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精選17篇)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精選17篇)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

通過學習39中學以顧曉敏為代表三名教師為輔導腦癱兒翟俊林的先進事蹟。我聽後深愛感動,深深體會到他們的事蹟平凡又偉大,感人的事蹟催人淚下,他的事蹟動人,令人感動,值得學習深思。他們的優秀品質和精神值得我學習。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精選17篇)

39中學接受了這樣的一位特殊學業,他們在校領導的帶領下信守誠諾,不拋棄不放棄,尋找最佳的教育途徑圓一個腦癱兒求學的夢想把知識送到家中。讓他在家讀完了三個國中課程。以顧老師為代表的三名教師三年中始終堅持為翟俊林上課,不管天氣多麼惡劣還是身體有多麼不舒服從未忱誤一節課。特別是在支家給他上課的途中一位老師遭遇車禍在住院期間心裏還在惦記為翟俊林上課的事,後來又換了一名教師頂替,就這樣出色地完成了學校領導交給的神聖使命。使一個腦癱者完成國中三年的學業了。

她們把愛獻給了教育事業,在平凡的工作中鑄就了閃光的師魂,為我們樹立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榜樣。從她們身上,我們看到優秀教師那種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事業為重的高尚品質,對工作一絲不苟的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樂於助人的高尚職業道德。

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在今後工作中首先應該以優秀教師為榜樣,學習他們獻身教育事業,甘為人梯的崇尚境界。學習她們以德立教,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真正熱愛教育事業,以教育為快樂,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紮紮實實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全部的愛獻給教育事業,獻給每一個學生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2

近日,茂名石化組織幹部員工收看央視《新聞聯播》以及《時代楷模發佈廳》節目的頒獎典禮,深入學習時代楷模陳俊武院士的感人事蹟。幹部員工紛紛表示,要學習陳俊武院士活到老,工作到老,為國盡責,勇擔重任的精神,牢記“愛我中華,振興石化”初心,立足崗位奉獻企業,事事爭先、追求卓越,永不止步,在新一輪的發展浪潮中大顯身手,建功立業,為中國石化率先建成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做出我們更大的貢獻!

中國好人、集團公司勞動模範、茂名石化研究院主管師岑靜芸表示,作為石化科技工作者,我們要學習陳俊武院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畢生精力報效國家的崇高精神,勇擔創新驅動發展的重擔;要像陳俊武院士一樣嚴謹務實,精益求精,沉下心來幹工作,心無旁騖鑽業務,全心全意想着科技工作;要像陳俊武院士一樣在石油化工的新領域不斷突破創新,努力實現科技工作新局面,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添動力,為中國石化實現“兩個三年”、“兩個十年左右”戰略目標,打造更多“中國造,中國石化造”自主品牌,以技術創新為公司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貢獻。

集團公司技術能手、茂名石化熱電分部班長葉飛表示,92歲高齡仍堅持打卡上班,研究技術的勁頭比小夥子還足。真的很佩服這位“90後”院士——陳俊武,他是我們石化人的驕傲、石化人的榜樣。他的經歷、他的成就、他的精神鼓舞着我們。作為一名班長、黨員,我必須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把班組隊伍帶好,把試驗工作做好。作為一名勞模、工匠,我必須把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發揚光大,把試驗技術研究透徹,把試驗人才培養好。

茂名石化化工分部乙二醇車間黨支部書記李靈敏表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陳俊武院士身上做了最鮮活的詮釋。學習他勇於超越、開拓創新的擔當精神,就是要在公司轉型發展、為生存而戰的事業中帶頭打破思想桎梏,以創新思維直面新困難新挑戰,模範完成工作,不讓領導為我分管的工作操心。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3

不忘初心,以生命踐行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張超,一位矢志翱翔的“天空鬥士”,一位捨生忘死的“護國衞士”,以29歲的年輕生命踐行了一位優秀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他的犧牲是偉大的、是光榮的,值得人們永世紀念,值得所有黨員矢志學習。

在鮮紅的黨旗下,舉起右手,向黨和人民許下神聖的誓言,這莊嚴的一幕,在華夏大地上無數次上演。8900多萬中國共產黨員,每人都經歷過,不知到如今,還有多少人記得當初那憧憬的嚮往、澎湃的激情、上進的決心,還有多少人始終保持入黨之時的初心。不忘初心,首要就要不忘入黨時那份純潔的真心,不忘對黨的崇敬和嚮往,不忘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的驕傲和榮耀。

時至今日,新形勢下,各種思潮起伏,各種國外敵對勢力的侵蝕無孔不入,我們黨面臨着“四大危險”“四種挑戰”,為何如此?正因為有部分黨員忘記了自己入黨時的初心,忘記了身為一名共產黨員對先進性永恆地追求,也忘記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莊嚴承諾。當理想信念出現滑坡、精神之“鈣”不斷散失之時,正需要一批像張超同志這樣的“優秀共產黨員”,來喚醒那些迷失的信仰,來激發深埋於每個黨員內心深處的熊熊火焰、炙熱激情。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4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用的還是蘇聯較為落後的煉油技術,難以煉取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輕質油產品。流化催化裂化作為當時煉油工業的關鍵技術,但國外一些國家封鎖了最新技術。這類裝置在全世界僅幾十套,時年34歲的陳俊武作為我國第一套催化裂化裝置的設計師,為了完成任務,常常一天伏案十幾個小時。終於有機會去國外學習這項技術。

