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內經選讀學習心得(精選8篇)

內經選讀學習心得(精選8篇)

內經選讀學習心得 篇1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它所建立的理論體系為中醫學的理論發展與臨牀實踐奠定了基礎。而《內經選讀》作為一門培養中醫藥專門人才,提高中醫藥文化素質的重要課程,能使學生瞭解中醫學術的淵源及《內經》的理論體系、學術思想,掌握《內經》中重點的基本理論、指導原則,從而提高學生中醫理論水平和運用理論分析與解決臨牀實際問題的能力。

內經選讀學習心得(精選8篇)

秦伯未老先生曾在《內經知要概論》中講到:“《內經》僅僅是中醫的門徑,問題就在如何通過這門徑來窺視更淵博、更廣闊的中醫成就。”而《內經選讀》的概論部分就強調了“誦、解、別、明、彰”等學習經典的方法,使學生明白應該如何研讀《內經》。

當然,在此基礎上,也應加強自己的自學能力,通過查詢相關文獻甚至是臨牀資料,以加深理解和運用。比如對原文“諸痛瘍瘡,皆屬於心”的理解,除了掌握其含義外,可以從安神、瀉熱等角度去查詢瘍瘡類疾病的臨牀治療和應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中醫思維方式的建立與培養,因為單純的誦解《內經》原文僅僅是“紙上談兵”。比如可以從《素問·六節藏象論》的“四時五臟陰陽”系統來認識《黃帝內經》的整體思維和意象思維,加深對“天地人三才”醫學模式的認識等等。抓住一點,以點帶面,拓展思路,用中醫的思維方法去觀察、思考、理解,才能在臨牀上運用自如。

我們常説“讀經典、做臨牀”。《內經選讀》原文導讀部分按《內經》理論體系擇要彙集原文,並加以分類、校注、按語,而且酌情添加臨牀應用,使理論與實踐結合,突出中醫思維的培養、醫學源流的發展。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這段原文,主要是闡明陰陽交感、互根與消長關係的,“陰中求陽”、“陽中求陰”是其在治則上的體現。以《傷寒論》白虎加人蔘湯治療“大煩渴不解,脈洪大”為例,來説明津液的上承輸布必賴氣之激發與推動,這是陽中求陰的運用。而張錫純治療陰虛發熱,在滋陰的基礎上加入黃芪其理相同。此外張錫純治大氣下陷之升陷湯也寓有陰中求陽之義。古代醫學第一人的張仲景和近代醫學第一人的張錫純將《黃帝內經》的理論闡發與運用得淋漓盡致。

我也有幸能夠在當地醫院中醫內科見習一個月,通過臨牀跟診與牀邊教學,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內經》的理論是如何來指導臨牀實踐的。就拿內分泌科為例,臨牀上,用《內經》氣化理論指導治療糖尿病腎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因為氣化功能障礙始終貫穿着整個糖尿病腎病的發病過程。氣化功能障礙包括機體真元之氣不足與氣機運行失調兩方面。前者指因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致氣化無力。後者指因氣機運行失調,致氣血津液代謝失常、臟腑功能失調。簡言之,氣化功能障礙即“氣病”,指的是真氣不足,氣機失調,機體氣化功能障礙導致氣血津液代謝異常、臟腑功能失調。當地名老中醫根據其大量臨牀實踐總結,將糖尿病腎病辨證分為氣陰兩虛證、痰瘀互阻證、肝腎陰虛證、陰陽兩虛證進行論治,起到提綱挈領的指導作用。

當然,以上僅是臨牀中很小的一個例子,其他比如“風能勝濕”理論在腎性水腫中的應用,“治未病”理論對老年性疾病的防治等等,都是《黃帝內經》理論指導臨牀實踐的良好體現。

《黃帝內經》,不僅是一部醫學的曠世之作,同時也是醫療實踐經驗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結晶。通過取象比類的演繹推理的思維方式,《黃帝內經》將中國古代的哲學理論(比如“中庸”思想、“天人相應”思想、“氣”思想)融入醫學,並直接用來解釋相關內容,所以我們在學好《黃帝內經》的同時也要多讀各家經典。文以載道,經典以其豐富的文化積澱與內涵,使其具有典範性及持久的魅力,給人以啟迪與震撼。比如在學習《黃帝內經》的哲學思想及養生理論時,我們可以看看老子《道德經》以及《淮南子》的內容。例如,“順四時而適寒暑”,這是中醫養生學裏的一條極其重要的原則。根據四時不同,採用“春養生氣,夏養長氣,秋養收氣,冬養藏氣”,以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方法,即養自然之道,養自然之生,取得人與自然的整體統一。這些觀點均是《道德經》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學説在養生方面的具體應用。

著名中醫教育家、“國醫大師”裘沛然先生經常強調“醫學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自然通”,我們要學習、研究《黃帝內經》,弘揚中醫學,必須結合對其文化母體的審視和剖析,才能深刻領悟和掌握中醫學的理論真諦,而這個是我們這輩中醫人一生終將奮鬥的目標。

內經選讀學習心得 篇2

體質

《內經》非常重視對人體質的觀察。

個人都有其自身的體質。關於這一點,許多香港人都有留意到。香港人總喜歡説:“此人屬寒底、彼人屬熱底。寒底的人不可隨便服食寒涼之物;熱底的人則不可隨意服食燥熱之品。”

