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7篇)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7篇)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

20__年3月21日,華南農業大學盧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賓教授鄭重地在捐贈協議上籤下名字,兩人共捐贈畢生積蓄合計880萬餘元給華南農業大學,成立“盧永根·徐雪賓教育基金”。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7篇)

這是華農校史上最大的一筆個人捐款。

當時盧永根已生病住院,為此次捐贈,特意從醫院來到銀行。僅在其中一家銀行,轉賬業務就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徐雪賓教授回憶夫妻二人商量捐款的經過:盧永根身患重病住院,徐教授聊天時問起身後對存款如何處置,盧永根只説了一個字“捐”;徐雪賓心領神會,馬上回答:“好!”——兩個字的簡單交流,畢生積蓄處置完畢,夫婦倆偉大的精神和人格充盈其間。

捐贈時的慷慨與老兩口平時生活的節儉恰成鮮明對照。

“很多人不知道,在盧老慷慨捐贈的背後是近乎苛刻的節約。”盧永根的學生、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劉桂富説,盧永根夫婦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傢俱,幾乎沒有值錢的電器,還在用老式收音機、枱燈。在他們家房子裏,找不到一件新式的傢俱,鐵架子牀鏽跡斑斑,掛蚊帳用的是竹竿,幾張椅子,用鐵絲綁了又綁,這些簡易的家當,已經陪伴他們半個多世紀了。“不捨得扔,這些東西沒有用爛,還能用,物還沒有盡其用。我認為生活過得好,不是單純地追求所謂舒服,我很注重建立一種比較好的生活方式。不可能萬事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盧永根説。

在入院治療前,年過八旬的盧永根夫婦家裏沒有全職保姆,都是自己打飯或做飯。盧永根幾乎每天都到辦公室,忙碌地回覆郵件,拿起放大鏡讀書、看論文。一到中午,他就拎着一個鐵飯盒,叮叮咚咚地走到莘園飯堂,和學生一起排隊,打上兩份飯。每份飯有一個葷菜、一個素菜和二兩飯。在飯堂吃完,盧永根再將剩下的一份飯帶回家給老伴徐雪賓。

對祖國深沉的愛,貫穿盧永根的一生。盧永根常把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的名言掛在嘴邊:“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

他曾三次到國外探親和訪學,在異國豐厚的物質生活面前,他選擇學成歸國。

改革開放後,盧永根到美國探望病重的母親,以公派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留學。在美期間,美國的親人竭力説服他留下來,但被他堅決地拒絕了。眾人百思不得其解,詢問他不選擇國外優越的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的原因,盧永根堅定地説,“因為我是中國人,祖國需要我!”他曾公開發表文章説,“真正愛國的青年科學家都應紮根祖國。外國實驗室再先進,也不過是替人家幹活。”

盧永根的導師丁穎教授被譽為“中國現代稻作科學之父”,1955年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而盧永根的學生劉耀光也在20__年12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一門三院士”,傳為佳話。

從1983年開始,盧永根擔任了13年華農校長。藉助國外學習的知識和經驗,盧永根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推動了華農的跨越式發展。

對即將出國深造的每一位教師,盧校長都要與他促膝談心,勉勵他們早日學成歸國。“學成報國,學成歸國,這是最根本的”。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

有一種信仰,叫赤誠報國;有一種大愛,叫“布衣院士”。20__年8月12日凌晨,89歲的盧永根院士因病辭世。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盧永根同志雖然離我們遠去,但他用真心真情、用生命火熱繪製出對黨的事業的無限熱愛、無限忠誠、無限執着,將會閃爍着永不熄滅的閃亮光輝,指引着一代又一代黨員幹部赤誠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樣赤誠前行,就必須始終做到一個“忠”字。盧永根把對黨的忠誠,深深地鐫刻在了靈魂上。黨的十九大召開當天,他躺在病牀上,插着氧氣管,堅持全程聽完十九大報告,並參與隨後的學習、討論。華南農大黨委副書記鍾仰進説,“盧永根詮釋了黨性的力量。” 天下至德,莫大於忠。黨員幹部必須始終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對事業忠誠,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艱難險阻,都始終堅定對黨的信仰和熱愛,堅決執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時刻不放鬆,時刻不懈怠,帶着堅定執着赤誠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樣赤誠前行,就必須始終做到一個“勤”字。“勤政務實”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好乾部的要求之一。盧永根就是一位一生勤奮的黨員幹部,直到70多歲,他仍然帶着學生翻山越嶺,到處尋找野生稻種。實幹是發展之基,實幹是成事之要。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任務,黨員幹部必須始終勤勉務實,無論幹任何事情都要腳踏實地、堅韌不拔。要做到説了就辦、定了就幹、幹就幹成,特別是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更要站得出來、頂得上去,用工作實績赤誠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樣赤誠前行,就必須始終做到一個“廉”字。盧永根常説,“多幹一點,少拿一點,腰板硬一點,説話響一點。”20__年3月,他以夫妻的名義將畢生積蓄880萬元人民幣捐贈給華南農大。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鈎。面對燈紅酒綠的誘惑,面對“圍獵”的阿諛奉承,黨員幹部必須堅守本心,堅守對黨的誓言,始終做到清正廉潔、乾淨坦蕩。要敢當“黑臉”幹部,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從嚴管好身邊的朋友、親人,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始終帶着“清風”赤誠前行。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3

“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風,是春蠶,更化作護花的春泥。熱愛祖國,你要把自己燃燒。稻穀有根,深紮在泥土。你也有根,紮根在人們心裏!”20__年3月,盧永根獲評“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

盧永根院士的事蹟感動了中國的山,感動了中國的河,感動了大江南北,也感動了我。

您説是黨和國家培養了您,您的一切屬於國家,

您把一生奉獻給了國家和人民,

您把一生積蓄和遺體做最後捐獻,

無我無私,善始善終。

愛黨、愛國、愛農業,初心不改;

做人、做事、做學問,大師風範。

您是這樣説的,更是這樣做的,

身教重於言教,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

您為後來者樹立了榜樣。

許多時候,正是因為我們心中有了一個榜樣,才有了一種選擇。“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每當聽到這首歌,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學生時代的老師,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盧院士的影子--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講台寫春秋”。是老師們的言傳身教讓我感受到了教師職業的光榮與神聖,也是他們引領我走上了教書育人的道路。