陳俊武:短短半年時間內把它的資料儘量變成膠捲,膠捲拍了400卷,另外我們還拿到很多圖紙資料,也記了很多筆記。

“取經”回來的陳俊武和技術人員乾脆住進乾餾爐旁的簡易房裏,睡大通鋪,爭分奪秒設計適合中國使用的一整套流化催化裂化裝置——由上百套儀表、數千個閥門、近兩萬米粗細管線組成。

經過1300多個日夜攻堅克難,陳俊武終於帶領團隊完成了我國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裝置的開發和建設,打破了國外技術的壟斷,實現了我國催化裂化技術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帶動國內煉油技術一舉跨越25年,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

陳俊武:那時候是國家困難時期,我們當然也得咬着牙,克服困難熬過去。

工作了70年,時至今日,他依然在“想方設法地創新”。

陳俊武: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應該不斷地在科技前沿奮鬥,努力創新,目標就是要做一個受人民歡迎的科學家。

陳俊武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黨和國家的事業中,攻堅克難,急國家之所急;矢志創新,與國家共奮進,這體現了一個知識分子深沉的愛國情懷和堅定的使命擔當。陳俊武70載奮鬥人生,因與祖國同頻共振而更添榮光、更加精彩。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5

近日,陳俊武院士的先進事蹟一經發布,社會各界掀起了學習陳俊武先進事蹟,立足崗位、無私奉獻的熱潮。

在陳俊武身邊工作35年的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原副總工程師陳香生説:“‘石油’就是陳院士的‘初心’,他搞研究是現在做一,準備做二,觀察和思考做三,停不下來,至今心中還裝着一系列和‘石油’相關的技術創新工作。他是一代科學家中的典範。”

“30多歲是最想幹成點事,又往往沒方向的時候。這時有人把你扶上馬、送一程,引導到正確方向,難能可貴。”回憶起跟隨陳俊武學習的日子,中國石化第二期催化裂化高級研修班學員吳青説,“遇到陳院士這樣的大師是我一生的幸運。他刨根問底的鑽研精神幾十年來一直深深影響着我。”

長期採訪陳俊武的洛陽日報記者孫自豪談起陳院士的生活,感慨良多。18年3月,在鄭州大學擔任兼職教授6年的陳俊武將所得的近18年學子。捐贈活動結束後,陳俊武謝絕了鄭大師生的款待邀請,但愉快地接受了學生們送上的一束鮮花。他將這束花帶回洛陽,送給常年卧病在牀的老伴。在妻子還健康的40年裏,家庭的重擔一直由妻子承擔,陳俊武當選中科院院士時,曾對女兒説:“這個榮譽也有你媽媽的一半。”

“陳院士在生活中平易近人,他對工作、對生活、對家人的態度都值得我們學習。我跟陳院士接觸,遠不止收穫幾篇稿件,他的精神將影響我一生。”孫自豪説。

“我們很尊敬陳院士,不僅因為他是大科學家,對我們而言,他更是良師益友,工作上的老師,生活中的老朋友。”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原經理侯寶東説。

“陳院士看重原則,不重排場,公私分明。走上領導崗位後,謝絕了配祕書、坐專車的專家待遇,堅持步行上班近20年。他去外地出差,在出行住宿方面都非常節儉。”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鬆靜浩説,“他不但是優秀的科學家,更是一名好黨員。”

有63年黨齡的陳俊武告訴記者:“從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以身許國、一生獻科學的準備了,無怨無悔。”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6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長廖俊波雖因車禍不幸離去,但他在面對各種“誘惑”“橫眉冷對”的政治覺悟和黨性原則,在對待百姓“甘為孺子牛”、“撲下身子,沒有架子”的服務態度,在對待工作“拼、嚴、快、實”的奮鬥精神將被百姓永遠銘記和傳揚。

廖俊波為什麼會如此深受百姓歡迎和愛戴?據採訪手稿報道,“政和縣鐵山鎮東澗村村主任胡説,“我們村過去多年是空殼村,零村財,900多人的村子,300多人出去打工了。”“村裏沒錢,你怎麼當村主任,怎麼做事啊?”廖俊波説,“這麼多撂荒的土地要用起來。種花收入多也沒污染,你們想幹的話,我全力支持!”土地流轉起來,村民有了新奔頭。20__年,村民人均收入超過1萬元,村財也入賬10萬多元......”,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廖俊波用一名黨員幹部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這句話的真實價值和深刻意義。只要把腳深深紮根於人民羣眾之中,俯下身子,把百姓所需作為自己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急百姓之所急,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親臨親為,就沒有過不了的河,解決不好的“難題”。

