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人民學習沂蒙精神心得體會(精選5篇)

人民學習沂蒙精神心得體會(精選5篇)

人民學習沂蒙精神心得體會 篇1

一、重温“紅色沂蒙”的革命歷史和優良傳統

人民學習沂蒙精神心得體會(精選5篇)

沂蒙是一片紅色的熱土。在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在這裏撒播革命火種,領導創建了沂蒙革命根據地。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沂蒙人民戰天鬥地,開拓進取,取得了眾多偉大的成績。

4月1日上午,我們首先乘車來到了蒙陰縣孟良崮戰役紀念館。1947年5月,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經過浴血奮戰於孟良崮殲滅了國民黨精鋭部隊整編七十四師及援軍一部,扭轉了解放戰爭初期華東乃至全國的戰局,在人民戰爭史上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在講解員帶領下,大家懷着崇敬的心情,先後參觀了第一、第二展館的展廳,一件件歷史實物,一張張戰場照片,一個個感人故事,把大家帶到了戰火紛飛的革命歲月。走出紀念館,松柏環繞着革命烈士墓區,學員們佇立在烈士英名碑前,向粟裕將軍和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向為國犧牲的革命先烈肅立默哀,集體重温入黨誓詞,並聆聽了陳若克為革命堅貞不屈、英勇就義的感人事蹟。參觀結束後,大家觀看了《英雄孟良崮》教學片,並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了挑擔子、推小輪車等現場體驗式教學比賽,真切感受到沂蒙人民踴躍支前、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4月2日上午,我們來到剛剛落成開放的沂蒙革命紀念館。該館按照國內一流展館的標準定位,通過圖片、影視資料、實物、雕塑、場景復原、聲光電等多種更為直觀的形式、高科技的手法全面展示沂蒙革命戰爭史。在二樓沂蒙精神展區,大家認真傾聽了講解員的講解,重温了戰爭年代黨和人民軍隊為了沂蒙人民的翻身解放拋頭顱、灑熱血,沂蒙人民義無反顧跟黨走、捨生忘死投身鬥爭的革命歷史,深刻認識了在革命戰爭過程中培育形成的偉大的沂蒙精神。在三樓黨的羣眾路線主題教育展館裏,大家詳細地瞭解了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羣眾觀,始終與人民羣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建立了深厚的魚水情誼和密不可分的血肉聯繫,進一步增強了開展好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月2日下午,我們乘車前往沂南縣紅嫂教育基地。在這裏,大家先後參觀了用乳汁救活傷員的“紅嫂原型”明德英、無私創辦戰時託兒所的“沂蒙母親”王換於、雙肩扛起火線橋的“沂蒙大姐”李桂芳等紅嫂典型紀念館,集體吟唱革命歌曲《跟着共產黨走》。不同的事蹟,不同的經歷,給學員們帶來的卻是同樣的感動,同樣的震撼。特別是聽了“沂蒙母親”王換於孫女於愛梅所作的“沂蒙母親和她的兒女們”事蹟報告會,大家無不被王換於積極從事黨的工作、冒死營救革命同志、捨己撫養革命幹部子女的非凡事蹟深深感動,思想和心靈得到了洗禮。

二、深刻領會沂蒙精神的內涵和特質

革命戰爭年代,在硝煙瀰漫的蒙山沂水,黨和人民軍隊為了人民利益出生入死、喋血苦戰,用生命保衞羣眾利益;沂蒙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擁護、支持黨和人民軍隊,共同鍛造了“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內涵豐富、價值巨大。“愛黨愛軍”展示了沂蒙人民立場堅定、信念執着的崇高政治信仰;“開拓奮進”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進步、敢為人先的改革意識;“艱苦創業”展現了沂蒙人民在艱難困苦條件下自強不息、隱忍負重的精神風貌;“無私奉獻”表明了沂蒙人民顧全大局、自我犧牲的價值取向。

