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通用24篇)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通用24篇)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如果你不瞭解當年的交大“西遷精神”,你就不瞭解西安交大。如果你瞭解交大“西遷精神”,你就會對交通大學心懷敬意。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通用24篇)

一所大學,需要歷史沉澱和精神支撐,西安交通大學的精神支撐,就是“西遷精神”。當年西遷老教授們當年又有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呢?

讓我們翻開西安交通大學的歷史,同時也翻開西部第一學府的歷史。

這歷史,很厚重,很感人。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2

20__年4月22日,正在陝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前往西安交通大學,考察交大西遷博物館,親切會見西遷老教授。總書記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曾對15位交通大學西遷老教授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向當年響應國家號召獻身大西北建設的交大老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通大學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

經歷20世紀50年代交大西遷的部分師生行走在西安交大校園內。 新華社記者 王曉凱/攝

在20__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又説:20__年,又收到了很多來信,其中有西安交大西遷的老教授,他們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20_年新年賀詞。

總書記為何多次點贊“西遷精神”?“西遷精神”又是如何鑄就的?

這要從上世紀50年代説起。當時,為適應新中國大規模工業建設需要,支持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央決定將交通大學從繁華的大上海遷往條件艱苦的西安。1400多名教工、近3000名學生義無反顧參與西遷,開啟了一段崢嶸歲月。

“黨讓我們去哪裏,我們背上行囊就去哪裏”“哪裏有事業,哪裏有愛,哪裏就是家”“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幹事創業”……此次遷校,不僅僅是一次空間的轉移,其背後凝聚着愛黨報國的使命擔當與服務人民的家國情懷。

回顧交通大學西遷的歷程,西遷羣體的愛國熱情彷彿就在眼前。

故事一:西遷之時,老校長彭康已步入天命之年。他説:“我們的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因此考慮我們學校的問題必須從社會主義建設的合理部署來考慮”。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他的莊嚴承諾:“要在西北紮下根來,願盡畢生之力辦好西安交通大學。”

1952年,彭康任交通大學校長、黨委書記。1956年,他率領交通大學內遷西安,並擔任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黨委書記。

故事二:中國電機之父鍾兆琳先生,遷校時已57歲。他婉拒周恩來總理考慮他年齡比較大,夫人需卧牀養病,可不必去西安的照顧,孤身一人前往西安。他説:我們要到西安辦校紮根,獻身於開發共和國的西部。

鍾兆琳教授在為西安交大電制教研組青年教師舉辦專業科學知識講座。新華社記者 和坪/攝(1961年7月18日發)

故事三:“長安好/建設待支援/十萬健兒湖海氣/吳儂軟語滿街喧/何必憶江南!”這首創作於1957年的《憶江南》道出了無數西遷交大人的心聲。在西遷隊伍中,不僅有著名的教育家、教授,也有講師、助教、管理職員、技術員,還有炊事員、理髮師、花工等後勤服務人員,甚至包括醬菜廠、煤球廠的工人。而這首充滿豪情壯志的詞作者便是西遷而來的滬上名醫沈雲扉,他以66歲高齡來到西安新校的小診所裏為師生服務,一干就是8年。

今天,重新弘揚“西遷精神”,就要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心懷理想、心繫家國,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發展、時代進步的大潮洪流,堅決聽黨指揮跟黨走,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奮鬥中譜寫出新的歷史絃歌,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3

當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的西遷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走進西遷博物館一樓,我們熱烈鼓掌。習近平總書記向我們老同志抱拳問候,關懷之情溢於言表。”88歲的西遷老教授盧烈英心情激動地回憶説,習近平總書記和我們14位西遷老教授代表親切交談,他深情地向當年響應國家號召獻身大西北建設的交大老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健康長壽、晚年幸福。

在交大西遷博物館一樓,習近平總書記對西遷老教授來信作出的重要指示鐫刻在最顯眼的位置。

20__年11月,西安交大史維祥等15位老教授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彙報西安交大人“聽黨指揮跟黨走”的奮鬥歷程和弘揚奉獻報國精神的建議。習近平總書記旋即回信,向獻身大西北建設的交大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大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在隨後的20__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為西安交大西遷老教授點贊。

“讓我們激動的是,20__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西遷老教授來信作出重要指示。今天又來看望大家,充分肯定了當年西遷的貢獻和歷史價值,讓我們感到無比興奮、無比温暖。”86歲的老教授潘季説出了廣大西遷老同志的共同心聲。

“黨叫幹啥就幹啥,打起揹包就出發,6000多人就搬過來了,從黃浦江畔到渭河之濱,談何容易。”習近平總書記和西遷老教授見面時説的這段話讓潘季和在場的老教授們十分感慨。

“西遷不易,交大人創業者奮鬥的艱辛和奉獻精神令人永遠難忘。”潘季説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時,最年輕的金志浩教授80歲,最年長的史維祥教授89歲。西遷當年意氣風發的知識青年,如今鬢已風霜、發已斑白,有的已長眠在大西北黃土地上。“無論歲月流逝,容顏改變,交大人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一直沒變。”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4

踏歌西行,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64年前,數千名師生響應國家號召,從黃浦江畔義無反顧地奔向條件艱苦的古城西安,成為西部大開發的先行者。他們用青春和汗水建起了一所享譽國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用激情和奮鬥鑄就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