在困難面前是否敢於“面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考驗一名黨員幹部黨性是否堅定,能力是否過硬的“試金石”。據採訪手稿報道,“武夷新區用“再造一個新城”的決心做招商、上項目。拆遷,地方幹部眼中的“天下第一難題”,必然繞不開、躲不過。廖俊波恨不得蹬上靴子自己上陣,一怕貽誤發展良機,二怕羣眾利益受損......”,這是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的“擔當精神”,是黨員幹部先鋒模範形象的“再現”,是人民好乾部的“典範”和“縮影”。正是由於在改革創新和扶貧攻堅的道路上有無數像廖俊波一樣“敢於擔當”的優秀黨員幹部,中國的經濟和社會才取得一個又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和突破性的進步。就拿20__年四川的脱貧攻堅來説,據資料統計顯示,四川省在去年扶貧攻堅中,就有27名優秀黨員幹部在扶貧攻堅中殉職,有50多名在扶貧攻堅中受傷......

懂得珍惜和感恩的民族才是優秀而充滿希望的民族。人民的好乾部“廖俊波們”用鮮血乃至生命為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築起了一座座通向富足和幸福的“陽光大道”,應懂得“珍惜”,要心存“感恩”。作為黨員幹部應繼承其“優良精神品質”,踏着“他們”沒有走完的“足跡”繼續前進,不辱使命、不負重託,積極主動作為,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事業奮鬥不息!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7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向貧困宣戰,取得了顯著成就。當前,脱貧攻堅已到了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可以説每一名黨員幹部在脱貧工作面前都應責無旁貸,都要盡一份力,都要拿出勇氣,拿出擔當,為脱貧攻堅做出貢獻。

有這樣一位院士,他叫朱有勇,20__年退休後,退而不休,發揮餘熱,來到家鄉雲南最貧困的地區——瀾滄縣扶貧。瀾滄當地主要是拉祜族,這裏貧困面廣、貧困人數多,是脱貧攻堅主戰場,他把“家”安在田間地頭,用5年時間身體力行,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傳授給1500個村民,並讓村子擺脱了貧窮。11月29日央視新聞聯播播發了題為《“農民院士”朱有勇:用科技改變貧窮》的報道,聽了他的事蹟,令人非常感動,值得每名黨員幹部、特別是年輕黨員幹部學習反思,並實踐之、篤行之。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8

20__年6月4日,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滕啟剛於突發疾病去世,很遺憾這樣一位優秀的法官永遠離開了我們。滕啟剛同志就像一道光,用自己鮮活感人的事蹟為我們法院人上了一堂畢生難忘的課。這是一堂英雄課,英雄不曾遠去,英雄就在身邊;這是一堂信仰課,信仰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條,而是腳踏實地的付出,更是深耕於心的堅持。滕啟剛同志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一個政法工作者的赤膽忠心和無私無畏,我們應堅定捍衞司法公正的信仰,更應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決心。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9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向好,非疫情重災區企業正在有序復工,各地流動人員逐漸增多,部分黨員幹部似乎放鬆警惕。“戰疫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需知新冠病毒狡猾、詭異,時而佯動,時而蟄伏,切忌掉以輕心。“疫”路漫漫,防控不可掉以輕心,仍需繼續抓實抓細抓落實。

疫情防控工作要戒“虛”務“實”。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誌發表了《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講話強調,要讓基層幹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而不是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方式給基層增加負擔,消耗基層幹部的抗疫精力。的確,一些地方為了逃避責任,不合實際地反覆讓基層“填表抗疫”,對企業“一關了之”,對生產“一停了

之”,對外來人員“一堵了之”,看似為羣眾負責、雷厲風行地抗擊疫情,實則是脱離實際、逃避責任的亂作為。這些行為不僅損耗基層一線幹部的抗疫精力,而且損傷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因此,疫情防控工作中要戒“虛”務“實”,多一些“實”的舉措,少一些“虛”的作秀。必須切實摒棄“一刀切”“一鍋煮”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法,不讓它成為阻礙疫情防控的“大敵”。

疫情防控工作需搶“時”奪“勢”。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疫情防控打的是爭分奪秒的殲滅戰,而不是鬆鬆垮垮的持久戰。當前,疫情拐點逐漸凸顯,正是集中力量、精準出擊的最佳時機。成效來之不易,全國人民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控,繼續打好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各級黨委、政府要搶佔時機,同時間賽跑,既要做到不瞞報、不漏報、不謊報,實事求是,公開透明,又要避免效率低下,缺乏理性、判斷失誤、矯枉過正的防控措施,還要對不作為、亂作為的幹部,對工作不投入、不深入的幹部,對不會幹、不能幹的幹部及時問責、調整,以免貽誤戰機,也要加大對堅守在抗疫一線,甘於奉獻、風雨無阻的黨員幹部的關懷和保障,樹立先進典型,給予他們最大的認可。