沂蒙精神與其他紅色精神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沂蒙精神的創生主體是沂蒙人民羣眾,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創生主體是黨中央和人民軍隊。由此可見,沂蒙精神最鮮明的特質就是“羣眾”二字。這是因為沂蒙精神有兩個重要支點:一是信仰。正是我們黨始終把人民羣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羣眾,老百姓才真正信任黨、堅定跟着黨幹革命、搞建設、謀發展;二是人民羣眾是勝利之本、力量之源。正是我們黨始終堅持一切依靠人民羣眾,團結帶領人民羣眾不懈奮鬥,黨和國家事業才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沂蒙精神深刻揭示了人民羣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史觀,集中體現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精神品格,形象反映了我們黨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羣眾路線,生動詮釋了黨的羣眾路線是全部工作的根本方法和根本路線的寶貴經驗。

三、以沂蒙精神為動力自覺踐行羣眾路線

“紅色沂蒙”四天的現場教育活動,使我們充分意識到,“聯繫羣眾魚得水,脱離羣眾樹斷根”,中國共產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繫羣眾,執政後的最大危險是脱離羣眾。回顧那段艱難的歲月,重温那段光輝的歷史,我們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撼,心靈上得到了洗禮,對如何更好地踐行黨的羣眾觀點和羣眾路線,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新的思考。

深思沂蒙精神的形成過程,找到維繫黨羣血肉聯繫的感情基礎。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和營養劑。在革命戰爭年代,黨和軍隊用鮮血和生命守衞百姓家園,人民羣眾義無反顧跟黨走,“沂蒙紅嫂”用乳汁救活了八路軍傷員,魯南人民“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最後一口飯做軍糧,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黨政軍民生死相依、水乳交融。從沂蒙精神的形成過程看,是共同信念、共同目標和共同命運,把黨和羣眾緊緊聯繫在一起,結成了密不可分的魚水關係。這是今天黨羣關係的感情基石。反思沂蒙精神的形成過程,就要系統學習黨的歷史,時刻牢記黨之所以從無到有、不斷髮展壯大,就是因為黨始終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

把握沂蒙精神的深刻特質,增強踐行羣眾路線的不竭動力。沂蒙精神的根本特徵是人民性。學習和傳承沂蒙精神,要重點解決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問題、精神狀態問題和工作作風問題。一方面,要形成思想自覺,把踐行羣眾路線內化於心。就是要始終把人民羣眾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宗旨意識,真正明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真正做到與人民羣眾同呼吸共命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另一方面,要形成行動自覺,把踐行羣眾路線外化於行。就是要結合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人民不願見到的“四風問題”徹底查找出來、打掃乾淨,用切實有效的行動贏得人民羣眾對黨的擁護和支持。

倡樹沂蒙精神的時代價值,投身為民服務的偉大實踐。學習傳承沂蒙精神,關鍵在實踐。一要多到羣眾中去。經常深入羣眾,問計於民,問需於民,自覺拜羣眾為師,真誠傾聽羣眾呼聲,真實反映羣眾願望,真情關心羣眾疾苦,不斷提高做羣眾工作的水平。二要自覺服務羣眾。千方百計為羣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多做打基礎、利長遠、可持續的事,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人民羣眾。三要努力創造一流業績。緊緊圍繞“兩個百年目標”,立足本職崗位,認真履職盡責,做到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確保讓羣眾滿意,凝聚形成幹羣同心、合力發展的正能量。

歷史充分證明,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羣眾是真正的英雄。只有對人民羣眾有了真感情,才能自覺把來訪羣眾當家人,把羣眾來信當家書,把羣眾反映的問題當家事,把羣眾工作當家業,從而為羣眾真心實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在聯繫羣眾、服務羣眾中培養和增進愛民、親民、為民的感情,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把羣眾最關心、最突出、最現實的問題解決好。我們相信,只要廣大黨員幹部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宗旨意識,把為民謀利放在第一位,自覺踐行羣眾路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勝利實現!

