格在57歲,成為遼寧政法英模榜上一顆耀眼的星,温暖着每一個人。在滕啟剛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人民法官無私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格,也看到了共產黨員忠誠信仰、堅守初心,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先鋒本質。他以生命踐行使命,將公平正義寫進了自己的人生。

英模是一個民族的脊樑,一個時代的座標,一支隊伍的象徵。弘揚英模精神,既是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的重要一環,也是新時代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我要以英模為鏡,深刻感悟英模精神,築牢思想之基,汲取奮進力量。滕啟剛同志的先進事蹟,樸實無華、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我們既為失去這樣一位好法官而痛惜,也為遼寧政法隊伍中湧現出這樣一位先進典型而自豪。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2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河南龍山集團平安公司押運大隊接到集團的防控命令後,立即行動起來,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安全護押工作中。在防控工作中,共產黨員和押運骨幹是衝在一線的排頭兵。面對肆虐的疫情,他們沒有退縮,毅然請戰,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押運人的實幹擔當。

張四軍同志,他不僅是一位共產黨員,更是一位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駕駛員”。家中有兩個孩子,父親的年邁身體狀況也一直不好,在聽説他除夕就要步入工作崗位時,家裏人更多的是不理解。但他説:“我的崗位在押運工作一線,時刻戰鬥就是我的職責。”他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日子,大年三十毅然奔赴押運第一線,組織協調轄區疫情期間的押運工作,發揮了一名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李戰峯同志是押運大隊的普通一員,疫情期間,他表現突出,為了大家的安全,他積極承擔了對全體守押人員摸排、電話核實、版面宣傳等工作,別人休息,而他卻每天都在一線奔波。他為押運大隊建立微信疫情防控工作羣,隊裏所有人員每日都要在微信羣上報在崗與否及體温狀況等情況,並負責做好大隊疫情防控宣傳教育、隊員信息統計上報等疫情相關工作。

降超峯,承擔着押運大隊疫情防控後勤保障工作。從疫情爆發至今,他每天都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加班加點只為能多盡一份力,為給押運人員購買酒精、醫用口罩、肥皂等疫情防控物品,他幾乎跑遍了轄區所有的藥店。同時,還積極為值班押運人員安排炊具、調料、掛麪、蔬菜、方便麪等食物,解決值班人員的就餐問題,解除大家的後顧之憂。他説:“為解決上崗人員疫情防控期間的生活,我個人辛苦一點是應該的”。他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小的孩子只有1歲。面對孩子殷切的目光,他也只能微笑地説“抱歉,爸爸要去打怪獸了,你要乖乖在家聽媽媽的話哦。”孩子的媽媽説:“你放心的工作去吧,家裏你就別管了。”

像張四軍、李戰峯、降超峯這樣為抗擊疫情默默奉獻的一線工作人員還有很多,正是有他們的無私奉獻,我們才能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24

“讓更多的人吃飽了飯”的袁隆平離開了,享年91歲。巨匠隕落,舉世哀慟。他的辭世,是中國和世界科學界的巨大損失,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損失。“國之脊樑”,必將被我們永遠銘記。

卓越貢獻改變世界。袁隆平是“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是令人尊敬和愛戴的科學家。他是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是世界上第一個將水稻的雜交優勢成功地應用於生產的科學家,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他幾十年來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巨大貢獻。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解決全球百分之六十人口的吃飯問題,袁隆平的貢獻曠古爍今,“雜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實。

治學態度影響深遠。袁隆平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大學生,飽受困難挫折,閲盡人間滄桑。無論境遇如何,他的身上始終流淌着家國天下的熱血,青春年華揮灑在田間地頭,鬚眉皓然仍然孜孜不倦於攀爬超級雜交稻的巔峯。一路走來,袁隆平的科研不乏質疑、失敗、挫折,他始終保持埋頭苦幹、不畏艱苦的科研基本功,闖出一片新天地。他那句“哪有搞科學研究不失敗的呢”,一直鼓舞着無數科學家博弈科學的競場;他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熱諷,不要怕別人説你標新立異”,一直激勵着年輕學子勇闖創新的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則是淡泊名利、踏實做人。他無數次拒絕了來自國外的高薪聘請,因為他知道他和雜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國。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終銘記投身科學研究的激情與夢想,始終銘記把雜交水稻不斷帶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對待成就,他極富人情味,常懷感恩心,把雜交水稻的功勞歸功黨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時尚的消費觀,也不把個人的財富看成是負擔,曾因為多看了幾眼豪車上新聞,卻依然選擇普通的車子下試驗田。“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這就是他對待生活的態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熱愛的種子一樣,深埋在後人心間,令人從中汲取力量,傳承使命。種子優良了,水稻才能根深葉茂,碩果累累。“禾下乘涼”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兩個夢依然任重道遠,但有“雜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將激勵更多的人為科技興國而戰,未來可期。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25