雖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但我們深知正是由於一代又一代、一羣又一羣“盧院士”在教育這片熱土上苦苦耕耘,中國教育的現在和未來才從未停止它的腳步,一代又一代薪火相傳。盧院士雖已逝,但其精神將永存。

有人説平凡孕育着偉大!確實如此,在我的身邊就有許許多多平凡而偉大的老師,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着愛國、愛教育的情懷。我的老師莊良國、謝志全,他們紮根農村幾十載,默默耕耘,無怨無悔。我的很多同事也無時無刻不在敬業奉獻,有以校為家的,有發燒了仍然帶病上課的,有加班加點做材料的……我所敬重的葉俊青老師,雖然已臨近退休,但她卻依然放心不下班裏的孩子,強烈的責任心讓她每天早早地到校,晚上又是踏着沉沉的夜色回家,課間、午間、傍晚我們都能看到她留在教室裏輔導學生的身影。每到學校評優,她卻又笑着説:“我都要退休了,把機會給年輕老師吧……”説到無私奉獻,霞浯國小校長賴麗芳就是這樣的一位好校長,她關心學校老師的專業成長,事事親力親為。學校每每有老師開課,她總是不願其煩、手把手地教,毫無保留,經常夜深了還在教研;她總能在繁雜的工作中抽出時間,陪老師一遍一遍地磨課……而説到敬業,我的腦中就會浮現出霞浯片區黨支部書記王幼算老師的身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是對她教育情懷的最好寫照,她不計得失,一心撲在教育教學中,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夜以繼日,我們都能在電子備課室看到她埋頭苦幹的身影。有一次她胃病犯了,疼得腰都直不起來了,怕耽誤功課,她硬是強撐着不去看病,同事們好説歹説才將她送去醫院,拿了藥後她又趕回學校繼續上課……這,就是“感動西園”的老師,這,就是令人肅然起敬的、身邊的“盧院士”!我們的身邊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盧院士”,就是這樣一些平凡而偉大的老師,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他們堅守一方淨土,堅守一份對教育的承諾,默默付出卻又不求回報,兩袖清風卻依然無怨無悔,他們用無私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篇章!

“感動中國”“感動西園”帶來的感動,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説,不是片刻感動,而應是融於自身,貫穿生命的內心感動。無論前行的道路上是風雨還是陽光,是荊棘還是鮮花,我們都應以他們為榜樣,腳踏實地,向盧永根院士學習,向身邊這些平凡而偉大的老師學習,堅守初心,堅定前行,用執着與奉獻書寫無悔的人生!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4

他,1930年出生於香港,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黨組織的安排下進入華南農學院學習,開始他畢生心血的農學研究事業。

他的一生致力於水稻的遺傳育種研究,長期奮鬥在科學研究和高等農業教育的第一線。在紀錄片《南粵楷模》中,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劉耀光回憶説:“在科研方面,他經常教導我們要實事求是,誠實,對待科研的態度要嚴謹,不能搞花架子。”

在生活中,盧永根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節儉樸素的優良作風,家中仍在使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舊沙發,舊鐵架牀,舊電視。他説:“不捨得仍,這些東西沒有用爛,還能用。我認為生活過得好,不是單純地追求所謂的舒服,我很注重建立一種比較好的生活方式。不可能萬事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生活中近乎苛刻節儉的他,對捐資助學卻毫無保留。晚年患重病後,他將畢生積蓄880萬元捐贈給華南農業大學,設立“盧永根,徐雪賓教育基金”,而後又親手簽訂了遺體捐贈志願書,他將此看作院士最後的科普工作,是他作為一名徹底唯物主義者的最後堅守。

做為一個共產黨員,在學習了盧永根老人的先進事蹟後,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生活和思想上,我要做到:

1.在工作中,努力提高業務能力,做學生的好老師。作為一名學生服務中心的諮詢老師,面對的學生是全國的,學生的層次也是參差不齊的,提出的問題也是各種各樣的,如何解答好各類學生提出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學習中心的老師必須對所有的業務全面掌握。積極參與教育改革,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用最簡潔的語言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讓學生能深刻的感受到在學習中如果遇到困難是會有老師幫助的,有老師給予正確的指導,能為學生節省更多學習的寶貴時間。

2.在生活中,要做到三個合格,做講政治,有信念,做有崇高信仰的合格黨員。始終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放在首位,善於作為,樂於奉獻,做有高尚情操的合格黨員,做講規矩,守紀律,有鐵一般紀律的合格黨員。

3. 在思想上,加強創新意識,細緻開展工作,努力克服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克服各方面的壓力,提高思想意識,不斷創新思想,時刻把學生的所思、所想放在首位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5

人的一生會面臨很多次選擇,選擇決定人生方向,選擇決定人生道路。我們在面臨選擇時的一念之差往往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結果。錯誤選擇看到的是眼前的苟且,享受的是短暫的安逸舒適,而正確選擇則能看到詩和遠方,同時能讓人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無怨無悔。中科院“布衣院士”盧永根在人生關鍵時期面臨了四次選擇,正是由於他在選擇的十路口作出了正確選擇,也才造就了他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生的意義,踐行了他的初心和使命。對盧永根而言,“最美奮鬥者”“全國模範教師”的榮譽實至名歸。11月15日,中央宣傳部又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盧永根的先進事蹟告訴我們,一個人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深思熟慮、着眼長遠,要從利國利民、愛黨愛國的角度去作出正確選擇,方能更好地踐行初心使命,方可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選擇一種信仰堅定正確方向。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一個人如果沒有任何信仰難免空虛或迷失方向。共產黨人作為無神論者,信仰的是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1949年,年僅19歲的盧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信念堅定、忠誠如山,入黨70年來,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黨和國家忠誠不渝、矢志奮鬥,與共和國同成長、共奮進,是一名永葆初心的優秀共產黨員。每位黨員幹部要不忘入黨誓言和入黨初心,堅定政治信仰,堅定“四個自信”,立足崗位有作為,牢記宗旨為人民。