其實關於人的體質,不僅只有寒熱之分。如體瘦、舌體較細的人,多屬陰虛體質。故醫者在治療此類病人時應注意“陰虛往往可致火旺”這一點,要小心運用燥熱傷陰之品。又如肥胖的人,或俗稱“兩頭尖”的人 (即肚子特別肥胖,而顯得頭足細小的人),此類人多有痰濕,運用滋陰之品時就要特別注意了。

《內經》中有許多內容是描述人的體質的,如《靈樞·陰陽二十五形人》中就從體質的角度把人分成“金、木、水、火、土”等五種類型。在臨牀上我們必須要隨時觀察病人的體質,清代著名醫家葉天士在診病時就相當重視這一點。

疾病的傳變規律

中醫認為每個疾病都有自身的傳變規律,如《傷寒論》中提及的六經傳變、温病學裏的衞氣營血及三焦傳變等。我認為,疾病的傳變規律,基本上是按照五行“相乘”的道理,即“木→土→水→火→金→木”此順序。

故《金匱要略》言:“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説的正是這一點。我認為五行間的相生相剋本來就有一定的規律,因此在運用五行學説來解釋臟腑間的關係時,不能過於盲目。

如“脾土是否為命門之火所生”呢?在中醫理論裏,真正屬火的臟腑是“心”,故在考慮命門和脾的關係時,絕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心與脾的關係。

在此附帶提出一點。在當時,《內經》已經相當重視精神環境的改變對人的影響。如《素問·疏五過論》言:“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脱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並…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躄為攣。”

六淫

《內經》相當重視六淫與疾病之間的關係。如《素問·至真要大論》就説:“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而“病機十九條”中對六淫之證也有描述。

可惜,對於《內經》中的許多內容,教科書的解釋常不得要領。如“諸痙項強,皆屬於濕”(《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此句話,一些教科書的解釋是:“因濕邪阻礙經脈陽氣,以致頸項強直。”我認為這種解釋是不正確的。一般來説,引起項強的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寒氣;另一則是濕邪化熱所導致的陰傷。而《內經》此句話所説的,正是指後者而言。因此教科書的解釋,是忽略了濕病也有傳變的一面。

辨證論治

當醫者一開始面對病人時往往會問:“您哪裏不舒服?”也就是説,在面對疾病時,醫者首先必須要辨清疾病的位置 (即“病位”)。另外,醫者在治病前還要辨清疾病的性質 (即“病性”)。上述所説的這兩個要點,正是中醫所説的“病機”。

“機”,就是“關鍵、要害”的意思。在面對疾病時,醫者必須要先看清疾病的要害在哪裏,更具體地説,就是辨清中醫所説的“八綱”。中醫的“八綱”,是“陰、陽、表、裏、虛、實、寒、熱。”

此八綱固然重要,但還有另外二綱我認為是同樣重要的,就是“氣”和“血”。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調理氣血是很重要的。

《素問·至真要大論》説:“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

此段經文是説,我們在面對疾病時,必須要先把握疾病的病機,找出哪一個臟腑出了問題,再按照疾病的性質作治療,要“用熱遠熱…用寒遠寒”(《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切忌犯了“虛虛實實”之戒。

“疏其血氣”這句話,有些中醫書認為就是“行氣活血”的意思,其實是不對的,此話除了“通”的意思以外,尚包含了“補”的意思。因此《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説:“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中醫治病,是強調“調整”的,即調節失衡之處。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説:“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即使是要疏通氣血,也是隨着疾病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説:“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也是強調這一點。

至於具體的治法,就要按病位、病性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如“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另外,《內經》反覆強調醫者在面對疾病時,必須要辨證論治。以“咳”為例,《素問·咳論》言:“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因此,不要一遇到咳就只知道治肺,或只是想到用“止嗽散”。我曾經看過一位醫生在治療咳嗽時,竟然有七成以上的病人都用“止嗽散”,可見其醫術水平有多高了。

如“痿證”,不要因為“治痿獨取陽明”一句話,就把所有痿證都從陽明論治了,要知道《內經》在討論痿證時,可是同時論及了“痿躄、筋痿、肉痿、骨痿及脈痿”(《內經素問·痿論》)的。因此在治療痿證時,怎麼可以不先辨清病機呢?

又以“糖尿病”為例,這個病現今越來越普遍。在四十年前,內地經濟條件差,得此病的人很少,但隨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人民得此病的比例不斷上升。其實,這種情況跟經濟改善,人民的飲食變得越來越豐盛很有關係。

關於這個觀點,《內經》早有提及。《素問·通評虛實論》言:“甘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對於糖尿病,我常常從“脾胃”論治,因為現代人的飲食過於豐盛,反因此而傷了脾胃,使水谷運化失常而得此病。

作為一位醫者,必須要先學好辨證。我曾經在貴州治療一位患瘧疾的病人,此人除了有寒熱之外,還感覺頭痛如破、身痛如被仗,非常痛苦,我用了“柴胡桂薑湯”,數劑而愈。此病若非辨證準確,恐怕難以治好。