疫情防控工作應防“燥”致“靜”。疫情防控工作已經開展近一個月,長時間的高壓工作,部分黨員幹部難免精神懈怠、思想放鬆、心浮氣躁,甚至出現焦慮、恐懼、憤怒、麻木。疫情面前,出現負面情緒在所難免,要及時調整糾偏,做到防“燥”致“靜”。各級黨委、政府“一把手”在佈署疫情防控的同時,要密切關注幹部的工作及心理狀態,給予長時間工作的幹部輪休、調休、補休,為出現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的幹部提供心理諮詢;對精神懈怠,思想放鬆、心浮氣躁的幹部及時組織談話,提振“精氣神”。作為幹部自身,要理性面對疫情發展,認真學習,積極普及防控知識,科學地做好自身防護,健康飲食,根據工作安排,制定作息時間表,適當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唯有如此,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更好的狀態肩負起抗疫使命。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請相信,“黑夜翻面之後,會是新的白晝”,戰“疫”終將取得勝利!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0

據山西長治平順縣委宣傳部消息,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於6月28日凌晨在山西長治逝世,享年91歲。共產黨員網刊發了題為《“永遠的人民代表”申紀蘭逝世》,以悼念這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一至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著名全國勞模、改革先鋒……

上個世紀50年代,在山西農村帶領婦女勞動的申紀蘭因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而名揚海內外,她為新中國婦女贏得了半邊天,維護了婦女的勞動權利。而她帶領的西溝村更是因為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以農村合作社的方式,先後辦廠辦企業,讓農民走上了脱貧致富的道路,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還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獲評“全國脱貧攻堅獎奮進獎”。20__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簽署主席令,授予申紀蘭“共和國勛章”。而且,她還是我國唯一一個從第一屆連任到第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她用一生的奮鬥步履書寫着改革者的風采,見證着時代的鉅變。這些榮譽的背後,是這位老人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金子般閃耀的精神——紀蘭精神。

紀蘭精神就是聽黨話跟黨走。老人從她入黨以來的60多年,始終做到了聽黨話跟黨走,她説:“共產黨員,就是要聽黨話,跟黨走,帶領人民羣眾走致富路。”她還説“我是宣過誓的,應該跟西溝人團結一致建設好西溝”,她履行了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履行的責任和使命,完成好了黨和人民交給她的帶領農民奔小康的任務。

紀蘭精神就是始終裝着人民。因為裝着人民,她才會為廣大的女同胞爭取勞動權利,爭取公平待遇;因為裝着人民,她才決心帶領村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經過幾十年持之以恆的努力,讓過去光禿禿的石頭山變為了綠水青山,金山銀山;因為裝着人民,不把污染留給子孫後代,她才拆除了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鐵合金廠,重新尋找發展定位;因為裝着人民,她才提出了提水工程、公路建設、集中供熱、集中供氣、未成年人保護、貧困地區工資問題等,改善了當地羣眾的生活,解決了人民的實際困難。申紀蘭説“當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説話,為人民辦事。”

儘管已經是一位耄耋老人,儘管已經獲得了這麼多的榮譽,但申紀蘭還在考慮着西溝村人的發展,還在堅持下地幹活……她在用她的一生印證了,只有心中有黨有人民,與人民羣眾血脈相連,息息相關,才能成為人民羣眾的貼心人、代言人,才能永遠站在歷史的前沿。

非常難過,老人離開了我們,但她的精神會永遠流傳下去,會有更多的共產黨員在紀蘭精神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於擔當,勇於奉獻,帶領人民羣眾走向致富之路,幸福之路。

學習申紀蘭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三 

通過學習申紀蘭精神,使我感觸很深。申紀蘭同志幾十年如一日,牢記黨的宗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時時處處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一心撲在工作上,她勤奮敬業、恪盡職守,堅持原則、嚴於律己,襟懷坦白、謙虛謹慎,勇於吃苦、甘於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了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樹立了黨員領導幹部可信、可靠、可敬、可親的良好形象,體現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精神風貌和時代風範,當之無愧地成為全省以至全國共產黨員作風建設的一座燈塔、一把標尺。申紀蘭像一面鏡子,對照她,我在感動之餘,觸動很深。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刻認識到,學習紀蘭精神就是要學習她堅定的政治立場、心繫羣眾的公僕情懷、廉潔奉公的優秀品質、奮力開拓的創新精神、艱苦樸素的良好作風和淡泊名利的奉獻意識。

一、樹公僕情懷服務企業發展。學習紀蘭精神,就是像她那樣,把羣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羣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羣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幫羣眾之所需,竭盡全力為羣眾多辦事、辦實事、解難事,做羣眾的貼心人。具體工作實際,就是要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熱情和忘我工作的精神,認認真真做好本職工作,把求真務實的要求落實到工作的每個環節中,始終維護企業和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真誠幫助企業和人民羣眾解決實際問題,推進經濟健康發展。