選擇一份事業作為服務平台。事業是我們為民服務、為黨分憂、為國奉獻的平台,也是我們立足社會的根基。我們一定要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事業去奮鬥,去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價值。盧永根選擇了水稻事業併為之奮鬥一生,他用畢生精力,始終與他所熱愛的農業、水稻遺傳“較勁”,為國家農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盧永根研究團隊近些年共選育出作物新品種33個,其中水稻25個,大豆5個,甜玉米3個;培育水稻不育系3個。這些品種在華南地區累計推廣面積達1000萬畝以上,新增產值15億多元,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只要你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作貢獻的初心,無論你從事的什麼事業,都能綻開出最漂亮的生命之花。

選擇一種告別抒寫赤子襟懷。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每個人在生命的盡頭都會有自己的選擇。有的人選擇將骨灰灑在自己熱愛的那片土地,有的人把一生的積蓄留給子孫,有的人則堅定地做了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盧永根就是後者。一生積蓄880多萬元,全部捐贈給華南農大設立教育基金;個人後事如他所願,沒有告別儀式,遺體捐給國家醫學研究和醫學教育事業;最後一筆黨費有1萬元之多,老伴幫他代交給組織……盧永根悄悄地走了,走得乾淨徹底,走得了無牽掛。他選擇的這種不同常人的告別方式抒寫的則是赤子襟懷。他心裏始終裝着的是自己為之奮鬥了一生的祖國,裝着的是他奉獻了一生的教育事業。從盧永根院士身上,我們要學習他忘我拼搏、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和守初心、踐行使命的赤子襟懷。

20__年8月12日4時41分廣州,我們又永遠失去了一位科學家,盧永根院士,享年89歲。他是我國著名作物遺傳學家,1930年12月2日生於香港,廣東花都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

由於不在領域內,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盧永根院士,是啊,我們每天都知道某些明星的消息,某些爛七八糟網紅的消息,可是科學家,我們太少知道他們的消息了。我們兒時,有多少人的夢想是成為科學家啊,成為了科學家就更好地回報社會,報效祖國,現在我們都長大了,這份理想早已離我們遠去,科學家,聽起來多麼光榮的稱號,漸漸被我們這瑣碎的生活給徹底淹沒了。

還記得小時候最喜歡數學,那時候的想法就是要想成為科學家,必須學好數理化,後來漸漸地,分數就成了我們追逐的目標,大學聯考成了我們必須逾越的龍門。為了分數而學習,為了大學聯考而學習,完全取代了為了理想而學習。很多時候,我們不再愛學習了,考試就是痛苦,分數就是折磨,總是考第一的人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大多數人的努力,都被名次壓垮了。

後來加入了社會,工作了,科學家的夢想就徹底遠離我們了,為了枯燥乏味的瑣碎生活有那麼一點色彩,我們拼命掙錢,似乎掙錢就是生命的全部意義,科學,那是別人的生活,那是另一個世界,另一個離我們很遠很遠的世界。

甚至連我們能接觸的所有媒體,都充斥了各種明星、網紅的消息,是啊,他們更具談資,他們表面上的光鮮似乎更值得我們追捧,他們是這個社會浮於表面的美,他們可以使我們暫時忘卻生活的艱辛,以為嘻嘻哈哈地可以這樣走完一輩子,但事實上呢?

真正讓我們這個世界更進步的還是科學家,是他們通過一點一滴的努力,讓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更深刻,讓我們懂得更多的真理,讓技術更先進,讓我們這些普通人的生活更美好。他們仍然是最偉大的,不會因為甚少有人關注就會失去光彩。我們最敬愛的科學家們,他們中的很多人也許一輩子都不會被人知道,他們只是在自己的崗位上,為這個社會,為你我,默默地奉獻了一生,他們是最值得我們銘記的。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6

1984年,他在給全校學生作的一場題為《把青春獻給社會主義祖國》的報告中,曾深情地説:“我為什麼摒棄比較安逸的生活,放棄個人的名利而回內地?主要是日本侵華戰爭的現實教育了我,使我覺醒到當亡國奴的悲慘。我是炎黃子孫,要為自己的祖國復興效力。回內地30多年來,有過一帆風順的日子,也有過身處逆境的時刻。但我堅信,是中國共產黨指給我有意義的人生之路,只有社會主義祖國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我打心底裏熱愛自己的祖國。”

他還曾改編過一首詩,表達了濃濃的愛國之情——“生命誠可貴,愛情價亦高。若為祖國故,兩者皆可拋。”

濃濃的教書育人情懷,也一直伴隨着他。20__年5月,他將廣州花都祖輩傳下來的兩家商鋪贈予當地羅洞國小作為永久校產,商鋪租金收入全部用於學校獎教獎學;20__年3月,他將畢生積蓄880多萬元全部捐贈給華南農業大學,設立教育基金。

對於自己的生活,他卻非常淡然。

盧永根始終保持着節儉樸素的作風,辦公室設施簡單,滿室皆舊物,家中使用的是上世紀80年代的舊沙發、舊鐵架牀、舊電視。

他一直住在沒有電梯的五樓居室,雖然年事已高,平日仍然常背個挎包、頭戴遮陽帽,坐公交車出行,一旦遇上大雨,就挽起褲腿,蹚着雨水回家。

患病期間,盧永根又親手簽下了遺體捐贈志願書。盧永根逝世後,已經按照他本人生前遺願,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他的遺體已無償捐獻給醫學研究和醫學教育事業。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7

在廣袤的土地上,農民看天吃飯,如何提高水稻的育種品質?這是盧永根畢生科研的命題。

他像普通的農民一樣,挽起褲腿,赤腳走在農田裏,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尋找水稻的祖先“野生水稻”,跑遍了廣東、海南和江西。

野生稻的收集十分困難,要麼在山區,要麼在荒蕪的沼澤地,但盧永根從不放棄。有一次,已經70多歲高齡的他帶隊去清遠佛岡一座荒山的山頂採集野生稻,爬到半山腰已經體力不支,但他仍然堅持要上山。

好不容易才爬到山頂,大家都累壞了,學生們也想讓他先歇一歇,他卻堅定地説:“找!趕緊找!”