人民學習沂蒙精神心得體會 篇2

沂蒙精神,是沂蒙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而形成的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優秀羣體意識和可貴革命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都是偉大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更是黨的羣眾路線的鮮明寫照。

為了深入學習沂蒙精神的豐富內涵,認真踐行黨的羣眾路線,3月21日上午,X市X局機關全體黨員集體觀看了紀錄片《永恆》和《力量》,共同感受了代代相傳的沂蒙精神和戰火紛飛年代黨與軍隊同人民羣眾的魚水之情。

影片通過一個個彌足珍貴的歷史畫面和親歷者及後代如泣如訴的講述,還原了抗日戰爭時期我黨、我軍在及其艱苦的條件下英勇頑強與日寇抗爭的歷史瞬間。展現了我黨、我軍與老區人民團結一心、黨愛民、民擁軍、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魚水深情。受盡折磨、不顧骨肉、為保守黨的祕密而被亂刀扎死的陳若克,被捕入獄、寧死不屈、被殘忍殺害的叔侄劉曉浦、劉一夢,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才女辛鋭,為老人過生日的八路軍將領肖華,踩壞西瓜賠銅錢的趙博等一個個有着堅定共產主義信仰、誓死遵守黨的紀律的共產黨人,以及我們黨開展的大生產運動、減租減息運動和“滿缸運動”,無不體現了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視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一切為了羣眾的根本宗旨,他們都有着一個共產黨人堅定的信仰。支前模範唐和恩,為了不暴露目標親手捂死親生骨肉送雞毛信的趙學愛,用門板當橋面、用身體當橋墩,使八路軍戰士順利過河的李桂芳,兑現諾言嫁給第一個報名參軍的樑懷玉,用乳汁救活戰士的聾啞紅嫂明德英,辦戰時託兒所、撫養八路軍後代的“沂蒙母親”王煥於,為烈士挖墓穴不領補助的普通羣眾,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普普通通的羣眾代表,卻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黨的羣眾路線不容置疑的正確性和巨大的感召力,他們為了黨的事業、為了全國的勝利而捨棄小我、犧牲自我,這種精神是何等崇高和偉大。

通過觀看紀錄片,使我們深刻體會到了我們的黨是用什麼贏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擁護,更體會到了我們的人民為什麼要堅定不移地跟黨走的深刻內涵。黨的根基在人民,源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聯繫羣眾魚得水,脱離羣眾樹斷根。我們要時刻銘記沂蒙精神,代代傳承羣眾路線。

人民學習沂蒙精神心得體會 篇3

參加省局的臨沂黨性教育培訓,走進沂蒙老區,感受沂蒙精神,自己的心靈受到衝擊和震撼。在這片熱土上,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老區人民突出的奉獻品質值得自己學習。在當今社會道德規範缺失、物質主義盛行的情形下,尤為珍貴。

在電影《沂蒙六姐妹》和紅嫂王換於事跡報告中,我們認識了老區人民,特別是一羣柔弱的女性,撐起了一場戰爭都後防,人們看到的是信念的力量。她們送自己的夫君兒郎上戰場,為的是一個最樸實“過好日子”的希望,因為她們相信有一天會太平會富強。但她們是質樸的女子,不懂得用大道理宣揚,所以她們忍住淚,為親人整理行囊。她們企盼着親人歸來,為了一個家庭的希望,團聚對於那個動盪的年代是最奢侈的期望。而面對噩耗,她們仍舊選擇了擔當與堅強,因為那個時候她們是一個家庭的脊樑。生活還在繼續,依然有人將要離去,那些柔弱的背影依舊要撐起一個小家,同時用她們的青春與幸福去奠基一個民族興盛的希望。雖然她們沒有流血受傷,卻用強大的內心遮蔽了凜冽的痛楚。她們的笑是燦爛且美麗的,而淚是凝結了我們今日幸福的寶藏。所以,有這樣一句評論:沂蒙的女人在戰爭中表現了“世界上最令人動容的守候”,我認為很恰如其分。