二、創新方式維護和諧穩定。學習紀蘭精神,就要學習她解放思想、鋭意進取的精神品質,堅持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實際緊密相結合,創新工作方法,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探索新路子,為人民羣眾提供更好的服務。隨着質監改革的不斷深入,利益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維護質監和諧穩定的壓力越來越大,迫切需要提高化解矛盾、協調關係、維護穩定、構建和諧的本領。作為一名幹部,就要着眼於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思考問題、謀劃工作、辦好事情,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提高構建和諧的能力。

三、規範行為促進廉潔高效。學習紀蘭精神,就要學習她嚴以律己、不圖虛名、不謀私利、處事公正,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牢記“兩個務必”,真正做一名讓黨放心、讓羣眾滿意的好黨員、好乾部!做為一名幹部,就要淡泊名利,嚴於律己,堂堂正正做人,公道正派辦事,始終把講政治、顧大局擺在第一位,做學習和落實《廉政準則》的表率,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樹立清醒堅定的政治形象;不斷增強工作執行力,發揚“嚴、細、準、快”的作風,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樹立求真務實的幹事形象;不斷增強廉潔自律力,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落實廉潔從業各項規定,樹立從嚴要求的自律形象;不斷增強內在親和力,始終把自己擺在服務者的位置,真誠為企業、以及辦事羣眾服好務,樹立親和熱情的服務形象。今年在全市系統開展向申紀蘭同志學習的活動非常及時和必要,我們學習、傳承、弘揚、實踐紀蘭精神,就要常懷感恩之心、平常人之心和積極進取之心,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做一名合格的經濟衞士, 做一名合格的質監幹部,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繼續引深“五增五創”,緊緊圍繞“四個創新”,努力推進“四個平台”,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水平,創優發展環境,把學習紀蘭精神的成果體現在“質監”建設上、體現在工作落實上,以務實的作風、紮實的工作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圓滿完成市局領導和所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1

代代優秀青年為祖國富強、為民族振興而作出的貢獻,包含着一代代熱血青年為踏循革命足跡、征服坎坷路途而付出的血與汗。魯迅先生曾經這樣説過:“從有着古老歷史的中州,傳來了青年的聲音,彷彿預告這古國將要復活。我們一定有悠久的將來,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將來。”魯迅先生所指的“將來”,正是那些在暗夜裏不畏艱難、匍匐前進、尋找着光明未來的革命青年,他們用生命結束了戰爭,帶來了和平。

古老萌動了青春,進步窒息了腐朽。經過多年曆史的洗禮後,在國際、社會形勢錯綜複雜的今天,這一面青春的旗幟仍然閃爍着耀眼的光芒,它正為建設祖國的宏偉藍圖勾畫出最亮麗的色彩!因為,在今天,許許多多優秀青年的心中仍然深藏着一個精神、堅持着一份信念、鑄煉成一種魂魄。

優秀青年的.心中深藏着一個熱愛祖國的精神。正如魚兒離不開水一般,青年對賦予了他們生命的祖國魂牽夢縈;正如桑梓之地的崇拜者一般,青年把祖國視作他們生命的全部。還記得季羨林先生所譯的《沙恭達羅》嗎?書中有這樣一首詩:“你無論走得多麼遠,也不會走出我的心,正如黃昏時刻的樹影,拖得再長也離不開樹根。”青年對祖國的愛、對祖國的眷念,在今天,轉化成為了他們演繹一幕又一幕驚天動地改革神話的精神動力!

優秀青年的心中堅持着一份信念,一份不畏艱辛、勇於挑戰的堅強信念。從歷史的記載中,青年看到,真正的挑戰不是來自於他們智慧的不足,因為中華民族被譽為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之一,中華民族創造出來的輝煌文明仍令世人羨慕不已;真正的挑戰也不是來自於東西方文明的衝突,因為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華夏文明從來不畏懼任何外來文明的衝擊。青年知道,真正的挑戰來自於他們內心的深處,來自於信念的貧瘠和匱乏。因此,青年的內心深處始終堅持着一份信念,這份信念使他們變得無比的高大和堅強,使他們鬥志昂揚,使他們在祖國現代化建設的偉大進程中發揮出驚人的力量。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2

“這是一等功獎章,這是三等功獎章……”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山城村,一間不起眼的平房裏,整潔的書桌上擺放着96歲的老英雄孫景坤的軍功章。

孫景坤的故事,得從72年前的1948年説起。

那年1月,24歲的孫景坤告別新婚妻子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隨40軍119師357團參加四平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長沙、海南島等戰役,屢立戰功。

在解放四平的戰鬥中,孫景坤是機槍手,是敵人火力重點打擊對象,密集的子彈襲來,如今他的身上仍留有不少傷疤。由於表現出色,1948年,孫景坤於戰地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0年,美國發動侵朝戰爭,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剛從海南戰場撤回的孫景坤,立即隨部隊集結安東(現遼寧丹東)待命。