幸運的是最終找到了寶貴的野生稻。他俯下身緊緊地握着稻穗對學生們説:“作為一名農業科學家,你必須把根深深紮在泥土裏,一定要親自察看現場,不能遺漏一絲一毫的細節。”

盧永根一生致力於水稻的遺傳育種研究,長期奮鬥在科學研究和高等農業教育第一線。他保存下了丁穎院士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稻種,後來逐漸擴充到10000多份水稻種質資源,成為我國水稻種質資源收集、保護、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寶庫之一。

盧永根在水稻遺傳資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雜種不育性與親和性等方面的遺傳研究中取得了很大進展,特別是提出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創新學術觀點以及應用“特異親和基因”克服秈粳亞種間不育性的設想,被業界認為是對栽培稻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和系統的新認識,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8

“我是黨員,我先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1月26日大年八年級接到任務後,__交通運輸分局__站長__就沒有離開過疫控卡點工作崗位,直至1月30日上午11時發生心梗暈倒。

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__區統一部署,1月26日上午,__交通運輸分局負責協調設立公路交通疫控卡點。接到任務,__同志主動請纓去轄區內最遠、情況最複雜的伍明高速服務區。作為卡點的負責人他一邊組織卡點值班室活動板房搭建,一邊協調解決工作人員的飲食、休息,防護等問題。他親自制作登記本、卡點指示牌等保障用品,組織卡點工作人員召開現場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卡點的各項工作任務,要求大家要嚴格按照要求逐一登記過往車輛和人員,協助醫護人員測量體温,嚴防死守疫情的擴散。在沒有隔離服和防護服的情況下,__總是搶在其他同志的前面,去詢問來往車輛的情況。卡點任務較重,人員有限,執法人員按照24小時輪班制,公眾號逍遙文稿整理,但__心繫疫情防控,從年八年級到大年初六沒有離開過伍明高速服務區疫控卡點,吃住全在卡點上,卡點條件有限,累了就只能和衣而卧,飲食只有簡單的快餐及方便食品。

鑑於__服務區的車輛流動較多,工作量較大,局領導按排伍明交管站站長王峯協助他工作,初六上午八點本該他下夜班,他向王峯交接了相關工作後並沒有離開崗位,上午十點左右連續奮戰了近百個小時的__感覺胸悶、氣喘、出冷汗,他也沒有和同事們説起,只是説王站長來了,有人掌舵了,他就可放心下班了。他還説從年前到現在忙着工作都沒有時間回家看看生病在家的老父親,準備回家洗個澡換件衣服去給老人做頓飯,陪陪他老人家。可是上午11時,剛到家的__便暈了過去,家人急忙撥打120,將他送往阜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進行搶救。由於救治急時,手術也非常成功,目前已脱離了生命安全,正在icu病房進行密切觀察。經診斷,__本來就患有高血壓,又因長時間熬夜、工作勞累,這才導致突發下壁心梗。

得知__生病一事後,__交通運輸分局領導立即趕到醫院進行探望,並及時向區政府、市局領導進行彙報。甦醒後的__仍不忘向前來探望的領導詢問疫情防控一線工作情況。

在日常工作中,__作為__交通運輸分局治超站站長,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他就長期堅守在工作一線默默耕耘,不計名利,踏實工作,經常熬夜加班。面對疫情,他更是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用極短的時間就協調建好4個疫控卡點16座活動板房,做為值班室、休息室、隔離室使用,保障了卡點防控工作的開展。__的工作也贏得了過往車主旅客、服務區同仁和兄弟單位同事的一致稱讚。__用行動彰顯了交通人的愛崗敬業、擔當作為、攻堅克難的光榮形象。

疫情來襲,還有許許多多的交通執法人員,明知前路兇險,他們卻依舊義無反顧地“逆行”,堅持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堅守着人民生命安全的防線。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9

中宣部、全國總工會昨天聯合發佈20__年“最美職工”先進事蹟,來自上海的航天人王曙羣光榮入選。

身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149廠特級技師、對接機構總裝組組長,王曙羣幾乎一夜未眠——嫦娥五號於昨天凌晨成功發射,凝聚了所有航天人的心血。值得一提的是,嫦娥五號將利用軌道器上的對接與樣品轉移機構,把中國自己採集的月壤從上升器中轉運到返回艙中。王曙羣班組正是參與研製生產嫦娥五號對接與樣品轉移機構的團隊之一。

此前,王曙羣帶領團隊所提供的對接機構已是戰功赫赫:從神舟八號到神舟十一號,從“天宮”到“天舟”,先後參與7次飛行試驗考核,圓滿保障完成13次交會對接試驗任務。在大家心目中,他已是對接機構中國製造的“代言人”。

當我們一次次仰望火箭騰飛的壯麗時,只有航天人自己知道走過了怎樣的歷程。20__年11月3日,王曙羣和團隊在浩瀚宇宙書寫了一個“中國傳奇”:神舟八號飛船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上演了一場完美的“太空之吻”。它標誌着,繼掌握天地往返、出艙活動技術後,我國突破了載人航天三大基礎性技術的最後一項——空間交會對接。從接受研製任務到交會對接成功,王曙羣帶領團隊花了整整16年時間。

航天,從一開始就註定是世界上“最高”的事業舞台。回想起19歲的那個夏天,王曙羣慶幸當初的選擇,技校畢業後進了新中華機器廠(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149廠前身),每天跟着師傅學習鋸切、劃線、鏨削、銼削、鑽削……這些技能都是生產精密儀器設備必不可少的手藝活。1995年,他在全廠技能比武大賽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出色的表現讓正在組建的對接機構產品研製團隊向他敞開了大門。王曙羣身上體現了一種跨度——從一名擰螺絲的小技術工,到“大國工匠”,最終還是源於熱愛。

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又一個榮譽: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十大工人發明家”、“上海工匠”……這幾年,王曙羣有了自己的技能大師工作室,但在他看來,不能把大師工作室當成“榮譽機構”,而是應該作為一個創新平台,引領同事和徒弟們共同前進。

在我國啟動“嫦娥工程”探月計劃後,王曙羣所在班組接到了新的指令——迎接新的型號任務,開展月面巡視器的研製工作,也就是“玉兔”號月球車。月球車的對接任務之繁重,光靠王曙羣一己之力顯然不夠,他便大膽選用三名90後作為主操作手。20__年1月3日,團隊交付的月面巡視器“玉兔二號”順利抵達月球背面,實現了首次在月球背面軟着陸。

