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國培計劃體會:尊重學生提升自我

國培計劃體會:尊重學生提升自我

國培計劃體會:尊重學生 提升自我

國培計劃體會:尊重學生提升自我

經濟開發區實驗國小 王英偉

近日,我有幸跟隨聊城市開發區教育中心領導赴京研修學習,首先感謝開發區教育管理中心給我們青年教師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台,感謝開發區名師工作室的老師們給我們提供這樣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感謝北京師範大學的專家們給予我們豐盛的文化大餐。教授們精彩紛呈的案例、深刻睿智的語言、熱情洋溢的報告,彰顯出他們豐富的文化底藴、陽光般的工作心態、獨特的人格魅力、崇高的師德師魂和樂觀的敬業精神。他們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着“教育是奉獻”的真諦,使我受益匪淺。

培訓期間,《泰迪的故事》使我感觸很大,它真正詮釋了老師的幸福。故事大概是這樣的:湯普森老師新接了五年級教學班,泰迪是班內一名普通學生,學習成績很差,整天一副邋里邋遢的樣子。一天,湯普森老師在檢視學生以往的成績單時,發現泰迪原來不是這樣的,之所以一蹶不振是因為媽媽的離去、爸爸的不關心。聖誕節那天,同學們都笑泰迪送給老師的禮物太差,老師卻在課堂上打開了泰迪用從雜貨袋上撕下的棕色粗紙包裹的禮物,並當面戴上泰迪媽媽留下的有幾顆鑽已經脱落的水晶手鍊,還在手腕上噴了泰迪媽媽留下的半瓶香水。正是老師的這一舉動,對泰迪的觸動很大,泰迪變得努力學習,最終取得醫生博士學位獲得成功。老師影響了泰迪,泰迪也影響了老師,湯普森老師從那天起,決定從“教書”轉為“育人”,她認為育人比傳授知識更重要。這不正恰恰説明身教重於言教嗎?身教是什麼?其中極為重要的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及其感染力。人格是一種無言的力量,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師自身就是一本教科書,學生從中一定會受益終生。

泰迪邀請湯普森以新郎母親的身份出席他的婚禮,泰迪博士在老師耳邊輕聲説:“你是我一生中最好的老師。”“謝謝您對我的信任,您讓我感受到自己的重要,讓我明白自己可以有所作為。”老師説,“直到遇到你,我才真正明白老師的真諦。”此時我才真正體會到老師的幸福——即學生比你更成功,老師的快樂是學生永遠把對老師的愛埋在心底。所以老師應教給學生帶得走的素質,使他們受益一生。

尊重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關愛每一個學生,應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自己在班內是有用的,讓每一位學生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歸屬感、價值感和成就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我們每一次的精細關注中得到應有的發展。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在家靠父母,在學校可以依靠老師”。正所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吳老師説:降低了門檻,反而海闊天空。正如人的五指長度不一,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要因材施教,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學生。給優等生自由發揮的空間;給後進生一個微笑,讓他們帶着愉快和充滿信心的情緒進行學習,一起體驗成功的樂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學習數學——“人人都能成功”。教師尊重學生是保護、喚醒學生自尊的必要條件,也是對專業教師的必然要求,所以教師需要讀學生這本書,滿足學生合理的需要,對學生不合理的需要進行耐心引導。尊重學生能使他張開翅膀翱翔;不尊重學生將會使他折斷翅膀,那就讓我們助孩子們一臂之力,讓孩子們永遠在天空中翱翔。

教師要保持陽光心態。俗話説:苦也是一天,樂也是一天,何樂而不為呢!作為教師,更應該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微笑是啟迪學生的鑰匙。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在壓抑環境中與在舒暢的環境中學習,所迸發出的熱情與所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和諧的學習氛圍能使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體現,學生變得勇於發言、樂於發言,進而產生學習的動力。這種體驗和參與會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樂趣,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因此,在課堂上我採用和藹,親切的教態,時刻注意給學生一個微笑,讓學生帶着愉快和自信進行學習。當學生討論時,我們應深入到學生中,同他們一起討論,一起想辦法;當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微笑看着她的眼睛,讓她感到你在關心她;當學生回答錯誤時,用眼神鼓勵她,讓她勇敢地説下去;當學生回答正確時,掌聲鼓勵她,大聲説出我為你驕傲,產生師生間豐富的情感交流,得到心心相應的情感,彼此體會成功的喜悦。把學生看做魔鬼,您會生活在地獄裏;把學生看做天使,您就會生活在天堂中!我們要選擇後者。