大樹西遷,葳蕤生輝。60多年來,“西遷精神”不僅成為了交大人傳承不變的精神財富,也皴染着西安這座古城的精神底色。

可歌可泣的西遷奮鬥者始終令人難忘。4月22日下午,正在陝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西安交通大學,親切看望西遷老教授代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要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努力培養更多一流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

諄諄話語,殷殷希冀,令交大人倍感欣喜、振奮。“習近平總書記對‘西遷精神’的高度肯定讓我們深受鼓舞。”他們表示,繼續傳承發揚“西遷精神”,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新的智慧和力量,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5

4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安交通大學,走進學校西遷博物館,參觀交大西遷的創業歷程和輝煌成就展,親切會見了14位西遷老教授。習近平總書記説,從黃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濱,你們打起揹包就出發,舍小家顧大家。交大西遷對整個國家和民族來講、對西部發展戰略佈局來講,意義都十分重大。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交大師生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繼承和發揚西遷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根西部,為把交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助力國家西部戰略發展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弘揚“西遷精神” 做聽黨指揮的西遷新傳人

交大西遷博物館坐落於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1956年,交通大學6000多名師生教工,響應黨中央號召,滿懷“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壯志豪情,主動放棄大上海的優渥生活,義無反顧奔赴古城西安,開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教育“西遷”。64年來,他們紮根西部,改變了中國高等教育格局,始終與黨和國家發展同向同行,鑄就了愛國奮鬥的“西遷精神”。

參觀交大西遷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仔細端詳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在現場近距離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曹良志説,“內心非常激動!西遷精神能得到習近平總書記如此高度的評價,這對全體交大人來説,是莫大的榮譽和鼓勵。我們作為西遷新傳人,一定會‘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傳承和發揚好西遷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使我倍感鼓舞,也深受教育。”學校機關黨委書記張萍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始終與國家同向同行,為國家民族勇於擔當,努力踐行西遷精神,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落實到行動中,擼起袖子加油幹,創造屬於我們交大人的新貢獻。

理學院教授張彥峯表示,作為年輕教師,我們將繼承老一輩交大人的西遷精神。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用只爭朝夕的工作熱情,做好西遷精神新傳人,克服多重困難,加快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的建設工作,爭取早進駐、快利用,在新時代發揮更大的價值,為交大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新的貢獻。

“我們必須傳承好老一輩西遷先賢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組織部段恆強認為,自己作為年輕同志,一定要能沉下心來幹工作,心無旁騖鑽業務。在挫折面前“撐得住”,在關鍵時刻“頂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經得住磨難。

“作為交大人,當飲水思源砥礪奮鬥,做新時代西遷精神的傳承者、踐行者。”學校仲英書院輔導員遲凱文表示,作為輔導員,當以育人為本主動擔當,引導廣大青年學子將深厚的愛國情、高遠的強國志融入於務實的報國行之中。

勇擔重任鋭意創新 把交大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努力培養更多一流人才。

“句句暖人心,字字見真情!”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教授魏進家表示,“我們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繼承和弘揚好西遷精神,勇擔重任,積極進取,努力拼搏,鋭意創新,為把交大建設成為一流大學和把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打造為全國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奉獻智慧和力量。”

“振奮人心,備受鼓舞!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我們的幹勁兒更足了!”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陳雪峯説,“機械工程學科屬於學校的‘百年老店’,今後我們將繼續以建設製造強國為己任,助力國家制造業蓬勃發展,譜寫製造強國新篇章。”

“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令我們基層的黨務工作者倍感激勵。”電信學院黨委書記樑莉説,“我們要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西遷精神,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團結和帶領師生員工愛國奮鬥,建功立業,攻堅克難,爭創一流,不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期望和囑託。”

“習近平總書記的鼓勵給予我無限的動力和信心。”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魏煒表示,要以紮實的業績兑現西遷新傳人誓言,把自己的理想命運和國家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紮根西部、紮根交大,在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中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為交大騰飛吹響了衝鋒號、按下了快進鍵,鼓舞人心、催人奮進!”電信學院輔導員楊良偉表示,作為青年輔導員,自己定當牢記囑託,不辱育人使命,紮根交大熱土,傳承西遷基因,在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奮進征程上,用自己的滿腔熱血和青春,為新時代青年成長成才築夢引航。

抓住新時代新機遇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

“習近平總書記在西遷博物館前給交大人上了珍貴一課,鼓舞我們賡續西遷精神,用愛國引領理想、用奮鬥創造未來。”學工部部長周遠説,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在家國情懷、世界眼光的深厚土壤中講好愛國奮鬥故事,不負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和期望,引導學子做西遷精神新傳人,鑄就新時代青年優秀品質和精神風骨,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創造留下歷史印記的傑出貢獻!

“作為西遷精神的新傳人,我們願紮根西部,服務全國,爭創一流。”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蘇光輝説,我們將緊密結合國家重大需求,實施多學科交叉與融合,積極開展關鍵問題的基礎前沿性研究,把自己擺在時代的需求中,力爭在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

“新時代新徵程。一代代交大人仍需繼續傳承和弘揚西遷精神。”交大彭康書院輔導員李楠認為,作為學生工作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厚植家國情懷,引導學生將愛國主義理想融進血液與靈魂,做西遷精神新傳人,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使我對自己所承擔的角色、使命和擔當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馬克思主義學院碩9115班的研究生謝院霞認為,交大青年應不斷在學習生活中堅定自己的愛國信仰,提高理論素養,並將之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要時刻以西遷老前輩為楷模,心中有國家,眼裏有人民。