如今再有新的型號任務,王曙羣都會習慣性地把徒弟們往台前推,他自己則在背後默默地為他們指點迷津。在嫦娥五號相關產品研製任務中,149廠以“特級技師+青年技能人員”的模式合力參與總裝研製,讓新生代技師迅速成長。這些年,王曙羣推動成立“火箭總體裝配工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三年累計培養42名高級工、17名技師,力爭今年底實現班組高級技師比例突破50%。他告訴大家,隨着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航天人面臨的挑戰會越來越多,一定要做到“提升永無止境,質量無懈可擊”“以匠人之心,鑄航天重器”。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護士,這個平凡的天使,是美的象徵,我們渴望成為真的天使,不僅僅是因為她的美麗,而是因為她能給人們帶來美好幸福的生活。護士職業,之所以被人們稱為白衣天使,不僅僅因為她們身着美麗的白衣,還因為她們憑着“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堅韌信念,像春風,拂去人們的疾苦;用熱血,温暖寒冷的心腹;用愛的絲線,縫合病人身心的創傷……

作為一名護士,我體驗過患者面對病痛的無奈,我目睹過無數悲歡離合的場景,我感受過患者信任的目光,也遭遇過“秀才遇見兵,有理講不清”的尷尬場面……但,我無悔!

若有人問我:“世界上誰的手最美”?我會自豪地回答:“是我們護士的手”。有人説,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不同的職業,就有多少不同的手:農民兄弟的手,是呼風喚雨的手,像地圖一樣刻滿了大地的渠道、豐收的田疇;而我們護土的雙手,就是美麗的白鴿,為減輕患者的痛苦、保證患者的舒適與安全,時時刻刻做到輕、準、穩,盛滿着人間的情意、生命的温柔……

記得我們病區曾經收治過一位81歲右股骨頸骨折的老奶奶,在入院第九天因絕對卧牀、進食不多和運動減少, 3天未解大便,口服通便藥及開塞露塞肛處理仍然無效,情緒異常煩燥,家屬焦慮萬分。護士長晚查房時發現了這一情況,根據多年的臨牀護理經驗,病人因大便乾結而至排便不暢,她二話沒説,馬上戴上手套,用手一點一點,為病人摳出了乾結的大便。面對老人及家屬的感謝,她揮揮手説沒什麼,這只是我們應該做的。這雙手是辛苦的、忙碌的,甚至有時還會留下傷痕,但這雙手卻體現着人間最美好的真情。

若有人問我:“世界上誰的微笑最美”?我會毫不猶豫回答:“是我們護士的微笑”。在病人呻吟時,護士的一個微笑能讓病痛減輕,能温暖一顆因疾病而變得冰冷的心,能使絕望的病人重新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有一件事讓我感動至今,那是我們病區收治的第一例氣管切開病人,為保證患者呼吸道的通暢,我們每天必須為她多次吸痰。那天,我象往常一樣,先幫她吸盡氣管中的分泌物,再為她更換牀單,突然,她由於體位改變,嗆咳了一下,氣管套管內的的分泌物噴了我一頭一臉,濃烈的腥臭味讓我一陣反胃。就當我要轉身整理一下時,忽然看到不能説話的病人一臉緊張,從她的眼神中我讀懂了她的謙疚,“沒關係,我們只要再換一下被子就好了”,我微笑着説。當她拔除氣管插管後,見到我説的第一句話就是:謝謝您,您的笑真美!就在那一刻,我的內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震撼……是啊,微笑猶如一縷清風,能吹去患者心中的憂鬱與不安,微笑猶如一句簡單的問候,能消彌病人的恐懼與陌生,是微笑讓我們與患者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

若有人問我:“世界上誰最美”?我會自信地回答:“是我們護士”。護理工作沒有轟轟烈烈的輝煌,卻寫滿了簡單而又平凡的愛,打針、發藥、鋪牀、輸液,我們在苦中呵護着生命;交班、接班、白天、黑夜,我們在累中把握着生命的輪迴;在病患家屬的期待和焦怨聲中,我們守侯着一個一個身患疾苦的病人……我們是捍衞健康的忠誠衞士,是我們為病人減輕痛苦,驅除病魔,南丁格爾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功績,白衣戰士在抗擊“非典”鬥爭中的貢獻,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面對人們用“白衣天使”來表達對護士形象美和內在美的深情讚譽,我們無愧!

姐妹們,我們要感謝我們的職業,是她讓我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誠地對待每一個生命,是她讓我們理解了活着就是一種美麗!我們要感謝我們的職業,是她讓我們懂得了如何珍愛生命,明白了平凡就是幸福,奉獻讓我們更加美麗。讓我們在護理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展示新的風貌,創造新的業績,讓青春在白衣下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滕啟剛同志生前是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四級高級法官,中共黨員,1991年進入法院工作,20__年6月4日突發疾病去世,終年57歲。在法院工作三十年,他全身心投入黨和人民的審判事業,紮根基層一線,在平凡崗位、平淡歲月執着堅守“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不懈追求讓人民羣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曾獲“全國法院優秀直播法官”、“遼寧省人民滿意政法幹警”、全省法院“辦案標兵”等31項榮譽,榮立3次個人三等功,帶領團隊榮立3次集體三等功。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追記一等功,鞍山市委追授“鞍山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鞍山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追授“新時代鞍山政法英模”稱號。

遼寧高院黨組要求,全省法院各級黨組織要大力開展向滕啟剛同志學習活動,廣泛宣傳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蹟,把滕啟剛同志先進事蹟_隊伍教育整頓生動教材,引導廣大法院幹警對照英模,找準差距不足、明確努力方向、抓好整改落實,努力打造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新時代法院鐵軍。

遼寧高院黨組號召全省法院幹警要自覺以滕啟剛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對黨忠誠、信仰堅定的政治品格,把對黨忠誠體現在審判事業中、落實到每個案件上,做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優秀法院幹警;學習他厚植情懷、為民司法的宗旨意識,站在羣眾立場處理好每一個司法案件,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學習他擔當使命、追求公正的職業精神,以對審判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學習他甘於平凡、安於清廉的道德情操,堅持自重、自省、自警,做到慎獨、慎微、慎始、慎終,以清正、乾淨、質樸的人生底色,堅定法院人的職業操守,打造法院人的品行名片。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到抗洪救災的第一線,再到全面打贏脱貧攻堅戰,每一名黨員幹部用責任和行動去守護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真的想説一句:幸得有你,讓黨旗更鮮豔,讓黨徽更耀眼。