所謂誠信,就是要誠實守信,這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建設現代新型社會的基石。但近年來,不少人把它遺忘了,甚至丟棄了,結果許多人的心靈被污染了,行為中的欺騙隱瞞多了,社會上的假冒偽劣氾濫了。身為一名國小,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從小呼喚誠信,尋找誠信,攜起手來在身邊共同種植和培育起誠信的森林,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言而有信,一諾千金”是我們祖先傳承下來的美德。講誠信既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又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還是連接友誼的五彩紐帶。任何一個守信用的人都將得到他人的尊重。作為華夏民族的後代,新世紀的接班人,我們要長大,要成才,首先就應該努力做到守時,守信。正如孔子所説的那樣:“言必行,行必果。”只有這樣,才能成長為可信、可靠,講信用的人,在祖國的大地上築就誠信的森林。

雖然我們現在不能像某些偉人那樣做到,但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精神品質,可以用自己的筆尖抒寫、歌頌他們的光榮事蹟。在湖南就有這樣一個值得我們學習和讚頌的人,他就是湖南省委書記鄭培民。他有一句話説得很好也很對:“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在鄭培民書記那許許多多值得讚頌的事蹟中,有一段往事令湖南百姓永生難忘。那是_年_月_日,洪水肆虐下的湖南常得市安鄉縣即將發生大潰堤,_萬人的生命和財產都危在旦夕,而鄭書記卻不顧個人安危連夜在雨中指揮抗洪洪水終於遏止住了,可他卻病倒了!_月_日,年僅_的鄭培民在赴北京工作期間突然去世,一個人民的好乾部,黨的好兒子就這樣與世長辭了!

我想,一個講誠信的人,在人前人後一定會得到很多人的稱讚、尊重、親近和信任,順境時會有人交,逆境中會有人扶。相反,一個不講誠信的人就會在這個世界上慢慢變得孤立無援。

在有的人眼中誠信猶如鑽石般純潔、美好,而在有的人眼中誠信則被視為垃圾,我真心地希望大家都能成為第一類人,都能擁有鑽石般純潔的誠信,在心中築起一片誠信的森林。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26

英雄!”

“致敬!”“感動!”“功臣!”這兩天,一位巡邊老人引爆網絡,成為網紅。他就是76歲的魏德友。在中哈邊境50平方公里的無人區,他和老伴守了52年,走了近20萬公里!他用自己樸素的方式詮釋着家國情懷。他的故事因《現代快報》製作的H5專刊《無人區?52載守邊人》迅速傳遍大江南北。

驕陽似火的7月,《現代快報》記者不遠萬里從南京專程來疆,走進無人區、走進守邊人魏德友的家,進行了一週的深入採訪。

7月26日,《現代快報》製作的H5專刊《無人區?52載守邊人》以及系列全媒體作品引爆網絡,引起數百萬網友的共鳴。人民日報客户端、央視新聞客户端以及央廣新聞、光明日報、騰訊、新浪等新媒體終端紛紛轉載,並在微信朋友圈裏被頻頻刷屏。不到30個小時,《無人區?52載守邊人》的點贊量超過60萬次,總閲讀量高達590萬次。

由現代快報社發起的“我陪老魏叔一起巡邊”網絡行動,也得到了網友的廣泛響應,並從客户端、微信,延伸到了微博、網站。

24歲響應號召,從北京軍區轉業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半個多世紀,義務巡邊近20萬公里,勸返和制止臨界人員千餘人次,堵截臨界牲畜萬餘隻,未發生1起涉外事件。這是怎樣的付出和情懷?