診法

《內經》記載了相當多的有關診法的內容,特別是望診和脈診兩部份。可惜這些內容如今卻逐漸被醫家們所遺忘了。

◎望診

現今許多醫者愈來愈忽視望診的重要性。事實上,《內經》對於望診的描述是相當詳細和生動的,以望“顏色”為例,《素問·脈要精微論》曾説:

“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

所謂“重漆”,就是古代用以塗棺木的漆,其色黑而光亮;而地蒼之色,則有如煤炭般。

◎ 脈診

脈診對中醫來説是非常重要的,但現今一些醫者,姑且不談他們對古代有關脈學的理論認識有多少,令人失望的是他們竟然連把脈的位置都搞錯了。

我曾經見過上海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大夫,他把脈的位置竟然在掌側前臂橈側中部 (相當於手太陰肺經“孔最”穴附近),在這個位置上把脈可以診斷到什麼疾病嗎?中醫如此能不滅亡嗎?

《內經》對脈診的描述非常詳細,以脈學所説的“胃、神、根”為例,中醫非常重視胃氣,正是“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那麼有胃氣的脈象是如何呢?

《素問·平人氣象論》中有此描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以”字即“而”的意思,在此所謂的“滑”,是微有滑象之意,這要在臨牀上慢慢地用心體會。神,乃“從容和緩”之意。即《瀕湖脈學》所言:“緩脈阿阿四至通,柳梢裊裊颭輕風;欲從脈裏求神氣,只在從容和緩中。”

對於脈象,《內經》的描述更是生動。《素問·脈要精微論》言:“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就這麼幾句話,就把四季裏平人的脈象説得淋漓盡致了。

曾有一位名為蕭熙的醫師,他是江西人,在當地頗有名望,病人很多。有一天,一位女士來求診,蕭醫師在診脈完畢後,問這位女士月事是否已至?這位女病人聽了此話後,面露不悦之色,並説:“你這位醫師,連把脈都不能夠判斷我月經的情況,看來你的醫術也不過如此而已。”

説完後即忿然離去。蕭醫師聽了此話以後,頗為內疚。遂辭去了工作,赴廣東尋訪名醫,希望能潛心學習脈學,後來果然學有所成,憑脈診就能洞悉許多人的疾病,並得了“神脈蕭熙”的稱號。

內經選讀學習心得 篇3

體質

《內經》非常重視對人體質的觀察。

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體質。關於這一點,許多香港人都有留意到。香港人總喜歡説:“此人屬寒底、彼人屬熱底。寒底的人不可隨便服食寒涼之物;熱底的人則不可隨意服食燥熱之品。”

其實關於人的體質,不僅只有寒熱之分。如體瘦、舌體較細的人,多屬陰虛體質。故醫者在治療此類病人時應注意“陰虛往往可致火旺”這一點,要小心運用燥熱傷陰之品。又如肥胖的人,或俗稱“兩頭尖”的人 (即肚子特別肥胖,而顯得頭足細小的人),此類人多有痰濕,運用滋陰之品時就要特別注意了。

《內經》中有許多內容是描述人的體質的,如《靈樞·陰陽二十五形人》中就從體質的角度把人分成“金、木、水、火、土”等五種類型。在臨牀上我們必須要隨時觀察病人的體質,清代著名醫家葉天士在診病時就相當重視這一點。

疾病的傳變規律

中醫認為每個疾病都有自身的傳變規律,如《傷寒論》中提及的六經傳變、温病學裏的衞氣營血及三焦傳變等。我認為,疾病的傳變規律,基本上是按照五行“相乘”的道理,即“木→土→水→火→金→木”此順序。

故《金匱要略》言:“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説的正是這一點。我認為五行間的相生相剋本來就有一定的規律,因此在運用五行學説來解釋臟腑間的關係時,不能過於盲目。

如“脾土是否為命門之火所生”呢?在中醫理論裏,真正屬火的臟腑是“心”,故在考慮命門和脾的關係時,絕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心與脾的關係。

在此附帶提出一點。在當時,《內經》已經相當重視精神環境的改變對人的影響。如《素問·疏五過論》言:“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脱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並…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躄為攣。”

六淫

《內經》相當重視六淫與疾病之間的關係。如《素問·至真要大論》就説:“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而“病機十九條”中對六淫之證也有描述。

可惜,對於《內經》中的許多內容,教科書的解釋常不得要領。如“諸痙項強,皆屬於濕”(《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此句話,一些教科書的解釋是:“因濕邪阻礙經脈陽氣,以致頸項強直。”我認為這種解釋是不正確的。一般來説,引起項強的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寒氣;另一則是濕邪化熱所導致的陰傷。而《內經》此句話所説的,正是指後者而言。因此教科書的解釋,是忽略了濕病也有傳變的一面。

辨證論治

當醫者一開始面對病人時往往會問:“您哪裏不舒服?”也就是説,在面對疾病時,醫者首先必須要辨清疾病的位置 (即“病位”)。另外,醫者在治病前還要辨清疾病的性質 (即“病性”)。上述所説的這兩個要點,正是中醫所説的“病機”。