在臨沂市委黨校教授為我們做的沂蒙精神報告中,也聯繫當今臨沂的改革發展進一步認識了沂蒙精神。沂蒙精神被表述為"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 愛黨愛軍是沂蒙精神的靈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場堅定、方向明確、追求執着的崇高政治信仰。愛黨愛軍已成為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堅定不移的思想規範和自覺行動,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體現。“開拓奮進”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進步、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先進思想意識,是沂蒙精神的永恆主題。臨沂的不斷髮展正是沂蒙人民開拓奮進的結果。沂蒙山區是中國革命老區中最先脱貧致富的,雖然在一些偏遠山區還是貧窮的,但是相對於很多中國的革命老區已經很發展了。“艱苦創業”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體現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麼困難條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堅韌不拔、艱苦奮鬥的精神風貌。“無私奉獻”,概括了沂蒙人民顧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犧牲、勇於奉獻的價值取向,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精神是對歷史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展望,更是老一代向讓走向未來的一代人傳遞的精神火把,是一個民族永生的精神財富!

通過參加這次黨性教育,自己一定學習好沂蒙精神,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做好本職工作,為山東地税事業做出貢獻。

人民學習沂蒙精神心得體會 篇4

沂蒙山是遠近聞名的革命老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作為極重要的根據地之一,和井岡山、延安並稱為“中國革命戰爭時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據地”。為期四天的紅色之旅,赴沂蒙山革命根據地、沂蒙紅嫂紀念館、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台兒莊大戰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進行學習,接受革命教育、憑弔革命先烈、重温入黨誓詞、加強黨性觀念、提高黨性修養。

重温光輝歷史學習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即“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是沂蒙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而形成的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優秀羣體意識和可貴革命精神,是偉大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更是黨的羣眾路線的鮮明寫照。

沂蒙根據地羣眾工作展館中,講解員講述着發生在沂蒙山區那一樁樁一件件的歷史,在戰爭面前,是信仰給予沂蒙人民力量和希望。也許對90後的我們來説,信仰很空很遠,但於沂蒙人民而言,是那堅信共產黨能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的信仰支撐着他們走過艱難的歲月。重温那段光輝的歷史,我們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撼,心靈上得到了洗禮,對如何更好地踐行黨的羣眾觀點和羣眾路線,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思考。

尋訪沂蒙紅嫂感受擁軍力量

據統計,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沂蒙婦女共做軍鞋315萬雙,軍衣122萬件,碾米碾面11716萬斤,動員參軍38萬人,救護病員6萬人,掩護革命同志9.4萬人。“蒙山高,沂水長,我給親人熬雞湯,續一把蒙山柴爐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長......”伴着《沂蒙頌》的悠美旋律,我們來到了“紅嫂”的故鄉,探索和領悟紅嫂精神。

擁軍是沂蒙“紅嫂”們永恆的信念。這裏有破除封建文化束縛、輕輕解開衣襟,喂傷兵喝下救命乳汁的明德英;有精心安排、照料、安全掩護27位首長、烈士的孩子,而自己家的兩個孩子卻因此去世的“沂蒙母親”王換於;有在冰冷的河水裏用自己的肩膀扛着門板架起火線橋的32名婦女……她們是那麼的熱愛、疼惜人民子弟兵,如此的支持人民軍隊抗擊日寇,支持共產黨。她們是革命戰爭的銅牆鐵壁,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革命解放的勝利之路!