教師要有豐富的文化底藴。教授們在幾個小時內能侃侃而談,滔滔不絕,特別是67歲的高金英老師,三個小時竟然全部脱稿,課堂中各種各樣的教學案例、小故事、笑話、順口溜,信手拈來,準確的歸納概括,令人讚歎不已。這不正説明教授們有着豐富的文化底藴嗎。教師的工作,有點像蜜蜂釀蜜,需要博採眾長。為了實現教育的文化功能,教師除了要有本體性知識以外;還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這樣才能把學生引向未來的人生之路。在學校裏,知識淵博的教師往往贏得學生的信賴和愛戴,因為教師的豐富的文化知識,不僅能擴展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文化知識的廣泛性和深刻性。作為教師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所以必須靜下心來多讀書,讀好書。不僅要讀和所教學科有關的書,還要讀其他學科的書,達到學科整合,才能博採眾長自成一家。正如高金英老師説:讀好書、交高人,乃人生兩大重要事。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峯。所以我們不要再為自己找藉口,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擠總會有的。

張梅玲老師説:課堂上老師提問題提得好不好,關鍵是看老師的學科底藴怎麼樣。我特別佩服吳正憲老師,在她的課堂上一個接一個地問題,提得那麼到位,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去思考,從而更深層的理解知識;吳老師還特別會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這些正是我們上課時忽略的資源。吳老師説:數學課堂應該是“問題叢生”的課堂,學生的錯誤是有價值的教學資源,正確的利用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教師一定要巧妙地利用這一新生成的資源,利用學生思維的火花引發衝突,從而激起探究需要,最後由學生自主解決問題,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體驗知識產生的過程,享受到探究的樂趣,進而獲得自信和高質量的課堂生活。在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牆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i hear , i forget; i see, i remember; i do , i understand。意思是:我聽説卻忘記了;我看見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那麼,就讓更多地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師需要自我磨練。張梅玲老師説:教師需要自我磨練,教師首先應在自己的課堂裏認識自己,每一星期用心磨練一節課,每星期錄製一節課。然後和名師的課進行對比,取長補短,再重新認識自己,學會反思自己;反思後再實踐,這樣堅持下去,才會有更多地收穫。是啊!我們缺乏的就是自我磨練、自我反思的精神。在教學中,我們往往不敢把課堂放給學生,教師仍佔據主導地位。張梅玲老師説:能放手得要放,該收得要收這是智慧。因為我們探究的目的是解決問題,猜想需要驗證,結果有成功也有失敗,這很正常,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收穫更多。正如xx老師所説:課堂上該講的講清,該點的點明,該放手的放手。那就讓我們的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更多的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吧。杜郎口中學,洋思中學,東廬中學可以借鑑的經驗很多,但有一點,他們打贏的都是“學習”的戰役,解決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讓學生在學會的同時,更掌握了會學的本領。對呀,我們要把給學生澆水轉變成教學生找水。

備課是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體現出一個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理念與教學能力,也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研究的主陣地。專家指出:今天的教師既是工作者,又是學習者,也是研究者。所以教師不僅要鑽研教材,還要研究學生。上海著名語文教師於漪的“一個課題三次備課兩次反思”,在備課上下的功夫堪稱楷模。最受用的幾句話:在課堂靠增加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似葉上施肥。在備課中多花點時間以促進課堂有效,如根上澆水。備好課要解決好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你想把學生帶到哪裏?(即教學目標)。第二個問題:你怎樣把學生帶到那裏?(即教學策略)。第三個問題:你怎麼知道學生已經到了那裏?(即教學評價)

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需要我們在備課上多下功夫。使每節課都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識收穫和學科感悟。備課除了吃透教材、深挖教材外,還要進行學情分析,一要備學生。可先進行課前調研,在知識的轉折點上進行課前調研。二要備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哪一層次上,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三要備學生的情感狀態,使學生在積極、樂觀的心態下學習。四要備難點,想想應採用什麼方法突破難點。五選擇層次性的作業,要讓每個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提高。教師要把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寫下來,然後把問題排排隊分先後解決。

總之,這次北京之行,我感慨頗多,學到的知識和理論很多,領悟了先進的教育思想。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練就一股靜氣: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教育規律,盡最大努力做學生的一位好老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vlw9j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