學生微宣講團醫學分團碩8110班的劉宣認為,我們當前所處的時代是大有可為的時代,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我一定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期盼,不辜負當前這個偉大的時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把青春華章譜寫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6

西遷博物館的二層和三層展廳分別呈現了交大西遷的創業歷程和輝煌成就。西安交大黨委書記張邁曾向習近平總書記介紹了64年前交大人的西遷歷程和如今取得的輝煌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仔細端詳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王樹國校長回憶當天的情景,“在學校中,工作就是兩條:一條是黨的領導,一條是教師隊伍建設。”這是交大西遷後首位校長彭康的話。在這塊展板前,習近平總書記停留了許久。

王樹國校長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激動地説:“習近平總書記在聽了西安交大發展歷史後表示,實踐證明,交通大學的西遷,為西部、為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建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西遷精神’的核心就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高等教育,對中國知識分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對教育事業有着深厚的感情。”

“親耳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分外親切和激動。”86歲的丘大謀説,在和西遷老教授見面交談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這樣的評價引起我們的強烈共鳴。”

“黨的決定就是我們的行動”“黨叫我們去哪裏,我們就背起行囊去哪裏”“哪裏有事業,哪裏就有家。”當年西遷時流傳在交大師生中的這三句話,至今記憶猶新。

西遷時丘大謀還是23歲的青年教師,剛畢業留校任機械零件教研室教師。“西遷時不少教師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當時家庭困難的教師可以留下來,但是願意留下來的人很少。70%的人積極報名西遷,尤其是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率先垂範,克服困難,積極響應西遷號召,他們的行為讓年輕教師和學生深受鼓舞。”丘大謀回憶説,“當時我覺得是國家培養了我,現在國家建設召喚我們,一定要積極響應,到西安去參加大西北建設,做西部建設的‘排頭兵’。”

“西遷精神”是愛國主義的赤子情懷,西遷不僅體現了交大人‘工業救國’的使命擔當,也彰顯了交大師生愛國愛校“顧全大局,明大理、識大體,一心為國、不計得失的家國情懷。”丘大謀動情地説。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7

_多年前,數千名交通大學師生告別繁華的大上海,紮根古都西安,為建設大西北、發展西部教育事業奉獻出寶貴年華,抒寫了感人肺腑的“西遷精神”。近日,在陝西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前往西安交通大學,參觀西遷博物館,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

交大西遷是一個時代的符號。當時,新中國成立不久,黨中央為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國防建設需要、優化高等教育佈局、推動西部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作出交大西遷戰略部署,改變了西部沒有規模宏大的多科性工業大學的面貌,為西部發展振興奠定了人才基礎。“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大力弘揚“西遷精神”,就是鼓勵支持引導各行各業的人才精英,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國以才興,業以才旺。西部地區發展需要依靠國家宏觀層面支持,人才配置也要與國家總體戰略相契合。面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西部大開發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新的歷史機遇和使命,重温交大西遷的歷史和由此形成的“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就是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為西部發展留住人才,讓“西遷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光芒。

不容迴避的是,當前西部地區人才多有流失。對西部地區人才戰略來説,既要大力弘揚“西遷精神”,用愛國主義凝聚人心;同時也要努力提高人才待遇,以差異化發展思路,建設具有比較優勢的學科平台。例如,雲南生物產業、環保產業,新疆水資源高效利用、石油天然氣及風力發電等都具有比較優勢,當地不少高校在這些特色學科上築起了吸引“鳳凰”的“新巢”。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強國戰略是黨和國家面對時代挑戰和發展任務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西部地區只有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從心底真正地尊重知識、重視人才,搭建好人才幹事創業平台,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打造區域長久發展的強大引擎。當年交大西遷時,陝西省和西安市耗時兩年,建成交大主校區,並在學校附近修建了興慶公園。由於西遷師生多是南方人,西安市想方設法向交大師生供應大米。正是有了地方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交大師生才能安心紮根西部、打拼事業、奉獻青春。

面對新時代新考驗,西部地區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完善人才激勵機制,鼓勵待遇留人,提倡事業留人,善於情感留人。一方面,要勇於革新用人機制,打破身份、所有制、地域、崗位界限,為敢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人才提供舞台。另一方面,要給人才更多的人文關懷,努力營造更加尊重知識、愛惜人才的良好氛圍,增強人才的歸屬感。善弈者謀勢,善謀者致遠。西部地區要有緊迫感和使命感,出實招下真功,增強築巢引鳳的能力,盡最大努力避免人才流失。

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西遷精神”是歷史合力作用的結果,留住人才是系統工程,只有充分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齊心協力、真抓實幹,才能為西部發展留住人才、推進西部振興,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8

歲月流逝 猶記家國情懷

當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的西遷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走進西遷博物館一樓,我們熱烈鼓掌。總書記向我們老同志抱拳問候,關懷之情溢於言表。”88歲的西遷老教授盧烈英心情激動地回憶説,總書記和我們14位西遷老教授代表親切交談,他深情地向當年響應國家號召獻身大西北建設的交大老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祝大家健康長壽、晚年幸福。

在交大西遷博物館一樓,習近平總書記對西遷老教授來信作出的重要指示鐫刻在最顯眼的位置。

20__年11月,西安交大史維祥等15位老教授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彙報西安交大人“聽黨指揮跟黨走”的奮鬥歷程和弘揚奉獻報國精神的建議。總書記旋即回信,向獻身大西北建設的交大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大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在隨後的20__年新年賀詞中,總書記再次為西安交大西遷老教授點贊。