“保衞和平,保衞勝利果實!”10月的一天,命令終於下來了,孫景坤隨部隊一起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1952年10月27日中午時分,孫景坤所在部隊堅守上甘嶺161高地,在擊退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後,部隊傷亡慘重,161高地三面處於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隊很難上去。當時擔任副排長的孫景坤帶領9名戰士,帶着8箱手榴彈、兩箱子彈,從敵人火力死角突上陣地。在擊退敵人瘋狂反撲中,孫景坤擊斃數十名敵人,和最後剩下的3名戰友頑強地堅守在陣地上。趕來支援的戰友找到了昏迷的孫景坤。

1953年,孫景坤榮獲一級戰士榮譽勛章。同年,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回國英雄報告團成員,孫景坤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3

特魯多醫生的“有時去治癒,經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是她的座右銘,常常説生病的人感情都很脆弱,不管多大年紀都要像小孩子一樣精心去呵護和照顧;也常常説社區護士的角色是多重的,即是照顧者、協調者也是諮詢者和教導者,無論是哪個角色,都要靈活應用護理技能和保持一顆仁愛之心,完成各種角色所賦予的義務和責任。她是這樣説的,更是身體力行這樣去做的,她就是某某旅遊風景區第一社區中心中醫科護士長——某某位普通的社區護士,用濃濃的情愫,奉獻着愛心,展示社區護士的風采!

自從_年來到初成立不久的某某衞生服務中心後,某某這個新“生命”一起歷練,一起成長,在中心經歷了門診藥房工作、婦科門診應診工作、做心電圖協助心電圖醫生完成報告工作,住院部成立初期his系統的開發,醫保申辦及中醫科病房的籌備創建工作,病案室管理工作,協助公衞科完成社區中心提檔升級工作……兩年多的社區工作經歷讓她從一個單純的病區護理管理工作者轉型為社區的“全科”護士。為了儘快熟悉業務,以前從未接觸過his系統管理和醫保管理工作的她,早上提前到崗,下午不能按時下班那是常有的事,正在讀高中的女兒完全由婆婆幫忙照顧,利用業餘休息時間惡補計算機相關知識,醫保相關政策的學習,通過努力學習很快進入狀態,她常説學習是為了更好的工作。

社區護理平淡而瑣碎,沒有先進的設備,沒有高端的技術,但是她卻用自己的細心、愛心、耐心和責任心,贏得患者的滿意,用一點一滴人文關懷,温暖着病人的心。她的口頭禪“自己苦一點、累一點、病人的痛苦就少一點,在社區要得到羣眾認可靠的是真心為您服務!”每天她提前到病房做好一天的準備工作,每當遇到年老者總是細心照顧,冬天為他們準備熱水袋;有外出體檢的為其安排車子及護理人員全程陪同;因體檢延誤了治療時間擔心病人出現低血糖,為其安排解決午餐問題;糖尿病病人注射胰島素後外出為其準備糖果或點心;自己當病人指導初到科室新員工如何掌握靜脈穿刺技巧以減輕病患痛苦;出院後定期對病人進行回訪保持聯繫,建立對患者的康復後追蹤,由護患關係轉為朋友關係……這一點一滴雖然很普通,卻把一名醫務人員的愛心滲進了病人的心田,拉近了醫患彼此之間的距離。

記得有一次育齡婦女體檢,發現一位育齡婦女患有嚴重的宮頸炎,醫生建議她進行治療,可是她很固執,覺得這是小毛病沒必要治療,對於大家的勸説表現出極不耐煩。某某放棄找個座位並讓病人坐下,自己坐在她的旁邊,耐心地與其交流,讓她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給她講解相關的健康知識,提高她對疾病的認識,告訴她及時正確治療的重要性,讓病人感覺到是在真心地關心她,慢慢的這位大姐接納了她,情緒不再牴觸,並且同意接受醫生的治療,經過幾次治療後痊癒了,最後一次治療時,病人特意找到某某緊地拉着她的手説了很多感激的話。

中醫科收治的病人也有病情複雜多變的,會存在潛在風險發生,這就要求護士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及觀察能力。某某提醒大家要做一名好護士,不能簡單地停留在打針、發藥、執行醫囑,更重要的是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提高自身素質,增強服務意識,為培養理論強、技術硬的護理隊伍,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科室人員培訓計劃,遇到危重病人親自組織查房,針對病人病情,找出存在的問題,制定護理計劃,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不斷建立健全科室各項規章制度,使護理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圍繞如何加快中心的發展、怎樣提高員工待遇、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如何提升牀位利用率等問題某某與領導分析討論,獻計獻策。在社區中心工作的兩年來她做到了三個滿意:一是病人滿意;二是醫護人員滿意;三是領導滿意。

創優無止境,服務無窮盡。生命的偉大,讓某某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的價值所在。她將不斷把社區護理服務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會,向人們傳遞温暖和健康,做居民健康促進貼心的“守護者”。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4