“機”,就是“關鍵、要害”的意思。在面對疾病時,醫者必須要先看清疾病的要害在哪裏,更具體地説,就是辨清中醫所説的“八綱”。中醫的“八綱”,是“陰、陽、表、裏、虛、實、寒、熱。”

此八綱固然重要,但還有另外二綱我認為是同樣重要的,就是“氣”和“血”。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調理氣血是很重要的。

《素問·至真要大論》説:“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

此段經文是説,我們在面對疾病時,必須要先把握疾病的病機,找出哪一個臟腑出了問題,再按照疾病的性質作治療,要“用熱遠熱…用寒遠寒”(《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切忌犯了“虛虛實實”之戒。

“疏其血氣”這句話,有些中醫書認為就是“行氣活血”的意思,其實是不對的,此話除了“通”的意思以外,尚包含了“補”的意思。因此《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説:“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中醫治病,是強調“調整”的,即調節失衡之處。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説:“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即使是要疏通氣血,也是隨着疾病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説:“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也是強調這一點。

至於具體的治法,就要按病位、病性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如“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另外,《內經》反覆強調醫者在面對疾病時,必須要辨證論治。以“咳”為例,《素問·咳論》言:“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因此,不要一遇到咳就只知道治肺,或只是想到用“止嗽散”。我曾經看過一位醫生在治療咳嗽時,竟然有七成以上的病人都用“止嗽散”,可見其醫術水平有多高了。

如“痿證”,不要因為“治痿獨取陽明”一句話,就把所有痿證都從陽明論治了,要知道《內經》在討論痿證時,可是同時論及了“痿躄、筋痿、肉痿、骨痿及脈痿”(《內經素問·痿論》)的。因此在治療痿證時,怎麼可以不先辨清病機呢?

又以“糖尿病”為例,這個病現今越來越普遍。在四十年前,內地經濟條件差,得此病的人很少,但隨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人民得此病的比例不斷上升。其實,這種情況跟經濟改善,人民的飲食變得越來越豐盛很有關係。

關於這個觀點,《內經》早有提及。《素問·通評虛實論》言:“甘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對於糖尿病,我常常從“脾胃”論治,因為現代人的飲食過於豐盛,反因此而傷了脾胃,使水谷運化失常而得此病。

作為一位醫者,必須要先學好辨證。我曾經在貴州治療一位患瘧疾的病人,此人除了有寒熱之外,還感覺頭痛如破、身痛如被仗,非常痛苦,我用了“柴胡桂薑湯”,數劑而愈。此病若非辨證準確,恐怕難以治好。

診法

《內經》記載了相當多的有關診法的內容,特別是望診和脈診兩部份。可惜這些內容如今卻逐漸被醫家們所遺忘了。

◎望診

現今許多醫者愈來愈忽視望診的重要性。事實上,《內經》對於望診的描述是相當詳細和生動的,以望“顏色”為例,《素問·脈要精微論》曾説:

“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

所謂“重漆”,就是古代用以塗棺木的漆,其色黑而光亮;而地蒼之色,則有如煤炭般。

◎ 脈診

脈診對中醫來説是非常重要的,但現今一些醫者,姑且不談他們對古代有關脈學的理論認識有多少,令人失望的是他們竟然連把脈的位置都搞錯了。

我曾經見過上海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大夫,他把脈的位置竟然在掌側前臂橈側中部 (相當於手太陰肺經“孔最”穴附近),在這個位置上把脈可以診斷到什麼疾病嗎?中醫如此能不滅亡嗎?

《內經》對脈診的描述非常詳細,以脈學所説的“胃、神、根”為例,中醫非常重視胃氣,正是“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那麼有胃氣的脈象是如何呢?

《素問·平人氣象論》中有此描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以”字即“而”的意思,在此所謂的“滑”,是微有滑象之意,這要在臨牀上慢慢地用心體會。神,乃“從容和緩”之意。即《瀕湖脈學》所言:“緩脈阿阿四至通,柳梢裊裊颭輕風;欲從脈裏求神氣,只在從容和緩中。”

對於脈象,《內經》的描述更是生動。《素問·脈要精微論》言:“春日浮,如魚之遊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就這麼幾句話,就把四季裏平人的脈象説得淋漓盡致了。

曾有一位名為蕭熙的醫師,他是江西人,在當地頗有名望,病人很多。有一天,一位女士來求診,蕭醫師在診脈完畢後,問這位女士月事是否已至?這位女病人聽了此話後,面露不悦之色,並説:“你這位醫師,連把脈都不能夠判斷我月經的情況,看來你的醫術也不過如此而已。”

説完後即忿然離去。蕭醫師聽了此話以後,頗為內疚。遂辭去了工作,赴廣東尋訪名醫,希望能潛心學習脈學,後來果然學有所成,憑脈診就能洞悉許多人的疾病,並得了“神脈蕭熙”的稱號。

內經選讀學習心得 篇4

中醫這種東西實在不能讓現在的年輕人感冒,但那是因為沒有靜下心來真正的用心去體會,真的是白白浪費了中華文化的精髓了!中國人和西方人比能勝在哪裏呢?經濟,政治,法律都不行,就連體質都比人差一大截;能勝過的就是前年集結的智慧而已!