“讓我們激動的是,20__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西遷老教授來信作出重要指示。今天又來看望大家,充分肯定了當年西遷的貢獻和歷史價值,讓我們感到無比興奮、無比温暖。”86歲的老教授潘季説出了廣大西遷老同志的共同心聲。

“黨叫幹啥就幹啥,打起揹包就出發,6000多人就搬過來了,從黃浦江畔到渭河之濱,談何容易。”習近平總書記和西遷老教授見面時説的這段話讓潘季和在場的老教授們十分感慨。

“西遷不易,交大人創業者奮鬥的艱辛和奉獻精神令人永遠難忘。”潘季説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時,最年輕的金志浩教授80歲,最年長的史維祥教授89歲。西遷當年意氣風發的知識青年,如今鬢已風霜、發已斑白,有的已長眠在大西北黃土地上。“無論歲月流逝,容顏改變,交大人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一直沒變。”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9

60多年前,為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老一輩交大人揹負着祖國跟人民期望,告別繁華的上海,義無反顧的踏上開往西北的列車,踐行――“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精神使在場的每個人感動,和對他們產生由衷的敬佩。西遷精神內涵是“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

學習“西遷精神”我深受鼓舞,也倍感自豪,作為西交人,我們有責任、更有義務傳承“西遷精神”,無論是老一輩師生胸懷祖國、艱苦創業的高尚情懷,還是當代優秀的青年人才的遠大抱負,都時刻激勵着我們每一個交大人,立足本職工作,以最精湛的醫療技術和最優質的護理服務,努力創建國家區域診療中心,以實際行動為交大口腔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交大的西遷,改變了中國西部高等教育匱乏的面貌,通過交大廣大師生員工的不斷努力和奉獻,使得西安交大得以發展壯大,從而引領和帶動整個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的發展,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培養出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人才,鑄造出“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學習西遷精神,我為我是交大的一員感到驕傲和自豪,認識到應做好本職工作,更好地為廣大患者服務。

作為新一代交大人,我們更應銘記“西遷精神”,從老一輩交大人手中拿起接力棒,承繼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責任,堅定信念,腳踏實地,勇於創新,緊跟黨和國家的步伐,把“西遷精神”發揚光大,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做出成績,把自己的經驗和體會,無私傳給年輕一輩,無愧與我們的時代。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作為一名交大學子,習總書記的關懷和希望讓我感到無比激動、振奮、充滿力量,對西遷前輩們的敬意油然而生,也不禁為前輩們當年走過的道路而自豪。1956年,交大師生員工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克服重重困難、有條不紊從上海遷往西安,在大西北建設起一所多科性的著名大學,60多年來,西安交通大學堅持“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定位,為西部建設、國家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這是交大用60多年的青春汗水書寫出的一段傳奇,也是交大沐浴60多年風雨之後凝鍊出的精神核心。

風雲兩甲子,絃歌三世紀。交大人從未忘記當年前人的西遷精神,張邁曾書記曾提出的四個主義:

高揚愛國主義旗幟,永遠熱愛我們的國家。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實現而不懈奮鬥,做一個有抱負的交大人;

高揚集體主義旗幟。深刻理解集體的偉大價值。為自己所代表的一切樹立良好形象,做一個有愛心的交大人;

高揚英雄主義旗幟,擁有超越前人的勇氣。為了創新創造而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做一個敢於擔當的交大人;

高揚樂觀主義旗幟,開闊我們的胸懷。用樂觀來感悟人性光輝,激勵前行意志,做一個情趣高尚的交大人!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當銘記“西遷精神”,承繼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責任,堅定信念,腳踏實地,要有愛國和奉獻精神,緊跟黨和國家的步伐,把“西遷精神”發揚光大,在自己的學習工作崗位做出成績,為祖國的強大發光發熱。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60年前,老一輩交大人為了國家、為了西部建設,毅然決然的離開江南,來到大西北,書寫了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蹟!60年後,我們奔跑在他們走過的道路上,跨越時空,用自己的靈魂和身體來感受他們當時的熱血青春和滿腔的激情!以此表達我們對他們和這段歷史的尊重,這也是我們能夠想到的最好的慰籍他們的方式!

“哪裏有愛,哪裏有事業,哪裏就是家”,在那個物質匱乏百廢待興的時代,為了西部教育事業,他們拋家舍業,主動放棄上海優渥的生活,登上西行列車。面對祖國支援大西北建設的召喚,他們表現出來的是對事業、理想的熱愛,是胸懷大局的家國情懷!

“西遷精神”是我們國家的重要精神財富,也是我們共產黨員的“傳家寶”。它不僅是西安交大的優良傳統和寶貴財富,是全國廣大知識分子熱愛祖國、服務人民高尚情操的光輝寫照,更是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精神“先鋒隊”。交大人迅速響應國家號召西遷,義無反顧,滿懷豪情就到了西安。這種祖國至上的精神乃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可貴的精神資源。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這是他們的價值選擇。這是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與使命擔當。家國情懷是優秀的民族傳統,是知識分子愛國報國的樸素表達,也是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文化傳承。他們給我們的箴言是,永遠要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在國家的大局下思考,在民族的大局下行動。“西遷精神”是交大人的驕傲,它記錄的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偉大建設史、中國高等教育頑強的拓荒史,是我們時代精神譜系中耀眼的一環。我們要讓“西遷精神”浸潤我們內心。把“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融入到我們的血液中去,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在疫情當前,我們每個公民都責無旁貸,義無反顧,積極投身國家的抗疫情戰鬥中去,為建設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哪裏有愛,哪裏有事業,哪裏就是家”,這句話體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知識分子胸懷大局,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的精神,無條件響應國家號召,堅決執行國家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為我國早期初步成功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工業打下堅實的基礎。“西遷精神”的感人事例深深的觸動着我,使我深刻認識到當年老教授們一邊忍受艱苦的生活條件,一邊還要肩負祖國賦予的重任,完成繁重的教學科研工作是多麼的不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當年的老教授們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憑藉一顆愛國的赤誠之心很好的完成了歷史使命。