致敬革命烈士堅定理想信念

參觀孟良崮戰役紀念館,講解員介紹到,1947年5月,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在孟良崮一舉殲滅國民黨精鋭部隊——整編七十四師,擊斃該師師長張靈甫,取得了不朽的勝利。看着孟良崮戰役的照片資料,聽着講解員的講解,耳邊彷彿響起了炮彈的轟炸聲和子彈的呼嘯聲,眼前彷彿出現了那些英勇的戰士同敵人在不屈不撓的廝殺。

在紀念館的後面,有一座烈士陵園,埋葬着2680名在這次戰役犧牲的烈士,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3歲,卻只有一百多名烈士有名有姓,其他人則默默無聞的長眠於這片土地下。一組組珍貴的歷史圖片、文獻資料和遺物,加上解説員的深情解説,真實地展現了當年數萬革命英烈堅守信仰、對黨忠誠,拋頭顱、灑熱血的光輝歷史,先輩們壯烈事蹟深深感染和震撼着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靈。

通過此次學習,深思沂蒙精神的形成過程,找到維繫黨羣血肉聯繫的感情基礎。在革命戰爭年代,黨和軍隊用鮮血和生命守衞百姓家園,人民羣眾義無反顧跟黨走,黨政軍民生死相依、水乳交融。共同信念、共同目標和共同命運將黨和羣眾緊緊聯繫在一起。歷史是的教科書和營養劑,未來的工作中一定要堅定信仰,更好地踐行黨的羣眾觀點和羣眾路線,不辜負人民羣眾的信任。

人民學習沂蒙精神心得體會 篇5

説起沂蒙山,大家第一想到的便是抗戰時期沂蒙人民艱苦奮鬥,吃苦耐勞的沂蒙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曾説過,“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如今,新時代沒有了硝煙戰火,但舊時期沂蒙人民的紅色精神依然流淌在沂蒙山組工幹部的血液中,在沂蒙山的廣袤大地上熠熠生輝。新時代組工幹部,憑滿腔熱血,傳紅色基因,重塑屬於我們的“沂蒙精神”。

做不忘初心跟黨走的沂蒙人。蒙山,是沂蒙精神的誕生地和孕育地,作為一名組工人,同時也是一名青年,身處紅色文化的發揚地,心中時時刻刻都保持着對黨敬畏的心,“沂蒙六姐妹”“沂蒙紅嫂”的故事更是激勵着組工人不論走的多遠,身處何地,都要堅守初心,牢記前輩光榮事蹟,為黨為事業奉獻一生的故事。“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保持初心看似簡單,但若在大是大非、利益誘惑面前仍能堅守信仰,則是難事,所以組工人要時常給自己注射一劑安神醒腦的強心劑,不斷回顧黨一路走來的艱苦歲月,才換來今非昔比的和平時代,為新時代沂蒙人做好表率,樹好標杆。

攀雄偉陡峭美如畫的沂蒙山。“人人那個都説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不少人都會哼唱這首《沂蒙山小調》,沂蒙山的風光的確好,有連綿不絕的羣山,有高聳入雲的巔峯,有氣勢恢宏的崮羣,組工幹部的每天就像是在攀登這雄偉陡峭的沂蒙山,有難題,有曲折,在困難中磨鍊自己,在挑戰中提升自己,這是組工部門不同於其他部門的特點,有迎難而上,越挫越勇的決心與毅力,這是新時代沂蒙精神,是組工人的精神!

塑敢為人先爭潮頭的沂蒙情。回顧我黨98年的奮鬥歷程,無不體現勇往直前、敢為人先的鬥志,組乾乾部要注重從歷史邏輯中探索幹事創業的方式方法,重新詮釋適應時代發展的組工精神。從舊時代沂蒙人民擁軍愛軍到新時代沂蒙人民愛崗敬業、敢為人先,沂蒙情懷從未改變,沂蒙精神歷久彌新。保持敢為人先,鋭意進取不是容易之事,在順境中容易大展拳腳,在逆境中卻會畏手畏腳,這就要求組工幹部堅守無私無畏的鬥爭精神,甩開膀子,邁開步子,越是披荊斬棘,越要激昂鬥志,將紅色革命精神發揚光大,在時代潮頭中嶄露頭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nmkew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