中國女排堅定“為國爭光”的信念,刻苦訓練,頑強拼搏。她們對發球、攔網等技術動作幾乎每天都要練習成百上千次,對訓練比賽造成的肩、腰等傷痛從不叫苦叫累。憑着堅韌的毅力,她們練就了過硬的技術本領,形成了以快速多變為主體、兼備高打強攻的獨特風格。

1981年第三屆世界盃賽上,中國女排以7戰全勝的戰績首次奪得世界冠軍,開創了中國女排的新紀元。之後,中國女排再接再厲,不屈不撓,克服重重困難,相繼蟬聯1982年第九屆世界女排錦標賽、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1985年世界盃賽和第十屆世界女排錦標賽冠軍,完美地詮釋了頑強拼搏、團結奮鬥、無私奉獻、為國爭光的中華體育精神。

中國女排奪冠後,五星紅旗一次次升起、國歌一次次奏響的場景,讓中華兒女熱血沸騰。一時間,各行各業掀起了學習女排精神、發揚女排精神的熱潮。“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響徹神州大地。女排精神成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象徵。中國女排五連冠羣體為我國體育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女排精神至今仍然激勵着中華各族兒女不斷奮發向上,追求卓越。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5

當筆者多次採訪會昌縣人民醫院醫務部主任朱麗琴時,她用一貫爽朗、幹練的話鋒迴應道:“不要報道我,多報道臨牀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特別是內三科、發熱門診和急診科等科室的醫護人員,他們才是最前沿,最辛苦的!”

朱麗琴,女,1976年9月出生,副主任護師,中共黨員,從事護理工作26年,先後在會昌縣周田鎮衞生院、縣人民醫院傳染科、內科、急診科、兒科、護理部、醫務部等多個科室從事臨牀護理及管理工作,現任會昌縣人民醫院醫務部主任。自參加工作以來,她始終如一,嚴謹求實,兢兢業業,工作中勇挑重擔,敢於創新,善於總結,以高漲的工作熱情、踏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廣大患者和家屬、領導和同事的讚譽。因工作表現突出,她先後多次榮獲“全縣優秀護士”、“全縣優秀共產黨員”、“全市優秀護士”,連續數年被評為醫院“先進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__年榮獲會昌縣第二屆“勞動模範”;20__年榮獲“贛州市五一巾幗標兵”稱號。

20__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捲而來,全國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形勢嚴峻,而醫院是各個地方的重中之重。作為共產黨員的她首先想到的是“責任和擔當”,作為醫務部主任的她積極根據醫院院領導的工作要求,第一時間投入到抗“疫”工作當中。

抗“疫”是一場逆行者的戰爭,朱麗琴充分發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過硬作風,身先士卒,承擔起醫務部主任的職責和使命。疫情發生以來,她全程參與到抗“疫”方案及救治流程制定、部門及科室職責分工、持續跟進工作落實情況、應急處理臨時突發事件、全面調度醫院應對疫情的各個環節。

面對重重壓力,她沒有説過一個“不”字,也沒有説過一個“怕”字。早上一到醫院,她立刻換上工作服,帶好口罩、帽子等深入到臨牀一線。經常一忙就是一整天,電話更是不斷,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説話的聲音也沙啞了。用她自己的話來説,少喝水是為了減少上衞生間的次數和節省時間。

抗“疫”工作對於她來説來不得半點拖延和馬虎,一旦有疑似患者,她晝夜不停,組織專家進行會診,更不懼怕“病毒入侵”,與科室醫護人員共同參與到防控及診療方案制定中。

1月24日正值大年三十,會昌縣城下起了小雨,格外的寒冷。為儘快做好發熱病人篩查工作,除夕夜,她沒能和家人吃上團圓飯,冒着雨、頂着寒風組織人員在醫院各個點規劃警戒線和搭建工作帳篷。

抗“疫”工作半個多月以來,朱麗琴早出晚歸,每天睡眠不足4個小時,三餐有一頓沒一頓。最擔心她的莫過於沒有回家過年的女兒,每天都在微信中叮嚀:“老媽,你一定要注意防護,到醫院要帶口罩,哦,不,最好出門就要帶。”在女兒面前,她故作輕鬆地説:“沒問題,老媽身體好着呢!”其是她已經是“硬撐”了:腰椎間盤嚴重突出,她沒空做理療,在腰間捆綁住護腰帶繼續奮戰;連日的勞累致身體抵抗力差,感冒、咳嗽,她不曾請過一天假。

工作26年來,她深深地體會到,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沒有生命,一切無從談起。而醫療工作,事關人民的健康與安危,穿上白大褂,就承擔了光榮的職責,踏入醫療行列,就肩負起神聖的使命。在這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保衞戰中,她表示將全力以赴,在院領導的帶領下、在全院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以保障廣大羣眾的健康安危及全院醫務人員的疫情防護作為一切工作的主線,力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做好排頭兵,當好先鋒人!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6