“西遷”精神引領着一代又一代人為大西北的發展建設做貢獻,西遷老教授胡奈騫講述了當年西遷、建設交大的崢嶸歲月,這一幕幕印入腦海,比電影更加真實,除了感動更多的是敬佩老教授們頑強不屈、艱苦奮鬥的精神意志,他們克服重重困難,肩負起建設西北的重任。在一代代西遷人的努力下,在“西遷”精神的鼓舞下才成就瞭如今的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現如今祖國正在一步步騰飛,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更應該不忘初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身體力行,真真正正的做到吃苦耐勞,完成屬於自己的一份社會責任,將“愛國,奮鬥,傳承”這些西遷老教授留給我們後人最真摯的情感和責任永遠傳承。

從西遷老教授們的艱苦奮鬥精神、西遷子女的西部情、年輕學者的大局意識到如今西部創新港的建設,這是一代代人的西遷,也是“西遷”精神、“西遷”文化的融合與傳承,這份情懷更加堅定了我們執着的信仰,這份精神指引、激勵着我們要立足崗位無私奉獻,為西北建設、祖國的發展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習近平總書記22日下午來到西安交通大學,走進交大西遷博物館,參觀交大西遷的創業歷程和輝煌成就展,親切會見了14位西遷老教授。他談起教授們兩年前給他的一封來信,“看了你們的信我非常感動,產生了強烈共鳴”。習近平説,從黃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濱,你們打起揹包就出發,舍小家顧大家。交大西遷對整個國家和民族來講、對西部發展戰略佈局來講,意義都十分重大。他勉勵廣大師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發揚“西遷精神”,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把“西遷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陝西衞視《我的家鄉在陝西》節目組,走進交大西遷博物館,專訪西安交通大學前黨委書記潘季,一起回顧交大西遷經歷的難忘歲月。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西遷精神”是我國寶貴的精神財富,它的傳承和發揚,是我們不竭的精神動力和源泉。在那樣的年代中,依然能夠堅持這種教育精神,心懷天下,為祖國的事業無私奉獻,是一種大智慧,一種超越個人利益將國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價值觀。

今天我們學習“西遷精神”就是要學習交大人關鍵時刻為國擔當、為國奉獻的精神。把個人的得失放到身後,把個人的發展融入到這個國家命運之中,把對祖國的熱愛、對時代的熱忱,落實到實際行動之中。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同心協力砥礪奮進;高舉英雄主義旗幟,將人生的勇氣凝聚在克服任何艱難險阻上;高舉樂觀主義旗幟,跟着黨走,去迎接中華民族更加燦爛的明天。

“西遷精神”激勵着我們敢為人先,克服創業中困難的勇氣,也激發了我們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奮鬥的使命感,20__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國家的寧靜生活,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大考,許多黨員幹部衝鋒在前,成為了義無反顧的逆行者,正是全國人民團結一致,逆行者們舍小我,為大我的犧牲精神,我們交上了令全國人民滿意的答卷。

胸有愛國情懷,幹有強國之力。西安交大為國家、民族而生,也將永遠把黨和國家的發展作為奮鬥目標。身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學習西安交大厚重的治學精神、堅實的創新步伐、用奮鬥擦亮青春底色。作為預備黨員的我,應該立志學習“西遷精神”,努力學習理論文化知識,堅定不移跟黨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切實肩負起新時代的歷史使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15

交大西遷博物館坐落於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1956年,交通大學6000多名師生教工,響應黨中央號召,滿懷“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壯志豪情,主動放棄大上海的優渥生活,義無反顧奔赴古城西安,開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教育“西遷”。64年來,他們紮根西部,改變了中國高等教育格局,始終與黨和國家發展同向同行,鑄就了愛國奮鬥的“西遷精神”。

六十多年前他們離開了家鄉,義無反顧的投入到大西北的建設當中,為西部發展和國家建設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質人才。“西遷精神”詮釋出西交大為祖國而生、為民族而生,黨和祖國的發展需求就是西交大的奮鬥目標。在深刻學習了習總書記作的十九大報告之後,我感受到了“西遷精神”與十九大精神的一脈相承。報告中習總書記專門就青年一代所承接的使命和奮鬥,強調指出“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主動實踐當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西遷精神”正是老一輩的交大人在青年時期響應黨的號召,滿懷家國情懷,義無反顧的將青春夢想投入到家國建設當中,為國家,為人民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的真實寫照。

“黨讓我們去哪,我們背上行囊就去哪”這句話讓我感受到了老前輩們對國家、對黨的奉獻精神,只因黨的一句號召,交通大學全體師生毅然西遷,堅定不移的貫徹執行黨的決議,黨的方針指向哪,我們就走到哪;哪裏需要我們,我們就在哪裏。他們的愛國情懷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提倡。

