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學習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跡心得體會

學習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跡心得體會

學來,學校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了孟二冬同志的事蹟,全體教師的心靈又一次得到洗禮,他高尚的師德,樂於奉獻的精神震撼了我們每一位教職工。

學習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跡心得體會

我們作為孟老師的同行,感到鼓舞和驕傲。他的事蹟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體現了知識分子的平凡與崇高。他是廣大教師羣體的一個代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身上集中體現了當代知識分子的高尚的品格。

世界上有一種力量,看不見,聽不着,卻可以打動人心,感化世界。這是一種師道的力量,是我們這個社會傳承已久的精神血脈。

孟二冬教授是一個為人師表、道德高尚的人。“斯文有傳,學者有師。”作為一名教師,孟二冬教授身上浸透着師者的博大、尊嚴與熱情。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沉得下來”“鑽得進去”的學者。他又是一位甘為人梯的教學者。“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須遲久之功。”在他痴情的講壇上,孟二冬教授為學生盡心盡力,不知疲倦。孟二冬教授是一位鬥志昂揚的勇士。在他的生命遭遇到殘酷的病魔時,人性的可貴與輝煌愈加迸發出耀眼的光芒。他的生命之河,無論是風平浪靜,還是急流險灘,永遠保持着一份讓人心儀的恢宏而又恬靜之氣。孟二冬花費了7年時間寫就的100多萬字的《登科記考補正》,令人深有感觸。在當今這個市場經濟的時代,還有人踏踏實實的花時間去做這種紮實的學問,實在是令人欽佩的,即使他不去支教石河子,即使他沒有病倒在講台上,他也是一個用人格感動社會的高尚的人。聯想到今天一些教師不能安心做研究,不能將心思放在講台上,再對比孟二冬同志高尚的人格,讓人感到如此的震撼。

我們都知道孟二冬老師為人師表,恪盡職守,教學中有高度的責任感。這背後是什麼力量在支持?是愛心,對學生的無比關愛之心。這是當教師的最可貴的品質。

20xx年3月,孟二冬教授從日本教書回來不久,主動要求到石河子大學“支邊”。到那裏大約2個星期,就感到嗓子嚴重不適,平時他的嗓門很大,這時不得不使用麥克風了。後來醫生要他“禁聲”,但他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還是要堅持,每週10課時。他已經很痛苦了,但考慮的是到新疆一趟不容易,不能讓學生拉下課。他的心始終放在學生身上!4月26日上午上完最後一節課,孟老師在學生的掌聲中踉蹌走下講台,咳出血來了。診斷後讓醫生大吃一驚。孟老師為什麼堅持?也不是知道得了癌症還不理會,大概他以為是比較嚴重的炎症,所以還是教學重要,堅持下來了。這主要是出於教師的責任感,裏邊又含有一顆對學生的“愛心”。有對學生的關愛之心,才有這種高尚的責任感。他在石河子大學任教才2個月,但和學生的關係就非常融洽,報上登有學生對他的那種關切與愛戴,是對孟老師愛心的回報,很是感人。

孟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是非常自然的,是一種人格的流露,並非簡單的職業要求。他指導研究生的學習非常有耐心,每次給學生評閲論文,都會提出大量具體的修改意見。甚至指導本科學生做學年論文,也一絲不苟,認真輔導,連一條註釋也要推敲,甚至還親自為學生找資料。更感人的是,就在他第二次手術的前一天,還把新入學的研究生叫來,在病牀上為他們上課。這些盡責敬業的行為,都體現着一種難得的愛心,一種對學生的無比關愛之心。

現在有的教師太忙,學生又多,根本沒有多少精力關照學生,“放羊”現象嚴重。相比之下,孟老師這種克盡職守、為人師表的精神以及支撐這些行為的愛心就特別可貴,也特別值得提倡和學習。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各種各樣物質產品都在不斷增加,但愛心似乎在減少。我們有鮮花、有金錢,有汽車、房子等等,如果缺少愛心,就如同生活在無味的沙漠中。愛心是那樣寶貴,現在又有短缺的趨勢,所以孟二冬顯得可貴,他的確是我們的楷模。

孟二冬的事蹟讓我的精神境界也得到提升,我一定要用孟二冬同志的精神,時時鞭策自我,昇華自我,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v4oq4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