黃大發,一位老支書、一個基層黨支部、一羣山村裏的村民,愣是與大山較勁、與貧困較勁,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走出了一條脱貧攻堅的不屈之路,展現出了一個支部就是一盞燈、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黃大發憑藉忠誠的信仰、憑藉驚人的毅力、憑藉開展羣眾工作的出色能力,用一輩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基層實際、靈活實用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主要學習體會如下:

一是學習黃大發艱苦奮鬥、永不言敗的精神境界。黃大發在擔任團結村黨支部書記期間,和大山較勁,彰顯了黃大發老支書的為民情懷,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們學習。他帶領200多名羣眾,歷時30餘年,靠着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使草王壩每年糧食產量從原來的6萬斤增加到近百萬斤,被當地羣眾親切譽為“大發渠”。

二是學習黃大發敢於擔當、實幹巧幹的工作作風。尊重科學,實幹加巧幹是黃大發的厚重底色之一。修渠失敗,黃大發沒有選擇蠻幹,他暗下決心學習水利技術。

三年時間,在積累了大量修渠知識後,黃大發要重啟修渠計劃。經過專業測繪和精心謀劃,修渠項目再次得到縣、鄉政府支持,艱苦卓絕數十載,終於引來一泓清泉,當地自然生態明顯改善,農業生產得以改良,羣眾生活水平逐漸提高。

三是學習黃大發聯繫羣眾、堅守初心的公僕本色。黃大發36年如一日,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以實際行動燃旺理想信念的火炬。正如有新聞報道描述:“一根筋”拉直幸福的彎道,“一股勁”犁出希望的田野——“年份英雄”們堅毅執着、有勇有謀,“一輩子,一件事”的堅守與實幹,為一個時代鐫刻光榮與夢想。

作為一個黨員,雖然黃大發“大字不識幾個”,但時刻記着“先進模範帶頭作用、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

由此可見,理想信念是鑑別幹部的“試金石”,也是區分“好乾部”與“壞幹部”的“分界線”。

黨員幹部要先學一步,深學一層,以黃大發為鏡子,在思想認識、精神境界、理論素養、理想信念等方面有一個大的提高,進而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打牢轉變作風的思想基礎。

“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黨員幹部要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目標,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加強政治修養;實踐黨的宗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堅持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加強組織紀律性修養;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保持清正廉潔、艱苦奮鬥的本色,加強作風修養。這些內容和要求,為我們指明瞭方向、明確了任務,是我們做好領導幹部黨性修養及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標和指南。

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17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揭開了一位革命老兵塵封半個多世紀的赫赫功名。在張富清人生旅程中,風華正茂之時,他捍衞忠誠,用血肉之軀在槍林彈雨中揮灑青春;功成身退之時,他選擇付出,投身西部邊陲山區奉獻一腔熱血;老驥伏櫪之時,他簞食瓢飲,用最簡樸的生活,最崇高的品質,成為無數黨員幹部的“精神豐碑”。

“我想起和我並肩作戰的戰士,有多少都不在了,比起他們來,我有什麼資格拿出立功證件,去擺自己啊”,張富清哽咽着説出了將自己所有戰功塵封64年的心裏話。在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他主動請纓,始終衝鋒前陣,無懼生死,突擊任務中炸碉堡、負重傷……當有人問他:為什麼要當突擊隊員是,他只淡淡一笑:“我入黨時宣過誓,為黨為人民我可以犧牲一切。”對黨忠誠的堅定信念,為人民服務的錚錚誓言,讓張富清敢於直面生死、英勇殺敵,也造就了時代豐碑“人民功臣”。

張富清的一生註定是默默奉獻的一生,時逢部隊轉業,他本可以選擇去條件更好、待遇更優的地方,但他卻主動投身湖北恩施邊遠山區,下基層、搞生產、修公路,住柴房、睡草蓆,吃蘿蔔、咽青菜。心中裝的是老百姓的温飽冷暖,卻顧不上自己家的柴米油鹽,在湖北恩施多年,張富清在多個崗位上工作過,卻從未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謀福利,為家人開後門、亮綠燈。因為“我是國家幹部,我要把我的位置站正。如果我給我的家屬行方便,這不就是以權謀私嗎?這是對黨不廉潔,對人民不廉潔,我堅決不能做!”多年來,張富清舍小家顧大家,“不給組織添麻煩”潛移默化的成了家風。

如今,已經__歲高齡的張富清和老伴還生活在建於上世紀80年代潮濕老舊的老房子裏,最簡單的陳設,最清淡的飲食,最樸實的生活。__年黨齡的張富清經歷得了戰爭歲月的洗禮,耐得住功成身退的清寂,依舊守着那一份老黨員淳樸作風,守着入黨時的那份熾熱初心,他“心中富足、兩袖清廉”,激勵着我們敢於擔當、樂於奉獻、廉潔自律,張富清同志終將成為新時代黨員幹部們值得學習的“榜樣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l3mjx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