通過學習“西遷精神”,我深刻的認識到作為一名青年大學生不僅要努力學習,追求個人奮鬥,更要將個人的自我價值實現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當中。我們要更加珍惜黨和國家以及老一輩大人為我們所創造的學習環境和幸福生活,明確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16

從上海交大西遷至西安,歷經一年西安交大有了初成型的樣子。而西遷不僅僅遷走了物品,更遷走了精神。

無論在多麼艱苦的環境下,他們都刻苦學習;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老師們放棄了安逸的生活從而西遷,選擇跟從學生們,其中多位老師還收到了黨的來信,信中説到為了促進西部文化教育,選擇一批同志進行西遷。那時他們的宗旨就是“黨説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刻不容緩。”這也印證了西遷精神裏的“愛國”。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優秀的老師們,在那種艱苦的環境下,刻苦鑽研科學,一生投身於學習,其中還有老師獲得了諾貝爾獎,就在這一天天的疲勞積攢下,身體備受壓力,最後連生命也奉獻給了祖國,這對任何老師,學生,他的家人朋友,無疑是巨大的悲痛。

後來,20__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15位交大教授的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老師們傳承好西遷精神。這裏的西遷精神指“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然而,西遷精神深深感動着每一位西交學子,也感動着我們。西遷精神正是老一輩的交大人在青年時期,響應黨的號召,滿懷家國情懷,義無反顧地將青春夢想投入到國家建設中,為人民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的真實寫照。

西遷精神已成為西安交大獨有的氣質與節操。西交學子將”西遷往事“這一段歷史牢記於心,時刻提醒自己,幸福生活都是奮鬥出來的。老一輩交大人為西部發展和國家建設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高素質人才。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無論是西交學子還是未步入大學的我們,都應將“西遷精神”牢記於心。將西遷精神發揚光大,用於擔負起新時代的重任,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努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17

今天上午,學院黨委組織我們觀看“西遷人”愛國奮鬥先進事蹟報告團報告會,讓我們學習了上一代共產黨人是如何捨己為國,如何在時代逆流中不迷失自己,砥礪前行,為黨和人民貢獻出自己的一生。何為西遷精神?我們總結為: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1955年中央決定交通大學從上海遷往西安,以填補西安沒有一所高水平的綜合性工業特色大學的空白。當年一批老教工響應中央號召到大西北來建功立業,一晃一個甲子過去了,很多人獻出了自己的青春,還有的人獻出了生命。他們奉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正因為這種奉獻才成就了在中國西部有一所像西安交通大學這樣水平的高校,學校的這些成績是和這些老師們的奮鬥拼搏聯繫在一起的。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新生力量,將來社會的中流砥柱,更應端正自己的思想,提高自身修養,認清自身對於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去不斷努力奮鬥,去學習上一代優秀共產黨人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黨的優秀思想作風,不斷緊跟時代腳步和黨的新思想,才能一直砥礪前行,不迷失自己。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18

昨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安交通大學考察調研,勉勵廣大師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西遷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上世紀六十年代,交大人在國家的召喚下義無返顧地踏上了西遷的路,他們或舉家西遷或孤身一人紮根於西部,不畏懼西部條件的困苦,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光輝的歲月,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愛國情懷,艱苦奮鬥的精神令人動容,令人震撼,他們是西部最偉大的建設者,最崇高的建設者。

“西遷精神”的光輝時時刻刻灑向四方。它激勵着我們敢為人先、克服工作中困難的勇氣,同時也激發了我們為美好生活而奮鬥的使命和責任。作為學生黨員和學生幹部,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黨的事業做出有價值的犧牲,繼承和發揚西遷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新時代作出新的貢獻,擔起新時代青年的歷史責任。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60餘年前一批青年人的集體選擇,從黃浦江畔來到渭水之濱,紮根黃土地,為黨和國家奉獻青春的力量是“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也激勵着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矢志不渝地堅守責任使命和時代擔當。

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是新時代永恆不變的精神底色和內涵,作為一名新時代研究生黨員,應當學習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厚植家國情懷,傳承“西遷精神”,胸懷大志有擔當,胸懷祖國有抱負,到黨和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造福基層人民羣眾,為青春渲染奮鬥的色彩,做新時代的“愛國者”!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19

有一種初心,穿越歷史雲煙,卻日久彌新,永產生機;有一件往事,已隨歷史遠去,卻行跡留痕,永久懷念;有一種精神,經用時代風雨,卻日臻厚醇,永放光芒;有一種氣力,穿透歷史時空,卻百折不撓,永久向前。

在那個時期發展卻又瀰漫着戰爭後的硝煙的中國,他們一羣人邁着生氣穩實的步伐,唱着歡快而又激人上進的歌曲,來到了祖國的西北部。他們不畏艱辛,艱苦奮鬥,乃至於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致力於祖國西北開發。

1956年,黨中央為適應國防情勢和國家建設佈局的需要,將交通大學大部份由上海遷至西安。為國家建設衝鋒在前,1400多名教工把實驗器材裝上火車向西行進。有這樣一名巨人,被譽為“中國機電之父”的鐘兆琳先生,妻子卧病在牀。同事勸他留在上海,面對上海的無窮繁華,他還是帶頭遷校,隻身來到西安。老教授率先垂範,更多師生也義無返顧。他們都是如此使人敬佩的人,弘揚發展西遷精神。