就在網友們熱烈討論究竟什麼才是“愛國的正確打開方式”時,魏德友用一輩子的堅守,給出了自己的定義。

然而,魏德友卻認真地説:“我其實就是個普通人,什麼也沒做。我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會在這裏一直幹下去。”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27

袁隆平生於1930年9月,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世界級農業科學家,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曾成功選育了第一個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強化高產雜交水稻組合————南優2號;榮獲我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國際上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為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此外,他還先後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糧農組織等多次國際獎勵。

他培育的雜交水稻被稱為“東方魔稻”,確保了我國以僅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產的稻穀相當於每年解決6000萬人的吃飯問題。有人説,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礦,怎麼挖掘都有收穫,他還是一個多面體,每個側面都值得大家學習。是啊,如今,全國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學習,學習他為國為民為事業不畏艱難、勇於付出的獻身精神,學習他勇於追求真理、不迷信權威、不因循守舊、不斷探索的創新精神,學習他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勤奮進取的務實精神,學習他顧全大局、不計名利、甘為人梯的協作精神,學習他謙遜淳樸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精神不是隨便説説的,翻開那本中國感動世界,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立體真切的展現在腦海裏的,就是真實的袁隆平。袁隆平早在考大學之前,他就立志做一個農業科學家,西南農學院正是我們這位現今的農業科學家的誕生之地。也許是童年及青少年時期經歷的戰火與生活的艱辛讓他能夠立下這樣的志向吧。大學畢業後,他響應國家的號召,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懷大志,目標堅定的人,才會不畏懼苦,不害怕難!在20世紀60年代,在那饑荒的年代裏,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慘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歷史成為袁隆平前進道路上的動力。從此,他立志使我國農民擺脱貧困,立志向飢餓挑戰。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可以説袁隆平在青年時期就知道了,這也成就他一生的大業,更造福了億萬的人民。

所以,要做怎樣的人?我想應該就是要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會有崇高的人格。所以,當我們今天學習袁隆平那麼的美好的品質的時候,我們知道,那個汗霜滿衣,皮膚黝黑,真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泥腿子’的人,展示給我們的卻是人格的光芒。

學習朱麗華先進事蹟精神有感及心得體會 篇28

伍淑清此次赴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言,身份為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監察顧問。“這個協會成立於1993年,目的是為了安排香港各界別的婦女在1995年時到北京參加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早在1994年,就已經拿到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的諮商地位。” 伍淑清介紹道,她與何超瓊主席去日內瓦是自費的,完全是代表婦協的民間行為。

“我們9號到了日內瓦以後,10號聽了大家發言,11號何主席去做過兩次發言,每次就是90秒一分半,總共三分鐘,兩次發言大家都很重視。”伍淑清回憶道。

據記者瞭解,伍淑清原本也有一次正式發言的機會,但她主動讓給了何超瓊,為的是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的發言可以講述得更從容,一氣呵成。

“這是我們用香港民間的聲音在海外告訴大家,香港究竟發生的情況是怎麼一回事。”伍淑清表示,很多時候一些香港媒體和外國媒體關於香港的報道不夠準確,影響了海內外公眾對香港真實情況的理解,“去做這個澄清的事情,我們覺得義不容辭。”

去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聲後,伍淑清本人及美心集團隨即遭到了激進示威者不同程度的攻擊,甚至惡意報復。對此,伍淑清表示,一早就預料到會有這些網絡的攻擊。“去聯合國之前,因為中華基金中學反對學生,就有一些網絡開始攻擊我和學校。去聯合國時,何超瓊主席的發言文字傳到網上,也招來了對何主席以及我本人的攻擊,甚至同時也將美心集團拉了進去。”

“美心是一個企業,養了幾萬個工人,後面有不同的股東。我不是美心的股東,我也不是在美心工作,根本美心集團跟我是沒有關係的。”伍淑清直言不諱,稱目前藏在網絡後面的那羣人別有用心,就是想從不同維度打擊香港企業,計劃給香港的管理造成白色恐怖。

“現在很多香港朋友為了保護自己不發聲,特別是你看我們商界,很多朋友有很大的企業都不敢發聲,因為怕被打擊,這是很可悲的。” 言及此,伍淑清憂心忡忡:“香港一些大的企業都不敢惹這些網絡,害怕這些網絡。如果將來繼續有這些‘’和網絡暴力影響香港,人家也不來港投資了。外資企業也覺得香港不安全,也走了。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這種情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vvw0m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