疫情防控,幸得有你,春暖花開氣象和。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就在最緊急最危險的時刻,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必須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羣眾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在這個時候,正是需要我們黨員站出來!”鍾南山院士面對黨旗的莊嚴宣誓,關鍵時刻,醫護黨員先上。一身軍大衣、一個帳篷、一段段硬核喊話,黨員帶頭值守,村居黨支部構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織密織牢羣防羣治網,與時間賽跑,村居黨支部勇向前。無論是醫院前線還是村莊防疫,無論是路口值守還是志願隊伍,我們都能看見黨員在一線,黨旗在飄揚,黨徽在發光,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抗擊疫情第一線,以行動詮釋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的精神。

抗洪救災,幸得有你,風雨同行休慼共。近期南方地區暴雨成災,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汛情就是命令,災情就是號令,黨員幹部帶頭衝在前、幹在前,是戰勝汛情的重要力量。在暴雨洪災中,挨家挨户搜救被困羣眾,背起老人,抱起孩子,為羣眾塔起生命的“人梯”、搭建起臨時家園。他們肩上抗的是生命、是希望,更是共產黨員的信仰和擔當。“國有難,操戈披甲;人有危,眾士爭先”,風險面前,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黨員幹部的身影,哪裏有危險哪裏就有黨員幹部的腳印,真真切切地成為羣眾的主心骨、帶頭人、中流砥柱,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確保把人民生命安全落實到實處,讓人民羣眾安心、放心、暖心。

精準扶貧,幸得有你,恩澤百姓俱歡顏。在決戰決勝脱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我們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黨員幹部在這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勇挑重擔,使得人民羣眾生產生活恢復往常,也使脱貧攻堅工作恢復到正常軌道上來。面對接下來難啃的硬骨頭,要穩固脱貧成果,黨員幹部必須時刻牢固樹立責任擔當,攻堅克難,帶頭衝鋒。始終謹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心服務羣眾,用心謀劃發展;始終站在羣眾的角度上,把羣眾的“小事”當成急事、難事來辦;始終懷揣一顆為民的初心,貧困户是否吃飽穿暖,他們掛在嘴邊、記在心裏,貧困户的住房是否安全、醫療能否保障、孩子教育有無困難都是他們的牽掛。“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星光點亮銀河”,幸得有你,帶領羣眾乘風破浪全面打贏脱貧攻堅戰,披荊斬棘掀開鄉村振興新的篇章。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如果一個正值壯年的人身患絕症,生命已倒計時,該如何面對?在被查出胰腺癌晚期後,公安分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王正宏做的第一件事,是用一整晚説服妻子一起撒個謊,向所有人隱瞞病情。在接下來的14個月裏,他挺過無法吞嚥、體虛發冷和晝夜持續疼痛的折磨,每天堅持在破案第一線。"我們是幹刑警的,要記住,這每一起積案的案卷,都是我們欠老百姓的一筆債。"

通過學習王正宏我體會到要時刻為民服務,堅守崗位。要增進羣眾感情,堅決克服特權思想。要教育、引導民警真正懂得人民警察的本質屬性是為人民辦事、保護人民利益,從而增強羣眾觀念和公僕意識,切實解決好"為誰執法、為誰服務"的問題。堅決克服以管人者自居的特權思想,堅決克服冷硬橫推等舊警察作風,始終保持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思想感情上貼近羣眾、尊重羣眾,工作上相信羣眾、依靠羣眾,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

要強化大局意識,服務中心工作。公安機關堅持執法為民,就要強化大局意識和服務觀念,把公安工作擺到這個大局中去考慮、去籌劃。要堅決革除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形成的那些保守的、落後的、狹隘的思想觀念,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思想,牢固樹立與時俱進的思想,竭盡全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好務。要充分發揮公安機關打擊、管理、服務等職能作用,努力為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改革行政審批制度,進一步放寬政策、下放權力、簡化程序、提高效率,做到便民利民。

作為一名人民警察,必須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思想,改掉自己頭腦中舊的思想觀念,緊跟時代步伐,這樣才不落伍、不掉隊。執法為民的思想是一個民警必須首先具備的主觀意念,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延伸。那麼,怎樣才能牢固樹立起執法為民的思想呢?我認為,首先必須對自己過去的舊的執法觀念進行認真的剖析。實事求是的講,在我的頭腦中有如下舊的意識:一是認為警察就是對社會進行嚴格的管理,我是警察我就是管人的,羣眾就是要服從我們的管理;二是認為打擊違法犯罪是警察的天職,為了破案可以採取一些"強硬"的方法和手段;三是警察作為社會的管理者,應該樹立威信,抖抖威風不過分,為了辦案或者為了進行治安管理耍點特權是可以的;四是警察的職能是打擊,對羣眾的求助是其他部門的事。由於存在上述觀點,造成在工作中出現了諸如以管人者自居,對待羣眾態度不夠好,在辦事中反而去強調羣眾説話的語氣,對羣眾提出的疑問認為是在和自己過意不去,就不高興,有時還"教育"對方,對其辦的事進行拖拉;對待羣眾分"類別",存在着"熟人來了出笑臉,生人來了翻白眼"的現象;對羣眾的報案,出警不積極,或者出警後不出力;在辦理違法犯罪的案件中,聽不得別人的辯解,認為那是在狡辯。上述行為是違背執法為民思想的行為,這些行為也是羣眾痛恨的,影響警察形象的行為。我認為只有在對自身進行認真剖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違背執法為民的行為有了清醒的認識和界定,才能執法為民,才能實現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治安環境,創建"美麗天津"的目標

做為警察,就要從國家,公家,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出發,一切執法都要公平,都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重中之重,要全心全意的為人民羣眾辦實事,執法為民,立警為公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事為民所辦!做一個合格的人民警察。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許興龍同志如醉如痴地愛他的事業、愛他的學生,把全部心血都拋灑在教書育人上,在擔任班主任期間,以火熱的_感召學生,以真摯的愛心滋潤學生,深入細緻地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培養出各類合格人才。在形成良好班集體,培養優秀學生班幹部、轉化後進生等方面都總結積累出豐富的經驗,並多次在市、縣介紹,得以普遍推廣。當學生生活上遇到困難時,他不但儘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給學生以幫助,還組織學生互助給以解決,許多接受過他捐助和關懷的學生在來信中説:“許老師您比父母還親,我將永遠懷念您”。