如今我們國家已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讓中華民族以更加高昂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實現了幾千年來偉大的中國夢,洗刷了近代西方列強奴役中華民族的屈辱,揚起了實現富強民主文明中華的風帆。雅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當代史,就是一部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突出主題的洶湧澎湃的奮鬥史,我們中華民族為什麼能突起?正是由於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自古就有一股感天動地的精神,有着不屈不撓的勇氣,一代一代前赴後繼為中華振興而堅挺的脊樑,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在艱鉅險阻的考驗下奮勇向前。

建國早期,國家經濟剛剛復甦,百廢待舉,廣袤的大西北亟待開發,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急需眾多的科技人材。上海交大的科技人材們,胸懷國家大局,為了祖國的前程,響應黨的號令,情願捨棄,東部大都市優越的物資生活條件,拖家帶口,決然毅然,挺近大西北,將上海交大西遷西安。

“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遷校之初蒙受三年自然災害到“文化革命”十年騷亂,任何風風雨雨曲折曲折,都不能阻擋交大前進的步伐。老交良好校風學風得以保持發揚,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新的提高,人材培養範圍進一步擴大。遷校最初10年間,輸送人材即達萬人之多,接近解放前53年畢業生總數兩倍。科學研究迅速發展,出現出許多人材。在當時那個條件艱苦的大西北,他們照舊奮勇前行動祖國出一份力,並衍生出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西遷精神!這一精神財富是我們民族再騰飛,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強大內驅力。我們不管身在何處,都要珍重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身體踐行,將其發揚光大。

當前,國內外情勢正在產生深入複雜變化,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我們大家一定要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團結起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奪取新時期中國特點社會主義偉大成功。在工作實際中,我們要胸懷國家大局,以集體全局為重,忘我奉獻,樂於奉獻;在工作中要堅定崇高的人生信心,尋求完善的精神境地,不為物資利益所奴役。宏揚傳統,艱苦奮鬥。真正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沒有國的富強,哪來家的安康。我們要感恩祖國,感恩社會,感恩那些為我們堅強挺起的脊樑。

“西遷精神”被概括為“胸懷大局,忘我奉獻;宏揚傳統,艱苦創業”。翻看西遷的始末,瞭解西遷精神的由來,不由對62年前,數千名交大師生響應國家號令,告別繁華上海、紮根古都西安,為國家建設、為西部的文教事業奉獻出青春年華的最可愛、可敬之人肅然起敬。他們將自己的青春奉獻,將自己的年華蹉跎。但是幸福卻也是創造出來的!沒有這些可敬之人,沒有黨中央的領導,何來本日之繁華興盛。“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開發大西北,向科學進軍”!他們當時喊出那堅定的口號,並也創造出來了幸福。

我們更應學習這類忘我的偉大精神,為祖國建設出一份薄弱的力氣!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雄偉藍圖。古人曾説:知而不行,是不知也。因此我們要立足工作生活實際,認真踐行熠熠閃光“西遷精神”!為祖國的繁華富強而孳孳以求,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20

1956年,黨中央為適應國防形勢和國家建設佈局的需要,將交通大學部分由上海遷往西安。1400多名教職工為國家建設衝鋒在前,服從國家大局,甘願捨棄優越的生活條件,義無反顧遷往大西北。西遷的開拓者們讓大西北擁有了國家重點大學和一批新興學科。61年來,西安交通大學堅持“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定位和目標,為國家特別是西部地區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人才。20__年12月6日,經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會批准,“西遷精神”被概況為“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它內涵豐富,具有歷史性和時代性意義,彰顯了交大師生愛國愛校、顧全大局,明大理、識大體,一心為國、不計得失的家國情懷。

“西遷精神”是我們交大人文化的魂,精神的根,是我們交大人共同的文化基因。雖然歲月變遷,但是這種精神卻一直在代代延續。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醫生,一名西安交通大學附屬醫院的工作人員,在交大創“雙一流”的建設過程中,我將時刻以優秀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繼承和發揚西遷精神。“西遷精神”的胸懷大局,“西遷精神”的無私奉獻,“西遷精神”的艱苦創業教會我堅定信念,平時不僅應腳踏實地的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學習提高專業知識技能,全心全意的為患者服務,更應將個人的選擇融於國家需要之中,把對祖國的深情大愛、對時代的如火熱忱落實到行動之中,跟着黨走,為國奉獻。

20__年新年賀詞中提到“幸福是奮鬥出來的,要把今後的發展藍圖變為現實,必須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幹好工作”。20__年 已經揚帆起航,在交大創“雙一流”的建設過程中,年輕的我們應弘揚“西遷精神”,為自己定好目標,明確自己人生理想的奮鬥方向,並同時要付諸實際行動,要腳踏實地的幹、要刻苦耐勞的幹、要持之以恆的幹,同時要發揚拼博精神,才能持續的激勵自己去不斷努力奮鬥。眺望前路,我們應傳承“西遷精神”,將個人奮鬥步伐深深刻印在國家發展歷程中,以厚重的奮鬥底色托起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高歌猛進、闊步前行!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21

這場關於“西遷精神”的專題報告會使我瞭解到我們這個富足的年代所瞭解不到的事情。會上,胡奈賽教授用生動形象、簡潔但又詳細的語言給我們描繪出了那時的景象。

1955年初,朝鮮戰爭雖已結束,但國際形勢仍然緊張。中美之間相互對峙,相互沒有接觸。並且當時正值國內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始,作為鞏固後方佈局,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安地區的工業建設將有重大發展,在此背景下,國務院決定交大“內遷西安”。於是,交大在西安爭分奪秒的校園基本建設活動,由此展開。