關於陰陽節氣,向內觀止這樣的東西就如作者説的那樣,沒有人願意去研究除非病找到頭上!因為向內看麻煩,外面大千世界那麼好;向內看還會苦惱,不如活一日過一日快活。可是人如果不向內看就不瞭解自己,那就無法瞭解世界更不能為王!

可以肯定的是我現在是處於亞健康狀態的!沒有什麼大病,只是時不時會頭痛,肩膀痛,喉嚨痛,眼睛痛等等。

但自從有了您的課程之後,每天早上趕到1105,早早的啟動多媒體,是您的課,喜歡上了《內經選讀》就堅持了下來,才知道:智者之養生也,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記得那個繁星點點的夜晚,我們數着啤酒罐看星星,是您,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讓我從墮落中逃脱而出,記得我打遊戲虛度年華的時候,是您,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世,方可長久……讓我的生活從此不再虛度,記得在我病痛纏身之時,是您,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讓我擺脱了疾病的困擾。

看過您與老朋友的對詩,才懂得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智慧之美是那麼的和藹可親,聽了您的課,才瞭解了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瞭解了您的事,才知道擁有一顆寬容的心,才能保持年輕的容顏……

在第18周結束您的課程之後,我獨自又來到1105,教室依舊那麼的寬敞明亮,那個熟悉的講台,那個我做了15周沒變的位置,依然殘留着“上古之人知其道者……”的影子,相處的時間總是那麼的短暫,美好的回憶總是過往的雲煙,離開後才發現,那段時光是最充實的。

內經選讀學習心得 篇5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它所建立的理論體系為中醫學的理論發展與臨牀實踐奠定了基礎。而《內經選讀》作為一門培養中醫藥專門人才,提高中醫藥文化素質的重要課程,能使學生了解中醫學術的淵源及《內經》的理論體系、學術思想,掌握《內經》中重點的基本理論、指導原則,從而提高學生中醫理論水平和運用理論分析與解決臨牀實際問題的能力。

秦伯未老先生曾在《內經知要概論》中講到:“《內經》僅僅是中醫的門徑,問題就在如何通過這門徑來窺視更淵博、更廣闊的中醫成就。”而《內經選讀》的概論部分就強調了“誦、解、別、明、彰”等學習經典的方法,使學生明白應該如何研讀《內經》。

當然,在此基礎上,也應加強自己的自學能力,通過查詢相關文獻甚至是臨牀資料,以加深理解和運用。比如對原文“諸痛瘍瘡,皆屬於心”的理解,除了掌握其含義外,可以從安神、瀉熱等角度去查詢瘍瘡類疾病的臨牀治療和應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中醫思維方式的建立與培養,因為單純的誦解《內經》原文僅僅是“紙上談兵”。比如可以從《素問·六節藏象論》的“四時五臟陰陽”系統來認識《黃帝內經》的整體思維和意象思維,加深對“天地人三才”醫學模式的認識等等。抓住一點,以點帶面,拓展思路,用中醫的思維方法去觀察、思考、理解,才能在臨牀上運用自如。

我們常説“讀經典、做臨牀”。《內經選讀》原文導讀部分按《內經》理論體系擇要彙集原文,並加以分類、校注、按語,而且酌情添加臨牀應用,使理論與實踐結合,突出中醫思維的培養、醫學源流的發展。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這段原文,主要是闡明陰陽交感、互根與消長關係的,“陰中求陽”、“陽中求陰”是其在治則上的體現。以《傷寒論》白虎加人蔘湯治療“大煩渴不解,脈洪大”為例,來説明津液的上承輸布必賴氣之激發與推動,這是陽中求陰的運用。而張錫純治療陰虛發熱,在滋陰的基礎上加入黃芪其理相同。此外張錫純治大氣下陷之升陷湯也寓有陰中求陽之義。古代醫學第一人的張仲景和近代醫學第一人的張錫純將《黃帝內經》的理論闡發與運用得淋漓盡致。

我也有幸能夠在當地醫院中醫內科見習一個月,通過臨牀跟診與牀邊教學,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內經》的理論是如何來指導臨牀實踐的。就拿內分泌科為例,臨牀上,用《內經》氣化理論指導治療糖尿病腎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因為氣化功能障礙始終貫穿着整個糖尿病腎病的發病過程。氣化功能障礙包括機體真元之氣不足與氣機運行失調兩方面。前者指因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致氣化無力。後者指因氣機運行失調,致氣血津液代謝失常、臟腑功能失調。簡言之,氣化功能障礙即“氣病”,指的是真氣不足,氣機失調,機體氣化功能障礙導致氣血津液代謝異常、臟腑功能失調。當地名老中醫根據其大量臨牀實踐總結,將糖尿病腎病辨證分為氣陰兩虛證、痰瘀互阻證、肝腎陰虛證、陰陽兩虛證進行論治,起到提綱挈領的指導作用。

當然,以上僅是臨牀中很小的一個例子,其他比如“風能勝濕”理論在腎性水腫中的應用,“治未病”理論對老年性疾病的防治等等,都是《黃帝內經》理論指導臨牀實踐的良好體現。