許興龍同志是一個樂於工作、不知疲倦的人。他經常為全市、全縣數學教師講學、輔導,積極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多次參與衢州市數學學會組織的《高三數學複習與測試》教材編寫工作,負責研究的課題《中學生數學科研意識的培養研究》獲衢州市三等獎。目前,他正在負責市級立項課題《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和參與省級重點立項課題《高中數學青年教師培養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並獲得階段性成果,對提高常山縣和衢州市數學課教學質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許興龍同志在擔任常山一中教務主任、副校長、副書記期間,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積極配合校長做好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制定並完善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常規,相繼出台了10多個管理制度和評比條例,使學校的教學工作走上了正規化、科學化,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大幅度提高和順利通過浙江省二級重點中學驗收立下汗馬功勞,學校被評為浙江省文明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浙江省現代技術實驗學校,多次被評為省、市級先進集體。他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指導工作,使青年教師很快適應教學,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幹。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積極組織開展實驗教學,學生小發明、小創作等科技活動和其他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輔導學生參加省小發明比賽有三項獲省三等獎,學校已連續__年榮獲縣科技活動先進集體。

許興龍同志因工作需要,調任縣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工作後,他深知全面提高常山縣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意義和難度。積極主張確立教學中心意識、教學質量意識、教學效益意識和教學改革意識。把教研工作定位在實施以創新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按教學管理、教學研究、為師生服務三個層面,緊緊圍繞教法、學法、考法進行改革探索。在工作中堅持調查研究,做求真務實的楷模。每學期直接調研和進行教學視導的學校都在20所以上,聽課不少於60節。此外,還經常與外地教研部門和學校加強聯繫,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如到義烏新課改實驗區學習培訓時,曾花了整整一天時間到義烏稠州中學考察調研,從早上五點半學生起牀,到晚上九點三十分熄燈,每個環節都細心觀察,不肯放過,回來後在多次會議上進行彙報,引起領導的重視,為加強常山教育教學管理提供借鑑經驗。目前又承擔着常山縣高中教師基本情況調查分析、常山縣職業技術教育情況調研和常山縣國中畢業生外流情況調研分析等工作,為教育行政部門決策提供依據。

許興龍同志情繫常山,紮根常山。常山縣屬浙江省經濟欠發達地區,與義烏老家相比,差距很大,當初與他一同來常山的近30多位老鄉都陸續離開常山,到杭州、義烏等發達地區工作,他的親朋好友、同學、同事多次為他在發達地區找到工作條件優越、經濟收入豐厚的單位,但他並不為此所動搖,帶着他對常山教育事業的熱愛,帶着對常山人民的深厚感情,毅然把根緊緊紮在常山的土地上。從教近30年,沒有搞過有償家教,沒有從事過第二職業,20多年來基本上沒有因私事請假,既使結婚也放在週末舉行,不請婚假。腳受傷,打着石膏達半個月,拄着枴杖照常堅持上班。

許興龍同志的工作受到省、市、縣領導的充分肯定,獲得社會各界的好評,深得家長、學生的信任。被評為常山縣首批高中數學學科帶頭人,多次被評為常山縣先進教育工作者,榮獲常山縣優秀_黨員稱號,評為衢州市新時期好形象教師,兩次評為浙江省教育系統單項先進工作者,被衢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衢州市勞動模範,被浙江省人民教育基金會授予浙江省第__屆“春蠶獎”。目前,被省總工會推薦參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評選。

不待揚鞭自奮蹄。他常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自勉,自強不息,勇於開拓,為實現常山教育的美好明天而不斷追求。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有這樣一羣人,他們沒有超人的能力,沒有過人的外貌,他們只是普通的平凡人。但是,就在這場戰“疫”正式打響的那一刻,他們勇敢地披上鎧甲,腳不沾地,日夜不停,高強高壓之下仍然默默承受一切,卻還笑着説:“勇敢的人不會投降……”。

災難面前,我終於發現了最美的你們——逆行抗疫的白衣天使。

親愛的白衣天使,您還好嗎?

小時候,我就在幻想,白衣天使應該是什麼樣子。天使嘛,大大的翅膀,甜甜的笑靨,白白的長衣,飄飄的長髮......

而今,我終於在網上見到了你們,和想象的差距不大,只是沒了大大的翅膀,添了幾分滄桑和憔悴。日夜的忙碌,早已磨去了你們的心力,但是,我看見了——蠟黃的臉上仍然洋溢着火焰的熱情,深陷的瞳孔中仍然閃爍着希望的星光,這就是你們,永遠憧憬着未來的你們!

面對染着病毒的病人們,你們毫不嫌棄,穿着沉重的防護服來回穿梭在一間間病房裏,細心的照顧,耐心地詢問,匆匆的來,匆匆的走,彷彿天塌下來都無法阻止。

手機鈴一次一次地響起,知道是家人的慰問,你們卻無暇顧及,只能拖着灌了鉛的腿奔赴戰場。好不容易有時間休息,身體早已沒勁,再也提不起一絲力氣,就在昏昏沉沉中躺在地上睡着了。幾小時後,還要強迫自己披上戰袍,告訴自己不能倒下,一旦自己倒下了,病牀上的朋友可能就再也醒不過來了。想到這裏,你們就像一台永不停息的機器,又充滿了幹勁。

在你們當中,有90後,有80後,甚至是70後,不同的年齡,卻有着相同的目標。你們有的為了前線放棄了回家的路;有的為了留下不敢告訴最愛的親人;有的甚至為了病人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你難道沒有一絲悔意嗎?或許會有的,你也想踏上回家的路。但你更清楚——希望是生的力量,衝破黑暗是你義無反顧的擔當!