胡奈賽教授説:“交大的成功,不單單是交大自己的功勞。”正當在西安要建設起西安交通大學的時候,月已臨近十一月,夜間的温度最低達到零下十五度。就是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西安市政府緊急集結了兩千五百名工人師傅在此作業,晚上,工人師傅們就睡在自己簡陋的工棚裏,躺在由草所鋪成的墊子。但是工人師傅們毫無怨言,保證着每天的工作質量,如期完成建設,使得西安交通大學如期開課。

西安交通大學是現在的雙一流大學,這所大學所獲得的成就,離不開全體師生的艱苦創業。其中很多教師拋棄家產毅然投身於西部的建設當中。遷校初期,朱城教授已患上了肝炎,於是他把黑板放到了自己的宿舍,每日廢寢忘食,籌建工程力學專業、編寫教材與講義,還在多地講學,最終成為我國工程力學專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但是,也是因為積勞成疾,朱城教授年僅38歲就離開了人世。但是!“西遷”一定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他不光為國家的物質奠定了基礎,還為我們這些後人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愛國不是選擇題。我們要為我們的國家獻出我們的力量,我們要有艱苦創業的精神,將我校“白楊精神”與“西遷精神”相結合,使自己成為紮根在西部的一棵白楊樹,為人民、社會、國家做出我們應做的貢獻。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22

六十多年前,為了國家的發展,西部的開發,一批知識精英從黃浦江畔來到渭水之濱,從吳儂軟語的南方來到粗獷豪放的大西北,他們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便是從他們身上迸發出來的,正如總書記所説:“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正是有了他們這樣一羣“西遷人”的無私奉獻,才有了西部的崛起。

西遷雖是當年事,光輝精神永留史。習近平總書記在西交大的校園裏語重心長地説“重大的歷史進步都是在重大的災難之後,我們這個民族就是在艱難困苦中歷練、成長起來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青年也應如此,從苦難中尋找成長的力量,廣泛參與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在勞動中得到磨鍊。64年前,6000餘人二話不説背起行囊就從黃浦江畔奔赴渭河之濱,這絕非易事,但為了中華民族的未來,他們做到了。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西遷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身為青年的我們理應向“西遷”前輩們學習,為了中華民族的發展而艱苦奮鬥。

我深深地感受到西遷前輩們舍小家為大家,黨叫我們去哪裏我們就去哪裏的家國情懷,如今我們也要在祖國需要的時候,勇於投身社會創新創業實踐,錘鍊艱苦奮鬥的精神。西遷精神不僅生根落地在當年的西遷師生身上,更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子。作為西郵青年我們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入學習西遷前輩矢志愛國奮鬥的偉大精神,熱愛祖國,對黨忠誠。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23

“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老一輩交大人用實際行動譜寫了“西遷精神”。站在新的起點,我們新時代青年要不忘初心、奮勇前行,在傳承“西遷精神”中,努力讓青春綻放絢麗之花。

“面對困難與挑戰,交大人沒有退縮。他們披荊斬棘,向科學進軍。”短短几句話,展現了上世紀60年代的“西遷精神”。當代的“西遷精神”又是如何?西安交大用十六個字給了我答案——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習總書記説:“重大的歷史進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災難之後,我們這個民族就是這樣在艱難困苦中歷練、成長起來的”。“西遷精神”是代代相傳的,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歷史裏那一段激勵人心的故事,更是我們應該去終身學習的精神。

西遷精神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奉獻精神,更是一種家國情懷。西遷的老一輩革命工作者舍小家、為大家,不遠萬里、支援西部,是使命、更是擔當,他們深深懂得“有國才有家”的道理,為了這個初心,他們含辛茹苦,負重前行。作為青年大學生的我們,更要秉承老一輩的“西遷精神”,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從老一輩西遷人手中拿起接力棒, 承繼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責任,堅定信念,腳踏實地,勇於創新,緊跟黨和國家的步伐,把“西遷精神”發揚光大,用知識、用雙手、用行動去奮鬥,無愧於我們的時代。

作為一名學生幹部,我深知帶頭拼搏和努力是職責所在。胸懷大局需要我們把握大勢,着眼大事;無私奉獻需要我們大公無私,克己奉公;弘揚傳統需要我們挖掘中華優秀文化,取精去粕;艱苦創業需要我們不忘初心,自強不息。我願做弘揚“西遷精神”的標兵,與所有同學一起腳踏實地,砥礪前行!

2023弘揚西遷精神學習心得體會 篇24

踏歌西行,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_年前,數千名師生響應國家號召,從黃浦江畔義無反顧地奔向條件艱苦的古城西安,成為西部大開發的先行者。他們用青春和汗水建起了一所享譽國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用激情和奮鬥鑄就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

大樹西遷,葳蕤生輝。_多年來,“西遷精神”不僅成為了交大人傳承不變的精神財富,也皴染着西安這座古城的精神底色。

可歌可泣的西遷奮鬥者始終令人難忘。4月22日下午,正在陝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西安交通大學,親切看望西遷老教授代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要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努力培養更多一流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

諄諄話語,殷殷希冀,令交大人倍感欣喜、振奮。“總書記對‘西遷精神’的高度肯定讓我們深受鼓舞。”他們表示,繼續傳承發揚“西遷精神”,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新的智慧和力量,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pm4oy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