《黃帝內經》,不僅是一部醫學的曠世之作,同時也是醫療實踐經驗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結晶。通過取象比類的演繹推理的思維方式,《黃帝內經》將中國古代的哲學理論(比如“中庸”思想、“天人相應”思想、“氣”思想)融入醫學,並直接用來解釋相關內容,所以我們在學好《黃帝內經》的同時也要多讀各家經典。文以載道,經典以其豐富的文化積澱與內涵,使其具有典範性及持久的魅力,給人以啟迪與震撼。比如在學習《黃帝內經》的哲學思想及養生理論時,我們可以看看老子《道德經》以及《淮南子》的內容。例如,“順四時而適寒暑”,這是中醫養生學裏的一條極其重要的原則。根據四時不同,採用“春養生氣,夏養長氣,秋養收氣,冬養藏氣”,以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方法,即養自然之道,養自然之生,取得人與自然的整體統一。這些觀點均是《道德經》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學説在養生方面的具體應用。

著名中醫教育家、“國醫大師”裘沛然先生經常強調“醫學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自然通”,我們要學習、研究《黃帝內經》,弘揚中醫學,必須結合對其文化母體的審視和剖析,才能深刻領悟和掌握中醫學的理論真諦,而這個是我們這輩中醫人一生終將奮鬥的目標。

內經選讀學習心得 篇6

一、《內經》是中醫學術之源

有人認為在中醫藥現代化的今天研究《黃帝內經》似乎違背常理,《內經》對臨牀指導意義不大,現已有中醫臨牀各種教材,以及大部頭洋洋數百萬的專著,何苦再去鑽研幾千年前的東西?……種種認識,都有不同的見解和依據。筆者在通讀《內經》之後,尤其是在任繼學老師的指導下,深刻領悟到《黃帝內經》確是中醫學術之源,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深遠的歷史意義。

1.任何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繼承,繼承是創新之本。

老師任繼學教授極力主張:中醫學術的發展關鍵在於繼承不夠,要在充分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與發展。腎實質的研究就是在《本草綱目·胡桃條》下證實並有所發展的。《內經》是中醫學術之淵源,我提出的絡、毒理論無一不是源自《內經》,重視中醫藥理論的繼承是首要的!任老的觀點十分重要,不僅是他個人幾十年的體會,而且確是中醫發展之所必須。其一,中醫藥是個偉大寶庫,是實踐得出的結論,但目前的挖掘不夠。其二,任何科學學科都離不開繼承,甚至有不少極端的例子證實了理論雖錯誤,但在學科發展史上也有其閃光點和現實意義。目前中醫藥現代化發展至今,有許多突破與發展,但總體框架尚未超越《內經》理論,同時《內經》構建的醫學模式與現代醫學總體趨勢又相一致。“以人為本”的天地人觀,整體醫學理論,個體化診療模式等等,均源自《內經》,只是體現了《素問·玉真要大論》“有者求之,無者求之”之發展思想而已。然而在《內經》中藴藏的、眾多的合理內核需要進一步挖掘,並在此基礎上加深與發展。如“膜”學、氣街、“器”等理論的闡發與研究都有良好的前景。

2.《內經》理論的實踐價值極大。

《內經》的實踐價值是公認的,無需多言。但僅就個人學習導師經驗和臨牀體會試述一二。“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對腎病綜合徵、肝硬化腹水的診療指導意義很大。合理選取千金鯉魚湯,金匱當歸生薑羊肉湯化裁療效肯定。再如學中醫方法的誦、解、別、名、彰五大教學法至今對學習中醫也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內經》的養生理論至為關要,足以指導防調疾病,《內經》中的辨體治病尤應引起同道們高度重視等等。

3.思維方式的獨特性決定了科學合理內核。

《內經》中藴含着豐富的思維方式方法,有別於現代醫學且有着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惜其研究挖掘不夠,尤其是參合現代複雜信息挖掘技術,必會對中醫藥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整體認識、動態把握、循證醫學、黑白結合、“象”法、陰陽思維法、器氣學術觀等均有重大的開發價值。

4.《內經》理論的不完備性決定了學科的發展潛力與前途。

崇古派認為經中遍地寶,而現代派認為學術發展不能停留於幾千年前的水平,強調發展。筆者認為《內經》確屬中醫學術之淵源,但也承認中醫學術確需發展,二者應協調統一,承認《內經》的理論不完備性,恰恰是當今中醫學子的機遇與挑戰。依科學學原理而論,學科不可能完美無瑕,否則即標誌着該學科走向滅亡。故此,中醫學術的欠缺,另一方面又顯示了其發展前景的寬闊與研究的生命力會長期持續下去。

二、術數新解

術數者,歷代醫家多理解為醫術與方法。如馬蒔注:“術數所該甚廣,如呼吸,按蹺,及《四氣調神論》養生、養長、養收、養藏之道,……”而原文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道者,萬事萬物之規律,體現在自然界和人體的陰陽變化消長律。即經之養生法,強調“法”字,是因為其重要,萬物之靈也必須嚴格遵守之,否則必遭疾災,甚則喪生。然而如何識而知之——自然和人體之道,須以“術”御之。何謂“術”,方法手段而已,如醫術(方法,包括養生術等),天體運行之術,氣術(自身律等)之類。“數”者,計數也。此言人體養生法非言共性而強調個體之數,因人而異。古人言“數”而不言“量”是由於當時的認識法和古代中國人認識也界於西方不同。“道法陰陽”是總則,陰陽生化論是陰陽=2n,而認識過程變量2n=陰陽,其核心點在於以陰陽定性為主線,以層次作為定量指標,故為總綱也!此“數”當理解為變化之不同,量體裁衣,此“術”適於情況變化而隨之變化,所謂以不變應萬變之義,演伸而論當屬個體化防治疾病之先河。再者,中醫所謂定性而量,強調“數”之變化,診斷、治療無一不注重之,只是非如現代醫學那樣去認識而已,其雖欠清晰,但直接而具體又勝於彼,有其合理的科學內核。因此,定數中醫學應在本世紀很快誕生。