在這場戰“疫”中,你們已經揹負了太多太多,如果可以,我多想與你們一起戰鬥,分擔你們的勞苦與憂愁。可是我恨自己的無能呀!所以,身為一名閉門修學的學生,我只能祝福你們:陰霾會散,天空會晴,病毒會走,春天也會來。願遠方的你們平安健康,凱旋而歸!要記得,還有滿樹的迎春花在等你們……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6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國總動員,拉響了“安全第一,健康第一,防控第一”的暖心警報;全民齊參與,和疫情賽跑刻不容緩,防控疫情人人有責!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裏,有這樣一些人,他們舍小為大,全心為民,用各種“姿態”衝在疫情一線,他們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的英雄,將“大愛”不斷傳遞……

白衣天使,以“逆行”的姿態奔赴一線,帶給病患生命的希望。面對疫情的肆虐和未知的風險,一份份“請戰書”、“紅手印”,一句句“我報名”“我可以”,是責任擔當,更是醫者仁心。我們常常稱他們為“天使”,是因為他們能給病患者帶來生命的希望。責任讓愛變得勇敢,愛又讓責任無比堅定。一名名最美的“逆行者”,一雙滿是血痕的手,一張滿是壓痕的臉,奔赴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為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健康在勇敢“戰鬥”,為我們打贏疫情阻擊戰增添了的勇氣和信心。

紅色黨旗,以“戰鬥”的姿態駐守一線,帶給民眾堅定的信心。旗幟無聲,堡壘無言,鮮紅的黨旗在防控一線上高高飄揚!疫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廣大黨員幹部以上率下、迅速動員,帶頭扛牢責任,帶頭堅守崗位,在防控疫情的一線上檢驗初心使命。他們加班加點聯繫居民,向居民科普疫情防控知識,提醒居民少出門、勤洗手等。寒夜中,他們不畏風雪、不懼嚴寒,24小時駐守在各個“要塞”,對進出人員監測體温、登記信息,築牢安全防線,當好家園“守門神”。

綠色馬甲,以“忙碌”的姿態馳援一線,帶給鄰里熱情的幫助。戰勝疫情需要廣大羣眾的支持,因為這是一場只有依靠人民羣眾才能取得勝利的戰爭。很多羣眾主動加入到防控疫情隊伍,他們穿着“綠馬甲”,忙碌於各個社區、街道、村莊,入户摸排、廣播宣傳、噴灑消毒,為居家觀察人員監測體温,送去生活物資和消毒物品……我們看到,廣大志願者紛紛行動起來,一張幹羣合力嚴密防控的大網已悄然織起,凝聚起了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的力量,彰顯着社會責任,送來了温暖陽光。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攜起手,肩並肩,不懼風浪,直面挑戰,迎接春暖花開!

2022學習盧永根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7

我是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當我第一次學習先進事蹟時,我的內心是慚愧的,慚愧的是同樣是一名警察,我卻沒有什麼可以引以為豪的特殊經歷,更沒有什麼英雄壯舉,可我同時也是高興,高興在我們東京城交警大隊裏也有很多像他一樣,始終懷着對黨無限忠誠、對人民羣眾無比熱愛、對公安事業不懈追求的普通民警。

看吧,他們正意氣風發地一路走來。走在最前面的是領導。所長站起來象尊鐵塔,走起來虎虎生威。辦起事來鐵骨錚錚,從不妥協。 與所長並肩的是兩名副所長,見識了他利用信息化手段串併案件、研判信息,破獲了一系列高難度案件、使我們的抓捕人數、起訴人數均列全市第一名。見識了他在處置一起起突發事件中的周密沉穩、幹練利落,才曉得他們是所長的左膀右臂。以他們的膽魄和經歷,在繽紛的人生舞台上,他們似乎可以大刀闊斧地踐行更高的人生夢想,但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公安基層基礎工作。在駕馭轄區治安形勢和提升羣眾滿意率上,他們運籌帷握、殫精竭慮,他們率先垂範、身先士卒,他們創新務實、開拓進取,他們迎難而上的身影定格為引領隊伍的一面高揚的旗幟。所的榮譽牆上,一張張撲面而來的獎牌見證了他們的鐵腕和柔情,見證了他們的跋涉和跨越,見證了他們的耕耘和收穫。

如果要問我們派出所什麼用得最鋪張?我説辦公室的燈光亮得最鋪張?在民警心目中,什麼最香?隔了夜的瞌睡最香!我們的待遇不高,吃苦受累卻最多,辦公室的燈總是通宵達旦地亮着,你聽——審訊室裏,一問一答、此起彼伏,時而平靜、時而激昂;調解室裏,先是“聽取哭鬧聲一片”,一番情理動曉之後,“雨過天晴見彩虹”;綜合室裏,內勤民警在鍵盤上噼裏啪啦,運指如飛;警務室裏,社區民警披着朝霞下社區走家串户,踏着星光回來悉悉索索整理資料;交通崗上,炎熱的夏季,揮汗如雨堅守三尺崗台,寒冷的冬季,頂風冒雪情注揮手之間;值班室裏,接警電話驟然響起,警車呼嘯而出……警燈閃爍,警報拉響,劃破靜靜的黎明,浸染在不滅的燈光裏,串起每一間辦公室裏躍動的音符,就象奏響了一曲交響樂,顯得那麼和諧、那麼的有韻律。

站在十字路口指揮交通的民警是一位曾經在邊陲金戈鐵馬的軍官。軍轉地後,誰都有一番書寫一段警營傳奇的心境和豪氣,但為了顧全工作大局,他主動請纓,日復一日的站在路口向指揮着當年的士兵那樣指揮着千軍萬馬的車流。大家説他坐地生根,站成了一棵讓人看着、想着都替他不甘的樹。他笑笑説,這棵樹雖然不會結出耀眼的果子,但每一片葉子都是為老百姓的需要而生長。他把自己從警的豪情化成每一次微笑,化成每一個敬禮和解釋。

當這支隊伍鏗鏘有力地從我們面前走過。

親愛的朋友,我只想問問你:當你走在上班的路上,當你推開辦公室的窗、打開電腦的時候,當你往孩子口裏塞蘋果、陪愛人到郊外踏青的時候……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正享受着安寧和幸福呢?也許你沒在意。你意識到了這份安寧和幸福,你才能更深刻地瞭解,我們這一羣人,明白那份赤膽忠心、古道熱腸,明白那份在艱險面前的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在辛勞面前的堅守執着、無怨無悔,明白我們委屈後的坦然、付出後的甜蜜,你就會深深地體會到,這就是我們,河南公安,我們普通的一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y7jjo6.html
專題