三、虛邪新義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虛邪當屬四時不正之氣,引申為邪義。但經中尚有:“邪氣盛則實”邪當為實,何以冠稱“虛邪”,又稱“精氣奪則虛”。筆者以為此“虛”是與“賊”同義,形容詞義。虛賊於內是引邪內入或內亂致病的前提與條件,虛賊之因當責之於“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之類,“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即為明注,也是體現《內經》強調人體的正氣的突出地位。為何要“避之有時”?中醫另一學術觀點十分強調正邪鬥爭,正與邪相對而言,常則為氣,病則稱邪。邪有內外之別,外來者眾,人人皆知,孰不知內外傷人才是根本之途,現代微生態學研究證實人體機體細胞數為1013,而寄生在人體內細菌細胞數為1014,相差10倍之多,且多數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發展關鍵在於機體情況而非僅侷限於致病菌,中醫治病之理也,非立足於斯也。我們在任繼學教授的帶領下搶救的SARS病人只是本着中醫學辨證施治而救治肺部90%炎變的患者,4天炎症吸收達70%,西醫教授對此佳效茫然不解,我們根本不曉得何藥去殺SARS病毒,而隻立足於“病人”。內邪理論與外邪理論截然不同,當引起業內有識之士的高度重視。另“虛”字當理解為機體衞外功能紊亂為是,非謂“精氣之本”,外感病證皆然。對邪風要加以“鬥爭”,而非迴避,言“有時”即含此義,此也是錘鍊人體“正氣”御邪能力的體現。

四、氣脈常通

出自《素問·上古天真論》講述生殖問題談及,然而其實踐意義十分重大,有必要述而揮之。年老之人“氣脈仍然通暢”,加之“腎氣有條”可保持生殖能力,然而對於人類的健康必是一個重要的條件,“氣”應泛指而不能侷限於氣血,呼吸之氣的暢達,氣機的有序,氣化的正常承製亦當包含其中,脈指血脈,包括大經,細絡,血脈等,近世活血化瘀研究為明證。

內經選讀學習心得 篇7

《黃帝內經.素問》第十篇《五臟生成》論述了五臟之間及五臟與五體、五色、五味、五脈之間的相生、相剋、相反、相成的關係。開篇便講到“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制約之意)腎也;。。。。。。是故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根據五行生剋關係,鹹入腎,多食鹹則腎病,腎病不可制約心,則心病不得主血脈,血脈凝澀淤滯則變色。這些推斷與現代西醫學所謂的鹽的攝入過多會導致高血壓這一論斷相吻合。讀到這裏不禁讓我再次為中國古代先賢的智慧所折服。

《黃帝內經》之所以可以位居中醫四大經典之首,就在於他叫“經”,“經”為何意?最初是指織布時用梭穿織的豎紗,豎線是不動的,所以後世用“經”來形容固定不變的標準,那麼《黃帝內經》便是中醫的基礎及標準,他告訴了我們古代先賢認識自然,認識人類,認識疾病的最本質的道理。所以,不讀透《黃帝內經》如何可以問心無愧地自稱是中醫?其實很多質樸的道理,老祖宗們早就告訴了我們,還寫在書中流傳後世,可是今人卻渾然不知,只看到一些皮毛便開始大放厥詞,抨擊中醫是偽科學。請問科學就是評判一切的標準嗎?今天看到一位博友的話“不怕中醫是偽科學,就怕科學是偽真理”。所以科學不等同於真理,而且中醫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醫療保障、健康衞士,經過了千百年的驗證,這樣的結果難道不比實驗室裏小白鼠身上做出的“證據”可靠得多?

值得欣慰的是,現在還是有很多人熱衷於中醫的,而且我找到了好老師。真正熱愛一件東西,它也會給你回報。現在發現看《黃帝內經》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如聞黃鐘大呂,醍醐灌頂,發矇解惑,看完後腦袋格外清醒。不像是看教科書,洋洋灑灑那麼多字,可是讀不到感情,滿眼的冷冰冰,看後滿腦是漿糊。不過《內經》裏還是有很多讀不懂的地方,我想那些問好以後都會一一得到解決的。

熱愛中醫的人們,大家一起加油哦!

內經選讀學習心得 篇8

《素問·六節藏象論》所云,"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而五氣,五味入五臟各有其相對的選擇性.同時,人身之五臟與天地陰陽五行相應,自然界的五時,五方,五化等根據五臟的"嗜慾不同","各有所通".下面我以季節氣候為例,淺談中醫養生. 人體不僅自身是一個有機整體,而且與自然環境也保持着統一性.五臟與五時之氣相互通應,如心通於夏氣,肺通於秋氣,腎通於冬氣,肝通於春氣,脾通於土氣.遵循自然界四時的變化規律,養生者必須謹奉天時.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順時調攝精神,使起居有常,勞逸適度,飲食調養.

(一)應春温之氣以養肝春天萬物開始萌芽,自然界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而人體之肝主疏泄,主升發,喜條達而惡抑鬱,類似於春天樹木生長伸展和生機勃發之性.應春温之氣養肝,則氣血沖和,五臟安定,生機不息.在精神,飲食,起居方面應注意順應春氣的升發和肝氣的暢達之性.晚睡早起,衣着寬鬆舒適,保持情志舒暢,力戒暴怒憂鬱.若鬱怒不解,情緒急躁的"木火質",易患眩暈,中風等病症;憂愁日久,鬱悶寡歡的"肝鬱質",易誘發癌症.因此,應注意情感的疏導,消除不良情緒,以防過極. 風為春季的主氣,風氣淫勝,傷人致病.春季乍暖還寒,空氣濕潤,人的皮膚肌腠也漸漸舒張,因此春季極易感受風濕之邪.春季天氣多變,不要過早脱掉棉衣,應適當"捂"一段時間,以便身體各個器官能夠適應,防止受涼感冒,誘發肺炎,肺氣腫.

(二)應夏熱之氣以養心夏季三月,陽氣最盛,萬物華實,心在人體為陽髒,火髒,陽氣最盛,同氣相求,故通與夏季.夏季養生,宜夜卧早起,不厭炎熱,心靜則涼.夏在志為喜,喜則氣和志達,營衞通利.倘若因炎炎烈日,心懷不快,心裏怒氣鬱結,則肌腠鬱結,營衞不和,最終不利於身體健康.由於酷暑外蒸,人體氣血趨向體表,形成了陽氣在外,陰氣內伏的生理狀態.因此,夏季要儘量延長户外活動的時間,使身心符合陽氣隆盛的狀態,這樣可使心臟機能達到最大的擴展,發揮生命潛能.但應該注意適度原則,過量的勞動,運動加之氣候炎熱,可致大量出汗,會耗散心氣或心陽. 夏季人體陽氣外趨,毛孔大開,若貪涼很容易引起手足不遂,甚至面癱.《攝生消息論》指出"不得於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風取涼,一時雖快,風人腠理其患最深.貪涼兼汗身當風而卧,多為風痺".

(三)應秋涼之氣以養肺時令至秋,天地間陽氣日退,陰寒漸深,秋風清肅,草木皆凋,一派肅殺之象.人體肺臟主清肅下行,為陽中之陰,同氣相求,通於四時之中的秋季.秋季養生,宜早睡早起,使精神安定,以防秋季肅殺之氣侵犯.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雲"秋三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初秋之時,尚有夏末之餘熱,久晴無雨,秋陽以曝,燥與熱相合,侵犯人體,往往見口鼻乾燥,咽乾口渴,皮膚乾澀,小便短少,大便乾結等.應注意多喝水,補充水分,以防秋燥太過傷陰.故應多食芝麻,蜂蜜,百合等柔潤之品,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同時,酸味能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儘可能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一些酸味甘潤的果蔬. 深秋近冬,秋之燥氣常於冬之寒氣相合,侵犯人體.對於素體多濕,痰飲內盛者,在深秋之際要特別注意防寒,以免外感表邪引動內飲,發為咳嗽,胸痞等.支氣管哮喘患者尤應注意,因為秋季是哮喘的多發季節.除要注意防寒外,還要注意調節飲食,宜多食具有潤肺之功的豬肝,韭菜,南瓜和具有預防感冒之功的大棗,青椒等.

(四)應冬藏之氣以養腎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的季節,到處一派霜雪嚴凝,冰凌凜冽之象.自然界的物類,靜謐閉藏以度冬.腎為水髒,有潤下之性,主藏精,為人體封藏之本.它藴藏着人體的真陰真陽和生殖之精,雖靜藏卻孕育着強大的生命力,故以腎應冬.冬季養生,應早睡玩起,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健身運動不應隨着氣候的變冷而延誤或者終止.冬季嚴寒,寒性凝滯,收引,"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倘若懶於運動,可致氣血不暢,關節屈伸不利或四肢厥冷.但鍛鍊不宜過早,最好待到太陽升起. 根據"秋冬養陰"的原則,冬季應多食補陰潛陽之品,以利陽氣潛藏,陰精積蓄.鼈,龜,藕,木耳等護陰之品宜首選,冬令飲食不宜過鹹,因鹹味入腎,致腎水更寒,擾亂心陽.對於"耐冬不耐夏"的陽虛陰盛體質者,用温熱之藥,則夏不得發病,此所謂"夏病冬治".素體虛寒者宜選食羊肉,狗肉等温腎壯陽的食物. "嗜慾不同,各有所通".自然四時根據臟腑功能性質不同,有選擇性地通應於人體五臟.故人的形體活動,起居作息及神情意志,應與自然界的陰陽有序消長,萬物生長收藏相統一,達到"從其根",補養真氣,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目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rm9n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